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调研报告3篇

时间:2022-08-24 10:05:07 来源:网友投稿

公共卫生调研报告3篇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2020年07月29日 公共卫生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卫生调研报告3篇,供大家参考。

公共卫生调研报告3篇

篇一: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2020 年 07 月 29 日

 公共卫生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监督议题,听取和审议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提升我市卫生健康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审议质量,第六十三次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重点内容、具体步骤和工作要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过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及时作出关于依法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余红艺主任就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立法、监督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我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下,深化监督工作“十步法”,深入组织开展系列调研:一是“学”,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专题法制讲座,邀请省卫健委副主任夏时

  畅作关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辅导报告。二是“听”,召开专题汇报会,听取市卫健、编办、发改、财政、医保、教育等 11 个部门相关工作情况的汇报。三是“谈”,召开由区县(市)卫健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负责人、市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市民代表等参加的系列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四是“察”,常委会组建三个视察组,胡军、戎雪海、王建社副主任带领部分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分赴海曙、镇海和江北等地开展实地视察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工作情况和意见建议。五是“征”,6月 18 日至 22 日,我委与甬派合作,就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内容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参与投票的“派粉”达 141070 名,社会反响热烈。六是“商”,梳理调研收集的情况及外地做法经验,与市卫健、编办、财政、教育等部门进行专门对接,共商工作举措。七是“协”,委托 10 个区县(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协作调研并收集调研报告,指导市人大代表卫生专业小组开展专题调研,还与公共卫生专家进行交流研讨。

 二、工作成效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深入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统筹安排、循序推进,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面、提质、增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

  到不断推进。我委与甬派联合网上问卷调查显示,有 87.3%的参与投票者认为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体上较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各级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统一调度指挥下,全面筑牢疫情防线,依法实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精密智控,阶段性打赢了防控阻击战,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同时经受了一次重大检验。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制订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以分管副市长为主任的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印发《健康宁波 2030 行动纲要》。纵深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医疗纠纷“宁波解法”,落实《宁波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宁波市卫生应急工作示范乡镇(街道)考核评估实施办法》等具体措施,构建了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去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期望寿命 81.66 岁、孕产妇死亡率接近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17‰等反映人群健康的主要指标全国领先;全市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 198.12/10 万,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

 二是全面推进改革,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市政府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搭建覆盖全市、层级分明、运转有序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统筹联动不断加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大力推进应急管理、疾病预防、院前急救、血液保障、

  精神卫生等专业机构的组建和职能发挥,构建形成了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 4530 家,实有病床 43373 张,城市十分钟、农村二十分钟卫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落实公共卫生责任制。2018 年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代表浙江省接受国家考核,荣获总成绩第一名。

 三是持续加大投入,基础支撑更加有力。2003 年非典以来,我市财政卫生支出由 7.55 亿元增加到 114.27 亿元,年均增长 18.51%,快于同期 GDP 和财政支出的增速。2010 年至 2019年,全市累计投入 52 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 25 元提高至 74 元。截至今年 3 月底,全市各类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743 万人,户籍人口参保率 99.46%。全市医疗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硬件设施改善力度持续加大。市第一医院迁建、宁波大学附属医院改扩建、市第九医院二期、杭州湾医院等一批医疗卫生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开设全国首家城市云医院,建设慢性病大数据研究等基地,建立精神卫生、区域医疗平台等 9 个信息系统,批量归集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等 2.8 亿条信息数据。

 四是坚持联防联控,抗疫工作取得成效。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市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动员指挥,并向社会及时准确公开发布疫情。在不

  同阶段因势施策,实行封闭式管控,及时切断传播途径,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加强发热门诊的全周期管理,加大排摸力度,强化流行病学调查,确保及早发现、及早防治。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及时优化疗诊方案,实施中西医结合、远程会诊和联手施治,本地确诊病例治愈率达到 100%。完善工作激励机制,凝聚社会各方合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比、与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应急机制有待完善。一是部门联动机制不够完善。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健部门和疾控机构难以统筹全市力量。相关部门的职责有待进一步厘清,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部门之间的协作有待加强,联判联动能力有待提升。部门的应急预案不够完善,处置事件的方式手段还不多样。二是监测预警机制不够完善。监测“前哨”分布不够广泛,对不明原因新型传染病还是较难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守门人”和“吹哨人”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能力有待加强。三是物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应急医护物资储备机构和储备库,本地产业配套不全,没有形成产业链。应急救援物资集中管理、统一

