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新形势下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3-04-11 12:45:02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在新形势下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于在新形势下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第一篇:关于在新形势下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关于在新形势下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近年来,金融业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收益形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新形势下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供大家参考。

关于在新形势下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于在新形势下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第一篇:关于在新形势下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于在新形势下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金融业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收益形成鲜明对比,金融信贷的高利润激发了社会上“快富”、“暴富”的观念,助长了浮躁、低俗的“致富观”。一些曾经靠脚踏实地、实业致富的企业家无心经营企业实体,转而投向理财投资、互联网金融等虚拟经济;部分企业显得比较浮躁,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到实体企业,而更多想借助投机,一夜暴富,实体经济形势整体下滑。

  实体经济利润少,举步维艰。近年来,实体经济受困于需求下降、融资困难、成本上升等因素,利润越来越少,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而另一边,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则利润丰厚,钱相对来得快、来得多、来得容易。受此影响,实体经济空心化、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逐渐突出。实体经济空心化现象愈演愈烈,非常令人担忧。

  税收改革此消彼长,重复收税情况严重。自从企事业单位取消收据以后,所有的资金流出都以开发票的方式,一旦开了发票,现金流出的每个环节都要征税,有些是往来科目或代收代付科目的,没有任何增值收益和经济行为的情况,也要缴税。企业重复交税的情况严重,尤其是企业代收代付工资、社保金等也要重复征税。

  社保费率过高,成本上升,企业负担沉重。中国城镇社保体系主要由“五险一金”组成。虽然各地方五险企业缴纳比例不尽相同,但单位缴纳普遍基本高于个人数倍。企业用工成本逐年提升,最大压力在于“五险一金”。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人社局最新的《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标准》,企业的社保缴纳基数为3271至16353元,企业缴费比例合计为35%,个人的缴费比例合计为10.5%,且每年需法定增长。中小微企业是就业的主体,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保金在企业成本中所占比重大。再加上多种成本上升压力,致使很多实体企业利润非常薄。除了生产成本上升,各种乱收费也增加了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在经济下滑期间,很多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陷入亏损甚至面临倒闭的困境。

  创业接班人缺乏,民营实体企业面临无人传承的尴尬。大多数出自长三角的“创二代”、第二代是不愿意继承家族企业的,即便无可奈何接过了父辈的事业,但因为看到父辈从事实体经济的生存环境,也让他们萌生退意。很多实体企业基本上是在为生存而努力,营业收入在交了税、付了工钱之后所剩无多。再加上未来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的政策风险,创业接班人有着担忧,缺乏挑重担的责任意识,实体企业的传承遭遇到难题。

  上述因素综合在一起,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我国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阻碍了我国实体企业的做强、做大。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降低企业社保金负担,部分由国家财政承担。对于企业负担过重的问题,2015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这也是这一方案首次在中央工作层面正式提出。在“五险一金”方面,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企业在保证税收和利润上缴的同时,应切实为企业减负,降低“五险一金”,有效降低用工成本。建议为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由国家财政分摊企业养老金的一部分,与企业各自负担17.5%,这样能够正确地划分企业、国家、个人在养老金当中的合理的分配比例,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取消无增值收益的资金流入、流出征税。建议企业往来科目和代收代付中,没有增值收益的流动资金,研究抵扣凭证抵扣,或者直接予以免征。

  制定金融机构扶持实体经济“续贷”的标准。建议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有关精神,银行在困难时期及时调整实体经济续贷的标准和政策,不“惜贷”、不“恐贷”,对于发展较好、或暂时遇到困难但前景看好的企业,要积极予以扶持。解决不合理收费和附加贷款条件等问题,放宽和简化企业的贷款条件和审批程序,缓解企业贷款成本过高的状况。另外,加强贷后检查、跟踪贷款走向,确保贷款注入到实体经济运行中,切实发挥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作者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

  第二篇:实体书店扶持政策

  实体书店扶持政策分析

  6月16日,由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财政部等11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进一步促进实体书店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和切实保障。现参考其他省市《实体书店扶持政策》,结合集团实际,提出内蒙新华发行集团的具体诉求。《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六大任务和五点措施:

  主要任务

  1、加强城乡实体书店网点建设。

  2、创新实体书店经营发展模式。

  3、推动实体书店与网络融合发展。

  4、提升实体书店信息化标准水平。

  5、加大实体书店的优秀出版物供给。

  6、更好的发挥实体书店的社会服务功能。

  措施

  1、完善规划和土地政策。

  2、加强财税和金融扶持。

  3、提供创业和培训服务。

  4、简化行政审批管理。

  5、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

  一、实体书店网点建设支持政策

  《指导意见》主要任务中提到,支持实体书店深入乡镇农村开展流动售书。引导和推动高校加强校园书店建设,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达到一定建设标准的校园书店,没有的应尽快补齐。鼓励在中小学及周边开办实体书店。同时在政策措施中提到完善规划和土地政策,将实体书书店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校园考核评价体系。要落实好城镇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10%的要求,合理规划,为实体书店预留经营场所。

  加强政府引导,为实体书店提供免租金或低租金的经营场所。加大对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的规划和财政支持力度,通过中央和地方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对新华书店等发行企业的农村连锁网点建设项目和相关物流、信息等配套项目给予补助。将开办校园书店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加强对各高校校园书店的整体规划,各高校从场地。租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

  对于实体书店网点建设方面,各省市已出台的扶持政策有:(1)长沙网点建设补贴:凡在各社区、乡镇、地铁站、交通枢纽站、文博场馆以及学校周边经营的实体书店,经营满一年、面积在100至200平方米的,每年补贴2-3万元。校园内国营实体书店网点每年补贴1万-2万元。

  重点扶持大型书店(城)。对独立门店营业面积200平方米以上、连续经营3年以上、效益良好、资信优质的大型综合性书店(城),10家以上的连锁性书店每年予以5万-30万元补贴。

  (2)成都

  新店开办补助:凡成都市本地实体书店开办新店,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依据开店规模,一家书店补助1至3万元。对实体书店在建设、设备更新、扩大经营规模等中所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一家书店一年最高贴息15万元,贴息时间不超过3年;

  (3)武汉

  对实体书店进行合理空间布局。在全市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中,结合城市功能分区、群众需求等因素,科学合理布局标志性书城或者大型实体书店。在地铁站点、社区商圈配套中,采取预留相应位置和面积用于开办或者引进小型实体书店,为其提供配套服务,给予政策优惠。支持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体育馆、特色街区等公共文体场馆配建或引入专业特色书店。

  (4)西安

  一是奖励性扶持大型、综合性书城,其营业面积须超过5000平方米,年销售收入不低于4000万元,扶持资金最多不超过200万元;二是对书店基础建设的贷款进行贴息,最多贴息50%,最高额度为30万元。三是普惠中小书店,对100平方米以上,领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5年以上,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3年以上的书店,每

  平方米每年补助100元。

  (5)温州对零售实体书店经营用房补助,鹿城区每平方米每月补助15元,瓯海区、龙湾区、经开区每平方米每月补助12元,洞头区每平方米每月补助10元。

  (6)北京市海淀区对引领全民阅读的文化服务活动和具有示范导向性的书店,予以一定补贴。根据活动、项目的实际投资额或营运成本确定当年补贴额度,每个单位最高不超过50万元。

  结合实际,我们可在网点建设方面争取的政策有:

  1、大型书城的补贴(如图书大厦),中小型书店中对社区店、校园店及机关店的补助。

  2、在与学校合作的校园店项目,要提高我们的要求,要能介入学校的馆配、教辅及教育装备、大中专教材业务等。

  3、降低商圈店的租金。

  4、对农村连锁网点建设项目和相关的物流、信息等配套项目给予补助;对农村网点给予奖励。

  5、新店的建设给予补助。

  二、实体书店创新经营支持政策

  《指导意见》中指出要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新华书店等国有实体书店大力发展新兴业态,支持大型书城升级改造,建设综合性文化体验消费中心;鼓励中小书店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做精做大细分市场;鼓励开办24小时书店,设立自动售书机等。同时《意见》指出要加强财税和金融扶持,对实体书店创新经营和特色中小书店转型发展通过奖励、贴息、项目补助等方式予以支持。

  各省出台的政策有:

  (1)成都

  贷款贴息:对有偿还能力的实体书店在建设、设备更新、扩大经营规模等项目中所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补贴。一家书店一年的最高贴息额不超过15万元,贴息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2)福建

  (一)补助:对书店提升基础性建设或重要发展的项目,按实际投资额或运营成本确定的金额不超过30%的额度给予资助。每个书店

  补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20万元。

  (二)贴息:对有偿还贷款能力的书店,根据其实施重大发展项目所需贷款的实际发生利息额,给予当年最高不超过该书店同年支付该项目贷款利息额50%的贴息补助。每个书店最高贴息金额原则上不超过20万元,贴息期限一般为一年,最多不超过三年。

