数字产业化问题3篇

时间:2022-09-11 11:05:04 来源:网友投稿

数字产业化问题3篇数字产业化问题 收稿日期:20210324;修回日期:20210811作者简介:李腾(1989—),男,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字产业化问题3篇,供大家参考。

数字产业化问题3篇

篇一:数字产业化问题

日期:2021 03 24;修回日期:2021 08 11作者简介:李腾(1989— ),男,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创新与产业网络;孙国强(1963— ),男,山西万荣人,通讯作者,管理学博士,山西财经大学组织创新与网络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数字创新与网络组织;崔格格(1996— ),女,山西临汾人,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72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YJC630113)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 :双向联动关系、 、 产业网络特征与数字经济发展李 腾1 ,孙国强 2 ,崔格格 3(1. 山西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 山西财经大学 组织创新与网络治理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3. 山西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摘要: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产品流动体现出数字化供给与需求特征,成为联结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重要纽带。基于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二分视角,以数字产品流动为导向,划分数字经济供给侧与需求侧,建立数字产业部门与数字融合部门的二模网络,从数字化需求拉动和数字化供给推动两个角度分析中国产业网络中的数字化特征。网络分析显示: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在产业部门层面存在核心与边缘节点;数字投入参与率与吸引率存在明显的主被动差异;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之间并非简单的推拉关系,数字产业部门与数字融合部门之间的联结水平并不均衡;数字产业内部推动作用与受到的外部拉动作用在具体部门中表现各异,数字融合产业内部拉动作用与受到的外部推动作用也有显著区别;在对应分析中通过奇异值分解降低二模网络维度,发现 ICT 软件与硬件产业协同性不足。研究结论为分析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提供了定量视角,也为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政策细化提供了启示。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联动关系;网络结构;二模网络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 9301(2021)05 0054 15一、引言数字化嵌入经济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90 年代左右,彼时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经济与产业结构[1] 。经济中涉及的数字化概念主要泛指先进数字技术 [2] ,技术进步是驱动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核心动力[3] ,数字技术驱动下的要素流动贯穿于产业网络 [4] ,深刻影响着产业结构并决定其未来竞争力。嵌入数字技术将导致现有产业结构发生两种变化:首先是“互补整合”,数字经济中生产要素与非生产性增值活动联结,产生一批新的产业形态;其次是“优化整合”,数字经济中生产要素流入生产性增值活动中,变革劳动密集型生产,分解大型流水线作业,重新定义产业规模效应,同时降低成本且提升效率,使得“微笑曲线”变浅[5] 。虽然有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中可能存在生产率悖论 [6] 以及数字鸿沟问题[7] ,但数字技术对产业的正面贡献仍然是主流,应该肯定数字技术带来的积极溢出效应。“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 4 5 —(双月刊) 2021 年第5 期(总第114 期)DOI:10.13269/j.cnki.ier.2021.05.005

