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钱三强事迹(精选文档)

时间:2022-07-05 16:5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钱三强事迹(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钱三强事迹(精选文档)

篇一:感动事迹材料

2014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于敏:报国心皎洁

于敏

主要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1944

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

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

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

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

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

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

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

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 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颁奖辞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

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
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

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朱敏才、孙丽娜:为霞尚满天朱敏才

主要事迹

朱敏才,男,1942年生人,退休外交官。孙丽娜,女,退休高级教师。

朱敏才曾是一

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

偏远山区支教。他们的足迹9年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2010

年两夫妇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

生在贵州黄平,长在贵阳的外交官朱敏才,得知家乡师资严重缺乏,退休后放弃在北京

悠闲自在的生活,去山区义务支教。尽管已经古稀之年,但他们表示:“只要我们还能动,就

希望在这里继续教下去,让山里娃也能和城里娃一样,能大声流利地说好英语、学好英语”。山区洗澡难、买菜难、乘车难、看病就医难,各方面都极不方便。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

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个口罩才能睡觉。因为长时间在山区生活,加上

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检查身体时还发现

体内重金属超标。朱敏才也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但他们依然

坚守岗位,带给孩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他们义务执教不拿一份报酬,在省吃俭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还在积极为学校建电脑教

室、修学生食堂,四处联系争取支持和帮助。夫妇两在北京治病期间,仍心系山区的孩子,

为他们捐来了20台电脑。孙丽娜还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给她和丈夫的10万元奖金

转赠给了学校,用于建电脑教室。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颁奖辞 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

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赵久富:量与江海宽

赵久富

主要事迹

赵久富,男,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

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别80岁高堂,认真细致作

好移民工作,带领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2014年,跨世纪工程南水北调正式通水。此时,南水北调移民第一村十堰郧县余嘴村支

书赵久富带领着移民新村的村民早已安定下来,大家也都找到比过去更多的致富出路。

50年前,南水北调一期移民开始时,七岁的赵久富跟随父母搬迁到了余嘴村,2010年,

他成了村里移民的第一责任人。这里有61户要外迁到千里之外的黄冈。家园难舍,故土难离,

移民工作最难张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按照住房在海拔172米以下需要外

迁的标准,赵久富可以选择留下,但他还是主动选择了外迁黄冈。赵久富80多岁的父母亲决

定不跟儿子外迁到黄冈,但他们支持儿子带头外迁。

村支书带头外迁,61户村民陆续签了搬迁协议,2010年的4月30日,移民搬迁队伍就

要出发了,家家户户开始收拾家当装车。赵久富将党旗挂在了自家外墙上,这是他在余嘴村

当村支书的第26个年头,也是他在余嘴村当村支书的最后一天。赵久富的母亲拄着拐杖步行

了5公里,来到了移民现场。母子遥望,赵久富不敢流泪,怕耽误了移民的行程。

2013年,余嘴村变成蓄满清水的库区。而移民们在赵久富的带领下,在新的家园也走上

了致富路。

颁奖辞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

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

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张纪清:涓滴见沧海

张纪清

主要事迹

张纪清,74岁,江苏江阴市市民。

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老人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

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

1987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是“炎黄”。

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两年的工资。从此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

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

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2014年11月,这位好心人“炎黄”终于现身了,他就是张纪清。张纪清出生贫苦,改

革开放后成了镇上首个万元户。手里有了些钱他就开始捐款。之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会计,

拿的是死工资,可是捐款却没有中断。张纪清在家里明确表态,钱会用到别人最需要的地方,

子女的钱自己去挣。张纪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当教师的老伴还有些退休金,两口子

一直生活俭朴,还住着过去的老房子,但是依旧捐款。

张纪清坦言署名“炎黄”是不想让被帮助的人有负担,他说“我们做一点点小事情,就

不能以恩人自居”。张纪清就是“炎黄”,这个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并一直支持着他。这

