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六大理念6篇

时间:2022-08-27 14:30:03 来源:网友投稿

新工科六大理念6篇新工科六大理念 第47卷 第3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5月Vol.47 No.3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工科六大理念6篇,供大家参考。

新工科六大理念6篇

篇一:新工科六大理念

47 卷   第 3 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年 5 月Vol. 47 No. 3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May , 2021DOI :

 10. 13718 /j.cnki. xdsk. 2021. 03. 015 教育研究“新工科”课程思政的时代蕴涵与发展路径黄 泽 文(西南大学 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摘   要:

 “新工科”建设是新时代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格局、新走向。培养具有时代蕴涵和中国特色的“新工科”人才,需要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其中课程思政建设不可或缺。“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应立足新时代,充分挖掘“新工科”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价值旨归,以构建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发展路径为实践归宿。当前“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理念、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困境,应遵循永续性、平衡性、生机性发展原则,通过理性审思、理念深化和系统整合的路径予以推进和提升。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新工科;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 - 9841 ( 2021 )

 03 - 0162 - 07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风起云涌、方兴未艾,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悄无声息地点燃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革命之火”。人工智能,特别是高级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毫无疑义将引发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环境等四要素的重构和创变,进而推动实现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性重构 [1 ]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领域的技术科技革命与产业变化,教育部积极推进高校“新工科”教育模式革新,创新“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推动“新工科”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使各“新工科”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合统一,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最终达成新时代适应未来新兴产业需要的、满足新经济需求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多元化新兴应用型“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一、“新工科”建设中课程思政的时代蕴涵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报告中指出:世界高等教育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呈现出“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终身化、信息化”的趋势 [2 ] ,高等教育与世界格局、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与个人福祉形成了更加系统而复杂的共生关系。其中,高等工程教育承担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2 6 1收稿日期:

 2020 - 11 - 28作者简介:黄泽文,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研究员。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研究”子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科学内涵与核心要义研究”( 17JZDW06 ),项目负责人:白显良;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庆教育委员会)项目“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生态构建与实践研究”( 203536 ),项目负责人:胡海燕。

 要使命,如何顺应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需求,承担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使命担当,促使其自身不断转型升级,实现从“技术范式”到“科学范式”并最终趋向“工程范式”的演变,体现其育人价值的现代化更迭,并时刻瞄准未来的新范式 [3 - 4 ] 。“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以课程思政为创新突破,统整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和实践体系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培养出具有时代蕴涵和中国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其中课程思政是造就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担当时代大任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一)课程思政是实现“新工科”宏伟蓝图的时代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党组等相关部门也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的通知》《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这些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件,为新时代新工科建设勾勒出了宏伟蓝图,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开启了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课程思政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部署的紧迫任务,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实现育人目标价值的主渠道。学科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两条平行发展的教育活动,而是相互渗透、深度融合,共同实现育人价值叠加、教学资源创新、教师队伍壮大以及教学实效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5 ]2017年2月20日,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为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探索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新工科”建设通过多次讨论,逐步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简称新工科建设“三部曲”)。教育部随后又相继颁发《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等文件,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新工科”专业建设及培养方案。“新工科”建设是一项为了应对新经济挑战、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要和未来发展要求的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也是一场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的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战略行动,更是教育部和高等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打好提升质量、推进公平、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攻坚战的重要举措。通过“新工科”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国家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同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愿意将所学知识奉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堪当时代大任的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对于我国“新工科”建设而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立德树人目标为育人不变标杆的同时,更应通过课程思政打造出具有时代蕴涵和中国特色的“新工科”。(二)课程思政是“新工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第一,“新工科”课程应契合立德树人、育人为先的理念。“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教育事业的神圣职责,也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 6 ]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3 6 1

