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组织法保驾护航继续教育8篇

时间:2022-10-02 13:25:05 来源:网友投稿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组织法保驾护航继续教育8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组织法保驾护航继续教育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组织法保驾护航继续教育8篇,供大家参考。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组织法保驾护航继续教育8篇

篇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组织法保驾护航继续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加强党的统一领导。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政治决策,是着眼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大制度安排,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机构改革是对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变革,要有效推进这样的改革工程、实现改革的战略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来引领和推进改革,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机构改革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改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和部署下沿着正确方向有组织、有步骤、有纪律地推进,确保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落地生根。

  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决定》明确提出:“党中央统一领导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工作,发挥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这项改革,目的就是要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注重改革举措配套组合,使各项改革举措向中心目标靠拢,切实通过改革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主要体现在把住顶层设计和路线图,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党政军群和地方机构改革,研究解决各领域各方面推进改革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共性问题。从政治上看,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保证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正确方向,即向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向推进,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从思想上看,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动员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机构改革决策部署的自觉性。从组织上看,党中央统一领导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工作,可以更好地发挥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作用,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总体效应。

  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履行好改革的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主体责任。《决定》强调,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涉及机构职能调整的部门要服从大局。因此,落实机构改革任务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要以对党和国家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工作站位,切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导机构改革工作,勇于担当、各负其责、攻坚克难,确保按期完成任务。要在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的领导下,深刻理解改革的精神实质,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看准的要下决心改,认真落实好机构改革各项任务,要强化各涉改部门的责任落实,决不允许搞变通讲条件甚至拖延改革。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

 二是要当好施工队长,履行领导责任。要强化各涉改部门的责任落实,绝不允许搞变通讲条件甚至拖延改革,中央已经明确的改革任务,必须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改革正式启动后,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主要领导要当好“施工队长”,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抓紧完成职能划转、人员移交等工作,尽快进入角色、履职尽责,确保机构改革和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总之,要全面分解细化改革任务、制定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到人,防止任务不落实和工作部署空转,坚决啃下机构改革这个硬骨头。要强化责任担当,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履行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领导责任。这样才能形成推进改革落实的强大合力。

  三是要坚定改革决心,确保改革见成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场深刻变革,需要刀刃向内、割肉断腕、伤筋动骨的改革勇气和决心。这次机构改革方案,都是认准了方向、不仅要改而且必须改到位的。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涉及机构职能调整的部门要服从大局,确保机构职能等按要求及时调整到位,尽快进入角色、履职到位。要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同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结合起来,加快转变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已经明确的改革任务,必须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地方机构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

 改革的重要内容,阿勒泰地区机构改革要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确保明年 3 月底前完成地县机构改革任务。

  三、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有序组织实施

 《决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明纪律,机构改革方案报党中央批准后方可实施,不能擅自行动,不要一哄而起。因此,推进党政机构改革,急不得,慢不得,更拖不得。阿勒泰地区机构改革工作要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安排,坚持区市县统筹、党政群统筹,谋定而后动,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要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党政机构改革任务,做好衔接配合,做到合理摆布,形成整体效应。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改革全过程,加强宣传引导,营造人人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的良好环境。要注重机构改革实施过程中各种政策性、技术性配套文件研究与制定,把各项准备工作做深做细,有条不紊推进改革。要扎实做好“三定”规定制定、审批及落实工作,加强与涉改部门协商沟通,取得共识。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和保密纪律,决不允许自作主张、各行其是,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

篇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组织法保驾护航继续教育

mdash; 1 —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辅导读本》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 2.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3.习近平: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稿和方案稿的说明 4.丁薛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5.陈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6.郭声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7.黄坤明:建设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

  — 2 —新华社北京 3 月 4 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 (2018 年 2 月 2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党和国家机构建设和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在我们党领导下,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国特点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各方面工作不断深入的需要,我们党积极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各方面机构职能不断优化、逐步规范,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机构职能体系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机构职能体系的重大转变,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 3 —当前,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主要是:一些领域党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还不够健全有力,保障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一些领域党政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不够科学,职责缺位和效能不高问题凸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领域中央和地方机构职能上下一般粗,权责划分不尽合理;基层机构设置和权力配置有待完善,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需要增强;事业单位定位不准、职能不清、效率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领域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问题仍然存在;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相对滞后,机构编制管理方式有待改进。这些问题,必须抓紧解决。

 我们党要更好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迫切要求通过科学设置机构、合理配置职能、统筹使用编制、完善体制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好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共同富裕。

 总之,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全党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在全面深化改革进

  — 4 —程中,下决心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既要立足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针对突出矛盾,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从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又要着眼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重解决事关长远的体制机制问题,打基础、立支柱、定架构,为形成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有利条件。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

  — 5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完善保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完善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保障人民权益、倾听人民心声、接受人民监督的体制机制,为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坚持优化协同高效。优化就是要科学合理、权责一致,协同就是要有统有分、有主有次,高效就是要履职到位、流程通畅。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优化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加强相关机构配合联动,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明、推诿扯皮,下决心破除制约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使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监管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必须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相促进,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依规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依法履行职责,依法管理机构和编制,既发挥法治规范和保障改革的作用,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又通过改革加强法治工作,做到在改革中完善和强化法治。