份坚持27年的凡人善举成就了大爱,在这个冬天带给很多人温暖。颁奖辞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你是红

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

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

陶艳波:爱子心不尽 陶艳波

主要事迹

陶艳波,女。

48岁的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做

儿子的老师、陪读。

在杨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听说功能。这给

了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的打击。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走过了很多地方,但医生的结论始终让他们失望。很多人劝陶艳

波把孩子送到聋哑学校,但是陶艳波没有放弃。为了儿子,她专门从老家黑龙江到北京去学

习唇语,然后一点点地教儿子说话、识字。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做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决定:辞职陪着孩子

一起上学。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学习。陶艳波就是儿子的耳朵,就

是儿子的向导。杨乃彬的老师、同学也都为这对母子提供了最好的条件。经过不断练习,杨

乃彬也能比较正常地和人交流。如今,杨乃彬已经考上了大学,成为了河北工业大学机电专业的学生。他希望用自己的

努力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所有帮助他们的人。

颁奖辞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

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木拉提〃西日甫江:忠诚印寸心木拉提?西日甫江

主要事迹

木拉提?西日甫江,男,维吾尔族,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

篇二:感人事迹材料写一份500字的感人事迹,请拟一个漂亮而感人的题目 麻烦写一份关于“17位坐班主

任”担负起一个支行的业务培训工作的感人事迹:这17位会计主管从05年起至06年年中,

历时了一年半时间,先后进行了开展了“坐班主任自我轮训”,二级主管、事后监督以及全行

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其教材全部由坐班主任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编写,并把含有丰富经验和心

血的素材汇编成近10万字的《内控培训教材》,成为柜员日常操作的“活字典”。开展具有“xx支行特色”的立体系列培训,得到了上级行领导乃至总行领导的充分肯定,

省行和总行培训部的领导曾多次到我行进行调研,准备将我行的做法作为基层培训模式向全

行推广。

在今年总行拟定要对基层网点负责人进行培训,准备编写培训教材,总行把其中一些章

节的编写任务分给了我行,我行光荣地接受了这个任务,这是对我行成绩的肯定。

创新制度宣讲模式 有效防范操作风险针对04年末新二代系统切换,在新系统配套内控规程尚未成熟时,如何能使内控为业务

拓展把关守隘,如何能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成为了支行05年内控工作的主要议题。支行领导班

子借鉴前两年开展规章制度宣讲的成功经验,决定从新的角度和模式,赋予制度宣讲全新内容和形式,创办了以网点坐班主任为主要宣讲

骨干,以新系统切换后规章制度及操作风险防范为主要内容,以坐班主任到二级主管并延伸

至柜台员工为宣讲对象的制度宣讲活动。本次宣讲共有300多人次参加,组织形式由最初的

指定参与到后期员工自发参与,在支行内掀起了新一轮的制度宣讲高潮,为进一步提高我行

员工防范风险意识和内控管理水平取到了明显收效。并得到了上级行领导的肯定。下面是我

行开展制度宣讲的几点体会:

一、创新宣讲思维、有针对性地找准宣讲的切入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往

的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结论可以表明,坐班主任是业务活动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

监督者,是防范各种案件、事故和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是各项业务有

效开展和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因此,基层坐班主任素质是内控水平高低的关键,其次便是

网点的二级主管和柜员。基于这一认识,行领导把本次宣讲对象的重点放在坐班主任身上。

在宣讲的师资选择上,如果沿用以往03年主要由机关职能科室业务骨干组成显然已不太实际,

邀请上级行的专家讲座又可能不太系统,因为新二代刚刚上线,接触新系统最多的只有基层一

线的坐班主任,为此,我们在师资的选择上就以支行坐班主任为主,通过他们之间相互宣讲为

起点,不断向下延伸。

二、精心组织、周密布臵,编写特色教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编写教材是宣讲工作准备阶段的关键一环,是坐班主任对规章制

度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由于宣讲内容涉及广,包括所有前、后台业务,而且新二代后有

