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菁选五篇(完整)

时间:2023-04-24 17:40: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作为刚接触一年级的教师,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低年级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菁选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菁选五篇(完整)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作为刚接触一年级的教师,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低年级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查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功能不断扩大。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学期来的做法。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在实际的情景中能正确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学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教材,初步学会估算。

  在现时的情景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培养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 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在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二、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的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初步学会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在教学 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 ,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 “简单减法应用题”我先拿来5个苹果,把其中2个送给一个同学,再让学生根据我的做法用两句话表达出它的.意思,此时学生能说:有5个苹果,送给x x 同学2个,还剩3个。在这道题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和物品自由的编一道应用题,学生很快就编出了很多,我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应用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再如:教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电冰箱、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硬纸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运用,为学习它们的表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学期,我所担任一年级数学的同学都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对同一数学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所以我注重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例如:教学 “9+5”时,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针对学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对能解答出得数同学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创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少数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实现了多维目标把握了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能力方面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的经验。

  在教学中改变了教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的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完成练习题,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

  创设性的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根据新的课程理念,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没,而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对学生实现多元化的评价理念,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2

  本节课的"教学,其重点和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各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一。为了突破这个重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结合多样化的算法,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解决这部分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感受算法,从而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能准确、熟练的解决这部分知识,同时对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的格式也牢牢掌握。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在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创造算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肯定,激发孩子学习的信心,从而使孩子能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

  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教学片段

  在导入时出示减法算式56—14=让孩子们用自己觉得快的方式来口算这个题目,并说出计算的方法。大部分孩子借用一年级学的方法说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所以很快就把结果算出来了。

  紧接着借用书上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6—18= 这时发现个位上的6不够减8,这时应该怎么办呢?学生纷纷把手举的很高,都想表现一番。

  有的学生说:“16—8=8,40—10=30,30+8= 38” 。

  师:“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是根据竖式计算出来的。”

  在这部分知识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竖式计算了,因此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这时提问学生,那个位写竖式也不够减怎么办?

  生1:老师,我知道,要在十位的头上写个“1”

  生2:不是给十位写“1”,是在十位头上写个点。

  孩子们已经基本知道了个位不够减应该怎么办,这 时 老师就把正确的书写方式通过边讲边写的方式告诉并展示给学生。之后强调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书写要求: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一。(从十位退一是,要在十位头上打点,不是写“ 1” )

  之后出示练习题,请个别掌握的不好的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做法,其余同学独立在草稿本上完成练习。教师指导进行

  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3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进步,我心里很高兴。孩子们从不会读题、不会做作业到孩子们尝试自己读题、独立完成作业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坚持下来,孩子们会进步非常快的。在这一学期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教会学生自己读题越早越好。

  早在一年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读题,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题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很多,孩子们自己读题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大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大概坚持到两个月多的时间,我突然发现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认真读题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非常快。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根据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我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组织教学。使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数一数”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常见的事物入手,带他们到校园里参观:数一数花园里的花朵、操场边上的树本、数教学楼,数书本、数桌椅、数铅笔、数同学、数老师……从小空间到大空间,从课内到课外。认识了1到10各数建立数的概念。学生数数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障,首先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做好练习。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的学习方法才会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但事与愿违,现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难题,或呆坐,或急于从同桌那儿得到答案。其实也并非题目真的难道学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于一些学生没有找到思考的角度,还有些学生则是对自己缺乏自信。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时常采用的方法是:

  一、将题目细化更有利于学生思考;二、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放宽思考时间,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思考。

  5、重视细节方面的教育,体验成功的喜悦。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中,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6——10各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培养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数数过程中进行了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教育。让学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能够准确的进行口算。在这一单元设置了一次数学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用加减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深入解读教材,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每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识彼此间的沟通,那教给孩子们知识必定也是一个个割裂的知识点,前后联系不起来。所以,一年来,我在教学中不只是就知识教知识,而是沟通各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各类知识的教学结构,然后用结构来教。比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有关数的认识的教学结构就逐渐形成,那么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孩子们就不教就会了,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方法。

  在教学之中,让我逐渐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学会了站在孩子角度来认识数学,学会了怎样解读教材。同时,以学生为本,本着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对学困生给予及时的辅导,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今后我将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4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小学一年级学生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如何使他们更快适应学校新的学习生活,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这是我们一年级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学年来的做法。

  一、故事引入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所以*时上新课,我常常根据教材的内容,编上一段故事,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来导入新课。例如,我在教学《分一分》时,根据教材插图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森林里的小熊开了一家百货商店,商店里的货物可多了,放在一起像一座小山。小动物们听说小熊开了百货商店,纷纷跑来买东西,可是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小熊出个主意吗?让小动物们来买东西的时候能很快找到自己要买的东西。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办法,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类摆放。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感觉上数学课就像在玩游戏。

  二、动手操作

  我国思维科学的开拓者钱学森指出:“小孩子的思维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思维的”。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上课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加法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以7+8为例:让学生一边摆7个小棒,另一边摆8个小棒。学生通过操作得出了两种方法:(1)把7分为5和2,2与8合起来是10,加上5是15。(2)把8分为3和5,7与3合起来是10,加上5是15。通过以上的思考与操作,学生不仅在大脑中形成一种认识,从一个数里拿出一部分与另一个数凑成十,再加上余下来的一部分,就得出了结果。而且知道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做,使学生理解了“凑十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三、游戏教学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到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中。这个时期的孩子,适当运用游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年龄特点,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中学生容易产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小猫钓鱼”时,让学生扮演形态各异的小猫去钓鱼,有的钓到1条,有的钓到3条,有的钓到4条,有的没钓到小鱼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理解了0、1、2、3各个数字的意义,而且学会了比较多少。这样的游戏看似*凡,但它的效果非常好,不仅巩固了知识点,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借助多媒体讲授新课,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情境,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并能积极思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册《愉快的周末》时,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套圈活动”的动画,和学生共同探讨其中的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然后,借助电脑给学生创设了4种情境:歌舞活动、绘画活动、“过独木桥”活动和“接力赛”活动的动画场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小组感兴趣的两个活动,模仿“套圈活动”的学习方法,展开小组学习,这样不但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某个知识的难点,使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学生乐意去思考,去研究。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从这里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五、走进生活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如在教《统计》时,我就从元旦班级联欢会时要给小朋友们买水果要统计本班学生喜欢吃的水果入手。学生们都非常乐意告诉教师自己喜欢吃的是什么水果,可当很多人都说了自己喜欢的水果时,教师根本记不清楚谁想要吃什么,就出现了问题。同学们为了解决问题纷纷出谋划策,最终通过教师引导想到“统计”的办法。在这堂课上,小朋友们为了解决好这一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问题显得异常活跃。课后我又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去调查本班同学的生日。孩子们都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任务,忙得不亦乐乎。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现实生活中去。

  一年级,是游戏到学习的过渡,是学校学习的新起点,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太多自己的特点,我们只有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实际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开心更扎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为学习打好基础。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5

  新课改已经进入全面的实验阶段,通过一阶段的教学我感觉到,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带来了面貌一新的课堂教学。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实验中的几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我先在黑板上贴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并对学生说:“猴子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所以奖励给它两个桃子。”说的同时,在小猴子面前贴上一个大盘子和两个新鲜的大桃子。“小朋友你们看,小猴子是不是很开心呀?”接着小猴子就开始“吃”桃子了。我先从盘子里取下一个桃子,这时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发现盘子里只剩下一个桃子了。)我接着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学生答:“可以用1来表示。”然后我又取下一个桃子,并说:“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这回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小猴子不知道了,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帮助小猴子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二、以新的理念为指导,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体会编者的意图。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创造地运用教材资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4页上的第5题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把图上的文字读一读(左上图),再分四大组讨论图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全班交流。接着有学生自己上来表演:一人扮演“我”,后面有8人。(让学生随便上来,直到符合图意。)从而了解这队人分成哪两部分,然后让学生列式计算。这样问题很快解决了,不需要教师去讲解,都有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参与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也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组织有效的小组学习 。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我们应该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前要考虑各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合作的效果,讨论的情况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时,我大胆地把教材中的两个例题作了变动,把它们设计成学生熟悉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在教学例题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全班学生分四大组讨论,每组创设一个情境,再让学生根据内容列出连加(或连减)。

  表演形式:一人叙述,几人表演。

  第一组:有10只小鸟,先飞走了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几只? 第二组:草地上有4只小兔,跑来了1只,有跑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第三组:河边有8只螃蟹,爬走了2只,又爬走了4只,还有几只?

  第四组:草地上有7只小鸡,走掉2只,又走掉1只,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小朋友们表演得十分精彩,大家学得非常有劲。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巩固了知识,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生活,产生例题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最喜欢游戏活动了,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产生例题进行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时,我把书上的例题改成了游戏形式,我先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接着,讲游戏的规则(先有7人在车上,接着下车2人,再上车3人)。然后,边放音乐边讲述:汽车从北厍开车了,(学生做动作、嘴里发开车的声音)吴江到了,停车(下车2人,又上车3人),汽车又开了。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后说说,现在车上有几人?有的学生说,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原来车上有7人,到了吴江下车2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从北厍出发时车上有7人,到了吴江下车2人,车上有5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我对学生的各种说法先表示肯定,然后让学生讨论,你认为哪种说法最好?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知道现在车上有8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知道:从8人里面去掉2人(要用减法算),又多3人(要用加法算)。这样学习“加、减混合”的例题,学生感到有趣、熟悉、自然,对数学的亲切感、兴趣感也自然产生了。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5篇)扩展阅读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5篇)(扩展1)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0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因此,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这就是“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它既强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对于学生健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大有好处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应努篇一:教学设计培训心得体会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因此,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这就是“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它既强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对于学生健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大有好处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应努力向“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面发展。向“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面发展。

  过这次的学习,对教学设计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堂上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结合自己的单元教学设计尝试了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自己认识到:教学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它规定了学习者应达到的终点能力水*。教学评价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技术手段。通常,通过测量来收集资料,但是测量不等于评价,测量是指以各种各样的测验或考试对学生在学习和教师在教学过教学评价要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教学评价,不仅仅是评价教学的结果,更要对教学的过程,对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加以数量化,给学生的学习结果赋以数值的"过程。

  还认识到:教学评价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许多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的结果为改进教学与检验教师提供依据;教学评价的结果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提供反馈;评价作为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的一种工具,用于查明在达到一整套教学目标时,可供选择的程序是否同样有效;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科学化,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端正教学思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这样的学习,会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自己专业化水*的发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2

  新课改已经进入全面的实验阶段,通过一阶段的教学我感觉到,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带来了面貌一新的课堂教学。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实验中的几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我先在黑板上贴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并对学生说:“猴子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所以奖励给它两个桃子。”说的同时,在小猴子面前贴上一个大盘子和两个新鲜的大桃子。“小朋友你们看,小猴子是不是很开心呀?”接着小猴子就开始“吃”桃子了。我先从盘子里取下一个桃子,这时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发现盘子里只剩下一个桃子了。)我接着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学生答:“可以用1来表示。”然后我又取下一个桃子,并说:“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这回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小猴子不知道了,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帮助小猴子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二、以新的理念为指导,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体会编者的意图。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创造地运用教材资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4页上的.第5题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把图上的文字读一读(左上图),再分四大组讨论图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全班交流。接着有学生自己上来表演:一人扮演“我”,后面有8人。(让学生随便上来,直到符合图意。)从而了解这队人分成哪两部分,然后让学生列式计算。这样问题很快解决了,不需要教师去讲解,都有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参与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也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组织有效的小组学习 。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我们应该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前要考虑各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合作的效果,讨论的情况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时,我大胆地把教材中的两个例题作了变动,把它们设计成学生熟悉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在教学例题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全班学生分四大组讨论,每组创设一个情境,再让学生根据内容列出连加(或连减)。

  表演形式:一人叙述,几人表演。

  第一组:有10只小鸟,先飞走了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几只? 第二组:草地上有4只小兔,跑来了1只,有跑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第三组:河边有8只螃蟹,爬走了2只,又爬走了4只,还有几只?

