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调研报告6篇

时间:2022-08-20 18:10:03 来源:网友投稿

文化振兴调研报告6篇文化振兴调研报告 056│CULTURALTOURISM 文旅如何在旅游开发大格局中融入文化元素,凸显特色文化内涵,助力乡村振兴,是一项重要课题。湖北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振兴调研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文化振兴调研报告6篇

篇一:文化振兴调研报告

6│ CULTURAL TOURISM

  文旅如何在旅游开发大格局中融入文化元素,凸显特色文化内涵,助力乡村振兴,是一项重要课题。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理论研究、文艺创作演出、非遗保护专业人员与钟祥市莫愁村文化旅游景区联合组成课题组,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莫愁村基本情况莫愁村所在的湖北省钟祥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700多年。明嘉靖皇帝取“钟聚祥瑞”之意,赐名“钟祥”并升为承天府,与顺天府(北京)、应天府(南京)并为明朝三大直辖府。楚文化、明文化、长寿文化源远流长,造就了楚辞文学家宋玉、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等一批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莫愁村文化旅游景区位于钟祥市东北角,其北邻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南依国家湿地公园莫愁湖,人文、生态环境优越,适合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莫愁村的发展理念是:让农民富、让农业活、让农村兴。莫愁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既强强联合,又相辅相成。课题组挖掘整理莫愁村当地文化资源,用文化提升旅游品味,以优秀文人资源为主干,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莫愁村旅游经济发展中,精心打造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旅游精品。兴建乡村文化场兴建莫愁村古戏台。集荆楚民俗演艺、传统戏曲演出、现代歌舞演艺为一体。兴建帝君祠。作为弘扬传统道德、乡土精神的重要文化基地,以明嘉靖皇帝为父母修建明显陵时的“大礼仪”事件以及嘉靖南巡承天府为历史背景,将嘉靖皇帝在位期间为钟祥作出的相关贡献以及为父修建明显陵等历史事件,深度考研和重组,传播孝道文化。建设余秀华工作室。对本土文化名人余秀华的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展陈手段进行完整诠释。传播本土文学,根植乡村道德感情。打造荆楚集市。保护、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杨楼子塆老榨坊”系列作坊和“来凤漆筷坊”等系列匠坊,通过活化传统民间艺术资源,推进民俗“网红”、文化创意等特色文化产业形成聚集。建设兰台书吧。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文化阅读场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满足游客和市民的文化休闲需求。修复文化古建筑——武郡书院。让钟祥的文物借助旅游业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古戏台常年开展民俗演艺活动。在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的指导下,在莫愁村成立以当地优秀民间艺人组成的50人演艺团队,创作文艺节目,指导民间艺人排练和作品打磨提高,开展常态化的民俗演艺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开展各类民俗文化表演。组织当地特色的海马舞、采莲船等民间艺术演出,常态化地开展各类文化体验活动。展现本土文学成果。通过对余秀华的“无畏”精神以及其文学创作历程进行深度呈现,展现本土文学艺术涵养,传播本土文学作家的文化精神,打造本土乡村文学的集中展示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兰台书吧建成以来,莫愁村景区周边村民人均年阅读量达到4.86本,人均每天阅读时间达到14.5分钟。培养以读书为荣,让读书成为一种乐趣、一种时尚、一种习惯,营造“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氛围。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企业搭建平台,促进能人返乡,创业致富。对旅游服务店铺提供“不收取租金、提供创业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能人进驻创业,提供经营技能扶持,优先确保附近农民和下岗人员经培训上岗安置就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以湖北省钟祥市莫愁村为例文/杜旭东2018年,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组建,各地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也陆续完成,文旅融合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中央及各地对文旅融合的推动力度加大,文旅融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文旅融合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率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057CULTURAL

 MONTHLY │ 文化月刊业,提供近1000个工作岗位。直接或间接带动创业、就业岗位30000余个。政企联动宣传,吸引市民下乡,旅游休闲体验。通过“寻觅乡愁”主题宣传引导,将目标锁定在城市自驾车客群,让城里人下乡感受乡土民俗,收获特色旅游生态产品,莫愁村被评为“湖北省乡村旅游后备箱示范基地”。

 打造农产品公共品牌,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立足钟祥“世界长寿之乡”品牌,建设“钟祥长寿食材展览馆”和“长寿集市”平台,为当地30余家农企、农户提供销售平台,授权50多项“三品一标”农产品和特色传统小吃共享莫愁村品牌。注册“寿·品·集”农产品公共品牌商标,启动钟祥乡镇“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开发、仓储物流和上行电商平台建设。搭建农创团队,孵化“新农人、手艺人”走出去。挖掘优秀农人、传统匠人,成立农创团队,免费提供产品价值梳理、品牌形象规划、产品包装设计、产品展陈设计等服务,已完成50多项加工业产品的初步整合包装,陆续走向省内外市场。嫁接农业基地,建设莫愁自然农场,重塑农业原生态价值标杆。优选当地初级农产品基地,实行集中采购和加工,提升农业基地综合效益。“莫愁自然农场”通过自然农法的实践,重塑农业原生态价值标杆,转变生产方式,进行示范推广,带动当地农业走上原生态、绿色、健康、安全的供给侧改革之路。开设研学旅行大课堂,传承乡土文化。以自然农耕教育、传统民艺体验、经典国学授课为主要内容,兴建学生公寓、阳春岛、桃园、百岁湾、亲子乐园等。一次性满足500人规模的研学旅行团队开展研习旅学活动。莫愁村文旅融合发展的主要成效和经验主要成效一是文旅融合后,莫愁老街组团正式开放以来,共接待游客600万余人,非长假、非节庆时期国内游客流量超过同类型景区。国庆、元旦、春节长假期间的游客量超过省内传统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功带动钟祥旅游进入中国旅游第一梯队。二是莫愁村的火爆,吸引了来自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中国旅游报及省内外逾百家知名媒体的争相报道和热议,也在省内旅游市场掀起了一股“钟祥旅游、小村大梦”的热潮。三是莫愁村被纳入国家重点旅游项目库,评列为“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湖北省旅游示范品牌”“湖北省新地标”“湖北省乡村旅游后备箱示范工程”等,为湖北中部旅游的崛起树立了标杆,正在深刻影响湖北旅游发展的格局,为湖北“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新的模式。发展经验莫愁村以“民俗文化传习、荆楚文化体验、农耕文化教育、艺术创作基地、田园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康体”为主要旅游功能内容,通过“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服务业、旅游+工业、旅游+艺术、旅游+养生”等系列产业要素的构建,推动以“文旅融合、长寿产业”“文旅融合、绿色发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建设,按照三生(生产、生态、生活)、三业(农业、加工业、服务业)为标准来建设打造的全功能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开创湖北省“内容体验型”的旅游景区,引起行业强烈反响,树立了“荆楚原乡,长寿源地”的旅游景区品牌。为湖北传统旅游景区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新的模式。莫愁村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莫愁村将继续探索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挖掘荆楚文化资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让璀璨的荆楚文化与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入融合,从而释放新动能、催生新业态、焕发新生机、带来新机遇。通过搭建平台、嫁接资源、提供协助等一系列手段,充分调动和扩大当地外出农民回乡创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政企联动、市场运作等形成有效的常态化、可持续的运营机制,为莫愁村“旅游扶贫、乡村振兴”发展基地巩固提升和长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力争三年内在莫愁村的持续带动下,旅游人次突破1000万,直接创造就业岗位6000个,直接和间接创税3亿元以上,拉动相关产业30亿元以上。带动“农旅、文旅融合”的产业耦合形成,实现钟祥“一产、二产、三产”跨越式升级发展,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建设的“湖北模式,全国样本”。作者单位:湖北省群众艺术馆(责任编辑:谯娇)