的内容变化大,规章制度变化快,特别是贷款、代理业务,几乎整个流程都改变了,全靠实

际操作的摸索、积累,结合相关规章制度编写教材。于是我行便根据实际情况分两部走:一

是根据坐班主任所在网点的特色业务品种进行分工,采取“每人一主题”的方式,按业务种

类划分为17个版块分给每个坐班主任收集资料编写教材,由于教材涉及到银行各种业务的有

关制度及操作规程,内容甚广,坐班主任汇编后由业务管理部负责对上交的初稿进行复审,

避免出现原则性的差错,同时制定每周宣讲工作安排表,广发宣讲教材,保证人手一份,并

做好与授课人员的沟通和联系;
二是课后根据教材出题测试,验收宣讲效果,同时考试成绩

也做为对坐班主任的考核依据。宣讲教材既要以新二代业务为基础,又要收集历年相关规章

制度的文件及日常操作中的漏洞和风险,难度大,工作负荷重。由于准备阶段临近年关,加

之刚上线系统不稳定,需要坐班主任兼顾的事情太多,致使上交的教材只是些简单的业务操

作,未尽人意,使得宣讲计划未能如期进行。行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召开相关部门会议,

并再次在坐班主任例会上进行动员,强调规章制度宣 讲是整个支行加强内控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举措,也将使全行员工上下受益。坐

班主任深化认识、思想统一后,全情投入,以饱满的热忱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对各自负

责的章节,以业务规章制度为重点,侧重实际操作中注意事项及风险防范,同时结合常规检

查发现的普遍存在且履犯次数较多的问题为主,辅之典型案例分析,道明违规违章后果,使

枯燥无味的规章制度与典型生动的案例结合演绎了一篇篇精彩的授课教材。

三、科学安排,不折不扣落实宣讲计划为保证宣讲工作按计划持续开展,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口号“雷打不动、风雨无阻,不走

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支行对整个宣讲工作做了统筹安排,参照支行网点班前学习的特点,

我们将宣讲时间确定为每期周三早上, 同时为了不影响网点的正常运作,每次早上坐班例会

都控制在1小时内。为了保证授课质量,要求坐班主任使授课内容简明扼要、浅显易懂、方

便记忆,为此每个老师都尽显招数,事前在家对着镜子练表情,拿着手表试讲控制时间,家

人提问练口齿及反应。每位坐班主任认真负责的态度加上对自己编写教材的熟悉,不仅对授

课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诠释,更着重于坐班主任在日常监管中应把握的“度”。我们每节课还

留出一定的时间提问,采取互动方式对疑难问题展开讨论,共同查找业务风险点。对于课堂

上寻求不到相关理论依据、不能达到共识的问题,由支行业务管理部统一收集,经咨询上级部门后在下一期课给于大家正确

的答复。三是集思广益,不断完善教材。每个老师通过收集建议及课后讨论总结, 不断增加

相关内容予以完善。宣讲材料经过多次修订后重新在支行内部网页专门创建的坐班主任轮训

文档上公布,方便员工查阅和学习。四是创立内部网讨论区, 由于网络传输速度快,全行员

工对此举大力支持,积极参与,除了提出疑问外,还会针对自身熟悉的业务在网上与大家共

同探讨交流,“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通过宣讲的一系列活动为支行内控管理构筑了

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

四、充分利用师资,宣讲活动延伸至二级主管和员工 坐班主任相互宣讲取得了阶段性的

成效后,支行决定趁热打铁,充分利用师资,推出新一轮的二级主管及员工的宣讲。由于宣

讲利用的是晚上下班后的业余时间,有的二级主管反映强烈,觉得宣讲占用她们的休息时间,

尤其是在一整天忙碌过后,但经过第一晚的宣讲后,她们的观点迅速发生了转变,别开生面

的授课方式,凝聚了一个个坐班主任经验和心血的教材,使她们对原有的知识加深了认识和

理解,不熟悉的、缺乏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得到了补充。宣讲其间我行经历了会计“三铁”达

