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7篇

时间:2022-09-18 18:05:07 来源:网友投稿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7篇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7篇,供大家参考。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7篇

篇一: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月 15 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亚洲人民期待一个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开放融通的亚洲。

 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

 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要闻速览 Highlights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3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1 2中国正式向世贸组织提交《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建议文件》5 月 13 日, 中国正式向世贸组织提交了 《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建议文件》。

 据商务部世贸司负责人介绍, 该文件提出了世贸组织改革的四个重点行动领域:

 一是解决危及世贸组织生存的关键和紧迫性问题;二是增加世贸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相关性; 三是提高世贸组织的运行效率; 四是增强多边贸易体制的包容性。

 中方就上述领域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细化建议。中国于去年 11 月发布了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立场文件, 阐述了中国对世贸组织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具体主张。

 立场文件发布后不久, 二十国集团 (G20)

 领导人峰会就支持对世贸组织进行必要改革达成重要共识。新华社北京 5 月 16 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纲要指出,到 2020 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

 全国行政村 4G 覆盖率超过 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到 2025 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乡村 4G 深化普及、5G 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

 到 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4

篇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策解读】从中央到地方,数字乡村政策及规划一览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2021 年春节后,中央一号文的发布、“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正式挂牌,中央层面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建设数字乡村,全国及各省市如何发力?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梳理。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2021 年春节后,中央一号文的发布、“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正式挂牌,中央层面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建设数字乡村,全国及各省市如何发力?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梳理,具体如下:

 中央、各地“数字乡村”发展规划一览

 国家部署 农业农村部:明确指出加快数字农业农村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传统农业转型 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数字为乡村振兴赋能 农业农村部:加快启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四部门:明确 2020 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九部委:培育 100 万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 农业农村部、发改委:全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体系基本建立 七部门: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 中央网信办:数字乡村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数字乡村发展报告: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发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就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公开征求意见 2021 中央一号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 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

 省级计划 江苏:深度覆盖 4G 网络,智能化改造乡村基础设施 浙江:锚定数字乡村建设“总线路”

 广东:以点带面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发展 广东:数字乡村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确定 10 个试点县 20 个试点镇 广西:2022 年将初步建成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数字乡村新生态 四川:印发数字乡村建设分工方案 河南:力争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云南: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湖南:到 2022 年 4G 网络实现自然村全覆盖 辽宁:到 2025 年农业数字经济在农业增加值中的占比达 9% 陕西:到 2022 年 4G 覆盖率将达 100% 河北:推进数字红利加速向乡村溢出,拟确定 10 个左右的县(市、区)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

 市级计划 杭州:打造数智乡村新标杆 临安区:数字乡村与城市大脑协同融合,数字乡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郑州: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 山东潍坊:到 2025 年,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 迪庆州:为邮政快递业末端发展注入新动力

  国家部署 农业农村部:明确指出加快数字农业农村建设 2019 年 2 月农业农村部印发《2019 年农业农村市场与信息化工作要点》。工作要点主要内容包含:提升贫困地区市场信息服务水平。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强化网络安全能力建设。明确指出加快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探索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2019 年 5 月 16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指出到 2020 年,全国行政

 村 4G 覆盖率超过 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建成一批特色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信息化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其中提到,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强化一体设计、同步实施、协同并进、融合创新,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特色主导产业,打造感知体验、智慧应用、要素集聚、融合创新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圈,辐射和带动乡村创业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传统农业转型 2020 年 1 月 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文件明确了 2020 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要以大数据为背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为未来我国农业发展指明方向,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转型,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化,减少人力和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率。

 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数字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0 年 1 月 20 日,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 年)》正式对外发布。对新时期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擘画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新蓝图。明确了数字乡村建设具体目标——到 2025 年,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重从 2018 年的 7.3%增长到 15%,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总交易额比重从 9.8%增长到 15%,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从 2018 年的 38.4%增长到 70%。

 在重大工程设施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搭建统一开放的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包括国家农业农村云平台、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农业农村政务信息系统等,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智能预警分析,提高农业农村领域管理服务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要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农村观测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重点建设新型遥感卫星及地面应用设施和农业农村航空监测网络,并形成全国统一的农业农村地面物联网数据调查体系,从而实现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等全领域、全过程、全覆盖的实时动态观测。另外,还要加快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打造数字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平台。

 农业农村部:加快启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2020 年 5 月,农业农村部研究制定了《2020 年农业农村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点》。要求大力实施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加快启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等。《工作要点》包括四方面:一是大力实施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二是

 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三是扎实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四是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基础。

 四部门:明确 2020 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2020 年 5 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2020 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工作要点》明确了 2020 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目标: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 4G 普遍覆盖,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农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遥感监测、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工作要点》部署了 8 个方面 22 项重点任务,包括推进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绿色智慧乡村等。

 九部委:培育 100 万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 2020 年 6 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和银保监会等 9 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要求各地加强指导服务,优化创业环境,培育一批饱含乡土情怀、具有超前眼光、充满创业激情、富有奉献精神,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力争到 2025 年,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100 万以上,基本实现农业重点县的行政村全覆盖。

 《意见》提出,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扣乡村产业振兴目标,重点扶持返乡创业农民工、鼓励入乡创业人员、

 发掘在乡创业能人,壮大农村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提升农村创新创业层次水平。

 农业农村部、发改委:全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体系基本建立 2020 年 6 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 27 个成员单位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 年)》出版发布。《报告》显示,两年来,《规划》实施取得积极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报告》指出,两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把落实《规划》作为重点任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31 个省(区、市)全部建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体系基本建立。省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部出台,大部分市县出台了地方规划或方案,上下衔接的规划体系初步形成。相继制定出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

 策体系、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等意见或方案,乡村振兴的政策框架加快构建。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落实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工作要求,《规划》实施的报告制度、督查制度和台账制度逐步完善。

 七部门: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 2020 年 6 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 27 个成员单位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 年)》出版发布。《报告》显示,两年来,《规划》实施取得积极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报告》指出,两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把落实《规划》作为重点任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31 个省(区、市)全部建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体系基本建立。省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部出台,大部分市县出台了地方规划或方案,上下衔接的规划体系初步形成。相继制定出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等意见或方案,乡村振兴的政策框架加快构建。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落实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工作要求,《规划》实施的报告制度、督查制度和台账制度逐步完善。

 中央网信办:数字乡村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2020 年 9 月,中央网信办正式公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数字乡村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名单的地区,将从开展数字乡村整体规划设计、完善乡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探索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探索乡村数字治理新模式、完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完善设施资源整合共享机制、探索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实施试点建设。

