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10篇

时间:2022-10-01 20:20:03 来源:网友投稿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10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方案 项目负责人:副校长执行负责人:教务处处长项目组主要成员校内成员: 校外成员: 一、建设背景与建设基础(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10篇,供大家参考。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10篇

篇一: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方案

 项目负责人:副校长 执行负责人:教务处处长 项目组主要成员 校内成员:

 校外成员:

 一、建设背景与建设基础 (一)建设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明确要求各职业院校要将“产教融合、特色办学”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产教深度融合”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在不同场合和媒体对“产教深度融合”做出了强调和指示。2015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提出,支持地方建设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其根本前提是产教深度融合。《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江苏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苏教函〔2017〕418 号)。也明确将产教融合作为重要的建设内容。为贯彻国家和江苏省对职业院校发展要求,基于高职院校以产教深度融合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途径,特制定本方案。

 (二)建设基础 学校以创新强特色,以服务求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为主线,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科学发展。近年来,学校抢抓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深化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实力位于江苏省和全国行业高职教育前列,产教融合态势已然形成。

 1.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校企合作深入发展深化政校园企合作,搭建多方平台,推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学校深化校地、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政校园企合作的新型产教融合道路,与 XX 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 XX 统筹支持下,近三年来,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合作 80 余项,与企业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二百余个。学校主动融入产业园区,分别与 XX 产业园等建立合作关系。

 学校牵头发起成立了由 XX、行业协会、园区管委会、高职院校、企业相互协作的东部服装职教联盟。目前,已有 115 家联盟成员单位,包括 XX 部门 6 个、行业协会 14 个、园区 6 个、41 家企业、科研院所 3 个、中高职及本科院校 45 个。从 2011 年起,在学校

 的积极推动下,学校与中国纺织行业协会、XX 市人民 XX、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苏州市服装协会等联合举办“纺织服装行业高峰论坛”年会,为企业搭建起了产业学术信息交流平台,为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校企深度合作共建专业,专业产业有效对接 学校通过深化内涵建设、开门开放办学,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现了专业与产业有效对接。学校现有江苏省首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四个,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116 个,“校中厂”14 家,各专业要求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共计 49 种,覆盖专业 46 个。

 学校通过外引内培,建成一支优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从企业聘请了 105 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及企业高管等承担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任务,现有从企业直接引进的教师 43,全校专任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 90%以上。

 学校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建成了一批国内领先重点专业。学校以校企合作为核心,建设了省级及以上重点专业 12 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 5 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7个。专业具有很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年社会服务收入占学校总社会服务收入 50%以上,在省内同类院校居于领先水平。

 3.融入区域战略发展,社会服务效果显著 面向产业发展要求,融入产业发展战略。学校与 XXXX 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保山工贸园区作为学校的产学研基地,并在园区建立“纺织服装人力资源培训与服务中心”和“保山市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与新疆喀什、宁夏石嘴山等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区展开合作。

 面向产业转型升级,融入区域及行业创新体系。近两年与 XX 公司联合申报重大攻关项目 1 项;组织申报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江苏省省级产业园区发展引导资金生产性服务业专项项目、江苏省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山地资源工程与生态安全”子课题 1 项。

 紧贴产业办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态势形成。

 二、建设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建设指导思想 立足纺织服装产业和江苏多点多级、创新驱动、现代制造等经济建设,借助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依托东部服装职教集团的资源优势,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创新教育思想,优化办学模式,深化与纺织、服装、纤维新材料、时尚创意、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等企业和地方园区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学校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共同育人,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建立智慧服装实训基地,建设集“教学、培训、生产、技术服务、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

 生产性实训基地;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通过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将学校办学特色更加突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全面增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人才培养全面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二)建设目标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以服务赢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完善校企合作理事会工作制度,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公共平台建设,整合校内、校外载体平台,形成体系化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1.深化职教联盟建设,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建立健全产教有机融合运行机制,修规立制,促进校企在先进技术共享、实训基地共建等方面深度合作。在力争将东部服装职教联盟打造成为国家级职业教育联盟的同时,建成 3 个省级职教联盟,以联盟为平台深化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建设期内集行业、企业、学校,主持制定一个专业标准,参与制定两个专业标准。

 2.突出生产性、先进性,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三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3 个。

 3.实施产教融合工程,打造集数字化时尚文化创意、数字化装备与制造、数字化管理与营销功能于一体,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智慧服装实训基地一个。

 4.以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为核心,深入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建设期内,完成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全过程人才培养的探索,试点专业与企业共同实施联合招生,联合教学,联合考核,共同开发课程,共建部分教学资源,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形成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建设内容 (一)产教融合机制建设 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理事会建设,修订理事会章程,构建“XX 高等专科学校协同育人专家库”,专家库专家包括特聘顾问、创新创业导师、访问教授和客座教授等类别,由 XX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业的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组成,为学校整体发展、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提供信息、进行指导。以东部服装职业教育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为纺织服装政行企校合作纽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和“政行园企校”合作机制建设。

 (二)东部服装职教联盟建设 1.进一步完善联盟平台建设 进一步明确联盟职能,健全教育教学指导职能、校企合作指导职能;成立招生就业专委员会,成立纺织、材料和服装三个专业委员会;修订完善联盟章程,完善联盟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建设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扩大联盟规模,提升联盟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平台作用。

 根据校内专业群建设需求,逐步建设 2-3 个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紧密,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职教联盟,促进相关专业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提升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引领地位。

 2.专业对接产业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联盟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的职能,紧贴产业发展,深入开展产业调研,挖掘产业发展所需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需求,集中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专业的智慧,共同研讨主持制定染整技术专业,参与制定现代纺织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专业标准。二是通过联盟平台纽带作用,吸引企业与染整技术、现代纺织技术等特色优势专业建立企业冠名培养班,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力度。三是引入企业资源,校企共同开展紧贴产业技术技能要求的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进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以赛选拔企业所需优秀人才,提升企业对学校办学的依赖性,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共建满足产业发展要求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3.服务现代职教体系构建 发挥职教联盟集团化办学,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推进中高职衔接,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联合中职院校,共同制定“3+2”人才培养方案,联合企业为“3+2”学生做好职业能力成长规划,深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扩大单都独招生规模,深化单独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优化单独招生考核,做好中职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为联盟成员学校和企业搭建人才供需见面会,共享招生就业信息。

 4.服务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以联盟为平台,整合资源服务纺织服装主办或承办纺织服装产业高峰论坛,推动 XX、行业、园区、企业、院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度参与联盟内各园区建设,为 XX 提供纺织产业咨询和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联盟各成员的资源优势,结合当地脱贫攻坚实际需求,指导色达县、黑水县围绕旅游产业、民族服饰、传统工艺等特色产业,定期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优先推荐贫困生,促进产业发展,激发内生动力。

 二是将“纺织服装产业高峰论坛” (以下简称“高峰论坛”)作为联盟开展工作重要载体,以智能制造、创新设计、“两化”融合等为重点论题,增强联盟成员资讯、需求、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沟通,将联盟打造成为纺织服装行业资源资讯流通平台。

 (三)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索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 1.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在 XX 引导,学校统筹管理下,深入推进电梯工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二级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院企协同育人委员会,校企融合双方的优质资源,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以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思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岗位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共同承担实施成本,体现学徒、准员工、员工的薪金福利待遇,形成双主体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能够胜任生产、管理、服务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招生招工一体化建设 根据试点专业合作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和专业发展规划和,在学校统筹管理下,由二级学院与合作单位共同制定招生需求和单独招生考核方案,合作企业与学院共同进行项目招生宣传工作,向学生及家长介绍项目意义、实施细则、合作企业的现实情况和未来规划,明确与合作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流程、工作岗位情况和薪金、福利等待遇。对有意愿的学生确定学徒身份,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利用学校单独招生的招生渠道,由用人企业直接参与考核,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

 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校企协同教学的课程体系,按照职业能力提升的原则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三段式的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以学校为主实施,依托通识平台课程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社会适应能力、职业素养和基本技能。

 第二阶段,以学校、企业交替学习为主,培养职业专项能力。校企共同实施,校外企业内采用师带徒的教学形式,校内采用双导师。

 第三阶段,分阶段培养,前半段校内理论学习加职业综合能力的训练,后半段为企业顶岗轮岗实习且以企业为主实施学习结束考核合格,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后,学生可以以员工身份直接进入企业。

 4.导师队伍建设 每个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专业选拔 2-3 名教师作为骨干教师进行培养,参与企业实践和指导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使他们成为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从企业中聘请技术水平高,又具有管理和协调能力的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作为专业兼职教师,共同进行专业教学与专业建设。同时从每个合作企业中按师傅、学生 1:2 的比例,选拔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作为现代学徒制学生的企业导师(师傅)。

 完善企业导师(师傅)的教学能力培养体系。试点学院制定企业导师(师傅)教学能力培养计划,按期召开教学研讨,开展示范性实践教学,提升企业导师(师傅)的理论水平,确保实践教学的效果。

 完善双导师队伍管理和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双导师队伍管理和考核机制,把双导师的选拔、培养、任用、激励、考核等方面纳入常态管理,建立长效的双导师考核评价机制。

 (四)深化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实践育人能力 1.探索校内外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建设机制

 深化学校“政行园企校”合作机制建设,探索校内外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建设机制。有效发挥国资处、科技处和资产公司整合资源的作用,整合校内实训资源,使其成为学生实训实践基地、教师科研培训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社会服务实践基地。

 建设期间以纺织服装行业“三品”战略、智能制造和信息化技术提升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学校高新纺织品创新中心、国家级纺织服装实训基地、国家级智慧服装实训基地等为基础,对接江苏井研全国工装基地、XX 市中国家纺服装“双名城”建设需求,形成校内外技术服务平台合力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格局。

 2.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 (1)智慧服装实训基地 一是建成以东部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基础,融合现代服装服饰设计、创意面料设计、创意设计展览展示、三维创作、多媒体研发应用、视听艺术鉴赏、时尚流行发布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创意产业平台;二...