标的验收、经营风险大检查、网点会计档案移交等工作,尽管工作繁忙,但谁也不愿意错过

每周的宣讲,每次总是在营业结束工作都做好之后准时赶来上篇三:2011感动中国事迹材料2011感动中国

朱光亚——一生就做了一件事简历

20世纪50年代末,朱光亚被任命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他负责并组织

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研究,地下核试验的攻关,高技术研究发

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及军备控制问题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学技

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还参与了“863”计划(国家高技术

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推选委员评价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这样评价朱光亚:纵览全局,心系祖国,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

保卫的是家,捍卫的是尊严,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 推选委员阎肃说:肃然起敬,卓越功勋,他代表的群英,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

自力,自尊!

颁奖辞

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

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藏区12年支教 简历

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2000年,胡忠看

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妻子

的支持。3年后,谢晓君带着3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2006年8月,一所位置更偏远、

条件更艰苦的学校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胡忠、谢晓君: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

心中澎湃

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这一票我要表达向他们

的敬意和赞美。

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

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

精神无敌。

颁奖辞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

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
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吴孟超——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篇二: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简介

2017年评选“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物名单及其事迹 1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中国科学院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木拉提?西日甫江:大漠“猎鹰”

西日甫江,男,38岁,维吾尔族,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名公安民警,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四次。早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期间,木拉提就多次参与警方的反恐行动,担当卧底和翻译。从警14年来,木拉提?西日甫江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第一线,用热血和行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被当地群众誉为大漠“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战友的牺牲、亲人的牵挂让木拉提更加坚定。他说,我们的这个工作背后,是美好的一个未来。因为我们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新疆。

师昌绪:光耀人间

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48年,师昌绪赴美留学。50年代开始,师昌绪为争取回国,进行了长期斗争。1955年6月,师昌绪回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从1957年起便负责“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 成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师昌绪对国家科技政策的制订及科技机构的设置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倡导并参与主持了中国工程院的建立;多次主持全国材料领域发展规划。师昌绪在国际材料科学领域享有很高声誉,多次担任国际材料领域学术会议主席或顾问。

他时常说,他已经90多岁了,还有两件事需要尽快完成,一件事是在有生之年为科普事业多做事。中国的科普工作还没有完善,大众需要更多的科学知识。二是希望在大飞机工程材料科学方面做点事。只要材料不过关,他决不罢休。

2014年11月10日晨7时7分,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李克强总理闻讯委托工作人员打电话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家人及亲属表示慰问。

“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他最常说的这句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凝聚着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知识分子大半个世纪以来投身科学事业,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

朱敏才、孙丽娜:老骥伏枥

朱敏才,男,1942年生人,退休外交官。

孙丽娜,女,退休高级教师。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2010年两夫妇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

生在贵州黄平,长在贵阳的外交官朱敏才,得知家乡师资严重缺乏,退休后放弃在北京悠闲自在的生活,去山区义务支教。尽管已经古稀之年,但他们表示:“只要我们还能动,就希望在这里继续教下去,让山里娃也能和城里娃一样,能大声流利地说好英语、学好英语”。山区洗澡难、买菜难、乘车难、看病就医难,各方面都极不方便。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个口罩才能睡觉。因为长时间在山区生活,加上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现在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检查身体时还发现体内重金属超标。朱敏才也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带给孩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他们义务执教不拿一份报酬,在省吃俭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还在积极为学校建电脑教室、修学生食堂四处联系争取支持和帮助。夫妇两在北京治病期间,仍心系山区的孩子,为他们捐来了20台电脑。孙丽娜还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给她和丈夫的10万元奖金转赠给了学校,用于建电脑教室。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朱晓晖:最孝女儿

朱晓晖,女,黑龙江绥芬河市民。

朱晓晖的父亲在2002年患弥漫性脑梗塞,从此瘫痪在床,失去了生活能力。为了更好的照顾父亲,朱晓晖辞掉了在报社的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不但卖了房还欠下一身债务。因为不堪重负,朱晓晖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朱氏父女在社区的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2年。