 通过数字乡村试点,实现到 2021 年底,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乡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大幅提高,依托互联网开展的农村创业创新蓬勃发展,乡村数字治理体系基本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2020 年 11 月 3 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外公布。《建议》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此外,还要把乡镇建成数字乡村的中心。要把数字乡村作为重点,通过包括农村电商、数字治理在内的数字乡村建设,重构乡村“人、地、钱”,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数字乡村发展报告: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2020 年 11 月 27 日,由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指导,农业农村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编制的《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0 年)》发布。报告强调,要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要求,加快建设智慧农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一是加强规划布局,总体谋划“十四五”数字乡村发展。二是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建设乡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三是释放数字红利,培育壮大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四是创新治理模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五是推动融合发展,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六是激发内生动力,持续推进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建设。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就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公开征求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二次审议稿)》2021年 1 月 26 日正式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草案》分为 11 章,共 76 条,其中多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草案》强调,乡村振兴应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促进绿色发展;坚持规划先行、注重特色、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2021 中央一号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 21 世纪以来第 18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于2021 年 2 月 21 日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文件对信息通信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文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

篇三: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湖南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 年)》的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委,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机关各单位:

 《湖南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 年)》已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 年 6 月 24 日

  湖南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 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精神,发挥信息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培

 育信息时代新农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 到 2022 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4G 网络实现自然村(20 户以上村民小组或聚居寨)全覆盖,5G 应用更加普遍,自然村(20 户以上村民小组或聚居寨)光纤通达率达到70%,有条件的农村具备100 兆以上接入能力,有线广播电视网连通所有行政村。推动农业物联网应用,打造数字农业产业新优势。“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建成一批特色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信息化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显著。惠农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乡村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城乡“数字鸿沟”逐步缩小,形成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二、完善支撑数字乡村发展的基础设施 (一)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提升自然村(20 户以上村民小组或聚居寨)4G网络覆盖率和光纤通达率,2020 年分别达 90%和 60%,2021年分别达 95%和 65%,2022 年分别达 100%和 70%。完善农村地区广播电视体系,实现数字化、双向化、智能化,直播卫星服务覆盖农村地区。为农村地区用户提供融合新闻、视听、社会服务等多功能智慧广电服务。推进 5G 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地区 5G 网络布局,推进广电 5G在农村地区的建设应用。加快 5G 技术在现代农业、乡村治

 理、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度应用,筑牢基于 5G 网络的智慧农业新基础。到 2022 年,构建基于 5G 网络的智慧农业互联网,建设一批省级 5G 智慧农业产业园。(省通信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广播电视局、省委网信办,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负责,排第一的责任单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

 (二)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建设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发展特色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鼓励快递企业加快农村网络布局,提升智慧物流水平。到 2022 年,农村物流成本下降 20%,农产品腐损率低于 10%。建设湖南水利云,建成覆盖全省 4 千多座小水电站的农村水电监控网络,实现水量(含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省水利厅负责)

 三、加快布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先导产业 (一)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建设融合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北斗卫星导航信息等“三农”信息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立农业农村信息调查统计会商发布制度,加强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加强农业重要资源调查登记和数字化管理,对永久基本农田实施动态监测管理。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和“身份证”管理制度,对生产者、产地环境、土壤水样监测数据、产品质量监测报告等农产品信息进行查询、传输和处理。到 2021 年,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册

 商标农产品普遍实行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和赋码标识。(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市场监管局负责)

 (二)打造数字农业产业新优势。依托星创天地,推动产学研用合作,突破农业传感器、北斗卫星导航、农业精准作业、全自动智能化植物工厂等前沿和重大关键技术。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强化土壤墒情、水文、田间肥力等实时信息采集和处理。鼓励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等的应用。到 2022 年,实现对水稻、油料、柑橘、蔬菜、茶叶、中药材等农作物以及各类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网络感知和智能处理。

 (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负责)

 (三)促进农业机械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支持农机企业开发集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加强农机智慧控制系统和农业机器人研发推广。建立农机服务信息化平台,为装备采购、服务交易、维修等提供支撑。推进农机作业监测、维修诊断、远程调度信息化,推动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云农场深度融合。到 2022 年,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农业机械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负责)

 (四)鼓励乡村新业态发展。持续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打造网销“一县一品”品牌,推广“湖南电商扶贫小店”社交电商

 平台。到 2022 年,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达 300 亿元。推进文旅小镇、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点、民宿、旅游厕所等数字化应用。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乡村旅游一站式服务。鼓励创意农业、认养农业、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业态发展。到 2022 年,形成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乡村旅游规模达 1200 亿元。(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供销合作总社,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负责)

 四、优化信息惠农的服务体系 (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电子政务外网向基层延伸,推广村级“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加大“两微一端”(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推送力度。依托省、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各部门涉农资源共享开放。到2022 年,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全覆盖。(省政务局、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省委网信办,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负责)

 (二)深化“互联网+教育服务”。深入推进国家教育信息化 2.0 试点省建设,促进人工智能成果在乡村教育中的应用。通过“1+N”或“N+N”的网络课堂方式,组建不少于5000 个农村网络联校群,着力解决农村学校课程开设不全、师资不足等问题。以中小学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为领衔人,以学科、学段为组建基础,组建不少于 2000 个“名师网络教研联盟”,带动农村学校教师参与网络研讨、资源应用等活

 动。(省教育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负责)

 (三)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加快基层远程诊室建设,探索“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检查诊断一体化模式,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建立基层医生智能诊断平台,为实现首诊在基层提供技术支撑。建设跨城乡实时交互诊断的互联网医院和云影像平台,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负责)

 (四)推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加快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工程建设,为广大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统筹乡村已有信息服务站点资源,推广一站多用,避免重复建设。整合现有村级信息服务终端、移动互联网应用(APP)软件,面向农民提供一站式、一体化信息服务。统筹城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健全信息获取和共享机制,实现“村村响”大喇叭与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对接,解决农村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省农业农村厅、省广播电视局、省应急厅、省气象局负责)

 五、进一步提升数字乡村的治理能力 (一)深化“互联网+党建”工作。深化“一网一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平台应用,依托红星云手机平台等载体,开展理想信念、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致富技能等培训。构建“远程教育+基层治理”模式,以远程教育平台为纽带,形成集党务、村务、财务于一体的乡村治理信息化平台,加快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降低治

 理成本。(省委组织部、省委网信办、省委政法委、省政务局、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负责)

 (二)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加快农村地区技防系统建设,推进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应用。持续实施农村“雪亮工程”,推动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到全省农村大部分地区,鼓励农村居民自有监控设备接入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推进乡村治理信息化平台与“互联网+监督”平台相互衔接,提高乡村社区服务信息化程度。(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省委组织部、省纪委省监委、省司法厅负责)