 一。”[ 8 ] 这说明,高校立德树人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能偏废大学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和育人功能,特别要强化通过实施课程思政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第二,“新工科”课程理念应体现“新工科”特色。“新工科”的建设为高等工程教育带来了一种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变革、一种挑战。课程思政不仅体现出大学课程对个体精神成长意义的追问,也表达出课程要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引导,以遵循国家主流价值观要求的精神旨归 [8 ] 。“新工科”中很大一部分专业属性偏向理工科、更加注重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看重学生发展国际性等特点,势必给“新工科”思政建设带来重大影响。从理念目标上看,“新工科”课程思政应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价值旨归,立足于人的思想道德养成的系统性特征,赋予课程以整体育人的功能,使专业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新工科”课程体系应实现科学知识传授与家国情怀培育的深度融合。首先,育人目标一体化。专业课中应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育人功能,又应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应针对“新工科”学生的学科专业特色,完善传统的“三全育人”环节,避免模式僵化、实效性差等问题。其次,课程资源整合化。要在学科专业课程资源和教学案例、项目研讨、个案分析中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尤其应该结合国际形势复杂化,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科技人才竞争激烈化的当下,将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教育、时代责任担当等作为对专业发展追求的政治引领,树立更加坚定服务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战略,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福祉和利益积极奋斗。再次,育人队伍专业化。提高专业课教师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专业性,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高思想意识和政治站位,以构建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发展路径为实践归宿,立足于人的思想道德养成的系统性特征,从一开始就将教书和育人视为一体,赋予课程思政以整体育人的功能 [9 ] ,使“新工科”专业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取向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顶层设计,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工科”人才。(三)课程思政是“新工科”破解自身发展困境的重要路径第一,理念困境。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将“立德”简单地理解为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或是片面传授专业知识等消极态度的问题,“新工科”课程思政由于其专业特性或者培养目标的理念定位和认知不足,此类问题体现得更加明显。教师以“师”为本的教育理念、填鸭式的教学讲授方法、单一陈旧的授课形式,过多地强调理论性和政策性,纵有教师满腔热情的知识讲授,也会因理念偏差、缺乏新意、缺失价值育人而使学生严重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这类问题造成了高校“新工科”课程单一的知识化倾向,掩藏了专业知识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离散了“育人”与“知识传授”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造成了人才培养“思政取向”与“知识传播”“价值引领”与“文化传承”的背驰。第二,实践困境。在“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实践中,“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程建设的开始,就存在突出的不平衡问题,这种不平衡包括课程地位、重视程度、专业水平等方面的不平衡。一方面,对于“新工科”相关专业来说,由于培养过程更加看重技能性和实操性,容易出现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课程轻思政课程倾向,导致思政课程相较于专业课程被忽视,彼此之间的地位不平衡,这样的不平衡,同样表现在专业课程建设的固有模式与“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实践环节。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体系过于抽象化,远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大学生发展的真正需要,以至于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最终引来部分专业课教师乃至于整个社会对高校思政教育价值的怀疑,这样的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影响了“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推进。第三,能力困境。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其时代性、思想4 6 1

 性、政治性和育人性的鲜明特点,对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工科”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发现、挖掘出隐藏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二是课程思政的融合能力不足,不能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教学之中,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知识的有机融合。这些不足,势必对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造成极大的损伤,严重影响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发挥。二、“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发展原则“新工科”更加注重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看重学生发展国际性,这给“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带来重要影响。“新工科”建设是一种变革、一种挑战,站在新时代“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历史方位上,“新工科”课程思政应遵循永续性、平衡性、生机性的发展原则。(一)永续性原则“永续发展”是涉及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概念,强调在发展中要以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的永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对于“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发展来说,永续性原则要求要注重发展教育生态、学科生态、育人生态,优化“新工科”课程思政开展的方式及手段,实现其自身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新工科”课程思政以及“新工科”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目标来说,永续性应为首要核心原则,“新工科”建设的价值与意义不断得以肯定,同时也对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活动带来积极影响。2018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9 ] 。因此,“新工科”背景下所培养的“新工科人才”必定是全面发展的、爱国爱党的、品德修养觉悟高的人才。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在于其可保障“新工科”建设中不断培养的人才不仅仅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可培养造就出党和国家所需要的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等优秀特质的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担当时代大任的人才。新时代“新工科”课程思政要与“新工科”的新背景、新使命、学科特性、国家人才培养诉...

篇二:新工科六大理念

科课程体系中的工程设计思维

 摘要:工程思维和设计思维是新工科建设活动中的基本思维。通过对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专业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等新工科建设活动中设计特征分析,提出在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中应重视工程思维和设计思维的融合,即“工程设计思维”,体现新工科课程体系的创新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在新工科课程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对学习者工程设计思维的培养,学会用系统思考的方式,创新性的解决具体工程问题。

