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新文科理念7篇

时间:2022-08-27 14: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新工科新文科理念7篇新工科新文科理念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年3月第6期教学革新“以大格局、大视野、大变革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党和国家事业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工科新文科理念7篇,供大家参考。

新工科新文科理念7篇

篇一:新工科新文科理念

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年 3 月第 6 期教学革新“以大格局、大视野、大变革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追求。

 ” [1] 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引领了教学改革的潮流,指明了教育的发展方向,给教育界带来诸多思考与挑战。

 理、工、文、农、艺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学科间相互渗透,反映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方向。重构了学科体系,做到存量更新与适度增量补充。作为学科专业基础课程,面对这样的转型升级,势必需要做出更深厚、灵活、融合、创新的改革尝试。1 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课程的特征新工科中新型工科概念比较贴合跨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改革方向,区别于新生或新兴工科,它更能体现交叉融合的学科特色, 以及由此带来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跨界、继承与创新。

 冯果认为:“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探究—— — 以设计与材料课程为例张晖(浙江科技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 )摘要:在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教育迎来了改革机遇。

 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跨学科融合是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的特色,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

 结合跨学科课程特征及线上线下教学的特征,在教学目标分层设置、教学内容模块化组配、教学实施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教改实践,总结经验,为大学教师提供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和教改实践的思考框架和普适性建议。关键词:新工科;新文科;跨学科专业基础课;线上线下教学;设计与材料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206 ( 2022 )

 03 ( b )

 -0063-04Exploration on Teaching Online and Offline withInterdisciplinary Basic Courses in the Context of NewEngineering and Liberal Arts—— — Take Design and Material for ExampleZHANG Hui(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310023, China)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new engineering and new liberal arts, university education will usher in reform.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gration of inter discipline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engineering and liberal art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internal needs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thecharacteristics of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an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this paper carries out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in three aspects: layered setting of teaching objectives, modular assembly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path, summarizes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provides university teachers with thinking framework and univer-sal suggestions for 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 basic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Key words: New engineering; New liberal arts; Interdisciplinary basic courses; Teaching online and offline; De-sign and material基金项目:

 浙江科技学院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设计与材料》(项目编号:

 2020-K19 ); 浙江科技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项目《产品设计 1 》(项目编号:

 2020-KS57 )。作者简介:张晖( 1980- ),女,江苏无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63 - -

 教学革新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年 3 月第 6 期科而言的,是对传统文科的提升,其目的在于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以广博的学术视角、开阔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为基础, 为学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 是对快速变革的社会生活的主动回应。” [2] 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课程的主要特征是交叉融合、组课灵活、社会导向。

 设计与材料课程具备跨学科课程特色, 设计学属于新文科的热门专业,材料学属于新工科的热门专业,两者融合、提炼,最终形成一门综合性的,有利于设计学科发展,有利于设计成果产业化、市场化的专业基础课程。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特征课程的建设要素可以展现出课程的特征。

 王钿认为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要素包括生本取向的教学理念、 统整取向的教学资源、 融合取向的教学设计、过程取向的教学评价。” [3] 线上课程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教学面比较广,教学受众的层次比较多元,教学内容多且层次分明。

 线上课程的传播面广、 传播速度快、传播形式多样、更新速度快。

 在线学习也更注重过程性监测及评价。因此,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特征包括:( 1 )“广”:

 既有线上课程内容又有线下课程内容;( 2 )“变”:课程内容,尤其是线上课程内容需及时更新;( 3 )“适”:按不同的教学受众,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 4 )“新”:

 利用新科学新技术服务教改的各方面。设计与材料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一般以文字及静态图片的形式呈现,在有限的学时内,学生们很难形象地理解某些专业知识点, 但随着现代多媒体手段及视频技术的发展, 精彩的视频呈现将作为有益的教学补充引入课堂。

 网课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资源,将助力于课程及学科建设。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授课形式下, 课程将有机会面向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及社会学习者。

 不但可以在校内选用,也可在校际共享。3 设计与材料课程教学实施方案3.1 教学目标按对象分层设置刘安然认为“慕课的受众广泛,具有各种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平台的知识内容越全面,就越可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建设包含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是必要的。课程的纵深发展可以解决 MOOC 零散、 不成体系的问题。” [4] 设计与材料课程针对不同的教学受众,设置了不同层级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针对专业内学生的“专业级”、针对专业外学生的“通用级”、针对行业内人士的“专业级”、针对青少年及其他社会人士的“科普级”,如图 1 所示。3.1.1 学术级—— — 专业内学生作为专业内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在系统性设计背景下, 面对现实的材料与工艺限制性条件,解决复杂设计问题,从而使设计作品转化为真实的产品,面向制造业及消费市场,实现产业及商业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设计观,正确处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可依托 SPOC 课程平台施教。3.1.2 通用级—— — 专业外学生作为通识性公选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材料与生活、材料与环境、发展中的新材料的系统介绍,揭示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鼓励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工艺文化,了解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低碳设计、可持续性设计及环境亲和性设计。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依托 MOOC 课平台施教。3.1.3 专业级—— — 行业内人士作为面向企业的专业课程, 施教对象为行业内人士。

 通过标准化生产、材料与产业优化、设计创新与产业赋能等, 从设计与材料的角度, 讲解提升企业创新力、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产品价值的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材料学内容、设计学内容、通识性内容,以定制图 1 教学目标按对象分层设置64 -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年 3 月第 6 期教学革新课程方式施教。3.1.4 科普级—— — 青少年和其他社会人士作为公众课程,通过科普化、趣味化的内容介绍,普及材料科学、艺术与设计、传统工艺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引导公众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与艺术、工科与文科、理性与感性,收获美好幸福生活。

 同时,作为团队或学校的窗口课程,发挥宣传作用,为学校增加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可依托社会开放平台施教。3.2 教学内容的构成与模块化组配3.2.1 教学内容构成教学内容需根据学科或课程发展背景、发展特征、施教对象来确定。“智能制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融特性。” [5] 我国新文科源于新国情,适应新国情,新文科的一个特征是新文科建设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和传承。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与跨学科建设有着内在的联系, 传统文化、 跨学科融合是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的特色,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隶属于新型工科的材料学,在传统材料学内容的基础上新增“材料与智造”“材料与信息技术”“发展中的新材料”“材料美学”“传统工艺”教学内容;隶属于新文科的设计学,跨学科交织产生“造型实现”“ CMFP ”“材料语义”“材料的适性选择”;新增通识性内容及课程思政内容 [6] 。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1 )材料学内容:材料的构成、材料的分类、材料的特性、材料与工艺、材料与智造、材料与信息技术、发展中的新材料,( 2 )传统工艺:非遗与传统工艺、地域特色与传统工艺、资源优势与传统工艺、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 3 )设计学内容:形态与造型实现、色彩与 CMFP 、设计意蕴与材料语义、系统设计与材料、材料的适性选择、材料美学, (4) 通识性内容:材料与生活、方法论、审美、可持续发展。3.2.2 模块化组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既包含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也包括教师对优质教学资源的组织利用。” [7]依据前述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灵活组配教学内容。( 1 )学术级,施教对象为专业内学生。

 教学内容包括材料学内容、设计学内容、通识性内容。

 ( 2 )通用级,施教对象为专业外学生。教学内容包括材料学内容、通识性内容。( 3 )专业级,施教对象为行业内人士。教学内容包括材料学内容、设计学内容、通识性内容。

 ( 4 )科普级, 施教对象为对该门课程或学科感兴趣的社会人士及青少年。教学内容为部分材料学内容、部分设计学内容、通识性内容,可参考图 1 。3.3 教学实施路径3.3.1 教学资料准备根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准备教学内容(以学术级知识模块为例)。

 以教学视频的拍摄为核心任务, 归纳与精简教学前期的基础内容; 搜索国内外资料,拍摄剪辑制作纪录片视频,增加直观易懂的自有版权视频资料, 补充教学中期的拓展内容, 如通识性内容;重点收集与呈现教学后期的交叉、应用、实践内容,如教学评分过程记录、学生作业展示等。如图 2 所示, 课程教学内容归纳为不同的知识类型。不同的知识类型指向不同的教学目标及考核要求。“综合素养”属于自我认知与反省知识,指向“态度”;“材料学内容、设计学内容”属于技能型知识,指向“能力”;“通识性内容”属于事实与概念性知识,指向“知识”。