 三、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要优化党的组织机构,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 6 —(一)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要加强党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优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负责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加强和优化党对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经济、农业农村、纪检监察、组织、宣传思想文化、国家安全、政法、统战、民族宗教、教育、科技、网信、外交、审计等工作的领导。其他方面的议事协调机构,要同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调整相衔接,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和工作高效。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坚持依规治党,完善相应体制机制,提升协调能力,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理顺党的组织同其他组织的关系,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企业和其他组织中设立的党委(党组),接受批准其成立的党委统一领导,定期汇报工作,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同级组织中得到贯彻落实。加快在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机构,做到党的工作进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

 (三)更好发挥党的职能部门作用。优化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机关党建、教育培训等部门职责配置,加强归口协调职能,统筹本系统本领域工作。优化设置各类党委办事机构,可以由职能部门承担的事项归由职能部门承担。优化规范设置党的派出机关,加强对相关领域、行业、系统工作的领导。按照精干高效原则设置各级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各级党委(党组)要增强抓落实能力,强化协调、督办职能。

 (四)统筹设置党政机构。根据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要求,科学设定党和国家机构,准确定位、合理分工、增强合力,防止机构重叠、职能重复、工作重合。党的有关机构可以同职能相近、联系紧密的其他部门统筹设置,实行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整合优化力量和资源,发挥综合效益。

  — 7 —(五)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推进纪检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完善巡视巡察工作,增强以党内监督为主、其他监督相贯通的监察合力。

 四、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要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科学设定宏观管理部门职责和权限,强化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统一规划体系的职能,更好发挥国家战略、规划导向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创新调控方式,构建发展规划、财政、金融等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强化经济监测预测预警能力,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加强和优化政府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职能,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加强和优化政府法治职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和优化政府财税职能,进一步理顺统一税制和分级财政的关系,夯实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加强和优化金融管理职能,增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金融监管协调性,优化金融监管力量,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加强、优化、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和优化政府“三农”工作职能,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统一高

  — 8 —效审计监督体系,实现全覆盖。加强和优化政府对外经济、出入境人员服务管理工作职能,推动落实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二)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清理和规范各类行政许可、资质资格、中介服务等管理事项,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优化政务服务,完善办事流程,规范行政裁量权,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鼓励更...

篇三: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组织法保驾护航继续教育

部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的思考

 今天最新的两会报告之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已经发出,各单位应该都知道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整列了一些公安部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的思考范文,一起看看吧!

 新时代的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的航船已经扬帆。

  3 月 4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公布。公安部直属机关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决定》全文,坚决拥护党中央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的重要部署。大家一致表示,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锐意改革,确保完成党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坚决拥护深化机构改革,积极为改革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

  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刘忠义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大旗,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下大力气解决体制机制弊端,谱写了新时代改革的新篇章。“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对深化机构改革充满期待,同时我一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专业特长,更快更好地侦破大要案件,为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做出贡献,积极为改革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刘忠义说。

  公安部禁毒局二处党支部成员一致认为,深化改革是党把握时代性和永葆先进性的不竭动力,体现出党一以贯之推动社会革命和进行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必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深化改革要求我们统一思想和行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才能在各种利益面前保持定力,在改革中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公安部警务督察局干部赵旭东说:“作为一名青年督察干部,我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改革党和国家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推动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制度保障。深化改革犹如刮骨疗毒,虽要经历阵痛苦难,却能焕发出耀眼的辉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审时度势,运筹帷幄,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智慧书写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篇章,我为生逢如此伟大的时

 代而自豪!”

  “作为一名奋斗在科技信息化战线的公安民警,我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当前,公安改革深入推进,公安大数据战略大力实施。生逢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继续做好本职工作,要立足岗位创新工作思路,优化流程、提高效率;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寻求工作突破,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通信保障总站干部房英龙说。

  “作为公安人事训练部门的一名党员干部,我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在推动改革方案实施落实上发挥应有作用。特别是按照中央和部党委关于深化公安机构编制改革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政工调研的职能作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论证,努力提出更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切实为部党委深入推进警务管理体制改革当好参谋助手。”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干部陈政表示。

  坚决拥护党的全面领导,形成合力促进改革

 明辨方位,顺应大势;接续奋斗,久久为功。

  公安部装备财务局计划处干部韩宝表示,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着眼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大制度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完成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和行动,加强政治建警,为推动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为公安宣传思想文化部门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带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实质、学深悟透,坚决拥护改革、维护改革、支持改革,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特别是注重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促进全警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好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努力为党和人民崇高事业再立新功。”公安部宣传局干部胡铁民说。

  “作为一名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我衷心拥护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议,并将坚决响应全会号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力推进交通管理法治化建设,更加注重提升执法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平

 安出行需要,切实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法制处调研员、副处长陈东说。

  “我们虽远离祖国,也要把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坚决拥护全会各项决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中,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中。我们要坚定维护国家安全的信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新时代的警务联络官,要紧跟党的步伐,工作中要勇于担当、善于担当,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做出应有贡献。要坚定强化自身素质,提升胜任新时代任务的本领。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提升自身修养。增强创新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公安部驻阿富汗使馆警务联络组集体表示。