 关键词:工程设计,工程思维,设计思维,课程体系,新工科 一、引言 从 2017 年开始,教育部开始实施新工科战略[1] ,从“新工科”概念的提出到“复旦共识”到“天大行动”到“北京指南”,新工科建设问题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前沿热点。作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工程思维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李伯聪从工程哲学的角度探讨了工程思维的内涵和外延,并指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应围绕工程思维展开。[2] 杨凡则从传统哲学角度阐释了新工科中蕴涵的工程思维,尤其指出新工科建设可能面临的是没有经验可以参考借鉴的“无人区”,新工科建设更需要工程思维的定力和坚持。[3] 叶民介绍了美国和瑞典 4所大学提出的 CDIO 工程思维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强调工程思维的系统思考性和创新性特征。[4] 李永胜探讨了工程思维的内涵和外延,指出工程思维具有明显的设计思维特征,是经过系统思考的思维过程,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6]

 刘进等介绍了麻省理工“新工程教育转型”计划,主张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践本质,从工程科学范式向工程实践范式转变,以培养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人才为目标,工程思维成为其新工程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6] 于海琴通过访谈的形式,介绍了欧林工学院的工程教育体系的构建背景和指导理念,其突出特征是在欧林工程学院课程体系中突出的工程思维的强化和设计,使工

 程教育回归工程实践本身。[7] 陈涛详细介绍了密涅瓦大学大学推行主动学习的课程体系和技术支持策略,其课程体系的核心特征是用 120 个思维习惯作为贯穿全部课程的逻辑主线。[8] 曾勇等提出在电子科技大学实施“New E3”新工科建设方案,紧密围绕工程特点,系统设计出新工科项目课程体系。[9] 高松提出在华南理工大学实施“新工科建设 F 计划”,面向未来,设计出包含所有参与者的学习力、思维力和行动力的华南理工大学工科人才培养体系。[10] 跨学科是新工科的突出特征,郝莉基于新工科背景,重点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在跨学科课程建设的实践和系统思考。[11] 在新工科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就是应用工程设计思维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新工科建设具有显著的设计特征和系统思考特征。工程设计思维贯穿了新工科课程建设中的课程体系、知识体系、教学设计、学习体系等各个环节。

 在新工科建设的培养计划/课程体系中,是蕴含着“工程设计思维”的,但是由于在传统工程教育中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对工程设计思维培养略显不足。根据作者近几年的调查和访谈,多数大学生不清楚培养计划中的工程设计思维,只是按照学校制定的培养计划进行选课学习。在课程学习中,不清楚教学大纲中的设计思维逻辑,只是跟着老师走就好了。这是传统工科向新工科转化过程中需要解决基本问题。“工程设计思维”是蕴含于新工科建设的核心思维,应在知识体系、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中有所显示,并引导所有参与者学习、理解和掌握,形成工程设计思维范式,提高系统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工程设计思维含义的阐释 每个行业在各自的专业实践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型。“设计思维”通俗的说就是“像设计师一样思考”。类似的,“工程思维”就是“像工程师一样思考”;“计算思维”就是“像数学家一样思考”;“经济思维”就是“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这些思维方式的共同特征是在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能够像设计师/工程师/数学家/经济学家一样,按照一定的逻辑顺

 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反思问题。这些行业思维范式具有共同的目的性特征,即用系统思考的方式,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

 设计思维就是指设计活动或设计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反思问题的过程,是蕴含于各种专业活动中的,并非设计专业独有。在大学的各个专业中,都有涉及到“设计”的课程,如“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桥梁设计”“勘察设计”“交通设计”“景观设计”“环保设计”“机械设计”“程序设计”“美术设计”“舞蹈设计”等等。现在在各类报告和会议中,“设计思维”被广泛提及,但是由于其含义的广泛性,在各个领域都有涉及[12-19] ,充分说明设计活动和设计思维的普遍性和基础性。

 工程思维具有典型的设计活动特征,也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反思问题的系统思考过程,为了凸显工程思维的设计特征,可以将其称为工程设计思维。例如美国和瑞典 4 所大学提出的 CDIO 工程设计思维模型[4] ;前苏联阿齐舒勒先生基于工程技术专利发明的 TRIZ(Τеории Решения 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 Задач 俄语缩写“ΤРИЗ”,翻译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用英语标音可读为 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故缩写为 TRIZ)创新设计思维模型[14] ;斯坦福大学的 D. SCHOOL 团队给出了包含五个阶段(同理心—定义—概念生成—原型—测试)的设计思维过程模型[19]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奥托.夏莫先生体出的 U 型理论(包含下载—观察—感知—源头—结晶—原型—运行 7 个阶段)的创新思维模型[13] ;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岩土工程思维(包含勘察—设计—施工—运行—监测—反馈 6 个阶段)等都可以看作是典型的工程设计思维模型。[15] 这些工程设计思维强调整个工程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物理、化学、数学原理,进行系统思考,以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和长期使用,具有显著的工程特征。