 “知识”作为初级认知,主要是“记忆与理解”,通过预习网课视频掌握;“能力”作为中级认知,主要是“应用与分析”,通过线下实践掌握;“态度”作为高级认知,主要是“分析、评价与创造”。3.3.2 调整教学进度,关注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结合: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学生预习与讨论、教师讲授、学生实践相结合;个人分工与团队协作相结合。

 调整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的比例( 1:1 或 2:3 );学生讨论与教师授课的分割比例( 4:6 或 3:7 );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占比( 3:1 或 5:3 )。关注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方面:

 课前准备阶段学习情况、课堂反应、课后实践及提升情况。

 课前准备阶段学习情况包括网课视频观看率、网上留言、课前建议及提问、学生通过哪些额外资源获取课前预习内容、需要教师提供哪些帮助; 课堂反应包括听课状态、 提问及回图 2 不同知识类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路径65 - -

 教学革新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年 3 月第 6 期答、课间互动、讨论形式及效果;课后实践及提升情况包括学习之后学生能解决什么问题、产生哪些新问题。此外,线上教学要密切关注以下问题:设置合适的课程助教;适时设置与解除静音;定时查看群内学生在线状态,适时发起点名;利用网盘协同收取批改作业,在线点评展示作业,修改讲解等;控制在线教学时间,适时穿插实物讲解、慕课播放、 PPT 在线授课等。

 力求教学节奏有规律而又不失变化,不断提升教学效果。3.3.3 改进评价方法,保存教学数据鉴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也做出相应的改进。注重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对项目运作能力的评价、过程评价、对线上教学参与度的评价。完善课程管理及教学数据的储存。

 如课程前期、课程进行时、课程后期三个环节中产生的一切文档,包括教案、教学大纲、点名册、参考教材、教学日历、课程进度安排、学生平时评语、课程考核说明、课程考核分析、课程小结等。4 新工科、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于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的普适性建议结合设计与材料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途径几个方面的教改经验,以及线上线下教学“求广”“求变”“求适”“求新”的特征,总结与归纳出以下对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建设有助益的普适性建议。4.1 课程建设应注重系统化设计及团队合作在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单科目课程内容在广度、深度、融合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革新。

 教学也不再是单一的课堂讲授,加入了网课、翻转课堂、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评价方法由原先的单点式、终点式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且注重对创新能力的评价。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再到评价方法,需要一个系统化的课程规划及实施方案,以确保教学效果。课程的系统化设计涉及内容较多,如需长效发展,必须依托课程团队的齐力建设。此外,以往对于课程团队的理解仅限于教师,但学生也是教...

篇二:新工科新文科理念

vances in Education 教育进展, 2021, 11(4), 1317-1322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21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e https://doi.org/10.12677/ae.2021.114202

 文章引用: 许卉艳, 许文文, 杨璐璐, 贾培培, 胡延玲, 王硕.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教育进展, 2021, 11(4): 1317-1322. DOI: 10.12677/ae.2021.114202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以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文法学院为例

 许卉艳 , 许文文 , 杨璐璐 , 贾培培 , 胡延玲 ,王 王

 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21年6月19日;录用日期:2021年7月15日;发布日期:2021年7月22日

 摘

 要

 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关系到国家高层次人才发展战略,也是一个国家未来社会发展的引擎和动力 。通过对照本院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结合国家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社会需求,提出构建人文社科类 “ 资源共享式 ” 研究生培养模式,搭建并利用多种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以达到培养具有开放观念、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背景的高质量的多样化人才, 最终 提高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的目的 。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 , 资源共享式培养模式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Postgraduate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Polytechnic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ontext of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Taking the School of Law and Humanitie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as an Example Huiyan Xu, Wenwen Xu, Lulu Yang, Peipei Jia, Yanling Hu, Shuo Wang School of Law and Humaniti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Beijing

  。

 。. .。

 。

 许卉艳 等

  DOI: 10.12677/ae.2021.114202 1318 教育进展

 Received: Jun. 19 th , 2021; accepted: Jul. 15 th , 2021; published: Jul. 22 nd , 2021

 Abstract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system is related to a country’s high-level tal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t is also the engine and driving force of its future social progress. After comparing the current talent cultivation in various disciplines of our school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and social needs, we propose to construct a “resource-sharing” cultiva-tion mode for postgraduate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uild and use multiple platforms to achieve high-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for graduate educ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nd diverse talents with open concepts, innovative awareness and cooperative spirit, and a certain interdisciplinary background,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in the end.

 Keywords Polytechnic Universities, Postgraduate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ource-Sharing Cultivation Mode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20 年 7 月 2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2021 年 11 月 3 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宣言指出,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提升综合国力需要新文科,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新文科,培养时代新人需要新文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新文科,文科教育融合发展需要新文科。文科教育教学兼具价值性与学术性,强化价值引领是新文科建设内在要求。同时要坚持立足国情,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分类推进。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为此,要明确总体目标,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打造质量文化。

 刘大椿教授指出:人文学科指的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如音乐、美术、戏剧、语言等作品以及创作规范与技能等方面的知识;人文学科的最根本功能是对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培养和塑造。人文科学教育直接面对的是本学科的学生,它间接面对的是整个社会,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知识教育(2003: pp. 25-28) [1]。

 Open Access。

 。. .。

 。

 许卉艳 等

  DOI: 10.12677/ae.2021.114202 1319 教育进展

 随着经济社会和研究生教育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需要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与革新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提升研究生生培养质量,而寻求高校人文社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解决之道也显得十分重要。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的增强,国内相关研究迅速增多。仲晓天和王世伟(2010: pp. 88-92)建议以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提出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差异,应该区别培养,学术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以及科学研究能力,而专业学位则侧重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职业能力[2]。英爽、康军等(2014: pp. 1-5)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结果导向,而忽视了过程培养[3]。黄正夫、易连云(2014: pp. 7-10)认为搭建培养平台、强化质量保障,亦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转换的基本路径[4]。桂燕锋、卢勤(2016: pp. 44-50)提出要尊重培养模式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提高培养教学质量[5]。新文科背景下的相关研究涉及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李彬,2021) [6],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何培育等,2021) [7],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路径(高迎爽等,2020) [8]。

 在国外,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则诞生于 19 世纪的德国,也被普遍认为是最早进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大学起源。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研究生教育呈现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成为各国研究生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例如,德国“学徒式”到“师徒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变;美国专业式教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协作式教学科研生产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日本“产官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以及法国阶段式研究生培养制度等。

 3. 本院硕士生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文法学院所设专业均属于人文社会学科范畴,专业设置覆盖管理学、文学、法学三个学科门类。硕士生教育设有行政管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和经济法学四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公共管理硕士(MPA)、翻译硕士(MTI)、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四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能力、素质和知识能力的培养,要完善学生思维路径,扩大其眼界格局,再辅以知识的灌输。教学理念先行是保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为此,学院各硕士学科点一直都坚持着以人为本,创新教育、分类培养、“工–学”匹配四大教育教学理念,实行全程导师制,双导师制、多元联动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及不足: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研究生的自身能力发展与培养出现错位,难以实现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研究生的管理体制计划性模式趋向严重;培养目标内容过于空泛,趋同化现象严重;培养方案的学科专业特色体现不明显;培养考核注重结果导向,忽视过程培养等。因此,有必要探索一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4. 人文社科硕士研究 生创新培养模式 在国家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我院人文社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现状, 我们提出构建一种“资源共享式”社会人文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旨在促进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提高研究的整体培养质量。

 “资源共享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的基础上,搭建并利用多种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加强对研究生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的指导,以达到培养具有开放观念、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背景的高质量的多样化人才,提高研究生整体。

 。. .。

 。

 许卉艳 等

  DOI: 10.12677/ae.2021.114202 1320 教育进展

 培养质量的目的。

 该模式以解决现有问题为导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按照“强化特色、提高质量、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遵循“外适应”、“内适性”和“个适性”三原则,体现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和学生本位的教育价值观。