  (3)温州

  对有偿还能力的实体书店在建设、技术改造、专业设备更新、部分产业项目等因业务发展所产生的银行贷款利息,予以补贴,贴息方式分为全额贴息和部分贴息,贴息期限原则上为1年,最多不超过3年。

  (4)武汉

  加大对实体书店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在汉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实体书店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开展无形资产抵(质)押贷款业务,为实体书店资金周转、扩大经营提供金融服务。扶持实体书店升级改造和品牌扩张。对于实体书店设备更新改造、数字发行平台建设、采购配送体系完善等项目,以及龙头实体书店以兼并、收购、加盟、连锁等形式扩大经营的,给予资金资助。

  (5)合肥

  2015年10月,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发布《2015年合肥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支持营业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不含仓库)的实体书店扩展阅读服务场所,增加服务项目。按改造项目计划投资额的20%给予资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6)海南

  2015年5月,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等联合下发《关于实体书店扶持资金申报的通知》,并在2015年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计划中拨出570万元用于扶持实体书店。其中,130万元用于扶持新华书店系统的网点改造。

  结合各省政策,可在以下方面争取:

  1、传统书店升级改造方面申请补助或者贴息贷款(乌海)。

  2、对于已形成的特色化、专业化、与大书城形成互补的城市书房予以奖励补助。

  3、对于流动售书车、自动售书机的购买给予补贴。

  三、发挥实体书店社会服务功能支持政策

  《意见》中提到鼓励实体书店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以实

  体书店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读书文化活动。对引领全民阅读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实体书店,政府应按一定标准给予财政扶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发放购书券,或对困难群众购书给于补贴。鼓励实体书店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拓展业务渠道。

  地方政策

  :

  (1)长沙

  鼓励实体书店参与书香长沙建设。同等条件下,补贴资金对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且影响广泛的实体书店倾斜。

  (2)成都

  阅读活动补助:对实体书店开展的各种引领文化风尚的全民阅读公益活动给予资金补助。补助金额为一项活动实际发生额的50%,最高不超过20万元。参加书展补助:对实体书店参加书展给予资金补助。参加国内书展,补助实际参展费用的50%,最高不超过5万元;参加国际书展,补助实际参展费用的50%,最高不超过15万元。

  (3)苏州

  对实体书店开展的阅读推广品牌活动给予资金资助,原则上每项补贴资金不超过2万元,每个书店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10万元。

  (4)天津

  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助、奖励等方式资助符合条件的实体书店。奖励主要适用于长期坚守发行业阵地,持续提供服务,具有较高的读者评价和社会影响力的书店,或具有“专”、“精”、“特”、“新”特色的书店,以及引领全民阅读、开展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5)武汉

  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实体书店发展。根据我市加快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有关规定,按照公平、择优原则,在政府举办的社会公益活动中,优先购买由实体书店承办的公益文化讲座、学术论坛、专题书展等特色文化活动。

  我的想法:

  1、申请全民阅读优秀项目补贴,如“图书大厦分享会”、“新华公益课堂”等公益活动给予资金扶持。

  2、发放全民阅读读书券,指定新华书店购买。

  四、其他

  《指导意见》中还指出要简化行政审批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落实单位和个人开办实体书店“先照后证”改革要求,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对实体书店开展其他经营业务的,提供便利的工商登记注册服务。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开办书店。要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加大“扫黄打非”和出版物市场管理力度,加强对出版单位、印刷企业、出版物批发市场、实体书店、网络书店、游商摊贩等的执法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决打击侵权盗版、制售非法出版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实体书店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及时对违规企业信息进行公示。规范图书市场秩序,完善图书市场价格管理机制,打击恶意打折、无序竞争行为,为实体书店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各省出台的政策有:

  (1)武汉

  优化实体书店市场环境。加强图书、音像等出版物市场综合执法,严厉打击盗版行为,严惩违法经营者,进一步规范出版物市场行业秩序。为标志性书城、大型书店开设绿色通道。相关部门对符合新闻出版业发展规划、对行业发展有引导推动作用的大型实体书店,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由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广电、财政、税务、住房保障房管、国土规划、物价、民政、金融监管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细化落实促进实体书店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我的想法:上级部门能完善图书市场价格管理机制,避免恶意打折竞争,对新书有一个价格保护期限,严打盗版制品。