 各个工程行业的设计规范实质上就是各个行业的思维范式,也就是各个行业工程设计思维。如计算机思维、数学思维、经济学思维、设计思维,能量守恒定律,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第一性原理、欧拉变换、微积分等都是蕴含在各

 个专业中的工程设计思维方式。在各个学科的专业教学中,设计规范和行业范式转化为了基本原理或经验公式。“工程设计思维”蕴含于各个工科专业的设计活动之中,就是在工程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反思问题的系统思考过程。将工程设计思维中隐性的思维原理显性化,形成程序、步骤和技术流程,给学习者以清晰的路径和方向,成为串联各类不同工程知识的思维线索,引导学习者围绕工程设计思维建构工程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新工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工程设计思维 国内大学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在其新工科课程体系中包含着深刻的工程设计思维特征。如以创新引领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NEW E3”新工科课程体系,以唤起好奇,激发潜能为动力,不但包括电子科技领域的硬科学知识,还包括思政、商业、艺术、创新等软科学知识,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具有明显的系统思考和创新性的工程设计特征,将原有课程体系解构重构,形成适应新工科特征的创新引领课程体系。[9] 以未来人才发展为目标的华南理工大学“新工科 F 计划”,面对正在生成的未来,系统设计了包含学习力、思维力和行动力的华南理工大学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10] ,不但包括基本的工程知识,还包括通识课程、创新课程,形成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新工科课程体系。

 国外大学则从全球视野和 21 世纪的时空场域,构建以培养全球领导者、创新者、思考者为目标的高等工程课程体系。如麻省理工以全球工程视野和卓越工程教育为目标,构建在 11 种思维引导下的自主学习、新机器与新系统、制造者与探索者相结合的工程教育体系。[6] 国内“创客领域”开设的一些课程,如西南交通大学李君老师开设的“造你所想:从代码到实物”课程,就是以工程设计思维主导下的自主学习模式,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导学生探索和制造新机器、新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思维。[20]

 密涅瓦大学则是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思考者和具有全球化思维的开拓者为目标,以大学四年全部知识中的 120 种思维模型为课程体系主导,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学知识,应用工程设计思维去探索和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8] ,检验思维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建构以工程设计思维为核心的知识结构体系。这种将既有课程体系解构为思维、概念和能力 3 个层次的基本知识单元,再以工程为核心将其重构为系统性的工程知识体系的教学设计极具创新性。作者基于密涅瓦大学的教学设计思路,在“岩土工程勘察及测试技术”专业课和“思考设计”跨学科课程教学中作了初步的尝试,学生反馈较好。

 欧林工学院则立足于全球问题和面向 21 世纪的思维,基于工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问题的设计思维过程的理念,教师和学生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尝试将合作、跨学科、创业、伦理、全球化等 5 种思维融入工程活动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实验迭代的方式去理解生活,解决问题,应用工程设计思维去建构工程知识结构体系,形成了高等工程教育实践的欧林模式。[9] 西南交通大学宋爱玲老师开设的“运动科技与智慧人生”课程[21] ,以人人可以参与的体育运动为情境场域,引导学生在实际的体育活动中去发现问题,然后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制造出贴近体育生活的工程技术产品,较好地验证了欧林模式。

 总体而言,通过系统设计,国内外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大体包括以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学—工程实践问题为基础的工程知识体系和以思维学、艺术学、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为代表的软科学知识体系两大部分,都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比较而言,国内新工科建设形成了以“工程知识”为主导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国外大学形成的是以“工程思维”为主导的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工程知识和工程思维是高等工程课程体系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应结合具体的工程条件和教学情境,采取适当的教育教学体系,只要能够将工程知识和工程思维都有效传递给学习者就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标,不应过于纠结形式。

 四、新工科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工程设计思维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几所学校的工程专业知识体系[6-10] ,对于具体工科知识结构体系来说,大体上都是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学—工程实践体系,这是工程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符合工程实践需要的。这个工科知识体系大体上是从数学思维—物理/化学思维—工程思维—工程实践四个阶段实现工程知识的建构过程,这就是工程设计思维在专业知识思维中的典型特征。