篇二:文化振兴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 促进乡村振兴 ー一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理念,这是今后一段时期统领我国农村发展的总纲领。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要求,对如何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新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带头振兴乡村文化,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以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发展文化产业,要注重基础,筑牢文化产业的根基;注重传承,提升文化产业的内涵;注重引领,用文化产业培育乡风文明;注重人才,充实发展文化产业的力量。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振兴乡村文化要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总体要求,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产业,本次调研通过本地史料收集、实地走访与外出考察等相结合的调研方式,深人细致开展研究。

 一、文化产业的现状 (一)文化基础设施现状 ***镇综合文化站成立于 1979 年。***镇文化站站舍面积 500 平米,室外活动场所 400 平米。其中:电子阅览室 40 平米,图书室 80 平米,多功能厅 80 平米,培训室 40 平米,办公室 4 间 80 平米,其他 80 平米。剧院 1 座 1500 平米,设有宣传橱窗、板报栏,电子显示屏。文化站(农民文化官)建筑颇具气势,美观大方。106 国道穿镇而过,交通便利,文化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文化站“三室一厅”建设,各项培训、展览、体育建设设备齐全。站办图书室藏书 8500 册,报刊 10 种,书柜 12 个,大阅览桌 1 台,座椅 30 个。文化官设有排练室大厅 120 平方米,备有使各设施。诗联书画字会、民间音乐协会建有书画室和音乐室。镇区近年

 改造完成,路面十净整洁,绿化覆盖率高,设有法制宣传一条街。由文化站出版的刊物《大其育闻》获得全市优秀诗集(已出版第 10 集),步“湖北省诗肤文化镇称号。2015 年荣获“中国楹联文化镇”称号。17 年大被评为大冶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镇文化站评为全镇服城市创建先进单位,2018 年获得“湖北省最美文化站”称号,在全省乡镇文化站综合排名第 12 位。

 (二)文化资源现状 ***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风光秀丽,素有“鼓书之乡”和“山水园林城镇”之美誉。这里是鄂东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是辛亥革命元勋曹亚伯的出生地,也是著名的大冶兵暴策源地,拥有湖北省较大的 3 亿年地质史的富家山天然溶洞群、五里界东周古城遗址、原生态水南湾古民居群、柯大兴古民居群和八流古民居群。主要文化体育资原如下:

 1、红色文化。大革命时期,***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积极组织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壮怀激烈、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为国捐躯的烈士达 1000多人,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辛亥革命元勋曹亚伯、鄂东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一曹家堍党支部,也造就了曹样仁高级将领及曹玉阶等众多革命英雄,烈士们以凡心碧血谱写了一曲曲壮美动人的赞歌。***镇有主要革命遗址 7 处,著名革命烈士故居 10 余处。其中:革命遗址主要有辛亥革命元勋曹亚伯故居、曹家塊村鄂东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曹家堍村“大冶兵暴”策划地旧址、曹家塊村中心县委联席会议旧址、湾龙山文化促进社遗址、富家山革命根据地、小箕山(石应高村、小箕铺村)革命烈士墓群、小箕铺村邹子言湾革命烈土墓群;著名革命花烈有:曹家堍村“辛亥革命元勋”曹亚伯以及曹壮父、曹玉阶,三角付寅公湾曹祥仁,新屋下村对梅堍湾曹稀,后畈村良才湾侯政、侯中英,用湾村

 曹振亚,叶家庄村曹大骏,八流村下徐湾徐策,石应高村石海山等。

 2、历史文化资源。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4 处(五里界东周古城遗址、老猪林新石器遗址、大谷垴旧石器遗址、水南湾明清古民居),黄石市市保单位 11 家,大冶市市保单位 4 家,是我市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乡镇。一是省保单位五里界古城遗址。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早在西周时期就存在大规模的铜矿开采和冶炼,距今已有 3000 多年,总面积近 15 万平方米,是当时鄂东南地区的第一座古城,也是春秋时期铜矿开采、冶炼、仓储转运、管理的重要场所,五里界城作为一个具有专门功能的古城,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冶地区是古代重要的产铜基地,在我国的矿治文化的研究中,与铜绿山古矿遗址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是水南湾古民居和柯大兴、八流古民居村落,境内的水南湾古民居位于***镇东山山麓,水南湾古民居的“三雕”艺术精湛,木雕、砖雕、石雕,题材广泛,构图别致,寓意深刻,无不体现了先祖对子孙的教化思想,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水南湾古民居在建造中留下的动人传说,数百年来广为流传。水南湾古民居是一座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全村五百余户,两千余人,依山傍水,方圆百里,闻名遐迩。

 3、民间传统文化。近年来,全镇 24 个村、2 个社区建立了 80 多支民间文艺队伍,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群众文化生活十分丰富。目前,全镇有文艺人才 160 多人,诗联学会会员 200 多人,有国家级作家曹建勋、邹晓芳,其中曹茂海的《大冶兵暴》、《曹亚伯传》,石大家的《水游英雄赞》享誉省内外。全镇村村有腰鼓、秧歌和舞蹈、舞龙舞狮等文艺表演团队,村村有文艺志愿者。上世纪 80 年代,***镇曾被誉为湖北省“鼓书艺术之乡”。

 4、体育资源。***镇按照“八个一"的要求,在建设文化堂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体育广场,2015 年建成 15 家,2016 年建成 15 家,2017

 年建成 13 家,合计建成 43 家文化礼堂和体育广场。近年来全镇已建成文体广场 150 余家,成立篮球队等各类体育组织 50 多个,积极举办体育賽事活动。充分利用假日召集四邻八乡举办农民篮球友谊赛、舞龙舞狮活动和爱心接力行动等等。每達节日,热闹非凡,聚集人气,群众远离牌桌,呈现出良好的新农村新风尚。为贯彻执行《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发展生态休闲产业,湖北省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已投贸 4000 余万建成了 8000 多米标准健身登山步道,步道周边景点众多,环境优美,已吸引了众多登山爱好者体育锻炼、体闲旅游。鑫东登山步道与国家级登山步道父子山相连接,正在建设环父子山 8800 米绿色自行车车道,建成后将是我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广泛的为全市人民服务。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队伍。一是乡镇文化站建设带动力不强,镇域文化设施单一;二是缺乏高水平的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三是老百姓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薄弱,对文化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規划不系统、不完整。虽然我镇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优秀文化所赖以生存的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但文化产业的定位、发展规划尚未形成。对我镇的文化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不透彻,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缺乏深人的探索。没有围绕文化产业进一步充分挖掘文化旅游内涵,也没有打造出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品牌来充分发挥我镇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作用,更别说引人企业投人来发展文化产。

