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政策与规划7篇

时间:2022-09-06 14:40:08 来源:网友投稿

语言政策与规划7篇语言政策与规划 !!#年$月第!期(总第!&期)第%%卷!烟台教育学院学报F’$&(/+’7!/(-/,>’+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言政策与规划7篇,供大家参考。

语言政策与规划7篇

篇一:语言政策与规划

""#年$月第!期 (总第!&期)第%%卷!烟台教育学院学报F’$ &( / +’ 7 !/( -/ , >’ + + 4)4’ 7 G0$ ./ - ,’(F$(@ !""#H’ +@%% #’@!(<$6 #’@ !&)语言规划、 语言政策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张占山!厦门大学中文系" 厦门 福建>$%""##摘!要! 语言规划是对社会语言生活的一种人为的干预! 语言政策是语言规划推广的 保证! 语言规划的提出 "语言政策的制定要根植于该语言共同体的社会背景! 充分考虑民族构成"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该语言共同体所处的国际政治背景"社会变更"科技进步以及语言自 身发展所造成的语言变异等各方面的情况# 我国建国后的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做到了根植于国情! 是较为成功的#关键词! 语言规划$ 语言政策$ 社会背景中图分类号!L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B>&=""!""##"!B""!>B">!!一$语言规划$语言政策简介语言规划 !+/()$/)45+/(( ,()" 是指国 家 或其行政区域的权力机构按照一定的目 标!一般是为了解决语言纠纷# 改善语言环境" 对共同 体内部使用的语言# 语言变体及其使用 方式$ 有组织的#人为 地 加 以 统 一 管 理!% 是 政 府 或 社 会 团体#权威机构对语言生活的 干预# 管理行为% 在我国$ 语言规划被称为语文建设%语言规划包括地位规划!: -/ -$ :5+/(( ,()" 和本体规划!.’ &5$ :5+/(( ,()""% 语言地位规划是指存在多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国家或地区$ 通过法律的形式赋予他们不同的社会职能$ 即确定哪一种语言或方言为官方语言$ 确立各民族的语言权力和公民个人的语言权力$ 确立官方语言与非官方语言或方言的 关系% 本体规划是指为了 地位规划中确立的 语言或语言变体能够达到 规划所预期的效果而进行的有组织的规划行为$ 包括文字 创 制 !)&/5= , B/ - ,’(" 和 文 字 改 革# 标 准 化!: -/(0/ &0 , B/ - ,’("#现代化!6’04 &( , B/ - ,’(" 三个方面#% 本体规划 中 被选定作为 通用 语的 语言或语言变体若无文字$ 要为其创 制 文字$ 若已 有文字$ 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造$ 使其更具科学性$更精简#高效% 本体规划中的标准化是指把被选定的语言中存在的多种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等不同变体统 一起来$ 使其成 为 能 够 被广 泛接受 的&超方言’的 语法体系% 这种统一要以某一种使 万方数据用基础最广的 自 然变体为基础$ 稍微加以改造$而不能是各种变体的 简单相加% 现代化是指对构建的超方言的语言体系使其现代化$ 注意收集因科技发展而产生的创新词汇$ 收集大众传媒中出现的新词语$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 需要$ 使新事物#新现象可以用 该语言表达出 来$ 而不致产生词汇空白%语言政策是国 家关于语言生活方面的 法律法规及其他行政性措施$ 它将语言规划的内 容以法律法规政府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下来$ 是语言规划的制度化# 法律化$ 是语言规划得以推广的重要保证% 具体说来$ 语言政策就是一个国 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规定的语言文字所应遵循的方向#原则以及为此而提出 的 工作任务$% 郭熙认为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之间不存在谁大谁小的问题$ 两者不存在领属关系%%二$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和社会背景的关系语言规划的提出#语言政策的制定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职能$ 但二者必须根植于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背景$ 综合考虑民族构成# 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该语言共同体所处的国际政治背景等各方面的情况$ 考虑到 社会的 发展和进步$ 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语言规划#语言政策$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H 语言规划# 语言政策的 制 定必须从该国的民族构成情况出发$ 考虑到国内 复杂的语言人口使用情况% 只有这样制定的语言规划#语言政>!

 策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人的 语言权利! 这不但体现在地位规划中" 也体现在本体规划中!在地位规划中 使用 哪种语言或方言作为通用语首先必须考虑的 是被选定对象有没有广泛的使用基础" 是否为大多 数成员 所接受并使用!它一般应该是主体民族使用的语言" 占人口 大多数的人使用的方言! 语言规划# 语言政策必须考虑语言人口使用情况" 苏联解体后白 俄罗 斯俄语和白 俄语$国 语%地位之争最终俄语重新成为官方语言之一&" 说明 了 这一点! 在多 语言# 多 民族的国家" 地位规划应选人口 数多的主体民族的语言为通用 语" 对使用 人口 少 的 其他民族的 语言# 方言" 应该注意语言生态保护" 不能 刻 意消灭! 在我国" 汉族为遍布全国 各地的 主体民族"汉语理所当然成为全国范围的通用 语" 宪法第十九条规定& $国 家推广全国 通用 的 普通话%’ 在民族区域自 治地区实行双语政策" 该地区主体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汉语均为官方语言" 拥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在宪法第四条规定& $各民族都有使用 和发展自 己的语言文字的自 由%! 这种规划下的中国语言生活的情况是$各民族之间既有全国通用的交际工具(普通话和汉字)" 又有适用 范围和使用层次参差不齐的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这样的本体规划#语言政策既维护了 各民族的语言权利" 又充分保证了 各民族各地区 人们 的 顺利 沟通" 避免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家曾 有过的消灭 少 数 民 族 语 言# 同 化 土 著 民 族 的 失 误!%C&=年新西兰承认了毛利语的官方语言地位("%C@=年" 澳大利 亚公布的 * 国 家语言政策+对土著语言作为语言资源加以保护)" 重视了 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 缓解了 他们的 敌对情绪" 维护了社会的统一和稳定!在本体规划中选用 哪种语言或方言为基础构建超方言的语言体系" 同样要考虑语言人口 的使用情况! 我国%C%>年制定#%C%C年正式颁布的标准语方案" 因 其杂糅了 各种方言" 无群众基础(长时间内 只 有赵元任一人会讲) 而导致了 这一规划活动的 失败*! 这一失败告诉我们" 通语的选择应该以自 然的某种语言或方言为标准" 虽然这种通语一般是一种人工构建的 超方言的 语言体系" 但是必须注意其广泛接受性! %C>! 年以*国语常用字汇+为代表的新的方案"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 从而得以推行" 证明了这一点!当然也有使用 人口 少的 民族语言或方言成 万方数据为官方语言的情况" 原因伺后分析!!@语言规划#语言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 注意语言变革和发展的相对稳定性# 渐进性! 否则" 不但会引 起社会语言生活的混乱" 影响语言的 交际职能" 而且可能会人为地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C=#年越南宣布独立" 用罗马字取代了汉字作为官方的书写系统" 这固然有利 于扫盲" 但是导致的 结果是绝大多数的越南人根本看不懂用汉字记写的古籍" 彻底割裂了与传统文化的 关系! 新加坡脱离殖民统治以后" 一方面要照顾到英语在本国已经长期存在#使用面广泛的 现实" 承认英语为官方语言之一" 另一方面考虑到马来语是新加坡这一岛国内历史最悠久的语言" 新加坡原居民马来人的风俗习惯等文化属于广大马来文化的一个分支" 所以"新加坡建国之后就不得不强调马来语的重要性" 这就是新加坡把马来语作为其国 语(#/ - ,’( %/ + 1/()$/)4)并作为四种官方语言之一的原因!从历史文化传统的 角 度出 发也存在使用 人口少的语言 或 方 言 被选定为 通用 语的 情 况" 例如" 瑞士的罗 曼什语" 使用 人口 只 占国 民总 数的%W" 但却与德语# 法语# 意大利 语同 为官方语言之一! 其他还有爱尔兰的 爱尔 兰语等! 在这种情况下的那些国 家或地区官方语言一定不止一种"做出这种语言规划的目 的是放在通用 语的象征性上" 为了增强国民的认同意识!>@语言规划#语言政策的制定还必须考虑该语言共同体所处的 国 际环境! 操同 一语言的 不同语言共同体其语言政策是趋同 还是趋异往往取决于这两个语言共同 体之间 的 关系! 印度和巴基斯坦 原本是一个老 祖宗" 使用 共同 的 祖语言"印度教中的三四等信徒一直处于被压迫的地位" 后被伊斯兰教吸引 过去" 并在一起聚居" 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 , ,巴基斯坦" 他们就改用 阿拉伯字母记录自 己 的 语言! 汉字文化圈 中的 日 本韩国在!"世纪曾 发生过几次排斥汉字的 运动"一方面是中国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力减弱" 另 一方面与阵营的 不同 不无关系! 当 大陆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时" 台湾当局就废止了 作为注音符号第二式的罗马字" 台湾当局包括蒋介石本人在内 曾 长期提倡简化字" 却因为大陆对简化字的推行而止步" 这可以看作是文化台独的先河!=@语言规划#语言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社会变更#科技进步# 以及语言自 身发展的 因 素! 社=!

