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15篇

时间:2022-06-30 15:35:04 来源:网友投稿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15篇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篇1

  “我非木石人,能无手足情?”一封封红色家书浸润着血脉亲情和革命豪情,穿过烽火硝烟,将革命先贤立志救国、以身殉国的悲壮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映照出一个个为着理想信念宁死不屈的鲜活生命。读来,眼中常含泪水,满腔热忱抒发一二。

  我们切身感受信仰之力。习近平总书记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革命英烈一生短暂而辉煌,他们之所以能在任何艰难困苦、险境绝境中义无反顾、向死而生,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有无比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方志敏在就义前写道:“我们是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死,毫无所怨、更无所惧!”共产主义信仰自他们开始,如星火燎原之势燃遍神州大地,成千上万烈士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扛起马克思主义大旗,为危在旦夕的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光芒万丈的共产主义道路。

  一个人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荆斩棘、无所畏惧,一个政党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冲破黑暗、无往不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的信仰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和我们党独特的政治优势。看《红色家书》,就是一次感受信仰力量、接受精神洗礼、补足精神之钙的过程,我们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和安身立命之本,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始终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矢志不渝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勇往直前!

  我们深刻体悟家国情怀。《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正因懂得小家命运与国家兴亡同命相依、同频共振,共产党人从孝亲敬老走向济世救民。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在给亲人的最后一封家书中,有了最酣畅淋漓的表达。史砚芬在给弟弟妹妹的信中说:“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请你们不要因丧兄而悲吧!”刘伯坚在给兄嫂的信中说:“为了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诸兄嫂明达,当能了解,不致说弟这一生穷苦,是没有用处。”刘谦初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望你不要为我悲伤,希你紧记住我的话,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好好爱护母亲!孝敬母亲!听母亲的话!”这里的母亲,借指党中央。“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为国家和人民甘于承担一切是共产党人伟大的精神气节。老一辈共产党人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把个人价值融于对国家人民的大爱中,勇于奋斗牺牲,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和伟大担当。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要传承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多一些家国情怀。多一些家国情怀,就是要常怀爱民之情。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始终沉下身子联系群众、尊重群众、关心群众、依靠群众,把维护好、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把人民记在心头,把群众问题解决在手头;多一些家国情怀,就要保有实干之心。干是真理,是真功。和平年代党员作用更多展现在做好本职工作上,反应在具体工作中。要力戒“大事不得,小事不为”,树立“只顾攀登不问高”的实干精神,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既要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又要勇于创新,敢于创造,不断增强做事干事的本领,不遗余力、精益求精地做好工作,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多一些家国情怀,就要恪尽兴国之责。位卑未敢忘忧国、人微未敢忘忧党。身为党员干部,面对愈发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要有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常思国之兴衰,常思党之安危,切实把个人抱负与远大理想、个人追求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团结带领身边人,在推进复兴伟业中寻找生命的真实意义。

  我们必当牢记初心使命。陈觉、王希闵等一批共产党员面对死亡,在囚车上高唱:“叫一切不合理的制度灭亡,叫一切反革命势力死亡。为了后一代的幸福自由,我们愿——愿把牢底坐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员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承担更为艰巨的任务,作出更多艰苦的努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一个党员也要每日三省,常问自己何为党员,党员为何?在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中我有何为?要有所作为,成为合格党员,就要遗传好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保持好革命战争时期的不屈斗志,把历史使命扛在肩上。

  **是片红色热土,有丰富红色资源。我们着力挖掘红色资源,将红色基因不但在党员干部中弘扬传承,也不断注入党外人士血脉当中。近年来,全市同心教育基地遍地开花,建设了“铅山石塘”等一批新的同心教育基地,也专门在横峰葛源闽浙皖赣革命旧址群等原有基地中,深入挖掘其中的统战元素,设立统战工作陈列室,并结合统一战线各主题教育活动狠抓宣教,用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感召更多的党外人士,不断聚起前行的磅礴之力!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篇2

  现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通电话和视频就可以和远在外地的家人、朋友联系。但是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将对亲人的思念写成一封封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

