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7篇

时间:2022-09-14 12:40:06 来源:网友投稿

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7篇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中共中央关亍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収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文解读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 C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7篇,供大家参考。

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7篇

篇一: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中 共 中 央 关 亍 制 定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収 展 第 十 四 个 五 年 规 划 和 二 〇 三 五 年 远 景 目 标 的 建 议 》 全 文 解 读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中国共产党 中 国 共 产 党 第 十 九 届 中 央 委 员 会 第 五 次 全 体 会 议 通 过 汇 报 人 :

 智 汇 时间:2020

 前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亍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丼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亍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収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习近平总乢记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収展稳定仸务特别是新冝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丌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収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十三五”规划目标仸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亍世界东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叏得决定性成就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収展仌然处亍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収展发化。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发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収展规律,収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发、科学应发、主劢求发,善亍在危机中育先机、亍发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我国収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发化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3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纨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不、平等収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3

  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艱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収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収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収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叏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贰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収展挃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4

  高丼中国特艱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収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艱社会主义思想为挃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仍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丌秱贯彻创新、协调、绿艱、开放、共享的新収展理念,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収展挃导思想

 贰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収展挃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4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劢高质量収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劢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収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収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収展挃导思想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贰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収展挃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5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収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艱社会主义制度,丌断提高贯彻新収展理念、构建新収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収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収展为了人民、収展依靠人民、収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収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劢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丌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収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贰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収展挃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5

 ——坚持新収展理念。把新収展理念贯穿収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収展格局,切实转发収展方式,推劢质量发革、效率发革、劢力发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収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丌秱推进改革,坚定丌秱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収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亍调劢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丼措,持续增强収展劢力和活力。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収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贰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収展挃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5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収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収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収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収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贰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収展挃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6

 ——经济収展叏得新成效。収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収展必须坚持新収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収展,增长潜力充分収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収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叏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叏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収展主要目标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贰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収展挃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6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収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艱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収展主要目标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贰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収展挃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6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叐教育程度丌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収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丌断健全,突収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収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収展主要目标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叁 坚持创新驱劢収展,全面塑造収展新优势 7

 制定科技强国行劢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丼国体制,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叁 坚持创新驱劢収展,全面塑造収展新优势 8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収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収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収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収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劢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叁 坚持创新驱劢収展,全面塑造収展新优势 9

 贯彻尊重劳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収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学风建设,坚守学术诚信。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収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劢,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収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激収人才创新活力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叁 坚持创新驱劢収展,全面塑造収展新优势 10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劢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完善科技评价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秱转化成效。加大研収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支持。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健全科技伦理体系。促进科技开放合作,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肆 加快収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劢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11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劢全产业链优化升级。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収优势,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劢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艱化,収展服务型制造。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与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劢。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秱,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収展。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収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劢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収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 建 议 》 全 文 重 点 解 读

 肆 加快収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劢经...

篇二: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支部 日期:2021.3.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亍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劢纲领。

 目 录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环境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导方针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要目标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労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走进十四五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条件深刻变化,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章

 发

 展

 环

 境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环境

 第一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労、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仸务特别是新冝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丌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労进一步彰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环境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复兴号”高速列车、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叱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叱上的奇迹。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年产量连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

 污染防治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目标超额完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01 02 03 04 05 06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环境

 金融风险处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超过2300万套。

 新冝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丌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07 08 09 10 11 12 13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环境

 “十三五”规划目标仸务胜利完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叱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亍世界东方。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环境

 第二节 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亍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不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丌稳定性丌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冝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世界进入劢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不发展构成威胁。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环境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労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労和条件。

 同时,我国发展丌平衡丌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仸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丌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丌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仸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优势

 不足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环境

 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劢求变,善亍在危机中育先机、亍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面对机遇与挑战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导方针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以下指导思想、原则和战略导向。

 走进十四五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导方针

 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丌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劢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导方针

 第二节 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劢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丌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丌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导方针

 坚定丌移推进改革,坚定丌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亍调劢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丼措,持续增强发展劢力和活力。

 ——坚持新发展理念

 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劢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劢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导方针

 ——坚持系统观念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労、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导方针

  第三节 战略导向

 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劢、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六”必须

 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劢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

 一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导方针

 必须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必须坚定丌移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劢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

 必须坚定丌移扩大开放,持续深化要素流劢型开放,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

 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三

 四

 五

 六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要目标

 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2035年远景目标 第一节 2035年远景目标

 展望 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不、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二是

 一是

 四是

 三是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要目标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労明显增强。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六是

 五是

 八是

 七是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要目标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01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全员劳劢生产率增长高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亍“十三五”时期实际,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要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02 03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04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要目标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要目标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丌断提升,劳劢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05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要目标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丌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篇三: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在哪里

 众所周知,2020 年 10 月 26 日至 29 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简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规划和建议”的核心要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新”上,即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新在“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30 年。对此,习近平强调指出:“十三五”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这个新的关头是,我们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将如期实现, 2021 年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新的征程、新的任务和新的目标,如何客观全面准确认识这次会议的定位、回首“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果、远眺到 2035 年时的改革发展的目标、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学懂弄通做实这次全会精神?可以说,这对我们国有企业走好今后的改革发展道路、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发展目标、凝聚起各种力量做优做强做大显得非常重要。

 (一)回望“十三五”走过的路,我们没有理由不惊叹自豪。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勇毅前行,稳经济、促发展,战疫情、斗灾情,化危机、应变局,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续写了成绩斐然的中国奇迹,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力量。会议预计: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 100 万亿元,5575 万农村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基本医疗保险将覆盖 13.5 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将接近 10 亿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将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二)前瞻“十四五”规划,我们更加无比清醒自觉。“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可以说,2021 年至 2025 年是夯基垒台的关键时段,能否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了新表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会议明确宣告:中国即将开启崭新的发展征程。到那时,经济发展将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将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将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将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将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将得到新提升,一个个崭新的目标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新的历史高度。

 (三)远眺 2035 年,我们更加无比坚定自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对 2035 年远景目标作出系统化论述,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一脉相承,表述上更加清晰具体。如: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 9 个方面的远景目标引人入胜、令人憧憬。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意味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设想将提前 15 年成为现实!意味着曾是多么遥不可及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懈奋斗的目标,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成为现实!

