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问题2篇

时间:2022-08-24 11:35:03 来源:网友投稿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问题2篇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问题 第34卷第3期2020年9月Vol. 34 Nr. 3Sep. . 2220干旱环境监测Arid Environmental Moni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问题2篇,供大家参考。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问题2篇

篇一: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问题

34 卷第 3 期2020 年 9 月Vol.

 34

 Nr.

 3Sep.

 .

 2220干旱环境监测Ari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新疆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措施研究李新琪 , D 振华 , 马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 新疆乌鲁木齐 830211)摘要 :

 本文在总结疫情防控期间新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 , 分析提出新疆生态

 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存在问题和短板 , 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措施 。关键词 :

 应急监测 ; 工作能力 ; 问题 ; 对策措施中图分类号 :

 X830.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7

 -1504(2020)03

 -0112

 -05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Xinjia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mergency

 MonitoringLI

 Xin

 -qi,QI

 Zhen

 -hua,MA

 Chao (

 Xinjia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 ,

 Urumqi

 Xinjiang

 834011,

 China)AbstrccO :

 By

 summarized

 tin

 environmentnO

 emeroency

 monitoring

 works

 during

 tin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rO

 periol ,

 in

 this

 paper,we

 analysis

 and

 propose

 the

 problems

 and

 short

 planks

 of

 environmentaO

 emeroency

 monitoring

 ability

 inXinjiang,

 and

 also

 pui

 forward

 some

 peuinence

 countermeashres.Key

 worCs :

 emeroency

 monitoring

 ;

 work

 ability

 ;

 proniems .

 conutermeashres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 , 是生

 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1] , 环境应急监测是生

 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

 在突发环境

 事件发生时 , 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极为重要 , 为及

 时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状况 、 污染范围及其变化

 趋势,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 、 妥善地应对

 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 有效控制 、 减轻和消除突发

 环境事件引起的危害及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提供

 有力的技术支持 。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 生

 态环境部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就做好疫情期间

 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做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 。

 自

 治区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生态环境应

 急监测工作 , 分别印发了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方案 》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应对新型冠状

 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应急预案 》 和 《 关于进

 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紧急通知 》 等文件 , 对疫情

 期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 、 地表水(特别是饮用水

 水源地)水质和定点医疗机构的废水 、 城镇生活

 污水处理厂排水余氯监测等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进行了安排 。

 新疆各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坚持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 , 按有关要求科学有

 序开展了相关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为说清疫情期

 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及水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

 技术支持 。

 但从各地疫情期间环境应急监测工

 作开展看 , 新疆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还存在诸

 多问题 , 亟需尽快予以解决 。收稿日期 :

 2020

 -

 04

 -

 20作者简介 :

 李新琪 (1277

 - ) , 男 , 新疆乌鲁木齐人 , 高级工程师 , 博士 , 主要从事环境监测管理工作

 第 3 期 李新琪等新疆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研究 - 113

 -1 疫情防控应急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疫情防控期间 ( 1 月 20 日至 3 月 14 日 )

 , 我

 区各地 ( 州 、 市 )

 环境监测部门克服困难,在满足

 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 , 努力保障城市环境空气

 自动站 、 地表水水质自动站的正常运维 , 以及集

 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 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医疗机构

 排水余氯等水质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

 阿克苏

 地区环境监测站等完成了辖区部分河流断面 、 湖

 泊点位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

 监测 , 哈密市环境监测站等开展了辖区医疗机

 构 、

 污

 理

 的监测源地余氯的现场监测工作;伊犁州环境监测站等

 积极开展所承担的水质国控自动站的运维工作 ,

 努力确保水质自动站正常运行 ; 自治区生态环境

 监测总站积极指导各地 ( 州 、 市 )

 站按当地疫情

 防控领导小组要求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 并及

 时调度各地 ( 州 、 市 )