 济深度融合。只有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扩大新生产可能性边界,才能不断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8] 。从经济结构来看,数字经济发展主要包括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2019 年,中国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占 GDP 的比重分别为 7. 2% 与 29%,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加[9] ,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特征映射了数字经济发展质量。另外,随着数字经济融入产业结构,产业数字化升级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从网络结构来看,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产业网络联动关系更为密切、要素流动更为复杂、技术含量要求更为突出。产业网络为数字资源提供了联通通道,数字产业部门向数字融合部门的要素流动成为联结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桥梁。二、文献综述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构成部分,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经济新形态在产业层面不断涌现 [10] 。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使得数字相关业务在产业结构中地位日益凸显,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形态占据着愈发重要的位置。数字产业化强调数字技术的产业化,由于数字技术定义范畴不同,数字产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定义聚焦于信息通信产业(ICT),康铁祥[11] 较早归纳了中国数字技术所形成的产业类别,基于 ICT 形成数字经济基础产业群。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狭义 ICT 定义数字产业已无法适应现实需求。部分学者将数字产业从狭义 ICT 进一步扩展至数字内容、数字交易等范畴[12] ,也有学者尝试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统计分类目录 [13 14] ,将数字产业进行拓展,形成数字产业广义范畴。直到 2021 年 6 月,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数字产业整体框架才得以正式确立。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延伸部分,主要指数字技术在现有产业层面的运用,强调把数字技术应用到产品和服务中 [15] 。产业数字化的客体是数字技术,主体多是需要提升生产数量与效率的传统产业,主体利用客体对其业务进行升级改造的过程即为产业数字化 [16] 。技术创新能够推动产业需求结构变动以及生产率变革 [17] ,学界关于数字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以及贡献程度已有一定共识[18] ,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贡献愈发显著,相关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因数字化融合而不断增长。现有研究认为,产业数字化过程中使用的数字技术,例如制造业中对机器人的运用 [19] ,能够使全要素生产率获得提升 [20] 。数字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由数字技术开发转向数字技术应用[21] 。随着数字技术沿产业网络融合渗透,技术与产业应用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创新发展格局。本文首先将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这组议题具象化,借鉴芮明杰[22] 对产业体系的两分法将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划分为两类,即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并为产业体系供应数字类产品的产业为数字产业,而对数字类产品有需求且需要利用数字技术改造自身的产业为数字融合产业,结合产业部门定义可以进一步分别表述为数字产业部门与数字融合部门。因此,数字产业与数字融合产业成为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在产业层面的映射。当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落实到产业层面时,产业结构理论与产业关联理论就变得不可忽视。研究产业结构关系主要通过产业间投入产出来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产业网络,不仅可以有效分析产业间关联关系 [23] ,还能有效识别不同产业在产业网络中的结构特点,复杂网络分析对结构和关系的研究契合了产业结构理论与产业关联理论。现有研究主要从网络全局视角出发,将投入产出表转化为一模邻接矩阵来研究产业部门间关联关系,但鲜有聚焦数字产业进行网络分析,虽有学者开始注意投入产出表中存在的 ICT 产业[24] ,但研究对象并未超出 42 部门中的数字产业狭义范畴,且未能进行建网分析。关系与结构是分析产业网络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第一,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又是怎样的。现有文献多为定性层面的逻辑论述,本文基于产业关联视角,从已有产业中提取出数字产业与数字融合产业,建立数字产业与数字融合产业的部门目录,定量分析两者间的双向联动关系。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区分了关系间的主动性与被动性。第二,数字产业与数字融合产业之间构成的网络呈现何种结构特性。数字产业部门与数字— 5 5 —INDUSTRIAL ECONOMICS RESEARCH

 融合部门内嵌于产业网络之中,需要探究其网络结构形态、节点核心边缘特征以及聚类结构等。本文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以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二分数字经济,构建包含数字产业部门与数字融合部门的二模网络,剖析网络具体结构特征。三、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一)理论模型与数据来源投入产出表是基于 Leontief 产业关联理论所产生的,投入产出关系表明相关产业间供需关系,具有方向性且能显示上下游关系,反映产业部门间存在的技术经济联系,能够解释产业空间共聚的成因[25] 。将经济系统中的产业部门视为节点,节点依据特定规则确定的强关联关系进行结网,可以形成对应的产业网络。分析数字产业部门与数字融合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对于研究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结构匹配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文献综述以及国家统计局的解释,产业数字化指“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而数字产业化指能够“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本文基于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二分视角将现有国民经济中涉及数字经济的部分划分为数字产业与数字融合产业。在具体产业部门表述中结合前述定义进行划分:生产数字类产品或服务的为数字产业部门,表达数字产业化;消耗数字类产品或服务的为数字融合部门,表达产业数字化。另外,将不属于数字经济部分的产业部门称为数字未融合部门。假设存在 m 个数字产业部门(D),n 个数字融合部门(ID),将数字产业部门与数字融合部门视为两类节点,以数字产业部门对数字融合部门的投入为基础构建二模网络。将数字产业部门与数字融合部门视作数字类产品投入者与接受者,形成 m × n 二模矩阵。图 1 数字产业部门 - 数字融合部门二部图结构本文中二模网络可以定义为一个二部图 G(V1,V2,E),其中,V1 与 V2 代表数字产业与数字融合产业实体点集,E 表示投入行为指向关系,映射从 V1 到 V2 的元素。该二模网络中,所有点被分为两类,不考虑点集内部之间关系,关系只存在于不同点集之间。因此网络中节点之间均为单向关系,且不含有自环。二模网络可以转图 2 二模转一模网络化为一模网络,节点间连线反映产业部门间在数字投入行为中的共现程度。如图1、图2 所示,D1与 D2 共同参与 3 个数字融合部门投入,而 ID1与 ID2 共同接受2 个数字产业部门投入。本文数据来源为《2018 年全国投入产出表》《中国经济普查年鉴 2018》以及国家统计局的其他相关数据,采 用 的 网 络 分 析 软 件 为UCINET 6. 56 和 Gephi 0. 9. 2。(二)数字产业分类与剥离留存系数现有投入产出表中未有单独体现数字产业的环节,本文将《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中的 01 -04 大类作为本文数字产业的分类基础。另外,本文参考朱发仓[13] 的研究将快递业作为数字核心产业列入目录之中,之后剔除分类目录中的金融部分,依据《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II 级分类)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小类)的对应关系,形成本文数字产业部门目录。— 6 5 —李 腾,孙国强,崔格格 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双向联动关系、产业网络特征与数字经济发展