  调拨、统一配送有待加强。财政预算安排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经费有待适度增加。

 (二)硬件设施相对薄弱。一是疾控设施薄弱。市、县两级现有疾控机构基础设施陈旧,设备配置滞后,各类管线老化,实验室总体面积较少,检验检测能力不能适应重大疾病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以及突发事件现场处置。二是救治设施薄弱。市本级无独立设置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全市仅 25 家医院开展感染科(传染科)诊疗服务,床位共 462 张,最少的区县(市)只有 10 张,无法满足较大规模集中收治需要。负压病房、负压手术室、负压重症监护病房等医疗救治设施严重短缺。三是基础用房薄弱。多数发热门诊整体面积不充足,结构布局不合理,功能分区和出入通道设置不规范,存在医院感染隐患。全市急救站点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仅 40%的站点符合建设标准。四是信息设施薄弱。市卫生健康数据中心多数设备临近报废期限、亟需更新。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不畅,共享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基层基础不够扎实。一是医防协同合力不够。县域医共体、乡镇(街道)的公共卫生责任尚未全面落实,医共体与所属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权责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医防协同工作机制、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医保对分级诊疗制度差异化支付政策的杠杆作用还不充分,鼓励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防病治病、提供适宜技术服务、住院康复的激励机制有待于深化。二是基层

  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专业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不相匹配。基层医疗机构运行困难,公共卫生网底薄弱,截至去年底,全市亏损的有 101 家,亏损面66.9%,总亏损 2.94 亿元。三是公共卫生意识不强。大健康理念有待进一步树立,大健康格局有待进一步形成。公共卫生的法治体系不够完善,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不够顺畅,落实落地、见行见效不够。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日常普及和宣传教育不充分。市民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不够强,全市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率不足 1%,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预防习惯有待养成。

 (四)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编制缺口较大。由于受总量控制等原因,公共卫生人员配备不足。“十三五”期间我市千人专业公共卫生人员数约为 0.69 人,难以达到省市规划的 0.83 人的预定目标。全市疾控机构共有编制 615 个,每万常住人口配比为 0.65,远低于全国 1.46 的平均数。市疾控中心编制数 140 个,列 15 个副省级城市倒数第一,配比率省内低于舟山、衢州、杭州、湖州和丽水。市卫生监督所仅有54个编制,列5个计划单列市倒数第一。二是专业人员不足。全市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总数偏低,感染科、儿科、精神科、全科医生等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院前急救机构、市中心血站、基层医疗机构卫技人员、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人员等编制及配备也比较紧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因绩效工资核定基数较低、职称晋级难等原因,人员流失严重。三是

  培养培训不够。本地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较小、培训途径缺乏,高学历、高职称医疗卫生人才紧缺。在甬高校仅有宁波大学开设了与公共卫生相关的预防医学专业,且仅三分之一毕业生留甬就业,不能满足本地公共卫生服务岗位需求。

 四、对策建议 世界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也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要“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目前,新冠疫情还未完全消退,我市又经常面临台风等自然灾害,即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补短板、强弱项,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行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和全面提升,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优质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卫生服务。

 (一)加强公共卫生协同机制建设。一要强化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健全由市政府领导牵头的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分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管理,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和改革方案,建立常态化的工作会商、研判和决策机制。二要落实公共卫生职责。进一步压实市、县、乡等三级政府的公共卫生职责,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加大公共卫生考核力度。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公共卫生与临床医疗、健康服务等有机融合。