 疫情期间生态环境应急监

 测工作开展情况统计分析并编制上报了数十份

 全区环境空气质量 、 水环境质量状况 、 饮用水源

 地水质状况报告疫情防控期间全区环境应急

 监测工作情况报告 ; 同时,全区各级生态环境监

 测机构按应急监测预案要求 , 持续开展应急监测

 值守,期间昌吉州环境监测站对一起突发环境事

 件开展了应急监测 , 及时上报应急监测数据 , 为

 该起突发环境事件妥善处置提供了重要决策依

 据 。

 应急监测数据显示 , 疫情发生以来,全区城

 市空气质量 、 地表水环境质量以及饮用水源地水

 质安全均未受到疫情防控影响 。2 存在的主要问题2.1 环境应急监测的危机意识不强环境事

 的

 决

 环境应急监测

 工作应以属地为主 。

 按照 “ 县级能监测 、 地市级

 能应急 、 省 ( 区 )

 级能监督 ” 要求,全区环境应急

 监测的主体为各地 ( 州 、 市 )

 生态环境监测 ( 中

 心 )

 站 。

 但我区生态环境部门对于环境应急监测的危机意识不强,报有较强的侥幸心理 , 认为

 发生突发性的环境事件概率极低 , 即使发生了由

 于我区地广人稀也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 对应急监

 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存在麻痹思想 , 从而也导

 致在面对突在面对突发环境事件时缺乏应急

 性 [ 2 。

 部分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站位不高 , 对环

 境监测工作重视不够 , 环境应急监测的危机意识

 不强 , 没有深刻领会和理解 “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

 护的耳目 , 是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工作 , 在环境

 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对环境监

 测工作从人 、 财 、 物等方面支持不够 , 影响到各地

 ( 州 、 市 )

 站环境应急监测能力 ; 同时 , 部分地

 ( 州 、 市 )

 监测站自身监测能力薄弱且环境应急

 监测的危机意识不强 , 未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和辖

 区环境

 分

 情况 ,

 环境事

 应急监测

 ,

 未

 理

 应急监测人

 现场应急监测

 、 现场

 式测

 分析器设备和实验室分析仪器设备 , 致使影响到疫情

 防控

 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环境事

 应

 急监测工作的开展 。2.2 环境应急监测的机构不健全截至目前 , 全区仍有 23 个县 ( 市 、 区 )

 尚未

 成立环境监测机构 , 其余 73 个县 ( 市 、 区 )

 虽然

 成

 环境监测机构 ,

 市监测站

 ,数县级站

 未

 成

 的监测能力 ,

 不

 说具备环境应急监测能力 。

 同时 , 全区 14 个地

 ( 州 、 市 )

 环境监测 ( 中心 )

 站的应急监测任务普

 遍由污染源现场监测科室承担 ( 昌吉州环境监

 测站应急监测

 监测

 承担 )

 ;

 自治区生态环

 境监测

 总

 站

 成

 污染

 现场( 应急 )

 监测中心 , 但与全区 14 个 ( 州 、 市 )

 环境

 监测 (

 心 )

 站

 ,

 承担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

 承担

 污染

 监督监测 、

 在

 监控

 施

 对监测 、 环境

 监测

 污染控

 测

 ,

 监测工作

 ,

 监测人于应付完成日常监测工作任务 , 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环境应急监测工作能力的提升 。

 - 114

 - 干旱环境监测 第 34 卷2.3 环境应急监测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且不稳定全区 14 个地 ( 州 、 市 )

 环境监测 ( 中心 )

 站

 中 , 除乌鲁木齐市站外 , 大部分地 ( 州 、 市 )

 站现

 有人员编制数普遍在 22

 -34 人 , 远低于原 《 全国

 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 》 ( 环发 〔 2007 〕 56 号 )

 提出

 的西部地区二级站人员编制不少于 70 人的要

 求 , 而实际在岗人员普遍在 4

 ~20 人 。

 地州级

 站人员编制数 、 实际在岗人员数量与监测工作任

 务量严重不匹配 。

 受此影响,在各地 ( 州 、 市 )

 站

 中承担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人员数量更少,普遍在

 4~10 人左右 , 甚至部分地 ( 州 、 市 )

 站中无应急

 监测技术人员 , 在疫情防控期间难以开展相关环

 境应急监测工作 。

 同时 , 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和限

 制 ,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引进高素质人才困难 , 现

 有骨干人才流失现象明显,监测队伍稳定性面临

 严峻挑战 。

 此外,全区监测人员总体业务能力不

 强 , 部分人员业务技能单一 、 能力不足 , 受第三方

 社会化环境监 ( 检 )