 4.1. “ “ 资源共享式 ”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构 框架 培养目标: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形式”的存在,不管如何变迁,必然要为研究生教育的“内容”,即研究生培养目标服务。因此,“资源共享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完成一定阶段上的自我实现,具有开放观念、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背景的高质量的多样化人才。

 培养过程:培养过程是培养模式的组织性要素,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包括学制、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和导师指导。“资源共享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要打破以往的非“学术”即“应用”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与模块,让研究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必要的限制下,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来制定自己的培养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培养评价:培养评价是培养模式的调控性因素,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资源共享式”培养模式的培养评价不仅仅关注培养成果,还要评价培养过程。该模式的评价主体不仅仅是学校,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评价主体也可以是社会和个人。

 4.2. “ “ 资源共享式 ”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 具体实施 在“资源共享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教学需要也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成果转化,更多的意义在于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训练,包括研发训练和实践操作的训练。

 1) 设置模块化课程:我院新修订的 2020 版研究生培养方案以模块化课程设置为特色,把专业课程进行优化组合,以团队形式进行授课,让学生接触各学科前沿,熟悉学术研究方法和实践策略,共享国内外学术资源。同时,提供多方向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工作需要选择性地修课,大大提高了在职学生学习与工作的匹配度。如,最近刚刚完成的国际前沿课程,学院共邀请了英国牛津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加拿大、日本、拉脱维亚等 11 位大学教授或专家线上开设专业讲座,其中学术写作及跨文化交流等三个主题讲座是三个学科专业硕士生必听讲座,讲座氛围活跃,不同专业学生互相激发思维,收效很好。

 2) 建立导师组制度:“资源共享式”研究生生培养模式采取第一导师负责制下的导师组指导制度来加强对研究生的指导力度。导师组负责审核制定本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共同监督修正指导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涉及论文开题、写作、答辩及评阅,学术活动、实习实践活动等环节。此外,专业硕士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由专任教师和行业导师共同指导完成。例如,公共管理学科聘请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科研机构中副处级及以上具有扎实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中高层领导干部担任行业导师;法律硕士专业选聘检察官、律师、企业高级管理者任校外导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指导;英语笔译专业聘请国有企业、翻译公司、出版社等高级翻译人才或管理人员任行业导师,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及实践报告的撰写与评阅工作。

 3) 建立多元联动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采用多元联动的方式:学术 + 实习实践。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学术论坛、科研课题、学术规范训练、各类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通过实践丰富所学理论。如,每年一次的“中吕杯”研究生学术论坛,采用投稿、宣讲、点评的方式进行。两周一次的双周论坛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讲座,方便全院研究生了解学科前沿。

 。. .。

 。

 许卉艳 等

  DOI: 10.12677/ae.2021.114202 1321 教育进展

 动态,拓展知识面;集中开设《学术规范与中英文写作》《社会研究方法》等课程,向研究生普及学术规范,宣传学术伦理,以增强自己的学术意识,提升学术能力和思维,学习正确的研究方法,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

篇三:新工科新文科理念

dquo;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探究

 “新文科”理念最早在 2017 年由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他们所阐述的“新文科”在于打破传统专业壁垒,实现学科融合,进行综合的跨学科学习。我国在 2018 年正式提出“新文科”概念,2019 年教育部联合科技部等部门召开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 启动大会标志着“新文科”正式进入实施阶段[1]。我国提出的“新文科”不仅强调学科融合,还要求突出中国特色、适应新国情、融入新技術、满足新需求。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紧跟改革要求,同时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新环境,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在此情况下,各院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注重理论知识培养转为侧重应用与实践培养。

 (一)“新文科”概念与内涵 “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学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夏文斌认为“新文科”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破”与“立”,即打破传统学科相对孤立的体系,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要确立以中国话语为主导体系的学科谱系,并构建全方位的学生评价体系[2]。此外,还有更多学者基于自身专业和学科背景,探讨“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

 (二)“新文科”背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自“新文科”概念提出后,“新文科”背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学者研究的重点。钟潇基于微型专业探讨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认为“新文科”建设必将伴随人才模式改革,并从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与形式等多个角度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3];夏文斌认为“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新路径[4]。可以看出,众多学者认为在新的学术背景和新的社会环境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本研究基于此观点,以湛江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尝试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一)学院及专业介绍 湛江科技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院校,办学以来一直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确定了创新发展“新工科”、积极发展“新文科”、聚焦发展“新商科”的发展战略。旅游管理专业为本校特色专业,专业建立至今已经与众多旅游相关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切实发挥校外实践基地功能,致力于培养满足粤西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旅游相关企业经营、策划、管理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尽管本专业在人才培养理念和方针上突出应用性,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阻碍了专业建设目标实现,由此本研究尝试找出部分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二)现状 1.教师层面 (1)学术型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学术型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从专业的现有教师构成来看,质量和数量均符合现有招生规模,特别是 2020 年学校迈入转设新阶段,大量招聘学术型教师,更是壮大了教师队伍,对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师资力量保障。虽然教师专业知识扎实、理论素养较高,但从实践层面来看,多数教师属于“校园走向校园”,虽有较好的理论素养,但实践知识缺乏,呈现较为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授课多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难以结合实际

 情况和行业背景进行深入讲解。而学院近年来的学术研究也多向理论上浮,较小比例下沉到具体行业中。长此以往,这些问题将直接导致教师对岗位人才素质要求认识不足,难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和人才培养。

 (2)教学方式单一 学院教师的授课方式以传统输入式为主,即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具有输出量大、针对性强的特点,但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学院采取各种方式鼓励教师队伍创新授课方式,如组织院级或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线上讲座培训、线上线下雨课堂培训等,从短期来看,部分教师确实在进行调整,部分老师开始探索“翻转课堂”,尝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教学方式改革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仅仅依靠个别老师探索难以形成规模,需要学院组织和引导,以适当激励的措施提高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积极性。

 2.课程体系层面 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现有课程结构包括 3 个模块: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

 (1)注重传统型课程设置,时代性不明显 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来看,传统型课程所占比例较大,如注重加强旅游英语、导游业务、旅游财务等传统型课程设置,说明学校注重传统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但时代性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产业转型、旅游消费升级、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文旅融合发展、区域旅游发展等新趋势对传统型旅游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完善课程体系,体现时代要求。而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应用型人才培养。

 (2)学科交叉体现不足 旅游学科研究范畴远远超过了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范畴,还涉及环境、地理、社会、心理、人文等[5]。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到不同的研究范式和研究问题,旅游结合地理学多研究空间分布、规划和开发等问题,旅游结合心理学多研究旅游者动机、偏好等问题,旅游结合社会学多研究风俗习惯、社会互动等问题,因此旅游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结合多种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湛江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现有课程设置的交叉融合多是工商管理大类下的其他二级学科,较少有跨学科大类的课程,“文文”交叉有所涉及,但“文理”“文工”学科交叉体现不足,而在“新文科”以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要求旅游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融合。

 3.专业实习层面 专业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不可少的环节,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期较长,除专业技能实习外,学院还安排了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两个大环节,整体来看,实习时间充分。然而,学院虽已经牵头与广东省内多家景区、酒店达成协议,实现长期合作,但从学生具体实习情况看,专业对口行业实习率不高,行业对口实习中,也多从事简单、低端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对专业期望降低,出现实习结束后岗位留任率不高,甚至行业留任率低等状况。经访谈调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一新生有近 70%调剂进入本专业,入学后有近 1/5 产生转专业想法,其原因在于,新生本身对专业认识不足,加上在与高年级交流时,了解到实习岗位多是从事简单、低端、缺少技术含量、学历层次要求不高的工作,致使新生产生就业迷茫心理,对本专业失去信心和继续学习的动力。因此,不管是从短期学生实习状况看,还是从长期学校招生和人才培养看,学生专业实习层面的创新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层面 1.多途径加强教师队伍实践性培养 针对学术型老师缺乏实践经验问题,学院应该提供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教师培训。一方面,学院可以牵头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学院在为企业输送人才的同时,企业可以为教师提供挂职学习的机会,使教师深入企业,真正了解企业