  三要加大基础保障力度。适度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拓宽卫生基本建设渠道,加大公共卫生应急经费保障力度,健全财政对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强化医保资金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的杠杆作用,深入实施分级诊疗制度。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一要推进疾控体系改革。进一步明确疾控机构定位和职能,探索建立疾控与医疗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加强高端装备配置和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检验检测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快推进市、县两级疾控机构专业化建设。二要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指挥、基层公共卫生治理联防联控等四大体系建设,织密织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网。三要加强救治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医院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疾病救治机制。加强与上海等高水平医疗机构和研究院所的跨区域合作,提高医疗救治能力。

 (三)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加快医疗资源布局。强化全市统筹,科学谋划《宁波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合理确定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建设计划,逐步缓解供需矛盾,优化我市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二要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市第一医院迁建、中科大宁波华美医院医疗综合大楼建设、市疾控中心迁建、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争取早建成、早启用。三要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做好数据归集和对接,发挥“大数据+基层网格”精密

  智控作用。依托市政务云中心,建立部门和区县市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公共卫生健康数据共享和业务协作。实施大数据分析,实现重点人群精准管理。

 (四)加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一要强化机构编制保障。科学核定公共卫生相关机构人员编制,缓解机构编制的结构性矛盾,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加强基层防保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浙江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等要求,2020 年年底前,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的万分之 1.2—1.4 以及省、市、县三级比例,足额配备疾控中心编制。二要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在甬高校加快建设公共卫生相关学科,造具有国内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的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加快培养一批既懂公共卫生知识、又善应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优化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完善人才激励...

篇二: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和市政府、市政协 XX 年重点民主协商计划安排,X 月份以来,市政协调研组围绕“加快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赴县市区及部分疾控医疗机构、重点企业实地调研,开展网络议政,召开市直单位调研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并赴外地学习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卫生机构建设不断加快。市人民医院改扩建、市妇幼保健院、市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市卫生健康信息化

 平台等项目相继启动,投资达 X 亿元。各县市区实施重点医院改扩建、疾控中心迁建等项目 X 个,总投资 X 亿元。

 (二)防控救治能力不断增强。市人民医院创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传染病病区初步建成。完成 X 个县级综合医院感染科建设,建成乡镇中心卫生院发热哨点诊室 X 个。市县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 X 个,县市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基本完成。

 (三)应急处置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市本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总体预案 1 个,专项预案 4 个;联合组建区域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 3 支。按照“四集中”原则,强化“四早措施”,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和常态化防控,取得确诊病例全省最低(6 例),每万人口感染率全省最低(0.02)的显著成效。

 ( 四)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加强急救指挥平台建设,形成了以市急救中心为枢纽,县市区急救分站为纽带,乡镇急救点为支点,基本覆盖全市城乡的急救体系。参与构建“长三角院前急救联盟”等跨地区重大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开展公共卫生应急跨省演练,提升了我市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水平。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诸多短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均为临时设立,没有常态化公共卫生应急指挥机构,部门应急职能不清晰,沟通协作不够高效。卫健系统应急管理与指挥体系不完善,预测预警和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缺乏,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不够健全。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不顺畅,存在“防控-治疗”分离问题。应急预案缺乏动态调整、考核评估机制,推演验证不充分,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不相适应。

 (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目前,市本级无传染病专科医院,市县综合医院都未规划建设传染病病区和发热门诊,多为临时改造和搭建,基层卫生院(室)重大疫情基层首诊、预检分诊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进展不快,利用市体育馆改造升级平战结合设施未启动。市本级财政专项经费不足,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缺人缺设备缺技术,市县疾控中心检测、现场处置等专业设施普遍缺乏,检验检测能力不足。

 。

 (三)专业人才不够充足。全市疾控机构省定编制 X 个,实有编制 X 个,整体空编率 X%;乡镇卫生院空编 X 名;村医 X 名,50 岁以上占 X%。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引

 不进、留不住”现象突出,特别是基层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全市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紧缺,现有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和研究生以上学历分别仅占 X%和 X%。

 (四)物资保障不够有力。应急医疗物资储备职能部门没有明确,尚未建立物资储备库。物资保障生产流通网络和物资采购储备、调用更新、收储补偿机制不健全,大数据平台没有建成,分级使用、分类管理规范标准缺乏。目前,我市公共卫生机构工作经费主要以中央转移支付和省财政经费为主,疾控中心物资储备不足且更新不及时,医疗机构常规储备仅能维持日常所需,难以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特别面对秋冬季第二轮疫情扩散风险,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总结疫情防控经验教训,抓住“十四五”规划编制机遇,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建设更加完善、更加系统、更加高效的应急预警决策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应对突