 书会变更!科技进步! 以及语言自 身发展的 因 素导致了语言变异" 这些变异可能发生在语音! 词汇!语法各方面# 语言本体规划中的 一项重要内 容是标准化!规范化" 时刻面临着语言变异的挑战#特别是词汇" 是语言中最敏感的部分" 社会变更!科技进步以及语言自 身的 新陈代谢极易 产生新词新义" 对规范化造成冲击!! "# 语言规范要从语言适应变更! 不能产生表达空位的 角 度出 发" 把适应社会条件变化的 有生命力 的 变异形式吸收进标准语中来" 摒弃那些无生命力的不科学的表达形式# 这个过程中" 除了 注意科学 性 还 要 从众" 要注意二者的有机结合#更值得一提的 是" 随着网 络的 普及" 高科技产品及其应用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 在要求录入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下" 在求新!求异!求谐的心理支配下" 网络语言出现了很多诸如!"$如题%!!#$谢谢%!""$再见%! 表$&不要’的合音% 等中西结合的字母词和其他对汉语结构造成破坏的新奇变异" 而 且在网 络世界有着 较强 的 生命力"科技所带来的这一语言变异着实令语言规范工作者头疼##$语言规划!语言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与经济的 关系# 有的 国 家如 澳大利 亚在制定语言规划!语言政策时具有明 显的经济建设目 的" 用法律的形式强化能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的汉语!日 语等语言的 教学!! ## 语言规划是否应该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 很多社会语言学家持反对态度" 认为 这会影 响 整个社会的 语言 生态平衡# 我国的某些语言政策的 制 定并未有意识地将经济因素考虑进来" 为了规范甚至不惜牺牲经济利益" 如前几年某些地方存在的对商店公司牌匾用字的强行一律规范" 这种做法当然也不值得提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法)第二章第十七条明 确规定* &题词和招牌的 手书字可以保留或使用 繁体字! 异体字’# 极端的 不当的语言规划造成经济衰退的 例子典型的 是加拿大的魁北克" 其制定于$%&&年的极端强调法语地位的(法语宪章)给操英语的 商业人员 带来了不便" 导致他们大量离开蒙特利尔#!! $建国以来" 我国 的 语言规划! 语言政策很好的结合了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 方言复杂的国情" 具有很强的 科学性" 充分保证了 各民族的 语言权利" 得到了 全社会的 拥 护" 也得到 了 较好的推广" 维护了 民族的 团 结和社会的 长治久安" 语言的规划!政策基本上是成功的#注释!%&!日 "真田 信治等著# 王素梅$ 彭国 跃译$社会语言学概论!%"$上海% 上海译文出 版社$’((’$$#!#$#&$’陈章太$说语言立法!&"$语言文字应用$’ ( ( ’$&)’%$ %$()冯志伟$应用 语言学综论!%"$广州 % 广东教育出 版社$$%%%$$!$#’"&$*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 浙江大学 出 版社$’(()%’&)$+王群生$白 俄罗斯的 语言政策和(国 语)之争!&"$语文建设$$%%#$&%’%)’*))$,道布$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民族研究$$%%"$&+’ %)#$-李桂南$新西兰 语言政策研究!&"$外国 语$’(($$&#’ %!%$.&$’’刘福根$澳大利 亚语言规划 简述!&"$语文建设$$%%%$&#’%#%#+$$&$$’陈原$语言和人!%"$北京% 商务印 书 馆$’((!%$)$&$!’阮西湖$加拿大语言政策考察报告!&"$世界民族$’(($$&!’%)#$!" # $ %& ’ ()" * + (, *&- )"./ &".0 &. $ 1 %&"" (".$/ &".0 &. $ 1 ) % ( 23&"45 ) 2 (& % 6& 27. 8 ) 0"4’()*+ ’,-. / 0,-.$1, 2. 3 03 435- 6 78 3. 7 9 : # 2 -8 3. ;. 2< 3 6 0 2 7=">?@2 -.!+$((#"1, 2. -%9: * ’ 8 & 2 ’*A-.B? -B35C -.. 2.B2 07,32. 73 6< 3. 7 29.3 : :9 6 7 0797,3C 2 : 39 :09 D 2 - CC -.B? -B3"E, 2 C 3C -.B? -B359 C 2 D=2 07,3B? - 6-. 733:9 67,3D- 6 6=2.B9? 79 :7,3C -.B? -B35C -.. 2.B$ ",356959 0 2.B9 :7,3C -.B? -B35C -.. 2.B-.F7, 3:9 68? C - 7 2.B9 :7,3C -.B? -B359 C 2 D=0,9? CF699 7: 6987,309 D 2 - C G- DHB69?.F 9 : -053 D 2 : 2 DC -.B? -B3 D988?. 2 7="-.F - C 097-H 32. 79- D D9?. 7 9 :7,30 7 6? D 7? 63 9 :3 7,. 2 DB69?50"D? C 7? 6- C-.F , 2 0 79 6 2 D- C G - DHB69?.F"2. 73 6.- 7 29.- C59 C 2 7 2 D- C0 2 7? - 7 29. 9 :7, 2 0C -.B? -B3D988?. 2 7="D,-.B3 0 9 :7,309 D 2 3 7="F 3< 3 C958 3. 7 9 :73 D,.9 C9B="D,-.B3 0 9 :7,3C -.B? -B32 7 03 C :"3 7 D$ I? 6C -.B? -B35C -.. 2.B-.FC -.B? -B359 C 2 D=699 7 2.B: 6987, 30 2 7? - 7 29. 09 :7,3. 3E 1, 2. -,-< 3569< 3F63 C - 7 2< 3 C=0? D D3 0 0 :? C$; $3< ) 8 4 **C -.B? -B35C -.. 2.B+C -.B? -B359 C 2 D=+09 D 2 - CG - DHB69?.F 万方数据#’

篇二:语言政策与规划

16年第 2期 淄博师专学报 Journal of Zibo Normal College 总第 44期 语言政策与规划领域研究热点与趋势 基 于该领域五种 国际核 心期刊的统计分析 朱雄兵 (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O5OO) 摘 要 :本文对国际语言政策与规划领域五种核心期刊 2015年所刊载文章进行整理并根据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分 析 ,进而对该领域研究 重点 与趋 势进行概 括、总结 。研究发现 :语 言规划经典理论 框架下 的宏 观视角研究 似乎 已不再 是 研究的重点 ;语 言政策 与规划研究更加关 注语 言与各种社会 因素间 的相互 影响 ,将 研究视角具体 化 ,关 注具体领域 的语 言规划 ;更多探讨语言规划 与政 策如何加 深经 济、社会和政治上的不公平 ;探讨意识形态对语言政策形成的影响。

 关键 词 :语言政策;语言规划 ;研究热点与趋势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6)02—0063—05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five core j ournal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in 2015,and makes a summary of the re— search focus and trend in this field.The study finds:the macro perspective study under the frame— work of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language planning is no longer the focus of the study;the studies of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various social factors,and the language planning in specific areas;more discussions should be made on how language planning and policy deepen the inequity in economy,society and politics;the effect of ideology on lan— guage policy formation should be investigated.

 Key words:language policy;language planning;research hotspot and trend 一、 引言 语言规划实践活动历史悠久 ,如 中国历史上 秦始皇实施的具有重大影响 的“书同文”政策,即 用小篆统一六国文字 。但语言政策与规划作为一 门学科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渐发展起来 , 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也只有五十多年 。作为应用 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语言政策与规划 的学术研究 并不是 由理论驱动 的,而是基于现实 中与语言相 关的各种问题 ,为其提供跨学科的解决措施(Ka— plan&amp; Baldauf,1997)。因而,语言政策与规划 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 ,涉及到应用语言学 、社会 语言学、社会学 、政治学和政策学等众多学科 。由 于该学科研究涉及范围较广,研究视角众多 ,学者 对该领域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如对该学科领域 的称 谓也 存在几 种 不 同的表达形 式 ,常见 的有 “语 言规划”“语言政策”“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和“语 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张治 国,2014)。语言政策与 语言规划属于宏 观社会语言学范畴 ,是关注社会 的社会语言学 ,不 同于微观社会语言学是关注语 言 的 社 会 语 言 学 (Nevalainen & Raumolin一 收稿 日期 :2016—03—19 作 者简介 :朱雄兵(1991一),男 ,云南师范大学外 国语学院在读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语言政策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

 63

 Brunberg 2012)。

 语言政策研究学者 Ricento教授(2000)将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语言政策与规划发展历史分为 三个阶段 (张治国,2014):第一阶段从上个世纪五 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末 ,此 阶段为语言规划 的形成 期。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是众多前殖民地国家脱离 殖民统治 ,建立起 的独立新兴 国家所面对的棘手 问题是国家的统一 和现代化 ,而这需要语言规划 来帮助解决 。同时受 当时盛行 的实证主义和结构 主义的影响,人们对语言规划 的有效性持有普遍 乐观的态度 ,这些都促进了语 言规划领域 的形成 与发展。第二 阶段从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晚期, 称为反思期。在这一阶段许多国家的语言规划纷 纷失败 ,之前期待 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并没有到 来 ,语言规划并没有取得社会期待的效果 ,语言规 划学者的研究兴趣锐减而转向其他研究领域 ,语 言规划研究走向了低谷。第三阶段为八十年代 晚 期至今 ,称为复兴期 。此 阶段 中世界政治格局发 生巨大变化 ,新独立 的国家开始重视各 自国家 的 语言规划 ,这一时期受后现代 主义思想影响出现 了许多新 的研究主题 ,如濒危语言、语言权利 、语 言资源 、语言生态等 ,语言规划成为一 门复兴 的 学科 。

 本文所选五种期刊为(按照创刊时间顺序):

 《国际语言社会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语 言 问 题 和语 言 规 划 》(Language Problems and Language Plan— ning){多语 和 多文 化 发 展 杂志 》(Journal of Mul— 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语 言规 划 中 的现 时 问 题 》(Current Issues in Language Planning)( (语 言政策 》(Language Policy)。这五 种 期 刊在 国 际 语 言 政 策 与 规 划 领 域 具 有 重 大 影 响,多为该领域著名学者创立或任主编。冯佳 和 王克非(2014)借助 Citespace这一科学计量方法 , 对 2001至 2010年国际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研究 的 536篇 Web of Science论文的共被引数据进行 可视化分析 ,列出了刊载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研 究论文最多的前 1O位 国际期刊。本文所选 的五 种期刊中除《语言问题与语言规划》外其余全部位 于刊文数量最多 的前五位。《语 言问题与语言规 划》每年发行三期 ,因而可能总体文章数量较其他 期刊少 ,但其在语 言政策与规划领域 的发展 中具 有重要地位 。

 64 二 、期 刊简 介及 刊载 文章 目录 (一)《国际语 言社会 学杂 志 》 该刊为语言社会学领域第一家正式的学术期 刊,在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 。由此领域 的领军 人物费什曼 (J.Fishman)教授于 1974年创办并 担任主编至今 ,加西亚 (O.Garcia)教授任 副主 编。该 刊 由 沃 尔 特 ·德 古 意 特 (wa1ter de Gruyter)出版公司发行。该刊致力于语言社会学 的发展 ,以将该学科发展成一个真正的、具有国际 性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为宗 旨。该期刊为双月刊 , 秉持着语言多元化的原则 ,接受 除英语外其他语 言(如法语和西班牙语)的投稿 ,实行同行互审,每 一期关注语言社会学领域的一个主题,并刊载书 评 。该刊现主要 以特刊形式发行 ,每年 的六期中 会有几期各包含一篇专门研究“小语种 与小语种 社 区”(之前称为濒危语言或边缘小语种)的文章。

 2015年共发布的六期全部为特刊 ,各期特刊 主题 (按期刊发行顺序)如下 :第一期主题为“少数 民族语言的新一代使用者 :具有挑战性的机会”, 共刊载九篇文章 (含介绍篇,下 同),由 O.Berna— dette,P.Joan&amp; R.Fernando主编;第二期主题 为“语言管理方法 :自下而上和 自上而下的相互作 用视角”,共刊载八篇文章 (含一篇非英语文章), 由 N.Jiri&amp; S.Tamah主 编 ;第 三 期 主题 为 “语 言在海地岛的跨国政治”,共刊载五篇文章 (含有 一篇非英语文章),由J.R.Valdez主编 ;第四期 主题为“南非独立后多语实践的(新)社会动力 :处 于边 缘 与 和谐 之 间”,共 刊 载八 篇 文 章 ,由 L.