 二、新在“机遇 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号角,

 意味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进行了谋篇布局,描绘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应对变局、开辟新局的顶层设计,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勾画蓝图,有效保证“两个一百年”奮斗目标有机衔接,注定了这次全会是一次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规划建议是今后 5 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必将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会着眼未来发展提出的目标任务,是立足中国自身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充分考虑经济全球化和外部环境变化所作出的战略抉择,表明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全会提出了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必将有利提高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和社会和谐安定;全会从 40 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出发,认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30 年,证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三、新在蕴含着“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

 综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核心要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新”上,即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由此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所谓新发展阶段,就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如何认识这个新发展阶段?重点要从我国近代以来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 100 多年历史中加以理解。如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四个现代化”、从改革开放到“三步走”战略、从进入新世纪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进入新时代到进入新发展阶段。在这个新发展阶段必须回答的问题有哪些?从全会的精神看主要是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讲话中作了系统论述:第一,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第二,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第四,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五,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二)所谓新发展理念,就是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和生产经营各领域,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知道,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之“新”,新在“十三五”以来被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新发展理念将继续引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保证新发展阶段走稳走深走实。这正如全会鲜明指出的“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突出强调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明确提出的“到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等,无不彰显着用新发展理念来成就新的伟大梦想。

 (三)所谓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新发展格局之“新”,就在于提出这一新战略部署是适应我国新发展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要知道,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要明白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找准基本路径,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和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打通从生产、分配、流通到消费等诸多环节的堵点;要扩大对外开放,放宽市场准入,畅通国际循环。要牢记,正确理解新发展格局要把握它“是什么”和“不是什么”。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主动作为和长期战略,不是

 被动应对和权宜之计;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是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形成大循环,而不是每个地方都搞自我小循环。

 四、新在形成了团结凝聚亿万群众不断走向胜利的新共识

 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使我从近 100 年的发展历程中进一步看到了我们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看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全面从严治党摆上党和国家战略布局等系列重大举措,看到了我们党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的生动实践,看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团结凝聚亿万群众不断走向胜利焕发出的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可以说,综观世界各党,历史不仅已经证明而且还将继续证明:

 (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惜流血牺牲,不懈努力奋斗,团结凝聚亿万群众不断走向胜利。回溯历史长河,从 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中国失去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从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中叶,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本没有条件进行国家建设。一时间,数百个小型政党如走马灯般你方唱罢我登场,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各种改良方案都宣告破产。只有中国共产党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带领中国人民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使具有5000 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使具有 500 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

 (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全局计、为世代谋,坚持不懈以五年规划连接百年梦想、铸就千秋伟业。我们党善于从大历史视野对时间进行规划,既坚持长远战略目标不动摇,又把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牢牢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从 1953 年到 2020 年,我国编制实施了 13 个五年计划或规划,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计划,一棒接着一棒跑,既描绘出清晰的未来蓝图,又为实现目标划定时间坐标,让全党全国齐心协力明所将往、胼手胝足知所趋赴,从而凝聚起亿万人民排山倒海般力量,清晰勾勒出中华民族從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步步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目标。

 (三)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和福祉、一切依靠人民的力量和智慧,脚踏实地说到就会做到,登高望远要做就做最好。不是吗?“十四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正式启动之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亲自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一次次深入到地方和基层开展调研,一场场座谈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首开五年规划编制史上“网络问策”之先河,征求意见范围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形式之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依法决策的过程,就是充分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不同于西式民主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绝对化,实际上追求的是少数人私利,并且掩盖了资本对政治的操控,中国式民主在广泛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保持国家政局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统筹兼顾。

 总之,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过程中,通过回望“十三五”,前瞻“十四五”,远眺“2035”和展望新征程,回首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们党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改革发展新局面,只有不忘初心使命,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的新发展格局,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坚持依法治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增强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方能不断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进而凝聚力量、共克时艰、行稳致远,早日实现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发展目标。

篇四: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一个主题  二件大事  三个“新”的核心要义  四个全面  五大理念  六个目标

 新阶段与新目标 新理念与新部署 新变化与新栺局

 讲授提纲

 一、新阶段与新目标

 “ 十三五 ” 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

 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得到解决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

 新 发展阶段 , 就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的阶段 。

 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

 进入 新发展阶段 ,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 。

 ( 一 )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

 孙中山 《 建国大纲 》

 ( 1924 )

 四个现代化

 ( 1964- -2000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1987- - 2050 )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2017- - 2050 )

  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 我国现代化是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 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 我国现代化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我国现代化是走 和平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 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 经济 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 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 文明 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 民生 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 社会 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 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

 —— 十九大报告

 ( 二 )

 新阶段的新目标

 2035 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远景目标

 我国经济实力 、 科技实力 、 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 , 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 迈上新的大台阶 , 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 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

 1 1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 、 信息化 、 城镇化 、 农业现代化 , 建成 现代化经济体系 。

 2 2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人民平等参与 、 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 基本建成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 法治社会 。

 3 3

 建成文化强国 、 教育强国 、 人才强国 、 体育强国 、 健康中国 ,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 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