 (三)文化产业培育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市场活カ不明显。从目前的体制和情况来看,文化事业的发展紧紧依靠镇财政的支持,而没有上级财政的支持,导致公共基础文化设施不齐全缺乏人力、物力、财力和场所等。对文化产业的开发、舞台精品艺术的打造及文化人才的激励等

 方面经费无保障,导致传承、深人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困难重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文化产业挖掘开发不够。我镇对文化产业虽有一定的重视,但是特色资源的深度开发还远远不够,并未充分的挖掘到我镇文化的特色和精髓,导致营造的文化氛围不浓,没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意识,缺少思考,缺乏创新,未能大规模开发壮大经营性文化产业,商业效益没有完全显现。

 三、文化产业发展建议与对策 弘扬优秀文化资源,对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激发创业创新热情,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意义。

 (一)注重基础,筑牢文化产业根基。一是提高对文化资源保护的认识。在乡村振兴中,要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公众和全社会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和传承保护意识,培养公众对文化的认同,增强责任意识和保护意识,更好地发挥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二是建立并完善文化资源保护机制。对当地的自然生态保护进行长远规划,对古建筑实行保护并且完善配套设施,组织专家对当地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论证。加强管理保护,严惩破坏文化资源的行为。同时设置合理有效的专项资金,保证文化传承和保护中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三是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创建多元化投资机制,开发特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市场建设”等要求,认真分析我镇的文化资源优势,理清我镇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指导和引领全镇文化产业发股。

 (二)注重传承,提升文化产业内涵。一是发挥民俗文化作用。积极利用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正能量,把传统道德束与村民自律、村组织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和谐稳定;使优秀民俗成为乡村公共活动的平

 台资源,在文化上有传承,在发展中有凝聚和认同;在自觉传承民风民俗的基础上发展产业,使农民在家门口致富,使乡村成为宜业 T 居的新家园。二是传承各种传统技艺。国家规定小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必须掌握一门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技能,目的就在于让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要联合教育部、共青团组织规划建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文化基地,组织开展传统技艺等相关实践活动,让中小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感。

 三是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依托我镇特色文化产业园,在引进相关文化项目、文旅企业的同时,培育壮大特色文化产业骨干项目,联系相关机构为我镇进行文旅景点路线规划设计,综合开发旅游资源,做好各类资源的展演、展示活动。保护好文化遗产,加大对水南湾、柯大兴、八流三大古民居修复管理和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利用湖北师范大学鄂东古村落研究所水南湾工作站,发挥高校资源和平台推介水南湾古民居旅游资源。着力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文化产业品牌,把文化产业融人乡村旅游之中,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三)注重引领,用文化产业培育乡风文明 一是用好农村文化礼堂。充分发挥现有农村文化礼堂作用,以通俗易懂、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地方实践。围绕移风易俗、诚信建设,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融人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二是发挥党员引领作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带头培育和树立良好的家风,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带头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争当家庭文明建设的先行者,发挥旗帜引领作用,从而促进乡风更文明。

 三是发挥新乡贤作用。培育新乡贤文化,以德高望重的退休还乡官

 员、耕读故土的贤人志士、农村的优秀基层干部、家乡的道德模范和热爱家乡、反哺桑梓的企业家等“新乡贤”为楷模,加强学习和立传,形成良好氛围。要积极引导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搭建乡贤议事平台,建立乡贤联络机制,畅通乡贤与乡村信息的互联互通,激发乡贤参与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内驱力。

 (四)注重人才,充实发展文化产业力量一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加快实施文化产业重点工程,推进城镇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建设项目,并不断完善文化功能配套设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二是积极引进和培育文化人才。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是关键。目前,农村文化专业人才不足,文化创新、经营管理人才奇缺,树立人才是文化资源第一要素的观念,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推荐选拔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创业环境。一是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队伍建设;二是加强村级文化协管员(文物保护员)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各类群众文化团队建设;四是加强乡村文化旅游队伍建设。同时,创新开展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培训,将其纳人各级文化队伍培训计划,加强考核和管理,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五)注重特色,发展文化产业一是整合文化资源。利用文化站、文联协会、文明创建等优势和平台,充分挖掘大箕诗词、木雕石雕砖雕、水南湾石应高楚剧、湖北省重点老苏区等特色文化资源,整合鄂东南第一农村支部等红色资源、水南湾和柯大兴古民居青色资源、***鼓书等传统文化资源。对特色文化资源、红色资源、青色资源、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综合设计,构建全方位、多媒体、立体化的大宣传格局,打造本土特色文化品牌。二是壮大文化产业。立足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对接我市“一区多园”发展规划,调整产业发展方向,依托象有形艺术品雕塑等项目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打造农旅创新、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示范

 点,促进工业园向特色文化产业园转变,与生态文化旅游业形成联动效应,逐步打造现代化文化魅力小镇。

篇三:文化振兴调研报告

文化振兴调研报告

 一、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的进展 (一)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一是建成区级“ 两馆”。

 。争取并投入 2000 万元对 X 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进行改造装修、购置设施设备,公开招聘文化系统辅助人员 24 名。同时,按照图书馆总分馆制要求,在市局、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 X 镇、X 乡等 4 家乡镇图书分馆,在 X 社区、X 社区等 5 家社区设立图书服务点,配备借还阅览设备,开通网络化、数字化文献资源服务,实现总馆、分馆和服务点之间“馆际互借、通借通还”。

 二是公共文化阵地提档升级。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大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X 镇、X 乡等 7 个文化站独立建站、功能齐全,免费向群众开放;X 镇文化站正在建设中。支持帮助 X 镇文化站就近与社区文化阵地共建共享。全区 106 个村(社区)已有 98 个按照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九个一”建设要求进行功能和服务的改造,其余 8 个村(社区)因高铁建设拆迁等原因正在新建。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或自筹资金的形式向基层配发电脑、桌椅,建成标准化乡镇、村(社区)电子阅览室 60 个。全区巩固完善农村数字卫星农书屋 104 个、农村固定电影放映室 12 个。每年为乡镇、村(社区)图书阅览室配发价值 10 万元的图书、光盘。

 三是完善信息资源设施设备。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共享工程覆盖范围,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宽带网络全覆盖,无线 WiFi 网络服务逐步完善,信息化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小区网络入户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入户率逐年提升。投入 48 万元为 900 户远郊住户办理了“户户通”,并协调市广电网络公司做好辖区广播电视普及维护,群众在家上网、看电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四是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 4 期 200 人的文化专兼职人员或文艺爱好者技能培训班,并选派 1—2 名文化管理人才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提升整体队伍素质水平、增强业务能力。截至目前,共培育发展 378 支业余群众文艺团队,其中星级群众文艺团队 17 支,拥有剪纸、刺绣、唱歌、跳舞、编创等技能的文艺人才 50 多人。组建完善包含 1339 名志愿者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作为文艺人才后备库。基本健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人员稳定、一专多能、门类齐全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

 (二)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

 一是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低于 42 小时,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文艺技能培训。年均举办“X”广场演出20 场;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 60 场;指导基层组织文艺演出、比赛、全民阅读等活动 300 多场。每年联合 X