  《红色家书》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重现了历史。书中记载了互报平安、家庭之间的小事,其中穿插写信人之间的思想情感的变化,实实在在,触手可及。这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岗位虽然是平凡的,英雄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也并不是离我们遥不可及,榜样其实就在身边。

  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许多共产党员脱颖而出,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换得大地阳光灿烂,让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色家书》,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勇敢顽强的人。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热血沸腾。

  读《红色家书》,使我更加端正了人生态度。正像何叔衡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命运并非上天的安排,要积极面对人生。路在脚下,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对于自己走过的路,无论成败,都不应该后悔。对于未来的路更要靠自己来走,而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走好眼下的每一步,踏实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就组成了未来的幸福。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读《红色家书》,不仅使我的思想得到净化,而且锤炼了党性,更加激发了工作热情。作为一名组织工作者始终要追求和谐、健康、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要与时俱进,以旺盛的精力去投入到工作当中。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组工干部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嗅觉、鲜明的政治态度、强烈的集体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篇3

  近期在工作之余潜心诵读了革命先烈的《红色家书》,里面的一字一句,无不展现出了革命英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感人至深,发人深省,读罢禁不住泪流满面。

  红色家书显示了革命先烈们的忠肝义胆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抗战英雄高捷成在《致叔父书》里写到:“在这六年中东西奔波,南北追逐,历尽一切千辛万苦,雪山草地,万里长征,在所不辞!无非为的是挽救国家的危亡!志向所趋,海浪风波在所难阻!”“这是从戎的决心,这是救国抗战为国牺牲坚决的立志!救国才能顾家,国亡家安在!”这种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是我们当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指引。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红色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市、县经济工作、“三农”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发展实体经济为重点,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着力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红色家书体现了革命先烈们殒身不恤、抵御外侮、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革命烈士左权在他的家书中写道:“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抒发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不渝奋斗的远大抱负。

  作为基层党委书记,我要以革命先烈们为榜样和旗帜,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在发展镇域经济、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双创双修”、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上,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展现当代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和担当,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浮梁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红色家书彰显了中华儿女们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革命烈士赵一曼在英勇就义之前,她给嗷嗷待哺的三岁儿子留下如下家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殷殷嘱托,字字锥心,句句刻骨。即使眼前面对的是敌人冰冷的枪口,纵然知道即将到来的是与这个世界的诀别,也只想着把革命的信念坚定不移的传递下去,彰显出中华儿女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

  镜头转向今天,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他们的高尚情怀和对革命至死不渝的信仰,发扬传承革命战争年代的坚定信念和精气神,在工作中以担当实干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服务大局,以一个共产党人该有的担当和责任,为把浮梁建成“对话世界的后花园”贡献力量。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篇4

  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度过黑暗,迎来光明,成为中国共产党中的一员,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如今大一的我们,大部分都是共青团员,我们中也有不少人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在我们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中,应如邓颖超女士所说的,不要辜负了光荣的共产党员的称号。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篇5

  在浩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种精神可以跨越时空接续传承,总有一股力量可以直抵人心催人奋进。在革命战争年代里,革命先烈们用献血染红的一封封红色家书,承载着这种精神与力量。3月底,省委书记、省长刘X在井冈山调研时,就被这一封封感人至深的书信、一段段刻骨铭心的事迹感动得动情落泪、彻夜难眠,以至于发出“每位同志都要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的号召。我想,红色家书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应该引起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心灵共鸣。

  诵读红色家书,感受到的是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本为一体,当狼烟四起、国家濒临危急存亡之际,胸怀国家、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成为每一位有志之士的自觉追求,他们用生命与鲜血践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铮铮誓言。

  “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当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川军将士抱定必死的信念奔赴抗战前线,临行前纷纷预留遗嘱,誓死报国,傅常也挥笔给妻儿留下一封家信,权当遗书,虽只有短短三十一个字,但却字字铿锵、荡气回肠,充分体现了傅常殒身不恤、抵御外侮、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