 的人才需求,回到校园“对症下药”;另一方面,学院可以邀请企业管理者进入校园,开展讲座,为学生授课、为老师培训等,以多种方式使老师和学生了解行业环境和企业运营模式。此外,学院在课程分配时,应该多考虑教师的专业背景,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旅游规划和开发、旅游策划等课程,可以优先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授课。教师是学生學习的引导者,学院只有建设一支本领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不断深化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相关企业,乃至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2.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 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往往比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并实现长期、持久性记忆。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和移动互联设备发达的今天,学院教师应搭乘“福利快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实现“课堂翻转”。例如,可以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借助大学生慕课、网易云课堂、哔哩哔哩(B站)等平台,获取优质教学资源、扩充教学内容、学习教学方法;可以借助雨课堂、腾讯视频等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加强学生教学管理与交流;可以借助各大线上课程试题库,加强巩固教学知识点,补充教学遗漏。

 (二)课程体系层面 1.完善课程体系,紧跟时代发展要求 课程体系设置一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课程体系设置直接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手段,针对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问题,学院应参考多方需求,并将其作为改革依据。一方面,学院要听取企业和相关部门的意见,了解企业的人才素质需求,然后对应开设相关课程,有针对性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学院应紧跟信息技术浪潮,增强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设如旅游大数据、短视频制作与营销、虚拟旅游等课程,实现旅游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同时积极建设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实验室,培养学生的软件掌握能力。

 2.注重课程设置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新文科”背景下,要求不同学科之间打破明确的专业界限,突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学院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增设一些适合与旅游管理专业深度融合的课程,不仅可以与工商管理大类下的其他二级学科融合,还可以与“文理”“文工”进行融合。可以在核心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中适当融入与旅游管理专业紧密相连的其他学科,甚至可以与其他学院进行合作,邀请其他学院的教师进行授课。通过课程设置的深化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

 (三)依托实践教育平台,探索实习新模式 专业实习是学生从校园走向岗位的必经环节,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国内现有高校一般都格外重视本专业的实习环节。学院从理论层面予以重视往往不够,应该充分认识到实习环节的重要性,创造创新实习环节,给予学生更多充分认识本专业的性质和特点的机会。笔者认为,想要实现实习模式创新,学校和学院层面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建设校园实践平台和实验室。一方面积极建设客房、餐饮、酒水服务等实践平台,从校园开始培养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建设智慧景区模拟实验平台、大数据实验室、虚拟景区等,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业务技能,经过这两方面的培养,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企业将不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基础知识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容易走向有技术含量的岗位。同时应该积极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寻求深度长期合作,提高学生实习质量,提升学生实习留任率,建立互信互助的合作关系。

 本文以湛江科技学院为例,探讨“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从教师、课程体系、专业实习 3 个方面分析现有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意见,但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系统性的问题,显然文章还存在不足,后续研究将进行深入探讨。

 [1] 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75-83. [2] 夏文斌.新文科的“破”与“立”[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25.

 [3] 钟潇.基于微专业建设的应用型院校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23):61-63. [4] 夏文斌.新文科背景下通识教育体系的创新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1(12):20-21. [5] 左冰,林德荣.交叉与融合:旅游管理一级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J].旅游学刊,2016(10):21-23.

篇四:新工科新文科理念

22 年第 3 期( 总第 271 期)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Arts & Social Sciences)No. 3 2022General Serial No. 271收稿日期:2022-02-22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理念、标准、机制与方法”( 21AZD068)作者简介: 刘振天,男,吉林榆树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俞兆达,男,福建平潭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博士研究生。① “Hiram College: Explore the New Liberal Arts”,https: / /www. hiram. edu/academics/the-new-liberal-arts/out-comes/,2019-04-25.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http: / /www. moe. gov. 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 html,2020-11-03。新文科建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刘振天a,b,俞兆达b,c( 厦门大学 a.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b. 教育研究院; c. 教师发展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摘 要: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科的滥觞所在,为新文科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历史文化基础。从精神内核看,新文科建设从时代、主题和策略三个方面延续了新文化运动的价值追求,两者皆怀“国之大者”,都以应变求新为目标、以思想文化为焦点、以高等教育为阵地。面对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族振兴、实现现代化和学科完型三大历史未竟之业,新文科建设应从被动跟跑转向主动引领,从本土传统迈向国际现实,从精英科学走向大众知识,切实回应“家-国”与“体-用”、“中-西”与“古-今”、“科-玄”与“雅-俗”等重要命题。在打造和谐的、民族的、时代的、世界的新文科过程中,掀起一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助力中国现代学术文化革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新,激发现代中国先进文化创新和推动人类社会共同文明更新。关键词: 新时代; 高等教育; 新文科建设; “新文化运动”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438-0460( 2022) 03-0117-12新文科( New Liberal Arts) 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新趋势,率先推行这一理念的美国希拉姆学院( Hiram College) 被诸多国内学者奉为典范,并被视为我国新文科建设的重要起因。在希拉姆学院,新文科意指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跨文化和多样性技能( Intercul-tural & Diversity Skills) 、正念技术( Mindful Technology) 、系统/设计思维( System/Design Thinking) 等“21 世纪技能和思维方式”而对学校文科教育进行的一系列技术性革新。① 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则是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 0 中“四新”学科(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 政策的有机构成。虽然《新文科建设宣言》( 2020 年) 也阐明我国新文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② ,但与希拉姆学院不同,我国新文科建设的提出还具有深刻的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背景,不仅要遵循知识、技术和教育逻辑,更要遵循政策、价值和历史逻辑,这是我国新文科建设与希拉姆学院新文科理念的本质不同。因此,我们在探讨相关议题的时候,不能因“形似”而忽略“神异”,不加区分地将我国的新文科建设与希拉姆学院的新文科理念混为一谈。我们更不能将前者视为后者的翻版承继,否则不仅会简化和矮化我国新时代推进新文科建设的价值内涵,更会弱化其历史文化基础。事实上,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双百”方针到《1956—1967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草案( 初稿)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 1977 年) 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设立· 7 1 1 ·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年( 1986 年) 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2003 年) 启动实施,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2004 年) 印发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2017年) 出台,再到如今正火热推进的新文科建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文科发展的政策沿革。但要从根本上扭转“言新文科,必称希拉姆”的认识,光从政策脉络上梳理澄清远远不够,还必须正本清源,沿着历史文化脉络,在中国现代文科起源中探寻新文科建设的文化渊源和价值原点。只有这样,新文科建设才能避免掉入“无根”的陷阱。因此,我们有必要回到新文化运动时代一探究竟,那里不仅是中国现代文科的重要起源,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现代文科发展的奠基所在,更是我们今天探讨和推进新文科建设不应忽视的历史过往。尽管新文化运动更多是近代中国新旧更替大变革所爆发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而新文科建设则主要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政策工程,但二者都着眼“国之大者”并承担着构建新文化的时代使命。就此而言,新文科建设在精神品质上和一百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的内在承继性。进一步说,新文科在精神谱系上( 而非形式上) 之于新文化运动具有同源性、延续性和发展性。同时,对新文科建设说,也只有当它“运动”起来,才能凝聚足够多的能量助力构建新时代的新文化。从这两方面来看,新文科建设可以视作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那么,新文科建设与新文化运动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内在历史关联? 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科发展所面临的未竟之业有哪些? 面对这些未竟之业,新文科建设又该如何立足学科并超越学科掀起一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 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克服“历史虚无”( 忽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文化基础和精神实质对新文科建设的内在形塑) 或“以古度今”( 以新文化运动的历史逻辑裁剪新文科建设的时代现实) 的认知局限,并提供一个足够长的视线来廓清新文科建设的当代样态与行动路线。一、新文化运动与新文科建设: 精神文脉上的历史关联在新文化运动到新文科建设的一百多年里,中国现代文科发展偶有跌宕,但在精神文脉上总体连续,这种连续阐明了新文化运动与新文科建设之间的内在关联,也为新文科建设接续薪火并发起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历史契机。具言之,新文化运动与新文科建设内在精神谱系的历史关联集中体现为后者在时代、主题和策略三个维度上对前者的承继与发展。( 一) 时代赓续: 以应变求新为共同逻辑从时代承继看,新文科建设延续了新文化运动应变求新的行动逻辑。首先,时代在变,但愿景不变。这里的“时代”不仅指向纯粹意义上的物理时间,更多是指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在中华民族复兴的整体进程中,新文化运动与新文科建设分别处于民族复兴的起点与转折点,没有起点就没有转折点,更不会有终点。因此,新文化运动和新文科建设在民族复兴的总体路线格局中是内在连续的,在心怀“国之大者”、助力国族振兴这个共同愿景上,新文科建设更是对新文化运动的继往开来,这一点我们在《新文科建设宣言》或首批立项的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2021 年) 中均可见一斑。其次,世界在变,但变局不变。新文化运动和新文科建设之间横亘着持续重构的世界变局,站在我们的角度看,今天新文科建设所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近代“三千余年一大变局”的历时变迁和现实翻转。世界变局波诡云谲,国际角力此消彼长。从昔日“西强东弱”到今日“东升西降”,不过是人类漫长历史中的一段轮回。“局”还是那个“局”,“变”的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生态位、影响力和处变心智。可以说,没有近代变局中的屈辱和没落,就没有持续一百多年的知耻后勇和奋发图强,更谈不上面对今日变局“不可逆转”的复兴决心。当然,历史不可假设。但无论怎么看,这个“变局”都是在历史中延续展开的,它并不是断裂的,要理解今日中国复兴决心之坚,必须联系中国近代史才能获得完整图景。最后,因变而变,但求新不变。时代和世界之变是历史的,更是人为的,关键是看时人如何应变。从新文化运动反求诸己,欲以“新我”融· 8 1 1 ·