 京剧院、市文化艺术团及 X 星级民间文艺团队在村(社区)、中小学校或慈善机构开展文化服务和文艺演出活动 100 多场。联系市辖电影公司到我区放映电影年均 1000 多场。全区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 1 场电影、全年观看 3 场以上文艺或戏剧演出的目标。

 二是组织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连续 3 年持续招募注册文化志愿者 1300 余人。累计发展星级群众文艺团队 17 支,其中五星级团队 3 支、四星级团队 6 支、三星级 8 支。每年开展文化宣传、文艺培训、作品创作、慰问演出、文化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 150 多次。文化志愿者典型带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志愿氛围日渐浓厚。

 三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挖掘乡土专家、草根明星,培养草根团队,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编创指导活动,不断生产贴近 X 区情、群众生活的作品。发展 9 支拥有固定活动场所、成员稳定、具备创作和演出能力的注册法人文艺团队,并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给予扶持。整合区级部门资源策划实施“文明相伴X”文艺作品创作“八大赛事”,形成了《X》《X》等原创歌曲、书画、舞蹈、曲艺、摄影、微电影等作品 1200 多个。四是推进文化旅游互融共促。结合乡村休闲旅游活动,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戏剧、美术、技艺、医药和民风民俗等搭建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挖掘推出刺绣、烫刻、剪纸、串珠等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商品。年均举办“桃花节”“旅游嘉年华”“葡萄

 节”等旅游节会活动 8 场,旅游搭台、文化唱戏、产品叫座,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公共文化方面。

 一是硬件设施重 重“ 建” 不重“ 管”。

 。一些乡镇的村级农家书屋存在被挤占甚至废弃的现象,书屋内图书种类不齐、更新缓慢,体育器材损坏后无人维修; 二是服务供给“ 曲高和寡”。

 。以“送文化下乡”为例,乡村电影放映已不再受村民追捧,部分文艺演出、讲座的内容不对群众“口味”,且缺乏受村民欢迎的原创性、群众性、地方性的文艺作品; 三是传统文化明显衰落。传统节庆和风俗在我区农村的氛围与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不少区域性非遗项目得不到及时挖掘与整理,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

 (二)在保障投入方面。

 一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组织和干部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看成“软指标”而非“硬任务”,工作主动性不高; 二是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中央等各级财政投入,我区多数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捉襟见肘。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空白; 三是人才支撑保障不够。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中心文化专干队伍存在兼职借用情况,工作力量不足、精力不够。

 农村严重的“空心化”,让乡村缺少文化活动创作者和参与者。

 (三)在文化与产业融合方面。

 一是农旅融合发展不足。政府对乡村文化产业还缺少专门政策与规划,现有政策散见于三产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相关文件,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在区级层面还是分行业规划、分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很难做到“结合”。

 二是特色农产品与文化元素结合不够。文化元素对乡村各产业渗透、对企业的支撑都不足。农村传统手工艺品、土特产的创意、设计、工艺、品牌水平都很初级,乡村旅游对乡土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发展业态单一,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够。

 三、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各级单位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视程度,把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并将工作成效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二是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将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的运维经费、乡镇文化站活动经费、工作经费一并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每年为农村地区非遗项目认定保护、乡土特色文化挖掘和文化品牌打造计划专项经费。同时通过乡村自筹、单位帮扶、社会募捐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三 是加强经费整合管理。整合乡镇的文化、卫

 生、教育、农业、党建、综治、体育等方面的宣传文化经费,形成统一的宣传文化经费管理和使用机制,做到文化资金专户、专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水平。

 (二)创新运行管理思路。

 一是加强设施配套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进行评估,整合添置基层宣传文化、科学教育等基础设施,着力抓好镇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家风家训馆、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与优化; 二是增强“ 文化下乡” 精准度。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内容,建立图书室互通、电子资源共享的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开展类似“你选书,我买单”、城乡文化社团的结对帮扶、非遗传承项目扶持等活动,征求满足乡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文化下乡精准化。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稳定的基层专干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有空编及时招录,将兼职人员尽量调整为专职,探索临聘民间文艺人才模式,充实基层文化站专技力量。并将文化专干培训纳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规划,切实提高其综合能力和服务意识。

 二是建强本地农民文化团体。通过活动开展,发现农民群众中的文化骨干、民间艺人、乡土艺术家,充分发挥村小师生在文化活动中的特殊作用,确保每个村有 1 名志愿者、1 个文化中心户、1 支民间文艺团队。在此基础上,每个乡镇应培育 1 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业余文体团队,拥有 1 个具备一定知名度的乡村文

 化品牌。

 三是做好本土优秀人才挖掘。开展利通区文艺人才的摸底、联系工作,建立“人才信息库”。用足用活各级文艺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尤其注重发现年纪轻、高素质、有能力的文艺创作人才。激发本土人才资源活力,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四)注重文化产业融合。

 一是加强文化创意结合。深挖某些乡镇、村办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为“地理标志产品”赋予深厚文化内涵,让产自该地的农产品、工艺品变得“背后有故事”。在产品设计、制作包装过程中植入文化元素,进行品牌营销创新,形成较高的商业附加值;二是讲好乡村旅游 故事。用乡村文化创意为农业和旅游业赋能,打造乡村文化乐园。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讲好自然和人文故事,建设有温度的美丽乡村,书写记得住的动人乡愁,提升我区乡村旅游的文化软实力; 三是做好社会资本参与准备。优化农村营商环境,稳定政策预期,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社会资本下乡的积极性。借助社会力量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库,扩大我区乡村文化项目的知名度,打造一批农文旅融合集聚区。

篇四:文化振兴调研报告

1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题目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职 称

 所在 学院

 课题来源

 课题 类型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结合文献综述,阐述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结果或取得什么效果,含理论、技术、应用以及经济、社会价值)

 :

 1.1 研究目的 当前对乡村振兴的研究多集中在乡村经济振兴、乡村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对于如何振兴乡村文化鲜有涉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满足农民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如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就显得特别重要。乡村文化的振兴必须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在这一前提下,本文从当前的乡村现状入手,探讨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以及面临的问题,寻找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以期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有益的借鉴 1.2 研究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任何时候都是最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文化的根脉在乡村,正如梁漱溟所说:“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的精神纽带,凝聚着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然而,随着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文化在多种因素冲击下日渐式微,呈现出衰落之势。因此,振兴乡村文化是当前乡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可附页)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国内连年混战,整个中国日益败落。在此背景下,以梁漱溟、晏阳初、费孝通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认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在农村,为此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乡村建设运动。他们怀着“拯救农村”“复兴农村”的抱负,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和探索,希望找出农村衰败的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以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令人遗憾的是,鉴于当时中

  - 2 - 国时局混乱,这些乡村建设运动都没有进行下去,其目标也都没有实现。但是,他们对当时乡村社会现状的分析,对于乡村出现的问题和走向的探讨和判断,以及他们所进行的道路探索都对当前乡村文化的振兴、“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镜鉴意义。

 目前,受到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广大农村地区呈现出多元文化态势。与此相呼应,当前学术界对于乡村文化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通过文献梳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极为丰富,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上百种。国内学者根据文化的诸多定义并结合乡村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文化”的内涵进行阐述。具有代表性的有“两分说”“三分说”两种观点。