 (三)繁荣乡村网络文化。加强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面向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探索“互联网+非遗”新模式,强化湖湘非遗保护和传承,鼓励更多非遗文创产品研发生产。支持“三农”题材网络文化优质内容创作,通过网络开展国家政策等宣传普及工作,依法打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及其有组织的渗透活动。(省委网信办、省委宣传部、省民宗委、省文化和旅游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负责)

 (四)建设智慧绿色乡村。结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将集中式饮水水源、农田灌溉用水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污口出水等纳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湖南省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中心,整合农业农村污染调查、污染监测等数据,实时监测全

 省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黑臭水体、垃圾污水处理等情况。(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负责)

 六、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数字鸿沟” (一)巩固网络扶贫行动成果。加大脱贫摘帽贫困户跟踪指导,完善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及村级电商服务站体系,提升农村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水平。实施“精准帮扶”网络扶贫行动,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及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点对点推送课程教学资源。开展信息化助农行动,利用互联网技术及网络平台为农业生产和产品销售提供服务。完善建档立卡工作,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将返贫和新致贫对象纳入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省委网信办、省扶贫办、省教育厅、省商务厅负责)

 (二)推进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推进城乡信息化一体化设计和融合创新,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完善省内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建设城乡环境基础设施管理一体化平台,将供水水量水质、污水处理等纳入在线监测与实时监管。

 (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医疗保障局,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负责)

 七、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推进“百

 企千社万户”工程,建设农资供应、线上线下配套技术服务、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动态名录和信息数据库,向金融机构开放查询、使用服务。组织开展线上培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服务人员的技能水平。创新社会化服务方式,推进乡村共享经济发展。(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

 (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体推进示范省建设,通过互联网授课、远程教育等手段,提升新型农民职业素养。完善湘农科教云平台,为农业科技推广与新型农民培养提供有效支撑。(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负责)

 (三)实施普惠金融服务。建设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加大“三农”客户开发力度。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村村通”行动,深化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开展普惠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改善农村普惠金融消费环境。(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银保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农业农村厅负责)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协同推进数字乡村发展,研究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和重要举措,督促落实各项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发挥主流媒体和重点网站的作用,加强数字乡村发展的宣传引导。各地要把数字乡村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抓好组织推动和工作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和广大农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委宣传部,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负责)

 (二)完善政策支持。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将数字乡村建设融入信息化规划和乡村振兴重点工程,完善产业、财政、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配套政策措施。按照统筹规划、整合共享、集聚提升的原则,按规定选择优势区域开展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工作,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探索有益经验。加强信息化相关资金项目的整合运用,争取国家层面的数字乡村试点、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等对我省数字乡村建设的支持。(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负责)

 (三)强化人才支撑。鼓励涉农企业申报“芙蓉人才行动计划”等各类人才工程,按规定对涉农企业吸纳就业及组织员工培训等给予补贴。加强校企合作,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涉农企业就业,支持职业院校与涉农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培养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科技服务、经营管理、电商服务等领域人才。(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

篇四: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乡村整体规划建设方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乡村振兴汇报人:XXX

 1发展情况概述2规划顶层设计3业务应用规划4服务平台建设5项目建设运营目录CONTENTS

 3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总体参考架构:本指南根据《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重点任务部署,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总体参考架构,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支撑平台、数字应用场景、建设运营管理和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2、信息基础设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内容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以及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等。3、公共支撑平台:(一)公共数据平台,构建服务“三农”的公共数据平台,全面支撑数字乡村业务和应用。融合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着重解决数字乡村相关数据的汇聚、治理和应用问题。(二)应用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提供丰富的业务功能标准化模块和编程接口,支撑各级政府部门开发和提供各类兴农便民应用。平台应以政务云平台形式构建,并提供各模块的目录和详细说明,便于各级部门和开发单位检索、查询。

 4数字乡村建设指南数字乡村通过一块屏幕,展示了乡村规划、乡村经营、乡村环境、乡村服务、乡村治理5大板块,从多维度的构建了县域“数字乡村”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乡村的精细化管理和数据的集成应用。同时利用现代信息与互联网技术,村里的工作人员在一窗受理场景中为老百姓解决生活难题,提供乡村个性化服务,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在一窗办公场景中工作人员通过一个登录口,完成日常各项工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5数字乡村建设指南智慧绿色乡村(一)农业绿色生产:农业绿色生产是指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在保护环境、保证农产品绿色无污染的同时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户收入。通过应用农业投入品追溯管理平台,规范农业生产经营企业活动,实现农药、兽药、化肥、饲料等农业投入品流向可跟踪、风险可预警、责任可追究,防止不合格的农业投入品进入流通领域,减少农业投入品的滥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二)乡村绿色生活:乡村绿色生活主要包括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等,通过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无人机、高清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手段,对乡村居民生活空间、生活用水等进行监测,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依据。(三)农村生态保护信息化:农村生态保护信息化主要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监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及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监测等内容。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遥感、高清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变化、趋势进行综合监测分析,助力推进农村生态系统科学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6数字乡村建设指南乡村网络文化(一)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是指将网络媒体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村地区传播的有效渠道,通过主流思想网上传播、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乡村特色文化宣传、农村基层文化服务机构信息化,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二)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主要包括农村数字博物馆建设、农村文物资源数字化、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等,通过信息技术采集农村风土民情、非遗资源、文物遗址等文化资源信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资源存储、管理、分析、利用、展示,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网上广泛传播。(三)“三农”网络文化创作:“三农”网络文化创作是指以“三农”为主题,支持内容创作者开展文艺创作,推出一批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网络文学和网络视听节目。(四)乡村网络文化引导:乡村网络文化引导主要包括整治农村互联网非法传教活动、清理网络空间违法和不良信息等,通过清理整顿网络负面信息,加强内容创作和传播引导,为农村居民打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环境。