  郝梦龄在给妻子剧纫秋的信中写道:“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为争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表达了誓死抗战、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彰显了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的家国情怀,这封信写成后的第六天,郝梦龄壮烈殉国,用献血和生命了践行了他的誓言。

  诵读红色家书,感受到的是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从古至今,为国家抛洒热血的坚定信念始终深深烙刻在每位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屈原的信仰,“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是文天祥的信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信仰。“信仰”的力量,仰之弥高,历久弥坚。

  在血与火的革命年代,正是因为有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无数革命先烈们坚信革命一定能取得成功、中国人民一定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未竟的事业一定有人能继承,他们前仆后继、义无反顾,用生命和献血捍卫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陈觉烈士在遗书中说:“我们虽然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夏明翰的绝命诗。

  “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伟大的”,在写给叔父左铭三的家书中,左权用掷地有声的话语,抒发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不渝奋斗的远大抱负,左权毕生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挺起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当左权在前线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血洒太行、壮烈殉国,时年仅37岁。

  诵读红色家书,感受到的是革命先烈们对骨肉至亲的浓浓关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通讯极不发达的革命战争年代,家书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抒发感情、吐露心声的载体。红色家书里真正动人至深的,并非优美的文字,而是隐含其中的真情实感,革命先烈们在家书中流露出来的对骨肉亲人的浓厚感情,读来催人泪下,令人刻骨铭心。“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林觉民的《与妻书》用最深情的文字,谱就一阕痛彻心扉的千古绝唱,向世界告白,向挚爱的人告别,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处处真情,缠绵悱恻又充满正气。

  当山河破碎、家国遭难时,革命先烈们深明“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只能舍小家、保大家,舍小爱,全大爱,把对家人的感情暂时搁置,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刘宗歆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多少人被枪杀了,多少财产土地被毁灭劫去了,难道我个人的生命还过分的重视”,他暂时搁置儿女情长,义无反顾选择到抗战最前线,显示出以身许国、保家为国的崇高品质。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无数热血青年选择到陕北去,王传馥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给父母信中写道:“相信那里能够造就我,报效国家。时间不允许我得到爸妈的允许而行,但我想是不需要的,一定允许的……也许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爸妈不必伤心,我以爸妈之爱来爱大众,爸妈是喜欢的。”表现了王传馥将对父母之爱升格为对天下国家之爱的人间大爱和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操。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红色家书里,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有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信念……是革命先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常读常新。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从红色家书中汲取营养、涵养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先烈遗志,完成未竟事业,砥砺前进,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继续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篇6