 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加强领导,健全应急协调机制 研究出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制定总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成立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委员会,设立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责,统筹各级公共卫生机构,建立定期沟通会商机制。落实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合作协议,深化长三角公共卫生联防联控联席会议制度,参与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信息互通疫情协查、联合培训演练、防控物资调配机制。

 依托“数字宣城”综合平台,整合现有信息业务资源和管理系统资源,建设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健全应急值守、信息汇总、指挥协调、专家研判、视频会商和现场调度等功能;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疾病预警监测信息系统,配套重大传染病流调、疫苗可追溯、应急医疗物资管理和调配等子系统,构建智慧应急新模式。

 (二)科学设计,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抓紧修订完善全市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技术指南,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编制相应应急预案。汲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对已有预

 案进行梳理、修改和完善,优化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综合保障、舆论引导等环节,调整充实相关内容。

 设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日”,建立预案动态更新和演练制度,每年组织跨区域实战演练或桌面推演,在实践中推动不同层次类型、不同部门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探索购买社会服务参与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编制、实战演练及效果评估、疫情信息摸排等工作。

 (三)多措并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全面摸排我市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现状,等高对标沪苏浙,针对性制定任务清单和建设计划。启动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过渡期内保留同翔医院作为应急医院,新建市立中医医院,推进市体育馆平战两用改造升级,配足负压病房和救护车,力争在“十四五”时期补齐短板弱项。加快市县综合医院发热门诊规范化改(新)建,确保年底前完成。加强乡镇医疗救助点建设,提升农村地区院前急救能力和水平;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增加急救机构辅助岗位投入。加快推进市级及县市区疾控中心能力建设,配备、更新实验室设施设备,提升新冠病毒核酸以及其它传染病检验检测能力。

 优化市县疾控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专业人才引进流程,盘活用足现有编制资源。学习借鉴发达地

 区先进管理经验,建立健全疾控中心和基层卫生院(室)绩效考核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重视加强皖南医药卫生学校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专业人才。组建公共卫生应急专家智库,市本级及各县市区建设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定期组织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将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疾病防控基本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大型设备购置、应急医疗物资更新等专项支持力度。

 (四)平战结合,强化应急物资保障 设立市级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各县市区设立分中心,依托各类综合医院建立储备点,明确主管部门及职能,健全“市-县-机构”三级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目录、标准、品类,科学评估存储规模和布局,出台相应采购标准,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运用,实现科学调配和高效管理。

 创新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模式,实行实物储备与协议实物化储备、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原材料储备与生产设备储备、本地供给与区域合作相结合,建立储备、生产及流通网络。完善补偿机制,出台支持性政策,鼓励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在我市布点,建立应急医疗物资供应保障基地。

 (五)基层导向,夯实群防群治基础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明确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在传染病诊疗体系中的“基层首诊”定位,建设好“哨点”诊室。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社会团体、各级学校、企业、医疗机构等应急管理机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强物力和财力保障。强化社区防控平台建设,完善“大数据+网格化”管理机制,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筑牢社区防控防线。

 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信息发布、舆论引导、舆情分析工作。建立市、县两级应急科普队伍,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和群众性应急演练。依托各级党校、专业机构,加强对各级党员干部公共卫生应急知识教育培训,提高组织动员、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疾病防控技能和公共卫生知识,推动健康宣城建设。

篇三: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市公共卫生体系和传染病防控 能力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政协 XX 市委员会 XX 年协商工作计划》安排,由分管副主席 XX 带队,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卫健系统有关单位负责人和专家组成调研组,于5 月下旬先后深入市、县(区)医疗卫生单位,通过实地了解、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和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X个,总床位数X张(传染病区床位 X 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X 人。其中公立综合医院 X 个、中医医院 X 个、专科医院 X 个,企业及民营医院 X 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X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X 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 1 家。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成了国家流感麻疹网络检测、艾滋病确证、地方病检测、职业卫生检测、饮用水和食品检测等 X 个专业实验室。现有事业编制 X