  第四组:草地上有7只小鸡,走掉2只,又走掉1只,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小朋友们表演得十分精彩,大家学得非常有劲。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巩固了知识,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生活,产生例题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最喜欢游戏活动了,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产生例题进行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时,我把书上的例题改成了游戏形式,我先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接着,讲游戏的规则(先有7人在车上,接着下车2人,再上车3人)。然后,边放音乐边讲述:汽车从北厍开车了,(学生做动作、嘴里发开车的声音)吴江到了,停车(下车2人,又上车3人),汽车又开了。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后说说,现在车上有几人?有的学生说,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原来车上有7人,到了吴江下车2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从北厍出发时车上有7人,到了吴江下车2人,车上有5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我对学生的各种说法先表示肯定,然后让学生讨论,你认为哪种说法最好?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知道现在车上有8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知道:从8人里面去掉2人(要用减法算),又多3人(要用加法算)。这样学习“加、减混合”的例题,学生感到有趣、熟悉、自然,对数学的亲切感、兴趣感也自然产生了。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3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进步,我心里很高兴。孩子们从不会读题、不会做作业到孩子们尝试自己读题、独立完成作业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坚持下来,孩子们会进步非常快的。在这一学期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教会学生自己读题越早越好。

  早在一年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读题,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题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很多,孩子们自己读题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大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大概坚持到两个月多的时间,我突然发现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认真读题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非常快。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根据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我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组织教学。使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数一数”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常见的事物入手,带他们到校园里参观:数一数花园里的花朵、操场边上的树本、数教学楼,数书本、数桌椅、数铅笔、数同学、数老师……从小空间到大空间,从课内到课外。认识了1到10各数建立数的概念。学生数数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障,首先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做好练习。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的学习方法才会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但事与愿违,现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难题,或呆坐,或急于从同桌那儿得到答案。其实也并非题目真的难道学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于一些学生没有找到思考的角度,还有些学生则是对自己缺乏自信。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时常采用的方法是:

  一、将题目细化更有利于学生思考;

  二、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放宽思考时间,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思考。

  5、重视细节方面的教育,体验成功的喜悦。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中,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6——10各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培养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数数过程中进行了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教育。让学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能够准确的进行口算。在这一单元设置了一次数学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用加减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深入解读教材,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每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识彼此间的沟通,那教给孩子们知识必定也是一个个割裂的知识点,前后联系不起来。所以,一年来,我在教学中不只是就知识教知识,而是沟通各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各类知识的教学结构,然后用结构来教。比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有关数的认识的教学结构就逐渐形成,那么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孩子们就不教就会了,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方法。

  在教学之中,让我逐渐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学会了站在孩子角度来认识数学,学会了怎样解读教材。同时,以学生为本,本着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对学困生给予及时的辅导,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今后我将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4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作为刚接触一年级的教师,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低年级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查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功能不断扩大。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学期来的做法。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在实际的情景中能正确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学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教材,初步学会估算。

  在现时的情景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培养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在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二、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的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初步学会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简单减法应用题”我先拿来5个苹果,把其中2个送给一个同学,再让学生根据我的做法用两句话表达出它的意思,此时学生能说:有5个苹果,送给xx同学2个,还剩3个。在这道题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和物品自由的编一道应用题,学生很快就编出了很多,我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应用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电冰箱、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硬纸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运用,为学习它们的表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学期,我所担任一年级数学的同学都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对同一数学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所以我注重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例如:教学“9+5”时,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针对学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对能解答出得数同学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创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少数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实现了多维目标把握了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能力方面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的经验。

  在教学中改变了教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完成练习题,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

  创设性的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根据新的课程理念,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没,而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对学生实现多元化的评价理念,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5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思维学科,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与结构、思维方式与方法、数学思想与观念。而这些应该在每堂课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因而,我们的每一堂课就必须都实现有效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可谓是如鱼得水,但不可否认,一些教师的教学中,仍然是以老教材的思路要求学生,教育学生,学生仍然不是课堂的主人。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认真听数学”为“动手操作数学”。

  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首先,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第二,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

  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认识意义上的重演。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探索求得解决的问题,应大胆地放,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3、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课改以来,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有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把“合作”变成了“合坐”。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除了要认真进行分组、组内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等工作外,具体实施时应注意:

  一是合作交流应建立在学生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基础上。

  二是合作交流应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没有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小组合作交流必然是低效的。三是合作交流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

  4、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二者没有优劣之分。

  教师在教学中要使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一定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个体作用,又发挥群体效应,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6

  本学期,任教的班级是一年级。由于是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学期,因此,课堂上除了进行数学知识、方法、技能的教学任务以外,还有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学习习惯的训练。通过一个学期的了解,有部分学生由于在幼儿教育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甚至没有受过幼儿教育,因此,在各种学习行为习惯上还有待于更进一步地培养,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下面就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点体会:

  一、教学中的优点:

  1、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还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

  2、增强上课技能,采用“幽默”的课堂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加强直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的能力。

  3、认真批改作业,并认真地写上等级和鼓励性评语。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将教学常规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地进行“校本教研”,通过同伴互助、问题交流会、自学、发言等各种教研活动,不断地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水*。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挖掘教材不够深,知识的渗透度不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

  2、教学中设计的练习题和题的类型太少。

  3、对学生的学习和作业习惯,要求不够严格。

  4、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不够。

  5、对学生每节课所学知识点巩固得不够及时。

  三、改进措施:

  1、在下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将更加充分地进行备课工作,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度,将知识进行全面性地渗透,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牢固地掌握。

  2、每单元系统知识教学任务完成后,将多设计一些练习题,并不断地变化题目的类型,增强学生理解题目的灵活性。

  3、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书写规格、整洁度等进行严格要求。

  4、利用课余时间多对后进生进行及时地、有效地个别辅导,帮助后进生进步。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7

  今年春,我生了一场病,请假休息在家,起初,老师们说我出差了,后来孩子们知道我身体不好,到处打听我家的住址,纷纷探望,一束鲜花,一只千纸鹤,一句纯真的问候,给病中的我带来了特有的暖意。令我震撼的是一个男孩送来的明信片,明信片上写真一行怯生生的字:刘老师,是我把您气病的吗?请您原谅,我以后再不粗心了,祝您早日康复!

  我不能原谅的是自己,就是这个同学的一道数学题没做对,那天我大光其火,并且几天都纠住不放,看到这张明信片,我读懂了一颗心灵的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善待孩子的过错,学会宽容,因为,宽容,是一种智慧的胸襟。学习的旅途风光无限,有清溪孱孱,有枫叶如丹,有天高云淡,有九曲回环……教师应以海纳百川般的胸襟为孩子打开一扇扇宽容的窗子。多一扇窗子,生命就多一份温暖的阳光,多一点成长的空间;多一份宽容,师生之间就会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份温馨的理解。这样,教育才会真正成为师生诗意栖居的幸福家园。

  宽容,还是一种成长的力量。学会宽容能使教师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让我们每天把微笑带进课堂,使课堂沐浴人性的光辉;把自信带给孩子,让他们天天在自信中成长;把尊重带给孩子,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做人的尊严;把宽容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田,使他们也能够学会用宽容来回报宽容,问人生的发展涂上亮丽的底色。

  “玩”数学

  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倒过来想”的思维方法。单元后练习十六第10题,是道扑克牌游戏题:把四张扑克牌排成一行,将第1张和第3张交换位置,再将第3张和第4张交换位置,翻开看到的结果,如图所示,要求:(1)仔细观察四张扑克牌位置的变化过程,说说这四张牌原来是怎样放的;(2)拿出四张扑克牌,任意交换两次位置,在翻开看结果,请同桌猜猜原来四张牌是怎样放的,猜对的为胜。

  以往学这道题,要么是教师带一付扑克牌进课堂演示一下,要么是用课件演示一下,从课堂上学生的表情看出,学生们似懂而非懂,有隔靴抓痒的感觉,这次,我再教这一教材,课前布置学生带扑克牌,课上按题目要求玩扑克游戏,边玩边说说自己的体验,接着,同桌互相出题,玩出花样,从课堂上学习的气氛,从学生的情趣,我知道我成了最大的赢家,那一刻,师生心意相同,投入热情,投入个性,投入情感,一起分享快乐,形成一个真正的“快乐共同体”;那一刻,师生共同体验玩的快乐,感觉生命成长的意义, 享受自我实现的满足,那一刻,孩子的笑脸无疑是世界上最明亮的星辰,孩子的笑声无疑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天籁。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感动的!“快快乐乐地玩,轻轻松松地学”,难道这不正是教育所追求的境界吗?

  黄全愈先生的著作《玩的教育在美国》,从中美教育的比较中,反思*的教育现状,把“玩”提高到“素质教育的摇篮”的高度来认识,在美国文化的字典里,快乐——玩,同人生,同教育紧紧相连。斯宾塞《快乐教育》一书中也有一个精辟的观点: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一个快乐的人。

  玩,是儿童的天性,会玩的儿童是健康的,快乐的。愿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把“童心”和“玩心”还给孩子。

  感谢差生

  本学期数学课队师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就是探究“圆的面积计算”。

  课上学生探索20多分钟后,我请学生展示探索成果,甲学生按教材要求把圆*均分成16份,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并找到长方形与原来圆的联系,推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乙学生边演边说:把圆对折,一直对折下去,把圆*均分成32份为止,每份就是一个近似的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每一份的面积,再乘32就是圆的面积,听完乙同学的回报我心中为之一喜,转化的思想在这个同学的实践活动中又一次得到了合理运用,“同学们,还有不同的探索成果吗?”当我再次抛出这句话时,课堂一片沉寂,这时我发现坐在边排的一名差生丙,欲言又止,我欣然请他陈述,他慢吞吞的说:我在圆外画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可以算出来,然后减去四个小块面积,就是圆的面积了。我追问:“四个小块怎样求?”这个差生说:我把四个小块当成三角形来求,学生丁立即站起来反驳:我有意见,这四个小块不是三角形!差生丙出示他的图,我可以再正方形四角分别画一条线段,学生丁较起劲来:这样计算出来的圆面积会比原来的圆面积大!差生丙脸红了起来,不做声,我及时为丙救场:丁同学说得没错,这样算出来的面积是变大了,但是丙同学想用画图的方法来研究圆面积的计算,值得大家学习!我为学生的精彩表现欣然带头鼓起掌来,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学期已经结束,但这节课差生丙的表现记忆犹新,让我刮目相看,说实话,我自己对圆的面积的计算从来没有这样想过,这册教材我教过好几遍,唯有差生丙丰富了我的教学。

  每每想起这节课,“感谢差生”四个字就会涌上我的心头。

  一学年一晃过去了,62名学生犹如62朵鲜花,每个孩子都带给我不同的色彩,只要你用心,你就会从这一个个小花苞身上感受到更多:任性的黄也有听话的时候,活泼的绿也有淘气的时候,独立的紫也有依赖的时候,调皮的青也有温顺的时候……

  总有那一天,花苞会以不同的姿势开放出自己的美,但只有等待过花开的人才知道——花开很美,但等待花开的过程更美!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8

  新课改已经进入全面的实验阶段,通过一阶段的教学我感觉到,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带来了面貌一新的课堂教学。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实验中的几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我先在黑板上贴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并对学生说:“猴子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所以奖励给它两个桃子。”说的同时,在小猴子面前贴上一个大盘子和两个新鲜的`大桃子。“小朋友你们看,小猴子是不是很开心呀?”接着小猴子就开始“吃”桃子了。我先从盘子里取下一个桃子,这时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发现盘子里只剩下一个桃子了。)我接着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学生答:“可以用1来表示。”然后我又取下一个桃子,并说:“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这回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小猴子不知道了,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帮助小猴子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二、以新的理念为指导,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体会编者的意图。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创造地运用教材资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4页上的第5题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把图上的文字读一读(左上图),再分四大组讨论图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全班交流。接着有学生自己上来表演:一人扮演“我”,后面有8人。(让学生随便上来,直到符合图意。)从而了解这队人分成哪两部分,然后让学生列式计算。这样问题很快解决了,不需要教师去讲解,都有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参与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也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组织有效的小组学习 。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我们应该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前要考虑各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合作的效果,讨论的情况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时,我大胆地把教材中的两个例题作了变动,把它们设计成学生熟悉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在教学例题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全班学生分四大组讨论,每组创设一个情境,再让学生根据内容列出连加(或连减)。

  表演形式:一人叙述,几人表演。

  第一组:有10只小鸟,先飞走了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几只? 第二组:草地上有4只小兔,跑来了1只,有跑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第三组:河边有8只螃蟹,爬走了2只,又爬走了4只,还有几只?

  第四组:草地上有7只小鸡,走掉2只,又走掉1只,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小朋友们表演得十分精彩,大家学得非常有劲。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巩固了知识,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生活,产生例题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最喜欢游戏活动了,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产生例题进行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时,我把书上的例题改成了游戏形式,我先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接着,讲游戏的规则(先有7人在车上,接着下车2人,再上车3人)。然后,边放音乐边讲述:汽车从北厍开车了,(学生做动作、嘴里发开车的声音)吴江到了,停车(下车2人,又上车3人),汽车又开了。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后说说,现在车上有几人?有的学生说,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原来车上有7人,到了吴江下车2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从北厍出发时车上有7人,到了吴江下车2人,车上有5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我对学生的各种说法先表示肯定,然后让学生讨论,你认为哪种说法最好?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知道现在车上有8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知道:从8人里面去掉2人(要用减法算),又多3人(要用加法算)。这样学习“加、减混合”的例题,学生感到有趣、熟悉、自然,对数学的亲切感、兴趣感也自然产生了。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9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作为刚接触一年级的教师,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低年级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查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功能不断扩大。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学期来的做法。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在实际的情景中能正确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学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教材,初步学会估算。

  在现时的情景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培养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 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在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二、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的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初步学会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在教学 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 ,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 “简单减法应用题”我先拿来5个苹果,把其中2个送给一个同学,再让学生根据我的做法用两句话表达出它的意思,此时学生能说:有5个苹果,送给x x 同学2个,还剩3个。在这道题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和物品自由的编一道应用题,学生很快就编出了很多,我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应用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再如:教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电冰箱、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硬纸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运用,为学习它们的表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学期,我所担任一年级数学的同学都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对同一数学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所以我注重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例如:教学 “9+5”时,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针对学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对能解答出得数同学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创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少数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实现了多维目标把握了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能力方面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的经验。

  在教学中改变了教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的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完成练习题,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

  创设性的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根据新的课程理念,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没,而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对学生实现多元化的评价理念,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0

  新课改已经进入全面的实验阶段,通过一阶段的教学我感觉到,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带来了面貌一新的课堂教学。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实验中的几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我先在黑板上贴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并对学生说:“猴子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所以奖励给它两个桃子。”说的同时,在小猴子面前贴上一个大盘子和两个新鲜的大桃子。“小朋友你们看,小猴子是不是很开心呀?”接着小猴子就开始“吃”桃子了。我先从盘子里取下一个桃子,这时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发现盘子里只剩下一个桃子了。)我接着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学生答:“可以用1来表示。”然后我又取下一个桃子,并说:“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这回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小猴子不知道了,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帮助小猴子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二、以新的理念为指导,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体会编者的意图。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创造地运用教材资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4页上的第5题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把图上的文字读一读(左上图),再分四大组讨论图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全班交流。接着有学生自己上来表演:一人扮演“我”,后面有8人。(让学生随便上来,直到符合图意。)从而了解这队人分成哪两部分,然后让学生列式计算。这样问题很快解决了,不需要教师去讲解,都有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参与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也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组织有效的小组学习 。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我们应该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前要考虑各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合作的效果,讨论的情况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时,我大胆地把教材中的两个例题作了变动,把它们设计成学生熟悉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在教学例题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全班学生分四大组讨论,每组创设一个情境,再让学生根据内容列出连加(或连减)。

  表演形式:一人叙述,几人表演。

  第一组:有10只小鸟,先飞走了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几只? 第二组:草地上有4只小兔,跑来了1只,有跑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第三组:河边有8只螃蟹,爬走了2只,又爬走了4只,还有几只?