  一个人的家书,承载着写信人的真情实感;一群人的家书,则承载着一个时代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诵读《红色家书》,抚今追昔,钩沉史海,我在品读中深刻体会到,我们不仅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更要铭记他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传承伟大的红色基因,汲取无尽的前行力量。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忠诚。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古语有云,“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居之无倦”是说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永不懈怠,始终保持夙夜在公、夜以继日、乐此不疲的敬业精神。“行之以忠”是说要始终忠于国家、忠于广大人民群众,执行政令要忠诚尽力。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既要有“居之无倦”的敬业精神做支撑,更要有“行之以忠”的不离不弃葆本色。如果说革命年代的党员,面临的是身体生命的“硬性考验”,那么,和平年代的党员,面临的考验只是心理上的“软性考验”。与革命先烈相比,今天我们个人面临的荣与辱、得与失、起与落,算得了什么呢?诵读《红色家书》,我从中学习到了革命先烈对党绝对忠诚,永远信任组织、永远相信组织、永远依靠组织的坚定信仰。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应该做到当组织信任的时候,不浮躁;当组织考验的时候,不气馁;当组织需要的时候,不骄傲。永远坚定执着追理想,一心一意跟党走。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苟利社稷,不顾其身”的担当。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自觉,一种境界、一种修养。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每一名党员,无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只要在党赋予的岗位上,都有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义务。诵读《红色家书》,我常常为革命先烈“苟利社稷,不顾其身”的担当精神而感动萦怀。当前,**正在处于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建设现代化富裕美丽幸福**,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胸襟,更要有“成功路上必有我”的决心和作为。我将深入贯彻省委“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工作方针,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紧盯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哪壶不开提哪壶,提了哪壶哪壶开”。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夙兴夜寐,日夜兼程”的干劲。干部干部,“干”字当头。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进入了新时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日新者必日退”。诵读《红色家书》,我强烈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夙兴夜寐,日夜兼程”的冲天干劲,脚踏实地、志在必得的志气,大刀阔斧、披荆斩棘的勇气。在今后工作中,我会时时刻刻充满激情干工作、踏踏实实干工作、专注专业干工作、创新创效干工作、心存敬畏干工作。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蓝图细化为日常工作中的一个个小目标,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月月红、季季红、全年红,一步步将蓝图变为更加美好的现实。以实干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做到有岁月可回首、有青春不蹉跎。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敢为人先,走在前列”的胆魄。“敢为人先”,是指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体现着一种“咬定青山”后的敢想敢试、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体现着勇立时代潮头、善开风气之先、敢于争创一流的胆识魄力,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地方活力的集中体现。回首过去,共产党人吃苦在先、冲锋在先、改革在先、创新在先,以往的艰辛历程,无一例外地镌刻着“敢为人先”的烙印。展望未来,我们正在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注定是一场啃“硬骨头”、涉“深水区”的攻坚战。诵读《红色家书》,我深深地被先烈们“处处敢为人先,时时走在前列”的过人胆魄所折服。我将结合信州实际,大力弘扬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大力弘扬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拿出“敢为人先”的勇气、胆识和魄力,奋力夺取改革开放新征程中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让我深深懂得,每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都是祖国建设这部机器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样就在身边。**今天这一片片发展的热土,是昨天一个个烈士用热血换来的。信州区作为全国十大红色教育基地——**集中营的所在地、**红色基因发源地之一,正在全区干部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诵读《红色家书》系列活动。我们将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承先烈遗志,凝聚前行力量,为信州百姓努力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篇7

  这封红色家书浸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凝结着一个革命者长期的人生探索。这实际上是要求年轻人不要盲目乐观,盲目自信,而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建设属于自己的世界。年轻人不应该悲观失望,不应该老气横秋,而应该像东升的旭日,鼓起生命的风帆,在人生的道路上建功立业,完成先人未竟的事业。年轻人决不能自认年轻为一种资本,首先应该把年轻看做一种责任。正因为年轻,才有许多事情要去做;正因为年轻,才有许多艰难险阻要去克服;正因为年轻,才有光辉灿烂的前途等待自己去开拓。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篇8

  这一段话不过百来字,却字字句句饱含着王雨亭对儿子参战的赞许,饱含国家民族灾难面前送子出征的不舍与美好期盼。放下“舐犊之爱”,鼓励、激励、支持儿子踏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期盼儿子可以虚心学习、锻炼体魄、充实学问,不断为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在小家面前,王雨亭是一个父亲,王唯真是一个儿子;在国家面前,王雨亭是爱国者,王唯真是爱国者。在抗战历史上,有无数这样的家庭与父子,正是他们的奋斗与奉献,为我们的抗战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篇9

  周尔均曾回忆说:“信是七妈亲笔写的,但信的内容代表了七伯的意见。”由于周恩来忙于国事,当时许多家书都是由邓颖超来书写的。而邓颖超的身体一直不好,这封信也是她抱病写成的。信写好后,周恩来夫妇还特意当面嘱托周恩寿在见到周尔均时,一定要代他们祝贺尔均入党。周尔均听了自然是万分激动。这封信给了周尔均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成为他日后践行入党誓言的座右铭。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也应将此作为座右铭,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篇10

  在浩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种精神可以跨越时空接续传承,总有一股力量可以直抵人心催人奋进。在革命战争年代里,革命先烈们用献血染红的一封封红色家书,承载着这种精神与力量。3月底,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在井冈山调研时,就被这一封封感人至深的书信、一段段刻骨铭心的事迹感动得动情落泪、彻夜难眠,以至于发出“每位同志都要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的号召。我想,红色家书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应该引起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心灵共鸣。