  “作为打击经济犯罪的‘尖刀’力量,我们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在学深悟透、对表聚焦会议精神上下功夫,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下功夫,不断把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引向深入。我们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把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落实到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警治警上,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我们要积极构建以大数据智能应用为核心的智慧经侦新模式,着力提高预测预警能力、精确打击能力,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支持保障,切实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

 稳定。”公安部经侦局第一直属总队总队长欧阳表示。

  坚定不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从时代的激流中找准自己的航道,公安机关勇立逐梦前行的潮头之上。

  “坚定不移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坚决拥护、坚决支持、坚决贯彻。下一步,全体公安审计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更加坚定地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公安审计工作质效,加强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检查,着力构建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为公安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审计服务和保障。”公安部审计局局长吕武钦说。

  “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主线突出,指向明确,目标清晰,设计科学,符合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顺应党心军心民心,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必将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作为国家机关一员,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任务,更要以实际行动参与其中,切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效能,在岗位上敬业奉献。”公安部离退休干部局副局长王平说。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全面深化改革,下决心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组织制度保障。”公安部监所管理局政治处主任王义臣说。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振奋着亿万国人的雄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公安民警,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坚决拥护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忠实履行治安防控、服务管理等职责,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

 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干部刘强说。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在学懂学会学通上下功夫,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要积极研究网安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密切关注互联网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总结网络犯罪的新特点新规律,积极适应网络斗争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探索深化网安工作改革的新思路新措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

篇四: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组织法保驾护航继续教育

mmunist Party of China

 根据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部署,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第 一 章 节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第 二 章 节关于国务院其他机构调整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 01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水利部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农业部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自然资源部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一)组建自然资源部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将环境保护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国土资源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水利部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农业部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区环境保护职责整合,组建生态环境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生态环境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二)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

 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将农业部的职责,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部的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农业农村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将农业部的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三)组建农业农村部不再保留农业部。

 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四)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牵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职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保留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民政部代管的中国老龄协会改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代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五)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再设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将民政部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职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军官转业安置职责,以及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后勤保障部有关职责整合,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将民政部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职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军官转业安置职责,以及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后勤保障部有关职责整合。(六)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不再设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务院办公厅的应急管理职责,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职责,民政部的救灾职责,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利部的水旱灾害防治、农业部的草原防火、国家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以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整合,组建应急管理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七)组建应急管理部不再保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将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科学技术部对外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八)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不再保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将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科学技术部对外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九)重新组建司法部不再保留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并入水利部。(十)优化水利部职责不再保留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财政部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署,构建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十一)优化审计署职责不再设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

 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财政部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署,构建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十二)监察部并入新组建的国家监察委员不再保留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

 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调整和设置,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关于国务院其他机构调整 02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关于国务院其他机构调整(一)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财政部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企业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署,构建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不再保留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关于国务院其他机构调整(二)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管理职责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三)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不再保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国务院其他机构调整(四)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将商务部对外援助工作有关职责、外交部对外援助协调等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对外援助的具体执行工作仍由有关部门按分工承担。(五)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民政部的医疗救助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关于国务院其他机构调整(六)组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国家粮食局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实施国家战略物资收储、轮换和管理,管理国家粮食、棉花和食糖储备等职责,以及民政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的组织实施国家战略和应急储备物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七)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将公安部的出入境管理、边防检查职责整合,建立健全签证管理协调机制,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加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牌子,由公安部管理。不再保留国家粮食局。

 关于国务院其他机构调整(八)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国家林业局的职责,农业部的草原监督管理职责,以及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由自然资源部管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九)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职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商标管理职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不再保留国家林业局。

 关于国务院其他机构调整(十)调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隶属关系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由国务院管理调整为由财政部管理,作为基金投资运营机构,不再明确行政级别。(十一)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添加标题内容输入文本内容 输入文本内容 输入文本内容 输入文本内容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添加标题内容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添加标题内容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添加标题内容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

 小标题小标题小标题小标题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备用页29请替换文字内容,添加相关标题,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添加相关标题,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添加相关标题,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添加相关标题,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提出建议对策1 对策2 对策3 对策4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提出建议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提出建议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提出建议突出问题突出问题突出问题突出问题突出问题突出问题突出问题突出问题备用页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备用页

 01 0203 0405 06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备用页

 根据需要添加适当的文字,一页的文字最好不要超过200字根据需要添加适当的文字,一页的文字最好不要超过200字根据需要添加适当的文字根据需要添加适当的文字,一页的文字最好不要超过200字根据需要添加适当的文字,一页的文字最好不要超过200字根据需要添加适当的文字点击添加标题

 点此添加标题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篇五: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组织法保驾护航继续教育

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专题点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 《决定》 明确指出:“深化党和 国家机构 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一论断,揭示了深化党和 国家机构 改革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也揭示了深化党和革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也揭示了深化党和 国家机构 改革必须把握的正确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着眼新时代,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着眼新时代,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统筹设置党政机构,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合理设置地方机构,使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统筹设置党政机构,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合理设置地方机构,使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 、监督监管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

 【热点回顾】1.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①改革目标: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②坚持“四个原则”: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优化协同高效;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③把握“四个必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特色深化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④首要任务: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⑤重要任务: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⑥重要保障:机构编制法定化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保障。