篇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 “十四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以及“技能甘肃”“匠心酒泉”等文件精神要求,全面落实我校办学指导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和保证办学的基本条件,更好地推进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建设成为全省优质学校,结合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特制定学校“十四五”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一、建设基础 学校高度重视实训基地(室)的建设,“十三五”期间,加大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利用省级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资金,购买了大量先进的实训实习设备,实训教学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实训管理制度逐步规范,实训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现有汽车维修、机械加工、教育艺术、酒店服务、电子电工五大校内实训基地(含 3 实训中心、48 个实训室),实训基地建筑面积23000m2 ,设备总值3530万元;一体化教室面积10000m 2 。学校通过“引凤筑巢”的方式,采用“前店后校”模式,先后引进金塔居延文化旅游商贸有限公司、金塔县旭鹏新能源汽车服务中心等三家企业,共建汽车维修、电子商务和机械加工三个重点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形成与行业、企业、产业的高度融合,构建起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实践教学环境。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前店后校”产教融合的办学

 新格局。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以及“技能甘肃”“匠心酒泉”《酒泉市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调整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以学校发展“十四五”规划为蓝图,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坚持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并举,高考升学和技能就业并重,紧紧围绕实践教学中心任务,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集基本技能训练、模拟操作训练、综合适岗训练和职业技能鉴定功能的“四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使实习实训基地真正成为学生实训、教师能力提升、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实现优势互补,校企双赢。

 三、建设原则

 1. 校企共建原则

 努力寻求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多渠道筹集经费、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实现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2 2. . 实用原则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各专业培优目的紧密结合,以实践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与当前现场生产实际或近期生产基础发展的装备水平相匹配;避免各专业之间反复建设,提高设备和场地的利用率。

 3 3. . 仿真原则

 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模拟构建相应专业岗位的真实情景,保证学生能根据岗位群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在模拟的岗位环境中完成实训教学要求。

 4 4. . 自主研发原则

 激励教师自行设计、安装、调试实训教学设备,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5 5. . 自主研发原则

 充分考虑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对实习实训基地(室)的功能要求,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发挥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逐步增加实训室开放的数量。

 四、建设目标

 按照“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到位”的原则,坚持“校企融通、资源共享、工学一体、先进实用”的基地建设思路,继续加大投入,整体提升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校内实训基地在功能布局上,既要满足现化化专业群的需求,又能成为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技能教学研究中心、技术创新推广中心和创业孵化中心。动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实施动态的合作与发展,根据专业动态调整和课程教学的需要,选择能满足教学实习要求的区域内大型、骨干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继续巩固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实施顶岗实习班主任一站式跟踪服务,完善实习实训管理考核评价。“十四五”期间,完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农机培训训练场等新建项目,新增设施设备值不少于 2000 万元,新建 5 个共享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 25 个,实验实训开出率100%。

 五、建设目的

 (一)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形成汽车维修、机械加工、旅游服务、教育艺术、信息技术五个实习实训中心。在学校已有的 48 个校内实习实训室基础上,再新建改造升级 10 个实习实训室。根据“建成一个,使用一个”的原则,五年内建成并全部投入使用。努力寻求校企共建、校企合作、共同经营和管理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还面向社会开放,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通过组织职业技能鉴定,使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 二 )校 外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增强办学活力和体现中职特色的重要方面,根据专业发展情况和需要,坚持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原则,巩固现有实习基地质量,淘汰不适合接受实习生的单位。学校和各专业要积极与企业联系,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五年后力争每个专业都有 3 个以上的校外实训基地。

 ( 三 )

 实习实训教学建设

 在实践教学上,使学生得到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的职业技能训练,培训学生成为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的技能型人才。在教学方法上,利用实习实训基地(室)条件,充分发挥其优势,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真正融为一体。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上,通过实习实训基地(室)的建设,全面更新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计划,形成新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根据专业的实际需要,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教材,同时编写一系列实习实训指导书。

 ( 四 )

 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每学期末制定计划选派教师到企业或者其他院校进行生产性实践锻炼和跟岗进修学习;激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各类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到“十四五”末,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 80%以上;同时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兼职学校实训教学指导。

 ( 五 )

 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设

 为适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学校将建立健全各项实习基地建设的管理规定,使之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顺利开展。各专业部要根据专业建设规划和专业特点及本部优势,制定本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计划,明确实习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和进程。

 六、保障措施 ( 一 )

 组织保障

 学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中心、各专业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总体负责计划制定,项目确定,资金筹措,宏观管理和协调;教研训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各专业部负责组织实施。

 ( 二 )

 资金保障

 学校每年列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充急需的实训设备和耗材;努力争取中央及省专项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资金;同时,积极需求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的赞助。

 ( 三 )

 管理保障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定期由学校组织检查,明确管理机构各岗位职责及其考核措施,定期考核,确保基地正常、有序运转。

 附:实习实训室建设计划表

  2021 年 10 月 20 日

 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实习实训室建设计划表 项目 工程预算(万元)

 服务专业 项目负责人 建设地点 备注 实习实训(室)名称 主要设备 计算机公用机房升级 计算机 120 台及配套设施设备 80 信息专业 李涛 馨雅教学楼一楼

 营销模拟实训室 创业实战平台及配套设施 20 电商专业 李彦鹏 创业大厦 6 楼

 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CAD/CAM 仿真实训室 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室 制冷与空调实训室 50 机电专业 杜建明 新能源楼二楼

 数控加工实训室升级 数控车床及铣床设备 100 机械加工专业 杜建明 机械加工产教融合基地一楼

 3D 打印实训室 3D 打印建模软件平台及打印机 20 信息专业 李彦鹏 创业大厦 6 楼

 汽车实训中心改造提升 汽车机电实训室 汽车营销实训室 150 汽修专业 赵生明 汽修实训基地

 网络搭建与应用 网络搭建与应用大赛及 1+X 证书考证专用设备 45 信息专业 李彦鹏 创业大厦 6 楼

 网络布线 网络布线专用设备 35 信息专业 李彦鹏 创业大厦 6 楼

 全媒体综合技术 全媒体综合技术大赛软件系统 20 信息专业 李彦鹏 创业大厦 6 楼

 智能制造实训室 智能制造生产线及配套设施(该生产线主 要 包 含 总 控 及MES 系统、自动仓储单元、输送线单元、RFID 和 CCD 视觉检测单元、自动上下料及加工单元、激光雕刻单元、自动装配单元、VGA 小车单元;10 套探索者机器人实验训练箱;4 套创意之星机器人实验训练箱;15 套 DOBOT越疆魔术师机械臂;NAO 机器人;机器人本体实验平台;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站;工业机器人陈列柜等)

 200 机电技术专业 杜建明 机械加工产教融合基地二楼

 机械加工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实习实训基地修建装修及配套设施设备 600 机械加工专业 王军 习惯楼前

篇三: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填报单位: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填报日期:2021年11月01日

 1目 目 录一、项目基本情况............................................................................2二、经济社会效益分析....................................................................8三、绩效目标及指标........................................................................9四、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13五、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方案..............................................19六、项目压力测试与评价..............................................................36七、项目风险提示..........................................................................37八、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40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精神,按照《财政部关于试点发展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品种的通知》(财预〔2017〕89号)、《财政部关于支持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财预〔2018〕161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办法》(财库〔2020〕43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特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基本情况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联合培养人才,在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更是职业学校实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必由之路。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是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是当前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热点,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服务社会。高等职业院校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变

 3化,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条件,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教学体系,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政策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突出职业技术(技工)教育类型特色,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优化结构与布局,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国家标准,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实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深化职普融通,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文件提出,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支持各地依托学校建设行业或

 4区域性实训基地,带动中小微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推进实习实训规范化,保障学生享有获得合理报酬等合法权益。(二)项目背景教育乃民族发展之要,教育先进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强区必先强教;科教兴国、科教兴疆更是实现新疆长治久安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对于新疆及博州的职业教育发展而言,一是观念偏差是高职教育发展滞缓的重要因素。即使在过去的职业教育为中国的经济崛起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尊重高职人才的氛围尚未形成,社会上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高端的研究型人才。生源问题也是高职教育问题颇多的主要原因,由于高职招生时间要落后于本科招生,很多学生多愿进入本科学校接受教育,不愿意接受能更适应其能力特征和发展趋势的高职教育。而进入高职教育的学生很多都属于自暴自弃型学生,缺乏上进心。作为农业生产型地区,新疆拥有丰富的粮食、石油等资源,因此,需要很多人从事务农、务工等行业,努力提升新疆的农业生产水平。然而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当科学家,而不会选择从事传统的行业,这也是新疆的职业教育生源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二是师资力量滞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的从业教师专业技能并不强,对于新疆的产业结构而言,职业教育需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学校教学无法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也就无法体现出职业教育的作用。三是技能训练落实不力。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其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工作技能的技术实践型人

 5才,但从目前的教育效果来看,这一教学目标并未得到实现。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教育经费欠缺,无法保证学生得到足够的技能锻炼;其次,学校配套培训或实训基地匮乏或者质量不高,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培养效果。基于此,本项目的建设在州党委和自治区的关心下提上日程。博州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积极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历史性机遇,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实施优势资源深度转化、全方位开放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产品组装加工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急需迅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职业教育要用实际行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努力培养扎根边疆、献身边疆、担当奉献的有用人才。该项目建设已列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博州产业发展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项目的建设对实现博州“团结稳州、生态立州、口岸强州、旅游兴州”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自治区、博州发展政策,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推进博州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三)项目概况1. 项目 投向领域:教育

 62. 项目功能定位 :本项目通过建设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可为博州乃至新疆的产业发展提供各种有用人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新疆及博州经济建设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3. 项目参与主体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4. 项目名称: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5. 项目建设地点 :新疆博乐市赛里木湖西路14号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6.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建筑总面积102777平方米及配套设施建设,其中综合类实训实验中心21120平方米,智能制造生产性实训中心20000平方米,空中乘务及航空服务公共实训中心18000平方米,学员宿舍楼扩建24000平方米,餐饮服务中心7657平方米,综合运动馆12000平方米,并购置安装实训中心实训设备。7. 建设 期限:1年(2022年)8. 运营周期 :9年(2023年-2031年)9. 项目 性质:新建(四)项目主管部门1. 项目主 管部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教育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116527000102836065。2. 单位地址:新疆博乐市赛里木湖西路14号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

 73. 对本项目 主要职责:充分考虑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成本等因素,做好本项目融资与收益平衡评估;配合做好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发行时方案的编制、专业报告出具、信息披露等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发行和管理项目收益专项债券的各项配套管理办法、标准和规定等文件;严格履行项目建设、运营和维护责任,确保项目如期建设、如期投入运营,早日实现持续稳定的收益;监督指导建设运营主体规范使用本专项债券资金,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资金进行严肃处理和责任追究;配合做好债券对应项目形成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做好日常统计和动态监控,确保项目资产独立性和确认资产权益归属,严禁专项债券对应资产和权益用于为融资平台公司等企业提供担保和抵押,不得擅自将项目资产进行转移和划注企业;合理控制本项目资产权益取得节奏,并根据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做好对应的专项债券还本付息工作,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控;配合做好项目跟踪评级工作,依法依规做好项目信息公开等工作。(五)立项和建设的相关批复文件项目目前已取得前期审批手续,详细的批复如下:1.项目已取得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博州发改行政〔2021〕328号)。(六)项目开工和建设时间本项目实施工期为2022年4月-2022年11月。

 8(七)合法性审核的律师事务所新疆爱博律师事务所是本期专项债券发行的专项法律顾问,位于新疆博乐市银座大酒店三楼,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31650000457839666H,该所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依法设立并合法存续的律师事务所,具备出具本项目法律意见书的资格。该所律师认为本项目具有公益性且有一定收益,符合《关于试点发展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品种的通知》(财预[2017]89号)要求。二、经济社会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收益来源主要为本项目主要收入来源分为营业收入及其他收入两部分,其中营业收入包含学费住宿、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动车驾驶培训、国有资产出租出借、财政拨款运转经费。其他收入主要为政府其他补助。根据本项目资金,筹措及专项债券发行计划,本项目累计经营总收入为125505.00万元,运营成本81900万元,相关税费0万元(本项目职业技术院校属于国家事业性单位,不征收税费),可用于还款的项目收益为43605.00万元,项目融资本息24650.00万元,政府专项债本息保障倍数1.77。以上测算结果说明本项目每年收益不仅能覆盖当年的债券还本付息,还能产生一定的收益,说明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9(二)社会效益分析1.对提升现代人才培养层次和水平具有良好的实践促进作用,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地方产业共同发展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产业融合。2.广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和转岗培训,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高技能的个性化、实用化服务,不断推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技能人才支撑。3.项目的实施让新疆各族人民更加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充分享受改革开放为百姓带来的成果;有利于宣传党的政策;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大局和民族大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4.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5.项目的建设符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符合《博尔塔拉蒙自治州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是博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三、绩效目标及指标( 一 )