  第三篇:金融业如何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面对当前实体经济有效供给与市场实际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中低端产品与服务产能过剩的同时,高端产品与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矛盾的化解指明了方向。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三去一降一补”,无一例外都需要金融的着力推进。因此,在“十三五”期间,江苏金融改革应立足于满足实体经济有效需

  求,提升金融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江苏真正落到实处。

  一、江苏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江苏gdp稳居全国第二,江苏金融在信贷投放、直接融资、保险保障等方面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1394亿元,位列全国第三。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江苏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对江苏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较高,对于加快转型发展形成一定制约。我国金融体系一直以国有大中型银行为主导,间接融资比重远大于直接融资。江苏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也不例外,贷款仍是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即使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实体经济的间接融资成本仍然较高。据2015年江苏银行业数据显示,江苏地区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普遍超过3.5%,农村金融机构甚至超过5%;企业贷款利率执行基准下浮的比例不足10%,多数企业贷款利率执行基准甚至上浮,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财务不规范及抵质押物不足,贷款利率普遍上浮幅度较大。融资成本的高企使得急需资金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难以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金融支持产业升级力度不够。出于资产安全的考虑,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要客户的服务定位,一定程度上造成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一方面,金融资源大量投入实力雄厚、有强担保或有资产抵押的大中型企业,对个体经济、“三农”、担保不充分的小微企业支持不足;另一方面,对传统行业和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投入较多的金融资源,对尚未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的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金融资源投入相对不足。金融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

  金融创新步伐需进一步加快,金融业态平衡发展有待加强。从金融创新看,江苏地区直接融资发行规模呈快速增长势头,直接融资的规模和增速均位居全国前列。尽管如此,面对融资主体不断提出的多

  样化融资需求,江苏金融产品的创新仍有较大空间。现阶段,江苏地区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依靠规模扩张和存贷款利差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和盈利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整体仍不高,投资银行、金融市场等社会化融资业务还需加快发展,轻资产企业在金融支持的可获得性上存在一定困难,创新业务的品种、渠道和内容都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从金融业态现状看,江苏有一定优势,但各种业态发展不平衡,与江苏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比如,江苏保险业的业务创新深度与国内一些发展较好城市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江苏金融租赁业具备规模的金融租赁公司数量不多,群体有待进一步壮大。

  金融风险传导扩散,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加大。江苏社会融资规模逐年上升,但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经济运行环境下,一些地区和企业的风险不断暴露。局部地区担保链风险集聚并爆发,且有蔓延迹象;钢铁、船舶、建材等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先后暴露,并向上下游企业扩散;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上升,并逐渐向大型企业蔓延;部分效益不佳企业占用大量银行资源,依靠外部融资借新还旧,债务规模越滚越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有所显现;少数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高企,部分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出现倒闭的情况。随着金融风险的传导、扩散,江苏金融机构也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资产质量压力。

  二、推进江苏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总体方向

  当前,江苏实体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金融资本的着力推进至关重要。江苏金融改革要以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出发点,重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加强对各类资本流动的规范引导,不断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

  畅通拓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渠道。坚持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为核心,以完善江苏当前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深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市场化程度、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小微企业融资体系为着力点,优化政策资源和金融资源的配置,充分发挥好金融的杠杆、工具作用,全面助推江苏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

  找准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的发展方向。要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为金融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准确把握江苏金融改革创新的目标和方向,不断丰富金融市场层次,持续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规范金融市场秩序,简化并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效率。

  拓宽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活动的有效路径。资本的逐利性使得大量民间资本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流向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领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低水平扩张和产能结构性过剩的矛盾,造成资源错配进而导致资源浪费,也给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潜在风险。江苏金融改革应充分利用好民间资本活跃度高这一优势,规范民间资本投资方式和机制,激发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引导民间资本合法有效地参与实体经济发展,为金融支持实体发展提供多渠道资金来源。

  三、推进江苏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策略

  1.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能力

  提高融资成本实惠向经济实体传导的有效性。推动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在足够多元的市场主体和丰富的金融产品服务下,促进市场信息的有效流通共享,创造条件强化实体经济对融资主体和产品的知悉、评价和选择能力,确保经济实体分享到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带来的融资成本实惠。