  第四组:草地上有7只小鸡,走掉2只,又走掉1只,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小朋友们表演得十分精彩,大家学得非常有劲。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巩固了知识,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生活,产生例题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最喜欢游戏活动了,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产生例题进行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时,我把书上的例题改成了游戏形式,我先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接着,讲游戏的规则(先有7人在车上,接着下车2人,再上车3人)。然后,边放音乐边讲述:汽车从北厍开车了,(学生做动作、嘴里发开车的声音)吴江到了,停车(下车2人,又上车3人),汽车又开了。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后说说,现在车上有几人?有的学生说,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原来车上有7人,到了吴江下车2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从北厍出发时车上有7人,到了吴江下车2人,车上有5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我对学生的各种说法先表示肯定,然后让学生讨论,你认为哪种说法最好?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知道现在车上有8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知道:从8人里面去掉2人(要用减法算),又多3人(要用加法算)。这样学习“加、减混合”的例题,学生感到有趣、熟悉、自然,对数学的亲切感、兴趣感也自然产生了。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5篇)(扩展2)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0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已经和孩子们一起走过了一年级。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进步,我心里很高兴。孩子们从不会读题、不会做作业到孩子们尝试自己读题、独立完成作业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坚持下来,孩子们会进步非常快的。

  在这一年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 口算训练必须坚持。自去年9月份至今,我的"孩子们口算训练一直未曾间断过,每每感到家长有些松懈时,我就会及时沟通、督促。一年的坚持,孩子们的口算速度和准确率越来越高。我们做数学老师的都知道每次考试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原本会做的题孩子们算错了,而且还常常不是少数学生,我们也常常会埋怨孩子马虎,做题不细心,实际上这都是因为口算基础没打好的缘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继续坚持。

  2、 教会学生自己读题越早越好。早在一年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读题,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题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的多,孩子们自己读题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大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大概坚持到一个月多一点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认真读题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非常快。

  3、 深入解读教材,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每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识彼此间的沟通,那教给孩子们知识必定也是一个个割裂的知识点,前后联系不起来。所以,一年来,我在教学中不只是就知识教知识,而是沟通各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各类知识的教学结构,然后用结构来教。比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有关数的认识的教学结构就逐渐形成,那么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孩子们就不教就会了,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方法。

  一年来的一年级教学真的很累,但收获很大,在一年来的教学之中,让我逐渐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学会了站在孩子角度来认识数学,学会了怎样解读教材。在教孩子们的同时,我自己也成长了许多,现在回头想想,我感觉认真读教材、教参真的很重要!

  这一年是快乐、充实的一年!

  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5测评。做好测试评估工作。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1、 口算训练必须坚持。自去年9月份至今,我的孩子们口算训练一直未曾间断过,每每感到家长有些松懈时,我就会及时沟通、督促。一年的坚持,孩子们的口算速度和准确率越来越高。我们做数学老师的都知道每次考试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原本会做的题孩子们算错了,而且还常常不是少数学生,我们也常常会埋怨孩子马虎,做题不细心,实际上这都是因为口算基础没打好的缘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继续坚持。

  2、 教会学生自己读题越早越好。早在一年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读题,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题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的多,孩子们自己读题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大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大概坚持到一个月多一点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认真读题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非常快。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动能力,有些学生课堂上常开小差,对老师教的知识掌握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每节课的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反馈,及时发现,及时辅导。对学困生除了学习上多辅导,同时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与他们交谈,把师生的距离拉近,逐渐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进步,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2

  一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顾本学期,我担任一(1)、一(2)班数学教学工作,作为教师,我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领导安排,热爱、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钻研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水*,且多听取意见,务求精益求精。

  本学期,我任教一(1)班、一(2)班数学,我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认真制定学科计划,并落实完成。下面将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一、自觉提高业务素质。我认真钻研教材,学习新课标,仔细体会新课标理念,理解教材的意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案。积极参加科组教研活动,参与课改研讨,拜师学艺,出外听课、学习。

  二、合理使用教法,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一年级学生刚进学校,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新奇,他们往往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不习惯小学纪律的约束,再加上他们调皮好动的特点,往往会违反一些纪律,做错一些事情。我先从抓好学生的课堂常规入手,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灵活采用不同的教法,以正面教育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1、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

  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应该成为低年级的重要形式。比如在上数学活动课,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下列几种形式的游戏。

  个体活动游戏。上课开始进行游戏: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实验——观察、比较、用手摸、放在木板上滚,看看各种几种物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球等)分别有什么特征,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初步感知几何物体的一些特征。

  集体合作游戏。在上“分类”活动课时,学生小组合作分类,把女同学分为一组,把男同学分为一组;以及按形状、颜色等分类时,自己分工,小组间比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让学生领悟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师生互动游戏。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组织师生互动游戏“最佳默契奖”。师与生互动,同时将结果写在纸条上,并同时亮出。既活泼,趣味性强,又提高了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好办法。通过诸如以上的一些游戏,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由此生发的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爆发出来。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广开思路。

  爱想象是人的本能。精彩的问题情境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能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留有思考空间。老师向学生展示学习素材后,教师不能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如老师教学8可以分成7和1,7和1组成8后,让学生自己探索8还可以怎样分?几和几组成8?学生有了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就能对所学知识有较深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3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低年级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查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本学期,我任教一年级数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上课好动,不遵守纪律,爱玩小东西,开小差等等。刚开始时,对于毫无教学幼儿经验的我,有相当大的难度。经过我的不懈努力,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不断向她们学习,不断钻研新课标,还通过上网,接受学校培训等渠道,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

  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半年的教学,我在关于低年级数学的教学方法方面,有不少收益。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数学教学生活化。把握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语言生活化,让学生易学易懂;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数学故事记录下来,成为一篇优美的数学日记,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积极开展小组互助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团结互助,共同努力,共同进步。通过积极鼓励和表扬,让小组里面的优等生自愿帮助差生。在练习课时,让学生自己出题目,在组内交换做,交换改。通过出题,做题,改题,巩固了学习的知识。

  3、开展适当的竞赛和游戏活动,提高学习热情。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的热情就会更高。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游戏有很大帮助。尽量把知识点教学活动,转化成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科学施教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地完善自身、提高业务水*、扩大知识面,因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他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开发,提的问题自然就多了,面也广了,所以不管工作有多忙,坚持反复钻研教材,大量阅读参考书,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4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已经和孩子们一起走过了一年级。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进步,我心里很高兴。孩子们从不会读题、不会做作业到孩子们尝试自己读题、独立完成作业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坚持下来,孩子们会进步非常快的。

  在这一年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 口算训练必须坚持。自去年9月份至今,我的孩子们口算训练一直未曾间断过,每每感到家长有些松懈时,我就会及时沟通、督促。一年的坚持,孩子们的口算速度和准确率越来越高。我们做数学老师的都知道每次考试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原本会做的题孩子们算错了,而且还常常不是少数学生,我们也常常会埋怨孩子马虎,做题不细心,实际上这都是因为口算基础没打好的缘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继续坚持。

  2、 教会学生自己读题越早越好。早在一年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读题,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题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的多,孩子们自己读题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大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大概坚持到一个月多一点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认真读题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非常快。

  3、 深入解读教材,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每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识彼此间的沟通,那教给孩子们知识必定也是一个个割裂的知识点,前后联系不起来。所以,一年来,我在教学中不只是就知识教知识,而是沟通各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各类知识的教学结构,然后用结构来教。比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有关数的认识的教学结构就逐渐形成,那么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孩子们就不教就会了,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方法。

  一年来的一年级教学真的很累,但收获很大,在一年来的教学之中,让我逐渐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学会了站在孩子角度来认识数学,学会了怎样解读教材。在教孩子们的同时,我自己也成长了许多,现在回头想想,我感觉认真读教材、教参真的很重要!

  这一年是快乐、充实的一年!

  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5测评。做好测试评估工作。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1、 口算训练必须坚持。自去年9月份至今,我的孩子们口算训练一直未曾间断过,每每感到家长有些松懈时,我就会及时沟通、督促。一年的坚持,孩子们的口算速度和准确率越来越高。我们做数学老师的都知道每次考试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原本会做的题孩子们算错了,而且还常常不是少数学生,我们也常常会埋怨孩子马虎,做题不细心,实际上这都是因为口算基础没打好的缘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继续坚持。

  2、 教会学生自己读题越早越好。早在一年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读题,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题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的多,孩子们自己读题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大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大概坚持到一个月多一点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认真读题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非常快。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动能力,有些学生课堂上常开小差,对老师教的知识掌握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每节课的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反馈,及时发现,及时辅导。对学困生除了学习上多辅导,同时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与他们交谈,把师生的距离拉近,逐渐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进步,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5

  新课改已经进入全面的实验阶段,通过一阶段的教学我感觉到,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带来了面貌一新的课堂教学。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实验中的几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我先在黑板上贴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并对学生说:“猴子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所以奖励给它两个桃子。”说的同时,在小猴子面前贴上一个大盘子和两个新鲜的大桃子。“小朋友你们看,小猴子是不是很开心呀?”接着小猴子就开始“吃”桃子了。我先从盘子里取下一个桃子,这时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发现盘子里只剩下一个桃子了。)我接着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学生答:“可以用1来表示。”然后我又取下一个桃子,并说:“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这回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小猴子不知道了,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帮助小猴子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二、以新的理念为指导,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体会编者的意图。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创造地运用教材资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4页上的.第5题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把图上的文字读一读(左上图),再分四大组讨论图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全班交流。接着有学生自己上来表演:一人扮演“我”,后面有8人。(让学生随便上来,直到符合图意。)从而了解这队人分成哪两部分,然后让学生列式计算。这样问题很快解决了,不需要教师去讲解,都有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参与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也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组织有效的小组学习 。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我们应该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前要考虑各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合作的效果,讨论的情况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时,我大胆地把教材中的两个例题作了变动,把它们设计成学生熟悉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在教学例题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全班学生分四大组讨论,每组创设一个情境,再让学生根据内容列出连加(或连减)。

  表演形式:一人叙述,几人表演。

  第一组:有10只小鸟,先飞走了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几只? 第二组:草地上有4只小兔,跑来了1只,有跑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第三组:河边有8只螃蟹,爬走了2只,又爬走了4只,还有几只?

  第四组:草地上有7只小鸡,走掉2只,又走掉1只,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小朋友们表演得十分精彩,大家学得非常有劲。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巩固了知识,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生活,产生例题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最喜欢游戏活动了,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产生例题进行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时,我把书上的例题改成了游戏形式,我先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接着,讲游戏的规则(先有7人在车上,接着下车2人,再上车3人)。然后,边放音乐边讲述:汽车从北厍开车了,(学生做动作、嘴里发开车的声音)吴江到了,停车(下车2人,又上车3人),汽车又开了。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后说说,现在车上有几人?有的学生说,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原来车上有7人,到了吴江下车2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从北厍出发时车上有7人,到了吴江下车2人,车上有5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我对学生的各种说法先表示肯定,然后让学生讨论,你认为哪种说法最好?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知道现在车上有8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知道:从8人里面去掉2人(要用减法算),又多3人(要用加法算)。这样学习“加、减混合”的例题,学生感到有趣、熟悉、自然,对数学的亲切感、兴趣感也自然产生了。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6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作为刚接触一年级的教师,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低年级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查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功能不断扩大。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学期来的做法。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在实际的情景中能正确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学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教材,初步学会估算。

  在现时的情景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培养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在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二、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的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初步学会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简单减法应用题”我先拿来5个苹果,把其中2个送给一个同学,再让学生根据我的做法用两句话表达出它的意思,此时学生能说:有5个苹果,送给xx同学2个,还剩3个。在这道题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和物品自由的编一道应用题,学生很快就编出了很多,我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应用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电冰箱、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硬纸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运用,为学习它们的表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学期,我所担任一年级数学的同学都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对同一数学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所以我注重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例如:教学“9+5”时,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针对学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对能解答出得数同学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创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少数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实现了多维目标把握了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能力方面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的经验。

  在教学中改变了教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完成练习题,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

  创设性的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根据新的课程理念,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没,而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对学生实现多元化的评价理念,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7

  本学期,任教的班级是一年级。由于是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学期,因此,课堂上除了进行数学知识、方法、技能的教学任务以外,还有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学习习惯的训练。通过一个学期的了解,有部分学生由于在幼儿教育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甚至没有受过幼儿教育,因此,在各种学习行为习惯上还有待于更进一步地培养,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下面就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点体会:

  一、教学中的优点:

  1、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还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

  2、增强上课技能,采用“幽默”的课堂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加强直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的能力。