 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分析根据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提供的《新疆财政支持事前绩效评估报告》,该报告对政策和项目相关性、单位职能与项目相关性、社会需要与项目相关性、财政投入 相关性、

 10产出与效果相关性、预期绩效的可实现性、实施方案的有效性、预期绩效的可持续性、财政资金投入的可行性风险做了详细分析。根据《关于印发《自治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新财预〔2018〕158 号)、《自治区本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新财预〔2019〕37号)文件中《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审核指标体系》,评估工作组对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进行评价,评价体系综合考虑项目立项、预算管理、项目实施等环节,每个环节都设有若干个指标,且每个指标都附有具体的评分标准、评分细则。通过基础资料梳理等对项目进行独立评分,最终评分结果为95分。根据评价体系得分情况,综合考虑项目绩效目标和项目实际情况,评价组得出项目的可行性结论为:合理可行。( 二 )绩效目标的设定按照自治区关于印发《自治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新财预〔2018〕158号)文件要求,参考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自治区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 参考表(2019年度)》的通知(新财预〔2019〕129号科学合理的设定本项目绩效目标,包括一级指标3个,项目完成、项目效益、项目满意度,包括二级指标9个,包括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满意度指标;设定三级指标

 1119个,其中量化指标17个,量化指标占三级指标量的89.47%(≥70%)详见表1。表1 :债券资金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债券资金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2022年度项目名称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预算单位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资金年度资金总额:35500万元其中:地方自筹 18500万元债券资金 17000万元其他资金 无年度目标:按照项目进度完成建设总体目标年度目标按照要求及时完成项目建设,符合质量要求并可以投入使用,项目建设资金及时到位,可以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及良好...

篇四: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省设计艺术专业校企合作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方案探究 湖南省设计艺术专业校企合作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方案探究

  摘要:

 近年来湖南省许多高校设计艺术专业都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 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校企合作实际上是由国际普遍认同的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演化发展来的, 通过人才培养的基地建设既可以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 又能共同培养出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人才, 是高校和企业形成双赢的模式之一。

  关键词:

 设计艺术专业;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

 J0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115 (2013)08-124-2

 一、 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情况

 目前, 全国有近五百所院校成立了艺术设计专业, 遍及文科、 理科以及综合类院校。

 以下分别以高职院校、 公立院校和民办院校为例来说明校企合作在湖南省的开展情况。

  2008 年,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长沙大红陶瓷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之后, 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出优秀的学生, 大红陶瓷有限公司根据市场实际情况, 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专业课程科目。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学校选派出骨干教师对学生进行以职业素质提升为基础的工学结合模块化课程教学, 以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职业能力。

 大红陶瓷有限公司则选派出有丰富管理经验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业务能手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操作训练, 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技能。

  2011 年, 为推广公司的业务,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项目, 湖南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远洋船务管理有限公司举行了校企合作授牌仪式。双方本着真诚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 共同开展学生的实习、培训、 就业安置等工作, 真正实现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

  2012 年,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校企合作基地――湖南华视坐标传媒动画有限公司实训基地揭牌。

 这个公司目前主要业

 务有两方面:

 一是原创项目, 包括 3D 立体动画以及传统影视动画的拍摄与制作; 二是服务项目, 包括动漫游戏的外包服务、 影视特效、企业产品虚拟现实制作等服务项目。

 这次, 公司和该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共同建立的实训基地是一个以项目式教学为主的实训服务平台, 由艺术设计学院提供动漫方向生源及教学硬件等资源, 湖南华视坐标传媒动画有限公司利用行业及动画项目制作上的领先技术与经验, 双方一起合作, 力求在为学校培养更多实战型人才的同时, 也为企业提供项目制作服务。

 由于动画专业的特殊性, 目前国内各高校在该专业的教学上普遍存在教学与市场脱节的现象。

 实训基地的成立就是为了在该校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走出一条新路, 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 既能促进该校教师的学习, 提高该校的教学水平, 也为同学们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 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的核心内容

 (一)

 构建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平台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与湖南华视坐标传媒动画有限公司共同协商,建立互动多赢、 深度融合的合作机制, 在很多方面都达成了一致。

 不管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员工培训、 实训基地的共建与使用还是研究合作等方面, 都构建了一个多层次、 立体化的互动平台。

 这个共赢的平台也需要建立一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动漫实习基地可以把这种模式应用进来。

 示范基地项目建设过程中, 按照“资源共享、 互惠双赢” 的原则, 积极探索设计艺术动漫技术这一校企业合作产学研平台, 形成互惠互利、 优势互补的合作长效机制和有效的运作机制, 积极承担企业研发项目,支持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 不断提升合作的层次, 提高合作的实际效果。

  校企合作, 能够有效地把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能够形成双方相互渗透、 相互支持、 双向介入、 优势互补、 资源互用、 利益共享, 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

 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根据设计艺术专业的岗位需求和应用能力的要求, 开设了核心课程, 将校企资源有效地结合了起来, 力求与企业开展全方位、 深

 层次、 多形式的合作。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长沙大红陶瓷有限公司的合作中, 主要是针对酒店管理方向设立的实习基地, 陶瓷专业近年来市场需求很大, 然而学校向社会输送的这方面的有真正实力的专业设计人才明显不足。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

 尽管许多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开展了相关专业, 但是他们在教学资源和教学培养方式上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要。

 进行校企合作, 能够有效地对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向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现在, 他们已经从陶瓷专业的学生中挑选了一些在校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开始在实训中心学习, 并按照项目流程组建了 核心技术团队,还引进了国外最新的项目流程, 制作了 全流程案例式教学课程体系。在教学管理上, 针对受训人员各自的特点, 推行弹性学制, 实行学分制管理和网络管理, 对实习的学生实行培训质量排行榜制度; 在教材的选用上,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合理地选择教材, 并组织专业课老师和企业中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编写校本教材,融入新知识、 新技术、 新工艺和新方法, 使教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动向, 拓宽专业面, 增强学生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新趋势的需要, 能满足设计艺术领域的就业需求, 提高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

 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在以往的人才培养基地中, 企业中的专家进行研讨的专业教学计划一般都是已经制定好了的, 可是现在就是要改变这种被动的方式,采取事先共同分析和研究的方式, 根据设计艺术领域和职业岗位员工素质、 知识、 能力的任职要求, 再结合相关的专业特点,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 并结合企业的需要, 校企共同构建课程体系。

  2、 完善教师一体化制度

 完善相关制度, 在招聘、 使用、 待遇等方面对一体化教师给予倾斜, 支持骨干教师参加脱产、 半脱产以及业余提高培训, 支持教师定期到企业中去参加实践、 技术改革等活动。

 完善校外兼职老师的聘用和管理制度, 以 “名师工程” 、 “双师工程” 为主线, 校本培训为载体, 建设出一支学历达标, 业务过硬, 结构合理, 德才兼备的师资

 队伍。

 另外, 根据校企合作的内容, 企业提供了在职工程师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

 <! --endprint--> <!--startprint-->

  3、 实施“双导师制”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辅导, 对学生进行导师制, 出现相关问题都只需要跟自己到导师沟通就可以了, 这样能够使职责明确。

 进行校企合作后, 在实训基地学生们也会有自己的校外兼职老师进行专业上的辅导, 有了两个导师, 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实行“双导师制” 就是为了让学校和企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

  4、 构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群

 尽管许多学校在响应国家号召, 与一些企业实行了合作, 但是大多数校企合作只是单一方式的, 并没有在校与校, 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实验基地群, 因此, 很多资源都没有达成共享。

 这样的话, 必然会延缓培养创新专业型人才, 如果各大高校之间, 企业之间的资源达成共享, 那么这无疑对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大有裨益的。

 建立这样的实训基地群需要政府、 学校、 企业之间的相互配合, 从长远来看, 这样的做法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利的。

  5、 构建校企合作质量评价体系

 需要建立一个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和学生学籍管理制度。

 校企合作进展到底怎么样, 效果如何, 需要一个全方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 把全面质量管理、 目标管理、 过程管理和教学评价结合起来, 建立全面、 综合、以教学质量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综合信息系统。

 校内教学质量监督应该和奖励制度结合起来, 校外则依据社会调查, 政府评估, 同行对比结果等进行客观的质量评价, 共同建立一个校内校外的质量评价一体化机制, 确保校企合作的高效运行。

  三、 总结

 进行设计艺术专业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 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 科学地构建一个能够有效促进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际过程中, 应该注重专业设计能力的培养、 专业设计的创新与科学研究的前后衔接, 符合这个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需要。

 在实

 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设计能力, 培养出符合企业和社会要求的新一代设计艺术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宋来福. 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职业时空, 2008, (03)

 .

  [2]方德英等. 校企合作创新――博弈. 演化与对策[M].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6.

  [3] 孙宏伟. 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人才[J] . 教育发展研究,2006, (09)

 .

  [4]韩志刚, 金长义. 关于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探讨[J]. 广西轻工业, 2008, (06)

 .

  [5]孔新舟. “专业实体化” 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 2010, (02)

 .

  作者简介:

  尹青, 女,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 2011 级硕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与研究。

篇五: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方案(一):

 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真正统一思想,采取措施,把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根据上级有关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组织编制了《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密切关注企业需求,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取得实效。

 2、紧紧围绕我校的行业特色,发挥电力技术优势,找准与企业的合作点,打造学校的专业特色。

 3、立足电力做强,面向社会做大,多方用心联系,构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

 二、领导组织机构

 为使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作真正贯彻落实,抓出实效,从而为学校增添发展后劲。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校企合作领导组。

 组长:崔作让

 副组长:王畅郭明德杨宇松闫文贵

 成员:霍宇平董跃中郭雪珍刘海荣陈坚孟昭祥郭福祥张圣孙国经

 领导组主要职责:

 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工作部。

 组长:霍宇平

 成员:董跃中高晓维郭雪珍王宏广刘海荣郭福祥任松青牛建平

 办公室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宣传及建章立制工作。

  2、开展外联工作,选取企业,明确合作目标、资料、方式等。

 3、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工作。

 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善,保证持续提高。

 三、校企合作目标

 1、以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2、做到合作模式的多元化,以坚持服务行业为主,同时根据实际状况,实施联合培养。

 3、坚持培训后备高技能人才与加强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培训并重。

 4、力争建成企业职工高技能培训基地。

 四、校企合作方式

 1、主动将服务、技术送到企业,将培训送到现场一线。

 2、承接企业定单,根据企业用人数和规格开展定单培训。

 3、校企共同、联合开展培训。

 五、我校校企合作的一些经验

 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隶属于山西省电力公司,主要任务是为省公司进行职工技能及全员岗位培训,多年来一向将为企业服务、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我们工作的主要任务,仅20xx 年,学校就完成行业内外营销自动化、变电仿真等培训任务 47 期 1618 人次。同时,学校面向社会,加大为系统外企业服务力度,目前学历教育学生共有 1500 人。