 测机构工作冲击 , 部分监测

 站工作任务缩减,从其他环境监测业务节余人员

 转岗换岗难度大 , 造成一方面监测业务技术人员

 不足 , 另一方面又有闲散闲置人员的情况 。2.4 环境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及防护装备短缺问

 题突出实施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 , 就要配备相应

 的应急监测器材及相关防护装备⑸ 。

 一般而

 言 , 环境应急监测设备主要包括:便携式 GC

 -

 MS ( 含顶空进样器 )

 、 便携式重金属测定仪 、 便携

 式 X 荧光光谱仪 、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 、 便携式油

 份测定仪 、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 发光细菌毒性检

 测仪 , 个人防护设备主要包括 :

 口罩 、 一次性手

 套 、 安全帽 、 安全绳 、 一次性防护服 、 轻 ( 中 、 重 )

 型防护服 、 护目镜 、 防护面罩 、 防化靴等 , 以及为

 完成应急监测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采样 、 送样和

 拉运仪器设备的监测车辆等 ( 有条件的监测站

 可配置应急监测车 )

 。

 环境应急监测的仪器 、 设

 备 、 工具及装备 , 是环境应急监测人员的武器 , 也

 是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必要条件 [6] 0 然而 , 在疫情防控期间 , 全区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充

 分暴露出: ① 全区环境监测机构环境应急监测仪

 器设备严重短缺 , 应急监测主要采取现场采样并

 依托实验室分析的方法开展 , 监测时效性差 ( 在

 疫情监测期间还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

 , 如便携式

 GC

 -

 MS 仅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及乌鲁木

 齐市站 、 伊犁州站 、 阿克苏地区站外 , 其他地

 ( 州 、 市 )

 站均无该设备 ; 生物毒性监测仪除阿勒

 泰地区站 、 巴州站外 , 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及其他地 ( 州 、 市 )

 站均无该设备 ; 博州站基本未

 配置便携式应急监测设备 。

 ②全区大部分监测

 机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 ( 包括监测车辆 )

 存在严

 重老化现象 , 如昌吉州站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

 购置于 2014 年,老化现象非常严重 , 近 6 年未配

 置新的便携式应急监测设备;哈密市站便携式有

 毒有害气体分析仪购置于 2212 年 , 老化现象严

 重 , 已多次更换传感器 , 近 5 年未配置新的便携

 式应急监测设备 ; 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环境

 用于环境监测的车辆车龄普遍在 14 年以上 , 老

 化严重且无法更新 。

 ③全区环境监测机构环境

 应急监测仪器设备试剂 、 耗材严重短缺,如最简

 单便宜的余氯现场检测试纸 , 仅昌吉州站和吐鲁

 番市站具有 ( 上述 2 站在疫情期间因应急监测

 工作需要 , 紧急购买 )

 , 其他地 ( 州 、 市 )

 站均无该

 试纸 ; 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 伊犁州站及塔

 地区站

 的

 式

 金属分析

 套分析试剂已过期,现无法得到有效补充更新 。

 ④

 全区环境监测机构防护装备严重短缺 , 如疫情防

 控应急监测应必备的防护口罩 、 一次性防护服 、

 一次性乳胶手套 、 封闭式防护眼镜 、 75% 消毒酒

 精等防护装备的数量严重短缺 , 部分监测站缺少

 一次性防护服等防护装备,影响到现场环境应急

 监测工作的开展 。2.5 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经费保障严重不足突发环境事件具有突然性 、 情况复杂 、 危害

 严重等特点,往往难以预测并只在发生时才被各

 方所重视 。

 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实行平战相结合

 第 3 期 李新琪等新疆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研究 - 112

 -的原则 , 在平时 , 需要通过不断地加强培训和演

 练提升应急监测工作的能力和经验;在突发环境

 事件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开展应

 急监测工作 。

 而各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为在突

 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有效应对 , 平时所开展的大

 量工作 ( 包括人员技术培训 、 应急监测技术方法

 验证 、 仪器设备购置更新及检定维护 、 备品备件

 和试剂耗材及防护装备的补充更新 、 应急监测预

 案完善及演练等 )