 2.深化人大、政协、司法机构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要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完善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更好发挥其职能作用。

 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推进人民政协履职能力建设,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优化政协专门委员会设置,更好发挥其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法院、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那个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要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完善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更好发挥其职能作用。

 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推进人民政协履职能力建设,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优化政协专门委员会设置,更好发挥其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法院、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那个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3.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要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构建起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要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构建起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4. 监察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

 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接受监督。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监察机关依法行使监察权,监察机关的职责是监督、调查、处置。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

 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接受监督。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监察机关依法行使监察权,监察机关的职责是监督、调查、处置。

 5.政府放管服改革2017年6月13日,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放管服改革今年重点要做到五个为,第一,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第二,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第三,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第四,为公平营商创条件。第五,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真正做到五个为,将在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中激发三个感。一是制度性成本降低的轻松感;二是营商环境改善的获得感;三是对法治政府的信任感。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深化机构改革,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政府放管服改革2017年6月13日,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放管服改革今年重点要做到五个为,第一,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第二,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第三,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第四,为公平营商创条件。第五,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真正做到五个为,将在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中激发三个感。一是制度性成本降低的轻松感;二是营商环境改善的获得感;三是对法治政府的信任感。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深化机构改革,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知识盘点】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3.我国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4.我国政府的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让政府职能更体现公心。5.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为了更好地防止腐败,就必须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6.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7.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国家制度。8.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0.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3.我国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4.我国政府的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让政府职能更体现公心。5.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为了更好地防止腐败,就必须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6.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7.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国家制度。8.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0.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4.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 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5.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6. 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7.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8.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9.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10.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1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1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4.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 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5.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6. 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7.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8.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9.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10.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1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1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17.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

 【精研真题】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各方面机构职能不断优化,逐步规范,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机构职能体系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机构职能体系的重大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以...

篇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组织法保驾护航继续教育

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时间:2022.03.14 演讲:春天全文解读PPT课件

 前 言2022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自2022年3月12日起施行。

 章节内容《地方组织法》修改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第一章CONTENT《地方组织法》修改的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和工作过程 第二章《地方组织法》修订主要内容 第三章《地方组织法》全文内容逐条学习 第四章

 P A R T 0 1《地方组织法》修改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地方组织法》修改的必要性地方组织法介绍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宪法关于地方政权建设规定的立法实施,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我国宪法第九十五条中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由法律规定。地方组织法修改历程 ”地方组织法于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此后,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于1982年、1986年、1995年、2004年和2015年先后作了五次修改,推动地方政权机关工作和建设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地方组织法》修改的必要性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政权机关工作和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政权机关工作和建设,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加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地方组织法》修改的必要性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地方组织法》修改的必要性修改必要性贯 彻 习 近 平 法 治 思 想 、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关 于坚 持 和 完 善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制 度 的 重 要 思 想 , 落实 党 中 央 重 大 决 策 部 署 和 中 央 人 大 工 作 会 议 精神 , 有 必 要 在 认 真 总 结 实 践 经 验 基 础 上 , 对 地方 组 织 法 作 出 修 改 完 善 , 进 一 步 健 全 地 方 政 权机 关 的 组 织 和 工 作 制 度 , 维 护 党 中 央 权 威 和 集中 统 一 领 导 , 构 建 从 中 央 到 地 方 权 责 清 晰 、 运行 顺 畅 、 充 满 活 力 的 工 作 体 系 ; 坚 持 以 人 民 为中 心 、 全 心 全 意 为 人 民 服 务 , 不 断 发 展 全 过 程人 民 民 主 , 保 障 人 民 当 家 作 主 ; 推 动 地 方 人 大加 强 和 改 进 新 时 代 人 大 工 作 , 推 动 地 方 政 府 全面建设职能科 学 、 权责 法 定 、 执 法严 明 、 公 开公 正 、 智 能 高 效 、 廉 洁 诚 信 、 人 民 满 意 的 法 治政 府 , 全 面 提 高 依 法 履 职 能 力 。

 《地方组织法》修改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地方政权机关建设和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确保各地方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修改地方组织法是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的必然要求

 《地方组织法》修改的必要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制定和修改有关法律法规要明确规定党领导相关工作的法律地位;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载入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组织法,健全党对这些机关实施领导的制度规定,确保其始终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修改地方组织法,明确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地方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和有效执行。修改地方组织法是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的必然要求

 《地方组织法》修改的必要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修改地方组织法是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大举措

 《地方组织法》修改的必要性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人大和政府,更为贴近基层、贴近人民群众,应当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通过法定和有序的途径、渠道、方式、程序,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修改地方组织法,明确地方人大、地方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利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修改地方组织法是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大举措

 《地方组织法》修改的必要性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概括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创新内容,都凸显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修改地方组织法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保

 《地方组织法》修改的必要性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保障。修改地方组织法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全面实施法治中国建设规划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相关责任,明确法治政府的原则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创造新成就。修改地方组织法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保