 20xx 年,我校已用心转变观念,开展校企合作活动,该活动主要针对山西省电力公司各供电分公司运行

 实际,全年 8 次主动把现场需要的生产知识、技能主动送到一线员工手中,共培训员工418 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校企合作的实施步骤

 (一)山西省电力公司内校企合作

 1、对 20xx 年校企合作状况进行进一步总结,针对培训实际,加大活动的覆盖面,增加培训资料。

 2、培训目标

 主要针对现场人员急需提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开展培训,提高参培人员综合素质,强化技能知识的培训。

 3、培训方式

 现场进行专题性培训,现场演示,个别指导,互动答疑等方式。

 4、培训对象

 选取忻州、朔州、大同、临汾等供电公司所属支公司进行。培训对象为县供电营销人员、供电所人员及农电工作人员等,同时,尽快签定相关合同予以保障。

 5、培训资料

 营销自动化培训、变电仿真培训、农电电能计量培训、安全知识培训、紧急救护知识及技能培训、线路钳压技术及接线制作技能培训等。

 6、培训时间

 每月进行 2 次,每次约 2-4 天。

 (二)山西省电力公司外校企合作

 1、合作对象

 河南送变电公司、北京超高压公司

 2、合作方式

 承接企业定单,也可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实施联合培养,并透过合同等法律形式予以确立。

 3、培训资料

 为企业送变电专业输送必须数量的高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方案(二):

 甲方:

 乙方: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高供更大空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与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经友好协商,就双方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科学技术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等方面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合作总则

 1.透过双方合作,构成以社会人才市场和学生就业需要为导向,以行业、协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联合办学机制,并使之成为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学术研究、项目开发、信息服务与技术援助的载体。

 2.由双方领导、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组成校企合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校企合作计划、组织具体项目实施、定期交流互访等工作。

 3.在乙方挂牌建立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基地。

 4.透过双方参与的、不定期的校企合作工作会议、技术经验交流、科技项目研发、在职员工继续教育、学生岗位实习锻炼、就业指导与人才招聘等方式,建立交流互访合作机制。

 二、职责与义务(一)甲方

 1.聘请乙方的有关领导、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为甲方相关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或客座教授,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2.利用技术优势与师生资源,深入企业一线,在项目调查、科研开发、技术推广等方面与乙进行项目协作。

 3.为企业量身订做,订单式培养人才。乙方根据自身用人的实际需要,与甲方共同制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甲方务必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到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使学生经过甲、乙双方联合培养后成为乙方的实用型、技能型、创业型的高素质人才。4.按乙方要求以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支持乙方企业职工继续教育、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和职业技术培训。5.委派专人负责管理到乙方企业实习的学生的行政事务,并参与教学实习指导,负责实习学生的往返交通和其它教学组织管理工作。

 (二)乙方

 1.乙方利用行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对甲方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到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忙。

 2.乙方选取派中高层领导、技术人员、中高级技师担任甲方客座教授、专业带头人或兼职教师,参与甲方人才培养过程,参与甲方科研开发、教学改革、教材编制写等工作。成果产权归双共同所有。

 3.乙方可将预研项目及非核心技术工作委托甲方进行调研、研发、制作及编制,以降低成本费用,同时也为甲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锻炼带给平台和机会。

 4.乙方尽可能优先满足甲方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的需求,在同等到条件下应优先安排甲方学生进行实习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紧密有效的合作机制。具体顶岗实习专业和学生人数根据乙方岗位需求、甲方学生状况等因素,由双方协商决定。

 5.按照甲方教学计划,结合单位实际状况,安排学生的实习资料,组织及指导实习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生产安全和岗位操作规程知识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潜力。

 6.带给实习设备、场地和原料。对学生实习成绩进行相关的评和考核。

 7.作为甲方的合作单位

 三、费用结算

 具体根据甲乙双方校企合作项目,如就业推荐与员工培训、订单培养与合作办学、顶岗实习与实训基地建设合作等方面协商,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做为本协议的附件另行约定。

 四、合作期限

 合作时间为年,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状况,可长期合作。

 五、其它

 1.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合作协议一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

 2.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未尽事宣,可由双方协商约定,作为本协议的附件,具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XXX(盖章)

 代表人:

 日期:年月日

 乙方:(盖章)

 代表人:

 日期:年月日

 校企合作方案(三):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状况,特制定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开展校企合作,是专业快速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潜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顺应广东经济发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技工教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

 二、合作原则

 1.服务企业原则

 为企业服务是学校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学校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用心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则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潜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3.统一管理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职责务必高度统一,务必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

 学校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来学校讲座。透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潜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领导组织机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以各科室正、副科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善,保证持续提高。

 四、基本任务

 根据学校的要求,每一专业方向要至少建立两至三家有实质性合作、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校外合作基地。校外合作基地应是该行业有必须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的地位。

 校外合作基地的基本任务:

 1、理解学生参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2、理解教师参观、调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实现资源共享,互派专业人员讲学、培训;

 4、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

 5、优先满足合作基地的用人需求;

 6、其它方面的合作。

 五、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透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能够灵活多样,检验的标准是是否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是否双方满意。以下是几种合作模式。

 1.订单合作模式

 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

 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到达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具体设有定向委培班、企业订单班等。

 2.工学交替模式

 是企业因用工需求,向学校发出用人订单,并与学校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的职业教育。其方式为学生在学校上理论课,在合作企业理解职业、工作技能训练,每学期实施轮换。学分制专业为企业员工优先录取,实施阶段性教学。

 3.教学见习模式

 是学生透过必须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为了解合作单位的产品、生产工艺和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提前理解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职责感和主人翁意识,到合作企业对企业工作过程和生产、操作流程等进行现场观摩与学习;并安排学生实地参与相关工作、亲自动手制作产品、参与产品管理,较为系统地掌握岗位工作知识,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潜力。

 4.顶岗实习模式(2+1 模式)

 2+1 模式是指在校专业学习 2 年,第 3 年专业顶岗实习,即学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建立标准化的流程(教学实习就业),它的实质是:一是注重实用技术;二是毕业可拿双证(毕业证和资格证);三是保障就业。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

 5.合作建立职工培训基地

 根据各企业职工培训特点及不同培训方向或培训教学的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三种合作模式的职工培训基地,一是企业独立设定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企业或学校);二是不同企业同类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学校或企业);三是特殊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学校),如电工、电焊、工程机...

篇六: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的制度研究木

 口 林(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 昆明 650244) 宏赵 同林狄光智张雁 摘要:

 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 提高,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 目前我 国校外实训基地的 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企业参与不积极 , 管理过程不规范等问题。从制度 的角度对学校、 企业、 政府三方面进行 了探析 , 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并提 出了相关的解 决方案。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校外实训; 就业; 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674—9154(2013)12—0019—04 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是近年来我 国高等教育改 革中的新提法。事实上, 实习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的重要部分是一直存在的。而 目前提 出的校企共建校 外实训基地 , 是指在企业 中对学生进行培训 。为何强 调在校外进行实训 , 其 目的主要是为了脱离学校的模 拟环境 , 给学生一个更真实的实习环境 , 使学生从单一 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向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转变, 对学生 的专业实践能力, 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培养。

 每年高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毕业生, 令人苦恼 的是, 企业在面对广大的应届毕业生时, 发现这并不是 自己需要的员工。对于企业而言, 他们更希望能够得 到具有高文化程度 , 强适应能力的员工 。而刚刚走 出 校 园踏人社会的大学生 , 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社 会 , 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位 , 在刚就业的一段时间内, 很 多人出现了频繁跳槽的情况。应届毕业生并不是企业 的首选, 因为他们没有工作经验。供不符合需的问题 是造成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如果学 生在就业之前 , 就能够对社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 根据 自身的专业和兴趣对应该选择什么工作更适合 自身的 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 那么对于学生而言 , 择业就更具有 方向性 , 对工作环境有一定 的了解也可以减轻学生对 踏人社会的心理恐惧感。企业也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 人力资源 。

 如何能够培养一个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 使其具 有更强的专业技能和社会竞争力 , 已经成为高等教育 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就是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 出的一个解 决办法 。但是在实施 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校外实训基地没有达到预 期的 目的, 如何能够使高校和企业更好地合作 , 既提 高高 校 的教学 质量 , 提 高毕 业生 的竞 争力 , 也 为企 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本文主要从制度建设方 面分析 目前存在 的问题及原因 ,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 方案。

 一、 当前校外实训基地实践 中存在的问题 ( 一)校外实训基地流于形式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实践教学 , 与企业 项 目来源: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项 目《 高校实践教学中校外实训基地的校企共建研究》 (项 目编号:

 GY 1 1007 )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林宏(1981一) , 女。

 云南大理人, 西南林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讲师 ,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机教育 ; 赵同林 (1956一 ) 。

 男, 云南昆明人, 西南林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机教育; 狄光智(1977一 ) , 女 。

 云南昭通人。

 西南林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机教育; 张雁 (1973一 )。

 女, 云南楚雄人, 西南林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 学院,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机教育。

 收稿 日期 :

 2013- 09— 25 当代职业教育l / 2。

 13年第12期

 1 9

 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成为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很 多高校也积极地寻求与企业合作 , 但是部分合作关系 仅仅停留在书面协议阶段 , 协议签订之后 , 实训却没有 开展起来 , 停止在挂牌的状态。

 另外一种情况是实训工作虽然开展起来 , 但是企 业积极性不高 , 参与度很低 , 整个实训过程主要还是 由 教师来进行教学和管理 , 只是更换了一个地点而已, 使 实训失去了意义 , 变成了一种形式 。

 些企业在学生进入之后 , 只是 随意的将学生安 插在各部 门中, 并没有为学生合理安排实训计划 , 最后 变成了打发应付学生, 或者让学生到企业中从事一些 打杂工作 , 学生没有获得系统 的实训效果 , 在专业 方 面几乎没有任何的提高, 最后学生也感觉到学习效果 不佳 。

 一( 二 )校 企 无法 长期合 作 很多的校企合作在进行了一期或两期之后就停滞 了, 无法长期进行下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是一个经 验积 累的过程 。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 , 在实训 内容 的 安排 、 实训过程的管理等方面, 都需要根据学生和企业 的条件进行设置和安排, 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对实习内

 容和管理模式改进 。另外 , 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磨合 的过程 , 这是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 。因此 , 校企之间应 该是一种长期 的合作关系。

 但是如果高校频繁地更换合作企业 , 学校需要不 停地与新 的合作企业重新磨合 , 也需要根据新 的合作 企业 的现实情况 , 重新制订或修改 实训 内容和方案 。

 这本 身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严重浪费 , 同时也会导致 每期学生的实训效果相差甚远。

 ( 三)校企合作不系统, 不规 范 在实训过程 中, 由于学校或企业方面不够重视 , 没 有建立相关 的制度和规定 , 也没有专 门的人员对实训 内容进行安排 , 也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 , 使得实训过程 随意性 过大 , 实训没有 目标 , 也无所谓 达到预期 的效 果 , 最终导致实训名存实亡。