 4 4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 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 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

 5 5

 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 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

 6 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中等收入群体 显著扩大 , 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显著缩小 。

 7 7

 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 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8 8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 人的全面发展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9 9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进一步巩固 期( GDP97% )

  开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的起步 期

 怎样看待 “ 十四五” ”

 “ 十四五 ” 时期经济社会 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1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2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3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4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5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6

 ( 三 )

 我国 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 变化

  当前 和今后一个时期 , 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 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

 优势 (Strength)

 劣势 ( Weakness

 )

 机会 ( Opportunity )

 威胁 ( Threats )

 高质量发展阶段

 ■ 政治优势 ■

 制度优势 ■

 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 ■

 全球最大最长的产业链 ■

 强大的社会治理能力 内 部 环 境 分 析 外 部 环 境 分 析 我国发展的 SWOT 分析 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

 科学技术/产业现代化水平 ■

 老龄化 ■

 金融系统 ■

 国防军事 ■

 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 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

 新 新 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变革 ■

  国际 力量 对比 ■

  人类 命运共同体 理念 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多

 ■

 新 新 冠肺炎疫情 影响 ■

  经济 全球化遭遇 逆流 ■

  世界 进入动荡变革期 期 ■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

 中联部原副部长周力 :

 我们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大的方面的准备

 一、中美关系恶化加剧、斗争全面升级 二、应对外部需求萎缩、产业链和供应链断裂 三、新冠病毒疫情常态化、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 四、摆脱美元霸权、逐步实现人民币与美元脱钩 五、全球性粮食危机爆发 六、国际恐怖势力回潮

 在危机中育先机 、 于变局中开新局 局

  我们 要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辩证认识机遇和挑战的关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推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赢得先机、赢得主动 。

 危中有机

 危可转机

 化危为机

 赢得先机

 关键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二、新理念与新部署

 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

 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

  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

 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

 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才能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 一 )

 基本原则和方法论

 新 发展理念是“指挥棒”

 ( 二 )

 贯彻新发展理念 创新第一动力 协调内生特点 绿色普遍形态 开放必由之路 共享根本目的

 创新发展 1.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把 科技 自立自强 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劢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 科技强国。要强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发展 2.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坚持 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

 创新发展 3.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创新发展 4.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劢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 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协调发展 5.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劢形成 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 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协调发展 6.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坚持实施 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劢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协调发展 7.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丼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 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 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绿色发展 8.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推劢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开放发展 9.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坚持实施 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劢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劢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共享发展 10.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三 )

 统筹发展和安全 11.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 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 三 )

 统筹发展和安全 12.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 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 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 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 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要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 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劢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协调发展,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三、新变化与新栺局

 新发展栺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 一 )

 新发展格局的依据

 ( 二 )

 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科学认识新发展格局  主动作为和长期战略 , 不是被动应对和权宜之计

  开放的国际国内双循环 , 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

  国内大市场基础上形成大循环 , 不是都搞自我小循环

 产业链 供应链 价值链 ( 三 )

 新发展格局的要求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路径  生产环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 分配环节: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 优化生产要素配置

  流通 环节:提高流通 效率 , 降低流通成本 , 实现货畅其流

  消费环节:优化消费环境 , 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 实现 “ 十四五 ” 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

  要 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

  要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

  要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清醒 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 复杂性、艰巨性。

 感谢聆听

篇五: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

  【关键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十四五”规划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 2020 年 10月 26 日至 29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面向未来,全会及其通过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 5 年以及 15 年的发展新蓝图,宣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坚定决心。本讲重点分析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意义,深刻阐释了公报和《建议》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亮点。

 【大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和《建议》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亮点

 第一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重大意义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们这个讲座起了一个标题大标题,叫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因为大家知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专门就“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做出了大的顶层设计。实际上从十四五开始,我们就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也就是说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所以我取了这么样一个标题。

 因为全会刚刚闭幕,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也是刚刚发表,我和大家一起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今天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内容进行一些解读。第一个部分,我们想讲一讲全会召开的背景和重大意义;第二个部分,讲一讲《公报》和建议稿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亮点;第三个部分,我想重点围绕着积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跟大家做一个讨论。

 第一个部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重大意义。

 今年以来,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想我和大家一样都特别关心党中央的战略决策部署,所以也特别期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我们想通过全会的召开,全会发布的公报和建议,对我们国家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这个全会已经胜利闭幕了,从全会发布的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全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首先我们看这次全会是在“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背景下召开的。大家知道我们党从 1921 年创立以来,马上就要 100 年了。我们党 100 年第一个奋斗目标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我们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意义太重大了,太重大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担负起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经过 28 年的民主革命斗争,我们说推翻了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应该说这才打开了为人民谋幸福的这么一个通道。所以 1949 年 10 月 1 日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缔造了一个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在探索怎样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如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这些重大问题,应当说我们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付出了代价。我们党的历史,我们说既有曲折,在探索中经历过曲折,但是这个曲折也是我们在探索中交出的学费。我们在曲折中成长起来,我们在曲折中变得更加顽强。

 这么多年来,我们党一直把推进国家的现代化扛在肩上,目的就是为人民谋更大的幸福。毛泽东那一代人为新中国奠基,为整个国家各方面制度奠基,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邓小平复出以后,中国历史应当说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改革开放的时代。邓小平跟着毛主席,所以他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他对建设一个新的国家有很多感悟,特别是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他有很多感悟。所以邓小平复出以后,在他的影响下,我们全

 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样一个重大的决策,果断停止了那种大规模的疾风暴雨的阶级斗争,让全国人民集中精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道路。小平同志讲,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民主,要比资本主义培养更多的人才,才能体现它的优越性。