 Makalela主编 ;第 五期主题 为“语 言冲突”,共刊 载六篇 文 章 (含 一 篇非 英语 文 章 ),由 J.Dar— quennes&amp; D.M.G.Chriost主编 ;第六期 主题 为“语言的接触、变 异与竞争”,共 刊载十二篇文 章 ,由 F.Coulmas主编。此外本年六期中第二、 四和五期含有小语种及小语种社区专题文章各一 篇。第二期 :表明真实性 :一个爱尔兰旅游城镇 的 语言景观 ;第 四期 :标准化改革的民族志研究 :秘 鲁阿拉瓦人社 区政策制定的个案研究 ;第五期 :冲 突背景下的语言与身份 :(苏丹)南达尔富尔州的 少数 民族 语言 社 区案例 (G.Dhahawi S.A./ M .A.R.Hamid)。

 (二 )《语 言 问题 和语 言规 划 》 该刊创刊于 1977年 ,最初 由莫顿 (Mouton)

 出版公 司 出版 ,现 由约 翰 ·本 杰 明 (Jhon Bne— jamins)出版 公 司 与 “世 界 语 言 问题 与文 献 中 心 ” 联合 出版 ,现任 主编 为里根 (T.Reagan),道金 (H.Tonkin)任荣誉主编。其前身为“世界 的语 言问题”(La monda lingvo—problemo),专 注于 刊登关于世界语的文章。该刊每年发行三期 ,每 期 四篇文章左右 ,除了英语文章外 ,也接受其他语 言的文章。2015年发表的文章标题如下 :

 ’第一期刊载了五篇文章 :汉字简化背后 的动 机 (X.X.Pan,H.Y.Jin&amp; H.T.Liu);欧盟 和里斯本条约 中的语 言权 (E.D.Faingold);语 言和国家可渗透 的边界 :印度尼西亚 的英语 (L. R.Zentz);语言转 用背后 的经济现象 与意识 形 态 :从民族主义和全球化到现代化 和“新的”意识 形态 (P.Coluzzi);当前专业文献 中对人 造语言 (1it界语)讨论 的焦点(S.Fiedler)。

 第二期刊载 了五篇文章 (含有一篇非英语文 章):加勒比地 区的语言保持 :对阿鲁 巴岛和波多 黎各危机感知的调查 (K.S.Carro1);键 盘上 的 暴政 :皮埃蒙特语拼写案例(E.Miola);喜欢 当地 方言但不经常使用 :对伊朗北部地 区马赞德兰语 一波斯语语言文化的探究 (S.A.Mirhosseini);

 语言规划中的学习主者体 :三方视角(J.Brown);

 奥格登符号学在基础英语 (Basic Eniglish)中的应 用 (J.McElvenny)。

 第三期共刊载六篇文章 :语 言公平研究 (H. Tonkin);“Lau”诉讼 案后 四十年 :美 国教 育人权 持续受到侵犯及其对语 言少数 民族的启示 (M. B.Mrias&amp; T.G.Wiley);英语 的全球传 播 :对 英 语 作 为 媒 介 语 和 语 言 权 利 的 挑 战 (R. Salomone);柴门霍夫与 自由一社群主义争论(E. Schor);多数 中的公 平 :语 言与错综 复杂 的公 平 (Y.Peled);联合 国 2015年发展议程 中的语 言:

 对语言政策与规划 的挑战(M.Fettes)。

 ’

 (三 )《多语 与 多元 文化发展 杂志 》 该刊创 刊于 1980年 ,原 由 Multilingual Mat- ters公 司 出版 ,于 2009年 转 由 Taylor and Fran— cis旗下 的 Routledge出版发行。其 现任 主编为 爱德华 (J.Edwards)教授 。该刊作为一个跨学科 的学术期刊 ,关注多个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学、语 言社会心理学 、语言和文化政治 、政策 、规划和实 践等 。该期刊在其 网站上列 出众多话题 ,包括语 言政策与规划 、少数 民族和民族主义、身份政治 、 接触中的语言与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间的紧密 联系 、语言学习、双语与多语适应 、翻译 、多元文化 和多样性的项 目与政策、语言权 (包括集体的和个 人的)、大众和民俗社会语言学与使用、阅读 和读 写、当代宗教和文化争议、语言与文化相关的教育 政策、濒危语言等等 ,由此可见该刊关注与语言、 文化相关的众多领域。该刊创 刊时为季刊,为适 应现实需要该刊每年发行的期数几次增加,1983 年每年增加到五期 ,2005年改为双月刊 ,到 2012 年增加到每年发行七期。2015年该刊发表 的文 章标题或特刊主题如下 :

 第一期“多元文化背景下加拿大 的种族与语 言学 习”特 刊共 7篇 原 创 文 章,由 R.Kubota 主 编 。

 第二期共刊载七篇文章 :历史性的怀旧:通过 具有夏威夷特色的纹身来表 明身份(M.Hiramo— to);墨西哥恰帕斯州年轻土著人与混血学生所感 知的机构支持 :群体活力研究方法 (M.E。Guit— art,M.A.Viladot&amp; H.Giles);厄立 特里 亚多 语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Y.M.Asfaha);对葡萄牙 语在安哥拉和东帝汶的葡萄牙化与巴赫金视角的 研究(S.B.Makoni&amp; C.Severo);布鲁塞尔多 语语言景观的语言可视化、功能与意义的多维度 考察 (M.Vandenbroucke);识别英语 口音:阿曼 学生 的 口音 偏 好 与 本 土 化 认 知 (L.Bucking— ham);希腊阿尔 巴尼亚移 民的族群语 言活力 、语 言使用与社会融合(N.Gogonas&amp; D.Michail)。

 第三期共刊载七篇文章 :成年多语使用者对 外 国口音的态度研究(J.M.Dewaele&amp; J.Mc— Closkey);对族裔语言和民族身份相关性的元分 析(G.M.Mu);台湾将越南语作为族裔语言学 习 (Y.C.Yeh,H.J.Ho M.C.Chen);测 试 工具性交流意愿 问卷的开发与效度 (M.Khatib & S.Nourzadeh);语言复活行动伊始 :在脸书上 提倡玛雅语的使用(J.Cru);澳大利亚斯里兰卡 移 民的语言保持——对 比僧伽罗人与泰米尔人在 母国的经历(N.Perera);英语翻译专业学生如何 使用翻译策略?对伊朗英语作为外语背景下的调 查 研究 (A.Asgarian&amp; G.M.Vefali)。

 第四期共刊载六篇文章 :丹麦一家公 司将英 语作为工作语言背后的语言意识形态 :“必须是英 语”(D.L0nsmann);对 中国大陆粤语使用者语 言态度的调查(D.F.Ng&amp; J.Zhao);欧洲 区域 与少数民族语言宪章 :是巨作还是不充分 的暂时 妥协 (T.S.Jaffe);美 国中西部西班牙语作为族 65

 裔语言使用者:自报 言语对象作为家庭族裔语 言 使用的决 定因素 (I.Veldzquez,M.Garrido M.Mill6n);你的语言还是我的语 言?或者英 语 作为通用语?对英语作为通用语和一语与二语间 交际的效率对 比:对公司语言政策的启示(M.V. Mulken&amp; B.Hendriks);大 学 多 语 背 景 下 动 机 与英语语言学习(M.Bensoussan)。

 第五期共刊载六篇文章 ,马来 西亚汉语使用 者对福州话 、福建话和普通话的语言态度 (Y.Y.

 Puah&amp; S.H.Ting);“方言”的意识构想 ;对 中 国大陆官方媒体报道的“方 言危机”的分析(2002 —2012)(X.S.Gao);从 “少数 民族 主流”中迷失 :

 帕哈里语使 用者在英国的流散(S.Hussain);语 言协商、文化适应与 自主权 :来 自加拿大南亚移 民 年轻人 的证据 (J.Cila&amp; R.N.Lalo...

篇三:语言政策与规划

载陈章太等主编《语言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语文出版社, 2006, 第 55-60 页。

 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 -从定义变迁看学科发展

 刘海涛 中国传媒大学应用语言学系

  摘要:

 本文从 1959-2005 年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文献中提取了 30 余种有关“语言规划” 的定义, 并对这些定义进行了 简要的分析。

 通过观察这些定义的变迁, 作者认为可将语言规划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这两个阶段的主要对比特征有:

 工具——资源, 结构主义——后现代, 单变量——多 变量, 语言学——多 学科, 实用 ——人权等。

 关键词:

 语言规划 语言政策 语言生态 语言多 样性

  人类有意识影响语言发展的活动由来已久, 今天人们一般用“语言规划”(Language Planning)来特指这个领域, 如现在至少有两个刊名中含有“语言规划” 字样的国际性学术刊物:

 “Language Problems and Language Planning(语言问题和语言规划, John Benjamins, 1977-)” 和“Current Issues in Language Planning”(语言规划的当前问题,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0-)。

 至于“语言规划” 和“语言政策”, 虽然有学者认为二者是有区别的, 如 Ager1用“语言规划” 表示那些由个人或集体从事的非官方的活动, 用“语言政策” 特指官方的行为。

 但本领域的大多数文献对二者没有做详细的区分。

 为此本文在引用时基本按照原作者的用法直接引用, 对二者也不做进一步的区分。

 一般认为, 术语“语言规划” 首次出现于 1959 年发表的一篇题为 “在现代挪威规划一种标准语言”自己则说 Uriel Weinreic 曾在 1957 年的一次研讨会上使用过这一术语3。

 不管是那一种说法, ‘语言规划’ 这一术语的首次出现时间大致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 这一点大致是可以肯定的。

 Haugen 在 1959 年的文章中, 将“语言规划” 定义为:

 “一种准备规范的 2的文章里, 文章作者为 Einar Haugen。

 而 Haugen

 1 Dennis Ager (2001) Motivation in language planning and language policy.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 “Planning for a standard language in Modern Norway”,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1: 3 (1959), p. 8-21. 3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langauge planning: Ivar Aasen’s grammar”, Word, 21(2):188-207.