 还有一些企业则是没有能力承担实训 , 无论是在 场地、 设备还是人员方面, 都无法达到与学校合作的标 准。只是在与高校建立合作关 系的时候 , 碍于情面而 勉强签订 了合作协议 , 事实上不能为实训提供有效的 支撑。

 , 2 0 = =当代职业教~ / 2013年第12N 二 、 原因探析 (一) 实训基地的重要 }生 尚未得到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大招生以来, 高等教育已经 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进程 , 到了2013 年 , 我国的毛入学率 已经达到 23%, 这表明我国高等教 育已经跨入了大众化阶段。但是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观 念仍然处在精英化阶段的模式之下 , 一直以来所形成 的重理论 、 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没有改变, 尽管增加了一 些实 习的环节 , 与社会实际工作环境和社会需求严重 脱节。这造成大学毕业生面临十分严峻的就业压力。

 目前 , 国内高校中只有小部分是研究型大学 , 更多 的是教学 型大学 , 这就决定 了培养的学生 , 小部分将 继续进行专业方面的深造 , 而更多的学生将在毕业之 后直接就业 , 走向社会中的一个具体 的工作 岗位。学 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步人社会 的初期 , 很难 快速地转化为实践能力 , 这也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实践 能力培养 的一个缺失。现在的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工 作经验和动手能力。而大学生由于在校期间主要以 理论学 习为主 , 实践经验较差 , 在找工作 时竞争力较 低 。这就造成了每年我国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进 入社会, 但是企业招聘不到他们需要的人才, 学生又找 不到工作, 形成了供给和需求都很大, 却相互不适合的 人才供需悖论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 , 高校教育模式 急需改革。

 ( 二) 制度对企业没有约束力、 企业对 自身的责任 不 明确 除了学校 以外 , 企业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 肩 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企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 中, 更加注重实践能力、 沟通能力、 合作能力、 职业道德 等方 面。这与学生在高校内受到的教育是完全不一 样 的。

 企业需要什么样 的人才 , 这不仅仅是高校需要研 究 的问题 , 也不是高校能够脱离社会和企业能够得到 答案的。高校培养人才, 最终是为社会服务的, 是为企 业服务的, 人力资源通常是企业的核心资源, 如果没有 合适的人才为企业可用, 将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在培 养过程中如果能有更多的企业参与, 那么培养出的人 才将会更加适合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因此, 企业对社 会人才的培养是有责任的, 只有在企业 的充分参与下 ,

 高校的教育成果才能为社会所用。但我国目前对企业 的立法 , 涉及 到教育责任和义务 的方 面很少。1996年 我国颁布的《 职业教育法》 中明确规定行业组织和企 业、 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 2005 年国务院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定》 ( 国发[2005] 35号)进一步提出:

 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 习和教师实践, 但事实上基本没有企业执行。

 ( 三)缺乏资金和政策的保 障 校企之间无法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主要原因是 企业资金不足引起的。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资金 方面 目前主要由企业来承担 , 对于企业而言, 实训过程 中, 场地、 设备、 人员等都需要资金支持, 而实训并不能 为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 , 就短期内看 , 这是一项支 大于收的工作。这对于一些规模较小 、 经济实力不强 的企业而言是一项负担。因此, 企业也会尽可能地减 少对实训资金和人员的投入, 使得实训的时间和内容 随之缩水,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目前人才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 企业在就业 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 在这种社会人才供需状况下 , 企 业联合高校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不高, 高校寻求与企业 合作是有难度的。

 很多的校企合作项 目都是高校主动寻求企业合 作, 更多的情况是, 通过本校教师的人脉关系跟企业联 系 , 这种关系是不规范不系统的。一方面无 法确保学 生实训的效果, 在资金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 一些小的 企业通常最后会感到不堪重负而使实训夭折。所以,很多校企合作通常难以持久, 开办一两期之后就无法 继续进行下去。

 些企业参 与了高校人才 的培养 , 培养学生本身

 一是一项短期内投人大于回报的工作。由于政府对这些 企业并没有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 导致企业积极性受 损, 无法长期坚持下去。

 三、 完善措施 ( 一) 加强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的制度规定 在中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过程中,

 高校的教育模式也需随之改革。学校不应该再闭门造 车, 应该走进社会, 走进企业 , 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才能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人才。

 对于企业而言, 尤其是中小企业 , 他们更希望能够 直接获得有工作经验的人才, 员工进入企业后能够以 最快的速度适应工作岗位和环境, 以最快的速度为企 业创造利润 , 因此在人才需求方面 , 企业更加倾 向于有 工作经验的人才 。

 进行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措 施就是加强学 生的实践 能力 。除了安排校 内实 习之 外 , 也应该安排更多的校外实习环节 , 共建长效的校外 实训基地就是一项重要的举措 。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 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 继续寻求有经济实习和技术实力 的企业, 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长期更 有效的学习机会 。而不是为了完成指标而签订一些没 有实际内容的合作协议 , 最终使实训流于形式。

 ( 二 ) 实训 规 范化 对 实训 管理 的规范化 , 主要从 制度规定 方面进 行。建立了相应的制度, 在建立合作关系和实训的过 程 中 , 做 到有据 可依 , 能够保证实训的长期性和有效 性 。制度规范主要针对以下面几方面制定。

 1. 企业准人制度 对于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 , 应该对其是否 具有承担实训 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进行考查 , 对实 训开展提供的支撑需要达标才有资格 , 并不是什么企 业都可以与高校共建实训。一些大型企业, 无论是在 经济实力、 人才储备方面, 都有能力参与到高等教育的 过程中。只有这样 的企业 , 才能使实训顺利开展。

 2. 制定实训计划 个有效合理的实训计划 , 能够保障实训有 目 标 有计划地进行。计划中应该有明确的实训 目标、 实施 步骤 、 实施方法 。实训 目标应该 由企业 和高校共 同制 定, 主要确定通过实训, 达到培养学生哪些方面能力的 目的。有 了明确 的 目标 , 才能围绕 目标安排合理 的步 骤和有效的实施方法。学校和企业共 同根据学生的理 一论知识基础 , 在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工作条件下 , 安排 相应 的实训环节 , 这些循序渐进 的环节应该能够起到 综合学生理论知识 , 加深对理论 知识理解 的效果。如 果没有学校和企业 的共同参与 , 所制定出的计划就很 有可能脱离学生的基础和企业的实际情况 , 导致实训 无法正常进行, 难以取得好的实训效果。同时, 还需制 定实训考核办法 , 对实训结果的考核 , 包括对学生的考 核和教师的考核 。

 、 当代职业教育/ 2013年第12期= = === 2 1

  3. 制定实训的过程管理制度 在 整个 实训过程 中 , 过程管 理是实训 成功 的关 键。进度安排 , 人员管理都是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虽然制定了实训计划, 如果整个过程管理松散随意, 同

 样达不 到实 训的 目的。实训是 以企业为主 的校外教 学, 学生需要到企业中, 这就与日 常的在校管理存在很 大的差别 , 管理过程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有效地组 织学生参与, 同时还要保障学生的人生安全, 都应该有 严格的制度进行规范 。因此 , 建立一套严格的过程管 理制度 , 也是实训基地建设 的重要内容。

 4. 政府应积极为基地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建立长效稳定的实训基地 , 从学校角度提高教学 效果; 从企业角度提高经济效益; 从行业角度体现行业 功能; 从政府角度实现综合职能效益最大化, 总体上看 政府是最大受益者和最大协调者。政府的介入是校企 合作之间良好的润滑剂, 在降低组织费用、 分散风险等 方面才更有效。因此, 要想更好地...

篇七: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是校企双方合作,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情景中教育自己,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中职学校传统的封闭模式,对学校原有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说,保持校外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发展,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以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内工学交替与校外工学交替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加大创新力度,发展和完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促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健康发展。

 学校专业组负责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工作的具体指导、检查、评估以及重大问题的处理。本专业负责各班级学生校外实习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

 一、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原则 坚持“互利互惠、共同建设”的原则。学校利用基地条件安排学生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地研发机构可与学校一起加强生产、教学及人员培训工作。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实习基地建设要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能完成实习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内容,使学生得到实际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保证实习教学质量和安全。

 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实习基地应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方面得到提高。

 二、组织与管理 校外实习基地要签有合作协议,其管理按实习基地所在单位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执行,但必须要有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制度和措施。校外实习基地的调整应经合作双方同意。对协议到期的实习教学基地,根据双方合作意向与成效,可办理协议续签手续。

 要加强对校外实习基地的指导与管理,建立健全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协助企业解决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实习基地做好建设、发展、培训的各项工作。

 实习基地人员,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要有相应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以保证实习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习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

 校外实习基地的确定由专业组决定,同时要做好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计划和记录的基本工作,协议由专业组签订。协议内容按专业组统一执行。

 三、教学管理 在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运行管理具体实施中,主要由学校相关专业派出教师,根据校外实践教学计划,明确每一次校外实习与实训的具体任务与目的,确定每一次实习的指导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与企业沟通、协调,落实具体的教学要求、条件与实施方法。学校指导教师还要对实习的过程进行全面参与,及时排除影响过程进行的各种不利因素,根据实习日志、企业意见等对实习的结果做出评价;并根据学生实习的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实习内容;对校外实践教学的情况进行总结,找出问题,提出建议与改进的办法。

 四、学生管理 严格纪律。只有通过严格管理,才能提高劳动纪律和职责意识。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首先应明确实习生的双重角色,实习生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

 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使学生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入厂教育,要求学生遵守厂纪厂规,严守岗位职责:杜绝私自换岗、顶岗和缺岗现象。

 全过程考核。为保证实习质量,必须对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进行严格考核监控及考核。学生实习结束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对每个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情况进行考核。在顶岗实习考核表上简述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情况,盖上公章,学生以此作为自己企业工作经历的凭证。

 五、建立稳定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 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以后,必须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才能保持实习基地的长期稳定运行,形成稳定的教学环境。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加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计划制定、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加强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所属企业产学项目紧密合作关系。学校应加快建立可操作性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到企业寻找合作项目,和企业形成互帮互助、更加紧密合作的关系。

 定期召开校企合作顾问委员会,加强并保持校企双方的密切联系,以保证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加强校企文化交流。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各有特点,校企合作两方可以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以保障巩固与发展校企双方的合作。同时,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邀请就业毕业生,介绍所在企业用人需求信息,企业文化,以亲身体会对学校教学、管理等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协助吸收应届毕业生等。

 召开实习基地联谊会,请各实习基地领导、代表来校交流共建实习基地和产学的经验,共商基地建设事宜。

 六、校外实习基地的检查、评估和优秀实习生评选制度

 为促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规范管理,专业组领导不定期地到基地检查、评估实习教学情况。主要包括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调控体系及验收制度。按照实习环境、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实习基地的效益、对外培训等方面制定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并对其开展评估工作。

 实施优秀实习生评选制度。专业组将根据实习生情况,由企业对实习生进行评估,对优秀学生予以奖励。

 XXXX 学校 年 月

篇八: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

 工业中心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基地

  建设方案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二零一六年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二零一六年