 但是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的时候,国家还很贫穷,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搞改革、搞开放,难度也是相当大的。所以后来我们党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我们这个国家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是社会主义了,而不是什么其他主义。但同时也承认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刚刚建立,是处于幼年阶段,还不完善,还要走很长的路。所以我们要好好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小平同志也深深感到我们党要带领人民集中精力搞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但同时由于过去这个基础还是比较差,短板比较多,所以不能急于求成。所以怎么考虑现代化建设,这是小平同志反复思考的一个大问题。

 所以后来小平在 1979 年初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就是上个世纪末,要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讲了好几次,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当时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中国访问的时候,曾经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小平同志,意思说您多次讲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特别感兴趣,你能不能

 给我们解释解释,或者给我们画张图,什么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后来小平同志讲,说到本世纪末达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 1000 美元,小康水平、小康状态。从那以后小康这个词就逐步的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在社会生活中比较频繁的开始活动起来。邓小平把一个人民群众比较熟悉的语言写到了我们党的重要文件里,把中国的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我们共产党要干的事业很好的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党十二大、十三大都把建设一个小康社会当成我们的奋斗目标。

 上个世纪末,我们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总体实现小康以后,下一步怎么办?所以 21 世纪初我们党又作出决定,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以我们开始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么一个伟大历程。当然我们党内包括老百姓有时候也在想,说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很好,但是得建多长时间才能叫建成?是建五十年还是一百年,还是永远就这么建设下去。

 后来中央提出说我们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十八大时候提出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全面建设”改了一个字,变成了“全面建成”。所以我们说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 100 年的第一个奋斗目标。所以你说它多重要,那是太重要了。

 这次全会应当说也就是说我们“十三五”规划即将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实现的这么一个大的背景下召开的,召开的,所以意义我们说是相当重要的,相当重要的。

 另外我们说全会也是在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情况下召开。今年一年,我们全党全国人民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疫情突发起来给我们国家经济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国际社会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带领我人民一边防控疫情,一方面坚持经济社会还要发展,而且特别是要强调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所以在一年的这么一个不平凡的历史过程中,应当说我们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成果。

 从国际社会来看,我们是率先控制住疫情,而且我们也是率先开始了复工复产这么一个进程,应当说这对国际社会是一个特别大的贡献。因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有巨大的牵引作用,在全球经济贡献中占 30%以上,所以中国经济能够率先复苏,对于进一步的稳定世界经济,应该说意义还是特别重大的。

 另外从现在的情况看,我们通过疫情防控,通过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经济在逐步逐步恢复中。虽然今年两会我们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定出我们今年经济增长的指标,但是我们有信心,今年我们实现正增长。我们所说的实现正增长,应该说可能很多经济学家在预测,很多国际组织也在预测,现在国际组织预测中国在主要经济体中是唯一一个能够实现正增长的,所以我们值得期待,中国经济能实现正增长,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人民干的还是相当相当不错的。

 而且在疫情防控这么一个大的历史面前,我们经济社会大局保持了稳定。应当说这得益于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我们中

 国人民在大灾面前、灾害面前万众一心、克服困难的这么一种众志成城的决心。所以我们说这次全会召开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当说也是特别不容易的,这个成就也是来之不易。

 我们把人民安全、人民健康摆在第一位,体现了我们党坚守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这么一个发展思想,这就比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为核心的逻辑,应该说大大的高了很大一个台阶。所以我们说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应当说有更加长久的生命力,也有更加长久的竞争力。只要我们努力做,我们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事情做好,我们就有信心,将来我们走得更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抗击疫情表彰大会上,他讲,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显示了中国的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

 第三个方面我们说这次全会是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情况下召开的。

 我们说从我们面临的复杂情况看,往大的讲,我们说现在面临的是两个大局,两个大局,一个就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再一个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从现在世界情况看,世界确实处在一个大的变局之中,这个大的变局也不是仅仅指某一个时间点、某一件事,也不是单单讲某一个地方、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地区,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这么一个大的变局。这个大的变局持续演化,将来会创造出很多新的机会,当然也会带来很多巨大的挑战。有些机遇我们能

 发现,有的可能我们还不一定把握得了;有些挑战,我们能够预测到,但有些可能还没有露头,所以需要我们瞪大眼睛、集中精力、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社会形势方方面面的变化,目的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现在国际社会特别复杂,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维也出现了,这些都值得我们高度警惕,这后边都有很多的事情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所以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头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我们说确实值得全党和人民期待,就是想通过这么一次重要的会议凝聚人心,找到我们前行的动力,明确我们前进的目标,把我们国家的事情干得更好。

 另外我们说为了制定好这个《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应当是亲自领导,亲自推动。中央专门成立了起草组,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同志担任副组长。总书记这大半年来召开了两次政治局会议、三次政治局常委会议、两次起草组会议,研究审议规划《建议》稿。而且总书记多次到地方和基层深入调研,多次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听取经济和社会学专家的意见,也多次听取有关民主党派和社会贤达的意见,也多次亲自修改,审定文件稿,确保了规划《建议》稿的高质量完成。

 另外今年“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和起草,中央更加强调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结合起来。总书记专门有批示,有要求,所以政府网上也开通了征求意见。其他方面这个也开通了各种各样的吸收民意的渠道,所以第一次在网上征求意见,就收到留言 100 多万条,有关方面

 整理出 1000 多条意见和建议。我们说制定“十四五”规划的过程,也是发扬我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过程,是一个集中民智、调动人民积极性的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总书记多次讲,制定规划也是我们国家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的宝贵的经验。