 在此目录基础之上,对原有投入产出表内部门分类中包含数字产业内容的分类进行剥离。参考许宪春和张美慧[12] 的数据剥离思想构建剥离与留存系数。剥离系数是指行业中数字经济增加值与行业总增加值的比重,即 μ i = Y id /Y i ,其中,Y id 表示部门 i 内数字经济的增加值,Y i 表示国民经济统计中部门 i 的总增加值。留存系数则是产业部门剥离数字产业后剩余产业占比,即 φ i =1 - μ i 。本文假设混合了数字产业目录的产业部门内数字经济中间投入占总产出的比重与该部门中间投入占总产出的比重相同。由于数据收集限制,本文采用行业营业收入对总产出进行衡量,确定数字经济行业中间投入,并假设包含部分数字产业的部门中数字部分对每一个数字融合产业的投入与该行业中数字经济部分总产出占行业总产出的比重保持一致。因此,按照上述方法可以从混合了数字产业目录的产业部门中剥离出数字产业部门,并且留存出剩余的数字融合以及未融合部门。需要说明的是,个别数字产业部门由于小类数据不易获得,暂未剥离,例如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部门(75134)中包含的三维(3D)打印技术推广服务(7517)等。另外,《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04 类中的一些小类,如其他房屋建筑业(4790)、架线及设备工程建筑(4851)等,其原有产业说明并未明显体现出数字产业含义,故暂不考虑。综上,数字产业部门构成中,有 13 个部门的目录全部属于数字产业内容,不需要进行剥离,有 16 个部门的目录则是部分属于数字产业内容,表 1 为投入产出表中需要进行剥离与留存的 16 个部门。表 1 剥离系数与留存系数部门代码 部门名称 包含数字产业目录部分 GB/T 4754—2017 剥离系数 留存系数23038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品 记录媒介复制 2330 0.44% 99.56%26048 专用化学产品和炸药、火工、焰火产品 文化用信息化学品制造 2664 5.59% 94.41%34071 文化、办公用机械 幻灯及投影设备制造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制造3472347536.63% 63.37%34072b 其他通用设备 工业机器人制造增材制造装备制造3491349337.76% 62.24%35076b 其他专用设备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其他电子专用设备制造35623563356911.76% 88.24%38082 电机 微特电机及组件制造 3813 15.54% 84.46%38083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 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38223824382542.70% 57.30%38084 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 电线、电缆制造光纤制造光缆制造38313832383393.23% 6.77%40094 仪器仪表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电...