  2正字法、 语法和词典的活动, 旨在指导非同质言语社区中的书面和口头语言应用”。

 后来在一篇题为“语言学和语言规划” 的文章中, Haugen 对此做了补充,他说“现在我宁愿将其(即:

 他 1959 年的定义-刘注)

 视为语言规划的一个结果, 它是实现语言规划工作者所做决策的一部分。

 语言规划的核心是‘用选择的方式, 对现有的语言形式进行判断的活动。’ 简言之, 可将语言规划定义为对语言变化的评价。”此他也有过一个更具一般意义的语言规划定义“为一个言语社区, 建立目标、政策和过程的活动。”却从不同的角度道出了语言规划的许多本质属性。

 这一点, 我们会在下面的分析过程中, 看的更清楚。

 现在, 我们开始语言规划的定义之旅6。

  Tauli(1968):

 语言规划是调节和改善现有语言, 或创造新的区域性、 全国性和国际性语言的活动。

 语言规划涉及语言的口头和书面形式的各个层面:

 语音、 词法、 句法、 词汇和正字法。

 语言规划理论是系统研究语言规划的目标、原则、 方法和策略的学科。Rubin &amp; Jerrudd(1971):

 语言规划是一种有意识的语言改变, 即:

 对语言系统本身或语言应用, 以及对二者的改变。

 这些规划是由专门为此目的而建立或得到授权的机构来进行的。

 语言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问题, 它的特点是通过对制定和评价各种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 以寻求最好(或最优, 最有效)

 的决策。

 Thorburn(1971):

 如果人们试图通过各种语言知识来改变一组人的语言行为时, 就出现了(语言规划)。

 Jernudd &amp; Das Gupta(1971):

 我们认为规划不是一种理想主义和完全属于语言学的活动, 而是一种为了解决社会语言问题的政治和管理活动。

 Gorman(1973):

 在我看来, 术语‘语言规划’ 最适于说明这样一些有组织的活动, 即对语言的正字法、 语法、 词汇以及语义方面进行选择、 规范和加工。

 Das Gupta(1973):

 语言规划是指一组有意识的活动, 这些经过系统设计的活动在一定的时间里组织和发展了社区的语言资源。

 Fishman(1974):

 术语‘语言规划’ 指的是对语言问题解决方法有组织的寻求, 一般出现在国家一级。

 Karam(1974):

 本术语指的是一种试图解决语言问题的活动, 通常由国家来进行, 其对象为语言本身或语言应用, 或二者兼而有之。

 Weinstein(1980):

 为了解决交际问题, 而在政府授权下所进行的长期的、4Haugen 认为语言规划是社会规划中的一个部分, 据5 Haugen 这些对语言规划的定义, 看似不同, 实际上,7

 4 ‘Languistics and language planning’, in ‘The Ecology of Languag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p. 161. 5 ‘Language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Ecology of Language’, p. 287. 6 所有定义尽可能从原文献引用。

 没有特别注明的几个定义均转引自 Robert Cooper (1989): Language Planning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除个别无法找到原文的定义外, 以下所列定义的汉译文, 均由作者自译。

 每一个引用的定义, 包括:

 作者名, 时间和定义。

 7 Tauli, V. 1968. Introduction to a theory of language planning. Uppsala. p. 27.

  3连续的有意识改变语言本体或改变语言社会功能的努力。

 Neustupný(1983):

 语言规划指对于语言问题系统的、 基于理论的、 理性的和有组织的社会关注。

 Eastman(1983):

 为了 达到某些规划机构设定的目 标, 而将语言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进行操作的活动。

 规划机构一般指当地的政府、 教育、 经济或语言权威部门8。

 Christian(1988):

 语言规划是一种旨在解决语言问题的公共和系统的努力,它通过机构组织对语言使用的干预来达到相应的目标9。

 Cooper(1989):

 语言规划指的是有意识去影响他人语言行为的努力, 包括习得、 结构和功能分配等方面。

  Halliday(1990):

 语言规划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 它含有两种完全不同,而且本质上有冲突的成分:

 其一是有关‘意义’ 的, 这与我们有关语言和符号学的所有其它活动是相同的; 其二是关于‘设计’ 的。

 如果我们从更广的角度来看设计系统和进化系统的区别, 那么语言规划意味着在一个自然发展的系统(即语言)

 中引入设计过程和设计特征。

 语言规划活动的重点在制度, 而非本体, 也就是说, 它规划的不是语言的形式, 而是语言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10。

 Jernudd(1991):

 语言规划是前瞻性的、 有组织的语言管理, 一般(但不一定)

 是由政府授权和资助的公共机关进行的。

 语言规划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为寻求最佳决策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在未来实现其理想的框架11。

 Tollefson(1991):

 语言规划是所有有意识地影响语言变体的结构或功能的活动。

 语言政策是由政府所从事的语言规划12。

 Bugarski(1992):

 简言之, 术语语言政策指的就是一个社会在语言交际领域的政策, 这些地位、 原则和决定反映了社区与其可操用语言、 交际潜力的关系。语言规划一般被认为是在语言政策框架内所采取的一系列作用于社区语言交际上的具体措施, 这些措施常用来指导语言的发展13。

 胡壮麟(1993)

 认为:(1)

 语言规划是有意识的、 有组织的活动。(2)

 它涉及私人和官方的努力。(3)

 语言规划旨在发现和解决交际问题, 这些问题既有语言学的, 也有非语言学的。(4)

 语言规划要解决的是全国性问题, 故需较长时间评估并在一定社会中解决这些问题。(5)

 语言规划要有一定的理论框架

 8 转引自 Nanette Gottlieb &amp; Ping Chen (eds, 2001): Language Planning and Language Policy. East Asian Perspectives. Richmond: Curzon Press. p. 23. 9 转引自 Tessa Carroll. Language Planning and Language Change in Japan. Richmond: Curzon Press, 2001. p. 11. 10 M.A.K. Halliday (1990): New Ways of Meaning: the challenge to applied linguistics. In: Alwin Fill/ Peter Mühlhäusler(eds.): The Ecolinguistics reader. Continuum. 2001. p.177.

 11 Björn Jernudd (1991): Lectures on language problems. Bahri Publications. 12 James Tollefson (1991): Planning language, planning inequality. Longman. p. 16. 13 转引自 Schiffman, H. F. (1998). Linguistic Culture and Language Policy. London: Routledge.

  4指导14。

 Gottlieb(1994):

 语言规划是有意识的工程化的语言改变。

 语言政策是规划者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制定并实施的特定策略15。

 Mackey(1991):

 语言规划是对语言多样性的社会调节16。

 Kaplan &amp; Baldauf Jr. (1997):

 语言规划是某些人由于某种理由试图改变某个社区语言行为的活动17。

 Tonkin (1999):

 语言规划是一种对语言选择过程进行的有意识干预, 旨在影响相关的选择18。

 Grin(1999):

 解决语言问题是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首要目标。

 所有“语言问题” 的共同核心是多样性, 因此语言政策的根本使命是多样性的管理19。

 冯志伟(1999):

 语言规划就是政府或社会团体为了解决语言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语言文字进行的各种工作和活动的统称。它是语言政策的具体体现。

 …语言规划具有社会性、 交际目的性、 长期性、 庞杂性和权威性的特点20。

 许嘉璐(1999):

 语言规划是国家或社会团体为了对语言进行管理而进行的各种的统称。

 所谓规划或管理, 是个广义的概念, 包括语言的选择和规范化、文字的创制和改革等方面的具体问题21。

 Gottlieb &amp; Chen(2001):

 语言规划是有意识去指导、 改变或保留一个社会语言代码的习得、 结构或功能分配的努力。

 语言政策指的是由权威机构来进行的这些活动的系统性规划22。

 Lo Bianco(2001):

 一种最直接地将语言变为公共政策的学术领域, 这就是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23。

 Phillipson(2003):

 语言政策是社会政策的集成部分。

 地位规划、 本体规划以及获得规划24是语言规划的主要内容, 作为语言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语言规

 14 胡壮麟, 1993, 语言规划, 《语言文字应用》 ,1993.2. 15 转引自 Carroll(2001):12. 16 转引自 Carroll(2001):12. 17 Kaplan, Robert B., &amp; Baldauf, Richard B. (1997): Language planning from practice to theory.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p 3.

 18 Humphrey Tonkin (1999) Kio estas lingvoplanado? en D. Blanke, R. McCoy, O. Buller (red.): Por Aktiva Lingvopolitiko. Rotterdam: UEA. p. 9-14. 19 François Grin (1999) “Language Planning as Diversity Management: Some Analytical Principles”. Plurilingua, 21: 141–156. 20 《应用语言学综论》,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 p. 91. 21 《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 p. 156. 22 Nanette Gottlieb &amp; Ping Chen (eds, 2001). p. 4. 23 Joseph Lo Bianco (2001) Officialising Language: A discourse study of language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PhD thesi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4 所谓‘获得规划’ 一般是指通过有组织的活动来推广一种语言的学习。

 -刘注

  5划与经济学、 人口学、 教育学和语言学有关25。

 Mühlhäusler(2003)认为:

 按照生态学的观点, 语言规划已不再是一种流水线式的作业过程, 而是一种旨在保持人类交际系统最大多样性的活动26。

 按照他的说法采用生态观的语言规划者追求的解(语言的多样性)

 正是传统语言规划者们要解决的问题27。

 Baldauf(2004):

 语言规划是一种有意识的、 面向未来的对语言代码及语言使用的系统改变, 一般由政府来进行。

 语言规划可分为以下四类:

 地位规划,本体规划, 教育规划和声望规划28。

  Spolsky(2004)

 认为有必要把一个言语社区的语言政策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语言实践-使用者在自己可操用语言变体中进行选择的惯用模式; 语言信念或意识-关于语言和语言使用的信念; 以及通过任何语言干预、 规划或管理的方法来修改和影响这种语言实践的所有努力29。

 陈章太(2005):

 政府或社会团体为了解决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地对语言文字及其使用进行干预于管理, 使语言文字更好地为社会服务30。

 Cooper 提出过一个语言规划行为的分析模式31。

 他认为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去分析语言规划活动:

 谁是规划的制订者? 针对什么行为, 针对哪些人? 要达到什么目的(或出于什么动机)

 ? 在什么条件下? 用什么方式? 通过什么决策过程? 效果如何? 显然这八要素是针对语言规划行为本身的一种分析。有学者认为要理解语言规划的总体影响不能仅考虑这些关系, 而且也应该考虑这样一些因素:

 谁接受规划规定? 接受什么规划规定? 从哪儿接受规划规定? 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规划规定32? 这是...