朱晓晖曾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诗歌在全国获得过很多奖。父亲生病前,她喜爱读诗、写诗;
而现在她看得更多的是医学护理和养生方面的书籍。老人患病后落下了瘫痪的毛病,腿脚不便,大小便也不能控制。朱晓晖几乎每天都要给他擦洗身体。在她的细心照料下,老人卧床12年都没有得过褥疮。但常年的操劳,使得才41岁的她早已满头白发。

维持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老人每个月一千多元的养老保险。父亲治病的开销不能省,朱晓晖就只能去市场里捡人们不要的菜给父亲吃,自己则用咸菜就着米饭度日。虽然生活环

境艰苦,但朱晓晖一直努力让父亲生活的更舒适些。老人因为心疼女儿,常常痛哭。

除了每天照顾父亲的起居外,朱晓晖在周末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给三四个“债主”的孩子补习。对于别人的帮助,朱晓晖感恩在心,她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把爱和善意传递给更多人。

张纪清:大爱深沉

张纪清,74岁,江苏江阴市市民。

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老人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

1987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是“炎黄”。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从此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2014年11月,这位好心人“炎黄”终于现身了,他就是张纪清。张纪清出生贫苦,改革开放后成了镇上首个万元户。手里有了些钱他就开始捐款。之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会计,拿的是死工资,可是捐款却没有中断。张纪清在家里明确表态,钱会用到别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钱自己去挣。现在张纪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当教师的老伴还有些退休金,两口子一直生活俭朴,现在还住着过去的老房子,但是依旧捐款。

张纪清坦言署名“炎黄”是不想让被帮助的人有负担,他说“我们做一点点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张纪清就是“炎黄”,这个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并一直支持着他。这份坚持27年的凡人善举成就了大爱,在这个冬天带给很多人温暖。

陇海大院:爱意满园

郑州市二七社区有个和谐的老院落,陇海大院。

二七区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在农场插队时,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随后,命运的打击接踵而来:1983年,家里的顶梁柱二哥因病去世;1987年,母亲患结肠癌;1997年,大哥患肺病;2005年,父亲患上老年痴呆;2008年,高新海的父母相继去世,留下高新海孤零零一人。

当不幸开始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们就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洗澡、理发、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至今38年从没间断。

年夜饭到高新海家吃,这个传统有好多年了。高新海说:“不光是年夜饭,遇到世界杯、欧洲杯等大赛时,我家也是邻居们聚在一起看球的地方,其实,我知道,邻居们就是为了陪陪我,怕我寂寞,跟我说说话。”如今,高新海学会了骑电动三轮车,他用这辆三轮车免费接送社区赶着去办急事的人,谁着急上班,谁赶着去火车站,谁要去医院看病,高新海闻讯会立马赶到。

陇海大院的故事在当地群众中反响强烈,2010年荣登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荣获2008年河南“十大爱心集体”、2011郑州市“首届慈孝集体”、2012年“感动郑州”爱心集体,2013年该事迹被翻拍成电影《好好的活着》。

肖卿福:不惧麻风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

肖卿福自1974年从卫校毕业后,走上麻风病防治的岗位。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他在尽心尽力做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麻防科普知识,到全县各医疗单位进行皮防知识讲座近百次。

说到麻风病,许多人都会望而生畏,肖卿福却和麻风病打了40年的交道。于都县黄麟乡安背康复村正是一个麻风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在村里,肖卿福既要当医生又要当护理员,不管是看病还是病人的日常料理都是他一个人在做。他为病人打针、敷药、清洗溃烂的伤口,护理眼、手脚畸残的病人,给他们喂饭、喂水、抹身子,将救治麻风病人之责时时记在心上,从没有过任何埋怨。