 《地方组织法》修改的必要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修改地方组织法,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和工作,进一步充实完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适当增加省、设区的市两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完善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设置,明确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可以在街道设立工作机构,健全地方人大组织和工作制度,使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地方国家政权体系中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修改地方组织法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地方组织法》修改的重要意义《地方组织法》修改重要意义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各地方机构改革任务总体完成,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地方组织法》修改的重要意义《地方组织法》修改重要意义对于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体制机制,保证地方各级人大、政府等地方政权机关更好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组织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修改地方组织法,就是要深入总结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效和宝贵经验,把各项制度创新成果和实践中好的做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进一步夯实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性法律制度。

 P A R T 0 2《地方组织法》修改的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和工作过程

 修改地方组织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和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修改后的宪法有关规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健全和完善地方政权机关的组织和工作制度,更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导思想《地方组织法》修改的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和工作过程

 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地方政权机关活动和建设的最高原则,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地方政权机关活动和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考虑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特点,充分反映地方政权机关工作、建设和基层治理新成果新经验,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和反映渠道,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三是充分反映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有关机构设置及其职能的新变化,总结地方实践中的好做法,更好发挥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四是严格遵循宪法确立的制度、原则和规定,保持地方政权机关组织、职权和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对于现行地方组织法中可改可不改的内容,原则上不作修改。五是注意处理好地方组织法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代表法、立法法、监督法、预算法等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做好法律衔接。修改工作遵循的原则《地方组织法》修改的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和工作过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地方人大工作和建设、地方组织法修改完善工作。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按照党中央关于人大工作的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适当增加基层人大代表数量的要求,202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选举法作出修改,适当增加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和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数量。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有关问题的请示和汇报。2021年10月,党中央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做好地方组织法修改完善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根本遵循。修改工作过程《地方组织法》修改的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和工作过程

 P A R T 0 3《地方组织法》修订主要内容

 第一章“总则”分为六条,包括第一条至第六条一《地方组织法》修订主要内容增加一条,作为第一条:“为了健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保障和规范其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二

 、将第四条、第四十条第二款、第五十四条合并,作为第二条,修改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三《地方组织法》修订主要内容

 增加一条,作为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篇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组织法保驾护航继续教育

和国家机构改革与行政组织法治的发展()

  一

 8 2018 年机构改革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2018 年 2 月,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为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擘画了蓝图。此后,从中央到地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渐次展开。本轮机构改革力度之大,影响面之广,堪称近 20 年来仅有。本报告将综述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情况、特点,探讨本轮机构改革反映的行政组织法治新发展,并就行政组织法治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提供自己的意见。

 (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情况

 2018 年 3 月 17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根据该方案,国务院新组建或重新组建自然资源部等 11 个国务院组成部门,9 个国务院直属机构或直属事业单位,调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隶属关系,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 8 个,副部级机构减少 7 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 26 个。[1] 截至 2018 年底,已有 26 个中央部委及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公布了本部门的“三定规定”。[2]

 (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情况

 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地方机构改革作了统一部署[3] ,并要求 2018 年底前基本完成省级党政机构调整,并将省以下党政机构改革方案报党中央备案,2019 年 3 月底前,基本完成所有地方机构改革任务。

 截至 2018 年 11 月,我国 31 个省份(不含港澳台)机构改革方案全部“出炉”并对外公布。从方案看,上海将改革后的党政机构设置为 63 个,重庆、天津为 64 个,其他省份大多不超过 60 个,各省份党委机构、政府机构数量各有不同。[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职能部门和政府组成部门总体上同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对应。在此基础上,各地还根据本地经济社会特点和工作需要设置了一批机构。在省级机构改革方案确定后,市、县和基层机构改革也逐渐推进。以浙江省为例,根据《浙江省机构改革方案》,浙江省共设置省级党政机构 60 个,其中省委机构 18 个,省政府机构 42 个;宁波市共设置市级党政机构 54 个,其中市委机构 17 个,市政府机构 37 个;宁波市镇海区共设置区级党政机构 35 个,其中党委机

 构 12 个,政府机构 23 个。这体现了因地制宜设置机构和配置职能、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的要求。

 (三)本轮机构改革的特点

 2018 年的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的第八轮机构改革。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的机构改革几乎“五年一遇”,但本次机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与以往的历次机构改革相比,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征。

 1. 加强顶层设计,覆盖各类组织

 首先,本次改革体现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强化对机构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5] 与以往机构改革主要涉及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不同,这次机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党、政府、人大、政协、司法、群团、社会组织、事业单位、跨军地,中央和地方各层级机构。[6] 这场系统性的改革最终目标是实现公共职能在各级各类组织之间重新配置,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顶层设计,厘清各级各类组织的职能定位,实现职权职能与各类组织的性质相适应,避免机构设置叠床架屋、职能交叉。从行政法治的角度来看,行政权力的结构和边界将更加复杂,行政组织的结构形态、承担公共行政任务的组织类型势必更加多元。在统筹推进党政军群机构改革的形势下,行政组织法的研究对象不应再局限于行政系统之内,诸如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国有企业,证监会等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各自承担着何种公共职能,适宜承担何种公共职能,如何调动各类组织资源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发挥各类组织在社会治理网络中的作用等问题,均可在行政任务视角下加以讨论。