 第 3 期 刘振天等: 新文科建设: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入“新世界”,到新文科建设坚持立足民族本我建设新时代; 从错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无奈,到紧抓第四次工业革命潮流的机警; 从拿来欧美经验的现代化蓝本,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原创性实践: 以上过程根本上都是应变能力的进步与提升。如果说应变而变是因循守旧的历史教训及其被动的“应激性反应”,那么求新应变则是新文化运动留给新文科建设的宝贵精神遗产。我们正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真正明白解决“卡脑袋”问题对推进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性,而今天新文科建设的根本目的就在解决新时代冲刺民族复兴、推进国家现代化事业的“卡脑袋”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文化运动也为新文科建设埋下了“历史伏笔”。( 二) 主题延伸: 以思想文化为共同焦点从主题延伸看,新文科建设发展了新文化运动聚焦思想解放和文化改造的人文传统。在思想解放维度上,首先,新文科建设继续着新文化运动对习惯路径的破除,并试图对新文化运动以来脱离人文伦理缰绳的唯科学主义遗毒予以剔除。从新文化运动冲破封建意识形态桎梏,到新文科建设挣脱根深蒂固的西方现代学科知识体系霸权,其本身就是一场循序渐进的文化抗争,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表达更是后者对前者的历史性超越。其次,新文科建设继续着新文化运动塑造现代国民意识的努力,并结合时代转向进一步聚焦国民自信自强,打造“精神挺立”的新时代中华儿女群像。本质上说,新文化运动和新文科建设的内核都在于提升民族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持续革新重申国民尊严和人的主体性。这种在“身—家—国—天下”关系中以“人格”升“国格”,进而由内向外树立国民现代国家观的基本思路是前后相继的。再次,新文科建设继续着新文化运动疗愈大变革时代群体性心理紊乱的事业。“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① 在这里,文科之用不仅在于打开观念局限和发展思路,更在于抚慰人心、促进广泛团结,而新文科建设为民族复兴凝心聚力的主张正是对新文化运动力促全民觉醒的时代演绎。在文化改造维度上,向内看,新文科建设继续着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并对后者进行“元反思”。文化大一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也是“中国何以成为中国人的中国”之问的答案所在 ② ,我们对民族共同体的想象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的内在统整。而新文化运动激进派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影响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留给新文科建设的“历史作业”,也是新文科建设理性反思前者“古-今”之辩、进而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必须要补的课。向外看,新文科建设继续着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文化的改造。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价值在于借力欧美新学确立了中国文化的民主和科学基础,但其理解的民主是程序性精英民主,科学也被抽象为形而上学的唯科学主义意识,缺少人文关怀。而新文科建设所关心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科学则是为了人的系统知识。就此而言,新文科建设是对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思想遗产的中国化实践和时代性推进,是新时代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工程。( 三) 策略演进: 以高等教育为共同阵地从策略的演进看,新文科建设延续了新文化运动以高等教育为阵地酝酿和阐扬新文化的基本理数。一方面,新文科建设继承了新文化运动所奠基的中国现代大学和学科体系,并延续了后者以大学作为先进文化桥头堡的核心策略。从北京大学“新青年”和东南大学“学衡派”的“南北争鸣”,到北大红楼燃起的“星星之火”,新文化正是在高等学府的社会地位、教育权威和智识资源加持下“运动”起来的。③而这一幕同样在新文科建设中重演: 中国政法大学等 17 所名校率先建立我· 9 1 1 ·①②③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 年 5 月 19 日第 2 版。贾雷德·戴蒙德: 《枪炮、病菌与钢铁: 人类社会的命运》,谢延光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年,第349页。王奇生: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近代史研究》2007 年第 1 期。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年国首个“新文科”联盟———法学教育创新联盟; 教育部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牵头 130 多家高校共同签署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并依托山东大学成立了“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办了国内首个专门探讨新文科教育议题的学术期刊———《新文科教育研究》; 更有 395所高校申报的 1011 个项目被认定为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等等。可见,从新文化运动到新文科建设,大学一直是举旗帜、兴文化的战略高地。另一方面,新文科建设也继承了新文化运动将高校师生视为时代文化先锋的认识。事实上,新文化运动以前的有识之士们就注意到“有才兴学”以“愈愚”① 的重要性,这些主张与新文化运动先锋“今日造因之道,守在树人; 树人之道,端在教育”② 的觉悟相得益彰。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依靠着北大的师生拥趸成功转型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同人杂志。而李大钊在北大红楼燃起的共产主义星火,也率先鼓舞一批进步青年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进步师生们不仅将“新文化”升华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新高度,呈现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③ ,还通过学生运动掀起了更加广泛和彻底的民族觉醒,从而扭转了国族命运。今天...

篇五:新工科新文科理念

/p>

 要 为适应国家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化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以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为主线,构建绿色智能制造课程群,在课程群中同步植入统一案例,同时深入挖掘案例库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整理到教学案例库中,做到案例中有思政、思政中有案例,实现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贯通对接。关键词 课程群;教学案例库;机械;课程思政;新工科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20)22-0047-03Exploration of Constructing a Mechanical Course Group and Teaching Case Base Integrated with Ideology and Politics under Concept of New Engineering//Zhang Qingzhu, Wei Yulan, Li Bing, Xu Yunjie, Guan Xun, Zhang Liang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country for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 professionals, this paper constructed a gree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urse group based on the main line of product design and production process, and simultaneously introduced a unif i ed case into the course group. At the same tim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ase base were dug deeply and sorted into the teaching case base. Thereby, there was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case, and there were cases in the ideology and politics to achieve the seamless connection between the goal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Key words course group; teaching case base; machine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new engineering1 前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是国家工业发展、国家“智能制造 2025”重大战略实施的核心力量。近年来,国家先后提出新工科[1] 、课程思政 [2] 、“六卓越一拔尖”10.3969/j.issn.1671-489X.2020.22.047新工科理念下构建融入思政的机械课程群及教学案例库探索*◆ 张清珠