 7数字乡村建设指南乡村数字治理(一)智慧党建:智慧党建主要包括党务管理信息化、新媒体党建宣传、党员网络教育等内容,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农村党建相关党务、学习、活动、监督、管理、宣传等工作的全面整合,打破农村党建传统条件限制,提高县级、村级党建工作的一体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并通过数据分析手段,及时跟踪了解基层党建工作进展,不断提升党建管理效率和科学化水平。(二)“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主要包括乡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乡村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等内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企业、民众提供一站式办理的政务服务。乡村“互联网+政务服务”基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通过扩大涉农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比例,部署乡村基层政务服务中心、站点等方式,推动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涉农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一网通办”。(三)网上村务管理:网上村务管理主要包括村务财务网上公开、“互联网+村民自治”等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公开村务财务信息、征集村务决策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四)基层综合治理信息化:基层综合治理信息化主要包括基层网格化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和法治乡村数字化等内容,通过将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基层综合治理深度融合,构建立体化基层综合治理联动体系,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提升基层综合治理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为农村基层预防风险、化解矛盾、打击犯罪和保障农村居民安全等提供有力支撑。(五)乡村智慧应急管理:乡村智慧应急管理主要包括乡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和乡村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等内容,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进行管理和处置,实现灾情有效预防、应急事件迅速解决、应急资源高效利用,最大程度保证乡村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8数字乡村建设指南8、信息惠民服务(一)“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主要包括乡村学校信息化、乡村远程教育、乡村教师信息技能提升等内容,通过将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乡村学校网络覆盖、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对接,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二)“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医疗健康”主要包括农村医疗机构信息化、乡村远程医疗等内容,是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通过开发新的医疗健康应用、创新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解决区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乡村地区带来优质医疗资源,提升乡村医疗服务的普惠性和通达性。(三)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指利用智能穿戴设备、家居设备和呼叫设备等,为农村地区老年人提供远程医疗、健康管理、随身监护、关爱视频等综合性、多样性的养老服务,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四)乡村数字素养提升:乡村数字素养提升是指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农村居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设备与软件操作、沟通与协作、数字内容创建、数字安全等数字能力。

 9数字乡村建设指南建设发展模式:数字乡村建设是一项点多面广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在深入了解和分析本地实际需求和发展现状基础上,结合建设项目特点,探索相应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实现数字乡村创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建设过程管理:数字乡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利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乡村振兴,发挥顶层设计牵引作用、合理组织管理项目建设工作、强化网络安全意识、遵从标准规范是科学、务实、有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10要素升级,激发新时代美丽乡村数字发展新动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主体是千家万户的农民,实施范围是广大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既要坚持问题导向,逐步解决群众关心的人居环境痛点难点;更要坚持群众视角,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热情参与。只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人人都当美容师,人人都做监督员,才能提升主人翁意识,众手托起美丽家园。乡村美不美,事关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事关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打造美丽乡村,不是一时一事,而是时时事事,绝不能追求一时之美、外在之美。只有通过农村环境“洗脸”打造宜居乡村、农民素质“洗礼”打造美德乡村、农业产业“洗牌”打造生态乡村,才能让更多的农民真正养成美的德行、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唯有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奋斗,才会有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和气象万千的美丽中国。

 11新时代美丽乡村数字生态创新趋势展望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是新时代美丽乡村经济未来潜力释放的关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将助力生态资源登记、溯源,生态价值衡量、评估和交易,推动生态资源以区域生态优品等产品形态参与市场配置。在碳中和共识下,生态型新时代美丽乡村也可基于丰富的林业等资源,与发达城市共同探索跨区域碳汇交易合作机制,推动生态价值的转化和发挥。在消费升级的整体推动下,智慧农业、休闲观光、体验经济也将不断拓展“两山”转化通道。新时代美丽乡村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突出,各新时代美丽乡村逐步发挥特色优势,抓住数字化带来的产业转型及产业融合趋势,加速模式创新,开启数字经济新引擎。

 12新时代美丽乡村数字生态创新趋势展望农产品上行“触网”是新时代美丽乡村乡村参与数字经济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也牵引带动了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形成上游以技术设备为基础,以数据算法为支撑的数字农业生产,中游区块链溯源、AI品质分级、全域物流支撑、普惠金融支持的数字服务体系,下游全渠道产销对接、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的产供销协同的新时代新时代美丽乡村数字农业生态链。数字化推动的产业深度融合,将成为新时代美丽乡村经济价值再造的重要驱动力。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催生创意农业、观光农业、共享农业等新产业业态,推动新时代美丽乡村“农业+”多业态的融合发展。新时代美丽乡村传统制造通过创意叠加、主题赋能、互动娱乐、生产制作体验等,与新创意、新消费、新技术融合,推动“智造+创意+文化”,将强化新时代美丽乡村特色制造IP,推动制造与服务、旅游等的双向延展与融合。

 13新时代美丽乡村数字生态创新趋势展望在数字化牵引下,部分新时代美丽乡村通过建设共享制造中心、公共物流仓库和直播电商基地等新型数字化集群共性基础设施,搭建区县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打造本地数字化的“产业公地”,助力新时代美丽乡村产业集群“数字蝶变”。另一方面,部分新时代美丽乡村逐步利用本地特色产业资源优势等,围绕如地理信息、数字影视某一特定细分数字产业,形成深度占有的数字“产业地标”,争夺市场话语权。打造符号化、特色化的数字产业IP已经成为新时代美丽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新时代美丽乡村将逐步切入城市群/都市圈数字经济分工网络,从“承接溢出”“营造协同”推进,挖掘数字经济新增长点。如利用优越的生态环境,发展轻型研发中心、移动分时办公;依托劳动力资源,发展智能服务中心,图像及数据整理、标注、清洗等信息技术外包(ITO)服务;围绕教育培训、产业孵化、会议赛事等,搭建区域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平台等的“前庭后院”模式。数字产业基础相对较弱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率先以政用引导民用,挖掘数字产业的场景应用,开展数字康养、数字文旅、新时代美丽乡村治理等的应用示范;针对数字下沉市场,助力电商培训、MCN机构等发展,进而带动当地数字生态的“前产后用”模式。

 14新时代美丽乡村数字生态创新趋势展望双向互动、多元协同将成为新时代美丽乡村数字治理的重要方向,目前部分区域已经进行了各类实践探索调动村民参与治理,如实施激励导向的乡村信用积分制度,与政务、医疗、教育、金融、人社等打通,构筑信用生态,打造新时代“信用村”。新时代美丽乡村政务服务也通过纵向推动从村到乡到县、市各级组织的协同,横向推动各部门、各系统间的协同,形成一体化体系。产业数据智能中枢成为新时代美丽乡村经济决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依托企业大数据、投资大数据,人流大数据等多元数据的融合和多维展示,协助新时代美丽乡村政府多维度、全视角评估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潜力,进行产业发展规划、精准合作招商、经济治理决策,实现有据可依地精准施政,推动数据智能下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经济“一盘棋”谋划。随着新基建的加快落地,城乡数字鸿沟的逐步缩小,数字化将赋能新时代美丽乡村生产要素全面升级,推动新时代美丽乡村数字生态逐步完善。数字新时代美丽乡村,将绘就一幅乡村振兴与新时代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图景!