 其一是“两分说”。赵旭东等认为,乡村文化侧重于那些展现乡村意境的因素,既有抽象无形的一面,比如村落社区中的集体诉求、交往原则、行为习惯,也表现为有形的物质层面,如民风民俗、典章制度及特定器物。其二是“三分说”。胡映兰认为,乡土文化并不仅仅是日常理解意义上的乡土精神文化,是在乡村中的长期共同生活里所形成的乡村特有、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总称,它包括三种具体形式:乡村物质文化、乡村规范文化、乡村表现文化。闰小沛等把乡村文化的内涵定义为“以广大农民为主体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总称”。

 由上可知,学界对乡村文化的界定还没有统一标准和统一定义,学者们对乡村文化内涵的解读也是见仁见智。本文认为,乡村文化是相对于城市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包括一整套关于价值观念、道德情感、处事方式、情感归宿等文化符号体系,它涵盖乡村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组织及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

 (二)乡村文化的价值 乡村文化的价值是乡村得以存在和延续的核心与精髓,支撑着村民的心灵归属。国内学者关于乡村文化价值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乡村文化的凝聚认同价值。历经千年积淀的乡村文化,具有凝聚地域内农民的功能。李娅认为,乡村文化具有粘合一定乡村地域内的社会成员的功能,使得他们在地缘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历史文化认同感,并且是“自愿认同”而非“强制性认同”。第二,乡村文化的治理价值。李三辉等从人类日常生活方面出发,认为乡村文化具有调适社会矛盾、治理社会的功能;徐学庆认为,乡村文化有助于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统一的治理体系,增强乡村治理的有效性。第三,乡村文化兼具多种价值。如学者艾莲认为乡村文化具有如下价值:保持文化多样性与原生态价值,文化事业与产业开发价值及塑造新农民的价值。吴理财等认为乡村文化除了文化

  - 3 - 本身的功能之外,还具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价值和功能。

 国内学术界关于乡村文化的价值研究成果颇丰,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结论趋同,多数学者都肯定乡村文化有着无比重要的价值,在稳定社会秩序、凝聚人心、承袭淳朴的乡风民风以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乡村文化的价值,赋予乡村文化以新的精神内涵,增强乡村文化影响力,凸显出乡村振兴视域下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性。

 (三)乡村文化遗产保护 乡村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的载体,是农民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单靠翔在其专著《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中详细分析了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和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开展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探索出新型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途径。张英魁、徐彩勤认为乡村文化价值的隐性与长期性和经济利益的显性与即时性二者之间的冲突是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必须要构建一种以政府为主体,有效协同社会与市场这两大主体的共治机制,方能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曹劲对此却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乡村遗产保护所依赖的主体力量既不是政府部门,也非专业人士,而是乡村原住民;强调有了村民的日常参与和维护,乡村遗产才有生命与活力。

 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发现,对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大都通过“问题一对策”式框架来阐述当前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虽然这类研究比较聚焦,但往往集中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对当前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

 (四)乡村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以文化信息为媒介内容的传播,是人类交流、开化的特殊形式,是传播的特殊范围之一。当前对乡村文化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乡村文化传播对农村、农民的影响。乡村文化传播对农民既有正面的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如猴博等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发现,电视媒介传播“文化信息”对农民的观念改变、乡风文明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着其他传播媒介无与伦比的优势。沙则认为,乡村文化传播过于强调传统文化传播的经济效益,使得乡村文化传播越来越远离日常生活形态的本真样貌。

 (2)乡村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其路径选择。陈楚洁等通过对江苏省J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指出当前有关乡村文化传播存在以大众传媒窄化乡村文化传播内涵的缺陷,进而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应当以农民的参与和认同为路径。而陈燕则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乡村文化存在差序传播,需要从政府维度、媒介维度、受众维度入手,整合与重构乡村文化变迁的差序格局或许可以弥合差距,重构乡村文

  - 4 - 化的传播生态。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围绕乡村文化的内涵、乡村文化的价值、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文化传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应当说,这些专家、学者关于乡村文化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我们研究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理论支撑。但是,目前国内学者仍多侧重于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3.选题研究的内容 (在毕业论文内容的基础上,说明其中须进行研究的具体理论、技术内容等)

 :

  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查阅文献研究得出:

 (1)乡村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美好生活的主观需要。

 (2)乡村文化振兴是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

 (3)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

 第二部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第三部分: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

 第四部分:如何解决困境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第五部分:结论。

 4.选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1 研究方法 4.1.1 文献综述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将涉及高中生学习倦怠、社会支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作为本研究的参考资料,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深入思考、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

 4.1.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拟采用的问卷内容是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以及建议,采取接纳性意见。

 4.3 选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 1 )乡村振兴必先提振乡村文化,通过乡村文化来为乡村振兴提供创新源泉并注入持久动力; ( 2 )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成、现状、特质的了解过程中,通过认知、省思和评判,

  - 5 - 体会到乡村文化的自身价值和独特优势,重新感知乡村文化的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

 5.研究进度安排:

 2020 年 10 月-12 月

 收集有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文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文献综述; 2021 年 1 月

 确定本研究拟采用的调查问卷:《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支持量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问卷》 2021 年 2 月-3 月

 选定本研究调查的样本,现场实测;收集数据、统计分析、整理资料,得出结论; 2021 年 4 月-5 月

 撰写并修改论文。

 6.主要参考文献:

 [1]吴晓林.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述评(2000-2010 年)[J].公共管理学报,2012(02). [2]郎友兴,陈文文.“扩”与“缩”的共进:变革社会中社区治理单元的重构——以杭州市江干区“省级社区治理与共服务创新试验区”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3]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一—1990 年代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J].开放导报,2004(06)

 .[4]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一—从基层实践看中国政治的特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2). [5]金太军,王运生.村民自治对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制度化重构[J].文史哲,2002(02). [6]王汉生,王一鸽.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J].社会学研究,2009(02). [7]姜晓萍,代珊珊.从二元结构到全景关照中国传统乡村治理研究的视角转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1). [8]何增科.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04). [9]何元增,杨立华.社会治理的范式变迁轨迹[J].重庆社会科学.2015(06). [10]吴家庆,苏海新.论我国乡村治理结构的现代化[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11]项继权.从“社队”到“社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J].理论月刊,2007(11). [12]杨嵘均,张浩书.农村区域发展非均衡性与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05).

  - 6 - [13]曹立前,尹吉东.治理转型:从传统乡村到新型农村社区[J].农村经济,2016(11). [14]徐勇.利益与体制:民主选举背后的变数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2).