 2. 整合类似职能,注重专业分工

 《决定》提出“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这成为优化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整合同类职能,争取实现某一任务的全流程、全要素由一个部门负责,可以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等现象。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本次机构改革“合”的特点非常突出,在推进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综合化、集中化方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在中央机构设置层面,整合相近职能,推行机构合并,例如将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将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药监总局合并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在行政执法队伍层面,明确一个部门设有多支执法队伍的,原则上整合为一支队伍,通过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市场、环保、文化、农业、交通等领域执法队伍整合,实现执法队伍综合设置,执法层级减少,力量下沉。机构的合并,有助于减少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执法队伍的合并,增强了行业领域

 之间的监管合力,有助于克服某些领域执法队伍分设,多头执法的痼疾。[7] 改革之后,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再次精简,部门职责的“宽度”较以前有了较明显的拓展,国务院部门的综合性进一步增强,各部门之间职能配置更加优化,降低了协调成本。

 本次改革在突出“合”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专业性”问题,没有搞简单合并,而是在机构合并、职能整合过程中体现专业性和科学性。一是在机构整合层面,机构合并的同时保留了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监管机构,行使专业化的监管职能。例如,考虑到药品监管的专业性,在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后,单独组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二是在职能调整层面,突破了过去按“行业”划分的思路,按功能和任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重组。例如,将多个国务院部门或机构的应急管理职责整合,成立应急管理部,将公安消防队伍、武警森林部队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归为应急管理部管辖,有利于保障和提升应急管理的专业性。再如,将拟订银行保险的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制度的职责划归央行,央行和新成立的银保监会之间有了一定的分工和制约,央行负责规则制定和监督,银保监会负责日常监管,既提高了机构的专业能力,又有利于预防“规制俘获”、“政企合谋”等现象的发生。在高度技术性的领域,保持规制机构的专业化设置和相对独立性,有利于提升政府对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规制与治理能力,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

 3. 发挥两个积极性,照顾地方特点

 《决定》提出,科学设置中央和地方事权,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关系,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加强宏观事务管理,地方在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前提下管理好本地区事务,合理设置和配置各层级机构及其职能。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除中央有明确规定外,允许地方因地制宜设置机构和配置职能,建构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推动治理重心下移。

 从新近公布的省级党政机构的设置情况来看,一方面体现了上下贯通,做到省级职能部门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上,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基本对应。例如,各地根据国务院新的组成部门设置了对应的自然资源厅、应急管理厅、生态环境厅、退役军人事务厅等。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因地制宜,照顾本地经济社会情况的特点。例如,此次机构改革,大多数地方都将旅游与文化合并,建立了文化和旅游厅(局),只有西藏在保留原有文化厅的基础上,单设了旅游发展厅,体现了西藏对旅游产业的重视。又如,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特点,加强互联网与政府服务的深度融合,多地设置了与大数据相关的机构:浙江组建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山东、福建等地也成立了大数据管理局。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在纵向的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方面高度一致,“职责同构”情况严重。这一情况造成了政府事权的“集分反复”,部门

 利益和地方政府利益难以协调,增加了政府运行成本。[8] 随着中央和地方事权和责任的划分,各层级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的配置将会朝差异化的方向发展。

 二

 行政组织法治的新发展

 本轮机构改革中出现的许多新现象、新特点,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素材,机构改革实践发展了行政组织法制度和理论,也为行政法学提出了许多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机构改革过程与行政组织法治的发展

 《决定》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依法依规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依法履行职责,依法管理机构和编制,既发挥法治规范和保障改革的作用,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又通过改革加强法治工作,做到在改革中完善和强化法治。[9] 本次机构改革中的若干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的精神。

 一是修改《宪法》,为机构改革提供宪法支持。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完成了宪法修改的重大历史任务,实现了我国宪法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宪法修正案共 21 条,包括 12 个方面。[10] 其中与机构改革密切相关的是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本次宪法修改 21 条修正案,有 11 条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相关。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六节后增加一节,专门就监察委员会作出规定,删除了原来对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监察权的规定,为监察委员会履职尽责提供了依据和遵循。此外,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规定、修改关于国家主席任职期限方面的规定,为统筹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提供了宪法空间。

 二是依法推进机构改革,保障机构改革过程中的合法性。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严格遵循《国务院组织法》规定的程序,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证了改革的依法进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通过后,实施机构改革方案,涉及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和工作的调整,需要修改有关法律规定,有必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作出决定,及时明确有关问题。[11] 为此,2018 年 4 月 27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对机构改革调整期间现行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和工作的承担机关、行政机关上下级间的管理监督指导职责、制定修改法律等问题作了安排。2018 年 6 月 5 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国发〔2018〕17 号),对机构改革调整期间现行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和工作的承担机关、行政机关上下级间的管理监督指导职

 责、制定修改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问题作了安排。这两个决定及时明确有关法律适用问题,有助于平稳有序调整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和工作,避免因法律尚未修改而影响改革进程,确保机构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

 (二)党政机关合并设立、合署办公与行政组织法治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2018 年 3 月相继发布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党的有关机构可以同职能相近、联系紧密的其他部门统筹设置,实行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推进职责相近的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市县要加大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力度。