 一、建设基础 工业技术中心是学校重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场地面积约 12000 平方米,拥有种类齐全的训练设备近 1000 台套,设备总值约 1500 万元。有 9 个实训室,即测量、数控、车削、铣铇磨、钳工、钣金、铸造、焊接、电工电子等实训室;另有与机械系共建 1 个 PLM(产品生命周期)信息化设计室和 1 个省级仪器仪表研发中心。承担着全校 24 个专业的金工、电工电子、数控技能、产品工艺设计等基本技能实训和相关专业技能训练;同时,还接待石油大学(北京)、河北旅游职业学院、赤峰学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部分专业的基础训练和承德市劳动局等部门的技能培训考核工作。每年完成校内外各种实践教学任务约 490 班周。

 1994 年,《金工实习》被评为首批校级优秀课程,2002 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1996 年“金工实习规范化管理”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9 年“具有专科教育特色的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 年,《金属工艺学》、《金属工艺实习》、《金属工艺学实验》系列教材,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曾多次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先进集体、校级文明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作为校企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教育基地,在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探索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性实训模式,先后自行研制开发了数控火焰切割机、高压水切割机、电动装岩机、车载电饭煲、热补机、液压增力虎钳、高压黄油枪、超声波仪表以及高压管接(UNION)系列、闸板阀配件等产品。

 二、建设理念及目标 1.建设理念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把生产中的实际产品引入教学中,营造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夯实基本技能,紧跟先进技术。

 2.建设目标 总目标:按着中国制造 2025 智能制造行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突出实践能力提升,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制造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

 分项目标:

 (1)运行机制及基地文化建设 完善生产与教学结合的运行机制;引进企业 6S 管理模式;加强文化建设力度,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2)硬件条件建设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实习实训场地及设备设施建设,以满足本专业领域 3000 多名在校生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要求。

 (3)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技术能手 8-10 名,兼职教师 6-8 名。

 (4)实践教学软件资源建设

 开发相应的教材、课件、软件等资源,满足教师及学生实践教学需求。

 (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提高区域经济服务能力,面向企业开展产品研发、试制、生产;创新培训模式,做好区域内相关社会职业培训。

 三、建设内容 1.运行机制及基地文化建设 (1)完善生产与教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2)引进企业 6S 管理模式,实现实习教学生产化; (3)制定《大学生科技竞赛作品加工制作管理办法》; (4)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监控与评估体系 ; (5)凝练基地文化,制作宣传展板及作品展示柜; (6)总结典型案例,宣传倡导工匠精神。

 2.硬件条件建设 新建 3800m2 实训场地、采购 1798 万元设备。完成先进制造技术实训中心 、测量技术工程中心、3D 打印创新工坊 、柔性智能制造技术中心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基础技能实训中心 。

 (1)先进制造技术实训中心

 1)购置德马吉公司 DMU65/85monoBLOK 型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一台。包含 EI 接口、激光对刀、参数自动补偿、自动化接口等功能。

 2)购置德马吉公司 CTX

 beta 1250 TC 车铣复合中心一台。包含五轴联动、偏心车、双主轴、对刀仪自动化接口等功能。

 3)升级现有数控铣床的数控系统。

 4)购置机床配套刀具、量具、夹具等,满足教学及生产要求。

 (2)测量技术工程中心

 1)对现有的三坐标测量机进行升级。更换 HP-L-10.6 三维激光扫描测头、升级PC-DMIS 软件到 2014 版、添加 PCDMIS Laser 接口软件、购置 Geomagic Design X 逆向工程软件等。

 2)购置绝对关节臂测量系统。主要包括主机、测头系统、软件系统等。

 (3)3D 打印创新工坊

  组建一套实体扫描、反求计算、3D 打印的系统,主要设备包括 3D 打印机、逆向工作站、扫描仪、模型逆向软件、模型处理软件及相关教学资源库 。

 (4)柔性智能制造技术中心

  1)数字设计分系统。包括 CAD/CAM/CAPP、工艺协同管理、工艺汇总管理、网络DNC 管理、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等。

 2)加工制造分系统。负责设备数据采集,并监控加工、装配各单元。

 3)检测分系统。配套了高精度粗糙度测量仪、多轴激光扫描仪等作为质量检测系统。

 4)生产物流分系统。配套工业级七轴行走搬运机器人、倍速链传输线、出入库平台、巷道式堆垛机、货架式双排立体仓库、传输升降机、识读系统及仓储管理软件等。

 5)信息管理分系统。包括采购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仓库管理模块、工艺设计模块、生产计划模块、生产执行模块、质量管理模块、设备监控模块、生产线信息终端模块、立体仓库控制系统模块等。

 同时还包括计算机、视频监控装置、大屏幕生产看板及网络设备等。

 (5)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1)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10 个点); 2)Recurdyn 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软件(10 个点); 3)UG 机械产品结构三维造型(80 个点); 4)Solidworks(Solidcam)零件数控加工仿真软件(80 个点); 5)工作站 10 台。

 (6)基础技能实训中心建设 1)数控车床/铣综合实训考核装置 2)机床电气技能实训考核鉴定装置 3)泵及其测试系统 4)液压/气动测试系统及带/齿轮传动测试系统 3.师资队伍建设 (1)引进新教师

 8-10 人 (2)培养技术能手

  高级工 6-8 人;技师 3-5 人 (3)兼职教师培养

 新外聘 8-10 名企业专家参与中心建设 (4)培养科研团队带头人 3-5 名 4.实践教学软件资源建设 (1)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适应本项目的网络教学资源库,满足教师教学和学习者自主学习。

 (2)实践教学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参考国家职业标准建设实习、实训课程标准。

 (3)多媒体课件:制作、完善实训教学多媒体课件。

 (4)视频教学资料:制作实训教学视频文件。

 (5)习题库和技能考核库:开发、收集专业实训课程的习题库和专业技能课程考核的题库。

 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服务社会激励机制建设,建立考核指标,实施奖惩激励等措施。

 (2)建立产学合作中心:以“产学合作”为模式,构建“产学做”一体化的平台,提升专业领域的社会培训、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社会功能。

 (3)教育培训服务:年接纳在学生实习实训 3000 人次,社会年培训 300 人次以上。

 (4)生产经营与技术服务:开展应用技术开发与服务,继续完善电动装岩机、液压增力虎钳、高压黄油枪、闸板阀配件等项目,确定适应生产与学生实训的产品。

 四、保障措施 (一)有我国和区域制造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保障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企业招工难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实际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政策,并制定“中国制造 2025”行动计划、“互联网与工业融合”行动计划以及“工业云”行动计划等,构建产业新体系,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其主攻的方向就是抓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时代背景。在此背景下,重新思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困境和路径,对指导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项目是在一系列调研的基础提出的,符合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政策,紧紧围绕河北省、承德市战略发展规划,跟踪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同时,该项目紧密依托承德市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和承德市装备制备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充实并进一步提高其服务承德地区装备制造企业的能力,能有效促进职业技能实训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建共享。

 (二)有我校较强的专业办学基础保障 我校专业设置是以装备制造相关专业为主,即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内燃机制造与维修等,本项目的建成可极大改善上述各专业岗位专业核心技

 能的实训条件。上述各专业年招生 1800 多人,目前在校学生 5000 余人。同时,该项目的建成将为全校所有工科专业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条件,进行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培养,预计年覆盖学生可达 6000 人次左右。并可依托此项目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可为广大师生提供学习产品创新设计和快速制造的环境和教学内容,并提供技术创业的基础环境。

 (三)有我校“双师型”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保障 我校机械类专业的“双师型”和“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较高,同时有充足的企业兼职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保障。通过本项目的实训基地建设,定会为教师开展产学研合作创造更加有利条件,增强教师服务社会和企业的能力,加强现代设计、制造及检测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密切与社会、企业的联系,解决企业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基础。可以加快青年教师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促进学校与企业、社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具有“双师”结构特征、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进一步促进“双师型”与“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有上级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保障 多年来,我校实训基地建设始终得到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技能训练在学生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培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也得到了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高度认可。有上级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本项目一定会得到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建设目标。

 五、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建设 内容 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运 行 机制 及 文化建设 ●预期目标:

 1.凝练基地文化,制作宣传展板,作品展示柜; 2.总结典型案例,宣传倡导工匠精神; 3.制定《大学生科技竞赛作品加工制作管理办法》。

 ◆验收要点:

 完成基地文化建设工作。

 制定管理办法。

 ●预期目标:

 完善生产与教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深入践行企业 6S 管理模式,实现实习教学生产化;

 ◆验收要点:

 建立基于生产的学生实习制度。

 执行企业 6s 管理制度。

 ●预期目标:

  对实习实训基地管理进行监控与评估。

  ◆验收要点:

 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监控与评估体系 。

 硬 件 条件建设

 ●预期目标:

 1.开展调研工作,通过走访企业及高校确定采购计划,形成论证报告。

 2.完成基础技能实训中心设备招投标。

  ◆验收要点:

 1.设备采购论证报告。

 2.设备采购合同。

 ●预期目标:

 1.德马吉五轴加工中心、车铣复合中心参数论证。

 2.现有机床数控系统改造参数论证。

 3.设备招标采购。

  ◆验收要点:

 完成先进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建设。

 ●预期目标:

 1.完成柔性制造系统参数论证及招标 。

 2.完成 3D 打印创新工坊参数论证及招标 。

 3.完成测量技术工程中心参数论证及招标 。

 4.完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参数论证及招标 。

 ◆验收要点:

 完成柔性制造系统、 3D 打印创新工坊、测量技术工程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验收。

 师 资 队伍建设

 ●预期目标:

 1.引进新教师 2.培养技术能手 3.外聘兼职教师 4.培养科研团队带头人

 5.完成教师进修培训 ◆验收要点:

 1.引进新教师 2 人 2.培养高级工2人 3.外聘兼职教师2人 4.培养科研团队带头人1人 5.教师进修培训2人

  ●预期目标:

 1.引进新教师 2.培养技术能手 3.外聘兼职教师 4.培养科研团队带头人

 5.完成教师进修培训 ◆验收要点:

 1.引进新教师3-4人 2.培养高级工2-3人,技师1-2人 3.外聘兼职教师不少于4人 4.培养科研团队带头人1-2人 5.教师进修培训2人

 ●预期目标:

 1.引进新教师 2.培养技术能手 3.外聘兼职教师 4.培养科研团队带头人

 5.完成教师进修培训 ◆验收要点:

 1.引进新教师3-4人 2.培养高级工2-3人,技师1-2人 3.外聘兼职教师不少于4人 4.培养科研团队带头人2-3人 5.教师进修培训2人

 实 践 教学 资 源建设

 ●预期目标:

 1.建设适应本项目的网络教学资源库。

 2.参考国家职业标准建设实习、实训课程标准。

 3.制作、收集实训教学视频文件。

 ◆验收要点:

 1.教师上传课程标准、教案等教学资源到共享平台。

 2.制定金工、电工电子、数控技能实训课程标准。

 3.每学期制作微课作品不少于 10 件。

 ●预期目标:

 1.完善共享教学资源建设。

 2.制作、收集实训教学视频文件。

 3.开发、收集专业实训课程的习题库和专业技能课程考核的题库。

 ◆验收要点:

 1.教师上传课程标准、教案等教学资源到共享平台。

 2.初步建成金工、数控技能实训课程习题库。

 3.制作视频、微课作品不少于30 件。

 ●预期目标:

 1.完善共享教学资源建设。2.制作、收集实训教学视频文件。

 3.开发、收集专业实训课程的习题库和专业技能课程考核的题库。

 ◆验收要点:

 1.教师上传课程标准、教案等教学资源到共享平台。

 2. 建成金工、电工电子、数控技能实训课程习题库。3.制作视频、微课作品不少于 80 件。

 社 会 服务 能 力建设

 ●预期目标:

 1.建立服务社会激励...