篇四:语言政策与规划

言政策与规划中国语境中“语言政策与规划”概念的演变及意义*李英姿(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提 要: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语言规划与政策在西方渐趋成熟,而在中国语言政策与规划作为概念的出现和使用还非常短。本文探讨中国语境中语言政策和规划的出现时间、意义演变等,认为今后对语言规划与政策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与细化。关键词: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学科发展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 -0100(2016)03 -0015 -5DOI 编码:10.16263/j. cnki. 23 -1071/h. 2016. 03. 004The Evolu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ept of“Language Policy andPlanning”in the Context of ChinaLi Ying-zi(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Although the practice of“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in human history has long existed,but the time of“language policyand planning”in China is not long. After half a century of development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in the West has gradual-ly become mature. In this paper,we discuss the time and the evolution of“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in the context of Chi-na;to explore the reason. We think that in the future“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research on should be deepened and re-fined.Key words:language policy;language planning;discipline development1 引言“语言政策与规划”作为一个学科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时间还不长,西方率先建立语言政策与规划这个学术研究领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具有较深厚的积累;作为一个专门学科,中国的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研究则出现得较晚,在中国语境中对“语言政策与规划”的概念、内涵以及随时间发展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以及与西方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的异同点,从而认清目前的不足以指导今后研究的深入发展。2 西方的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根据 Spolsky(2004:11)考证,第一本包含“语言政策”(language policy)字样的著作出现在 1945 年。西方最早提出“语言规划”(language planning)的学者是 Uriel Wein-reich,Haugen 把“语言规划”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术语使用,认为语言规划是在一个非单语社会中为作家和演讲者提供指导的正字法、语法和词典等进行规范的活动(Hau-gen 1959:8)。此后,他也承认所列举的内容实际上是语言规划者执行语言政策之后形成的产物或结果。Cooper(1989)列举字面上与“语言规划”相近的词语,包括“语言工程(language engineering)、语言政治(glotto politics)、语言5 12016 年第 3 期总第 190 期外语学刊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2016,No. 3Serial No. 190*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汉语国际传播视野下的跨文化适应研究”(NKZXB1435)和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课题“韩国‘去汉字化’政策研究”(AS1511)的阶段性成果。本文蒙业师李宇明教授悉心指点,谨致谢忱。

 规范(language regulation)、语言管理(language management)和语言政策(language policy)”等,还有其他用来描述影响或者改变语言行为、语言态度的术语,比如“语言治理、语言恢复(language normalisation)、语言复兴(language revita-lisation)、语言复活(language revival)、语言改造(languagereclamation)和语言唤醒(rewakening)”。Cooper 引用一系列重要期刊的名称证明“语言规划”的受欢迎程度,比如《语言问题与语言规划》(Language Problems and LanguagePlanning)、《语言规划通讯》(Language Planning Newsletter)和《语言政策》(Language Policy)。“语言规划”在以上术语中最受欢迎,因为它可以概括所有类似的研究。Cooper认为,语言政策这个术语“多数时候指语言规划的目标”,而不是方式,不过他并没有对此展开更多说明(Cooper1989:29)。在英语语境中,language policy 和 language planning 使用比较普遍。有的学者认为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两者,基本可以混为一谈。也有人认为二者应该严格区分:“语言规划更重控制,个体不能决定任何事情,管理机构不仅决定人民应该知道什么也决定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而语言政策则试图减少干涉,并且最大程度尊重语言使用。伴随着降低干预这一理念的出现,语言规划的角色慢慢消退,语言政策变得名副其实。从这个角度看确实应该注意规划和政策的界限是明确的”(Shohamy 2006:49)。通过提取 1959 至 2005 年间相关文献中关于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三十余种富有代表性的定义,刘海涛(2006)认为,语言规划正在经历从工具观到资源观的转变,从结构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变,从单变量系统到多变量系统的转变,从实用主义到语言人权的转变,从语言问题到语言生态的转变,从单纯的语言学领域向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其他学科的转变,这主要是针对西方语言政策与规划的学科发展情况做出的判断。3 中国前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时期中国的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实践早已存在,从秦代“书同文”开始到近现代的白话文运动,再到建国后的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等。即使在现代意义上的语言政策与规划这个学科正式出现之前,也不能说在中国没有相关研究。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就有不少关于汉语规范问题的讨论,同样引起重视的还有汉字改革和汉语拼音问题,其实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语言文字工作的 3 大任务,即汉字规范化、推广普通话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这些工作具体由文字改革委员会负责,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文字改革机构,直属国务院,从机构隶属的级别之高以及名称上可以看出当时文字改革的重要地位。1985 年 12 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更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规范、推广普通话、推广《汉语拼音方案》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其他同时期类似的学术术语包括:语文现代化、语文建设、文字拼音化等,所有这些内容都属于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研究范畴。这一时期的研究集中在针对新中国亟需解决的语言文字问题,并确实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从整个学科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研究为后期语言政策与规划作为一个学科领域的正式出现及深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重要的过渡及衔接阶段。4 中国语境中的语言政策与规划4. 1 语言政策“政策”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早已存在,不过“政”和“策”分开使用。“政”是指控制社会、管理国家事务、治理民众。“策”有两个词义,“策书”相当于今天的政令、文件或规定。因此在古代汉语中,“政”和“策”就是治理国家、规范民众的谋略或规定。英语本来并没有 policy 一词,只有 politic(政治)。后者源于古希腊语的 poiteke,意为关于城邦的小学问,后来随着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从 politic 逐渐演变出 policy,具有政治、策略、谋略、权谋等意义。日本学者在翻译 po-licy时,从早已传入日本的汉字中挑选“政”和“策”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成为“政策”。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初,随着大量日语词汇进入中国,“政策”又被借回中国。近代中国首次使用“政策”一词始见于梁启超 1899 年《戊戌政变记》一文,“中国之大患于教育不兴,人才不足,皇上政策若注重于学校教育,可谓得其本矣”。《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 年版)解释“政策”为“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比如“民族政策”。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发现,“语言政策”一词在文献中最早出现在 1960 年(祝敏彻 1960),这个时期的“语言政策”实际上和西方没有任何交集,是中国本土意义上的语言政策。建国后到 1988 年之间出现的几篇涉及语言政策的文章基本上都把语言政策与民族问题相联系,比如王均(1983)、陈鹏(1987)和周耀文(1987)等人的研究,这一时期语言政策还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中国少数民族众多,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少数民族语言问题凸显,因此语言政策也自然地与少数民族问题联系起来,这是中国语境中对语言政策最早的理解和认识。也基于这种认识,我国制定的民族语言政策较多,相关研究也开始的早,成果丰硕。1988 年研究澳大利亚、法国、加纳等国家语言政策的文章相继出现,这是中国语境中具有现代意义的“语言政策”开始和西方的 lan-guage policy 相对应的起点。其后几年出现的关于语言政策的文章基本上都是评介其他国家的语言政策,涉及到前苏联、比利时和挪威等。1998 年学界开始出现深入研6 12016 年 李英姿中国语境中“语言政策与规划”概念的演变及意义 第3 期

 究我国语言政策的学理性文章,以道布的《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为代表,并且该文章首次将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两个学术术语并用。4. 2 语言规划在古代汉语中“规”和“划”分开使用,“规”意为谋划、规划。“划”意为谋划、筹划。“规划”两字并用在古代汉语中出现比较晚,在元杂剧中可见。虽然“语言规划”现在为学界所熟知,但在中国语境中此前并没有“语言规划”这个名词。1979 年,张丹忱、唐长荫翻译加拿大学者莫舍·纳希尔的文章,最早和 language planning 相对应的汉语词汇是该译文中的“语言计划”。“计划”在汉语中指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强调事前打算,而不强调结果如何。在凡事讲计划的年代,将 plan-ning 对应为“计划”也是情理之中的做法。苏金智(1992)也提到语言的声望计划。1984 年,林书武翻译 Haugen 的《语言学与语言规划》并发表于《国外语言学》,这是国内学界首次将 planning译为“规划”。早期的语言规划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语言方面,比如孙宏开(1989)。1991 年柯平在《语文建设》上连续 4 期发文系统引介语言规划的相关理论,胡壮麟赴美考察后,1993 年发表《语言规划》一文,对多位西方语言学家提出的“语言规划”定义进行评价。从词义来看,汉语中“规划”与“计划”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规划具有长远性、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概括性和鼓动性。(1)“规划”的基本意义由“规”(法则、章程、标准、谋划,即战略层面)和“划”(合算、刻画,即战术层面)两部分组成,“规”是起,“划”是落;从时间尺度来看侧重于长远,从内容角度来看侧重(规)战略层面,重指导性或原则性;一般用作名词,对应英语一般为 program或 planning,如国家的“十二五规划”。(2)“计划”的基本意义为合算、刻画,一般指办事前所拟定的具体内容、步骤和方法;从时间尺度来看侧重于短期,从内容角度来看侧重(划)战术层面,重执行性和操作性;一般用作名词,有时用作动词,英语一般为 plan,如国家的“第二个五年计划”。(3)“计划”是“规划”的延伸与展开,“规划”与“计划”是一个子集的关系,既“规划”里面包含着若干个“计划”,它们的关系既不是交集的关系,也不是并集的关系,更不是补集的关系。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在国内学术领域,“语言计划”的称谓几近绝迹。可以看出,在“计划”与“规划”并用的时期,“规划”显然比“计划”更受欢迎,并且逐渐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并有较高使用频率。一个术语从西方引进之初,出现多个对应的翻译也是正常的。从建构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角度看,语言是一种表意工具,从“计划”到“规划”,符号能指虽有变化,但其指称对象都与 planning高度重合。而与“计划”相比,“规划”显然从内容、时间长度等方面更符合 language planning 含义,经由自然选择和竞争,“语言规划”的说法得以保留。这种选择主要是“规划”与“计划”在词义上的细微区别以及学者对该领域认识逐渐深化形成的结果。从以上分析来看,“规划”与 planning 含义基本对应,而“政策”和 policy 并不完全对应。Policy 比“政策”包括的范围更广,可以指官方政策,也可以指策略、措施和办法等。而汉语语境中的“政策”更偏重官方、宏观。区分“政策”与 policy 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在中国语境中“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这一学科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也正是因为在中国语境中大多数学者对“政策”意义的普遍认同,所以我国目前的语言政策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领域,多涉及从上至下的官方政策,也可以说是刚性政策,而且主要集中在国别研究,尚未深入中观或微观领域。这种研究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语言政策作为一个学科研究在更宏大范围的纵深发展。现在已有学者强调语言规划和政策研究也应考虑家庭、个人和社区领域的语言问题,研究路向也更应自下而上(李宇明 2015),“语言政策”作为一个学术术语和研究领域应被赋予更多的含义。4. 3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的发展在中国知网(CNKI)分别检索篇名包括“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期刊论文或者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可发现 2000 年之前只有零星文章,经过若干年的沉寂期,从2000 年左右开始,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2000 年是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发展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在 2000 年正式改组成立不无关系。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的主要工作职责是“研究并审定语言文字标准和规范,制定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标准;指导地方文字规范化建设;负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指导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与应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拟订语言文字工作...