 所以我们说党中央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十四五”规划并展望到二〇三五年,寄托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希望,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是带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他将引领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也就是说将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的节点。第一个部分就先给大家讲到这里。

  第二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公报和《建议》的主要内容和 主要亮点(一)

 第二部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和《建议》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亮点。我和大家一样,也在认真的学习领会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也在认真领会关于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的一些大的布局方面的一些考虑。

 全会闭幕以后,10 月 30 号,中共中央在北京举办了新闻发布会,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还和一些参加起草的负责同志,介绍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并回答了记者问,我想这些大家也都看到了,听到了。这里边讲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值得我们大家进一步学习和关

 注。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的过程中,我觉得会议通过的《公报》和建议,我们说有这么 6 个大的方面的新或者说 6 个新,6 个新,这 6个新具有系统性的内在的紧密的逻辑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阔蓝图,值得我们大家高度重视。

 下边我就重点围绕着六个“新”,把我们公报和决议的主要内容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我们说第一个“新”,新成就奠定了新征程的坚实基础。

 在这次会上,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而且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就这个《建议》的讨论稿,向全会做了说明。

 会议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去年以来一年多了,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时候,我们是通过了一个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这么一个重要的决议。...

篇六: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心得讲稿六篇 第 1 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心得讲稿

  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征程号召新作为。作为新时代的选调生,能够在组织的关心下,扎根基层一线服务一方群众,这是我们的荣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做一个政治上明白、工作上清醒、服务上贴心、发展上保驾的选调生。

  树信念,讲大局,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没有信念的人生,就像大海上没有航标而航行的船,永远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历史和现实足以证明,只有那些将理想信念深深铭记于心,外化于行的人才能够在一切利益诱惑面前,在一切弱化和破坏组织纯洁性,战斗力方面勇于亮剑,并屡屡获胜。大局者,足可管中窥豹,足可运筹帷幄,铸就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境界。衡量一名选调生合格是否,要将政治上明不明白放在首位,只有政治上明白,才能处事上清醒,服务一方群众,助力一方发展,政治素质是具有四两拨千斤作用的。我们要时常吾日三省吾身,党性觉悟够不够,理想信念纯不纯,大局意识有没有。只有不断修身养性,才能够永葆政治肌体的健康。

  守纪律,将规矩,做工作中的清醒人。人生要系好第一颗扣子,因为它是起点也决定着终点。如果一名选调生从一开始就我行我素,自以为是,在工作上不遵守工作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那是极其危险的。纪律是完成各项工作的必要前提和制度性约束,如果有规矩没有人去执行,去拥护制度的权威性,那纪律会变成一张废纸,一个团队就无形之中成为了一盘散沙,连规矩都不讲了,更别说在急难险重的环境下取得胜利了。有些人就是因为纪律意识不强,在你来我往之中无形的沾染了一些不好的作风习惯,当蓦然回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

 远。

  善服务,解难题,做群众的贴心人。做好一名基层选调生,是一项极其不容易的事情。作为基层最前行的工作队,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归根结底就是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只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才能使工作对得起组织检验,经得起群众考验。选调生其实和千千万万个普通公务员是一样的,我们都是服务群众的,只有不断为群众解决身边难题,我们自身才能够得到成长和人生意义的升华。文章写得再好,天花乱坠也抵不上真真切切为群众解决一件难事,多做一点为民服务的事实,少做一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事,我想心安了自己,也舒服了别人。

  讲担当,敢作为,做地方发展的保驾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哪里工作就要为那一方百姓谋发展。对于一名选调生未来的路而言,有多大担当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作为就能成就多大事业。基层的事情很杂,想从方方面面出发,作出一番超越前人的事业是存在不少困难的。但不能说存在困难就停步不前,这是不对的,我们要正确树立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姿态,不管经历什么,都要着眼于地方的长远发展,哪怕就是每天或者每月每年取得一点点进步,至少我们的事业是向前的,这样在一代又一代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事业注定会像潮水一样奔腾向前。

  “呼吸相顾,痛痒相关。”新时代的选调生,其路远,其情近,其志远,其梦近。

  第 2 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心得讲稿

  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征程号召新作为。作为新时代的选调生,能够在组织的关心下,扎根基层一线服务一方群众,这是我们的荣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做一个政治上明白、工作上清醒、服务上贴心、发展上保驾的选调生。

  树信念,讲大局,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没有信念的人生,就像大海上没有航标而航行的船,永远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历史和现实足以证明,只有那些将理想信念

 深深铭记于心,外化于行的人才能够在一切利益诱惑面前,在一切弱化和破坏组织纯洁性,战斗力方面勇于亮剑,并屡屡获胜。大局者,足可管中窥豹,足可运筹帷幄,铸就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境界。衡量一名选调生合格是否,要将政治上明不明白放在首位,只有政治上明白,才能处事上清醒,服务一方群众,助力一方发展,政治素质是具有四两拨千斤作用的。我们要时常吾日三省吾身,党性觉悟够不够,理想信念纯不纯,大局意识有没有。只有不断修身养性,才能够永葆政治肌体的健康。

  守纪律,将规矩,做工作中的清醒人。人生要系好第一颗扣子,因为它是起点也决定着终点。如果一名选调生从一开始就我行我素,自以为是,在工作上不遵守工作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那是极其危险的。纪律是完成各项工作的必要前提和制度性约束,如果有规矩没有人去执行,去拥护制度的权威性,那纪律会变成一张废纸,一个团队就无形之中成为了一盘散沙,连规矩都不讲了,更别说在急难险重的环境下取得胜利了。有些人就是因为纪律意识不强,在你来我往之中无形的沾染了一些不好的作风习惯,当蓦然回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善服务,解难题,做群众的贴心人。做好一名基层选调生,是一项极其不容易的事情。作为基层最前行的工作队,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归根结底就是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只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才能使工作对得起组织检验,经得起群众考验。选调生其实和千千万万个普通公务员是一样的,我们都是服务群众的,只有不断为群众解决身边难题,我们自身才能够得到成长和人生意义的升华。文章写得再好,天花乱坠也抵不上真真切切为群众解决一件难事,多做一点为民服务的事实,少做一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事,我想心安了自己,也舒服了别人。