篇九: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农业生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资料仅供参考 现代农业 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方案

 序言

  农业既是人类社会的 “ 母亲产业 ” ,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 ,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只能加强。湖南是农业大省,湘潭是农业强市。湘潭生物机电学校以服务 “ 三农 ” 为己任,坚守中等农业教育阵地,是全省现存唯一的农业类普通中专。半个多世纪以来,

 资料仅供参考 学校紧密对接本地农业,以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为 “ 母本专业 ” 引领农业类专业发展, 学校成为省级示范性中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现代农艺专业成为国家重点支持专业,以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及其所属的农业专业群为依托、以校园和校办农场为载体的现代农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已初具规模。

 为把现代农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和示范性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更好地服务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 “ 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 务经济与社会发展 ” 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省教育厅《关于印发&lt; &lt; 湖南省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方案 &gt;&lt; 湖南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gt; &gt; 的通知》(湘教发〔

 〕6 176 号)等文件精神,参照本省、本市 “ 十二五 ” 规划,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

 一、

 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1. 产业背景 中国是农业大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湖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 地,水稻、茶叶、油菜和柑橘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素有“ 鱼米之乡” 的美誉。近年来,湖南农业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显著提升,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已由点的示范进入面的推广的关键阶段。

 湘潭市粮食、生猪、竹木、湘莲和油茶等五

 资料仅供参考 大农业主导产业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年粮食总破 产突破 150 万吨,蔬菜总产量 135.04 万吨,水果 果 4.92 万吨,是全国第三个粮食亩产过吨的地市、全国生猪养殖大市、国家农业机械化示范区,水稻复种指数和单产居全省首位。《湘潭市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大力实施粮食增产工程、湘米提质工程、新一轮„ 菜篮子‟ 工程和生态养殖工程”设 ,建设 5 大现代和 农业园区和 2 大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基地,建设100 万亩优质稻、60 万亩双低油菜、40 万亩优质高产油茶、20 万亩蔬菜、10 万亩花卉苗木、10 、 万亩湘莲、4 万亩葡萄和 2 万亩中药材等八大农产品生产基地,辐射示范带动和提升湘潭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 农业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 和“ 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 55%” 。当前,湘潭市正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在全省率先实 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2. 人才需求 农业产业调整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据测算,“ 十二五” 期间,全省需培养农业技才 术技能人才 25 万名,培训农民 65 万人次,其中

 资料仅供参考 才 湘潭市需培养农业类技术技能人才 2 万名,培训民 农民 4.5 万人次。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飞速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出现大批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一条龙企业以及农业专业化服务合作社。“ 十二五” 期间,长株潭三市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求 社用工需求 120 万人,其中大米、棉麻、油料、达 果蔬、茶叶、湘莲和竹木加工达 40 万人。《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20 年)》已将农村 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核心是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重点是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

 在飞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和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 陌生” ,农村有效劳动力呈现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 谁来种地” 、“ 怎样种地” 以及由此引发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等问题引人关注和忧思。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作为从根本上解决“ 三农” 问题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等九部门专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 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

 中央 1 号文件强调“ 加强教育

 资料仅供参考 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提出“ 振兴发展农业教育” 、“ 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 大力培训 农村实用人才” ,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 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

 ,教育部制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应运而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任重道远。

 (二)建设基础 1. 学校建设基础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是由湘潭市人民政府举办、由原湘潭农业学校(曾更名为湘潭生物科技学 校)和湘潭农机学校(曾更名为湘潭机械电力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于 校。原湘潭农业学校创办于 1956 年, 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原湘潭农机学校于 创办于 1973 年。半个多世纪来,两校一直是湘中地区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了 的核心基地,先后输送了 4 万多名各类实用人近 才,近 3 年毕业生 4742 名,培训学员 16080 人 人市 次。湘潭市 80% 的乡镇干部、农技人员、农村创业带头人和科技示范骨干曾是本校学生,400

 资料仅供参考 多人走上县处级领导岗位,数以千计的毕业生创业致富。世纪之交,当全省原有的农业学校和农机 学校纷纷合并升办高职时,两校以服务“ 三农”为己任,坚守中等职业教育阵地,在市政府支持下,于 合并,成为全省唯一由两所普通中专合并后继续办中职的学校、全省现存唯一的农业类积 普通中专。学校现有占地面积 13.02 万㎡,建筑积 面积 7.598 万㎡,固定资产 1.02 亿元,实训设备值 总值 2280 万元;现有在校学生 3012 名,其中农业 业类专业 2484 名;现有专任教师 154 名,其中历 本科以上学历 96.58% ,中高级职称 79.9% ,专师 业教师 69.5% ,“ 双师型” 教师占专业教师的82% ,省级专业带头人 7 名,由全国劳模、省级技能大师领衔的了 兼职教师队伍汇集了 38 名能工巧匠。学校已成为省市两级最重要的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基地、涉农培训基地和农业技术服务基地, 被评为国家星火计划农民培训学校, 被评为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单位,先后被湖南省教育厅、农业厅、原劳动人事厅评为各种涉农培训基地。学校担任湖南省中职农林牧渔专业教学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并牵头组建了湘潭

 资料仅供参考 市现代农业产学联盟。

 2. 专业建设基础 学校以农林牧渔和加工制造为重点建设专业 业大类,现设专业 12 个。涉农专业为学校传统优势特色专业,其中,畜牧兽医专 业为省级精品专业、示范性特色专业;园林技术专业为省级精品专业、特色专业;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和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为市级示范专业。前四个专业均为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重点支持专业。当前,涉农专生 业学生 2484 名,占在校生总数的 2/3 。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是由农学、农艺、园艺、于 种植、植保等专业整合发展而来,创办于 1956年,一直是学校的主体专业,已输送毕业生 生

  6483 名,举办培训班数百期,现有在校学生 生 332 名,专任教师 13 名,兼职教师 3 名,省人 级专业带头人 1 名,湘潭市科技特派员 员 6 名、优干 秀科技骨干 2 名。近年来,探索实践了“ 按季换岗、能力渐进” 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构建了产教合作、校企联动专业建设机制,基本形成了任务引领、项目载体的课程体系,实践了行动导向、工学整合的教学策略,形成了“ 双师” 为主、专兼

 资料仅供参考 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了系统配套、功能互补的实习实训环境,开发了“ 三层五库” 、开放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毕业生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稳步上升,近三年,学生参加种子质量检测和手工奖 制茶技能比赛获国家级三等奖 4 个、省级二、三各 等奖各 2 个,毕业生“ 双证”率 率 99.12% ,当年就率 业率 96.5% ,对口就业率 87.6% ;专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创业人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计 转移培训,三年共计 5000 多人次,常年开展的送教下乡、送科技下乡活动促进了农民创业致富。

 被评为市级示范专业, 进入国家示范学校建设项目重点支持专业。

 3. 基地建设基础 楼 学校现有实训楼 3 栋,实训室 70 间,教学厂 工厂 3 个,农场、养殖场、园林基地及农机作业各 训练场各 1 个,创办了湘潭市腾飞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腾飞公司),其中,中央财各 政支持的职教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和实训基地各 1积 个。共计实训场地面积 5.8 万㎡,建筑面积 2.73值 万㎡,设备价值 2280 万 万 元。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有化学、植物生理、土壤肥料、作物栽培、植物保护、作物遗传育种和农产品贮藏加工等实验

 资料仅供参考 室 实训室 7 地 个,生产性实训基地 1 个,仪器设备 备 712 值 台套件,设备价值 215.16 万元。现代农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一个以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及其所属的现代农业专业群为依托,以校园和校办农场为载体的农业类实训基地。校办农场地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湘潭市“ 两型社会” 建设规划中的花园三益现代农业园区、“ 隆平论坛” 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基地,与校园距 相距 350m ,占地 23976 ㎡,建筑面积 5637 ㎡。师 基地共有指导教师 35 名,其中“ 双师型”师 教师 31称 名,高级职称 8 名,省、市专业带头人各 4 名;除学校充分的公共生活设施外,独有培训楼一位 栋,床位 260 个;国家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1 个,鉴定范围包括农业类工种 10 个。为扩大基地规模、提升基地品位、增强服务能力,学校已与湘潭市花园种业中心(以下简称花园种业)、湘潭市三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益葡萄)、湘潭市原种场蔬菜种苗中心(以下简称湘潭市原种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约定今后三年,资 学校投资 100 万元,花园种业、三益葡萄和湘潭资 市原种场共计投资 150 万元,共同建设基地。

 现代农业生产 性实训基地的组成与现状见

 资料仅供参考 表 表 1-2-1 、表 1-2-2 。

 表 表 1 1- -2 2- -1 1

 现代农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办农场)现状(一)

 功能区

 )

 占地面积(㎡)

 )

 建筑面积(㎡)

 产品

 )

 工位(个)

 主要服务专业

 设施农田

 11000

 超级杂交稻及其稻种、油菜

 200

 农艺、农机

 菜园

 2865

 绿色与特色蔬菜

 100

 农艺

 水塘

 )

 鱼类(兼顾灌溉)

 50

 农艺、牧医

 生态养殖场

 5330

 3700

 生猪

 80

 牧医

 全自动化温室

 666

 500

 秧苗、菜苗、蔬菜

 40

 农艺

 基础设施

 2115

 1437

 合计

 23976

 5637

 470

 表 表 2 2- -2 2- -2 2

 现代农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园区)现状(二)

 功能区

 占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工位(个)

 主要服务专业

 植物苗木生产区

 4000

 100

 园林技术

 花卉生产区

 1300

 60

 农艺技术、园林技术

 园林景观区

 2800

 60

 园林技术

 生态养鸡场

 1000

 300

 40

 畜牧兽医

 农机作业实训场

 400

 60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

 食用菌出菇试验室

 1000

 600

 40

 农艺技术

 智能温室

 1 1 500

 1000

 40

 农艺技术、园林技术

 合计

 13600

 2300

 400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思路

 对接现代农业,依托农艺技术专业及其所属的现代农业专业群,以学校及校办企业腾飞公司为主体,联合毗邻学校及校办农场、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花园种业、三益葡萄、湘潭市原种场三家现代农业品牌企业,以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为突破口,创新校企双主体建设模式以及专业(群)、基地、企业三位一体建设模式。以校办农场为载体,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核心区;将校园内现代农业生产性实训场地设施纳入本项目;充分利用学校 与基地位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湘潭市 “ 两型社会 ” 建设规划中花园三益现代农业园区、 “ 隆平论坛 ” 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基地,并与合作企业零距离接合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拓展基地面积 0 500 亩,运用线性布局方式,串联实训基地各功能区及景观节点,打造一个规模较大、设施一流、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以校企共育、互兼互聘为途径,建设全员双师、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团队。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工学整合为关键,以工作项目为载体,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三个平台为依托,以分库建设为基础,全面充实实践教学资源,实现资源 共享。以开放共享为原则,以接纳湘潭市职业院校同类专业学生生产性实训重点,面 向社会开放,全面提升教学培训、生产经营、科研开

 资料仅供参考 发和社会服务能力 。

 图2 2- -1 1

 现代农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示意图

 (二)建设目标

 1. 总体目标

 适应湘潭市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以现代农艺技术及其所属的现代 农业专业群为依托,以学校及校办企业腾飞...