 指导教师 意

 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系 意见

 系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教学副院长签名:

 年

  月

  日

篇五:文化振兴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及五年规划 3 篇 乡镇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及五年规划篇 1

 为深入了解我县乡村振兴工作的基本情况,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了由李秀侠副主任担任组长的调研组,对我县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活动采取了实地查看、入户走访、查阅资料和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县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十分重要的工作。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提出要高规格编制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使其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动力。按照统一安排部署,县发改委和县住建局分别牵头组织编制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政府采购程序,最终确定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公司中标我县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和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在县直有关部门和各镇的积极配合下,编制单位收集了较为系统的基础性资料,并深入镇村实地走访,全面了解各镇村实际发展情况和发展潜力,为科学编制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两项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多措并举,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

 企业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交流合作,着力做好优质小麦和大豆种子繁育推广、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与此同时,深入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着力打造百善镇柳孜文化园、柳孜运河码头遗址、老城石板街,韩村镇小李家红色旅游景区、双堆集镇红色教育基地等一批休闲旅游地,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二是加强环境治理,提升农村生态品质。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突出做好“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切实改变过去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并出台相关文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三是加强文化宣传,培育文明乡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创新平台载体,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活动质量,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四是依托村民自治,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以基层党建为核心,扎实推进抓党建促振兴。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开放式党校向镇村延伸,压实党建工作责任,统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干部及群众的教育培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不断增强乡村治理引领能力。同时,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五是统筹城乡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县人民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重点实施了城乡建设一体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环卫

 一体化等工作,同时,紧抓脱贫攻坚工作不放松,坚持精准施策,不断提升脱贫攻坚质量,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强化思想扶贫,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自主脱贫的志气和本领,逐步消除精神贫困。

  二、存在问题

  整体看来,我县实施乡村振兴工作开局良好,基础工作比较扎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体工作推进缓慢,统筹协调能力不足。

  二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协调,部分项目资金使用不够科学,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服务三农健康发展能力不足。

  三、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建议县人民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齐心协力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二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活力。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规范项目资金投入,切实提高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国家出台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机遇,积极储备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好项目。

 三是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加快推进村庄布点规划调整与实施工作,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南部次中心、刘桥新城等集中区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乡镇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及五年规划篇 2

 近年来,花山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切实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抓农村法治宣传教育。花山区司法局紧紧围绕“法律进乡村”,在全区组织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结合村居两委换届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扫黑除恶等相关工作的需要,重点宣传了村(居)民委员会选举章程以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关政策和“七五”普法知识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政策,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80 余场次、赠送法律书籍 30000 余册,开展法治讲座 100 余场次。

 抓乡村阵地建设。各乡镇、街道建立和完善乡村阵地建设,设立村民法治学校,定期开展普法讲座,建立法律书屋,为农民提供法律专业知识学习途径,设立法制宣传栏,及时更新宣传内容,满足农民日常法律知识需求。建立农村法律服务微信群,将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明白人、村民汇集到一个微信群中,通过“互联网+法律服务”的模式,解答农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

 的法律疑惑。定期协调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实现了把普法阵地建到农民家门口,打通法治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

 抓乡村普法骨干培训。各司法所要求各村开展对村支“两委”班子的法律法规政策培训。重点加强与农村生产生活、民主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尤其是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村骨干依法管理各项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抓法律服务。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普法教育,尤其在涉及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等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全面促进农村普法工作的开展,增强农村普法工作的实效。同时在全区各村实行“律师进社区”工作,确保一村有一名专职律师,为村委会及村民解答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服务。

 抓法律保障。在涉及农村邻里纠纷、打架斗殴、农民工劳动争议等案件纠纷处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调解组织的作用,对符合法律援助案件的农民简化程序和手续,优先受理农民维权案件,积极开辟农民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抓法治创建。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抓手,推进基层乡村民主法治建设。督促各村严格执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民主监督,建立相应的民主制度和规范,坚持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要求为标准,扎实工作,深入、持久地推进各村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提高依法治村水平。目前全区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 个——塘西街道团结村,省级“民主法

 治示范村”4 个,分别为塘西街道团结村及同意村,霍里街道苏李村及双板村。

  乡镇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及五年规划篇 3

 关于我县乡村文化振兴发展战略的调研报告

  —南江县政协党组

  由南江政协党组牵头,由县住建局、县农委、挡案局、文物局共同组成的调研组冒雨于 2018 年 7 月 5 日上午驱车来到兴马乡罗岗村村委会,听取了乡政府和罗岗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乡村文化建设情况的介绍,影像观摩,实地走访调查任家大院的保护现状。之前还分别对金碑村,白坪村等进行了调研,对金碑村史馆、农耕文化建设,贡茶产业的培育,白坪村民宅的修复改告,马家祠堂的修善启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由各级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协作,我县古村落古文化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此次调研目的:进一步通过实地调查任家大院古村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深入了解该大院的历史与发展,追溯古村落的文化渊源。同时,通过数据分析由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了解当代人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意识情况,并借鉴金碑、白坪老宅的保护措施,为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可行性措施。

  罗岗村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现状

  罗岗村距离兴马乡人民政府 12 公里,与通江接壤。村内有

 明清年间留下的任家大院古建筑,任氏家族三合院四合院共有七处,建筑独特,基本保存完好。明清时期任氏家族古碑墓群 3 处,康氏明代金字碑,符氏牌坊碑,石雕工艺精美绝伦。独有国家级珍稀树种葵花树,直径达 1.3 米,高 30 多米;古银杏树 4 株,直径均在 1 米以上,特别有一颗迎客松,矗立在罗岗村的最高处,守望着全村的每一个角落,招呼着过往的每一位客人,这些古树均已纳入国家挂牌保护。水泥路通村,泥碎路通户,已建平房51 座,重建川斗结构房 11 座。目前,南江县住建局已完成申报<传统文化村落保护项目>的资料编制工作。

  我县象罗岗任家大院古村落现有数量已经不多了,且分布范围分散。但保存基本完整、特色鲜明、历史文化价值高等特点,在历史文化遗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县对于古村落的保护,主要还处于探索阶段和对少数村庄的扶持,发展不平衡,差距大,起点低,建设与文化脱轨等,这应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高度重视。

  保护古村落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提升新农村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的质量,成为我县新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农村建设大环境下,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旅游文化资源的古村落,开展丰富的乡村旅游文化活动,对新农村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此次对罗岗村任家大院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文化发展的调研,分析古村落基础设施现状与文化的融合进

 行了分析、提出了修复保护,开发利用及参观旅游等问题,并提出建议思考。

  十九大报告提出古村落的保护与有效的旅游开发问题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下不可回避的问题。基于此,以我县兴马罗岗古村为例,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对任家大院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进行考察,对古村落、古墓群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优势实地调研.为古村落文化振兴提供了难逢的发展机遇。但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由于在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和误区,一些古村落传统的建筑风貌、淳朴的人文环境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古村落正面临着瓦解甚至消亡的危险。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体的古村落一旦毁坏,便意味着千百年来经过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消失,这种巨大的精神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因此加强古村落的保护受到了社会普遍的关注。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拥有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古村落的新农村建设中,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是必须面对的一个全新问题.在研究分析古村落保护开发中必须以当地村民为主体参与其中。千百年来,乡村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如春风吹拂大地,正焕发起广袤乡村的无限生机和蓬勃活力。如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文化引领促进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勾绘出新时代中国乡村

 文化小康的美丽画卷,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为之奋斗的目标。

  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因此,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既是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调研思考,共同感到,抓好乡村文化振兴,应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多方筹措资金,高标准重点打造。有鉴于此,调研组对我县古村落文化建设提出如下四点建议:

  (一)聚焦文化民生,着力创建“有文化品质”的新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小康坚持从规划入手,产建结合,设施配套,村史馆是乡村文化的缩影,具备条件的一定要建设好。为此,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在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文化与产业嫁接,广开收入来源,发展乡村旅游,古村落,古墓碑是最佳文化载体。让老百姓记住乡愁,获得感稳当,幸福感踏实。

  (二)聚焦乡风文明,着力创建“有文明风尚”的新乡村。乡村文化振兴是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的思想基础和行动保障。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发挥人文精神支撑和引领作用。

  1 发挥好文化对文明乡风的引领作用。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目标,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文明乡风活动,乡村建设要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挖掘历

 史文化内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乡镇是执行的主体,在决策中必须与乡村振兴战略接轨。如开办夜校道德讲堂、建好文明劝导服务队伍、组建乡风文明理事会、订立村规民约、建好文化宣传墙、开展创评活动,将文明乡风培育融入村民生产生活各方面,固化成为群众日常行为的基本遵循。

  2 发挥好文化对精神风貌的重塑作用。

  在对当地传统乡贤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传承转化的同时,广泛开展“寻找新乡贤、学习新乡贤”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拓展和构建乡村文明新风时代内涵。围绕传承乡贤文化,积极谋划农村现实题材文化艺术创作,为推动重塑乡村文明注入强大正能量。

  (三)聚焦传承保护,着力创建“有历史文化灵魂”的新乡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地方最能够打动人心、嵌入记忆的符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

篇六:文化振兴调研报告

策划雪域藏乡的美丽蝶变— 甘南州深化乡村治理、推进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酧:一:、 . 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专题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杨 映 琳 任 旭 东 顾 昕 李 海 滨 白 旺 彩 牟 瑞 强 冉 博 文 穆 军 学12 发展 |2021.09

 特别策划 I DEVELOPING甘南州是全国 1 0 个藏族自治州之一,长期以 来 ,受自然、地 理 、历史等因素制约,社会发育程度 低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整体属生态脆弱区、灾害 频发区、经济塌陷区、连片贫困区、稳定敏感区,经 济与生态、保护与发展、吃饭与建设的矛盾十分突 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甘南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践行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 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牢扭住绿色生态这一关键, 抢占绿色崛起制尚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擦売 了生态底色、催生了发展业态、文明了社会风气、 树立了大美形象,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核心内涵,探索了新时代涉藏地区长治久 安和髙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子。甘南现象、甘南变化和甘南效应,引起了各方 面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 主流媒体都作了深度报道,国家有关部委和省里 多次在甘南召开现场会,学习观摩亮点做法。总结 甘南之治的典型经验,探寻甘南之变背后的机制 机理,对全省深化乡村治理、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 要借鉴启示意义。―、甘南之变:雪域藏乡的美丽蝶变甘南州的发展变化,是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全国涉藏地区加快现代化进 程的一个示范样板。甘南之变,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 略指引下的全方位变化,具有广泛的生态效应、发展 效应、富民效应、稳定效应和示范效应,向世人展示 了“九色香巴拉”的迷人风采和时代新貌。(一)生态环境变美,扮靓了颜值形象。甘南是 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是拥有广袤森林草 原的绿色宝地。然而,昔日的甘南,虽然顶着“九色 香巴拉”的光环,但“只顾温饱、不顾面貌”的做法 一度使这片大自然恩赐的美丽山水黯然失色,“晴 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垃圾堆满地、污水随处 流”,尤其是延续千百年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人畜混居等问题,导致村庄、庭 院 、屋内环境杂 乱 ,这是当时甘南人居环境和整体面貌的真实写 照。2015年以来,甘南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一场 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把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 治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 小康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结合起来,以 摧枯拉朽之势整治环境顽疾,以伤筋动骨之痛革 除陈规陋习,以脱胎换骨之变谋求转型跨越发展, 实现了州域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 域无垃圾”,全面提升了整体形象,树立了领先涉 藏地区、享誉全国的“响亮品牌”。《人民日报》报 道:“到甘南去,最令人惊叹的便是‘全域无垃圾’。

 即便在路边角落,也看不见一个饮料瓶 、 一 只塑料 袋……全 州 4.5万平方公里,‘全域无垃圾’成了 一张‘金名片’”。2021年 7 月 ,农业农村部、国家 乡村振兴局在甘南州召开全国村庄清洁行动现场 会 ,全面总结和推广其经验做法。(二 )整体面貌变新,夯实了基础底盘。甘南州 是全国“三区三州”和全省“两州一县”深度贫困地 区,是全国全省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贫困面积 大 、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2013年建档立卡工 作之初,全 州 8 县 市 有 284个 贫 困村和17.12万 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30.43%。2017年 底 ,根据 国家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全州 贫困村调整增加到309个 (其中省级深度贫困村 67个 ),舟曲县、临潭县纳入国家深度贫困县。立 足这一现状,甘南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 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全州 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 面胜利。截 至 2020年底,全州贫困村全部出列,贫 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为零,所有建制 村 、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或砂化路,农牧村安全饮 水体系全面建成、普 及 率达到1 0 0 % ,贫困人口医 疗保险参保和资助实现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巩 固 率 达 到 99.11%,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入选全国 “十三五”典型案例,在全国脱贫攻坚普查中3.972021.09 1 发展 13

 ¥ DEVELOP 丨 NG |特别策划万贫困户对扶贫政策落实、扶贫成果的满意度为 100%,全国仅此一家。(三)

 首位产业变强,培植了动能活力。

 甘南州聚焦“高寒阴湿、山大沟深”的劣势和“绿水青山、 资源富集”的优势,精心培育生态产业,大力发展 生态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现代农牧业、 文化旅游业两大首位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拉动经 济增长的主引擎。特色农牧业増势强劲,坚持绿色 兴 农 、科技兴农、质量兴农,耗牛、藏 羊 、藏麻猪、从 岭藏鸡等生态畜牧业和藏中药材、优质青稞、杂交 油 菜 、经济林果、高原夏菜等特色种植业快速发 展 ,实现由增产向提质的转变,甘南被中国乳制品 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牦牛乳都”称号,累计认证“三 品一标”农 产品208个 ,甘南牦牛、甘南藏羊、安多 牧 场 等 11个品牌入选“甘味”品牌目录。旅游产业 呈现井喷式发展势头,“十三五”期间全州旅游人 数 和 综 合 收 入 累 计 达 到 6448.02万 人 次 、312.88 亿元,年均保持两位数増长。“九色甘南香巴拉”旅 游品牌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攀升,甘南被联 合国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会评为“中国最具民族特 色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胜地”,荣 获 2019年亚洲旅 游红珊瑚奖“十大最受欢迎文旅目的地”称号。世 界旅游联盟发布的2018—2020年 100个 “旅游 减贫案例”中甘南独占鳌头荣获3 席 ,创造了全国 市州第一。5 个旅游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名 录 ,扎尕那景区以305.2%的增长幅度,位居全 省景区热度第一。(四)