 魏玉兰

 李兵

 徐云杰

 管珣

 张梁计划 2.0 [3]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这些都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为了贯彻新工科的教育理念,践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4] ,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工程实际中的科学问题进行提炼、处理,使之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的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小组内互相讨论,对案例进行剖析、探讨,通过这样的过程来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创新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任课教师往往常年讲授一门课,各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由单个教师制定,没有充分考虑相关课程的关联性与衔接性,因此在进行教学案例设计时通常侧重单个知识点和技术的验证,对综合能力的支撑不到位。且不同任课教师间的案例教学各自为政,忽略了课程间的关联与交叉,致使学生能力存在断点。另外,国家重要的岗位上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力强的人,更需要的是德行高尚、德才兼备的人。在香港暴乱事件中,青年学生在纵暴派政党及教协鼓吹下非法游行集会,给他人的合法利益、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带来严重危害,也影响了自己的前途,这正是由于学生认知观与世界观不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未能在心中牢牢扎根造成的。因此,正确的家国情怀、职业操守、人文价值观、文化素养、宪法法制意识、奉献精神等德育方面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专业课程体量大、覆盖面广,学生对专业教师的认同感高,专业课程中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共鸣,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因此,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湖州师范学院是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工* 项目来源: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理念下构建融入思政的机械课程群及教学案例库”(基金编号:jg20190443);浙江省“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理念下与工程教育认证相结合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基金编号:jg20180323);湖州师范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培育项目“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金编号:JGSZ1823);湖州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机械设计基础”(基金编号:JGKC1813);湖州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基金编号:JY33019)作者:张清珠,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魏玉兰、李兵、徐云杰、管珣、张梁,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313000)。Exploration of Constructing a Mechanical Course Group and Teaching Case Base Integrated with Ideology and Politics under Concept of New EngineeringXu Yunjie, Guan Xun, Zhang Liang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country for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 professionals, this paper constructed a gree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urse group based on the main line of product design and production process, and simultaneously introduced a unif i ed case into the course group. At the same tim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ase base were dug deeply and sorted into the teaching case base. Thereby, there was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case, and there were cases in the ideology and politics to achieve the seamless connection between the goal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Key words course group; teaching case base; machine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new engineering环境构建·- 47 -2020年11月下 第22期(总第496期)

  图 1

 实施方案图 学院致力为浙北地区输送应用型人才。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德学兼修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本文将进行以下探索:首先,以产品设计与生产过程为主线,构建绿色智能制造课程群,通过对课程群内的各课程的内容优化整合,使之形成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课程群体;其次,在课程群中同步植入“统一案例”,同时深入挖掘案例库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整理到教学案例库中,实现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贯通对接。2 现状分析各门任课教师各自为战,案例教学各自为政,致使学生能力存在断点,面对复杂工程问题时束手无策

 教师职业的特点使得教师的劳动大多时候都是单枪匹马作战式的,大部分教师长期讲授一门课,在多年教学中对所教课程的教学大纲有着深刻的理解,将教学目标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教学重难点也把控得当。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快知识内化的过程,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从工程实际中提炼适当的案例,在案例中体现所属课程的重点知识和技术。由于设计出的案例针对性强,学生能很快将其运用到类似的实际案例中,从而培养学生掌握该课程专业实践能力。但这些教学案例往往侧重单个知识点和技术的验证。由于不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深入交流,又强调各自课程知识的特点和结构完整性,而忽略了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必要衔接,因此对培养综合能力的支撑不到位。这就导致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差,缺乏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最终表现为学生毕业能力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繁忙,用于设计综合性案例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且此类案例设计难度较大,需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尤其对于青年教师来讲是个不小的挑战;二是案例的实施效果也需要反复验证和总结,而单门课程学时有限。案例教学法在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较多[5] 1)案例的选择困境。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可能由于对教材理解不够深刻,导致所选案例与讲授课程脱节;所选案例故事可能过于强调趣味性,起不到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启发;或所选择的案例没有瞄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2)课程思政理念还未形成广泛共识。要想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工作进教材、进专业课、进学生头脑,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教师形成广泛的共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让教师真正入心入脑。但是现在还是有很多教师仍处在“我只要教好我的课程即可,思政教育由思政老师负责”这样一个观念水平。3)专业课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缺乏合理的顶层设计。不同的任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不同,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也大多是独立的、个人的劳动,思政效果见效慢。要想让隐形教育在学生中形成“惊涛拍岸”“润物无声”的效果,还需要加强对课程间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协调推进,从而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发挥课程思政教育育人的协同效应。3 研究内容本文采用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 1 所示。1)以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为主线,基于知识体系构筑有机的课程体系模块,构建绿色智能制造课程群。绿色智能制造课程群的课程包括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学、测试技术与传感器等共九门课程的建设。结合绿色智能制造课程群内的九门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以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为主线,对九门专业课程做了创新衔接的顶层设计,完善了课程衔接点,使之形成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课程群体,教师以课程群的形式进行授课。2)梳理课程知识点,设计统一案例,并依据课程目标分解出案例模块。团队成员对每门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探索并尝试设计能覆盖各门课程要求的“统一案例”,力求使案例分布在每一个教学单元和知识点中。案例的设计应满足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紧扣多门课程教学大纲,有较强的典型性、综合性;并且要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的带入感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体现这一要求,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筛选案例。①从科学研究项目中提炼案例。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科研工作者,长期从事大量的科研工作,会涉及多门课筑有机的课程体系模块,构建绿色智能制造课程群。绿色智能制造课程群的课程包括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学、测试技术与传感器等共九门课程的建设。结合绿色智能制造课程群内的九门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以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为主线,对九门专业课程做了创新衔接的顶层设计,完善了课程衔接点,使之形成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课程群体,教师以课程群的形式进行授课。2)梳理课程知识点,设计统一案例,并依据课程目标分解出案例模块。团队成员对每门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探索并尝试设计能覆盖各门课程要求的“统一案例”,力求使案例分布在每一个教学单元和知识点中。案例的设计应满足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紧扣多门课程教学大纲,有较强的典型性、综合性;并且要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的带入感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体现这一要求,·环境构建 - 48 -2020年11月下 第22期(总第496期)

  图 2

 课程群优化整合 程中的多个知识点。通过整理和提炼科研项目,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挖掘出较为典型的案例。这些案例是教师的深刻体会和经验总结,将亲身经历的案例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②从企业生产、研发中搜集案例。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与湖州市的机械行业、自动化行业企业及研究机构一直保持良好密切的合作关系,教师每年从企业承担大量的横向项目,与课程群的内容联系十分紧密。从企业搜集的工程案例新颖、真实,具有较强的应用背景,学生会更加感兴趣。③从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中筛选案例。教师指导学生实践通常包括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工程技术创新大赛、三维数字化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从学生实践项目中筛选的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绿色智能制造课程群内课程的内容按照项目的设计、结构、材料和制造等四个模块进行优化整合,如图 2 所示。明确这些模块分别由哪些课程、哪些知识点支撑,教师授课过程中讲明课程中的知识点又分别服务于工程项目的哪个模块,使之形成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课程群体。按照优化整合后的内容,课程在讲授时各自对应同一个案例中的不同模块,这样同一个案例在不同的课程中反复分析、多次强调,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不再是孤立的,而是连贯和衔接的。整个过程下来,不仅提高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效率,也能为毕业设计、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等到学生面临实际工程问题时不会觉得无从下手。3)通盘考虑课程群中不同课程的思政元素蕴含量,挖掘蕴含思政元素的社会热点并整理到教学案例库中,循序渐进、有效推进、找准着力点,实现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贯通对接。完善案例库的同时全面提升课程群内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机制,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