篇二:数字产业化问题

 2021.04 LANZHOUXUEKAN   ■ 经 济作者简介:陆岷峰,南京大学博士后,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教授。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创新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BJY114)阶段性成果。经济发展新格局背景下数字经济产业的特点、问题与对策陆岷峰摘 要 构建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是我国十四五期间重要的战略布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全面且是基础性的。作为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既要在经济发展新格局下做好新定位,同时要根据数字经济产业的新特点、存在的不足选择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当前,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存在规划设计欠科学、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产业发展主体散而小、资本积聚能力弱、产业发展初心坚守不够,产业经济发展的体制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产业在经济发展新格局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就必须紧紧融合到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具体布局上,要从规划、导向、模式、创新、体制、机制等多个维度来对数字经济产业进行全方位驱动。关键词 经济发展新格局;经济双循环;数字经济产业;问题与对策中图分类号 F0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492(2021)04-0054-11  一、引言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提出的当前及将来一段时间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新战略,其核心是强调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4 5

 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思路。经济发展新格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全面的,基础性的,而经济发展格局目标的实现又必须是依靠社会经济的各个部条线的产业作支撑,因此,经济发展新格局必须研究各个细分产业的发展对策。数字经济产业是以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新信息技术在经济活动中运用的主体产业,其产业的发展不仅推动、改进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其本身的发展在解决社会就业、增加对 GDP的贡献等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近十多年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发展十分快速,在对经济发展贡献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因此,研究数字经济产业对于实现我国“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及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无论是经济发展新格局还是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新业态,均处于一种新的探索阶段,都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及可能出现问题的复杂性,且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特别是在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背景下,其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又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因此,研究经济发展新格局背景下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对策,对于开好第二个一百年进程的头,寻找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优化产业结构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文献综述(一)经济发展新格局与数字经济产业概念与内涵理解的研究王婷婷(2021)认为经济发展新格局重点在于“新”上,一是经济发展重点新,将消费作为新格局经济最主要的发展驱动力,二是发展策略新,新格局下经济发展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对外部经济形势作最好的努力、最坏的打算,不放弃国外大循环,但在疫情常态化及贸易战激烈的情况下,有国内较好的经济发展基本面就可以稳住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基本盘。三是发展手段新,除了强调改革开放外,将技术引领提高到改革开放同样的高度,将科技创新作为最重要的构建新格局手段 ① 。陆岷峰(2021)认为经济发展新格局重在格局上,一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和世界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复杂性背景下提出的科学的应用战略;二是新格局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与胸怀,立足于全球视野提出发展思路,仍然坚持更高的开放度来与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深度交往,体现了一个大国担当 ② 。徐阳洋(2021)认为数字经济产业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基础上的必然结果,而当前数字经济、数字化、数字技术对于我国而言的发展已经从数量的发展转化为质量上的腾飞,在质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前我国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正当时,数字经济产业将成为我5 5①②王婷婷:《数字技术与小微金融:担保与风险转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数字技术在商业银行小微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当代经济管理》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201130.1306.002.html.陆岷峰:《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内循环的概念、特征、发展难点及实现路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 4期。