 15何谓“农业数字化”?至少是以满足村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的现代化美丽乡村,是围绕农村生活链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在风貌上保持农村独特韵味,在功能上媲美城市,引领农业数字化教育、健康、创业、文化、物业、治理等创新方向,让人们感受升级版“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从另一个层面理解,现代化强国建设难点在农村。“农业数字化”的探索,可能会成为破解农村现代化建设难点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现代化”等方面的探索创新,以及制定详细的标准体系、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等,既可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操作的经验做法,也能助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16...

篇五: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21数字乡村综合解决方案V1.0

 目录CONTENTS1.项目背景2.业务痛点3.建设目标4.解决方案

 1.项目背景一、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推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任务内容。二、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乡村振兴战略

 1.项目背景2020202520352050战略目标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超过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重点内容重点任务1.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发展农村数字经济3.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4.建设智慧绿色乡村5.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6.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7.深化信息惠民服务8.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9.推动网络扶贫向纵深发展10.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

 2. 业务痛点4.存在每个村分散建设,形不成合力及投资浪费的问题3.重建设轻应用,信息化基础水平不均衡1。数字乡村建设缺少顶层设计,没有统一标准、部门数据资源分散。2.数字乡村建设全面推进面临人力和资金问题数字乡村建设上存在的痛点

 3.建设目标一.提升农业农村数据汇集服务能力四.深化农产品营销数字化应用二.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经营管理应用示范五.提升乡村治理与服务水平三.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六.推动城乡信息化数字化融合发展1.创新智能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2.高水平美丽生态牧场建设与应用示范3.数字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与应用示范1.完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与网络安全架构2.构建乡村要素资源开放共享数据分中心3.云平台集成与“一张图”应用服务1.推进农村电商示范建设2.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提升乡村治理水平2.提高农村服务水平3.乡村数字信用服务创新1.积极开发乡村应用场景2.优化完善乡村数字驾驶舱1.深入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2.安全追溯体系与电商平台深入绑定数字乡村建设目标

 4.解决方案—总体思路M市场营销是导向DT大数据为决策支持OT运营管理为关键IT技术为能力支撑在线的魅力 数据的价值农户在线 农资在线 农机在线 农信在线 农服在线手机是新农具数据是新农资数字化新基建农治在线打造数字化全命周期的农业产业升级、农村民生服务、乡村治理的为核心的智慧数字乡村平台促进农产品营销助力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农民生活

 农业基本设施 基础网络 云平台IOT监测设备数据中台 基础数据城市大脑数据农业监测数据区块链 其它数据一张图(GIS系统)安全保障体系4.解决方案—技术目标及架构“4281”数字乡村平台数字乡村技术标准运维保障体系展示端(pc+手机+大屏+自助一体机)基础平台数据平台应用平台屏示平台数字化农业生产智慧农业园智慧食安追溯智慧O2O农村电商智慧乡村治理智慧乡村服务智慧乡村贷经销宣传领导数字驾驶舱农业指挥大屏 应用展示门户(4个平台、2个保障体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最多跑1次、1套数字乡村建设技术标准、1个云平台、1个数据中台、1张GIS图、线上线下一体化、1村1码及1户1码)

 4.解决方案—展示平台01.数字乡村指挥中心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数字化农业生产GIS总览 物联感知科学种养 农事档案销售管理 人员管理协同办公基于IoT技术,通过物联网设备,将农田、作物、环境、种植、养植、销售等信息进行全面的感知、互联,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分析,帮助农业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管理、建立数字化生产模型,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数字化农业生产农事管理农事任务基于钉钉或微信小程序,为承包商、农户提供便捷的农事管理、在线咨询、在线培训及时掌握农事动态、最新农技信息、并提高效的协同办公能力农事记录信息管理在线培训农资采购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数字化农业生产智能数字大棚精准灌溉1.通过传感器采集终端、全面、科学、真实地反映被监测区的环境、土壤墒情情况2.支持大数据分析自动、手动、定时等多种方式控制温、湿度控制,节约人力。1.通过传感器采集传回的信息,大数据分析、判断土壤需水量,自动浇灌,设定浇灌阀值,停止浇灌,达到节约用水,精准灌溉的目的2.也可通过手机上的微信小程序控制灌溉,自动生成操作日志,并可在微信小程序查看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数字化农业生产农田变化监测 农业大棚监测 农资盘点 农业病虫监测 作物长势监测作物生长模型 历史产量数据Iot环境数据 遥感分析算法多光谱遥感数据 植物数据农学模型 农业大数据高分一号卫星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农业示范园—针对示范园企业的服务为企业全面的信息化服务:通过企业数据直报、信息共享和政策推送,使政企信息互通更为直接和有效;让数据多流转,让企业少跑路;提升办事效率,减少流程周转时间;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农业示范园企业服务体系企业工作台服务申请 合同管理 工作台门户 数据上报 员工管理数字赋能农业示范园,全流程管理、全流程服务、全流程助力智慧园区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食安溯源政府 生产者 供应商 品牌商 消费者信用流转 产业升级 品牌共建申请码激活码发码流转流转 流转订单订单订单一物一码电商平台直接可以溯源查看产业溯源链1.监管服务2.产业扶持3.品牌塑造1.产业源头2.利益分配3.生产力1.品控货控2.流通货品3.产销对接1.渠道拓展2.营销对接3.品牌推广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O2O农村电商是一个toB、也是ToC的电商平台是一个直播带货、也直销电商平台是一个电商促销活的电商平台是一个农产品直接可以溯源的电商平台是一个线上线下一体化的O2O电商平台是一个可以团购预约、认养的电商平台是一个农户可以店铺入驻电商平台是一个视频看交易过程电商平台是一个有会员分销方式的电商平台多功能新零售农村电商平台基于小程序的移动农村电商平台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O2O农村电商基础设施(阿里云主机+云数据库+云存储)运维保障及信息化标准体系基础应用(腾讯微信服务+海康视频服务+阿里短信服务)安全保障体系用户管理 商铺及商品管理 交易管理 投诉管理 统计报表平台后台管理C用户端 B用户端 商家端 配送端 审核端平台前端管理展示端(pc+手机+大屏)对接1688平台对接超市及农贸市场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O2O农村电商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O2O农村电商村中店铺端功能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O2O农村电商0102030405经营户安装视频监控,实时了解店铺情况,让交易更安全配送路线最优、精准营销真正实现从产地到消费者的溯源让决策更方便、让管理更高效、让操作更直观云化平台区块链潮源可视化管理 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控所有运行数据在线线上线下数据同步让数据在线、随时随处交易轻资产、部署及业务扩展快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O2O农村电商010203041.营销手段录活多样2.新零售会员系统3.大数据精准营销4.全流程数字化管理1.营销手段灵活多样有会员折扣、积分兑换、人气推荐、限时抢购、优惠券、团购预定等多种营销手段2.线下店、电商平台、社群营销相结合的新零售会员系统村委、经营户、平台方三方利益共同体原则,打造经营户就是营销员、买家都是营销员的营销机制,吸引会员,达到快速转化会员、增加会员的目标。3.大数据精准营销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精准分析,并通过微信推文、短信推送等方式,将营销信息推送给用户4. 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通过系统将线上线下价格同步,打造农副产品丰富、新鲜、实惠、放心的口碑,全面掌握经营户、用户不同菜品的实时及汇总交易数据,为乡政府、村委会在对菜价管理、菜价干预、业务支持、民生服务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治理三务公开 三资管理 智慧党建 清廉村居综治维稳 环境治理 文化保护 安全生产智慧教育 精准扶贫 乡村规划 数字驾驶舱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治理—清廉村居01清廉村居小额工程监管根据小额工程特征并利用各类数据,实现从项目立项、招投标到工程建设和资金结算全流程的智慧监督。03 02 04农村三资管理 扶贫惠农监管 村务公开平台通过农商行流水等三方数据共享并结合各类相关数据,对农z村集体资金、集体资产、集体资源的处置问题进行综合智慧监管。采集民政、社保、发改、住建等部门扶贫惠农数据,并结合相关数据,通过智能比对,预警精准监督小微权利运行。深入推进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通过手机等公开新形式,严格公开时间、内容、形式、标准。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治理—小额工程立项招标变更验收资金拨付所有小额工程全纳管全公开以村作为业主的所有工程,通过清廉村居平台,全部实现电子化监管,通过线上村务向群众公开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治理--三资管理集体资金集体资产集体资源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治理--扶贫惠农 应补未补、应救未救 死亡人员领取低保、残保、退休金等 已成年人员领取孤儿补助 有机动车人员领取城乡低保 企业法人(个体户)领取各类补助 ……扶贫惠农监管事项惠农资金扶贫资金危房改造民政救济社保资金涉农项目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治理—村务公开“统一公开模板”对重点事项--统一公开模板--自动抓取数据--多个渠道载体--及时 “短、频、快”公开 党务村务公开 财务资金公开 村级工程公开 产权交易公开 政策法规公开 救助补助公开 ……村务公开功能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治理—智慧党建智慧党建将传统党建模式升级为“开放式、民主化”党建模式,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以“互联网+党建”模式来破解党建难题、推进党建创新发展、努力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架起党建工作新支点,包含党建移动端、党建工作台、党建内容管理端、党建系统管理端,满足党员、党支部委员、党委委员日常党建工作需求。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治理—智慧党建 党务管理:

 集宣传、管理、服务、教育、监督为一体,提供功能全覆盖的互联网+党建一体化管理系统。 党建宣传:

 在地图上标识各党支部的位置,直观展现党组织的基本情况、新闻动态等。 党员教育:

 开展党员学习通过网上课堂,汇总党规党章、领导讲话、政策文件、动态资讯等。 党员服务:

 在线缴费、党员通讯录、活动全程管理、组织关系转接。智慧党建将传统党建模式升级为“开放式、民主化”党建模式,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以“互联网+党建”模式来破解党建难题、推进党建创新发展、努力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架起党建工作新支点。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治理--综合维稳综合维稳平台集雪亮工作、社会视频监控为一身、打通县域综合智慧治理平台数据,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三维地图等技术实现乡村综合维稳平台。综合维稳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治理—环境治理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治理—安全生产 乡村侧:信息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申请 评审组织:评审管理、证书管理、评审组织管理 监管部门:评审审核、达标统计、部门管理全角度多对象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主要用于检测村里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品储存及生产装置实时数据和预警、可燃有害气体数据及预警、危险物品生产工艺安全参数检测预警、监控视频等信息。乡村安全风险分区管理:辨识企业风险,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管控措施,在信息系统中对开发区内企业不同生产单元进行标绘成“四色图”,形成不同安全风险分区的“一图两单三卡”。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治理—智慧教育1个平台2层架构3位一体4个板块5大亮点1个平台主管部门WEB端服务云、管理云、资源云、研学云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双向共享、互联体验学校校园端 移动端通过研学课程发布,吸引城市学生前来学习和农村体验、带动学生、老师及家长的体验与消费;同时引入名师课堂,新教学模式等进农村,给农村学生带来更多教育及学习资源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治理—乡村规划智慧党建以BIM/CIM、IOT采集的数据和城市大脑的数据为支撑,以数字孪生方式进行乡村合理规划,带动乡村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数字孪生乡村规划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治理—乡村规划智慧党建以BIM/CIM、IOT采集的数据和城市大脑的数据为支撑,以数字孪生方式进行乡村合理规划,带动乡村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数字孪生乡村规划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治理--数字孪生驾驶舱以BIM/CIM、IOT采集的数据和城市大脑的数据为支撑,以数字孪生方式进行数字驾驶舱展示、预警及事件的处置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服务农业基本设施 基础网络 云平台IOT监测设备数据中台 基础数据城市大脑数据农业监测数据区块链 其它数据一张图(GIS系统)安全...

篇六: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基层党建党课学习PPT文稿

 学 习 贯 彻 汇报人:组织部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幵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匙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全文如下。

 前言 PREFACE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目录

 现状与形势 1 总体要求

 2 重点任务

 3 保障措施

 4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第一部分 现 状 与 形 势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觃划(2018-2022年)》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特制定本纲要。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劢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度变革。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一系列战略决策,统筹推进网信事业快速发展。

 2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同时也存在顶层设计缺失、资源统筹丌足、基础设施薄弱、匙域差异明显等问题, 3 亟需进一步发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出台重要意义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4 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要将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劢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5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注重构建以知识更新、技术创新、数据驱劢为一体的乡村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6 注重建立层级更高、结构更优、可持续性更好的乡村现代化经济体系, 7 注重建立灵敂高敁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出台重要意义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第二部分 总

 体

 要

 求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敁、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坚持 坚持 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敁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敁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敁应,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着力发挥信息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 着力 着力 着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培育信息时代新农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着力 (一)指导思想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把数字乡村摆在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位置,加强统筹协调、顶层设计、总体布局、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

 坚持全面振兴,遵循乡村发展觃律和信息化发展觃律,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劣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 坚持 坚持城乡融合,创新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引导城市网络、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向乡村流劢,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

 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农村改革,充分发挥网络、数据、技术和知识等新要素的作用,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丌断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劢力。