  3、认真批改作业,并认真地写上等级和鼓励性评语。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将教学常规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地进行“校本教研”,通过同伴互助、问题交流会、自学、发言等各种教研活动,不断地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水*。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挖掘教材不够深,知识的渗透度不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

  2、教学中设计的练习题和题的类型太少。

  3、对学生的学习和作业习惯,要求不够严格。

  4、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不够。

  5、对学生每节课所学知识点巩固得不够及时。

  三、改进措施:

  1、在下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将更加充分地进行备课工作,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度,将知识进行全面性地渗透,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牢固地掌握。

  2、每单元系统知识教学任务完成后,将多设计一些练习题,并不断地变化题目的类型,增强学生理解题目的灵活性。

  3、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书写规格、整洁度等进行严格要求。

  4、利用课余时间多对后进生进行及时地、有效地个别辅导,帮助后进生进步。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8

  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师,要认真领会小学数学新课改的精神,数学教学活动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

  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师,要认真领会小学数学新课改的精神,数学教学活动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经验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概括或发现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在此,浅谈一下担任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以来的心得与体会:

  一、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测,在操作中验证,在交流中发现,在阅读中理解,使课堂形成多方的互动,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这对他们后续知识的学习将有较大的影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在自己艰苦的学习中发现并从学生的口里说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具有个人意义,理解更深刻。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改变以往教学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取新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诱发学生情感的孕育。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

  四、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

  另外,作为一名新课改的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要多学习、多实践。要做到: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课后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反思善于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总之,做到勤学善思、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才能成为一名新课改下的优秀教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9

  曾在学习中,深深地记得这样一句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曾在书中看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类似的标语。带着这样的目标和骄傲,我开始了我的教师实习,两个月的时间里,教育理论一点点转化为教学实践,渐渐地也尝试了面对面的教学。尽管生涩,但在慢慢地的成熟之中,让我的实习生活充满了未知、惊喜、快乐,当然也少不了挫折和困难的存在。

  一、实习单位概况

  出国留学第二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出国留学校育人环境幽雅,绿树成荫,四季常青。建有两栋教学楼,两栋宿舍楼一栋办公楼和能同时容纳600余人就餐的国家B级标准学生餐厅。学校建有校园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微波接收系统,光纤上网系统和班班通网络系统,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校园教育网络,八个多媒体教室、两个计算机教室、标准的双套实验室、音体美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图书室藏书达六万余册。现在的二中已经成为众多学子带着圆梦情结抒写人生传奇的神圣殿堂。我校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专任教师100名,高级教师14人,一级教师78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38 名,市级师德标兵10名,形成了一支德才兼备,素质全面,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校长寄语; 二中秉承“厚德博学,和谐发展”的治学理念,严谨治学,精细管理,贯彻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自主和谐,强化养成教育,实行开放式教学,力争让每位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存,坚持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原则,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为目标。

  二、实习收获与体会

  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懂得教育与认识规律,学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把知识形态转变为教育形态,把教学理论一点点转化为教学实践,模拟教学变为面对面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实践教学工作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为今后为人师表打下基础。

  我的实习内容包括见习、备课、授课及班级管理四项内容。其中见习时要做

  好听课记录;备课时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写出详细的教案;在班级管理中应积极与指导班主任老师配合,学习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并根据班级上所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主题班会的开展。

  担任班主任工作是对自己管理学生能力的一个体现。在班主任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处理班级事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对于这个新班级的管理,每一件小事都要细致入微,时刻叮嘱着什么事该怎么做。

  在近一个月与学生的交流接触中,使我认识到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工作实质上是一个与学生实行心理沟通的过程,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到有的放矢,方法得当,才能达到教师对学生成长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对教师工作给予配合支持的目的,从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当把教学理论一点点转化为教学实践,模拟教学变为面对面教学的时候,自己深深地体会到“做一名教师很容易,做好一名教师却非常的不容易。”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经过多次的思考与反复修改教案,更有甚者还要经过多次试讲才能走上讲台,正如一句名言所说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经过多次听正式教师的课以后,自己也尝试着上了一节练习课,我觉得站在讲台上真正面对学生们进行授课与以往我们在教材讲授课上的试讲有着巨大的差异,由于以往我们试讲的对象是我们自己班上的同学或老师,所以我们的思维中并没有那种简化细致讲解的概念,一节课的内容通常只花二十多分钟就能讲完了,而如今在真正的课堂上,指导教师们围绕一个小知识点就能讲十多分钟甚至二十多分钟,记得第一次听完课我特震撼,突然觉得之前的试讲真是太糟糕了,完全不了解这些学生的思维方式,在真正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们时才发现自己的应变能力很差,课堂中学生们有许多的反馈,既要解答他们反馈的疑问,又得按照自己的思路清晰的讲解完今天的知识点,这确实是件困难的事情。终于体会到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的含义,坚定了我以后努力的方向和想要到达的目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0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一半过去了,我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进步,我心里很高兴。孩子们从不会读题、不会做作业到孩子们尝试自己读题、独立完成作业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坚持下来,孩子们会进步非常快的。在这一学期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教会学生自己读题越早越好。

  早在一年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读题,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题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很多,孩子们自己读题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大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大概坚持到两个月多的时间,我突然发现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认真读题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非常快。

  2.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根据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我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组织教学。使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数一数”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常见的事物入手,带他们到校园里参观:数一数花园里的花朵、操场边上的树本、数教学楼,数书本、数桌椅、数铅笔、数同学、数老师……从小空间到大空间,从课内到课外。认识了1到10各数建立数的概念。学生数数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障,首先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做好练习。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的学习方法才会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但事与愿违,现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难题,或呆坐,或急于从同桌那儿得到答案。其实也并非题目真的难道学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于一些学生没有找到思考的角度,还有些学生则是对自己缺乏自信。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时常采用的方法是:一、将题目细化更有利于学生思考;二、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放宽思考时间,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思考。

  5.重视细节方面的教育,体验成功的喜悦。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中,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6—10各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培养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数数过程中进行了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教育。让学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能够准确的进行口算。在这一单元设置了一次数学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用加减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深入解读教材,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每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识彼此间的沟通,那教给孩子们知识必定也是一个个割裂的知识点,前后联系不起来。所以,一年来,我在教学中不只是就知识教知识,而是沟通各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各类知识的教学结构,然后用结构来教。比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有关数的认识的教学结构就逐渐形成,那么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孩子们就不教就会了,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方法。

  在教学之中,让我逐渐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学会了站在孩子角度来认识数学,学会了怎样解读教材。同时,以学生为本,本着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对学困生给予及时的辅导,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今后我将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5篇)(扩展3)

——一年级数学教师心得体会 (菁选3篇)

一年级数学教师心得体会1

  《加或减》是依据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用学生喜爱的游戏为素材设计的一种数的计算的学习活动。借助富有合理数学意义,包含情感价值和数学价值的“逻辑图式”这一学习载体,使学生在有趣有益的游戏活动中参与“加与减”的整合,亲历“再创造”的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交流的工具。

  学习背景材料是学生入门的基础,只有学生对学习背景材料感兴趣时,才会主动地参与学习。把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引入课堂,学生倍感亲切,参与欲望强,促进了学校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数学背景的联系。要学生讲出游戏中的数学,学生感受到游戏中也有数学,学数学有用。而将设置成游戏状态的“逻辑图式”展现于学生面前,使枯燥的计算内容巧妙而自然地还原于生活,拉近了数学与学生间的距离,增强与数学的"亲和力。

  以“讲一讲,问一问、喜欢哪个组的方法?”为启迪学生思考的“导火线”,学生用熟悉的经验自己去摄取信息,分析信息,猜测想象。在实践操作,观察比较,验证推理、讨论争辨中分析众多观点的合理成分和缺陷所在,吸取别人思考的长处,尽可能想办法完善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由想而悟,由悟而得。不仅掌握知识,而且思考知识,诘问知识,批判知识,创新知识。

一年级数学教师心得体会2

  “十几减9”是人教实验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课本上通过小精灵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元宵节游园会,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我在教学时,也是通过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性。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

  一是用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减;

  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

  三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3,13减9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去理解。但是在最后就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破十”的方法和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现了“我要学”这一教学新理念。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存在差异。

  以下还有几点做得不足:

  1、当揭示了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方法之后,应该回过头把复习的内容和新授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2、每上完一个环节应该给这个部分做个小结,最后还要给整节课做一个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

  3、个别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还不能清晰地表达。在今后的练习中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学困生。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克服不足,发扬优点。争取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

一年级数学教师心得体会3

  “分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入手,让学生通过把杂乱的物体进行有规律的摆放来切入教学中,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中我让学生在小组探究中进行交流,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在整个教学中我能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将知识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注重学生的操作,使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找出分类的标准,进而掌握分类的方法。在设计习题环节中我注意由易到难,有层次、有梯度,并在最后一题中设计了分类中最难的"一道知识拓展题,来加深教学难度。本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注重了直观感知,方法科学,效果明显。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不尽人意之处,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学困生和好动生,把每个学生从始而终的学习状态保持下去。应增加小组合作的次数,充分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所起到的作用,对学生放手的地方应更多一些,在练习题处理上还应再放手一些,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然后再让学生汇报,最后电脑演示,这样会让每一个孩子的思维动起来。以上是我对这节课教学的思考,我会继续努力钻研教学业务,争取上好每一堂课。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5篇)(扩展4)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10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1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小学一年级学生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如何使他们更快适应学校新的学习生活,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这是我们一年级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学年来的做法。

  一、故事引入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所以*时上新课,我常常根据教材的"内容,编上一段故事,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来导入新课。例如,我在教学《分一分》时,根据教材插图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森林里的小熊开了一家百货商店,商店里的货物可多了,放在一起像一座小山。小动物们听说小熊开了百货商店,纷纷跑来买东西,可是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小熊出个主意吗?让小动物们来买东西的时候能很快找到自己要买的东西。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办法,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类摆放。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感觉上数学课就像在玩游戏。

  二、动手操作

  我国思维科学的开拓者钱学森指出:“小孩子的思维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思维的”。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上课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加法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以7+8为例:让学生一边摆7个小棒,另一边摆8个小棒。学生通过操作得出了两种方法:(1)把7分为5和2,2与8合起来是10,加上5是15。(2)把8分为3和5,7与3合起来是10,加上5是15。通过以上的思考与操作,学生不仅在大脑中形成一种认识,从一个数里拿出一部分与另一个数凑成十,再加上余下来的一部分,就得出了结果。而且知道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做,使学生理解了“凑十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三、游戏教学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到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中。这个时期的孩子,适当运用游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年龄特点,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中学生容易产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小猫钓鱼”时,让学生扮演形态各异的小猫去钓鱼,有的钓到1条,有的钓到3条,有的钓到4条,有的没钓到小鱼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理解了0、1、2、3各个数字的意义,而且学会了比较多少。这样的游戏看似*凡,但它的效果非常好,不仅巩固了知识点,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借助多媒体讲授新课,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情境,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并能积极思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2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已经和孩子们一起走过了一年级。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进步,我心里很高兴。孩子们从不会读题、不会做作业到孩子们尝试自己读题、独立完成作业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坚持下来,孩子们会进步非常快的。

  在这一年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 口算训练必须坚持。自去年9月份至今,我的孩子们口算训练一直未曾间断过,每每感到家长有些松懈时,我就会及时沟通、督促。一年的坚持,孩子们的口算速度和准确率越来越高。我们做数学老师的都知道每次考试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原本会做的题孩子们算错了,而且还常常不是少数学生,我们也常常会埋怨孩子马虎,做题不细心,实际上这都是因为口算基础没打好的缘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继续坚持。

  2、 教会学生自己读题越早越好。早在一年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读题,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题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的多,孩子们自己读题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大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大概坚持到一个月多一点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认真读题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非常快。

  3、 深入解读教材,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每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识彼此间的沟通,那教给孩子们知识必定也是一个个割裂的知识点,前后联系不起来。所以,一年来,我在教学中不只是就知识教知识,而是沟通各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各类知识的教学结构,然后用结构来教。比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有关数的认识的教学结构就逐渐形成,那么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孩子们就不教就会了,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方法。

  一年来的一年级教学真的很累,但收获很大,在一年来的教学之中,让我逐渐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学会了站在孩子角度来认识数学,学会了怎样解读教材。在教孩子们的同时,我自己也成长了许多,现在回头想想,我感觉认真读教材、教参真的很重要!

  这一年是快乐、充实的一年!