 合署办公,是指两个以上的机关在同一地点办公,其内部人员和机构接受统一领导,对外则根据具体情况以两个不同机关的名义行使不同职权。合并设立,是指两个以上党政机关的合并,合并之后仅有一个机关,原机关被吸收或撤销而形成新的机关。[12] 合署办公的情况,如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前,中央纪委和监察部合署办公;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市民政局合署办公。[13] 合并设立的情况,如本轮机构改革后将国家宗教事务局并入中央统战部,对外保留国家宗教事务局牌子。党政机关合署办公或合并设立,有助于统筹党政机构设置,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助于整合职能,防止机构重叠、职能重复、工作重合,从而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党政机关合并设立、合署办公的实践,反映了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原则的指导下,党政关系呈现出的深度融合的趋势,这种融合是全方位的,不仅党政机构相互融合,而且党务和政务相互融合,党政责任也相互融合。在这种趋势下,行政主体理论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传统的行政法理论认为,行政主体是行政权的拥有者和行使者,是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者,行政机关以外的行政主体称之为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显然,这一行政主体理论,在党政高度融合的领域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在组织人事、意识形态、宗教事务等方面,实行党政机构合并设立,实质上是党组织直接行使行政权,只是对外保留着行政机关的名称。[14] 党组织不是授权性组织,其公权力的来源是国家法律法规还是党内法规,对外行使权力是以党组织的名义还是借用行政机关的名义,承担责任的方式是内部追责还是可以对外独立承担责任,目前均无明确答案,亟待进行理论上的研究,也有必要由权威机关作出统一规定。

 (三)部门职能整合与行政组织法治的发展

 本轮机构改革进行了大幅度的机构重组,其力度之大是多年来所罕见的。更值得注意的是,

 本轮机构改革中行政组织重构的思路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过去的多轮机构改革中,行政组织的设置和重组基本上以“行业”为最主要的标准,行业主管部...

篇八: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组织法保驾护航继续教育

法论坛2019 · 10(上)坚持党的领导下依法推进党政机构合署改革贾国磊摘 要 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的有关机构可以同职能相近、联系紧密的其他部门统筹设置,实行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整合优化力量和资源,发挥综合效益”。

 深化党政机构合署改革,是党中央通过党政合署方式强化党在国家机构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理顺党政机构职责关系,构建统一高效协作的领导体制的破题之举。本文认为顺利完成党政机构合署改革任务,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把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贯穿始终,确保改革部署落实到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关键词 党政机构合署 国家治理 依法治国作者简介:贾国磊,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学、行政法学等。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051一、坚持传承创新,在合署改革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新特点、直面新变化、解决新问题,针对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存在的不合理、不适应等情况,直面矛盾问题,将改革进行到底。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内容涉及党政军群各个方面以及中央与地方各个层级,影响范围广、调整力度大、触及利益深,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定决心。深化党政机构合署改革,是党中央通过党政合署方式强化党在国家机构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理顺党政机构职责关系,构建统一高效协作的领导体制的破题之举,也是适应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具体实践。当前,要把中央的改革部署落到实处,需要准确理解党政合署的内涵、性质和任务,系统梳理党政机构合署的运行历史,在传承的基础上完成实践创新。党政机构合署,又称党政机构合署办公体制,或称“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是为实现组织机构的职能优化与效能提升,将具有关联、交叉或重叠的机构集中在一起办公,对外以不同的名义使用相应名称,对内实行统一指挥调度的组织形式。党政机构合署办公作为当代中国政治体制下的一种机构组织形式,存在于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中。职责相近的党政机关实行合署办公有助于破解党政机构职责重合雷同、分工不清、冗员过多等问题,有利于精简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能。实行党政合署办公后,部门机构数量减少,但质量功能却得到优化,很多服务流程从“跑冤枉路”到“一步到位”,很多管理事务从“九龙治水”到“一治到底”。从历史上看,新中国成立后党政机构合署办公最早是在党委和政府的监督部门中实行。1952 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纪律检查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指出, “各级党委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与各级人民监察委员会可酌情实行合署办公,分工协作,互相辅助,加强联系,做好工作。” 继中央实行合署办公后,1953 年安徽省率先试行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省人民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尽管该做法未在全国铺开,但也开创了地方党政合署的先河。

 1993年,几经分合后,中央纪委和国家监察部再次实现合署,且合署办公模式一直延续至 2018 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前夕。在地方实践中,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党政合署办公体制的改革与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并取得了很多有益经验。此次党政机构合署改革的涉及范围更广、更深,涉及部门不再局限于党的纪检部门和政府监察部门,而是在前期广东顺德等地的大部制改革试点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根据地方实际进行拓展和完善。二、坚持党的领导,在合署改革中体现党的领导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鲜明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根本保证。

 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最终目标是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在党政机构合署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党的权力和政府权力的衔接问题,既强化党的机构作为领导者、决策者的地位,又有效整合优化力量和资源,发挥综合效益,最大限度避免职能交叉、推诿扯皮、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等现象。在我国,党政合署具有双重属性,即既要体现党的领导,又要实行行政管理。党的领导与行政管理两种属性不相矛盾、而是相互统一的。主要体现为:一是在部门职责权限上具有关联关系。实行党政合署办公的单位一般都是党委、政府存在职能交叉的部门,这些党委或政府部门在职责权限上具有一定的关联度或重叠性。例如党委纪检部门和政府监察部门都负责纪律监督工作,其对象大部分是党员干部;党委办公室机构和政府办公室机构都是综合协调部门,承担着会议、文书、参谋、接待等辅助性工作。二万方数据