篇五:语言政策与规划

0语言规划与政策的层级研究综述——学校中的语言规划迪丽达尔·迪力木拉提 新疆师范大学摘要:在 1997 年,Kaplan&Baldau 认为语言规划发生在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等几个层面上。宏观语言规划通常指国家范围或者是政体范围的规划,一般由政府部门执行,目的是影响社会中的话语方式以及相关实践活动。中观语言规划主要指语言的保持、保护与重生,是对语言的保护和复兴制订相关政策,并且实施该相关政策。微观语言规划是从微观角度进行语言规划,具体指在家庭、学校、生产部门、管理部门、法律机构、销售与服务行业、社区以及社会机构等众多行业中的语言规划。本文主要对这三个层级中的,学校的语言规划进行综述。分析得出,目前国家对于学校层面而言更重视宏观规划,而忽略了微观语言规划。关键词: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学校一、文献综述1. 周庆生在《语言规划发展及微观语言规划》中写到新加坡政府和教育部 2004 年进行教育改革,旨在从国家层面的宏观语言规划向地方层面的微观语言规划转移。在学校中,宏观层面规划与微观层面规划要紧密联系,不能相互脱节。政策不仅仅是文本,更是一种行动。想让宏观语言规划得到实施,就要获得一些学校微观语言规划方面的支撑。2. 陈京艳在《我国外语政策与规划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写到,我国微观语言规划教育研究与宏观话语规划研究相脱节的问题。我国外语政策刚刚起步。目前为止还存在缺乏专门的政府组织对外语进行管理、理论体系不完善、宏观和微观研究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但是,也须要看到的是,近十年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说明教育界以及全社会早已对外语政策与规划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冷静理性的分析。3. 在戴维·约翰逊的《语言政策》这本书中写到,学校的语言规划应该是宏观语言规划和微观语言规划相互合作的。仅有宏观政策是不够的,对此列举了一项霍恩伯格在南美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多语制的国家,国家的语言政策未必可以落实到学校的课堂实践当中,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政策执行和政策实施之间存在差距。当地社区居民的语言态度并不能反映宏观语言规划的意图。在美国华盛顿作者也注意到了类似的现象,政策的制定和实践之间存在着矛盾。人们受当地语言态度的影响而进行一些杂乱无章的语言实践,从而挑战了政府制定的宏观语言政。同样,仅有微观政策也是不够的。这与贝克曼的一项民族志研究有关,他对以色列的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双语学校进行了调查,双语学校的老师们积极性很高,都致力于发展双语教育,同时也受到了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但是因为以色列的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的冲突,以及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之间的不平衡,使得学校无法克服这些种族隔离以及国家的宏观语言政策4. 在李福莉,杨满仁写的《微观语言规划研究初探》中写到目前我国的微观语言规划处于萌芽状态,才刚刚起步。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就十分重视宏观语言规划,实施了几次大规模的语言规划工作,但是在其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例如,普通话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被人们所误解。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语言使用情况有所不同,国家应该因地制宜,加强微观规划。相关的研究者也应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为宏观规划提供更多微观规划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样二者可以相互补充,保障学校语言政策制定以及社会语言活动的顺利进行。5. 邬美丽对我国的语言规划的研究经整理以及分析发现,我国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地位规划、语言本体规划、语言声望规划这三个方面。而对于语言教育规划方面的研究很少。在这些少量的研究当中只有部分涉及到了宏观语言规划,缺少系统性的微观规划的研究。6. 魏芳在《语言教育规划视角中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研究》中指出,我国高校的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具有明显的官方色彩。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大高校外语政策的研究分析发现,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到之后的高等教育司,再到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语教育政策都是由国务院授权教育部以及相关各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再由教育部颁布正式文件通过各高校进行具体的实施,要求各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和执行。我国高校外语教育规划的官方色彩还表现在,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在各个时期都会颁布大学外语各语种的教学大纲,对各语种各个方面提出统一的具体要求和指令性的规定。在教材方面,大学外语各语种都有由专门的教材编审小组组成负责统一编写和审订教材,并由教育部推荐或指定使用。7. 胡文仲所发表的《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这篇论文中列举了五十年代初期和中期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失误、六十年代我国外语教育的两大措施以及近年来的外语教育。通过总结分析,他得出在一个国家,学校的外语教育规划的制订相对复杂,在其过程中都会受作者简介:迪丽达尔·迪力木拉提 (1993-),女,维吾尔族,新疆人,学历:研究生,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下转 ( 第 272 页 )

 272受事角色映射到句法位置上的,但是,这种联接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 the ice 出现在宾语位置时,属于常态联接;而当它出现在主语位置时,则是受到了致使动词 broke 经历去致使化过程的影响,形成非常态联接,即动态联接。四、总结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文章以致使动词去致使化这一角度为着落点展开讨论,对题元和论元之间的非常态联接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题元投射到句法上的位置是动态变化的,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动词复杂的语义和语法特征的影响;且题元角色又是非离散的。参考文献:[1]David Dowty.Thematic Proto-roles and Argument Selection[J].Language,1991(3):547-619.[2] 高明乐 . 题元角色的句法实现 [D].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3:24-28.[3]John I, Saeed.Semantics(Third Edition)[M].Singapore: Utopia Press Pte,2009:153-159.[4] 高明乐 . 句法 _ 语义映射理论探微 _ 兼谈理论在汉语中的运用问题 [J]. 东方论坛,2010(6):54-62.[5] 高明乐 . 论元与题元角色及其理论地位 [J]. 外国语言文学,2018(1):23-39.[6] 程工 . 评《题元原型角色和论元选择》[J]. 国外语言学,1995(3):29-33.[7] 顾阳 . 生成语法及词库中动词的一些特性 [J]. 国外语言学,1996(3):1-16.[8] 韩素景 . 英语致使性动词的非宾格化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2):163-175.到经济、政治、外交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和分析以及相关的额论证才能最后确定。仅仅靠学校的微观规划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成立相关的组织,通过政府工作,制订相应的政策和规划。需要学校以及相关政府共同合作,完成外语教育的规划工作。8. 张蔚磊在微观语言规划理论在我国外语课程政策实施中,探讨了我国外语课程政策实施现状中的问题,我国对微观语言规划不够重视,对其意义不够了解。在我国的微观语言规划中,相关专家以及教师之间的联系不紧密。要想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的宏观语言规划,就要有相应微观语言规划的支撑,这样我国的外语课程的实施政策会得到所期待的效果。9.《基于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菲律宾汉语教学研究》中作者对菲律宾的汉语教学进行了调查研究。随着中国和菲律宾两国关系的日益密切,汉语教育不仅仅进入了学校,也逐渐进入到了主流社会中,成立菲律宾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但是在汉语教学的发展过程中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菲律宾学校的汉语教育在宏观政策方面得到的支持较多,例如:国家教育部、菲律宾商会联合会、菲律宾华人研究中心以及我国的国家汉办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微观方面的规划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语言确定方面,菲律宾各项教育政策的主体是官方,缺乏专家及教师的参与,从而导致政策缺乏科学性。在教师方面,基于传统的学习方法,很少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材方面,学校应该及时更新书目。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类型的课程,除了简单的日常交流之外还应该提高文化素养。二、总结笔者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对比发现,学校的语言规划可以是宏观规划,也可以是微观规划。但是在我国的宏观语言规划占了主导作用,一直把主要的关注力量都放在了国家层面的宏观规划上,注重国家或官方的政策对语言生活的干预,只是近几年学者们才开始对微观规划产生了兴趣,但是相关研究还是很少。我认为政府应分清职责,在对高校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方面应该给予战略性指导,而非全面干预。在技术方面应该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给予各高校更多自主权,让高校外语政策更具有科学合的依据。这样,整个规划过程是从国家以及政府方面的宏观规划进行开始再到学校或相关机构的微观规划,再把微观语言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宏观语言规划的环节,再由国家或相关政府进行完善,完善后的宏观语言规划会推进微观语言规划的运作机制,这两个不同层面的规划相互紧密联系,从而调节社会语言活动,二者都十分重要。无论什么样的专门机构规划我国高校的外语教育,国家在发挥政策制定权力的同时,也要让相关领域的专家发挥作用。这样我国教育政策才会欣欣向荣。参考文献:[1] 周庆生 . 语言规划发展及微观语言规划 [J]. 北华大学学报,2010(12).[2] 陈京艳 . 我国外语政策与规划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D]. 北京科技大学,2015.[3] 魏芳 . 语言教育规划视角中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研究[D]. 南开大学,2010.[4] 李福莉,杨满仁 . 微观语言规划研究初探 [J]. 语文学刊,2016.[5] 戴维·约翰逊 . 语言政策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6] 王守仁 . 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 [J]. 外语界,2013(6):9-13.[7] 张蔚磊 . 美国 21 世纪初外语教育政策评述 [J]. 外语界,2014(2):90-96.[8] 施良方 .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 李宇明 . 中国语言规划论 [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周庆生 . 国外语言规划理论流派和思想 [J]. 世界民族,2005(4):53-63.上接 ( 第 270 页 )

篇六:语言政策与规划

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2021 )

 第 34 卷第 2 期

 总第 288 期泰国语言政策的规划与变迁李娅静( 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云南曲靖 655011 )[ 摘要 ] 泰国的语言政策是在国家的不断建设与发展中形成的 。

 站在国家政治和经济角度进行分析 , 泰国政

 府由于历经了不同政党的执政和政变 , 因此国家语言政策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

 从早年单一的推行泰语 , 到如

 今逐渐认识到了语言多元化的重要性 , 这些变化深刻地体现了泰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

 对此本文做了深入研究 ,

 首先介绍了泰国语言政策的主要内容 , 然后结合实际情况从泰语 、 英语 、 华语等几方面探讨了泰国语言政策的规划

 与变迁 。[ 关键词 ] 泰国 ; 语言 ; 政策变迁 ; 规划[ 中图分类号 ] H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2096-711X ( 2021 )

 02-0114-03doi :

 10.

 3969/j.

 issn.

 2096-71 IX.

 2021.02.051

 [ 本刊网址 ] http :

 //www.

 hbxb.

 net引言泰国处于东南亚的中心 , 是东南亚地区的第三大国 。

 首

 都曼谷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 更具有多元性 。

 泰国的语

 言历经了不断的演变与发展 , 呈现出了一定的经济资源性

 质 , 在这种彫响下,其语言政策也显现出了多种不同的特征 ,

 在泰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对此有必

 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 从根本上挖掘和细分泰国语言政

 策的规划与变迁 。一 、 泰国语言政策的内容泰国语言政策涉及了多方面的内容 , 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特点 , 主要如下 :( 一 )

 强调标准泰语的重要性受过教育的泰国人 , 无论在平时生活中使用什么语言 ,

 都可以轻松快速的理解和使用标准泰语 , 标准泰语也是泰国

 学校的主要教学语言 , 此外官方和媒体也主要以标准泰语的

 使用为主 。

 泰国政府十分注重对于标准泰语的保护和维持 ,

 并将此项工作交给了泰国皇家学术院 。

 同时也编制了专门

 的皇家学院字典.以此来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语言使用和表

 达,并可以正确的阅读和理解相关法律文件 。

 皇家学术院的

 设立为标准泰语的使用和保护提供了有力依靠 , 该机构不仅

 设立了专门的信箱 , 以此来接受人们在使用泰语方面的质

 疑 , 同时也开设了专门的网站为人们提供语言服务 。

 除此之

 外 , 皇家学书院还出版了有关的泰语规范使用书籍 , 其中不

 仅包括了泰国皇语的正确使用 , 其中涉及了一些英语 、 汉语

 等其他外来语言的发音 、 读法以及用法等内容 。针对人们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容易出现错误的词语和