  诵读红色家书,感受到的是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本为一体,当狼烟四起、国家濒临危急存亡之际,胸怀国家、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成为每一位有志之士的自觉追求,他们用生命与鲜血践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铮铮誓言。

  “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当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川军将士抱定必死的信念奔赴抗战前线,临行前纷纷预留遗嘱,誓死报国,傅常也挥笔给妻儿留下一封家信,权当遗书,虽只有短短三十一个字,但却字字铿锵、荡气回肠,充分体现了傅常殒身不恤、抵御外侮、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

  郝梦龄在给妻子剧纫秋的信中写道:“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为争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表达了誓死抗战、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彰显了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的家国情怀,这封信写成后的第六天,郝梦龄壮烈殉国,用献血和生命了践行了他的誓言。

  诵读红色家书,感受到的是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从古至今,为国家抛洒热血的坚定信念始终深深烙刻在每位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屈原的信仰,“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是文天祥的信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信仰。“信仰”的力量,仰之弥高,历久弥坚。

  在血与火的革命年代,正是因为有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无数革命先烈们坚信革命一定能取得成功、中国人民一定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未竟的事业一定有人能继承,他们前仆后继、义无反顾,用生命和献血捍卫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陈觉烈士在遗书中说:“我们虽然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夏明翰的绝命诗。

  “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伟大的”,在写给叔父左铭三的家书中,左权用掷地有声的话语,抒发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不渝奋斗的远大抱负,左权毕生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挺起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当左权在前线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血洒太行、壮烈殉国,时年仅37岁。

  诵读红色家书,感受到的是革命先烈们对骨肉至亲的浓浓关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通讯极不发达的革命战争年代,家书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抒发感情、吐露心声的载体。红色家书里真正动人至深的,并非优美的文字,而是隐含其中的真情实感,革命先烈们在家书中流露出来的对骨肉亲人的浓厚感情,读来催人泪下,令人刻骨铭心。“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林觉民的《与妻书》用最深情的文字,谱就一阕痛彻心扉的千古绝唱,向世界告白,向挚爱的人告别,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处处真情,缠绵悱恻又充满正气。

  当山河破碎、家国遭难时,革命先烈们深明“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只能舍小家、保大家,舍小爱,全大爱,把对家人的感情暂时搁置,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刘宗歆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多少人被枪杀了,多少财产土地被毁灭劫去了,难道我个人的生命还过分的重视”,他暂时搁置儿女情长,义无反顾选择到抗战最前线,显示出以身许国、保家为国的崇高品质。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无数热血青年选择到陕北去,王传馥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给父母信中写道:“相信那里能够造就我,报效国家。时间不允许我得到爸妈的允许而行,但我想是不需要的,一定允许的……也许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爸妈不必伤心,我以爸妈之爱来爱大众,爸妈是喜欢的。”表现了王传馥将对父母之爱升格为对天下国家之爱的人间大爱和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操。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红色家书里,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有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信念……是革命先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常读常新。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从红色家书中汲取营养、涵养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先烈遗志,完成未竟事业,砥砺前进,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继续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篇11

  这封信写于程雄赴任连副政治指导员临行前,他既已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同时又为不能尽孝而自责。不久,程雄就血染沙场,1943年8月17日在江苏六合县桂子山与日本侵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这种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令人为之动容。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篇1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封封家书难得可贵。怀着无比崇敬之心诵读了夏明翰在狱中写给母亲、妻子与大姐的三封家书,以及最后就义诗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身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从红色家书中汲取营养、感受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接续好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完成好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使命。

  学习先烈精神,做好党风与家风的传承。《红色家书》中我们党的党风与传承千年家风的完美融合。学习《红色家书》就应当让优良的党风落地生根,就要让纯朴的家风永远传承,用党风培养家风,用家风促进党风。习近平说过:"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读后感.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关系的不仅是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连着党风、政风,社风、民风。“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要让党风始终如春风拂面。身为基层党员干部更要以此作为个人修身立德、增长境界的重要内容,作为严家教、正家风的重要内容,发扬革命先烈家风建设的珍贵遗产,见贤思齐,带头示范,建设好家风。