 虽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结构相同,但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却有两种不同的工程思维和工程知识建构过程。一种方式是以“工程知识(课程)”为主线,一年级主要是以数学课程为主,辅以暑假专业基础实习;二年级主要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主,暑假辅以专业技术实习,三年级以工程学课程为主,暑假辅以工程技术实习,四年级时,综合所学的工程专业知识,解决一个具体工程问题(毕业设计),完成整个工科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整个专业知识的建构活动只经历了 4 次。这个学习过程可以称为“工程知识建构模式”,工程知识是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为学日益”的过程。

 另一种方式是以“工程思维”为主线,一年级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辅以一个简单的 1.0 版本工程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工程设计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问题),去解决这个工程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第一次对工程设计思维进行了实践体验和应用,初步形成了工程设计思维模型 1.0 版本。二年级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辅以一个难度增加的 2.0 版本的工程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工程设计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问题),去解决这个工程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第一次对工程设计思维进行了实践体验和应用,形成了工程设计思维模型 2.0 版本。以次类推,经历大学四年的学习,通过不断的迭代,学生可以经历 4 次工程思维模型的建构,最终形成相对清晰的工程知识体系。这个学习过程可以成为“工程思维迭代模式”,工程思维是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为道日损”的过程。

 仔细分析有关文献[6-10] ,可以看到在这些学校的专业知识体系中,对工程知识和工程思维之间的调整和变化。相对而言,国内大学偏重于以“工程知识”为主线的“工程知识建构模式”,但也有工程思维迭代模式的教学形式;国外大学偏重于“工程思维”的“工程思维迭代模式”,同时也存在工程知识建构模式的教学形式。在这两种学习模式中,工程思维和工程知识都是存在的,只是由于具体学校或专业的具体条件不同,学生人数的多少等限制,教学活动的侧重点不同。由于引导方式不同,学生形成的认知结果是不同的。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结合学校的具体条件,保持工程知识和工程思维平衡的模式,不应过于侧重或偏废。

 五、新工科专业课教 学活动中的工程设计思维 在具体的工程专业课程中,教师应考虑工程设计思维的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知识设计。基于项目式的教学设计方法在工科课程教学设计中是一种常用的...

篇三:新工科六大理念

iddot;98·高效管理策略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引言人才培养作为特色专业课程教育的引领导向,关系到特色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效应。新工科的内涵以及特征,促进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革新,实现新工科特色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的优化,为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推进复合型、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本科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目标,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不适合现代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工业 4.0 背景下,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更符合现代社会人才的需要。因此,新时代背景下,重视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实现新工科特色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达到优质人才培养效能。一、新工科内涵新工科是我国教育部门站在新的高等教育视角,立足于当前工科教育实际,明确的工科教育目标与方向,并且该教育方向与目标涵盖了“复旦共识”“千生计划”等信息。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方向与战略目标符合我国战略发展需要,立足于专业课程教育革新,为知识型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优质的工科人才。新工科的实施,突破了传统教育方式、观念,实现多个教育机构、组织形式的合作,协同促进高素质的工科人才培养。新工科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元化、协同化、产业化、交叉化的特点,推进工科教育教学的革新,提升工科教育教学质量。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都在建设与完善新工科专业,能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新工科专业,主要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工科专业。新工科专业是以智能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用于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二、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理念的实践要素1. 产教融合教育的实施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以往工科专业教育教学革新带来机遇。新工科视域下,特色专业教育教学的开展,应以新工科内涵思想为导向,推进校企合作联动办学,并在此基础支撑下,推进产教融合的教育的实施。产教融合是在校企合作支撑下开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企业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机制,以学校教育为导向,推进企业的“产学”模式开展,助力于工科专业教育的革新,为工科专业教育教学理念革新带来机遇。因此,在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以新工科思维理念为导向,实现工科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依托于产教融合模式,使学生不仅获取最新的工科信息内容,更能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平台,促进学生对工科信息的运用,提升学生工科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全面性发展,促进学生未来良好的就业与发展。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理念的分析研究黑龙江财经学院  刘晓彤【摘要】在工业 4.0 背景下,我国企业需要大量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高校都在积极开设新工科专业,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不适合新工科特色专业发展需要,在建设新工科特色专业,必须完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升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理念,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希望为研究高校新工科特色专业教育教学理念改革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4.0, Chinese enterprises need a large number of applied and compound senior technical tal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ctively opening new engineering major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cept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we must improve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cept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cept is the key factor of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talent cultivation of new engineering specialty from different aspects, which meets the needs of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and hope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experts and scholars who study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cept of new engineering specialty education.【关键词】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理念【Keywords】new engineering;characteristic specialty;talent cultivation;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cept