 人,实有医学、公共卫生、检验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X 人,其中:高级职称 X 人、中级 X 人,硕士研究生 X 人。

 XX 年,全市共报告 X 种法定传染病 X 例。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为零,婴儿及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 X‰、X‰,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推进。

 二、主要措施和成效

 市委、市政府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健康 XX”行动,强化重大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基本形成了以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卫生执法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骨干、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覆盖全市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全面提升。全市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基本达标,配备村医 X 名,各乡镇卫生院科室设置规范,县区人民医院全部通过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评审,基本医疗保障短板全部“清零”,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争取抗疫特别国债项目X 个、资金 X 亿元,支持公立医疗机构建成标准化预检分诊

 点 X 个,发热门诊 X 个;实施 XX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传染病区改扩建项目,新建负压病房 9 间,填补市域内无负压病房的空白;实施 XX 市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微生物实验室 XX ㎡,微生物检验检测能力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全面提升;确定传染病集中定点救治医院 6 家、后备医院 5 家,隔离病区全部完成“三区两通道”及供氧、通风、污水污物处理升级改造,储备隔离病床 306 张、可转换床位 X张。建成 PCR 实验室 15 家。全市传染病疫情医疗救治和核酸检测能力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救治体系短板迅速补齐。

 二康 是推进实施健康 XX 行动,重大疾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贯彻落实《健康 XX 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实施 18 项健康 XX 行动。加强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实施无偿献血促进行动。加强鼠疫、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落实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加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将慢阻肺纳入慢性病管理。开展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重点职业病危害、食品安全风险、病媒生物、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结核病防控工作年度综合考评位居全省前列,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 90%以上。职业病防治“十三五规划”和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终期评估全部达标。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和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监督覆盖率达到 X%,年度考评居于全省前列。深入开展爱国卫

 生运动,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我市被全国爱卫办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

 三是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及时研判疫情形势,科学应对、精准施策,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完善市、县(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建立了“一办八组六督”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密接追踪、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疫苗接种、督导检查等工作,中医药全程参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新冠疫情初期我市报告的 4 名确诊病例零重症、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未发生聚集性疫情。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坚持“人物并防”,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措施”,组建应急队伍,持续开展院感防控、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储备,实物、生产、流通三类综合储备量基本能够满足“30 天满负荷运转”的要求。坚持平急结合、常备不懈,制定《XX 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与报告规范》,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分级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响应率 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链条响应机制不断完善。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全市现有的公共卫生体系是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体系机制、经费保障、服务能力、医防结合等四个方面。

 (一)体系机制有短板。

 一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市、县均未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应急预案不能适应新形势,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和决策协同机制不健全。

 二是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仍不规范,传染病区负压隔离病房建设、重症救治设备、负压救护车、隔离防护设备仍不能满足传染病救治需求。

 三是市、县(区)疾控中心实验用房难以满足基本工作需要,主要仪器设备数和实验室检验项目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川区、会宁县疾控中心基础设施落后。

 四是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滞后,业务用房、执法设备、执法力量不能满足国家规定和实际工作需求,部分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事业身份与国家行政执法要求不一致。

 五是卫生应急处置意识不强。防疫物资储备不足,储备库建设和储备物资管理滞后。

 六是部分乡镇卫生院急诊转运能力不足。个体诊所、村卫生室首诊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疫情防控“哨点”有漏洞。

 (二)经费保障不到位。各级疾控中心虽然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但大多数都是“差额保障”运行。财政将疾控中心业务经费与公用经费按比例一并削减,没有预算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经费,未落实人均 1 元的免疫规划工作经费,导致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等工作无经费保障,不能正常运转。大部分县区疾控中心在职职工防疫津贴至今未能纳入财政预算。公立医院长期负债运行,医保基金结算不及时,XX年度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市级医院财政补贴均未拨付,导致医疗机构对公共卫生工作投入不足。