  学习先烈精神,夯实思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主心骨。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应明确入党动机,牢记共产党员身份,发挥好共产党员作用,坚定社会主义思想信念。以“党员活动日”为契机,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持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争做一名讲政治、有信念—做政治合格的共产党员。

  学习先烈精神,坚持真抓实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将带头深入一线,以上率下,带领全镇真抓实干。同时,带动大家向上向善,使全镇上下掀起学习先烈精神热潮,坚持担当实干不放松。以党建+生态文明建设、党建+社会综合治理、党建+集体经济为契机,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的潢溪而奋斗。

  纸短情长,不尽欲言。读《红色家书》使我更加坚定信心,更加鼓舞斗志,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潢溪改革发展再创新台阶而不懈奋斗!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篇1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那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一封封触动心灵的家书,一段段刻骨铭心的事迹,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就像是每一位为国家、为理想英勇献身的先烈们革命的宣言,如今诵读起来,仍令我心潮澎湃,感动不已。

  诵读《红色家书》,读出了对党的一片忠诚。刘绍南"刀放头上不胆寒",毫无惧色地高唱着"铡刀下,不变节,要杀就杀,要砍就砍,要我说党,我决不说",慷慨赴死。李鸣珂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为所动,把审讯室变成了对敌人的审判室,把法庭当作宣传党的政策的讲台,最后英勇就义。忠诚是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每个共产党人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共产党员要对党绝对忠诚。他强调,"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今天我们诵读《红色家书》,就是要传承好革命先烈们的红色基因,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做到政治方向不偏、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

  诵读《红色家书》,读出了对事业的一身热诚。毛泽建就义前在遗书中写道:"人民总归要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无声誓言。出身豪绅家庭的夏明翰,放弃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决然投奔革命事业,被捕后他说:"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赶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并在牺牲前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就义诗,成为了一名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事业执着追求的生死写照。今天我们诵读《红色家书》,就是要传承好革命先烈们的红色基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勤于学、敏于思、笃于行,具体到社赓镇,就是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推进"四个社赓"建设,打造富裕社赓、生态社赓、文化社赓、幸福社赓。

  诵读《红色家书》,读出了对人民的一腔赤诚。刘愿庵的"此身纯为被压迫者牺牲,非有丝毫个人企图",江诗咏的"加入共产党是为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不过为全世界大多劳苦无产阶级谋利益而牺牲,终身无恨",熊亨瀚的"余之死,实系为国家社会,为工农群众,含冤负屈而死",正是这些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铸就了新中国的诞生之路,用生命铺平了人民的美好幸福之路。今天我们诵读《红色家书》,就是要传承好革命先烈们的红色基因,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高高举在头顶。当前,特别要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xx年底社赓镇8个贫困村2个深度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1670户贫困户、6392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

  诵读《红色家书》,读出了对亲人的一心挚诚。江诗咏在狱中写给两位哥哥的信里写着"所不能放心者,就是白发双亲未能奉养",给父母亲的信里写着"不孝男江诗咏,年达二十五,读书十有余年,大人之恩其何以报?"紧接着一句"不过,男一生未做害人之事,加入共产党,是为大多数工农无产阶级耨利益。"陈觉就义前给妻子赵云霄的遗书中深情地写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虽然是如此不舍,但"如今之死,则重于泰山了",革命伉俪感天动地。赵一曼牺牲前希望儿子"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我的孩子要替母亲继续斗争",郭亮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事毕矣,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一句句泣血之书,饱含着革命英烈们对父母、子女、爱人、亲人的满怀深情,但为了革命事业而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舍弃个人小我、成就革命大业,其情其义,令人潸然泪下。今天我们诵读《红色家书》,就是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抓好个人小事、管好家庭私事,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一封封红色的家书,就是一份份血染的信仰,更是一堂堂生动的党课。社赓镇将积极响应刘奇同志的号召,在全镇党员干部中掀起学习诵读《红色家书》热潮,让每一名党员干部从红色家书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榜样的力量、精神的力量、理想的力量,进而汇聚成脱贫攻坚、加快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为余干决战脱贫摘帽、决胜全面小康作出社赓应有的贡献。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篇14