篇十: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 建设目标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12 级法律文秘实践教育基地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 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 通过与校外法律实务部门的共同合作与建设, 推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 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 在社会实践中学习,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 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

 二、 组织机构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12 级法律文秘实践教育基地在本院领导下, 由法学院、 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研究中心、 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若干校外共建单位共同组成。

 基地以法学院为依托, 成立包括法学院院长、 主管教学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和副主任、 共建单位有关负责人在内的项目执行小组, 作为基地的常设职能机构。

 基地共建单位包括: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 广州市天河区检察院等。

 三、 管理办法

  我院与校外各合作共建单位共同制定《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12 级文秘实践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

 总则

  第一条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高函〔2012〕 7 号)

 , 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提升法学专

 业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社会责任感以及就业能力, 结合我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实际以及人才成长规律,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基地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 以“强化理论训练, 重视实务技能,树立正义信仰, 提升社会责任” 为基本教育理念, 在社会分工日趋明确和法学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坚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 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第三条

 基地在中山大学领导下, 依托法学院和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联合若干校外法律实践部门共同建设。

 以法学院院长为负责人成立实践教育基地执行小组, 主管教学的副院长、 党委副书记、 法学实验示范中心负责人、 各共建单位有关负责人等为小组成员, 共同组织和实施法学实践教育。

 第四条

 基地在组织实施实践教育过程中, 应当遵循中山大学法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以及中山大学有关教学管理规定。

 第五条

 基地要根据教育规律及人才成长规律与共建单位联合制定和调整实践教育方案, 适时调整和更新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保障实践教育的培养质量。

 第一章 职责和分工

  第六条 法学院作为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承担者, 在承担理论教育的同时, 负责明确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 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完善师资与信息资源建设、 开展相关教学研究、 对学生开展实践教育前期指导等。

 第七条

 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校内实践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配合法学院实施专业培养方案、 进行实验课程建设、 编制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实验课程

 教材、 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诉讼、 模拟仲裁等校内实践活动、 管理校内实验场所、维护实验设备、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等。

 第八条

 校外实践教育共建单位为法学专业学生定点实习基地, 负责接纳一定数量的学生开展教学实习、暑期实习等实践教育项目, 并为学生配备兼职导师,对实习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考核实习结果、 选派兼职导师入校进行法律实务指导等。

 第二章 校外实践教育的管理

  第九条

 教学实习原则上由法学院统筹协调, 在便于统一管理的前提下, 学生可选择自行联系实习单位, 但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

 实习单位所在地系申请者的生源地;

 (二)

 实习单位仅限于区级以上(指地级区级)

 在广州市的越秀区、 天河区法院、 检察院;

 (三)

 联系的实习单位不应为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单位或其它统一安排的实习单位;

 (四)

 须至少提前 1 个月递交申请, 提供实习单位接收证明, 并附署家长意见, 交学院审核。

 第十条

 法学院应当优先安排实习生前往校外共建单位进行教学实习, 校外共建单位亦应优先接纳中山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进入该单位开展教学实习; 共建单位根据其接纳能力接受其他高校的学生进入该单位实习。

 第十一条

 学生在教学实习期间, 由法学院与实习单位共同管理。

 法学院学生工作部是组织教学实习的具体部门, 负责派遣实习生并对实习生进行实习动员

 和纪律教育; 实习单位负责安排实习生的岗位、 教授法律职业技巧、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安全教育以及其它共建单位认为实习生应当学习的事项。

 第十二条

 在教学实习期间, 实习生应遵守如下实习纪律:

 (一)

 遵守实习单位规章制度, 服从实习单位的工作指导和安排;

 (二)

 请假三天以上的, 须经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及学院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不足三天的, 须经所在单位主管领导批准。

 如未经请假擅自离开, 以旷课记。实习时间不足学院要求实习时间三分之二的, 实习成绩不及格;

 (三)

 违反实习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的, 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

 第十三条

 教学实习期间, 法学院应当组织有关教师赴各实习单位检查学生实习情况, 了解实习单位关于教学实习的具体意见及建议, 对于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作出反馈和处理。

 第十四条

 教学实习成绩记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五等, 以实习生与实习单位共同填写的《中山大学法学院学生教学实习月小结表》 及《中山大学法学院学生教学实习鉴定表》 为依据综合评定。

 四、 师资队伍

  学院法律师资力量雄厚, 有专职教师 x 人, 其中教授 x(博士生导师 x 人)

 ,副教授 23 名, 讲师和师资博士后 8 名, 80%以上教师有博士学位。

 其中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1 人、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 人、 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 工程(省级、 校级)

 9 人; 另有 1 人获得“中山大学十佳师德标兵” 、 1 人获得中山大学文科优秀中青年学者桐山奖、 4人获得中山大学蔡冠深奖教金。

 除上述专职老师以外, 学院还在校外法律实务部门中聘请了 57 位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和 8 位本科生兼职职业导师。

 在基地建设中, 法学院将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与合作共建单位共同努力构建“双师型” 的教师队伍, 从而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实现从传统培养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一方面着力促进现有的学术型导师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型, 加大对实务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定期组织实践教学培训和教学经验交流, 增加校内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调研考察机会, 让他们充分吸收先进的实践教学经验, 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另一方面, 探索实行双导师制, 除了让在校教师担任导师外, 将在参与共建的校外合作单位中积极聘请法律实务界的专家担任本科生的兼职导师, 创造条件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来自实务界的兼职导师,如资深的法官、 检察官、 律师以及企业法律专员等。

 兼职导师不仅需要承担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工作, 而且将负责对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指导。

 “双师型” 师资队伍的建设将从根本上弥补传统的学术型导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强化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五、 实践条件

  在校内, 我院设有华南地区首个国家级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中山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 , 以及广东省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研究中心” 。

 这两个中心的设置为我院的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中山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作为中山大学法学学科实践教育的承担者, 以理论教育为基础, 突出探索分阶推进式实验教学法, 通过情景模拟及实务训练等途径, 重点培养学生熟练的法律分析和应用技巧、 灵活的应变能力、 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敏捷的法律思维、 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高度的社会正义感。

 该中心设有地方立法实验室、 司法鉴定实验室、 模拟诉讼实验室、 知识产权实验室、国际民商事仲裁实验室、 法律实务教学实验室等六个实验室, 涵盖法学教学的主要领域, 搭建起一个覆盖面广、 实用性强、 功能明确、 特色明显的实验教学基地,

 学生可以在其中模拟法律运行的全过程。

 此外, 中心的模拟法庭、 模拟仲裁庭、模拟少年审判庭、 法律诊所等也成为了我院校内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

 在校外, 经过多年的开拓和积累, 法学院已在广东省内建有 40 多家有长期良好稳定合作关系的教学、 就业实习基地, 包括广州市政府法制办、 广州仲裁委、广州中级人民法院、 东莞中级人民法院、 深圳龙岗检察院、 中山检察院、 广东金杜律所、 安华理达律所、 广信律所等等, 每年平均近 400 名学生能在这些基地了获取宝贵的实习经验。

 这些实习基地在实践人才的培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方面, 这些法律实务部门地处改革开放前沿, 在全国法律实务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法律实践经验丰富, 法律业务能力强, 办理的一些法律业务, 在全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同时, 这些法律实务部门利用临近港澳的区位优势, 不断加强与港澳地区及国外法律界的法律交流与合作, 国际化程度高, 能为学生构建实用性强、 专业化程度高的法律实践教育平台; 另一方面在实习过程中, 这些法律实务部门都会为法学本科生提供“一对一” 的指导老师, 实行严格的实习指导和管理制度, 学生可以在实习当中锻炼自己的法律思维能力、 法律写作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 提升综合法律素质。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 我院将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和含金量的同步提高放在突出位置, 既注重把基地建设覆盖范围拓展至珠三角及港澳台地区, 为学生提供多地域、 多行业、 多元化的实习实训场所, 更注重在教学实习中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指导与培养, 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

 六、 实践教育模式

  基地建设将紧密结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 通过创新实践教育模式的改革, 促进我校与法律实务部门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建立, 具体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一)

 建立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

 我院在法律人才的培养中将一如既往地以法律实务部门的实际社会需求为工作导向, 探索与实践基地的合作单位建立长效的联合培养机制。

 一方面, 注重动态跟踪法律实务部门的实际需求, 并据此适时改革培养的具体模式和方式方法, 突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 法律核心理念与现代社会实用性共融, 努力塑造应用型、 复合型的法律人才, 并积极扮演推荐介绍的桥梁角色, 使培养的人才存量能够稳定持续的输出流向各合作单位; 另一方面我院将把教学实习作为联合培养机制的重要组成环节, 通过积极寻找多元化培养合作伙伴、 更新原有的合作模式、增加固定的配套实习基地, 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实践机会。在未来五年内, 我院力争与校外的法律实务部门建立 50 个以上的实习基地并建立长效的联合培养机制。

 此外, 在建立实习基地的基础上, 将进一步探索实习与就业的有效结合途径, 在锻炼学生实务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

 (二)

 通过共同建设多个研究中心, 促进教学科研与法律实务部门需求的紧密结合

  “中山大学法学教育实践基地” 的建设宗旨是推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 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 在社会实践中学习。

 为此,未来我院将通过项目制以及与法律实务部门共同建设多个研究中心的方式, 促进教学科研与法律实务部门需求的紧密结合, 积极鼓励本科生在校内外导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来源于公、 检、 法、 司或相关机构的法律应用问题的综合设计型、 研究创新型项目, 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有关地方立法、 司法案件调查报告等应用型项目。

 我院将充分发挥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建设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 的优势, 推动我省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并在教学中引入知识产权审判模拟法庭, 加强大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实际案例操作的认识与接触。同时,我院将与广东省依法治省委员会、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建立“法治广东信息工程” 数据库, 旨在通过收录具有典型意义或有指导意义的司法裁判文书并对其

 进行加工处理, 方便于法官、 检察官和律师检索、 查询和引证, 为实现阳光裁判和同案同判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法治广东信息工程” 数据库的建设中, 我院将整合多个法律实务部门的资源, 汇聚各方力量, 让实务领域的专家与法学院师生共同参与裁判文书的收集、 整理、 筛选、 提炼以及数据库的建立等基础性的工作,藉此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与研究能力。

 (三)

 联合培养国际涉外型法律人才

  为适应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 当代法律院校必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 通晓国际规则, 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

 在建设项目中, 我院将充分利用中山大学地处改革开放前沿、 毗邻港澳台的独特地缘优势, 在现有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基础上, 着力探索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模式, 重点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 国际化法律人才。

 具体实施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推进港澳台合作与交流促进项目。

 把进一步拓展与香港高校著名法学院合作办学及研究活动作为未来三年的工作重点, 充分发挥中山大学法学院毗邻香...

推荐访问: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基地建设 实训 校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