“当好麻风病医生,比当好其他医生确实更难。麻风病人也都是人,既然我选择了当医生,不管怎么样就是要为病人服务。”肖卿福这样说过。现如今66岁的肖卿福,仍然还在麻风病防治一线奋斗着。2010,肖卿福是全省麻防专业技术学科的带头人,先后荣获全国麻风战线突出贡献奖——“马海德奖”“全省麻风病防治先进个人”。

赵久富:心有清泉

赵久富,男,60岁,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

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成为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别80岁高堂,认真细致作好移民工作,代领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

2014年,跨世纪工程南水北调正式通水。此时,南水北调移民第一村十堰郧县余嘴村支书赵久富带领着移民新村的村民早已安定下来,大家也都找到比过去更多的致富出路。50年前,南水北调一期移民开始时,七岁的赵久富跟随父母搬迁到了余嘴村,2010年,他成了村里移民的第一责任人。这里有61户要外迁到千里之外的黄冈。家园难舍,故土难离,移民工作最难张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按照住房在海拔172米以下需要外迁的标准,赵久富可以选择留下,但他还是主动选择了外迁黄冈。赵久富80多岁的父母亲决定不跟儿子外迁到黄冈,但他们支持儿子带头外迁。

村支书带头外迁,61户村民陆续签了搬迁协议,2010年的4月30日,移民搬迁对队伍就要出发了,家家户户开始收拾家当装车。赵久富党旗挂在了自家外墙上,这是他在余嘴村当村支书的第26个年头,也是他在余嘴村当村支书的最后一天。赵久富的母亲拄着拐杖步行了5公里,来到了移民现场。母子遥望,赵久富不敢流泪,怕耽误了移民的行程。

2013年,余嘴村变成蓄满清水的库区。而移民们在赵久富的带领下,在新的家园也走上了致富路。

陶艳波:同桌妈妈

陶艳波,48岁,女。

48岁的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

做儿子的老师、陪读。

在杨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听说功能。这给了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的打击。

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走过了很多地方,但医生的结论始终让他们失望。很多人劝陶艳波把孩子送到聋哑学校,但是陶艳波没有放弃。为了儿子,她专门从老家黑龙江到北京去学习唇语,然后一点点地教儿子说话、识字。

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做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决定: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学习。陶艳波就是儿子的耳朵,就是儿子的向导。杨乃彬的老师、同学也都为这对母子提供了最好的条件。经过不断练习,杨乃彬也能比较正常地和人交流。

如今,杨乃彬已经考上了大学,成为了河北工业大学机电专业的学生。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所有帮助他们的人。

篇三: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2015年评选“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物名单及其事迹 1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中国科学院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木拉提?西日甫江:大漠“猎鹰”

西日甫江,男,38岁,维吾尔族,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名公安民警,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四次。早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期间,木拉提就多次参与警方的反恐行动,担当卧底和翻译。从警14年来,木拉提?西日甫江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第一线,用热血和行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被当地群众誉为大漠“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战友的牺牲、亲人的牵挂让木拉提更加坚定。他说,我们的这个工作背后,是美好的一个未来。因为我们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新疆。

师昌绪:光耀人间

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48年,师昌绪赴美留学。50年代开始,师昌绪为争取回国,进行了长期斗争。1955年6月,师昌绪回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从1957年起便负责“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 成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师昌绪对国家科技政策的制订及科技机构的设置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倡导并参与主持了中国工程院的建立;多次主持全国材料领域发展规划。师昌绪在国际材料科学领域享有很高声誉,多次担任国际材料领域学术会议主席或顾问。

他时常说,他已经90多岁了,还有两件事需要尽快完成,一件事是在有生之年为科普事业多做事。中国的科普工作还没有完善,大众需要更多的科学知识。二是希望在大飞机工程材料科学方面做点事。只要材料不过关,他决不罢休。

2014年11月10日晨7时7分,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李克强总理闻讯委托工作人员打电话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家人及亲属表示慰问。

“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他最常说的这句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凝聚着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知识分子大半个世纪以来投身科学事业,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