  一封封红色家信,一行行血泪之字,无不是伟大革命先烈们在牺牲就义前发出的慷慨之言、最后呐喊。执书若人,见字如面。我可以感受到,先烈们对革命最终胜利的坚定信念;可以感受到,他们为了革命斗争耗尽全身力气,置个人生死、家庭存亡不顾的巨大奉献;可以感受到,他们在敌人屠刀面前毫不退缩求饶、受尽酷刑终不变节的顽强意志。这些优秀的精神,都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每每读到书中灼灼之言,我都会情不自禁把自己置身其中,想象自己此刻亦处于那般炼狱。想象自己真正身临其境能否做到像他们那般。革命精神应代代相传,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把红色家书中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的精神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血脉,化作自己面对矛盾挫折、肩负工作职责、追求人生理想的力量。

  一是传承红色家书中矢志不渝的信念,化作自己坚定信仰、追求理想的血液。"人民终归要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这是24岁的毛泽建在就义前写下的对共产主义革命理想的信念。有此信念,才有必胜的信心,才有"虽万人吾往矣"的专一与勇敢。共产党人、革命先烈们就是有着这样永远不变的信念,才能一个个投身拯救万民的革命火炉中,延续革命火种,燃成燎原之势,最后在中国大地上烧尽日本法西斯和国民党反动派。正是有了这种信念,才有了一个一个的耀眼的星光,汇聚成普照天下的光芒,照亮亿万苦难的黎民。把这种矢志不渝的信念,传承到自己身上,化作自己追求共产主义理想、追求人生梦想的血液,流淌身上、心间,定能让自己在前行的路途中心无旁骛,一往无前。

  二是感受红色家书中艰难困苦的绝境,化作自己居安思危、奋力拼搏的经脉。"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这是王孝锡被捕后在给父母的诀别信中写道的。那种就义前的英雄气概,任谁听闻都会为之动容。"不管病与不病,都要被敌枪毙的。"小时候病了,我们的父母、老师可能会说今天不用上学了,而在艰苦革命年代,方志敏在信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叫作真正的"绝望",那不是你病了就可以不用被敌人杀害的。革命的胜利、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倍加珍惜。也许身处那个年代,我们也会有拯救万民的冲动,但恐怕没有谁会主动放弃现在的安稳生活,回去过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残酷日子。现在的我们,需牢记曾经的耻辱,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继续奋力拼搏。否则我们一旦弱了,外界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感受红色家书中传递出来的艰难困苦绝境,就是要让自己感受到那种"坐不住"的压力,让自己能充分感受到新时代的美好,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短暂的一生,持续绽放蓬勃的生命活力,为国、为民、为自己画出一笔笔鲜艳的色彩。

  三是铭记红色家书中至死不屈的意志,化作自己坚韧不拔、顽强向上的"筋骨。"刀放头上不胆寒,要杀就杀,要砍就砍,要我说党,我决不说。杀死我一人,革命杀不绝。"刘绍南在《壮烈歌》中表明了自己永不叛党、死不背叛革命的决心。临刑前,敌人更是丧心病狂地企图以他妻子正怀身孕、父母年过半百劝降刘绍南,但仍被他严词拒绝。这是何等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意志,常人难以做到,英雄恐怕也很难做到,但是25岁的刘绍南他做到了。试想一下我们自己,当面对生活上巨大挫折、万千痛苦时,我们能否有他那般顽强的意志,始终向上。当我们面对工作重压、业务重担时,能否有他那般坚韧不拔、奋勇向上的意志力。这种革命先烈身上强大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后辈铭记传承。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红色家书中的一字一笔,都是革命先烈们内心最深处的写照,是我们举步前行的精神养分。传承《家书》中的精神力量,必能卓有成效地提振我们的精气神,让我们不仅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能得到巨大的鼓舞。希望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能传承家书精神,昂首在新时代,以坚定、坚强、勇敢的状态,过好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一生。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篇15