  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5测评。做好测试评估工作。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1、 口算训练必须坚持。自去年9月份至今,我的孩子们口算训练一直未曾间断过,每每感到家长有些松懈时,我就会及时沟通、督促。一年的坚持,孩子们的口算速度和准确率越来越高。我们做数学老师的都知道每次考试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原本会做的题孩子们算错了,而且还常常不是少数学生,我们也常常会埋怨孩子马虎,做题不细心,实际上这都是因为口算基础没打好的缘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继续坚持。

  2、 教会学生自己读题越早越好。早在一年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读题,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题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的多,孩子们自己读题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大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大概坚持到一个月多一点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认真读题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非常快。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动能力,有些学生课堂上常开小差,对老师教的知识掌握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每节课的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反馈,及时发现,及时辅导。对学困生除了学习上多辅导,同时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与他们交谈,把师生的距离拉近,逐渐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进步,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3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就要结束,总结一学期的工作得失感触很多。和每个教师一样,我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后进生。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下面我总结一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点滴收获。

  (一)在课堂教学中我做到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如何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尝试,变苦学为了学呢?我主要采取了三个途径:意识从教学内容入手,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趣味因素,满足并激发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求知欲望。二是合理组织教学密度,教学难度和速度,做到有张有弛、难易交替,使学生始终如一保持饱满的求知热情。三是针对儿童心理特征,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设置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二)引导学生尝试,变学会为会学

  在课堂上老师做到老师少讲学生多说,老师少说学生多思,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自我尝试,发现新知,学习新知,运用新知。

  (三)沟通知识联系,变知识为能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生长点上引入新知,做到新课不新。

  (四)因材施教 培养优生

  1(_)班学生的学生两极分化太严重。特别聪明的有吴__。罗__。夏__等,对于他们老师经常根据他们的特点备课,设计提问。争取让他们学习上能吃饱。

  (五)呕心沥血 转化学困生

  1(_) 、1(_)的学困生较多,如吴__。林__、莫__、刘__等。他们的情况又各不相同。有的是因为智力原因学习落后,有的是因为学前教育不够引起的学习落后。有的是因为学习习惯差引起的;还有的是因为身体原因引起的。因此,针对他们不同特点,老师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

  (六)认真反思 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1.自身理论学习不够,需要向各位老师学习。

  2.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做的不够扎实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4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通过这段时间的幼儿教学,我对幼儿这份职业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对长期在这个岗位工作的老师充满敬佩。数学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在学前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和一些特殊的原因,学前班的数学教学开展的并不尽人意,由于孩子们太小,枯燥的数学课往往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导致孩子们上课的学习习惯不太好,动手操作的能力不强,思维能力不够活跃等都成了影响学生上好数学课的难题,久而久之教师因为难教而对数学不感兴趣,幼儿因为难学而对数学失去兴趣,如何走出这些困境?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主动。

  兴趣是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气味的学习情境,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还利用幼儿好奇、好动、好问的心里特点,紧密结合数学科学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幼儿感到真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促使幼儿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并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同步发展。

  大家都知道幼儿对故事,小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幼儿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在*时生活和学习中多渗透数学教育,让学生在玩中学。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建构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我在教学活动的过

  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创设情境,设计许多为学生喜闻乐见

  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到数学知识。 三、在教学中必须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别异。

  尊重儿童在发展水*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的能力差异是客观的,是不以老师意志为转移的。有的孩子思维敏捷、感悟快、一点就通,而有的孩子思维迟缓、感悟慢、总不开窍。在数学中,让孩子进行有层次的练习、也可以让幼儿按不同要求练习。如:在认识1 ----10的排序,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提供6种以上的图片进行排序,能力差的幼儿可提供3个明显大小的实物供其摆弄。实践证明,只有承认幼儿的差异,让幼儿在进行有层次的操作练习,才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支持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去探索与表达。”俗话说:“千人千面”。说明每个人都是独

  特的个体,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老师只有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他们才能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都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对极个别后进生,也能做到耐心辅导,手把手教。当然,在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点,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正视这些缺点,争取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5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是人教课标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因为孩子们在幼儿园学过数数,相对来说知识比较简单。但是刚入学的孩子上课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心得:

  1、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我利用坐火车旅游形式,将练习题串在一起,变枯燥的练习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2、学生直观地看出了每种事物的数量后,我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对图中隐藏的“5种动物”这个数量进行了再次挖掘。个人认为,像文中这个孩子的想法在课中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她想到了其他同学都没能找到的答案。也许在大人眼里,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内容,可是对于刚上小学的6岁孩子来说,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出数量是5的,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也得到了我毫不吝啬的夸奖。

  一节课就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如何把握好每一分钟,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更精练,优化问题的设计是我现在所要学习的。课前备好每一节课,将每一句问题设计好,反复地进行推敲,才能够在课堂当中很好的运用,学生的学习也会更轻松,课堂的教学效率会慢慢提高。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6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是人教课标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因为孩子们在幼儿园学过数数,相对来说知识比较简单。但是刚入学的孩子上课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

  1、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我利用坐火车旅游形式,将练习题串在一起,变枯燥的练习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2、学生直观地看出了每种事物的数量后,我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对图中隐藏的“5种动物”这个数量进行了再次挖掘。个人认为,像文中这个孩子的想法在课中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她想到了其他同学都没能找到的答案。也许在大人眼里,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内容,可是对于刚上小学的6岁孩子来说,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出数量是5的,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也得到了我毫不吝啬的夸奖。

  一节课就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如何把握好每一分钟,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更精练,优化问题的设计是我现在所要学习的。课前备好每一节课,将每一句问题设计好,反复地进行推敲,才能够在课堂当中很好的运用,学生的学习也会更轻松,课堂的教学效率会慢慢提高。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7

  一学期已经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来说,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备课方面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馈,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

  二、教学方面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提高业务水*方面

  在教学中如有疑虑,我能虚心请教老教师及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有时还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作业批改方面

  在布置作业时争取做到有针对性,批改作业时努力做到面批面改。让学生的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培优转差工作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辅导外,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8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和交流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也希望通过交流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与启发,能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在从事一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 培养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他终身受益。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特别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生性好动,喜欢乱跑乱叫,,即使在课堂上随意性也非常大,想说就说,想下座位就下座位,这是儿童本性,教师不要太着急。我们要从课堂常规要求入手,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课堂会倾听的好习惯

  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既要认真倾听老师的引导讲解,更要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般来说,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解时表现还好,但在倾听同学发言时,很难做到专心专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加强训练:如比比谁坐得好、听得认真,比比谁能复述刚才同学的答案,比比谁还有更好的回答等等。这样经常坚持训练,学生就会逐渐养成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2、养成会自我检查,用行动告诉老师的好习惯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学生思维能力、书写能力等存在的差距,大家完成练习的时间就不一致。这时先完成的学生就可能坐不住了,会随意说话,会以许多方式去影响别的同学,容易造成课堂混乱,影响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如看看自己的习题做完

  整没有、是否全对、再算一算、用坐端正的方式告诉老师已经完成等办法加强训练,让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减少出错的概率,也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会说的习惯,有利于学习信息的反馈,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一年级学生,知识面狭窄、语言贫乏,尤其是数学语言的缺乏更是难以准确表达,这就需要老师加强数学语言的锻炼和引导。一年级的数学信息多以直观的图形模式呈现出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我在教学看图列式这类题型时,先引导学生说出图例的意义,问题是什么,然后在要求学生完整表述一遍,把直观形象的图形信息,用数学语言加以正确表达,循序渐进地把意思表述清楚、说完整。说出图意,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条件;能说出问题,就说明他就明白了要求什么。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体会到两个条件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为以后的解决复杂问题打下基础。

  二、保护儿童童真,对学生多表扬、少直接批评

  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老师充满崇拜,老师不经意的夸奖就会让他兴奋许久。这就要求我们摒弃*对表扬不在意的思维,站在儿童的视野,在课堂上不吝惜表扬。

  1、注重表扬的技巧和时机。

  同样是针对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 ,用表扬表现好的同学来引起他的注意和效仿,比直接的批评就管用的多。我以前上课时,发现同桌两个同学都不认真听课,点了其中一个同学的名字,但另一个却依旧无动于衷。后来我尝试换成另一种方式,发现有部分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了,我就会说×××坐得很好,听课特别认真,话音刚落,发现全班同学一下子都坐得端端正正,精神抖擞

  地望着我,被表扬的同学更是特别专心,达到一箭多雕的效果。

  2、注重表扬方式,物质的奖励比口头的鼓励更有魅力。

  上课前,我经常会准备一些儿童喜欢的小奖品,如五角星、小红花,一节课奖励几个表现突出或进步明显的学生,调动大家积极性。课前,我会根据学习内容提出学习要求,同时告诉大家表现突出会有奖励。怎样,有了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激励,学生的注意力就会相对集中,课堂纪律的可控性会大大提高,教师会感到稍微轻松些,教学效果也会比较让人满意。

  3、注重对学生作业评价的多元化。

  用直观的分数、等级、小红旗等图形、加上表扬和激励的评语、以及不定时的全班展示,都能带给学生惊喜,调动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感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动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数学学科是是抽象的、单调的,要千方百计让学生产生兴趣,他们才会喜欢它。

  1、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建立起师生间的亲密关系。

  课间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玩幼稚的游戏,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喜欢上你这位老师了,自然就会肯听你的话,喜欢上你的课了。

  2、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在不同的比赛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的好胜心强,爱表现,不愿掉队。根据这些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课堂练习环节,多设置一些小组竞赛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潜能,减少学生的疲惫感,让学生注意力保持相对集中,情绪保持相对饱满,提高学习效率。

  3、利用课堂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教材编排体系看,游戏活动内容也比较多。所以在课堂活动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发掘

  游戏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我在很多时候,在课堂游戏环节会挑选表现突出的学生与我一起示范游戏(这也是对学习认真的同学的一种奖励,同时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再让分组合作游戏,在游戏中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并强调,任务完成得好的同学有机会再和老师一起游戏(这也利用了孩子喜欢老师,希望得到老师注意的心理)。采取这些办法,学生会比较愿意学习,会较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相对集中,对学习保持较强的兴趣,便于教师掌控课堂秩序,提高教学效率。

  “教有法而无定法”,上面的表述只是我在从事一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点经验和点滴体会,很不成熟,只是希望引起大家对于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我相信,只要我们热爱这项工作,热爱天真的孩子,只要用心去努力,大家会感受到教学的快乐,得到应有和的收获和意外的喜悦的!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9

  将从以下三方面来谈谈。

  一、养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分享、交流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我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他终身受益。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特别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生性好动,喜欢乱跑乱叫。即使在课堂上随意性也非常大,想说就说,想下座位就下座位,这是儿童本性,教师不要太着急。我们要从课堂常规入手,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课堂会倾听的好习惯

  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既要认真倾听老师的引导讲解,更要认真听同学的发言,每节课我都会选出上课最认真听课的孩子进行奖励。其他孩子也会自觉的静下来认真听讲。

  2、养成会自我检查用行动告诉老师的好习惯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学生思维能力和书写能力等存在差距,大家完成练习的时间就不一致。这时先完成的学生就可能坐不住了,会随意说话,会以许多方式去影响别的同学,容易造成课堂混乱,影响学习效率。我先批改好先完成同学的作业,让他们回去订正好,再让他们去监督未完成作业的孩子去完成作业。让他们去当小老师帮助后进生。这样就分解了老师的教学压力,成绩好的孩子也找到了成就感。

  3、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知识面狭窄,语言贫乏,尤其是数学语言的缺乏更是难以准确表达。这就需要老师加强数学语言的锻炼和引导。一年级以直观的图形模式呈现出来,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我在教学看图列式这类题型时,先引导学生说出图例的意义。问题是什么,然后再要求学生完整表述一遍,循序渐进的把题意表达清楚说完整。

  二、保护儿童的童真,对学生多表扬少直接批评

  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老师充满崇拜,老师不经意的夸奖就会让他们兴奋许久。

  1、注重表扬的技巧和时机。同样是针对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用表扬表现好的同学来引起他的注意和效仿,比直接批评就管用的多。我以前上课时发现同桌两个同学都不认真听讲,点了其中一个同学的名字,但另一个同学却依旧无动于衷。后来我尝试换另一种方式,发现有部分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了,我就会说×××坐得很好,特别认真,话音刚落,发现全班同学一下子都坐得端端正正,精神抖擞地望着我,被表扬的孩子更是特别专心,达到一箭多雕的效果。

  2、注意表扬方式,物质的奖励比口头的鼓励更有魅力,课前我会准备一些小红花、五角星,奖励几个表现突出或进步明显的学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对作业100分,书写优秀的同学盖印章,一个月累计一次大排名,对排名前十的孩子进行物质奖励。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动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1、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建立起师生间的亲密关系。课间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玩幼稚的游戏,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喜欢上你了,自然会听你的话,喜欢上你的课了。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不同的比赛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儿童的好奇心强,爱表现,不愿掉队。根据这些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课堂练习房间环节中,多设置一些小组竞赛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潜能,减少学生的疲惫感,让学生注意力保持相对集中,提高学习效率。

  3、利用课堂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材编排体系看,游戏活动内容也比较多,所以在课堂活动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游戏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游戏环节中,我会挑选表现突出的学生与我一起示范游戏,这也是对学习认真的同学的一种奖励,同时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再让分组合作游戏,在游戏中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10

  一、情况分析:

  今年教学一(7)班和一(8)班,每个班级都是60几名学生。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

  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际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讲席”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5篇)(扩展5)

——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0篇

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

  我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已有一学期了,初次担任抵年级,我压力很大,因为一年级教学不同于高年级。作为一位教师,总要对得起孩子,“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于是我踏上了一条求索之路,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感受颇多,收获匪浅。

  要上好一年级的每一节课的确很难,自担任一年级以来,许多老师向我传授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说,要想上好一堂一年级语文,首先,老师要至多耐心,做一名爱生的老师,心中有爱,那么在课堂上,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声问寒问暖,都会体现出浓浓的爱意。心中有爱,才会有更多的爱心去教育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其次,就要能吸引每位孩子的注意力。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要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样,可启发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学习,再者,老师的精神面貌同样能影响和带动整个班级孩子的情绪。因此,老师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另外,还要有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在肯定中充满自信。

  总之,一年级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需要我进一步去摸索、去探讨,我们的担子不轻,责任不小,因为我们老师的工作是基础,是基础中的基础,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2

  从快乐无忧的幼儿园小朋友到真正意义上的一年级小学生,也许他们还未意识到自己的求学之路已经开始。坐到教室里眼睛不停的张望,打量着老师,抚摸着崭新的书包,我强烈的感受到孩子天生就是来学习的。在这片净土,摆在孩子面前的这幅巨画,我该怎样引导他们来填充才会变得五彩斑斓呢?我猛然一惊——小学老师的工作不要那么复杂,唯一可做要做的是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在不断的反思与实践中,我悟出了一些头绪。

  一、让趣味进驻课堂

  课改后,已经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问你答”,在新课标下孩子已经成了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如何让课堂生动、活泼、趣味,已经成了我们当前教育模式下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一年级孩子语文学习的第一张通行证就是汉语拼音。由于孩子的年龄特征,为了使孩子加深印象就必须反复练习,从而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因此在课堂中我将游戏和童话故事或人物贯穿其中。如在拼音复习的时候我就采用大家熟悉的《西游记》人物孙悟空,孙悟空保护完师傅西天取经后,来到我们教室,给小朋友们送礼物,孙悟空可是有火眼金睛谁表现好孙悟空就会送给他礼物,这样大家都认真了。在读的时候,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如我想读给猪八戒听、唐僧听、如来佛主听等等。这样使原本枯燥毫无关联的拼音字母组成一个整体,使整个课堂成为一个故事,师生共同表演这个故事,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

  和一年级的孩子呆在一起,我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天真、活泼。他们那没有修饰,没有掩饰过的情感不由自主的言溢于表。对于小学老师来说,更应该尊重和善待孩子的天真。如我在教象形字“禾”时,孩子问“为什么禾苗的穗是往下垂的,我们这个字却不那样写呢?为什么会发明象形字呢?”这样一问下面的孩子都哄动了。对于孩子的这些问题我首先给予肯定,表扬了他善于思考,并给他们讲了*汉字的博大精深,鼓励他们以后自己去发现探索。如果这个时候老师因为赶进度生气或者直接不答的话,或许以后孩子的探索精神就从此夭折了。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简单、质朴。因此在课堂中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对学生循循善诱,对学生对老师都有益处,作为教师应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形象!