 往往被忽视 , 特别是在经费方

 面得不到有效保障,造成大部分环境监测机构现

 有应急监测设备更新维护困难 、 备品备件及试剂

 耗材无法补充更新等问题 。

 通过此次疫情应急

 监测 , 发现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及各地

 ( 州 、 市 )

 监测 ( 中心 )

 站应急监测物资准备方面

 存在种类和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有的地 ( 州 、

 市 )

 监测 ( 中心 )

 站甚至无相应应急监测物资贮

 备 。2.6 环境应急监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实战经

 不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既是一项脑力劳动的工作 ( 一旦发生突发环境

 事件 , 需要监测人员立即进入应急状态 , 迅速制

 定应急监测方案 , 确定监测人员分工 、 监测点位 、

 监测频次 、 监测因子 、 监测方法 、 监测数据审核及

 报送方式等,并按监测方案及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和相关要求开展采样及对样品进行测试分析 )

 ,

 又是一项体力劳动 ( 往往需要应急监测人员紧

 张的工作环境条件下连轴转 、 持续长时间工

 作 )

 , 同时也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工作 , 要求应急

 监测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较为丰富实

 战工作经验 。

 但全区环境监测机构总体上应急

 监测技术水平不高,对应急监测新方法和要求不

 能及时熟练掌握,部分地 ( 州 、 市 )

 监测人员对现

 场应急监测仪器设备...

篇二: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问题

省智慧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建设思路与探索陈耿,陈春贻(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 广州 510308)摘 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制度改革对省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数字化发展战略背景下,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建设是促进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广东省为例,从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需求出发,分析改革面临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构建智慧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思路。以监测业务为主线,串联全省监测人、财、物、事的管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监测机构,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建设;智慧管理体系;广东省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6 -2009(2022)01 -0005 -05收稿日期:2021 -05 -22;修订日期:2021 -10 -12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80208)作者简介:陈耿(1985—),男,广东汕头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环境监测管理工作。Thoughts and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dong Intelligent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nagement SystemCHEN Geng,CHEN Chun-yi(Guangdong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Guangzhou,Guangdong 510308,China)Abstract:The reform of 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nagement system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for the management ability of provincial 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stitu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development strategy,promoting the digital con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as the only way to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monitoring ability. Taking Guangdong as an example,starting from the needs of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nagemen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faced by the reform,put forward the idea of constructing intelligent 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nagement system. Taking the mo-nitoring business as the main line,it suggested on connecting the management of monitoring staff,funds,materi-als and affairs in the whole province,using digital technology to empower traditional monitoring institutions and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ervices.Key words: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Digitization construction;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Guangdong Province根据省以下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精神,原市级环境监测机构调整为省级生态环境部门驻市监测机构,生态环境监测职责实现“五个打通”,即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1] 。同时,随着生态环境工作的深入,监测任务量不断增加,对省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2] ,并做出系统部署。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发展是政府部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3] ,也是补齐当前监测机构管理能力“短板”的破局之路。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要紧紧抓住监测垂改、数字技术变革两大机遇,通过优化再造业务流程,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强化业务统筹管理,规范业务执行,整合数据资产,逐步向新型数字智能化组织过渡。今以广东省为例,从生态环境监测管理— 5 —第 34 卷 第 1 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22 年 2 月DOI:10.19501/j.cnki.1006-2009.2022.01.009