 (三)服务能力有差距。

 一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差、底子薄,传染病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二是县区疾控中心既缺乏政府经费保障,又不能提供社会服务,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不能高效运转,检验检测能力持续弱化和萎缩。

 三是公共卫生机构普遍存在进人难、留人难、用人难的问题,市、县区疾控中心核定编制数与实有人员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且与承担的繁重任务存在较大差距。公共卫生人才没有编制不能招聘,有了编制招聘不来,招聘来了也不稳定。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薪资待遇低,疾控中心是“死工资”,防疫津贴至今未落实;医院传染病区是“低工资”甚至是“负工资”。严重影响和制约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四是现有人才结构不合理,县(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日常检测人员仅有 2-3 人,年龄普遍偏大。人员知识

 结构层次总体较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学科带头人梯队断档,基层医疗机构普遍是身兼数职的非专业性人员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全市疾控机构中无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 18 %,非专业人员占比较大。“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的现象同时存在。

 (四)医防结合不紧密。重医轻防问题较为突出。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疾控“防”、医院“治”、社区“管”三位一体疾病防控模式尚未建立,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其他各行业还没形成防治合力,很多工作还处在疾控机构单打独斗的状况,重医轻防和防治分离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扭转。市、县、乡、村(社)四级信息化防控网络虽具雏形,但医疗机构、公卫机构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建设标准规格不一,信息标准化程度低,基层重复性工作量大、人为错误较多。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诊疗信息和公共卫生数据共享融通困难,疫情监测预警信息传递不顺畅、不及时,收集整理费时费工,医防信息亟待共享融通。

 四、几点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放在保护人民健

 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高度,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加以解决。

 (一)强化政府责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是典型的公益事业,加大预防方面的投入,可以从源头减少疾病发生,显著降低社会医疗成本,减轻群众疾病负担。一要统筹做好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各级政府应围绕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统筹做好专项规划,在体制机制创新、相关政策支持、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实现突破,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传染病防控能力大提高。

 二要加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投入。把重大疫情应对、免疫规划、能力建设等公共卫生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优先安排保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财政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市疾控中心重点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县区疾控中心重点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

 三要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公立医院建设中优先规划发热门诊,市级重点对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市第三人民医院(会宁县人民医院)进行改造,积极协调土地征用, 建设相对独立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每个县重点改善 1 所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传染病防控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和执法设备配备。

 四要加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将公共卫生人才纳入

 急需紧缺人才招聘范围,落实各级疾控中心人员编制,保障疾控人员防疫津贴足额按时发放。

 。

 (二)坚持改革创新,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以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和职业病、慢性病、健康教育、精神卫生、食源性疾病等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综合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防治结合的疾控体系。

 一要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支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机制改革、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科研教学工作,强化其技术、能力、人才储备。适当放开面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探索一类事业单位保障、参照二类事业单位管理的有效途径,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建议整合全市精神卫生资源, 在市区新建“XX 市精神卫生中心” 。二要创新医防融合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

 三要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提升传染病检测能力。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稳定基层疾控队伍,着力培养能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随机抽查力度,运用信息化和在线监控手段,提升卫生监督执法能力。

 (三)坚持预防为主,持续推进健康 XX 行动。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紧紧围绕建设“健康 XX”,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形成市、县、乡、村一体化防控网络。施 一要全面实施 18康 项健康 XX 行动。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预防,促进将健康理念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加快建设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口密集特点的公共卫生体系,努力使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的健康绩效。

 二要持续推进健康科普宣传行动。面向社会、家庭和个人普及健康知识,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体系和健康素养、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引导居民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积极组织参与全民健身,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三要加大慢性病防治力度。推进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防治工作,做实做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社区主动筛查力度,提升基层慢性病规范管理能力,积极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四)坚持平急结合,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

 一要建立重大疫情防控应急工作机制。依托市疾控中心建设全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健全和优化平急结合、跨部门跨区域、上下联动的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做到指令清晰、系统

 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

 二要建立重大疫情平急救治转换机制。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制定普通医疗机构、大型公共建筑转化为应急医疗救治设施预案,真正起到“平急结合”作用。

 三要建立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整合优化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成立市急救中心,建成与全市社会经...

推荐访问: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