  下面是我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的体会

  第一,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我根据孩子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在教学中穿插各种小游戏。如在教孩子学习了一些生字以后,为了巩固孩子的记忆我经常采用开火车,摘果子,找朋友,猜谜语等方法。特别是摘果子游戏最受学生欢迎,我在黑板上画上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果子,果子上都是孩子熟悉的.字,请学生扮成小白兔提着篮子去摘果子,当孩子们摘下自己认识的字时非常高兴摘了满满的一篮子果子很有成就感。因此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孩子处在一种快乐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喜欢学习增加孩子识字的记忆非常必要。

  第二,低年级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记忆为主,我们的汉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课本中的日、月、目、木、禾、羊,鸟等字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来的,这些字都和实物有相似之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后再识记,就轻松多了。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识记。如:学习“禾”这个字,首先要想到木,但是比木还要多一撇,这一撇就想到稻穗的头是弯弯的,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第三,利用丰富多彩的插图来进行识字教学,我们低年级的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能帮助孩子们识记。如在学习《在家里》这一课,沙发,茶几,电视,电话,台灯、书架、挂钟、报纸都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接触的实物,每个家庭都有,学生很感兴趣。通过汉字与实物的对照,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些汉字,这些图片对学生记忆识字起到桥梁的作用,使每个汉字都赋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了学生的记忆。

  第四,做动作学汉字。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动作的词语,可以用肢体来进行表演的。如在学习《操场上》这一课,动作的词语很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等,这些词语都和动作有关,在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先做一做动作。第一组的词语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提手旁;第二组的词语都是用脚的,所以都有足字旁。通过动作表演,学生不但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兴致极高,学生学起来也省力。

  第五,利用日常生活来识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汉字,如商标,日用品,广告,路牌,超市购物等等,无处不在。如:我让学生搜集衣服上的商标和包装盒,找一找上面的字自己是否认识,孩子的兴趣很浓,从中孩子们学到了很多汉字。而且孩子们之间还进行了交流,我让学生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汉字,*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识字量。

  另外,我还布置学生课外读拼音读物,交代每个家长给孩子买儿童故事书,现在我班很多的孩子识字量大大的提高了。

  当然,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只要我们不断的反思总结,不断的探索发现,不断的寻找更适合学生记忆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的更轻松,更快乐。

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3

  什么是好老师?放在过去,板书漂亮,口齿清楚,课时紧凑,是判定老师能力水*的硬指标。然而,随着课改的深入,好老师的标准也在跟着变化,我有时甚至觉得,忽然间自己变得不会教书了。某种意义上,课改真正冲击到了深层次的教育观念。

  过去上低年级语文课,我按拼音、字、词、句、文的顺序教学,辅以大量的听写练习,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现在进入一年级实验课改教材,“教材是全新的,过去从未接触过,没有辅导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甚至没有写字本与练习册。课改提出的一些新理念,让我有些无所适从。”二期课改在语文教学策略上要求做到:

  ①适当降低识字难度。

  ②且慢学拼音,提高识字量。

  ③推迟学习写字时间。

  ④两年完成五年的识字量。

  按照课改要求,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不再强调拼音。课堂上教授生字时,甚至答应学生去“蒙”字、去“猜”字。那么,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方法帮助学生多认字多识字呢?

  第一、记字形。

  在教学象形字前,我不急于让学生学习书中的偏旁、生字、词语。而是先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他们知道的一些字早先的写法。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致,在黑板上画出了“竹”“日”“山”“水”“田”等字,接着我便引导学生了解*的汉字最早是画出来的。然后给学生介绍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学生被*悠久的文字发展史深深地吸引住了。有些字形相似,看起来差不多。要引导学生留意找特点,区别它们不同的地方,如“毛”和“手”这两个字。我引导学生观察两字的不同,学生观察的结果是:“毛”最后一笔是竖弯钩,“手”最后一笔是竖钩,我再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记忆的好方法,编成小儿歌:“毛毛,尾巴弯弯翘翘”;“小手小手,拉拉勾勾”……是字形不同,字音也不同。再如,“向”、“问”形近字,学生结合“问”字门字框左上角有点、不封口的特点,自编出小儿歌:“门里有张嘴,开口问一问。”结合“向”字把“”想象成小眼睛,编出小儿歌:“眼睛睁大,辨别方向,方向的向。”

  第二、记字义。

  汉字中的许多字都是由一个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的。如,学生在学习“清”字时,把“清”与“青”字混淆。我启发学生根据“清”的形旁“三点水”和声旁“青”编成小儿歌:“青青叶儿清水洗。”这样学生通过儿歌理解了字义,分清了“清”、“青”。这时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发现的记字形的方法,并运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在识字过程中,学生看到生字,马上就会将生字与熟字进行比较。比较后,他们会发现,在基本字的基础上,加加、减减、换换就可以记住许多字的字形。教学时我告诉学生:“许多字是由它原来的形象演变而来的。字的偏旁部首往往能表明这个字所指的意思。如言字旁的字往往与说话有关;女字旁的字往往与女人有关;竖心旁的字往往与心情有关;形声字中一般右边是字声;左边是字义。“菜”“踩”“睬”“彩”、这些字,有些读音虽然变了,但字义往往离不开偏旁所说的意思。”教学中我们把用基本字带出的数个音、形相近的合体字称为“字族”。假如在识字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个字族中的字,在学习这个字的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尽量多的运用他们发明的加、减、换的识字方法找出自己熟悉的这个字族中的字,比一比谁是识字小博士。

  第三、记字音。

  有些同学时常把同音字、音近字用混了。要留意辨记这些字的用法。如,“对”、“队”二字学生也轻易混淆,两字音同字不同,学生易写成“排对”、“写队”面对这种情况,我对学生讲解:“对,是针对,是与错意思相反的意思。”并引导学生结合字的形、义想象,自己动脑筋来区分记忆。最后,学生编出了形象生动的小儿歌:“小裁缝,真细心,又量对了一寸”;“小人排队,耳朵听好”在语文活动课中,我再把这些小儿歌变成“它是谁”、“找朋友”等猜字游戏。学生们在课堂上争先恐后的边说边猜,兴致勃勃,整堂课趣味盎然。课虽终,兴犹存。学生们不自觉的在学中玩、玩中学,错别字问题迎刃而解。

  学生的`识字天地十分广阔,不局限于一、二册课本,也不局限于小小一堂课,生活是最好的识字课本,社会是最好的识字课堂,把大小课堂结合起来,更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充分利用社会这一识字大课堂,营造氛围,组织开展了各种识字活动,不失为一种极佳的识字途径:识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四周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对生字的熟悉大有帮助;从课文的内容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我们利用晨会,午休时间等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识字活动:如上《比尾巴》这一课,举行《我对动物知多少》主题活动,学生在了解动物的特点的同时,熟悉了各种动物的名称……每次活动一个主题,一个中心,学生在识字活动中轻松愉快地熟悉了汉字;自作“识字课本”,引导学生自己制作“识字课本”,是一件十分有趣的活动,如在教学《自选商场》时后,让家长带学生逛超市后,把所买东西的包装袋:如食品中“盼盼法式小面包”等;饮料的包装:如“汇源果汁”等;保健品中的包装:如“脑白金”“黄金搭档”;还有各种报纸杂志的刊头字等等,这些都是儿童识字的最好资源,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非常精美的“识字课本”这种“识字课本”定期拿到班上交流,分享成果,*时闲暇拿出来读读,看看,对识字来说,真是实用、有效。

  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留意力不易持久,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我们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这样可以启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人生识字聪明始。”学生的创造性很强,特殊是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当学生出现错别字时,作为老师对待学生不要一棒子打死或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应告诉学生,写字不要有差不多的想法,还要养成多动脑、多记、多分析的习惯,避免错别字再次出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自己出现的问题。刚开始可以师生共议找方法,逐步的放手,最后学生可自己创编、总结出儿歌或小故事。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生“授之以渔”,使他们把握正确的,良好的学习方法,自己解决问题。这就达到了“教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的目的,学生的能动性才能真正得以培养。

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4

  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我和这些学生已经相处了一个学期了。我是一个刚跨出校门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新教师,由一个角色进入一个新的角色。随着角色的转换让我感受到了新课程的优越,与我以前的学习方式相比它犹如一股春风,为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机,也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教学舞台。期末临近,回想这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感觉真累,但也伴随着收获的快乐。

  这学期以来,我按照期初制定的教学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互相听课,认真听取同年段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定期做好工作总结,不断地把点滴经验投入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猜测、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获得所应掌握的语文知识,使语文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努力贴切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一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换点,这阶段的儿童感性多于理性,对于外界事物,侧重于主观认识。通过这一学期教学,使我明白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应该多用童化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直观事物来指导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迅速接受知识。当学生把老师当成一位良师益友对待时,他的思维就像草原上的野马天马行空,于是,交流的火花拼出了个性的思想;可是当学生的交流成了断线的风筝时,教师也要及时遏制,这时教师的权威也是不容置疑的。

  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情绪激昂、忘情投入的时候,难免会有“吵闹”的问题,经常会出现“我想……我要……我能……我来做……我还有……我认为……”。这是,我都尽量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于是学生都能自始自终情绪高昂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结论,如果讲得有道理,我都给予肯定,让学生有机会坦陈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维成果,不轻易否定孩子在认真思维的基础上的答案。同时在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相互鉴别,把发散的思维再回笼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严谨性和深刻性。

  每个人都渴望着别人用赞赏的眼光来对待自己,当老师一句“嗯,~~同学读得极为流利,如果他读得慢一些,加上些动作,那就更棒了!”或同学们的一片热烈的掌声,会让他觉得上课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评价机制的建立和灵活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活化课堂,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认可,在评价中促进成长。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想学爱学主动学了,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总之,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坚持以新课程的标准实施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引导学生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吸取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了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不过还应该说的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众多的学生是可以接受新课程的教育方式的。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年龄上的差异,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学习上就有点困难了,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当然,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5

  总之一句话,爱心+耐心+细心,要当好一名启蒙老师很不简单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三、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四、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吸引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6

  在我数几年的低段语文教学中,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说,要想上好一堂一年级语文,首先,老师要至多耐心,做一名爱生的老师,心中有爱,那么在课堂上,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声问寒问暖,都会体现出浓浓的爱意。心中有爱,才会有更多的爱心去教育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其次,就要能吸引每位孩子的注意力。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要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样,可启发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学习,再者,老师的精神面貌同样能影响和带动整个班级孩子的情绪。因此,老师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另外,还要有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在肯定中充满自信。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借助道具,渲染对话情境

  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童话故事。对于课本上的几篇寓言,也是情有独钟。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导入和学习时,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如果在朗读时,仍能使学生保持一种十分兴奋的心情,无疑是十分有利于学习的。而分角色朗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我在指导《三个小伙伴》的分角色朗读时,为学生准备了头饰(狼、小羊),让学生到讲台边来表演。由于头饰渲染了气氛,学生们都格外的兴趣盎然,争先恐后来表演、朗读。甚至有的学生将对话背了下来。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道具,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开心、读得开心、演得开心。

  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有趣,也使教学变得更为有声有色。在教学中,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使他们能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二、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做到:一是要提高学生课堂主体意识,淡化教师的“理性权威”意识,消除教师的“话语霸权”角色。二是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建构意识,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内在需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讲方法、讲规律,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四是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不搞“一刀切”,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关注,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讲课要言之有物,切忌废话连篇提高语言讲解效果,首先要言之有物。在教学中,只要于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讲解,才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只有言之有物,就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使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积极的反应。对一些动作的讲解只要抓住了本质与关键也同样可以起到一语破惑的效果,关键要言之有物。比如教“立卧撑”的动作时,让学生知道“两直一快”是做好立卧撑的关键,在动作时要求做到“俯卧要挺直,站起要立直,动作要快速”就行。在讲解怎样掷得远、跳得远时,只要讲清“角度、力度、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就行,切忌废话连篇,影响讲解效果,浪费教学时间。