 需求出发,分析改革面临的难点与问题,提出构建智慧监测管理体系的目标、思路、步骤、预期成效和管理建议,以期为“十四五”该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数字化建设提供思路。1 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现状与问题1. 1 管理现状2020 年,广东省组建了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将 21 个地级以上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调整为其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市站),划入省市两级海洋、国土等部门生态环境监测相关职责和编制,省级监测队伍达到 1 700 多人。“十三五”期间,财政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全省建成 400 多个空气自动监测站、300多个水质自动监测站、200 多个噪声自动监测站,布设了 5 200 多个地表水手工监测断面、7 600 多个土壤环境监测点位、400 多个海洋监测点位。改革后,省中心对地市监测机构从业务指导向人、财、物、事全面管理转变,监测和管理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大幅提高,在机构管理和协同能力等方面迎来了新的挑战。为做好改革落地的准备,2018 年以来,广东省一方面推动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组织架构的优化和权责的重新界定,规范制度流程建设;另一方面,通过监测大数据中心、综合管理系统、内控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建设,初步实现监测大数据汇集、业务系统集成整合、人财物协同管理、监测全过程监控。然而,目前各系统建设仍缺少串联,数字化建设水平不高,运作不够顺畅,难以真正实现高效管理,与智慧监测的目标仍存在不小的差距。1. 2 存在的难点与问题一是如何统筹调配监测任务与资源。全省监测业务点多面广、地区差异大,省 区域 市 3 个层面的人财物资源调配须与业务工作需求适配,而目前省中心对各市站信息掌握不足、需求把握不透,很难做到“一盘棋”的高效统筹。市站要同时面对省中心、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多头管理,除计划内任务外,还有大量临时和应急任务,对接复杂,管理难度大。二是如何有效保证监测数据质量。改革后省中心数据质量把关的责任和难度加大,而目前监测任务只管“一头一尾”,执行过程缺少跟踪记录,可能出现“黑箱”化,难以及时发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也难以溯源。三是如何确保预算管理科学合规。改革后省中心管理的资金盘子大,预算管理更加复杂,既要做到灵活适配业务,确保钱用在“刀刃”上,充分满足监测业务和发展需求,又要有推动预算执行的抓手,对支出进度动态管控,在保证合规性的基础上加快各项任务的实施。四是如何用活用好监测大数据。内部各业务条线间仍存在合作壁垒和数据壁垒,外部与同级生态环境及其他部门、上级部门无法做到数据互通,数据分析能力和工具尚处于初级阶段,无法让多源数据发生“化学反应”,未能深度挖掘监测数据价值。五是如何实现可量化的绩效评价。市站、内设机构、监测人员的绩效仍难以通过反映工作负载和成效的数据,实行更加量化的考核评价。2 智慧监测管理体系建设内容2. 1 建设目标以监测业务为主线,以跨要素、跨机构全面统筹为目标,以支撑生态环境工作为使命,通过管理变革和数字化改革,探索建立管理高度统一、资源高度整合、业务高度协同、工作高度智能的全省智慧监测管理体系,构建全省监测业务规划、目标细化、任务统筹、技术指导、过程检视、结果验收、任务考核、绩效评价、数据应用与展示的全流程管理闭环,形成全省联动、高效协同、数字驱动的监测运行保障机制,支撑监测“一张网”的高效稳定运转。2. 2 建设思路在推动数据资产化的基础上,通过数据驱动管理,实现管理精准化和多向协同化。(1)数据资产化。强化数据采集、应用和挖掘,实现监测业务和内部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记录和全方位数据采集,将数据作为监测机构的重要资产之一,深度挖掘数据资产价值,最终通过数据的分析应用驱动管理和业务工作。(2)管理精准化。规范管理和执行标准,利用数据实现精细化的全过程、全景式管控,使监测任务能够精准下达、动态反馈,管理人员能够有效调度,不同层级和要素之间高效衔接。(3)多向协同化。从纵向来看,省 区域 市监测机构之间高度协同;从横向来看,跨监测要素工作高度协同、人财物管理与监测业务高度协同、跨— 6 —第 34 卷 第 1 期 陈耿等. 广东省智慧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建设思路与探索 2022 年 2 月