  加强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切实降低经济实体融资的担保成本。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运行需要,扩大现有抵押、质押品认定范围,推广各类型收益权、实物生产资料的抵押、质押贷款创新,推动风险担保基金建设,通过政府担保基金、企业集群担保基金等方式,形成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融资风险共同体,降低小微担保融资成本。创新融资还款方式,切实降低经济实体接续融资成本。鼓励金融机构开发设计“年审制”、循环贷款、“无间贷”等符合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还款方式,解决期限错配问题,减少融资过程中的结构性摩擦,降低小微企业接续融资成本。华夏银行针对小微企业推出的“网络贷”、“年审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就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降低经济实体融资信用成本。加快推进小微企业信息平台、信用评价、融资担保和风险分担体系的建设,健全小微企业服务中心组织,搭建完善的金融信用平台,不断缓解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努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信用成本。

  2.优化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不断加大金融支持产业升级力度

  优化配置金融资源,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经济任务的进程中,金融业要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和江苏未来产业空间布局,制定更具导向性的融资政策,持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充分了解产业发展所处阶段、面临瓶颈和金融需求,重点对升级转型、技术创新以及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融资需求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对落后行业,尤其是“两高一剩”行业,以及落后产能、技术水平低下的企业,逐步限制金融支持并适时退出,倒逼传统行业进行转型升级。

  扩大有效供给,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行业、生命医药行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立科技贷款绿色通道。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与绿色信贷领域的金融服务,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工业融资产品创新,鼓励发展能效融资、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排污权抵押、碳排放权抵押等绿色信贷业务,积极支持国家政策鼓励专业技术突出、管理规范的节能服务公司、节能减排工程承包企业、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企业发展。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大力推动创业金融成长,解决初创企业者的融资困难。为创业创新企业提供结算、信贷、咨询等全流程、标准化的金融服务,针对具有广阔成长空间的项目和契合政府发展政策的企业优先提供金融服务。

  加大薄弱环节金融投入,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引导和调动金融机构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和投入,有针对性地制定特色化经营、个性化服务、差异化竞争的发展战略;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在产业集群区域、小微企业聚集区成立特色支行、专营机构、科技企业专业服务机构、金融事业部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完善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民营

  经济、小微企业、“三农”经济等经济实体资金需求的可获得性;引导村镇中小金融机构、专业化金融服务公司和平台找准市场定位,鼓励其专注于为民营经济、小微企业、“三农”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与服务;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在做好部分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同时,在省内积极开展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业务。

  3.培育多元化金融供给主体,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增强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银行业竞争和创新力。进一步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建立健全同目前市场形势与政策规定相适应、兼具协调机制的管理体系。一是发挥银行业产品创新研发优势,创新金融工具。引导银行业重视金融工具的创新,拓宽金融资本支持实体经济的渠道,鼓励银行业创新开发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产品。二是顺应消费信贷和第三产业特点,稳步推进非耐用品的消费信贷、分期付款发展,加快发展消费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科技金融、服务金融等多元化的融资工具。三是发挥银行业信息技术优势,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加快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借鉴移动互联的平台思维,搭建以互联网平台为主的服务网络,加快设计移动银行客户端,突破传统物理网点的束缚,实现客户的流动性获取与管理。

  加快普惠金融推广,构建多层次供给体系。发挥各类型金融机构的优势,找准市场定位,构建多层次、全方位覆盖的普惠金融体系。引导银行业强化区域金融服务,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发行小微金融债;有效发挥各类新型机构的互补优势,进一步丰富江苏金融业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多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引导民间资本规范发展,有效补充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健全和完善民间资本监管机制,加快小贷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民间资本登记管理中心、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建设。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和配套机制,引导更多具备条件的民间资

  本进入金融领域。

  4.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全力维护金融稳定

  在推进江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风险,金融业资产质量势必面临严峻考验。因此,要深化金融监管协调改革,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一是加强过剩产能和行业的风险管控。重点加强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严重过剩和潜在过剩行业的信贷风险监测分析,不断提高风险监测水平和监测数据质量,准确及时掌握风险状况,加强风险监测预警。二是创新风险化解手段,区别对待不同阶段的困难企业,探索资产证券化、贷转债、贷转优先股等方式化解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问题,确保金融业健康平稳发展。三是积极响应并配合地方政府推进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工作,不断完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顺利完成地方政府的债务置换,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第四篇:刺激实体经济发展

  发改委煞费苦心

  刺激实体经济发展

  发改委煞费苦心

  外需不振,产能过剩,这些因素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的原因。根据我国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今年GDP同比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如何刺激经济发展,激发企业活力,成为当前首要考虑的问题。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我国将采取措施,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最需要加强的,就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确保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而且要利用好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资金。一定要落实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优惠政策。