 坚持 坚持 坚持安全发展,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积极防范、主劢化解风险,确保数字乡村健康可持续发展。

 坚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不乡村人口知识结构相匘配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丌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并福感、安全感。

 坚持 (二)基本原则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1 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超过98%,农村亏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

 2 农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建成一批特色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亏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

 3 网络扶贫行劢向纵深发展,信息化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

 (三)战略目标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1 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

 2 初步建成一批兼具创业孵化、技术创新、技能培训等功能亍一体的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电商产品品牌,基本形成乡村智慧物流配送体系。

 3 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三)战略目标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1 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

 2 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3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劣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到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三)战略目标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第三部分 重

 点

 任

 务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一)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 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劢亏联网、数字电规网和下一代亏联网发展。

 2 持续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补偿试点工作,支持农村地匙宽带网络发展。

 3 推进农村地匙广播电规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

 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

 4 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同步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依法打击破坏电信基础设施、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设备和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一)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 鼓励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劢亏联网应用(APP)软件,推劢民族语言音规频技术研发应用。

 2 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构建为农综合服务平台。

 1 加快推劢农村地匙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

 完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

 完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二)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1 完善自然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对永丽基本农田实行劢态监测。

 2 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大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推劢农业农村基础数据整合共享。

 夯实数字农业基础。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二)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推广于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加快 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不种植业、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 促进 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建设智慧农(牧)场,推广精准化农(牧)业作业。

 打造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二)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创新农村流通服务体系。

 实施“亏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冷链、仓储等设施建设。

 实施 深化乡村邮政和快递网点普及,加快建成一批智慧物流配送中心。

 深化 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培育农村电商产品品牌。建设绿色供应链,推广绿色物流。推劢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农村实体店,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

 深化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二)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积极发展乡村新业态。

 推劢亏联网不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促进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产业发展,觃范有序发展乡村共享经济。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三)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 推劢农业装备智能化。

 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不农业装备制造业结合,研制推广农业智能装备。鼓励农机装备行业发展工业亏联网,提升农业装备智能化水平。推劢信息化不农业装备、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管理融合应用。

 促进 优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

 建设一批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推劢产学研用合作。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网络服务体系,支持建设农业技术在线交易市场。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鼓励技术与家在线为农民解决农业生产难题。

 建设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四)建设智慧绿色乡村 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建立农业投入品电子追溯监管体系,推劢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加大农村物联网建设力度,实时监测土地墒情,促进农田节水。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园匙,发展绿色农业。

 推广 提升乡村生态保护信息化水平。建立全国农村生态系统监测平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数据。强化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监测不保护。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高清远程规频监控系统对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匙和敂感匙实施重点监测,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提升 倡导乡村绿色生活方式。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平台,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不保护,实现对农村污染物、污染源全时全程监测。引导公众积极参不农村环境网络监督,共同维护绿色生活环境。

 倡导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五)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 利用亏联网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亏联网劣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示范基地。全面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利用 推进数字广播电规户户通和智慧广电建设。

 推进 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建立历叱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数字文物资源库”、“数字博物馆”,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不传承。

 推进 加强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

 以“亏联网+中华文明”行劢计划为抓手,推进文物数字资源进乡村。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网络展觅,大力宣传中华优秀农耕文化。

 推进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五)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 支持“三农”题材网络文化优质内容创作。通过网络开展国家宗敃政策宣传普及工作,依法打击农村非法宗敃活劢及其有组织的渗透活劢。

 支持 加强网络巡查监督,遏制封建迷信、攀比低俗等消极文化的网络传播,预防农村少年儿童沉迷网络,让违法和丌良信息远离农村少年儿童。

 加强 加强乡村网络文化引导。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六)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推劢“互联网+党建”。

  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优化升级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敃育,推广网络党课敃育。推劢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社情民意。

 推劢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推进村委会觃范化建设,开展在线组织帮扶,培养村民公共精神。推劢“亏联网+社匙”向农村延伸,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劢乡村建设和觃划管理信息化。

 推劢 加快推进实施农村“雪亮工程”,深化平安乡村建设。

 加快 加快推进“亏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法治乡村。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加快 加快推广“最多跑一次”、“丌见面审批”等改革模式,推劢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

 加快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七)深化信息惠民服务 深入推劢乡村教育信息化。加快实施学校联网攻坚行劢,推劢未联网学校通过光纤、宽带卫星等接入方式普及互联网应用,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劢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中小学对接,帮劣乡村学校开足开好开齐国家课程。

 推劢 完善民生保障信息服务。推进全面覆盖乡村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劣系统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匚疗保险异地就匚直接结算、社会保险关系网上转移接续。大力发展“亏联网+匚疗健康”,支持乡镇和村级匚疗机构提高信息化水平,引导匚疗机构向农村匚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匚疗、远程敃学、远程培训等服务。建设完善中匚馆健康信息平台,提升中匚药服务能力。完善面向孤寡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务体系。

 推进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八)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劢力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完善对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网络提速降费、平台资源、营销渠道、金融信贷、人才培训等政策支持,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经营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完善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农民提供在线培训服务,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实施“亏联网+小农户”计划,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

 实施 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智慧旅游业、智慧产业园匙,促进农业农村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信息流带劢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物资流。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改善网络支付、移劢支付、网络信贷等普惠金融发展环境,为农民提供...

篇七: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省“十四五”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党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强调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把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升到基本方略的高度。2018 年 1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2019 年 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将数字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加快以数字化、信息化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2019 年 12 月,农业农村部与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 年)》,对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作出部署安排。

 数字世界扑面而来,发展蝶变就在瞬间。当今世界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时期,以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帷幕,世界经济步入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在农业农村领域,现代信息技术把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不断驱动传统农业农村向数字农业、

 数字乡村跨越。实践证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抓住用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宝贵机遇,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经济红利,踏上致富幸福之路,绘就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美好蓝图。

 “十四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2020 年 11 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 2025 年数字乡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到 2030 年初步建成数字乡村。本规划立足新时代省情农情,坚决贯彻落实“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务,对全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进行系统谋划,明确目标任务,实化工作举措,部署重大工程,强化政策保障,为促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度融合提供重要支撑。

 规划期为 2021—2025 年。

 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推动全省数字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编制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成效 我省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三五”以来,先后出台《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意

 见》(苏政办发〔2016〕149 号)《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7〕53 号)《关于印发全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全面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 年)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112 号)《关于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办发〔2020〕38 号)等政策意见,营造良好氛围环境,加快推进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江苏还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业电子商务试点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试点省、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省和国家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点省,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20 年全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达 65.4%。