 国新时代全新的一项产业 ① 。(二)经济发展新格局与数字经济产业的关系研究周军煜(2021)认为经济发展新格局决定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因为经济发展新格局是我们国家当前以及今后一段相当长时间所确定的发展策略,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都是深度性的,数字经济产业虽然是新型的产业,但仍属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杠杆调节的对象,而且,在行业成长的初期更要接受政府有形手的调控,因此,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必须服务与服务于经济发展新格局目标与要求 ② 。徐阳洋(2021)认为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对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有巨大的特别的支撑作用。这主要由于一是经济发展新格局必须要有新的生产动能来发挥作用,而数字经济产业就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驱动器;二是数字经济产业从一开始就是以技术变革、创新为引领,历史上任何一次大的经济变革都是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来实现的,从经济新常态到经济发展新格局也必须以数字经济技术的创新来推动;三是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现代世界经济最主要的特征,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其数字经济的发展当然不能落后,因此,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离开了数字技术产业发展与支持,其经济发展的含金量与竞争能力要大打折扣 ③ 。高 伦(2021)认为经济发展新格局与数字经济产业化两者并不矛盾,而是一种互寓互融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新格局离不开数字经济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支持,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方向指引,只有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时代有了新的格局,数字经济的发展才可能有更宽广的应用场景与空间,而数字经济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夯实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基础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④ 。(三)经济发展新格局对数字经济产业需求的研究周军煜(2021)认为经济发展新格局需要数字经济产业作为新时期的支柱产业,因为,数字经济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具有上下游拉动力极强的产业,不仅可以直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贡献,更重要的是能推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快速、转型发展,因此,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产业是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背景下迫切地需要 ⑤ 。徐阳洋(2021)认为经济发展新格局需要数字经济可持续并健康的发展,因为,经济发展新格局其中一个很重要特点就是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强经济发展韧性,而数字经济产业的稳定增长十分重要,需要有相应的体制与机制保障,需要有相应的市场机制作调节,不断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市场化程度 ⑥ 。曹梦石(2021)认为经济发展新格局需要数字经济产业突破6 5①②③④⑤⑥徐阳洋:《在线新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研究》,《南方金融》2020年第 12期。周军煜:《金融功能的近代史演变与现代金融地位的研究———基于中国共产党对金融工作的百年领导与金融发展历程的回顾》,《金融理论与教学》2021年第 1期。徐阳洋:《互联网金融的运行轨迹、风险溢价与治理启示———以中国网贷行业兴衰史为例》,《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 1期。高伦:《企业提升预测大宗商品价格精准度的方法研究———基于时频递归与非递归分解的混合价格预测模型的运用》,《企业研究》2021年第 1期。周军煜:《公司治理视角的区域法人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形成机理、实证及应对措施研究》,《金融教育研究》2021年第 1期。徐阳洋:《经济双循环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机遇、挑战与成长的着力点》,《西南金融》2021年第 1期。

 一大批新技术瓶颈,要通过技术的创新突破,由技术的被动造成经济交易的被动转化为技术的主导形成经济往来的主导,为经济发展新格局提供相应的先进的技术保障,使我国的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站更主动的地位,增强全球的市场核心竞争能力 ① 。陆岷峰(2021)认为经济发展新格局下的数字经济产业须有统筹经济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规划,保持战略方向上的一致性与科学性,其次要抓住构建新格局中的主要矛盾及战略重点,将有限的技术资源放在最迫切的领域,第三是同时用好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对数字经济产业的调节与控制,防止技术金融化、技术脱实向虚,发挥数字经济技术产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普惠大众服务的正能量,要做到这些需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做好需求侧的管理 ② 。目前,关于数字经济产业的研究成果对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大背景下,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地位与重要性有了一个基本的共识。但目前关于数字经济产业的研究还处于较为分散、碎片化的状态,对包括数据资产、区块链应用基础等研究仍处于较多的空白,特别是数字经济产业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经济发展新格局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基础性的。因此,必须将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更大的环境进行重新审视。文章的创新点在于:在综合现有数字经济产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经济发展新格局对数字经济的产业需求进行了更深度地分析,认真研究了数字经济产业新的特点,深入分析了现行数字经济产业的存在问题,紧扣经济发展新格局的中心目标,提出在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如何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化,通过数字经济产业化推动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加快形成与落地的具体对策。三、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特点、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发挥数字经济产业在经济发展新格局构建中更大的作用,除了要根据经济发展新格局对数字经济产业的需求外,还要根据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新特点,特别是数字经济产业中当前存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也就是要根据经济发展新格局的要求,依据数字经济产业的优势,针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问题,选对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前瞻性的对策,在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化的过程中,推动经济发展新格局目标的落地。(一)经济发展新格局背景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特点1.参与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全流程。以经济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是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主体内容,而双循环的核心是要保持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四大环节能循环往复、持续畅通流动,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数字经济产业的各个要素是嵌入双循环7 5①②曹梦石:《强监管与包容式发展:中国金融监管双元探索式创新研究———基于数字化监管的新视角》,《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 1期。陆岷峰:《关于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基础痛点与根治路径研究———基于人的劣根性视角》,《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 1期。