 群众腰包变鼓,凝聚了民心民力 。甘南的变 是全方位的,其中农牧民群众收入的变化是最为深 刻 、最为暖心的。“十三五”期间,全州城乡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656元 和 9129元 ,比 “十二 五”末增加8000元 和 3201元 ,年均増长7.1%和 9 % 。2020年 ,全州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29 元 ,较 2015年增加3201元 ,年均增长9%,髙于城 镇居民1.9个百分点。调研中发现 ,甘 南创新方式多 途径促进群众增收,像迭部县扎尕那村通过发展农14 发展 12021.09家乐、藏家乐、林家乐,为群众就地就近实现旅游增 收搭建了平台,全村自主经营主体从2013年 的 25 户发展到现在的近200户 ,游客达72.11万人次,旅 游产业收入达1.73亿元,群众年人均纯收入从2013 年的510◦ 元增长到2020年 的 1.5万元。碌曲县尕 海乡尕秀村,把农牧民深度嵌入产业链条中,全村 8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扶贫帐篷”入股晒金滩帐 篷城,采取贫困户3 0 % 、一 般 户 4 0 % 、投资风险金 30%的 “334模式”进行投资分红,每户分红3600 元,村集体经济解决就业146人 ,每人每年工资收入 1.5万元。(五) 基层治理变活,巩固了和谐稳定 。甘南作为涉藏重点地区,始终处在维护稳定的前沿阵地。甘南 州委、州政府统筹发展与安全、治理与稳定,把民生 融入治理之中,把民智贯穿决策之中,把民利汇聚共 建之中,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形成了各 族群众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仁爱友善、尊老爱幼、文 明向上的社会环境。2019年甘南州人民群众安全感 满意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满意度、群众对政法部门 满意度均居全省第一 ,2020年 “社会治安好转”“社 会风气好转”“±也痞村霸欺压群众现象减少”三项指 标均位列全省第一。2017年甘南州被国家民委命名 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全 州 7 县市成 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命名率在 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六 )

 精神状态变好,提升了内涵气质。

 在脱贫 攻坚、环境革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五无甘 南”创建行动的生动实践中,甘南州通过“改貌”与 “改人”相结合,“鼓口袋”与“富脑袋”相统筹,不仅 使城乡环境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重要的 是 ,广大农牧民从身边的发展变化中经受了前所 未有的现代文明洗礼,深刻改变了千百年来的生 活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农牧民的全面发 展 、全面进步,特别是通过引导群众、发动群众、依 靠群众,最终激发了各族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变 “要我干净”为“我要干净”,推动形成了人人关心

 特别策划丨 DEVELOPING环境卫生、人人支持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环境监督 的良好氛围;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改变了 “慵懒散”,弘扬了“真善美”,提振了“精气神”。全 州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 主战场挥洒心血汗水、奉献勤劳智慧,涌现出了 “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张小娟等一批优秀代表。现 在的甘南,不仅整体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 且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已经升华为 各族干部群众共同、自觉、坚定的“生态信仰”。二、甘南之干:缺氧不缺精神的拼搏实干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绘就的美丽画卷背后,最 可贵的是甘南州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攻坚克难 的勇气,是认准一件事坚持做到底的决心。“这里 的美景,一半是大自然的馈赠,一半是生活在这里 人们的努力”,这是黑龙江省的一位领导在参加全 国村庄清洁行动现场会观摩后的一番感慨。甘南 之所以能有蝶变和嬗变,最根本的就是苦千和实 干。这种干,是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的“干”,是领导 率先垂范、干群齐心协力的“干”,是一张蓝图绘到 底 、一件事情抓到头的“干”,是缺氧不缺精神、艰 苦不怕吃苦的“干”,正如甘南州党员干部如是说, 他们是“喘着半口气干着一口气的活”。在深化乡 村治理、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甘南州党员干部 群众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干出了一番新事业。(一)以生态优先统揽乡村振兴 。甘南州委、州 政府清醒地认识到生态地位的重大意义,坚持把生 态优先、绿色发展融入乡村振兴的各方面、全过程, 发挥生态优势、挖掘生态价值,实现了生态美、生产 美 、生活美有机统一。厚植“尚绿”理念。甘南干部群 众对自然生态骨子里有一种敬畏感,做决策、定政 策 、编规划,首先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他们 用实际行动和创新实践,深刻回答“生态如何惠民、 如何利民、如何为民”的绿色发展之问。同时,甘南 州文化旅游部门联合清华大学编写面向不同群体 的《甘南州生态文明教育读本》(藏汉双语)丛书,分层次对全州党政千部、农牧民群众、中小学生进行 生态文明教育,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扎根灵 魂。开展“护绿”行动。坚决杠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 责任,加快推动甘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髙质量发 展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实施新 一轮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湿地修复、水土保 持等一大批生态工程项目。近几年,全州没有违规 新建一座水电站、新开发一座矿山,没有污染一条 河流,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家园得以休养生息。

 落实“增绿”举措。全面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重 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和草原生态保护奖补等政 策 ,大力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有效释放生态红 利。加快传统畜牧业转型,深入实施退牧还草、已垦 草原综合治理、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等工程,全力核 减超载牲畜。全州实施草原禁牧887万亩,推行草 畜平衡2938.84万亩,已基本实现草畜平衡。(二)以科学谋划引领乡村振兴

 甘南州打破常 规谋发展,敢为人先走新路,以“生态良好、生产发 展 、生活宽裕、环境优美、管理民主、和谐稳定”为目 标 ,梯次谋划实施了环境革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 设 、“五无甘南”创建行动“三部曲”,走出了一条具有 时代特征、藏乡特点、甘南特色的发展路子。环境革命“打底”。甘南州把环境综合整治作 为一项发展之计、稳定之举、改革之策、民生之道, 综合运用宣传、组织、统战和经济、行政、法律等多 种手段,向人居环境“脏乱差”宣战,先后制定出台 一系列关于环境综合整治的制度法规,坚持全民 动 员 、全 员 参 与 、全 域 治 理 、全 时 保 洁 ,各级党代 表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宗教界代表和教育界广 大师生“五线同行”,各族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 与 ,万里草原人人都是环卫保洁工、个个都是宣传 监督员。“环境革命”的彻底打响,革新了甘南的整 体形象和气质内涵,革除了人们的落后思想和保 守心理,进一步增强了全州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 幸福感。卓尼县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2020 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获得国务院农2021.09 1 发展 15

 < DEVELOPING |特别策划村人居环境整治奖励,迭部县被评为第四批国家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合作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 城市。生态文明小康村“提品”。廿南州探索创新农牧 村发展新模式,率先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揽,以 环境综合治理为切入点,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生态 文明小康村,致力促进农牧村绿色发展、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制定生态文明小康村 “965356” 建设标 准(基础设施达到“九化”、公共服务具备“六有”、富 民产业实现“五提高”、区域环境落实“三整治”、卫生 治理实行“五集中”、社会管理体现“六个好”),以基 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六化七改三治两分离”行动 (硬化、绿化、亮化、净化、文化、美化“六化”,改圈、改 厕 、改厨、改炕、改院、改房、改人“七改”,治乱建、治 乱排、治乱弃“三治”,人畜分离、柴草分离“两分离”) 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 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开创...

推荐访问:文化振兴调研报告 振兴 调研报告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