篇六:新工科新文科理念

教学问题2020年第5期●历史教育教学研究“新文科”理念下的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路径初探梁志章义和李哗梦赵晋谷继坤刘啸摘要:近两年来在中国兴起的“新文科”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和需求导向,强调多层次学科交叉,主张在文科教育中融入新技术。该理念为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指出了新的路径。基于20余年基地班建设积累的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尝试从“多对一导师制”、创新课程体系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多个层面实践“新文科”教育理念。所有的谋划和探索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培养能够将不同学科知识嫁接融合、具有复杂思维、拥有足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适应信息化时代和不同职业要求的历史学本科人才。关键词:“新文科”;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6月,我国加人国际工程联盟(IEA)《华盛顿协议》组织。相应地,次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工科”教育改革。①对于国家整体发展而言,不仅仅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自然科学家,还应该培养准确把握并积极回应社会变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和理论支撑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正因为如此,2018年5月24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⑦在他看来,“新工科与新医科、新农科交织交融、相互支撑,新文科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注人新元素,‘四新’是下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探索者、引领者,是全球共同的责任、共同的探索、共同的行动。”③自此,以“四新”为关键词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式拉开帷幕。“新文科”的概念提出以来,教育部先后推出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o、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计划(也称“强基计划”)以及文科实验室建设计划。在此背景下,人文社科界就“新文科”的理念、内涵和建设思路等话题展开热议。就学科而言,外国语言文学受到的关注度最高,历史学作为一个学科门类还几乎没有被纳入讨论的范围。④鉴于此,本文拟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近年来的具体实践和未来设想为例,探讨如何应用“新文科”理念推动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女本文系2020年度华东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综合改革类)“‘新文科’理念下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梁志、章义和、李晔梦、赵晋、谷继坤、刘啸,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邮编200241)。①顾佩华:《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第1页。②王铭玉、张涛:《高校新文科建设思考与探索——兼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第1页;王铭玉:《新文科:一场文科教育的革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第20页。③吴岩:《新工科:高等工程教育的未来——对高等教育未来的战略思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6期,第3页。④关于前者的研究成果,参见郭英剑:《对“新文科、大外语”时代外语教育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中国外语》2020年第1期,第4—12页;王军哲:《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院校一流本科建设探索与实践》,《外语教学》2020年第1期,第3—6页;王宁:《新文科视野下的外语学科建设》,《中国外语》2020年第3期,第4—10页;胡开宝:《新文科视域下外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理念与路径》,《中国外语》2020年第3期,第14—19页;石琳霏、姜亚军:《中国英语教育四十年反思及其对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建设的启示》,《外语教学》2020年第3期,第61—66页。关于后者的研究成果,在本项目组观察范围内,仅见何玉红:《新文科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历史故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第22—25页。132万方数据

 一、“新文科"概念的源流与内涵学界一般认为,“新文科”的概念源自美国,标志性事件是2017年10月美国希拉姆学院(Hir锄college)对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对29个专业加以重组,将新技术融人哲学、文学、语言等传统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此即“NewLiberal Arts”,国内将之译为“新文科”。①事实上,该译法并不准确,因为在美国“libe同ans”的课程体系中原本就是文理兼顾。②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将“New“beral Ans”转译为“新文理教育”或许更为准确。希拉姆学院推行“新文理教育”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在应用型学科崛起的形势下文理教育的声誉下跌及其引发的文理学院生存危机。③该院院长洛里·瓦洛塔(kri Vallona)将“新文理教育”分为四个基本要素:1.通常的一年级教育(fi璐t—ye盯exp嘶一ence)(FYE)。重点强调培养学生自我反省与深思的能力和习惯,要求学生对“各类课堂对话、体验活动、理论概念、个人信仰和团队常模之间的关联”予以深层次思考,从而在完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他人、同情他人并与他人合作;2.专业融合。主旨是打破跨学科教育依附于各专业基础课程的现状,打造一批同时针对两个不同但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必修课程,进而突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区隔和界限,实现专业融合;3.基础课程系统化(coherent core)。旨在改变基础课程普遍停留于人门水平并与学生个体兴趣脱节的弊端,方式是设计一系列不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以应对和把握全球性复杂挑战和机遇(如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和国际市场经济等)为主题的彼此相互关联的基础课程,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历史教学问题2020年第5期趣;4.体验式学习。在传统课外实践的基础上,加人批判性思维训练环节,进一步将思想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突出强调与同学、老师以及被服务对象等不同群体的沟通,以及提出并尝试各种应对挑战的方案。④总的来说,希拉姆学院“新文理教育”改革强调新技术应用,致力于通过升级后的跨学科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智识水平。在背景方面,中国“新文科”概念的提出与美国有相通之处,那就是当下新科技革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多年来文科教育的式微。⑤但另一方面,中国“新文科”建设也明显地具有自己的本土动力。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⑥这段话后来被概括为两个“取决于”、两个“不可能”和两个“不可替代”。2017年5月,为了完成“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任务,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⑦纵览近两年中国学者有关“新文科”内涵的讨论,可以大体归纳出如下带有普遍共识性的观点:第一,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对应国家和社①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2期,第76页;麦可思、王慧:《一场新文科的尝试》,《北京日报》2018年9月19日,第19版。必须予以说明的是,New Liberal Arts的概念并非希拉姆学院首创。早在1982年,斯隆基金会(sloan Foundadon)便启动了名为New Liberal m乜Pro鲜un的教育改革资助计划,倡导将量化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应用到文理学院的教育当中。参见saflluel Goldberg’“The Landscape of the Libe“Ans,”c^ange,V01.18,No.2(March—April 1986),pp.14—一150②曲卫国、陈流芳:《“新文科”到底是怎样的一场教学改革?》,《当代外语研究》2020年第1期,第14—17页。Q)Mark w.Roche,“The LalldscaPe ofdle Ljbefal Arcs,”?、7≥wD如lc£iom』白r cbmmun砂cD上『eg%No.163(Fall 2013),p.4.④Lori Varlotca,“Desigrling a Model南r the New Libenl AJts,”LjberaJ E(mca面n,V01.104。Issue4(Fall 2018),pP.44—51.⑤参见曾令奇、王益宇、张烨:《新科技革命与高等教育变革——试析新科技革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第21卜215页;操太圣:《知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于新文科建设之内在逻辑的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第132页。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2版。⑦操太圣:《知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于新文科建设之内在逻辑的思考》,第131页。133万方数据

 历史教学问题2020年第5期会发展需求。高教司副司长徐青森认为,“新文科”的“新”是创新的“新”,而不是新旧的“新”、新老的“新”。①因此,“新文科”建设并非要否定传统文科,而是在“守正创新”原则指导下的一场“接续”性革命。②这里的“正”更多地是指将人作为首要关注对象,坚持传统的人文关怀。③在守住人文性的同时,还要兼顾工具性,即注重人才培养的实践导向和需求导向,尽可能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新要求。④第二,实现多层次的学科交叉。19世纪以来,学科分化日益加快,不同学科之间的分野变得日渐清晰。⑤这一切导致学科视野狭窄,各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范式固化。于是,打破学科壁垒、摒弃自我封闭模式便成为“新文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各学科之间的融通融合与开放式协作是当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根本途径。⑥这里所说的学科交叉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即人文学科内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工医农之间。通过长时间的多学科深度交融,最终以协同攻关的方式培养能够从事“国别区域研究”这样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和对策性研究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第三,在文科教育中应用新技术。早在20世纪80年代,“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列宁20世纪初语)已变得势不可挡,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和积极的作用。那时,这一潮流主要表现为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原本主要运用于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广泛为社会科学所吸收,以及新技术革命兴起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技术、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彼此融合。⑦如今,移动互联网、多媒体、人工智能、虚拟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已迅速融人到社会各领域,它们不仅仅为文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日趋丰富的创新性的方式和手段,反过来也要求未来的文科新型人才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新技术。具体到历史学领域,从较早出现的计量史学到近来兴起的科技考古,都昭示出历史学跨学科研究不断得到扩展和升级。同样,随着古文献数字化进程的日渐加快和各种历史文献数据库的陆续涌现,E考据时代悄然来临。由此可见,“新文科”理念与历史学具有高度的兼容性。落实到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主要呈现成培养目标中实践导向和需求导向的强化、不同层级的跨学科教学以及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下面,本文将在回顾基地班培养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从导师制、课程设置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三个方面介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依据“新文科”理念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做出或拟做出的相关探索。二、可视为“新文科”先导性实践的基地班人才培养1994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被授予“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开始了以“基地班”为抓手培养优秀历史学本科生人才的探索之路。2007年国家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历史学系招收的本科生便被分成了师范班和非师范班,基地班则继续在非师范生中进行选拔。同年,历史学系针对基地班和师范班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基地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又具有时代意识、创造精神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史学后备人才,为攻读硕士研究生做好充分准备。具体而言,要求学生们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手段,具备独立获取历史知识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进一步深造的专业基础和潜能,能够较为熟练地应用一门外国语,并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从1994年到2014年20年间,历史学系针对基地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举措。第一,导师制与三段式训练。在每个年级配备两名导师,分别由中国史、世界史领域的资深教师担任,负责指导基地班学生四年期间的专业学习。一般①王之康:《理工院校发展文科的“理性”与“逻辑”》,《中国科学报》2019年12月4日,第1版。②王铭玉:《新文科:一场文科教育的革命》,第20页。③刘曙光:《新文科与思维方式、学术创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第18页。④刘利:《新文科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第145页。⑤陶东风:《新文科新在何处》,《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第8—9页。⑥宁琦:《社会需求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第16页。⑦乌家培:《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2期,第6~12页。134万方数据

 情况下,师生每周举行一次小范围的指导交流活动,由两位导师轮流主持。交流内容分为两种,一是有主题的交谈,二是小范围...