 各个要素并参与活动之中的,具有促进与技术的保证作用,特别是数据资产,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参与到经济双循环的全过程,可以说,数字产业与经济新格局的构建是同步同声 ① 。2.数字技术的行业跨度、覆盖面更宽更广。数字经济技术是大数据、区块链等多种新技术的集成总称,集成的数字技术可以说是全能型技术。经济发展新格局其发展重点是以扩大内需为主,数字化转型所产生的市场需求本身就是一项巨大内需,而且这种数字技术的运用具有极强的通用性,特别是大数据技术是跨行业的,对社会经济活动需求是一种全覆盖性的,可以说所有的行业发展都离不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由此,也决定了数字经济产业虽属信息产业,但其功能及效用是跨行业、全覆盖的,其作用是超行业、超产业的。因此,其作用也是超特殊的,这对于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作用也是一种超地位的。3.数字技术迭代更新更快。技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而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数字产业的创新更是追求极致,多种数字技术的交互使用、融合,使数字技术的组合、裂变更为快速。在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中,较以前相比在战略措施上除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大方向外,又提出技术的引领,将技术提高到至高无上的位置 ② 。数字技术是当今运用面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新型技术,包括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等,这些技术几乎可以说是无数字技术不经济,而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一是要对过去的格局进行改变,同时在新格局的架构基础上,要构建新的竞争能力、生产能力,这就对数字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数字产业快速发展适应各行各业的需要,更要通过新技术的不断创新、迭代,提高经济发展的竞争能力。数字经济产业正是响应了这一要求。4.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动力源使命新担当。经济发展新格局重要的一点是要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消费已经作为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动力源,消费的巨能激发出的需求是技术的创新与引领,无论是消费层次的升级、消费方式的变化、消费品种的创新、农村消费市场的激活都离不开数字化的应用,特别是构成消费需求的消费金融的发展,更需要数字化消费金融的实现,为消费需求者提供适时、可用的消费资金 ③ 。另一方面,数字产业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供需市场,是一切产业的基础消费者和使用者,数字产业成为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要的有生力量。5.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技术保障与支撑。经济发展新格局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理想与目标,而是要围绕目标对产业行业进行转型升级与改造。在这一过程关键之一是取决于技术创新水平及技术的应用程度,可以说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转型升级实质上都是一种新技术的应用过程,是因为新技术运用引发的发展模式的创新、体制的改革过程。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为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8 5①②③周军煜:《“双循环”背...

篇三:数字产业化问题

项目:南宁市2019年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南宁市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研究”(2019ZDB—01)。作者简介:覃洁贞(1965—),女,广西金秀人,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吴金艳(1983—),女,湖北松滋人,南宁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硕士;庞嘉宜(1990—),女,广西博白人,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科研人员,实习研究员,硕士;梁瑜静(1985—),女,广西崇左人,南宁市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所副所长,讲师,硕士。第36卷第7期2020年7月改革与战略REFORMATION & STRATEGYVol.36 No.7Jul.2020[数字经济] 2020.07.00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2018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贺信中指出,要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同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贺信中深刻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近年来,为了把握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契机,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全国各地都已在数字经济领域投下“重注”,积极布局。然而学术界目前对数字产业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明确数字产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统计标准口径,在数字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方面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各类研究,厘清数字产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内涵,并以广西南宁市为例,深入分析数字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南宁市为例覃洁贞,吴金艳,庞嘉宜,梁瑜静(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摘要:通过梳理各类研究,厘清数字产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内涵。以广西南宁市为例,分析出数字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制约因素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基础产业发展较为薄弱、产业集聚化发展较为缓慢、数字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持续创新驱动力不足、数字产业统计标准和规范尚未统一。对此提出夯实发展基础、巩固优势产业、突出东盟特色、强化创新培育、优化政策体系等对策建议。关键词:数字产业;数字产业化;数字资源;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20)07-0066-0766