朱敏才、孙丽娜:老骥伏枥

朱敏才,男,1942年生人,退休外交官。

孙丽娜,女,退休高级教师。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2010年两夫妇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

生在贵州黄平,长在贵阳的外交官朱敏才,得知家乡师资严重缺乏,退休后放弃在北京悠闲自在的生活,去山区义务支教。尽管已经古稀之年,但他们表示:“只要我们还能动,就希望在这里继续教下去,让山里娃也能和城里娃一样,能大声流利地说好英语、学好英语”。山区洗澡难、买菜难、乘车难、看病就医难,各方面都极不方便。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个口罩才能睡觉。因为长时间在山区生活,加上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现在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检查身体时还发现体内重金属超标。朱敏才也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带给孩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他们义务执教不拿一份报酬,在省吃俭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还在积极为学校建电脑教室、修学生食堂四处联系争取支持和帮助。夫妇两在北京治病期间,仍心系山区的孩子,为他们捐来了20台电脑。孙丽娜还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给她和丈夫的10万元奖金转赠给了学校,用于建电脑教室。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朱晓晖:最孝女儿

朱晓晖,女,黑龙江绥芬河市民。

朱晓晖的父亲在2002年患弥漫性脑梗塞,从此瘫痪在床,失去了生活能力。为了更好的照顾父亲,朱晓晖辞掉了在报社的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不但卖了房还欠下一身债务。因为不堪重负,朱晓晖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朱氏父女在社区的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2年。

朱晓晖曾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诗歌在全国获得过很多奖。父亲生病前,她喜爱读诗、写诗;
而现在她看得更多的是医学护理和养生方面的书籍。老人患病后落下了瘫痪的毛病,腿脚不便,大小便也不能控制。朱晓晖几乎每天都要给他擦洗身体。在她的细心照料下,老人卧床12年都没有得过褥疮。但常年的操劳,使得才41岁的她早已满头白发。

维持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老人每个月一千多元的养老保险。父亲治病的开销不能省,朱晓晖就只能去市场里捡人们不要的菜给父亲吃,自己则用咸菜就着米饭度日。虽然生活环

境艰苦,但朱晓晖一直努力让父亲生活的更舒适些。老人因为心疼女儿,常常痛哭。

除了每天照顾父亲的起居外,朱晓晖在周末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给三四个“债主”的孩子补习。对于别人的帮助,朱晓晖感恩在心,她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把爱和善意传递给更多人。

张纪清:大爱深沉

张纪清,74岁,江苏江阴市市民。

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老人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

1987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是“炎黄”。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从此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2014年11月,这位好心人“炎黄”终于现身了,他就是张纪清。张纪清出生贫苦,改革开放后成了镇上首个万元户。手里有了些钱他就开始捐款。之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会计,拿的是死工资,可是捐款却没有中断。张纪清在家里明确表态,钱会用到别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钱自己去挣。现在张纪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当教师的老伴还有些退休金,两口子一直生活俭朴,现在还住着过去的老房子,但是依旧捐款。

张纪清坦言署名“炎黄”是不想让被帮助的人有负担,他说“我们做一点点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张纪清就是“炎黄”,这个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并一直支持着他。这份坚持27年的凡人善举成就了大爱,在这个冬天带给很多人温暖。

陇海大院:爱意满园

郑州市二七社区有个和谐的老院落,陇海大院。

二七区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在农场插队时,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随后,命运的打击接踵而来:1983年,家里的顶梁柱二哥因病去世;1987年,母亲患结肠癌;1997年,大哥患肺病;2005年,父亲患上老年痴呆;2008年,高新海的父母相继去世,留下高新海孤零零一人。

当不幸开始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们就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洗澡、理发、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至今38年从没间断。