  其次,研究鼓励优势企业加快兼并重组的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品牌建设,增强海外发展能力,支持企业做优做强。发挥好大企业的支撑作用,鼓励大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从而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落实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

  施,及时完善细化政策。首先,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等领域,推出一批示范项目,然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不能让企业的发展卡在资金流上。

  另外,还需要抓紧修订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目录,加强涉企收费秩序的整治规范,进一步清理银行业不合理的收费项目,治理高收费行为。

  近期,发改委和相关部门为了经济发展做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对于中小微企业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相信许多中小微企业都能乘此东风,在自己的创业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通畅。

  第五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工作的总方略、总要求和总目标,全方位推进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主渠道和主措施,而农村的创新发展与和谐构建是其中的重点、难点、出发点,也是必须全力攻克的突破点。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主导思路和省委党校讲座的要义,结合近几年来我在农村工作的实践经验,我就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乡镇经济的发展做一简单论述。

  一、认真分析当前农村经济现状,深刻总结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一系列惠民政策相继出台。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融合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近年来制在定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强农惠农政策,采取的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举措:一是全面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终结了2600多年农民种地缴纳税收的历史;二是实行粮食、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和燃油补贴等农业补贴制度,开创了直接补贴农民的历史先河,农村进入“零赋税”时代;三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农田永久划定赋予农民更充分的土地承包权,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提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四是全面放活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迈出了农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五是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六是普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减轻了农民看病难,就医难的负担;七是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筑了困难农民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八是不断加快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八个方面的重大举措,基本构建起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初步搭建起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正在形成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当然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好的一面,更要深刻关注所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一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难度大,农村对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迫切需求与投入困难之间矛盾突出。二是农村社会事业仍十分落后,农村居民综合素质及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加大。三是农村行政、执法体系尚未完善,责权不相配套,致使农村工作常处于“不得不为,为之不得”的尴尬境地,其威信大打折扣。四是农村经济整体发展缓慢,使得农村产能低下,农民增收困难。

  二、发挥区域优势,抢抓战略机遇,创新农村经济建设。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应从以

  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建造符合地方乡镇的工业园区,根据乡镇的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建立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鲜明的乡镇工业小区,我们知道一个工业小区就是一个增长极。在乡镇工业小区的强力拉动下,增加乡镇的财政收入,这个将有利于实现农户生产产品,企业定价定期收购农产品,降低了世界大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对农户生产农产品的积极性,使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的保护。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处在城乡交汇点,既是城市梯次结构的基点,也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中心,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对于

  当前启动国内市场具有现实作用,更对内需长期持续扩张、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三农”问题加快解决具有战略意义,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小城镇建设,应当成为实施扩大内需方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作为一项战略举措切实加以推进。十七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镇建设,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三是着力实现五个战略性转变。第一,在开发思路上,由夯实基础向谋求突破转变。“十二五”及到2020年期间,农村经济发将进入全面深入推进的第二阶段,推进的总体思路应当由“夯实基础”向“力求突破”转变,其核心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步伐,保持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在缩小与城市经济水平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实现转折性突破,最终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上实现实质性突破。第二,在开发模式上,由以资源型为主向以加工制造型为主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要着力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但不能长期依赖于资源产品的输出,要防止陷入“资源陷阱”。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进程,促使产业结构由资源开发型向加工制造型

  转变,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竞争力强、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三,在开发机制上,由政府为主向政府支持引导与市场机制共同推动转变。要把政府支持引导与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相应的投资引导措施,鼓励、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形成多元化开发的格局。第四,在开发目标上,由单纯的经济发展向更加重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转变。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与经济的全面发展。应该承认,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经济发展的差距将长期存在,但在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以及人居环境方面应该有大的迈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应当接近全国其他地区乃至均等化,使全体人民平等享有发展的权利,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最终目标是在人均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的同时,居民综合生活质量趋于平衡。第五,在开发重点上,由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向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体系为核心转变。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要务,在继续完善西部地区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应着力增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特色优势产业,继续发展壮大能源及化学工业、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业、特色农牧业及加工业等资源型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非资源型现代优势产业,积极扶持培育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承接其他地区产业转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规划发展一批重点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促使产业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三、遵循农村经济发展原则,构筑和谐社会主义社会。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坚持立足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方针,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全面稳定发展,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安全奠

  定坚实基础。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坚

  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调控和引导,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调整不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党管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保持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形成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强大合力。

  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

  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方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村经济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改革,加快发展,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努力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推荐访问:关于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的建议 关于在新形势下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新形势下 扶持 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