 ◆政法论坛2019 · 10(上)是在部门职责权限上具有指导关系。在职能相近的党的工作部门与政府部门之间,由党组织指导、协调、支持政府部门的工作。例如,党的统战部门是党领导统一战线的职能部门,负责指导民族、宗教、港澳台侨等国家机关的工作。三是在部门职责权限上具有监督关系。由党组织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例如,党的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公检法司等多个国家机关的工作。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党政机构合署改革中,要突出党的领导地位,从体制、思想、组织等各个方面体现领导力。具体而言,一是要在体制上体现领导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要加强党对涉及全局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党政机构合署改革中,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各级政府机构要自己自觉接受同级党委(党组)领导,处理好执政与行政的关系,强化党的领导力与政府执行力。二是要在思想上体现领导力。所有党政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认识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核心任务和关键所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机构改革所作出的决策部署。三是要在组织上体现领导力。要优化党政军群各类机构中党的组织设置,明确和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都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确保政令畅通、运行高效。三、坚持依法治国,在合署改革中体现法治原则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程中,以法律明文规定来规范和确认党政合署中相应机构的职权职责是促进党政合署后机构规范高效运行的必由之路。

 现阶段党政机关探索合署办公,突破了当下行政组织法理论中的行政主体理论,为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监督和行政救济体制带来了深刻变革。坚持法治原则,完善机构组织法依据,厘清合署机构的法定职责和范围,明确党政机构合署后的法律责任界定与承担,有助于改革沿着法治轨道有序推进。完善机构组织法,明确职权范围,让党政合署机构产生于法有据。在我国,涉及国家机构组织的设立或调整等重大事项,都有明确的法律创设和规范流程,这些法律规范一般被统称为“组织法”。机构组织法是规定机构权责、组织、人员等法律规范的总称,内容涉及机构的性质、地位、设立、变动、职权、编制等。机构职权和管辖范围法定化不足的问题在我国长期存在,相关法律条文对机构设置的规定相对较少,已成为制约机构合署办公规范运行的主要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在机构合署办公推进过程中,不仅需要防止出现职责真空和履行无据,还需要处理好新旧机关管理事务衔接关系,实现权责同步明确,改革有序推进。因此,对新设立的党政合署机构,需要通过法律方式对机构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等问题予以明确,让机构的成立和运转有法可依,从产生伊始就“师出有名”。对既有机构职权的调整,需要保证其具备合法性和稳定性,防止出现原有法律已明确的组织机构与此次党政机构改革中新产生机构在主管权限、管理范围存在不一致的地方,避免出现管理缺位、利益争夺、推诿扯皮等问题。

 2018 年 4月 27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就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职权职责和工作范围进行规范和明确,为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提供了法律依据,充分体现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原则在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优化过程中的实践运用。厘清法律责任,完善救济途径,让党政合署运行依法而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推进职责相近的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合署合并后党的工作机关可以联合行政机关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并行使国家公权力。那么,党的工作机关能否作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或者行政诉讼被告被追究法律责任?立法和司法层面都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例如,根据改革要求,公务员局合并到党的组织部门以后,今后以党的组织部门名义进行公务员招聘,或者是在公务员管理中发生法律纠纷,应该如何解决?党的组织部门能否成为被告?如若不能,又有哪些救济渠道可以保障利益受损方或者行政相对人的权利,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针对合署后党政机构对外作出影响相对人利益的责任追究问题,笔者认为:第一,机构的“党”或“政”序列不应当成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关键因素,而应当看该组织是否以自己的名义行使了行政权。一般而言,应由行使职权的行政机构来承担责任。但如果党内机构事实上就是以自己名义行使了行政权的,那么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将其视为授权组织,纳入到行政诉讼之中。否则的话,行政相对人的救济权将难以得到保障。第二,党内机构既然加挂了行政机关名称的牌子,如需作出行政行为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的名义作出,而不宜以党内机构的名义作出。这样既能实现现有法律制度与机构改革方案的有机衔接,还可以避免一些地方以党内机构名义行使职权而规避法律责任的现象。注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 [ J ] .党的生活(黑龙江),2018-04-05.黎昕.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J ] .海峡通讯,2018-04-05.何文盛,王焱.合并或合署:绩效驱动的新时代深化机构改革探析 [ J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28.刘权.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时代变迁[J].人民法治,2018 (4).梅丽红.建国以来党政纪检监察体制的变革[J].党政论坛,2004 (6).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 [ N ] .人民日报,2018-03-05.熊文钊.机构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之路 [ J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 (4).黄坤明.建设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04-05.《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发展报告(2017)》.中国政法大学.王锡锌.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应坚持三原则 [ J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 (3):55.参考文献:[1]王满传.牢牢把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目标[J].求是,2018 (5).[ 2 ] 秦前红.党政合署合并改革需要研究的九大问题 [ J ] .中国法治论坛,2018.万方数据

推荐访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组织法保驾护航继续教育 组织法 保驾 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