年夜饭到高新海家吃,这个传统有好多年了。高新海说:“不光是年夜饭,遇到世界杯、欧洲杯等大赛时,我家也是邻居们聚在一起看球的地方,其实,我知道,邻居们就是为了陪陪我,怕我寂寞,跟我说说话。”如今,高新海学会了骑电动三轮车,他用这辆三轮车免费接送社区赶着去办急事的人,谁着急上班,谁赶着去火车站,谁要去医院看病,高新海闻讯会立马赶到。

陇海大院的故事在当地群众中反响强烈,2010年荣登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荣获2008年河南“十大爱心集体”、2011郑州市“首届慈孝集体”、2012年“感动郑州”爱心集体,2013年该事迹被翻拍成电影《好好的活着》。

肖卿福:不惧麻风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

肖卿福自1974年从卫校毕业后,走上麻风病防治的岗位。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他在尽心尽力做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麻防科普知识,到全县各医疗单位进行皮防知识讲座近百次。

说到麻风病,许多人都会望而生畏,肖卿福却和麻风病打了40年的交道。于都县黄麟乡安背康复村正是一个麻风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在村里,肖卿福既要当医生又要当护理员,不管是看病还是病人的日常料理都是他一个人在做。他为病人打针、敷药、清洗溃烂的伤口,护理眼、手脚畸残的病人,给他们喂饭、喂水、抹身子,将救治麻风病人之责时时记在心上,从没有过任何埋怨。

“当好麻风病医生,比当好其他医生确实更难。麻风病人也都是人,既然我选择了当医生,不管怎么样就是要为病人服务。”肖卿福这样说过。现如今66岁的肖卿福,仍然还在麻风病防治一线奋斗着。2010,肖卿福是全省麻防专业技术学科的带头人,先后荣获全国麻风战线突出贡献奖——“马海德奖”“全省麻风病防治先进个人”。

赵久富:心有清泉

赵久富,男,60岁,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

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成为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别80岁高堂,认真细致作好移民工作,代领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

2014年,跨世纪工程南水北调正式通水。此时,南水北调移民第一村十堰郧县余嘴村支书赵久富带领着移民新村的村民早已安定下来,大家也都找到比过去更多的致富出路。50年前,南水北调一期移民开始时,七岁的赵久富跟随父母搬迁到了余嘴村,2010年,他成了村里移民的第一责任人。这里有61户要外迁到千里之外的黄冈。家园难舍,故土难离,移民工作最难张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按照住房在海拔172米以下需要外迁的标准,赵久富可以选择留下,但他还是主动选择了外迁黄冈。赵久富80多岁的父母亲决定不跟儿子外迁到黄冈,但他们支持儿子带头外迁。

村支书带头外迁,61户村民陆续签了搬迁协议,2010年的4月30日,移民搬迁对队伍就要出发了,家家户户开始收拾家当装车。赵久富党旗挂在了自家外墙上,这是他在余嘴村当村支书的第26个年头,也是他在余嘴村当村支书的最后一天。赵久富的母亲拄着拐杖步行了5公里,来到了移民现场。母子遥望,赵久富不敢流泪,怕耽误了移民的行程。

2013年,余嘴村变成蓄满清水的库区。而移民们在赵久富的带领下,在新的家园也走上了致富路。

陶艳波:同桌妈妈

陶艳波,48岁,女。

48岁的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

做儿子的老师、陪读。

在杨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听说功能。这给了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的打击。

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走过了很多地方,但医生的结论始终让他们失望。很多人劝陶艳波把孩子送到聋哑学校,但是陶艳波没有放弃。为了儿子,她专门从老家黑龙江到北京去学习唇语,然后一点点地教儿子说话、识字。

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做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决定: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学习。陶艳波就是儿子的耳朵,就是儿子的向导。杨乃彬的老师、同学也都为这对母子提供了最好的条件。经过不断练习,杨乃彬也能比较正常地和人交流。

如今,杨乃彬已经考上了大学,成为了河北工业大学机电专业的学生。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所有帮助他们的人。

推荐访问:事迹 钱三强 钱三强事迹 钱三强的事迹 钱三强的事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