 句子 , 皇家学术院也对此编定了相关的书籍和手册 , 成册出

 售 , 以此来帮助人们正确学习和使用泰语 , 该书中对于一些

 容易出错的字词和句子进行了严格规范 。

 泰国政府将标准

 泰语作为民族语言的起源 , 并赋予了标准泰语一定的特殊地

 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标准泰语成了泰国最重要的交际语

 言 , 泰国政府规定在正式场合必须要使用标准泰语 , 只有在

 私人交流过程中才能使用地方方言 。( 二 )

 把泰语方言视为泰语在泰国除了标准泰语之外也有泰语方言,称为非泰语 。

 一小部分人会使用壮侗语族的语言 , 比如泰国 30% 的人曾使

 用过老挝语 , 对此 , 泰国政府将这些语言看作是泰语方言的

 一种 。

 泰语和非泰语之间有着互补的关系 , 前者主要服务认

 同标志和官方机构,后者的功能则是简单的沟通工具 。但是

 由于泰语本身具有一定的高度意识形态特点 , 因此在泰国 ,

 所有的方言都被纳入泰语的标识下 , 没有多样化的名称和专

 门的介绍 , 统一被称为非泰语 , 泰国人民认为任何一种语言

 都不能以任何的方式来挑战标准泰语的主导地位 。( 三 )

 强调外语的工具特征曼谷王朝拉玛三世时 ( 1824

 -1850 年 )

 , 泰国皇室就已经

 重视到了英语的学习 , 且专门聘请了西方教授来为皇室子弟

 进行教学和讲解 。

 拉玛六世蒙固王则是亚洲第一个懂得英

 文的君主 , 并且在以后的几代君王中 , 所有的国王都能精通

 英文 , 且拥有国外学习的经历 , 但即便如此 , 英语也并未影响

 到标准泰语在泰国的主导地位 , 泰国王室仅仅将英语作为泰

 国学习先进技术和外来文化的重要工具 。

 此外 , 由于在历史

 的战争中 , 泰国并没有完全沦为西方殖民地 , 因此标准泰语

 并没有受到英语或其他语言过多的冲击和打压 。

 但是在泰

 国英语也一直得到了特殊待遇 , 而且在泰国语言教育中 , 英

 语是泰国政府唯一资助过的外语 。

 另外在泰国具有较大影

 响力的还有汉语 , 泰国政府将汉语归类为城镇语言 , 最初主

 要是由一些苦力人群使用 , 后期逐渐发展成了商人家庭语

 言 , 但是汉语在泰国外语中的地位也无法和英语相比 。

 二战

 结束后 , 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 汉语一直受到压制 , 虽然

 也允许华人学校在泰国开办 , 但是在教学时仍然受到了一定

 的政策限制 。

 到了

 20 世纪末 ,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 国际地位

 不断提升 , 泰国开始正式注重起了对于汉语的学习 , 也成了

 泰国的一种重要工具语言 , 但也仅限于辅助人们简单的沟通

 和交流 。收稿日期 :

 2020-7-6基金项目 :

 本文系 2019 年教育部国际司基金项目 “ 一带一路 ” 教育国际合作 2019 年度专项研究课题&quot;"一带一路"背景下泰国

 语言教育政策对中国语言规划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 阶段性成果之一 ( 项目编号 :

 19YDYL29 )

 O作者简介 :

 李娅静 ( 1984 — )

 , 云南曲靖人 , 讲师 , 研究方向 :

 泰国社会 、 泰国文化 。114

 第 34 卷第 2 期

 总第 288 期2021 年 1 月 ( 下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Vol.

 34.

 No.

 2(

 Gen.

 No.

 288)Jan.

 ( last

 half)

 2021二 、 泰国国内的三大语言发展以及语言政策情况泰国是东南亚中南半岛五国之一 , 由于受到东盟国家历

 史发展和地位角色的影响 , 泰国将英语当作国家的第一外

 语 , 但却不是国内通用语言 。

 作为东盟国家中唯一没有受到

 英美殖民的国家,标准泰语在泰国的地位不可撼动 。

 英语是

 泰国的通用语 , 也是泰国学校里第一外语课程 ,20 世纪 90 年

 代初 , 泰国开始实施双语教育 , 英语也至此成了泰国的必修

 外语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泰国逐渐发展成了东南亚的

 旅游胜地,在这种背景下 , 英语所发挥的地位和功能越加重

 要 , 随后汉语在泰国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渗透 , 成了泰国

 的第三语言 , 这些都使得泰国的语言政策发生了一系列的

 变革 。( 一 )

 泰语情况及语言政策泰国的国语为泰语 ( Thai )

 , 旧称暹罗语 ( Siamese )

 , 属汉

 藏语系北侗语族壮傣语支 , 泰国共有四个方言区 , 分别是中

 部 、 北部 、 东北部和南部 。

 曼谷是泰国的首都 , 因此曼谷话也

 是泰语的标准语 。

 泰语具有一定的孤立性 , 泰语的构成主要

 是以单音节词为主 , 构词过程中习惯采用重叠 、 合成等方法 。

 泰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在泰国的建设与发展

 中发挥着维持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 。

 泰国曼谷王朝拉玛六

 世时 , 对于泰语的教育予以了高度重视 , 并诏令全国各级学

 校纷纷开展标准泰语教学 , 经过不断的努力 , 标准泰语的地

 位和功能得到了明显的凸显 , 且在泰国语言中一度占据主导

 地位,广泛推广流传至今 。1997 年泰国大力推进经济发展计划 , 在此过程中也逐渐

 意识到了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 采取各种

 手段推进了文化的发展和语言的改变,使得泰语与泰国境内

 其他 70 多种语言共同构成多民族 、 多语言 、 多文化的语言景

 观 , 但是标准泰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 呈现出了语言政策规

 划 “ 多样性中的同一性 ” 的特点,让泰国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

 事业得到了持续发展 。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与标准泰语

 语言相关的 、 统一的国家认同形象的建立 。

 标准泰语作为泰

 国的国语,在使用与发展过程中基于国家人口多样性的特点

 下促进了民族的统一和国家的发展 。

 此外在语言政策上也

 有了变化和进步 。

 在泰国 , 标准泰语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 ,12

 年制中小学,有着九年义务教育 。

 在所有的泰文学校中 , 标

 准泰语是授课的主要文化用语 。

 对于标准泰语的使用具有

 一定的强制性 , 而且落实时间较早 , 主要目标便是让少数民

 族人群也可以积极融入社会中去 。

 对此 , 泰国政府对于语言

 教育予以了高度重视 , 并将标准泰语的教学作为了语言文化

 和民族发展融合的主要渠道 。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 , 华人要

 想成为泰国公民 , 只需要掌握泰语 、 取一个泰名即可拥有一

 定的泰国社会地位 。( 二 )

 英语情况及语言政策在泰国 , 英语是第二语言 ,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学习 , 具

 有重要的工具性价值 , 是泰国人民学习西方文化和先进技术

 的重要交流工具 。

 在泰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 从拉玛六世时

 期泰国皇室就开始意识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 此后每一任

 的泰国统治精英都开始到国外深造学习 , 而且全部精通英

 语 。

 迄今为止 , 在泰国大街上 , 很多人们都能流利地讲一口

 英语 , 可以说如今英语不仅成了泰国各民族之间的通用语

 言,同时也成了泰国商业 、 行政 、 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工具 。

 这

 也在一定程度上打造了浓厚的英语氛围 , 使得全球 26 个具有

 影响力的国际性组织总部先后设立在泰国 。

 对于泰国的英

 语,相关语言学家将之称为 “ 泰式英语 ” ( Thai

 English )

 , 并对

 于这一英语变体做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也总结了在二语习得

 影响下泰式英语存在的特点和性质 , 例如元音发音采用声学

 语音的方式等等 。在泰国 , 针对英语的学习与应用制定了相应的语言政

 策 。

 相关教育部门为了让泰国教育和国际接轨 , 因此在英语

 教学方面出台了如下政策 :( 1 )

 提高国民英语学习质量 , 提高对于英语教育的重视

 程度 , 以此来满足国际化发展需要 。

 ( 2 )

 利用相关政策和制

 度来促进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的自身发展 。

 ( 3 )

 大力研究和

 推进新思想 、 新方式 、 新技术 , 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

 ( 4 )

 推

 进道德规范的学习 ,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思想认识 。

 ( 5 )

 强化

 外语教育 , 培养青少年儿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外语学习兴

 趣 , 以此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这些政策的推岀足以见得,英语教育在泰国势必会实现

 持续发展 。( 三 )

 华语情况及语言政策二十世纪末 , 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潮 , 使得社会经

 济发展空前迅速 , 也成为了泰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 “ 强大 ” 邻

 居 。

 两国之间频繁进行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 , 在这种社会背

 景下华语在泰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泰国地区的华语教育

 受到了高度重视 , 很多早期的限制都被解除 。

 1992 年 , 泰国

 内阁通过教育政策法案,将汉语教育列入到了泰国中小学外

 语选修课程内容中 。

 1998 年 , 汉语正式成为了泰国大学入学

 考试的外语课程之一 , 直到如今 , 汉语在泰国的位置明显提

 升 , 会说汉语的泰国人也越来越多 。三 、 结语总而言之 ,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 泰国语言政策依然

 主要表现为标准泰语一家独大的特征 , 其他外国语言处于稳

 定的 、 双语的状况 。

 可以说 , 在泰国社会 、 经济 、 政治等领域

 的发展中标准泰语发挥了重要的价值与功能 , 非泰语则主要

 承载生活交流与沟通的低端功能 。

 随着泰国经济的不断发

 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 , 语言所具备的经济资源性质在泰国将

 会得到更加强烈的凸显,也逐渐将会发展成为泰国文化资源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环境下相信泰国语言政策也会发生

 全新的变化 。参考丈献 :[1]

 赵燕.试论汉语在泰国语言政策中的地位变迁 [J].

 东南亚纵横 ,2014 ( 8 )

 :50-53.[2]

 朱蒙.简析泰国皇家学术院在泰国标准语发展中的

 作用 [J]. 东南亚研究 ,2015 ( 3 )

 :109-112.[3]

 韦丽娟.浅析泰国语言政策与汉语教育政策 [J]. 海

 外华文教育 ,2012 ( 1 )

 :105-110.[4]

 宋友开 , 王文珍.语言经济学视角下 “ 一带一路 ” 国家

 之泰国外语政策流变与汉语在泰传播 [J] •外语教育与翻译

 发展创新研究 ,2018 ( 2 )

 :

 36-37.( 下转第 118 页 )115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2021 ) 第 34 卷第 2 期

 总第 288 期期对团队成员进行专业培训 , 使其具备持续学习能力 。(四) 鼓励社会参与 , 强化合作力度高校图书馆在组织和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过程中 , 可以

 与高校所在地区的其他图书馆构建合作关系 , 共同打造区域

 图书馆联盟 , 通过沟通交流确立时间协•同合作组织阅读推广

 活动,实现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与服务互补 。

 与此同时 ,

 高校图书馆还应加强与地方公共图书馆的沟通 , 积极参与公

 共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共同打造良好的公共服务平

 台 , 为高校组织和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奠定外部保障力量 。

 除

 此之外 , 高校图书馆也可以与地方企业或社会组织构建合作

 关系 , 可以引进新媒体工作者 、 公益社团 , 与高校共同实施阅

 读推广 , 并聘请图书阅读推广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到高校开展

 专题讲座 、 文化沙龙 、 学术交流活动 , 促使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 , 增强阅读推广服务的质量与影响力 。结语综上所述 , 高校图书馆作为提供图书资源的重要场所 ,

 必须为高校师生提供图书服务 , 但是伴随时代与社会的发展

 当今社会 , 当今时代背景下 , 大学生的阅读行为体现出明显

 的差异性特征 , 要求高校图书不断进行阅读推广服务的改

 革和创新 , ...