篇七:新工科新文科理念

e;J置■】■多~§亘舯翟一德国 国砸~60 2020 年 / 第 16 期 / 6 月(上)基于新文科理念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探索马永军(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7)摘 要 以新文科理念为指导,构建契合跨界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当前高校教育体制深化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阐述了新文科对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三大要求,然后依据新文科理念构建了“一核心、二对接、四途径”的会计学课程体系框架。最后,深入分析了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关键词 新文科 会计学专业 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6.028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Accounting CurriculumSystem Based on the New Liberal Arts ConceptMA Yongju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current university education system deepening reform to construct the accounting cur-riculum system that meets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trans-boundary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Guidedbythe new liberal artsphilosophy.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thre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to the reform of the accounting curriculumsystem, and then constructs the new framework according to the new liberal arts concept. Finally,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ac-counting curriculum system is deeply analyzed.Keywords new arts; accounting major; curriculum system0 引言卓越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发展目标,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全国及全省教育大会突出了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础地位,推动了新一轮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这对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命题。会计学专业作为新文科重点建设的一流本科专业,如何契合新文科跨界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满足人民满意教育及国家数字经济创新的需求,是当前高校教育体制深化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正是在新文科理念指导下,深入研究会计学课程如何实现文理融通,信息技术与会计学如何实现有效融合,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握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建构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等问题。1 现有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会计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改进和提高,但仍存在较多不足:

 (1)课程体系不完备(曾晓霞、刘小刚,2016)。课程内容相似度高、课程同质化问题突出,实践类、双语类课程设置不足,学科交叉类和创新类课程比较缺乏。(2)课程模块知识脱节(姚美娟、高凤莲,2019)。传统课程设置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与专业教育三部分,大类课程以及各课程之间的“失联”往往导致学生获取的是破碎的、零散的、甚至是相互间排斥的知识,三模块之间的培养脱节问题突出。(3)培养模式知行脱节(郝桂岩,2016)。现有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设置以理论教学为主,实习环节薄弱,无法切实满足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实习的需求,实践能力无法提升。(4)信息化教学手段滞后(张庆华等,2019)。大部分老师仅仅在简单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雨课堂”“云班课”等智慧教学工具应用不足。(5)教学评价体系陈旧(王颖,2013)。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式,无法全面反映教学效果。综上所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及大数据应用还没有完全连接到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会计学学生缺乏金融创新与跨界适应的视野与能力。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新文科建设正是契合现代社会需求,旨在培养超越现有专业局限与学科局限,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有创造视野的新人才。因此,在新文科建设中,会计学课程如何实现文理融通,信息技术与会计学如何实现有效融合,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握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建构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2 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基于新文科的内涵和特征,针对会计学一流本科建设的迫切需要,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该遵从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应该真正做到文科内部融通、文理交叉,培养学生的跨界能力。在新时代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仅需要会计学“专才”,更需要会计学专业的“全才”。根据新文科建设要求,会计学专业应该超越现有专业局限和学科局限,即突破“小学科”思维,构建“大学科”视野。课程开设中,在会学科探索万方数据

 一|{网;|网重网l信息技术嵌入l;{l科教融合I;il盎拟仿真教学Ii{l 间接评ffr ll 型专业课程 l}i l 平台 l:;l l;i l l61 2020 年 / 第 16 期 / 6 月(上)计学原理、中级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基础上,开设心理学、信息检索、新媒体技术等其他专业课程,以多元适用的专业课程为基础,做好同一学科内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二是信息技术类应当有效融入会计学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新文科建设要求下,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融媒体、“智能+技术”、AI 技术、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构建智慧课堂,提高授课效果和学生满意度。比如会计学专业应该增设大数据技术分析、金融科技等课程,从而真正做到仿真性与真实性相结合。三是会计学专业课程内容应该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新文科建设下,课堂教学不再是知识结构的“水果拼盘”,而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课程内容不是原有章节的简单罗列,而是超越有关文献资料,突破习惯认知模式,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课程学习更具有问题意识,学习难度有所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得以培养,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老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要求。3 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基于新文科“融合”理念,课程体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全方位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并设置辅助的其他课程体系,从而构建完整的会计学一流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形成符合职业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育人效果。本项目最终构建的是“一核心、二对接、四途径”的会计学课程体系框架,见图1。图 1 课程体系构建框架“一核心”是指紧扣会计学职业核心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素养。“二对接”即培养人才要对接职业市场。会计人才要与行业产业、企业、部门、岗位对接,要培养吻合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会计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四途径”即从融合式课程模块构建、融合型平台建设、融合方法创新、融合实效检验四个面发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在融合式课程模块构建中,基于新文科要求,会计专业以培养通用能力为主体,兼顾会计基础能力和会计岗位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管理能力等跨界能力。基于新文科建设的需要,进行会计内容整合重组、新建,将大数据管理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融入课程体系中。在融合式平台建设中,一是在新文科要求下,建设产教融合平台,通过搭建企业入驻、互联网云平台技术和校企互融财务管理平台,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和“双师”辅导,解决学生从课堂到上岗的规模化实习实践难题。二是搭建科教融合平台,支持科研机构与学校共建科研平台、探索教师应用科研开展教学新机制,实施科研竞赛导师制,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在融合方法创新中,将最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重点探索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大学生 MOOC等三种教学模式,打造 1-3 门省级及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融合实效评价中,将采用互动式评价、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三种方式对课程体系改革效果进行考察,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持续改进。4 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在新文科要求下,会计学专业培养的是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有创造视野的新人才。由于会计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会计学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会计专业教师与企业会计人员同时参与。首先是共同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正确定位会计岗位和职业能力。接下来是召开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专题讨论会,制定课程构建方案。然后是会计专家根据会计实际工作的任职要求,并参照会计工作流程及职业标准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在经过阶段性运行后,进行会计人才培养和就业质量评估,持续改进会计课程体系。基金项目:2019 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新文科理念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湘教通〔2019〕291 号);湖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项目《数量分析方法》(湘教通〔2019〕370 号);湖南省普通高校“国际财务与金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湘教通 [2018]380 号)资助项目;湖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项目《投资学》 (湘教通〔2019〕370 号);湖南省教改项目“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研究” (湘教通 [2018]436 号);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改课题“基于自我发展与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JG2015B102)参考文献[ 1 ] 曾晓霞,刘小刚.基于能力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 J ] .经贸实践,2016 ( 18 ) .[ 2 ] 姚美娟,高凤莲.产学研结合视角下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研究 [ J ]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9 ( 10 ) .[ 3 ] 郝桂岩,吴雷,时晓晖.会计学专业核心能力确立与课程体系重构——基于PST-CCE 人才培养模式 [ J ] .财会通讯,2016 ( 34 ) .[ 4 ] 张庆华,彭晓英,曾晖.移动教学环境下的会计学本科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 [ J ] .黑龙江教育 ( 理论与实践 ) ,2018 ( 03 ) .[ 5 ] 王颖.浅谈会计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 J ] .科技经济市场,2013 ( 05 ) .学科探索万方数据

推荐访问:新工科新文科理念 工科 理念 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