  一个人的家书,承载着写信人的真情实感;一群人的家书,则承载着一个时代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诵读《红色家书》,抚今追昔,钩沉史海,我在品读中深刻体会到,我们不仅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更要铭记他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传承伟大的红色基因,汲取无尽的前行力量。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忠诚。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古语有云,“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居之无倦”是说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永不懈怠,始终保持夙夜在公、夜以继日、乐此不疲的敬业精神。“行之以忠”是说要始终忠于国家、忠于广大人民群众,执行政令要忠诚尽力。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既要有“居之无倦”的敬业精神做支撑,更要有“行之以忠”的不离不弃葆本色。如果说革命年代的党员,面临的是身体生命的“硬性考验”,那么,和平年代的党员,面临的考验只是心理上的“软性考验”。与革命先烈相比,今天我们个人面临的荣与辱、得与失、起与落,算得了什么呢?诵读《红色家书》,我从中学习到了革命先烈对党绝对忠诚,永远信任组织、永远相信组织、永远依靠组织的坚定信仰。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应该做到当组织信任的时候,不浮躁;当组织考验的时候,不气馁;当组织需要的时候,不骄傲。永远坚定执着追理想,一心一意跟党走。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苟利社稷,不顾其身”的担当。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自觉,一种境界、一种修养。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每一名党员,无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只要在党赋予的岗位上,都有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义务。诵读《红色家书》,我常常为革命先烈“苟利社稷,不顾其身”的担当精神而感动萦怀。当前,**正在处于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建设现代化富裕美丽幸福**,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胸襟,更要有“成功路上必有我”的决心和作为。我将深入贯彻省委“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工作方针,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紧盯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哪壶不开提哪壶,提了哪壶哪壶开”。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夙兴夜寐,日夜兼程”的干劲。干部干部,“干”字当头。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进入了新时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日新者必日退”。诵读《红色家书》,我强烈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夙兴夜寐,日夜兼程”的冲天干劲,脚踏实地、志在必得的志气,大刀阔斧、披荆斩棘的勇气。在今后工作中,我会时时刻刻充满激情干工作、踏踏实实干工作、专注专业干工作、创新创效干工作、心存敬畏干工作。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蓝图细化为日常工作中的一个个小目标,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月月红、季季红、全年红,一步步将蓝图变为更加美好的现实。以实干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做到有岁月可回首、有青春不蹉跎。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敢为人先,走在前列”的胆魄。“敢为人先”,是指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体现着一种“咬定青山”后的敢想敢试、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体现着勇立时代潮头、善开风气之先、敢于争创一流的胆识魄力,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地方活力的集中体现。回首过去,共产党人吃苦在先、冲锋在先、改革在先、创新在先,以往的艰辛历程,无一例外地镌刻着“敢为人先”的烙印。展望未来,我们正在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注定是一场啃“硬骨头”、涉“深水区”的攻坚战。诵读《红色家书》,我深深地被先烈们“处处敢为人先,时时走在前列”的过人胆魄所折服。我将结合信州实际,大力弘扬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大力弘扬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拿出“敢为人先”的勇气、胆识和魄力,奋力夺取改革开放新征程中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让我深深懂得,每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都是祖国建设这部机器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样就在身边。**今天这一片片发展的热土,是昨天一个个烈士用热血换来的。信州区作为全国十大红色教育基地——**集中营的所在地、**红色基因发源地之一,正在全区干部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诵读《红色家书》系列活动。我们将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承先烈遗志,凝聚前行力量,为信州百姓努力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推荐访问:建党 诵读 家书 诵读红色家书体会 红色家书诵读实践报告 党员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诵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800字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革命精神 读《红色家书》有感 红色家书经典诵读文章 诵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诵读红色家书感受 红色家书诵读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