篇七:语言政策与规划

nguage Planning and Language Policy: Goals and Actors – An Overview

 语言政策与规划 — 目标与参与者综述

  Li Minglin and Richard B. Baldauf Jr.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May 16th-21st, 2007 in Beijing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T in China and the 1st Congress of Chinese Applied Linguistics,

 Abstract • The purpose of this session is to introduc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language planning goals and actors involved in the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process. The literature on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LPP) is briefly reviewed before introducing language planning goals and the description of the multi-levelled actors. A Chinese example of local agency is given.

 • 本文重点介绍语言政策与规划领域中语言规划目标的理论构架以及有关参与语言规划过程的规划者的研究并辅以介绍有关中国英语教师在语言教育政策与规划中作用的一个案研究结果。

  Language planning, which has been variously defined by scholars in their literature (See, e.g., Cooper, 1989; Liu, 2006), is broadly perceived as the organized activity to study language issues for solving language problems. (For various definitions, see e.g., Cooper, 1989; Liu, 2006.)

 语言规划通常被认为是通过制订语言计划来达到解决语言问题的目的。自1959年正式出现的language planning这一术语的描述请参阅Cooper1989 刘海涛 2006。)

 Language Planning

  The exercise of language planning leads to, or is directed by, the promulgation of a language policy by government (or other authoritative body or person). A language policy is a body of ideas, laws, regulations, rules and practices intended to achieve the planned language change in the society, group or system (Kaplan &amp; Baldauf, 1997: xi).

 语言政策一般来说是政府和官方行为是由政府或政府授权部门所颁布的意见、规章、条例甚至法律目的是为了实现在社会或某团体、系统内针对语言变化所做的语言规划Kaplan and Baldauf, 1997: xi。

 Language Policy

 Language Policy Spolsky (2004): language policy is about choice, the choice of a specific sound, or expression, or of a specific variety of language, which is regularly made by an individual, or a socially defined group of individuals, or a body with authority over a defined group of individuals. The real language policy of a community is more likely to be found in its practices than its management.

  Spolsky2004: 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政策更有可能是存在于一个言语社区中的个人或团体的语言实践中或者存在于这些个人和团体对语言的信念或意识中它可能是对一个特殊的语音、一种表达方式、或是对某一种语言的选择做出这种选择可能是某个人或者社会中某个被授权或未被授权的团体这些选择可能会被某授权团体以正式的语言规划的方式使其形成明确的规定。

 Categories of LPP

 • Status planning (about • Corpus planning (about • Language-in-education planning (about learning) • Prestige and image planning (about image)

 society) language) 语言规划分类

 • 地位规划 • 本体规划 • 教育规划 • 声望与形象规划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Language Planning Goals

 Various typologies and dichotomies by a number of language planners, e.g.,

 • Haarmann, 1990 • Haugen, 1983 • Kaplan and Baldauf, 1997, 2003

 • Nahir, 1984

  对于语言规划目标的分类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请参阅

 • Haarmann, 1990 • Haugen, 1983 • Kaplan and Baldauf, 1997, 2003

 • Nahir, 1984

 Language Planning Goals Chinese version for this table can be found in Zhao Shouhui (2007). 国际语言规划的新发展以非主流语言教学为例. Approaches Types (overt - covert)

 1. Status Planning

  (about society)

 ■

 Nationalisation ■

  Proscription

 (Kaplan and Baldauf, 2003: 202) 1. Policy Planning

 (on form) Goals

 Status Standardisation ■

 Officialisation 2. Cultivation Planning

 (on function) Goals

 Revival ■

 Restoration ■

 Revitalisation ■

 Reversal Maintenance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

 International ■

 Intra-national Spread

 Lexical Modernisation Stylistic Modernisation Renovation ■

 Purification ■

 Reform ■

 Stylistic simplification ■

 Terminological unification Internationalisation

 Reacquisition Maintenance Foreign Language /

 Second Language Shift

 2. Corpus Planning

  (about language)

 Corpus Standardisation ■

 Graphisation ■

 Grammatication ■

 Lexication Auxiliary Code Standard ■

 Graphisation ■

 Grammatication ■

  Lexication

 Access Policy Personnel Policy Curriculum Policy Methods &amp; Materials Policy Resourcing Policy Community Policy Evaluation Policy

 Language Promotion ■

 Official / Government ■

 Institutional ■

 Pressure group ■

 Individual

 3. Language-in-Education

 (Acquisition) Planning

 (about learning)

 4. Prestige Planning

 (about image)

 Intellectualisation ■

 Language of Science ■

 Language of Professions ■

 Language. of High Culture

 ■

 Language of the Law

 Language Planning Goals – Status Planning 1. Policy planning goals: Status Standardisation ••• 2. Cultivation planning goals Revival •••Maintenance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Spread

 Officialisation Nationalisation Proscription

 Restoration Revitalisation Reversal International Intra-national 1、政策规划目标 地位标准化 ••• 2、培育规划目标 拯救 •••语言维护 多语社区 ••语言传播 官方化 国家化 剥夺语言权力 再生 拯救 恢复 国际语言 地区语言

 Language Planning Goals – Corpus Planning 1. Policy planning goals: Corpus Standardisation •••Auxiliary Code Standard ••• 2. Cultivation planning goals Lexical Modernisation Stylistic Modernisation Renovation ••••Internationalisation

 Graphisation Grammatication Lexication Graphisation Grammatication Lexication

 Purification Reform Stylistic simplification Terminological unification 1、政策规划目标 语言规范化 •••副语言规范化 ••• 2、培育规划目标 词汇现代化 语体现代化 革新 ••••国际化 文字 语法 词汇 文字 语法 词汇 语言净化 语言改革 语体简化 术语统一

 Language Planning Goals –

 Language-in-education Planning 1. Policy planning goals: Access Policy Personnel Policy Curriculum Policy Methods &amp; Materials Policy Resourcing Policy Community Policy Evaluation Policy

  2. Cultivation planning goals Reacquisition Maintenance Foreign Language / Second Language Shift

 1、政策规划目标 课程对象 师资原则 课程目标 教材教法 财力资源 社区原则 评价原则

  2、培育规划目标 语言再习得 语言维护 外语/二语 语言传播 语言变迁

 Language Planning Goals – Prestige Planning 1. Policy planning goals: Language Promotion • Official / Government • Institutional • Pressure group • Individual

  2. Cultivation planning goals Intellectualisation • Language of Science • Lang. of Professions • Lang. of High Culture

 1、政策规划目标 语言推广 ••••

 2、培育规划目标 知识化 ••• 官方/政府 机构 利益集团 个人 科学语言 专业语言 雅文化语言

 Multi-level Actors in LPP Process

 Baldauf and Kaplan (2003: 33):

 ―The actors are most likely to be (top-down) politicians, constrained by historical/constitutional circumstances, or else bureaucrats, those involved in education, or religious figures or groups …‖

  Baldauf and Kaplan (2003: 33):

  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和宪法的制约最有可能参与语言政策规划的人员是政治家、教育部门的官员、宗教人士或其他团体

 Multi-level Actors in LPP Process

  • Macro or polity level • Meso or community / organization level • Micro or individual level

 • 宏观 • 中观

 • 微观

 Examples of Actors / Agency • Macro level: Mao, Kim Il Sung, Lee Kwan Yew, Sukarno, Ataturk, Nyerere • Meso level: Educational systems • Micro level: Teachers (e.g., Ricento &amp; Hornberger, 1996) • 宏观毛泽东、金日成、李光耀、苏加诺、阿塔图尔克 、尼雷尔

  • 中观各级教育部门

 • 微观教师参见 Ricento &amp; Hornberger, 1996 

 Multi-level Actors in LPP Process (Ricento and Hornberger, 1996)

 Teachers

  State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s (各种机构)例如 schools, organized religion, the media, civic and other private and publicly subsidized organizations and the business community

 New Interest: Micro Level • New interest in micro level LPP and the actors there. What agency do they have? (See, e.g. Baldauf, 2006; Canagarajah, 2005, Martin, 2005) • 国际最新关注焦点微观语言政策与规划、规划参与者及其作用参见 Baldauf, 2006; Canagarajah, 2005, Martin, 2005

 An Example of Chinese Teacher Agency

 – Results of A Case Study

 Teachers as implementers – they are in a position to read educational policy or curriculum documents Teachers as micro-level policy makers – different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assessment process from those suggested in policy documents Teachers‘ voice – agents involved in language policy making are not only government-based educationists or educational linguists, but schools, teachers‘ organizations or associations – i.e., teachers should be part of the expertise pool.

 ••••政策执行者—教师要阅读教育政策及课程目标

  微观政策制订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遵循教育政策及课程目标精神有其自己的教学目的、方法和测评手段

 教师呼声—政策制订者不仅仅应由教育家、教育语言学家们组成学校、教师组织即教师也应参与其中。

 ••

 References •Baldauf, R. B., Jr. (2006) Rearticulating the case for micro language planning in a language ecology context. Current Issues in Language Planning, 7(2&amp;3), 147-70. Baldauf, R. B. Jr. and Kaplan, R. B. (2003). Language policy decisions and power: Who are the actors? In P. Ryan and R. Terborg (Eds.), Language: Issues of Inequality (pp. 19-40). Mexico City: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onoma de Mexico.

 Canagarajah, A. S. (2005) (Ed.). Reclaiming the Local in Language Policy and Practice.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Cooper, R. L. (1989). Language Planning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armann, H. (1990). Language planning in the light of a general theory of language: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95, 109-29. Haugen, E. (1983).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pus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 J. Cobarrubias and J.A. Fishman (Eds.) Progress in Language Planning. Amsterdam: Mouton, (pp. 269-90).

  •••••

 References •Kaplan, R. B. &amp; Baldauf, R. B. Jr. (2003). Language and Language-in-Education Planning in the Pacific Basin.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Kaplan, R. B. &amp; Baldauf, R. B. Jr. (1997). Language Planning: From Practice to Theory.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

推荐访问:语言政策与规划 语言 规划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