  三、讲课要言之有序,切忌语无伦次

  提高语言讲解效果,要精心设计讲解顺序。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切勿东拉西扯,语无论次。体育教学的讲解顺序尤为重要。

  体育教学的讲解顺序一般是下肢躯干上肢头部,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讲解顺序,比如“立正”的动作要领,如果你脚下一句,头上一句,语无伦次,东拉西扯,就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对较难动作的讲解更要抓住特点,更要力求合理的讲解顺序,层层深入,逐一破惑,才会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

  四、讲课要富有情趣、使师生产生共鸣

  提高语言讲解效果,要注意富有情趣,使学生产生共鸣,因此,巧妙地运用形象的比喻,合理地穿插一些风趣的语言等,都有利于增强语言讲解的感染力,比如在讲解跳远的踏跳时,用“踏板狠、离板快、好象弹簧跳起来”有比喻句讲解,就会使学生易于理解,茅动开。否则,一味地从头到尾都有是专业性很强的术语讲解与强调,语言讲解就显得比较单调乏味,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

  五、讲课速度要快慢得当

  讲解时,速度太快,学生往往只是盲目地听教师灌输,而毫无思考的余地,不利于启发学生,影响讲解效果。速度太慢,则显得*铺直叙,无有节奏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讲解时要根据不同情况,把握好讲解的`速度,如讲解新动作时速度应放慢,讲解复习内容,简单练习要求时,可稍放快讲解速度。对低年级学生讲解动作时,切忌速度太快。教学中切不可因教学法时间因素,有意地放慢或放快语言讲解的速度。

  总之,一年级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需要我进一步去摸索、去探讨,我们的担子不轻,责任不小,因为我们老师的工作是基础,是基础中的基础,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7

  执教一年级语文已有一个半学期,感受颇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并不然,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我认为要想让孩子掌握更多的识字量,在教学中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孩子在一种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识字教学,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

  第一,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我根据孩子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在教学中穿插各种小游戏 如在教孩子学习了一些生字以后,为了巩固孩子的记忆我经常采用开火车,摘果子,找朋友,猜谜语等方法 特别是摘果子游戏最受学生欢迎,我在黑板上画上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果子,果子上都是孩子熟悉的字,请学生扮成小白兔提着篮子去摘果子,当孩子们摘下自己认识的字时非常高兴摘了满满的一篮子果子很有成就感 因此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孩子处在一种快乐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喜欢学习增加孩子识字的记忆非常必要

  第二,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和总结,在第一学期学了很多独体字,再加上学生认识的偏旁越来越多,我指导学生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等多种方法来识记汉字,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孩子的`理解、记忆能力越来越强,这都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孩子们越来越觉得学生字并不难,兴趣越来越高。

  第三,利用丰富多彩的插图来进行识字教学,我们低年级的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能帮助孩子们识记,如在学习《识字四》这一课,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蜘蛛等,学生很感兴趣,通过汉字与实物的对照,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些汉字,这些图片对学生记忆识字起到桥梁的作用,使每个汉字都赋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了学生的记忆

  第四,利用偏旁部首归类识记生字。比如学习提手旁的字,足字旁的字、月字旁的字等等,让学生动作表演,学生不但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兴致极高,学生学起来也省力

  第五,利用日常生活来识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汉字,如商标,日用品,广告,路牌,超市购物等等,无处不在 如:我让学生搜集衣服上的商标和包装盒,找一找上面的字自己是否认识,孩子的兴趣很浓,从中孩子们学到了很多汉字,而且孩子们之间还进行了交流,我让学生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汉字,*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识字量。

  另外,我还布置学生课外读拼音读物,交代每个家长给孩子买儿童故事书,现在我班很多的孩子识字量大大的提高了。

  当然,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只要我们不断的反思总结,不断的探索发现,不断的寻找更适合学生记忆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的更轻松,更快乐。

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8

  下面是我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的体会:

  第一,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我根据孩子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在教学中穿插各种小游戏。如在教孩子学习了一些生字以后,为了巩固孩子的记忆我经常采用开火车,摘果子,找朋友,猜谜语等方法。特别是摘果子游戏最受学生欢迎,我在黑板上画上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果子,果子上都是孩子熟悉的字,请学生扮成小白兔提着篮子去摘果子,当孩子们摘下自己认识的字时非常高兴摘了满满的一篮子果子很有成就感。因此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孩子处在一种快乐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喜欢学习增加孩子识字的记忆非常必要。

  第二,低年级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记忆为主,我们的汉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课本中的日、月、目、木、禾、羊,鸟等字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来的,这些字都和实物有相似之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后再识记,就轻松多了。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识记。如:学习“禾”这个字,首先要想到木,但是比木还要多一撇,这一撇就想到稻穗的头是弯弯的,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第三,利用丰富多彩的插图来进行识字教学,我们低年级的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能帮助孩子们识记。如在学习《在家里》这一课,沙发,茶几,电视,电话,台灯、书架、挂钟、报纸都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接触的实物,每个家庭都有,学生很感兴趣。通过汉字与实物的对照,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些汉字,这些图片对学生记忆识字起到桥梁的作用,使每个汉字都赋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了学生的记忆。

  第四,做动作学汉字。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动作的词语,可以用肢体来进行表演的。如在学习《操场上》这一课,动作的词语很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等,这些词语都和动作有关,在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先做一做动作。第一组的词语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提手旁;第二组的词语都是用脚的,所以都有足字旁。通过动作表演,学生不但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兴致极高,学生学起来也省力。

  第五,利用日常生活来识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汉字,如商标,日用品,广告,路牌,超市购物等等,无处不在。如:我让学生搜集衣服上的商标和包装盒,找一找上面的字自己是否认识,孩子的兴趣很浓,从中孩子们学到了很多汉字。而且孩子们之间还进行了交流,我让学生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汉字,*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识字量。

  另外,我还布置学生课外读拼音读物,交代每个家长给孩子买儿童故事书,现在我班很多的孩子识字量大大的提高了。

  当然,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只要我们不断的反思总结,不断的探索发现,不断的寻找更适合学生记忆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的更轻松,更快乐。

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9

  时间毫不停息地走着,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以及本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也一个学期了,这一个学期在工作中,我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自己不会愧对于教师这个神圣的职责。现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如下:

  本学期,我坚决落实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二个星期里,我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讲讲、说说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年级里、科组里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的心愿。所以,在*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在课堂板书、给学生的留言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3)抓好读书训练。

  如何让学生能从“阅读”变为“悦读”是一个关键。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出来。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特别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虽然本次期末考试学生成绩较好,但是班上两三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这还需要在下学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帮助。

  2、家长配合不够。说明我一家长的沟通还不够,这将是我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0

  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我和这些学生已经相处了一个学期了。我是一个刚跨出校门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新教师,由一个角色进入一个新的角色。随着角色的转换让我感受到了新课程的优越,与我以前的学习方式相比它犹如一股春风,为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机,也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教学舞台。期末临近,回想这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感觉真累,但也伴随着收获的快乐。

  这学期以来,我按照期初制定的教学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互相听课,认真听取同年段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定期做好工作总结,不断地把点滴经验投入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猜测、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获得所应掌握的语文知识,使语文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努力贴切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一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换点,这阶段的儿童感性多于理性,对于外界事物,侧重于主观认识。通过这一学期教学,使我明白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应该多用童化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直观事物来指导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迅速接受知识。当学生把老师当成一位良师益友对待时,他的思维就像草原上的野马天马行空,于是,交流的火花拼出了个性的思想;可是当学生的交流成了断线的风筝时,教师也要及时遏制,这时教师的权威也是不容置疑的。

  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情绪激昂、忘情投入的时候,难免会有“吵闹”的问题,经常会出现“我想……我要……我能……我来做……我还有……我认为……”。这是,我都尽量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于是学生都能自始自终情绪高昂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结论,如果讲得有道理,我都给予肯定,让学生有机会坦陈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维成果,不轻易否定孩子在认真思维的基础上的答案。同时在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相互鉴别,把发散的思维再回笼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严谨性和深刻性。

  每个人都渴望着别人用赞赏的眼光来对待自己,当老师一句“嗯,~~同学读得极为流利,如果他读得慢一些,加上些动作,那就更棒了!”或同学们的一片热烈的掌声,会让他觉得上课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评价机制的建立和灵活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活化课堂,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认可,在评价中促进成长。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想学爱学主动学了,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总之,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坚持以新课程的标准实施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引导学生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吸取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了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

  不过还应该说的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众多的学生是可以接受新课程的教育方式的。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年龄上的差异,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学习上就有点困难了,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当然,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5篇)(扩展6)

——小学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5篇

小学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1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不知不觉一学期即将结束了,担任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我觉得很忙碌很辛苦,其中也充满欢乐。由于从高一段年级下来对教学一年级经验不足,就向有经验的同事取经,我不断反思自我的教学。总结这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好的开端,是走向成功的一半,开学我就注重孩子们的习惯培养,做为语文教师我注重孩子们的坐姿站姿:

  1、在上课前要把语文书和文具盒放在课桌的左上角上,在自我的课桌前坐好要求头要正,身腰直。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等待教师上课。,有了充分的准备孩子们的精神饱满,有利于上课。

  2、写字习惯的培养,让孩子们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头正、身直、脚放*。教给孩子握笔姿势。

  3、读书习惯。让孩子们做到开始用手指读,到之后两手捧着用眼读,有了好的习惯让学生做到有条不紊。

  二、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

  对于一年级教材来说,资料繁琐,做到有计划的教学,需要认真的备好课,我深入学习新课标,明确一年级教学目标,看好参考书,抓住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由于部分资料是幼儿学前学过的,我就适当节减,抓住没有巩固好的资料,反复纠正练习,做到有的放矢。除了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个别学生没上大班,拼音不好,就要重点辅导。一节课40分钟,中间我采用猜字谜,放儿歌,做游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进取性,这就需要认真备好课。做到不打无备课仗,也适应学校随时推门听课的要求。每个小节认真的在参考书上划出,怎样教记在语文书上,让孩子们做到的我就自我先做到,做到写好每个字,我课前自我先练好写好。

  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兴趣教学。

  有了很好的习惯,和充分地备课,还要学会放手。这就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做到事半功倍,如我教给孩子们在课前预习课文怎样预习,读熟二类字,划出自然段,把二类字圈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在教学识字,采用加一加,减一减,利用人名,儿歌,等方法记住汉字,拼音教学中编成儿歌,加深小雨点的记忆,编儿歌一口咬掉牛尾巴,记住“告”。读书,容易读破句子,我就让孩子拍手读书做到不拖腔,不读破词语。兴趣教学是多年来倡导的,兴趣是很好的教师,有了学习兴趣,收获就大。我力争做到兴趣教学,每课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做成教学幻灯,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做到直观教学,生动趣味,猜字谜、做游戏,闯关,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学会知识。

  四、采用小组合作教学。

  学校在郭主任的带领下,倡导小组教学,,小组教学不仅仅管好教学纪律,还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知识学生自我掌握牢固,在教学生字时以小组探讨实际的方法,各自说出自我的"方法,说出字词的意思,各抒己见。加深理解。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也做到了面向全体。培养了小教师。

  五、采用激励表彰法。

  在每次教学我都要认真的总结表扬,有时穿插表扬,给读书好的的,坐的好的。除了说你这个同学真棒,读书声音真洪亮,写字真漂亮,还要发给孩子小星星,攒到五个后换小红花,或者本子,小小激励调动学生的进取性。

  六、培养课外阅读习惯。

  让学生读好小熊过桥经典之外,在家里我坚持学生亲子阅读每周记好1—2篇记录。坚持下来,收获较大,部分孩子能较好的读完一篇文章。对以后课文教学理解有很好的帮忙。

小学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2

  小学班主任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当孩子们需要关心爱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给予他们细心的体贴和温暖;当孩子们有了缺点,班主任又该是一位严师,严肃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帮助他限期改正。于是,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长,发展以至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说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默默无闻地耕耘了几度春秋,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于是,我经常利用班会、晨会、课前、课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及时教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觉遵守纪律。

  二、细处关爱,亲近学生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孩子,热心的帮助孩子。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七、八岁的孩子们整天在妈妈的怀里撒娇,都不讨厌妈妈,为什么?因为妈妈疼他们,爱他们。毫不吝惜地把一切献给他们,所以孩子们也深深的爱自己的妈妈。我常想,一个低年级的班主任要带好这些孩子,首先要当个好妈妈,要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爱他们,要拿出自己的爱心去“哄”他们,“骗”他们。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跳绳,我帮他们梳头、剪指甲、系鞋带等。这样,孩子们跟我亲热起来了。我还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励孩子们的积极性,每天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我会奖励他们红果果,口头表扬,给评比栏里上红旗,有时会摸摸孩子们的头等。虽然这些举动在*眼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可是在孩子的心中却产生了巨大的涟漪。经常有家长和我说,自己的孩子回家以后是那么激动、兴奋,还说下次还想得到这种奖励。

  三、具体要求,指导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能熟知轮廓,但不注重细节。我在任一年级班主任开始,就常听一些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听不懂大人说的话。”我在工作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师没讲清或学生没听明白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学生们只能是瞪着眼睛看着你,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或者其行为往往事与愿违。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而且不利于他们掌握做事情的技能。为此,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听懂老师的要求并根据要求去出色地完成任务呢?