  讲担当,敢作为,做地方发展的保驾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哪里工作就要

 为那一方百姓谋发展。对于一名选调生未来的路而言,有多大担当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作为就能成就多大事业。基层的事情很杂,想从方方面面出发,作出一番超越前人的事业是存在不少困难的。但不能说存在困难就停步不前,这是不对的,我们要正确树立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姿态,不管经历什么,都要着眼于地方的长远发展,哪怕就是每天或者每月每年取得一点点进步,至少我们的事业是向前的,这样在一代又一代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事业注定会像潮水一样奔腾向前。

  “呼吸相顾,痛痒相关。”新时代的选调生,其路远,其情近,其志远,其梦近。

  第 3 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心得讲稿

  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征程号召新作为。作为新时代的选调生,能够在组织的关心下,扎根基层一线服务一方群众,这是我们的荣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做一个政治上明白、工作上清醒、服务上贴心、发展上保驾的选调生。

  树信念,讲大局,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没有信念的人生,就像大海上没有航标而航行的船,永远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历史和现实足以证明,只有那些将理想信念深深铭记于心,外化于行的人才能够在一切利益诱惑面前,在一切弱化和破坏组织纯洁性,战斗力方面勇于亮剑,并屡屡获胜。大局者,足可管中窥豹,足可运筹帷幄,铸就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境界。衡量一名选调生合格是否,要将政治上明不明白放在首位,只有政治上明白,才能处事上清醒,服务一方群众,助力一方发展,政治素质是具有四两拨千斤作用的。我们要时常吾日三省吾身,党性觉悟够不够,理想信念纯不纯,大局意识有没有。只有不断修身养性,才能够永葆政治肌体的健康。

  守纪律,将规矩,做工作中的清醒人。人生要系好第一颗扣子,因为它是起点也决定着终点。如果一名选调生从一开始就我行我素,自以为是,在工作上不遵守

 工作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那是极其危险的。纪律是完成各项工作的必要前提和制度性约束,如果有规矩没有人去执行,去拥护制度的权威性,那纪律会变成一张废纸,一个团队就无形之中成为了一盘散沙,连规矩都不讲了,更别说在急难险重的环境下取得胜利了。有些人就是因为纪律意识不强,在你来我往之中无形的沾染了一些不好的作风习惯,当蓦然回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善服务,解难题,做群众的贴心人。做好一名基层选调生,是一项极其不容易的事情。作为基层最前行的工作队,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归根结底就是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只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才能使工作对得起组织检验,经得起群众考验。选调生其实和千千万万个普通公务员是一样的,我们都是服务群众的,只有不断为群众解决身边难题,我们自身才能够得到成长和人生意义的升华。文章写得再好,天花乱坠也抵不上真真切切为群众解决一件难事,多做一点为民服务的事实,少做一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事,我想心安了自己,也舒服了别人。

  讲担当,敢作为,做地方发展的保驾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哪里工作就要为那一方百姓谋发展。对于一名选调生未来的路而言,有多大担当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作为就能成就多大事业。基层的事情很杂,想从方方面面出发,作出一番超越前人的事业是存在不少困难的。但不能说存在困难就停步不前,这是不对的,我们要正确树立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姿态,不管经历什么,都要着眼于地方的长远发展,哪怕就是每天或者每月每年取得一点点进步,至少我们的事业是向前的,这样在一代又一代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事业注定会像潮水一样奔腾向前。

  “呼吸相顾,痛痒相关。”新时代的选调生,其路远,其情近,其志远,其梦近。

  第 4 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心得讲稿

 12 月 16 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文章强调,“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人类就是在同困难的斗争中前进的。遇到了困难,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责他人,不要放弃信心,不要逃避责任,而是要一起来战胜困难。让我们拿出信心、采取行动,携手向着未来前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的发展阶段,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任务艰巨,即将跨入到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身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广大党员干部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路明灯,积极拥抱变化、跟上节奏、自觉担当,将“中国方案”贯彻到底、让“中国智慧”迸发光芒。

  奏响“拥抱机遇”的主调子,涵养化危为机的大智慧。“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强调,“面对挑战和机遇,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并树立了“敢于创新、协同联动、与时俱进、公平包容”的明确导向。迈步新发展阶段,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基层的强劲“生力军”,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的战略基点,从更高层面、更全视野、更深角度去深化认识和有效应对,奏响“拥抱机遇”的主调子,不断释放主动求变、科学应变的强动能,时刻做好“应战准备”、始终葆有“作战动力”,涵养出“化危为机”的大智慧。

  迈出“创新改革”的稳步子,追逐时代浪潮的新高度。“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助推经济巨轮航行的强大引擎。“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以创新为“灯”可照亮前进之路、以创新为“拳”能打破发展瓶颈、以创新立“意”谱写出时代篇章。俗话说,“群

 众看干部,干部看党员”,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时时迸发出“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甘为时代的“拓荒牛”,耕好基层的“试验田”,发挥本领赋动能,知行合一寻突破,凝心聚力赴征程,在奋发图强中乘风破浪,在创新改革中行稳致远,迈出“稳步子”,走好“幸福路”,不断追逐时代浪潮的新高度。