 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推动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深化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对其发展方向的研究,为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一、相关概念及文献梳理(一)数字产业数字产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内核,是一项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加工手段、以数字产品为成果、以介入全社会各领域为市场,对本身无明显利润但是可以增加其他产业利润的公共产业。作为由新一代信息技术孕育而生的新兴业态,数字产业以数字技术产业发展为基础 [1] 。因此,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数字产业、数字产业化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涵盖的经济形态迅速扩充。数字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和衡量指标 [2] 。(二)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对于数字产业化,国内学者做出了不同的解读。刘淑春 [3] 认为,数字产业化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研发不断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市场,进而推动数字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曹伟伟、华昊 [4] 认为,数字产业化的结果就是数字产业。总体来看,数字产业化,是指将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生产要素,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将数字技术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把技术优势化作经济和产业优势,推动数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形成数字产业链和数字产业集群的过程。产业数字化,指传统产业与数字产业跨界深度融合和创新,借助数字技术使得传统产业在生产经营服务模式等方面发生变革,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向产业链中高端升级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之间不是完全割裂对立的关系,仅将数字产业化简单地等同于通信设备制造业、通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是不充分的。产业数字化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催生出新的数据信息资源,又将其衍生为数字产业的关键生产要素,进一步为实体经济“强筋健骨”,注入新动力。因此,二者之间是相互嵌入、融合的辩证关系(见图1)。核心:数字基础性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通信产业,战略性前沿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5G、北斗导航应用产业等)数据资源开发产业:以开发、利用数字资源为核心的大数据产业链,包括数据存储、传输、计算,以及数据交易、分析预测服务等,实现数据深度挖掘、增值利用和场景应用数字商务产业:跨境电子商务、数字金融、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数字会展、数字技术与服务业的融合应用,以及创新业态等数字民生产业: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数字教育、数字文创、数字创新、娱乐等图 1 数字产业链(三)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对于数字产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产业发展方面。近年来,也有部分学者探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例如,李永红、黄瑞 [5] 针对大数据推动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传统产业与大数据的融合两种不同方式,提出数字产业化信息增值模式与产业数字化融合驱动模式;杨大鹏 [6] 提出,数字产业化的一般路径包括“数字技术研发、数字龙头企业发展和数字产业集群形成”三个阶段,并根据驱动主体的差异,将数字产业化分为研发机构驱动模式、龙头企业驱动模式和特色小镇驱动模式三种。虽然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广西的数字经济、数字产业等方面的发展给予了关注,例如彭新永、张卫华 [7] 在客观全面地分析广西数字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短板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例如狠抓项目落地、推动数字经济规划实施等。但是目前针对南宁市乃至广西的数字产业化发展模式的相关研67

 究,尤其是关于特色路径提炼等方面的文献数量仍然较少。数字产业化作为新兴发展领域,有很多值得研究探讨的方面。例如数字资源如何确权、如何保障合法安全,亟待理论研究先行;又如数字资源如何实现合法合理的高效利用,如何衍生新业态、新模式,亟待各行各业特别是相关智库和研究机构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字经济、大数据指数研究、调查和评估体系,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领域的应用对策性研究。尤其需要形成对南宁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下一步的定位与趋势等方面的科学研判,助力各产业部门和企业有的放矢,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协调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二、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基建投资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央曾多次提到“新基建”的相关内容。例如,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时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同年3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 《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中,“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被排在了首要位置。新基建涵盖了5G网络、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是数字产业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条件。虽然,南宁市主动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陆续开展“光网城市”“无线城市”“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高速、移动、安全、广泛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信息网络设施覆盖的领域范围,不断强化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但是,在5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大背景下,南宁市仍需持续推进提速降费,加强 5G 研发应用;同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基建亟待加强,已有的工业制造、电力、卫生、交通等信息基础设施仍需改造升级。尤其需要充分发挥中国—东盟信息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平台的渗透作用和带动作用,以此推动相关行业的区域集聚,拓展与东盟国家数字产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二)基础产业发展较为薄弱2019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71768 亿元,同比增长 15.4%;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59636亿元,同比增长16.4%,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达 83.1%,其中深圳市、南京市、杭州市继续领跑,西部城市中成都市、西安市表现强劲 ① 。目前南宁市数字基础性产业整体总量规模仍然较小,其他相关新兴产业甚至处于起步阶段,难以有效支撑数字资源实现“聚通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南宁市的数字产业在提升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等方面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三)产业集聚化发展较为缓慢为了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部分企业建立了相应的生态圈,但由于企业总量规模不大,参与企业的数量较少,部分大企业或龙头企业建立的生态圈仅以自身业务发展为核心,难以辐射带动上下游相关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数字经济领域中的大中小企业尚未能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因此企业数字化生态圈目前还难以产生“数字化”“产业化”的效果。南宁市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基地主要集中在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中国—东盟空间信息技术创新示范基地、高新区等数字信息产业集聚区。除高新区外,其余集聚区仍处于建设初期,企业意向入驻较多,但真正投产不多,且入驻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或电商企业,高科技创新型企业较少。① 资料来源:2019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68

