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建议

时间:2022-11-14 18:30:05 来源:网友投稿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建议 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建议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困难:(一)农民文化水平低金融知识下乡涉及到金融领域的诸多专业词汇及新概念,对于文化水平低下的人来说难以理解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建议 ,供大家参考。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建议

  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建议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困难:

  (一)农民文化水平低

  金融知识下乡涉及到金融领域的诸多专业词汇及新概念,对于文化水平低下的人来说难以理解和接受,这就对金融知识下乡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加大了服务人员的工作量。

  (二)宣传力度不够

  一方面,部分农村地区科学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只能通过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传统的“印刷传单”、“播放教育宣传片”等方式进行宣传,这种宣传方式耗费人工多、花费时间长,且效率低下、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水平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玩忽职守,拒绝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不愿意创新宣传方式,只有在顺应国家政策或“宣传周”、“宣传月”时才会进行金融知识咨询和宣传工作,且这种工作仅仅局限于表面、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帮助人们完成金融知识的学习

  (三)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目前,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建立,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主要是由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组成。在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过程当中,这些金融机构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改善了农村金融机构缺失的局面,更加激活了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但是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尚不完善:

  1、“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顺应“三农”政策要求,发展农业所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但融资渠道仅仅局限在银行信贷,渠道单一狭窄;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的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理想,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就格外谨慎,以避免因中小企业破产而形成的不良资产。

  2、金融服务体系落后。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济社会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种类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化,但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还是以传统的银行信贷为主,金融产品种类单调,无法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这些行业受气候和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

  3、政策性银行获取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政策性银行只能通过定向发行金融债券和向中央银行借款方式进行筹资,筹资渠道单一,银行自主筹资能力较差,没有形成完善的筹资机制,银行资金不足,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政策性银行有效地提供金融服务。

  4、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对接力度不够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也更加倾向于多元化发展,产业兴旺主要定位于农业,同时要依托农业来发展二三产业,对资金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然而,农村资金总体状况呈“非农化”趋势,资金从县域农村倒流到大中城市,加速了农村资金“脱农”进程,农村地区资金需求无法得到充足保障,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

  5、基础服务设施有待完善

  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银行卡使用不便。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较少,每个机构的服务覆盖面较广,这就会导致部分村民到银行的路程较远,获得金融服务不便;另一方面,在经济落后地区,很多商户没有柜员机,不能使用银行卡,村民购物时只能使用现金,十分不便。

  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议

  1、推进金融知识下乡、驻乡工作

  金融知识下乡是向农村地区传播金融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金融知识下乡有利于提高农民对金融行业的认识、有利于国家惠农政策的施行。因此,要在农村全面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农民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主要途径有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金融机构召开讲座等形式。

  金融知识下乡是一种短期、临时性的服务方式,要想使金融知识真正走进农村,真正使金融知识得到全面普及,需要由金融知识“下乡”改进为金融知识“驻乡”,选派专业合适的金融从业人员长期驻乡,不仅有利于农民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专业人员指导农民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当中,让金融知识真正扎根于农民的生活当中。主要途径有建立金融知识驻乡点、培养农村金融知识“领头羊”等形式。

  2、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

  (1)说农民“听得懂”的话。由于农村农民文化水平不高,金融行业的许多专业词汇不能被他们理解,如他们只能够听懂“储蓄卡”、“银行卡”,而无法理解“借记卡”、“贷记卡”的含义,这就需要金融从业人员换位思考,将专业术语转换成通俗易懂的白话。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农民真正学习到金融知识,才能让金融知识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

  (2)开展特色宣传。目前,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普及形式单一,多通过低效的传单、讲座等方法来实现,无法真正做到金融知识的有效传播。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金融从业人员和当地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以宣传,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学习金融知识,大大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知识普及面也更加广泛;另一方面,在一些偏远、无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地区,可以通过其它特色宣传,如“一对一金融指导”等方式,使金融知识走进家家户户。

  (3)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政府应当继续出台相关政策,制定激励措施,保证惠农服务资金充足。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搭建农民、企业、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平台,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政府应深入研究农村产业产权结构,降低农业贷款利息,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避免出现“脱农”现象,对财政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把每一笔钱用在刀刃上。

  3、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

  (1)建立健全农村保险机构和完善农村贷款担保体系。针对农村地区产业缺乏抵押物的特点,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积极开展农村地区抵押担保的新方法;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政策的作用,建立激励机制,拓宽农村地区融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在农业、农村的投入;推进金融机构的改革,发挥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足度。

  (2)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农业政策性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作为政府的银行、支农的银行、补短板的银行,农发行应致力于提高“三农”、贫困地区、小微企业等贫困弱势群体的金融可得性和满意度,其应积极顺应国家惠农政策,充分研究农村地区金融状况,引导其它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做好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积极拓展间接贷款业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4、加快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

  (1)增加银行网点数量,拓宽网点总覆盖面。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规划金融机构网点在农村地区的布局,更好地满足农民和企业的需求。

  (2)加快网络服务系统建设。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在网络上开发服务、咨询平台,有效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保证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5、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类型

  农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对金融产品的创新,目前,中国农村金融产品类型较少,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三农”政策的推广实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迅速,金融产品应该及时、准确地与经济发展相配合。一方面,金融产品的创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的可支配财政资源,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投资者会根据经济的发展情况对金融产品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有利于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这就要求各类金融机构深入研究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农村地区金融规律,提升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质量,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6、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1)完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中国农村地区诚信教育工作落后且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和征信业的发展缓慢,这是造成农村地区“融資难、贷款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加强对农村地区农民诚信意识的培养,广泛开展信用评级,建立健全信用数据体系,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2)完善农村金融法律。中国农村地区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政府执法力度不强,这就让违法人群有了可乘之机。应不断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法律体系,加强政府执法力度,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做到公正司法,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推荐访问: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路径思考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建议 振兴 金融服务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