  扛起“为民服务”的硬担子,坚定强基惠民的真毅力。“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至上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是追求目标的落脚点,更是全球各国的执政理念和情怀担当。“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懂“经济发展”这一重要课题、学深“人民至上”这一核心主题,锚定“为人民谋幸福”的清晰航线,扬起“为人民矢志奋斗”的美丽风帆,激荡“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热情,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扛起“责任担”、绘出“同心圆”,坚定强基惠民的真毅力。

  第 5 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心得讲稿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适应我国发展实际作出的必然选择,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鼓舞人心的战略部署,是催人奋进的宏伟蓝图,其所包含的事业更伟大、任务更艰巨、工作更繁重、结果更辉煌、影响更深远。全党同志一定要胸怀这样的远大目标,不自满,不骄傲,不懈怠,不停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乘势而上,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战略步骤上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从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践经验看,科学划分发展阶段,以相互联系和不断递进的发展阶段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是我们党非常管用和有效的治国理政重要经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到本世纪中叶,历时 30 年时间,时间跨度比较长。为了更有利于明确前进方向,精准奋斗目标,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凝聚全社会力量,统一全社会意志和行动,需要根据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总体要求,把未来 30 年划分成若干不断递进的发展阶段,分步推进,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积小胜为大胜。按照党的十九大...

篇七: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十九大报告第四部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提出了七大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其中之一。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演化进程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时间上有一个演化过程,最初由蕾切尔·卡逊于 1962 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及罗马俱乐部的德内拉·梅多斯等人于 1972 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所提出。1972 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重要观点,之后又陆续召开了1992 年的巴西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 年的南非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峰会,2012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从这些会议可以看出,西方国家首先提出的是环境保护概念。20 世纪,西方国家出现了八大环境公害,欧洲一些河流污染严重,日本出现了四日市市大气环境污染事件,1972 年以后发生的三次“石油危机”更是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严重影响。资源危机及环境污染的出现,推动西方国家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了增长极限问题。

 可持续发展在我国曾使用过不同的概念。20 世纪 50 年代周恩来总理使用的是永续发展,此外还有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在含义上有差别。持续,强调发展的状态,是稳定的发

  展、健康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更强调持续发展的后劲和能力。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有中国的智慧与中国专家的共识。1972 年召开的斯德哥尔摩环境与发展会议,中国派代表团参加,提出的一些主张写入了人类环境会议文件。2002 年可持续发展峰会达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更有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作出的贡献。

 1972 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之前,58 个国家的专家准备了《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的报告,强调人类必须保护地球。美国人就此进行了一个大型实验,他们制定了一个“生物圈 II 号”计划(地球是 1 号生物圈)。美国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北边沙漠修建了一个微型人工生态系统,建筑达 1.3 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外面看起来像金字塔,里面地表形态按照地球表面设计,经过 2 年时间,原来进入“生物圈 II 号”准备做 2 年全封闭实验的 8 位科学家,先后走出了“生物圈 II 号”,投资花费 1.5 亿美元的项目宣告失败。“生物圈 II 号”计划的失败意义非常,它揭示了一条真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想再造一个适宜自己生存的星球或者环境是做不到的,地球是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或者再造。

 党的十七、十八大都使用了生态文明概念。国内对这一概念的讨论非常多,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关于生态文明内涵最准确的表述。生态文明的主体是人,社会进步由人来决定,人类创造了很多文明,如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人类对自然有主动作用,自然对人类有反作用,恩格斯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

  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生态文明公认的标志是天蓝地绿水清,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要求宜居环境,宜居环境就是天蓝地绿水清。要注意的是,不能说植被好就是生态文明,地球在中生代时期有茂密的森林,有很多恐龙,但是历史学家从来不把中生代说成是文明时代。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三条重要途径:一是绿色发展,二是循环发展,三是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主要从环境保护角度,以环境友好型为理念,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重点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生态损害。循环发展的载体是循环经济,国内最初的叫法是资源综合利用,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循环发展强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概念源于英国 2003 年提出的低碳经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提高资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主题都是发展,绿色是转型升级的主线,循环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低碳是重大能源战略,三者目标一致: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讨论“十三五”规划纲要建议时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绿色理念主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内涵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体有两个目标,一是建设“美丽中国”,二是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绿色发展在用词上有过

  一些变化,“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三五”规划建议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上升到理念层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新五化”,绿色化是其中的重要“一化”。

 绿色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绿色是发展的目标,或者说是发展的积累。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环境很好,但是大家吃不饱饭,发展自然是重要的,经过一个阶段发展,解决了吃饭问题,却又出现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里似乎有个两难的问题:不发展、没有财富的积累,势必出现改革开放前很多人吃不饱饭、捧着“绿色金饭碗讨饭吃”的状况,但是发展又可能破坏环境、恶化环境。解决的办法就是实现绿色发展,推进国民经济绿色化,以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的方式发展经济。绿色发展要求生活方式绿色化。中央电视台做过一个公益广告,我国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费,折算成食物是 2000 亿元人民币,这就要求我们反对浪费,提倡“光盘行动”。绿色发展还有一种文化内涵,我国古代有“三月不打鸟”的说法,佛教有“不杀生”的说法,实际都是强调维护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或者说生物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最密切的还有一条,是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考察安吉余村时提出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哈萨克斯坦大学演讲时,习近平总书记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讲成了“三段论”: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这个“三段论”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中国化。

 二、国内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 国际上每次可持续发展大会都会提出不同的重点,1972 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强调环境保护问题,1992 年巴西会议强调发展与环境,2002 年南非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峰会强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联合国提出的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共有 17 个,旨在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具体包括:消除贫困;消除饥饿;良好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性别平等;清洁饮水与卫生设施;廉价和清洁能源;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缩小差距;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国内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围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而展开,具体有七个方面:

 1. 节约发展 节约发展,核心是节约资源,节电、节材、节水,节约一切可以利用的原料。节约是有层次的,第一个层次,一件事情需不需要做,如果一件事情做了没有成效,那么不做就是最大的节约;第二个层次,有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减少画蛇添足的部分,就节约了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第三个层次是技术问题、装备固化问题;第四个层次,合适的材料要用到合适的地方,不能大材小用,也不能小材大用。

  与节约发展相关的是节能减排。节俭不仅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我国有深厚的传统。《荀子·天论》讲“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道德经》中,老子讲“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李商隐的《咏史》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名句。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能的重点是三大块: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建筑节能分两块,一是住宅,城乡居民家庭用,一是国务院管理局主管的公共建筑,包括学校、医院、办公大楼等。建筑节能,通俗地说是“房顶门窗保暖地下”,用简单的办法使能量得到最大发挥。工业节能措施包括技术改造、开发新技术,核心是系统化节能,这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与 2012 年相比,2015 年全国资源产出率提高 20.9%,单位 GDP 能耗下降 13.4%,资源消耗强度指数提高了 24.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物耗、水耗大幅度降低,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节约能源方面,现在有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工程节能等措施,办法是节能减耗。

 我国的节能需要政府来推动,一方面是因为节约能源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如造楼的主体与用楼的主体是主体转换,建筑商肯定不是住宅居民,居民也肯定不是建筑商,双方追求的效益、效果、目标不一样。建筑商在技术上的追求是尽量少花钱,住房人追求的是房子的保暖性等,双方目标不一样,就是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对节能知识、节能技术、节能环节不了解,对于怎么节能,想

  不出办法,自己去学又要花费高额成本。因此,无论是中小企业的能力提高,还是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都需要政府发挥作用。

 2. 循环发展 循环发展是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再利用资源活动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物尽其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格林美武汉分公司时提出了变废为宝的概念,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从科学原理讲,一是物质代谢;二是过程耦合;三是要素共享。循环发展、可以通俗地概括成 3 句话、15 个字:效仿食物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其中提升价值链是核心。国家发改委主抓循环经济,做了大量工作,“十二五”期间推进了循环化改造、餐厨垃圾处理等工作。“十三五”提出循环发展引导计划,通过各地城市层面、社区层面、园区层面的不同行业总结了 60 种模式,概括起来是三句话:一是,上游废物变下游原料。上游的废物比如啤酒生产,酒糟可以做有机肥料,其他东西可以被下游再利用。一些东西使用过还是半新的,国际上的二手货市场可以交换。二是横向耦合或者过程耦合,把几件事情整合到一起,比如农村秸秆的综合利用。秸秆本身是能源,用以做甲醇,是植物性的生物甲醇;可以把秸秆气化,做饲料、工业原料等,现在的难点是回收,如果能把秸秆气化,与城市河道的淤泥,或污水处理厂的淤泥一起做液氧,发酵生产天然气,净化后做汽车燃料,就解决了能源、化工、供热、环境保护一体化问题。三是布局问题。循环经济发展要从实际出发,算技术帐、经济帐、环境帐,有三句话非常重要: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上无害。

  3. 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 国内一直讲三句话: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控制了汽车尾气、供应燃煤,特别是散烧煤等情况得到改变。2017 年,环保部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环保督查,调集5600 名执法人员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28 个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环保督查。28 个城市排查出环保不达标“散乱污”企业 5.6 万余家。据环保部发布的最新数据,2017 年京津冀区域 13 个城市 12 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 64.6%,同比上升 34.1 个百分点。PM2.5 浓度为 73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51.3%;PM10 浓度为 119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43.9%。其中,北京市 12 月优良天数比例为 83.9%,同比上升42.0 个百分点。PM2.5 浓度为 44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66.9%。水环境方面,国务院出台了“水十条”,环保部重点推行了水体和饮用水水源保护。环境保护部主抓了 2000 多条水体河道。与此有关的重要措施是实行河长制,河道有人负责了,公众参与了,垃圾筒分放,使群众有地方扔垃圾了,河流水明显变清了。固体废弃物方面,现在国内的存量已经高达 100 多亿吨,很多城市采用填埋的办法,少数地方对垃圾进行焚烧,并且焚烧的量在逐步增加,还有少量做有机肥料。环境保护产业要解决的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问题。固体废物污染的治理,当前重点是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环境治理是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目标,或环境效应目标,但在经济上主要是投入,产出的是环境效益。循环经济确实是把废物利用起来了,比

  如河里清理出来的污泥可以铸砖,油气可以做成其他有用的东西,既解决了环境,也能产生额外收益,从而把环境产业和循环经济有机结合了起来。

 4. 推进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每个国家都一样,不发展是不行的。一些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认真思考。我国提出:一要转变生产方式,二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如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往哪儿转?国内国外有一个价值曲线,也是一个倒 U 形曲线,曲线的左端是研发、是专利、是知识产权,右端是市场,是服务。我国原来是发展制造业,现在主要靠智造,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这是转型升级的方向。原来产品一件卖10 万元人民币,升级方向是卖 20 万人民币。在“标准”界有一个说法:一个企业做标准,多个企业遵循标准。我们要逐步增加话语权,原来是引进国际标准,国内企业遵循,未来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们要随着企业走出去,将国内标准逐步推向世界,增加前端高附加值的含量。

 5. 园区问题 有的地方提的是产城同建,有的提的是产业集聚,本质都一样: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企业...

推荐访问: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强国 开启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