 (四)持续创新驱动力不足创新是数字产业化的不竭动力。但南宁市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足,创新服务能力相对欠缺。部分孵化基地、协同创新中心仍停留在基础空间服务阶段,投融资、创业辅导、资源整合等创新服务能力相对欠缺,能够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的专业化、精准化创新服务不多。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难以形成科技创新的“团队效应”。长期以来,南宁市顶尖高校院所数量不足,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难、流失严重,缺乏数字经济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科技研发投入相对不足,产学研协同建设滞后。2018年南宁市研发经费投入占GDP 的比重仅为 1.13%,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18%),驻邕高校、科研机构支撑南宁市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五)数字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随着数字经济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数字产业化成为发展大趋势,企业对外部数据信息的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消费者信息等,需要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应用,实现行业信息共享,才能使数据真正实现产业化,实现新应用、产生新价值。但当前行业数据“聚通用”受到数据权属不清、数权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等问题的影响,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这严重阻碍了数字产业化进程。另外,数字技术、产品、服务正在加速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数字化进程发展较快,但是对产业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数字资源的重视和利用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跨行业数据的汇聚整合,也不利于传统产业挖掘、释放数据价值来实现改造升级,更不利于拓展海量数据应用内容使之持续推进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六)数字产业统计标准和规范尚未统一在部分发达城市和相关智库、研究机构已经形成自己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标准的情况下,南宁市当前尚未明确数字产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统计标准,对其发展“家底”统计不足、资料掌握不够全面翔实,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然不足。因此,亟须探索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加强数字经济测度和评估的理论研究,建立科学、严密、规范的数字经济统计体系和统计标准,加快开展数字经济相关统计调查工作。开展区域级的数字经济量化测算工作,保障微观数据、调研数据、重点行业数据的规范化采集。三、推进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南宁市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的城市之一,具备国际通信、数据传输能力。目前,面向东盟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已投入使用,南宁市将被打造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国家的重要国际通信枢纽。因此,南宁市是具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先发优势的,应当立足优势,找准定位,抓住重点,系统布局“超车新赛道”。以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为抓手,整合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中国—东盟信息港小镇(研发中心)、五象新区大数据产业园等优势园区资源,推动面向东盟的数字产业集聚,将南宁市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数字产业新高地,构建专属的“中国—东盟云集群”,进一步提升数字产业化发展与未来首府功能定位的契合度,使数字创新成为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推动南宁市成为引领广西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一)夯实发展基础,高质量推动新基建2020年,在全国各省区市公布的未来项目投资规划中,新基建崭露头角。广西也已部署实施“五网”(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物流网、地下管网)建设三年大会战,而其中的信息网等也属于新基建范畴。因此,南宁市应当以新基建为契机,树立“得新基建者得先机”的理念,统筹规划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升级融通,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下一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重点推进5G网络建设,在组织做好通信及其他信息行业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逐年逐步69

 确定实施计划和目标,清单式推进建设进度,尽快实现城市5G网络连片覆盖。...

推荐访问:数字产业化问题 产业化 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