  我认为,首先要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和他们交流。其次,要注重细节教育,把该做的事指导到位。比如洗抹布,我通过观察发现,小孩子洗抹布的方法是,把抹布扔到水里,涮一下,一捏就行了,抹布根本没洗干净,因此,用这样的抹布擦过的地方还是那么脏。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吗?是孩子有意糊弄吗?我认为都不是。这只是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使然。因为他们很想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但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专门找一个时间,教他们洗抹布。我先打来一盆水,然后教他们怎样搓,怎么拧,告诉他们只有拧出的水清了才算干净。这样的身教非常成功。现在再看看他们洗抹布,一个个可认真了,都洗得特别干净。同样的道理,打扫卫生、物品摆放等工作,只要把要求的细节说到位,小孩子就能听得懂、做得到。再来说说我怎样使学生学会收作业吧,我让他们同桌的作业摞到一起,从后往前传,自己的作业放在下面。每组的传上来后,教他们怎样摆放,一组正,一组反,组组分明,便于批改,便于发放。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很快就领悟了要领,这样,哪一个孩子还能做错呢?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和约束,使学生的观察力、生活技能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给大家留下了反应迅速、能力超常的印象。现在,班级日常管理的各项工作如晨读、自习课的.纪律,中午的古诗词诵读等,都有学生组织,管理效果特别好。

  四、及时表扬,延迟批评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不应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小,事儿多,一上课就“告状”。当老师的又不能不公*处理,这样耽误的时间太多,而且学生因为受了批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低落的情绪体验使智力活动水*明显下降,课堂吸收效率变低。针对这一情况,我的处理办法是:

  1、要求学生下课“告状”,课上带着好的情绪听课。这样,课前的小矛盾、小问题没有谁会记到40分钟以后,“告状”的几率就低了,课堂的利用率提高了。

  2、延迟批评,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机会。我把批评留在每一天快要放学的时候,这时学生往往已经在负疚的情绪中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老师只要加以指导,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说到表扬,那就要及时、准确。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例如,学生值日时,当我看到一个表现特别好的例子,就会当众说:“某某某同学真能干。”还摸摸头、拍拍背,用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如果看哪个同学主动做好事,并且讲究方法,则更要表扬:“瞧,某某同学的观察力多敏锐呀,老师刚把小黑板放在地上,他就看出来需要擦。瞧,擦得多干净,大家都要学习他呀!”这样表扬后,班里课间擦黑板、倒垃圾等活大家都抢着干,谁也不袖手旁观,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和为班级服务。结果,班里越来越整洁,孩子们也越来越懂事理。

  一年级孩子们的心灵是一张洁白无暇的纸,就看你画上去的是灰色的黑点,还是亮丽的彩虹。只要我们充满爱心,关心和爱护他们,并严格地要求和教育他们,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严结合,细致入微,一定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小学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3

  时间毫不停息地走着,我担任一年级(5)班的班主任以及本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也一个学期了,我也在迅速地成长着。这一个学期的工作给了我很多磨练的机会。在工作中,我不断的反思着自我,努力使自我不会愧对于教师这个神圣的职责。现总结自我的教学工作如下:

  本学期,我坚决落实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本事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自身素质的提高

  1、进取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参加学校、组内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本事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本事。

  2、虚心请教。

  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向同组教师学习。开学一段时间,坚持每一天听年级组长周教师的课,以便尽快掌握一年级的新的教育教学的方法,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自我遇到不够明白的地方虚心向组内教师请教。*时作业的布置都向组内教师请教,得到了组内教师的好评。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上好每一节课。

  充分利用资源,为自我上课作好准备。同时,我经常上网寻找有关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实录、教学经验论文等,与年级教师共享,从而不断为自我的教学水*“充电”。

  二、具体教学工作

  (一)打好汉语拼音知识的基础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趣味,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年级里、科组里的教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我能让学生学得简便、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一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经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动学生家长与学生一齐,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如和孩子用卡片做读拼音的练习。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

  (二)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要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所谓“字如其人”,看字就能看出一个人。所以,在*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异常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教师,我更注重自我在课堂板书、给学生的留言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异常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坚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所以,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所以在课堂上常常提醒学生“注意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

  (三)培养学生的朗读

  我自我是很喜欢读书的人,所以我期望我的学生在朗读方面有所收获。而书读出感情了,也就说明把握了文章。这也能够有利于建立我们的班级风格。所以在*时的教学中我异常注意学生读书的指导。

  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进取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必须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我的感受出来。第三,注重自我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异常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有感情地读书也是我的乐趣,与孩子们一同感受读书带来的欢乐,使我的课堂丰富而生动。

  (四)注重学生课外阅读本事的培养

  在开学初,班级给学生推荐了《365夜儿歌》,鼓励学生利用学过的拼音,自我读儿歌,在读儿歌的同时又更好的掌握了拼音,一举两得。在此基础上,我们每一天请2个孩子来教大家读自我喜欢的儿歌,激发了学生浓浓的读儿歌的兴趣。

  (五)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个班级64个孩子,64个孩子都不一样,理解本事也有不一样,应对孩子们的个别差异性,我努力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都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我适合的知识,让他们在学习上有所提高。异常是班上一个小男孩,开始时还很不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我和副班主任找来他的爸爸妈妈,经过个方面的努力,他的学习提高是各位科任教师有目共睹的。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虽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可是学生因为年龄问题,在教学中还没有完全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多加以引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2、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这还需要我不断地努力,掌握更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多向其他教师学习。

  3、教师机智有待提高,应对课堂上学生的不一样问题,要求我们更要在备课时,不仅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注意预设和生成。

  4、注意对不一样学生要有不一样的教学方法,缩小学生间的差异。

  5、学生语言本事的`培养。培养学生语言条理性、完整性,也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

  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的标准实施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引导学生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吸取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了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而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也明白自身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会利用各种机会,不断的充实自我。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善,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不辜负学校对我的期望和培养。

小学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4

  一、变抽象为形象,激发识字兴趣。

  1、在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

  一年级新教材要求识记的生字较多。这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抽象的字识记困难,但对字与图相对应的识字却较为轻松。例如在教学象形字“月”时,先将对应的画着月亮的图展示给大家看,然后出示“月”字让孩子们观察,大家都说真像。这样,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月”的字形。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尽量将图与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情境,在游戏中学汉字。

  识字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常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于是我在课堂上巧妙地创设了有趣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事物、认读词语、学习汉字。

  3、在观看动画中激发识字兴趣

  低年级的小朋友最喜欢看动画片了,我们应抓住这一特性,给枯燥的语文课增添情趣。这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课文内容或课文插图制成精彩的动画片,让小朋友兴趣盎然地学习生字。如教学《树叶》中的生字时,我通过多媒体,把书上的插图制成动画效果,在播放动画的同时适时地出现生字及词语,出现树叶飘落的画面时,在旁边出示“地上”这个词语,在出现小虫的画面旁边出示“小伞”这个词语。这样,学生高兴地观看动画的同时也认识了这些字,并且了解了字意。

  4、树立榜样,选出“小老师”,在互助互学中培养识字能力。

  学习是个互助的过程,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直提倡互助互学。首先,将同桌的孩子作为一个最小的互助学习组,并从中选出若干个“小老师”,在学习中,他们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检查等。这样既教育了孩子应该互相帮助,也潜移默化地教会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其次,在*常的识字教学中,如孩子有不认识或遗忘的字词,既可问同桌,又可请教同学或老师。这样,学生在互助互学中学会了不同的识字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5、寓学于动,在识字中巧妙地进行语言训练。

  在识字课中,要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玩中练习说话,在认识汉字的同时,训练了思维,发展了语言。

  6、学生自己探究,在感悟中发现汉字规律,培养识字能力。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的愿望”,“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由巨大潜力的命体,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

  二、课外识字,方式多样,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

  课内识字是识字教学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课堂外的识字往往更加丰富、更为重要,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识字,这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

  1、利用校园文化进行识字教学。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识字愿望,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定会收到好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周围的文化氛围进行识字教学。比如教学生认识我们的校牌“明德小学”几个字,再看看墙壁上的警示牌或者教室里贴的标语。

  2、利用社会环境进行识字教学,并开展课外识字比赛活动。

  星期天,孩子跟家长外出、购物时,鼓励孩子看商店的店名、警示牌、所购物品的名称、超市有“出口、入口、收银台”等,这些都是利用的识字活教材。

  本期,我组织了一次课外识字比赛活动“我在街上识汉字”、“边看电视边识字”、读课外书识字等方式的识字大赛。

  3、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识字兴趣。

  在每天的日常教学中,我坚持用一定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记得第一次讲故事时,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可在最精彩的地方,突然停下来不讲了。看着孩子们渴求的眼睛,我告诉他们:“后面的故事只有看了故事书才讲得出来”,并说只有多认字,才能看故事书,才能讲出精彩的故事。这样激发学生多去看故事书,以便认识更多地生字。

  总之,认识学习汉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值得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究的长远课题。

小学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5

  从教二十一年,原来都是教中高年级,只是近几年才教低年级。当我听到又要执教一年级的语文时,前年第一次教一年级语文时的迷茫、心酸涌上心头……但既然任教了这一学科,就要积极面对,不能将情绪带进教学中去。一年级是基础教学的起步,是基础中的基础。在这一学年我重点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入手,培养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扩大学生阅读视野。现将这一学年做的工作作一回顾: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好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开学第一周,我配合班主任一起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用顺口溜等学生易学易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读课文、读生字);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并通过校讯通发信息尽量取得家长的合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情境,将游戏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如在教学汉语拼音时,我将孩子带进拼音王国,用开火车、做拼音操、声调操、摘苹果等孩子喜欢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地学习,让他们爱上语文。一年级教学中识字是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我尽量根据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交朋友这一特点,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所以在教学中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变换游戏形式,如识字中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一猜的方法识记生字,有些会意字还可以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做一做,变枯燥的识字为有趣的游戏,孩子们识字的兴趣自然就浓了。

  三、扩大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因此我们的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考试,而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多看课外书,如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交换角色睡前互相读童话故事,也可以让孩子们将自己读到的好故事,要阅读中的新发现跟同学交流,在阅读中既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四、鼓励学生结对子互相帮扶。

  因为班上有八十一个人,再加上有不少留守儿童和家长无法辅导孩子学习的,因此在有不少孩子在学习上非常落后、被动,这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么办呢?孩子长期这样下去,会对学习丧失信心的,我在课后曾对几个孩子进行辅导,但见效不大,且需要帮助的孩子太多,我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我就试着让几个成绩优秀的孩子跟这些学困生结对子,组成帮扶小组,帮帮这些学困生。但毕竟孩子自己年龄还小,成效不大。

  一年的教学下来,总的感觉是累,但是累的同时见证了学生的成长,也分享了孩子成长的喜悦。语文教学中,我一路前行,“累且快乐着”!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5篇)(扩展7)

——一年级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3篇

一年级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

  始于20xx年数学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她的.童年。20xx年,教育部颁布了源自对实践的反思和理性思考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她将在今后一定时期指引着我们的数学教学实践。

  一、《新课标》充分体现数学价值

  教材中学习素材的选择,图片、情景、案例与栏目等设置,拓展内容的编写,以及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都与数学内容有实质性地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实质的理解。

  1、教材内容首先关注数学课程内容的主干

  教材在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等部分内容中,突出了“代数模型”的含义和建立代数模型、求解代数模型的过程。在分析不同概率实验实质的过程中,抽象出“概率模型”的含义,分析概率模型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模型思想的实质,以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在运用图形性质解决几何问题、构造代数对象的几何背景、利用图形特征表达数学问题等活动过程中,概括出借助图形表达数学对象结构的含义、基本做法和作用,以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在有关证明与求解方法的教学内容中,关注对通性通法内涵与价值的介绍,而不应当舍本求末,过于关注特定的技巧、方法。

  2、教材体现了数学知识的严谨性

  对于定理的学习,教材体现了结论的探求过程,以利于学生明确条件,理解结论由来的道理;在证明过程中,用严谨的过程来帮助学生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课程的编排反映数学价值

  《标准》对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不仅仅包含知识、技能方面,还包含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经验方面。教材在表现课程内容时,围绕主题,介绍有关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思想方法、应用情景等,以求全面反映其数学价值。

  二、《新课标》利于学生学习

  学生是使用教材的真正主人,所有的教材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

  1、教材更接近学生生活

  教材在内容的引入上更接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样更能体现我们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的宗旨。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从“梯子问题”中出现的“与直观相异”的现象出发,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求解思路。

  2、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与学生认知相辅相成

  《标准》强调: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几点体会

  1、在教学中应树立新观念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教师已经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学生的合作者,我们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结论,而应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2、教学中师生应互相沟通、交流

  在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教师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探索,分享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学习。当师生之间建立起温馨的情谊,课堂教学氛围必然轻松愉快,学生对信息的感受性、反应的敏捷性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都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教师也会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从学生对自己的热爱与期待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3、在教学中进行数学开放题教学。

  数学开放题是指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由于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特定功能。数学开放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一年级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2

  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就必须改革,课程改革正顺应了时代的召唤,它为*的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新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教学改革要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现在的新课标强调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物体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从现实中发现图形、发现规律。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大量的活动中,积累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建立数学模型。教师在教学上灵活机动,不必教死书,学生也不必死读书,而对学生成绩及教学的评价也不必单一评价,不只限于笔试。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收获如下: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2、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自主合作探究,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等对话与交流,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回归到“立人”上。教师的角色转变到“促进人的发展”上,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的。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一年级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3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通过学习,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思维水*的发展,制约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我们广大的教师也应该彻底地洗脑,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我就采用了先猜想~论证~归纳教学过程。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健全新的评价机制。

  评价不但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发挥,学生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化、交互化,继续坚持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待他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健康的成长。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教师,一定要*思想,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的。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数学教学 菁选五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五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