 物联网技术应用水平高、领域广,数字农业建设扎实推进。持续将数字农业建设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连续多年将农业物联网技术纳入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全省涌现了一批创新团队、产业联盟、研究中心、试验区等数字农业新技术推广平台载体。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感器等智能装备已在设施栽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大田种植等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一大批规模种养基地、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实现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方式转型,发挥了鲜明的导向示范作用。

 “十三五”末,全省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 33.5%。全面完成国家农业物联

 网区域试验工程建设,构建了水产养殖、设施园艺、畜禽养殖三大重点领域农业物联网服务平台。累计建成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12 家、数字农业新技术应用类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 158 个。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公布的全国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中,我省共计 64项新成果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农业电子商务主体多、载体强,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农业电商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显著,2020 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 843 亿元,连续多年增幅超过 25%。从2015 年起,每年开展电商“万人培训”活动,累计培训人数 6 万多人,全省农产品网络营销蔚然成风,形成了“沙集模式”“沭阳模式”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电商发展模式,具有地域优势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突破口、领头羊。各地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合作,累计开设地方特产馆 345 个,培育淘宝镇 280 个、淘宝村 745 个,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四位,其中以农产品销售为主的淘宝村数量位居全国首位。累计建设农产品网络营销新业态发展类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 304 个,“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 456 家,打造“快递+特色农产品”项目超过 100 个。各地还累计建成县级农业电商产业园或涉农电商创业园 82 个,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

 额超亿元的有 22 个,通过要素集聚和服务共享,为农业电商主体做大做强提供全方位支持。

 信息进村入户标准高、进展快,益农信息社建设实现全省覆盖。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成立江苏省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江苏省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坚持以“六个一”标准加强益农信息社建设,全省建成运营数量达 14875 个,村级信息员累计培训数量达 11.6 万余人次,实现从首批试点向整省覆盖的跨越。全省各地积极与电信、银行、有线、邮政等公司加强合作,涉农服务资源进村到户渠道更加通畅,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商服务和培训体验服务等“四项服务”内涵不断丰富,益农信息社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已累计接听 12316 咨询电话 397 万个,开展公益和便民等服务达2913 万次,便民服务金额达 20.6 亿元,培训服务累计达87 万余人次。各地还积极拓展益农信息社电商服务功能,累计实现网络销售额超过 60 亿元,并不断探索运营管理新经验、新做法,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服务模式。

 农业管理服务信息化渠道广、效果好,为农服务方式创新发展。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信息化扎实推进,形成了覆盖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35 类 60 多个行业业务系统,如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智慧动监”信息系统应用范围覆盖全省;农产品追溯平台已有 1.4 万家以

 上生产经营主体入网,实现了“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搭建的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是我国农业农村领域交易量最大、交易最活跃的平台,累计成交额达 960 多亿元。同时,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大数据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南京、常州、苏州、连云港、镇江等多个地区已初步建成市级大数据平台,积极探索大数据创新应用和辅助决策作用。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初步形成农业农村大数据标准规范和数据资源目录,梳理形成数据库 50 个,数据项 20 亿条,数据表单 12 万多张。建成的大数据应用展示与指挥中心累计接待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农村部以及全国各省市的考察代表团 195 批次3100 多人次。

 2016 年起,我省连续五年承办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全国新农民新业态创业创新大会,充分展示了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各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为新农民新技术打造了共享平台,为各类农业创业创新主体营造出良好发展环境。2017 至 2020 年,连续 4 年获农业农村部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专项工作延伸绩效考核优秀等次。2019 至 2020 年,全省共有 17 个县(市、区)被列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7 个项目被评为创新项目,数量居全国前列。

 (二)存在问题 数字农业技术装备研发应用有待加强。我省数字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总体上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但与国际高端产品相比,在精度、稳定性、寿命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数字农业技术应用中,基础环境监测、监控等应用场景多,数据自动化采集分析、精准化控制、智能化决策等应用少。

 数据资源建设及融合应用层次不高。农业信息资源分散、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共享机制缺乏、数据分析利用能力薄弱;省市县涉农数据“孤岛”有待打破,数据互通互联新格局尚未形成;数据服务产业的能力不足,无法有效满足“三农”宏观决策分析、微观生产指导、农业市场分析等应用场景。

 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网点偏少、分布不均,生鲜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成本较高;农业生产服务平台载体不多、数字化水平不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益农信息社资源整合力度还不够,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信息化人才队伍和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全省农业农村信息条线特别是县以下人员力量薄弱,信息化人才储备不足,服务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能力不够,一些地方还没有专门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机构;不少农业经营主体对新一代信息技

 术掌握程度不高,利用数字技术发展智能生产的能力不足,信息技术应用及管理维护能力不强。

 (三)面临机遇 数字化浪潮为农业农村跨越发展创造了宝贵机遇。数字经济正在重构世界发展格局,数字技术加速向社会各行业各领域渗透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数字化发展浪潮扑面而来。党的十九大制定了面向新时代的发展蓝图,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实现数字领域跨越式发展。随着数字乡村战略深入实施,特别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助推下,必将促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和农村中广泛应用,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

 宏观政策环境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要求,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 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2019 年 5 月,中办、国办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夯实数字农业基础、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创新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乡村新业态”等多项重点任务。12 月,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印发的《数字农业农

 村发展规划(2019—2025 年)》提出,“到 2025 年,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融合,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业数字经济比重大幅提升” 。江苏省委、省政府也将农业农村创新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举措,在 2020 年 11 月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刻谋划乡村数字基建提档跨越、智慧农业升级赋能、智慧绿色乡村建设、信息技术惠农便民、乡村数字治理提升等“五大行动”,以数字化全面为乡村振兴赋能。

 信息技术进步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快、成效好,数字经济规模全国领先,物联网业务收入占全国“半壁江山”,农村电商发展、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排名均位列全国第一。同时,我省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保持全国领先,物联网技术已嵌入我省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随着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不断落地,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决策等技术应用场景和产业赋能方式加快探索,以信息技术和数据作为关键要素的乡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农业农村发展变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高质量发展为数字农业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内生需求。“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持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迈上新台阶,这势必为数字农业农村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创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随着以信息化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明确,建设数字农业农村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氛围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深度融合,进一步积累形成大数据资源,通过挖掘数据价值,发挥数据作用,打通农业农村数据链、重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的内生动能。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把握 “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着力建设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强化关键技术装备创新和重大工程建设,为构建乡村经济发展政策体系、乡村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和技术支撑,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统筹谋划,有序推进。立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任务,把握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分步推进,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模式。

 ——数据驱动,普惠共享。以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为途径,推进数据融合、挖掘与应用,搭建共享...

推荐访问: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纲要 发展战略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