 区域任务高度协同,实现全省监测机构多维度高效运转。2. 3 建设步骤智慧监测管理体系落地实施的重要支撑是由信息系统、数据库、智能设备、数据采集装备、网络环境、标准规范体系等软硬件共同组成的信息化工具,其架构见图 1。图 1 智慧监测管理体系架构Fig. 1 Intelligent monitoring management architecture(1)优化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信息化是工作方式的一种变革,其首要任务是对业务流程和制度改进和创新[4] 。按照垂改后省中心、市站、内设机构的职责和岗位责任,优化业务管理与人财物管理制度和流程,将工作各环节责任落实到部门、岗位。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从管理和执行层面规范约束,保障业务工作权责分明、高效衔接。(2)建设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是实现标准统一、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重点推进生态环境数据整合集成、传输交换、共享开放、应用支撑、数据质量与信息安全等方面标准规范的制定实施 [5] ,确保大数据的灵活可用性,以及数据接入口径一致和数据采集标准一致,适应未来数据扩展、海量数据增长及环境大数据发展的趋势。(3)建立线上业务管理闭环。借鉴订单或工单管理模式,实现任务创建、下达或分配,执行过程节点跟踪,结果上报与审核,结果追溯等功能,确保任务来源、责任与执行主体、任务目标等关键信息被准确记录,任务进度与相应资金支出进度实时展示。在以上基础功能顺利运转后,引入任务自动分配与排程等功能,为决策者、管理者和任务执行者提供工作分配和计划建议,实现线下业务的线上记录、管控和反馈。(4)搭建统一的数据采集环境。实现监测数据、内部管理信息多口径高频率采集和统一管理。加大全省自动监测站、实验室检测、监控设备物联网改造投入,部署数据采集设备在样品管理、监测设备管理、贵重耗材管理、监测人员身份识别等领域的应用。大幅提升监测业务环节的数据采集能力,推动 LIMS 系统的全面应用,完善数据自动上报、智能报表录入等功能,保障样品采集与流转、监测设备调配、监测耗材管理、监测人员与任务匹配等线下管控工作的数据化,将线下业务大规模向线上迁移,成为实现数据资产化的重要保障。(5)接入全省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和协同应用平台。以“一套数”管理为原则,统一归集各要素、各地区、各时段监测数据。按照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要求[6] ,将监测数据整合至全省政务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资源统一访问、统一应用、共融共通。在此基础上,接入省级环境综合管理协同系统,支撑以污染源管理为主线的审批管理、现场执法、行政处罚、排污管理等业务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主动推送、预警提醒、智能判断等精细化管理功能。通过环保公共服务应用,多渠道发布社会公众关心的监测数据,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引导公众参与环境污染监督,支撑生态环境部门实现更加有效的管理和执法。同时,探索通过国家、省两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等上级业务指导单位打通数据通道,逐步实现业务协同。(6)引入生态环境智能分析技术。省中心内部建立综合管理系统,打破生态环境综合分析人员面临的数据壁垒,在一定数据安全管理规则下尽可能提升数据利用价值,实现远程质控管理、异常数据预警、达标自动评价、数据辅助审核、报表报告定制生成等辅助功能。综合利用全省政务大数据中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交通、水利、气象、应急等部门的数据,开展大数据统计分析,深度挖掘影响污染物浓度的各因子之间内在的数据关系 [7] ,提高环境应急监测响应水平,提升跨要素、跨区域的生态环境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污染溯源、生态环境预警、环境变化趋势预测等分析能力。探索人工智能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最终使得一部分基础分析工作被系统替代,较复杂的环境综合分析工作由人机共同完成。(7)统一平台实现业务与人财物协同功能。— 7 —第 34 卷 第 1 期 陈耿等. 广东省智慧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建设思路与探索 2022 年 2 月

 利用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界面,打破业务管理功能与人财物管理功能之间的壁垒,由业务工作为人财物管理提供指引,保障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任务订单或工单为核心,将监测任务与监测资质、资金来源、监测设备、监测耗材等信息匹配,便于省中心在全省、区域、地市 3 个层面调度监测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最终基本实现通过业务牵引人员资质管理、绩效考核、预算分配、资金使用监控、监测设备追踪、耗材采购与库存管理等内部管理事务,使得业务管理与人财物管理高度协同和适配,大幅提升人员工作效率和经费资源有效利用率。(8)建立业务管理驾驶舱。为全省环境监测机构管理人员建立驾驶舱,集中呈现、动态展示生态环境状况、业务工作和人财物管理工作信息,提供决策支持和管理建议。基于监测大数据平台,将管理者关注的综合环境质量、各要素监测结果在“一张图”中予以呈现,结合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污染防治等需求,数据挖掘、综合分析更加精准,推进监测体系向精细化发展。同时,在驾驶舱监控任务完成情况,数据质量情况,资金支出进度与排名情况,机构、部门和个人工作量情况,监测能力状况,以及试剂耗材库存等管理总览信息,使其成为决策和调度的重要辅助工具。3 预期成效3. 1 管理的转变通过智慧监测管理体系建设,力争为全省环境监测机构带来 3 个转变。一是由扁平的职能型机构向...

推荐访问: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问题 环境监测 生态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