 ·99·高效管理策略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 创造资源共享型平台构建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资源共享型平台作为支撑,实现工科信息的深入流通,为学生获取工科信息提供平台。以往工科教育中,学生获取工科信息大都立足于工科专业教材以及工科课堂教学等渠道,使学生获取工科信息面狭窄,不能够根据市场发展需要,进行有效的工科信息内容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工科的专业化发展。而在新工科支撑下,构建资源共享型的平台,能推进企业工科信息、本校工科信息、其他学校工科信息以及市场的工科信息在平台中流通,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宝贵资源,拓宽教师与学生工科知识面,提高工科教育效能。例如,在开展工科专业教育教学中,教师立足于工科教材内容,在资源共享型平台中获取相关的工科信息,实现其与教材的融合,丰富教材工科信息,凸显教材中工科信息的与时俱进化,进而将这些工科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根据市场工科发展形势,学习针对性、有效性的工科信息,从而助力于学生未来发展,实现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趋势。三、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理念的实践路径1. 转变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思维理念在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转变以往的工科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以新工科教育思想理念为导向,推进工科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在市场经济与先进技术共发展模式下,使工科行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通过先进技术在工科行业体系中的运用,实现工科产业的升级变革,这为工科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需要树立革新工科教育思维理念,实现工科教育教学的转型。首先,树立“大工程”教育思维理念,推进工科教育与新工科特色专业融合。“大工程”教育思维理念是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理念,其核心为技术、工程、科学一体化模式,构建整合性、创新性的工程专业教育思想体系,推进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因此,以“大工程”为导向,能够推进工科专业、工科产业、科学发展相融合,协同开展育人模式,达到良好的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其次,树立“大工科”教育思维理念,推进新工科特色专业与新产业发展的融合。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以企业的工科实践平台为导向,实现企业教育与工科教育的融合,为学生工科实训、实习、实践提供较多的可能性。同时,以“大工科”教育思维理念为导向,推进多个学科的融合教育,使学生不仅具有工科专业知识,还能涉猎其他学科体系,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2. 构建新工科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中,推进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是必要的。而在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中,需明确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建设的价值取向,以此为契机,实现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建设,推进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在构建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体系中,需要明确以下几方面的课程建设价值体系:一是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建设需要满足人才培养的根本性价值,以学生价值诉求为导向,立足于市场发展形势,满足学生多元化工科发展需要;二是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学科专业的继承性,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的建设,需要研学以往工科专业形势与信息内容,在此基础上进程创新与革新,形成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教育模式;三是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应反映高等教育独有的人才培养价值,立足于高校办学、教育的独特性,实现人才的有效性培养;四是新工科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体系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要,不仅重视学生工科发展路径,更重视学生多元化发展路径,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良好的就业;五是新工科特色专业的建设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市场发展实际情况,推进社会发展与课程教育的融合性,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创新性的工科人才。在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中,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应与市场发展模式衔接,彰显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建设价值。3. 建设新工科特色专业实践基地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人才综合性发展,但是以往的工科专业教育教学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因此,以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依托于新工科特色专业理论进行,建设新工科特色专业实践基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在新工科特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中,首先,依托于校企合作模式,加强新工科特色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校企双方各自发挥人才培养功能,根据企业发展形势、市场发展趋势、学校现有育人机制,共同建设新工科特色专业实践基地,实现以往工科实践基地的优化与创新。其次,以企业为工科专业学生实践平台,定期融入到企业一线中,学生以自身所学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学生在企业实践,能够获取教师的实践经验。最后,学校以网络教育为导向,构建网络的新工科特色专业实践平台,以虚拟技术打造良好的实训、实践空间,促进学生融入到其中。例如,在网络新工科特色专业建设中,可根据工科专业实践教育形式,将工科教育分成多个板块,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所长融入到其中。4. 与时俱进,人才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现在高校都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趋向国际化发展,让人才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能

 ·100·高效管理策略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现在我国传统的工科专业需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形成面向行业需求和可持续竞争力的教育理念,全面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注重学生综合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机制,符合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既要培养适应新经济发展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素质,还要加强人文素养、国际化竞争力培养,提升文化信心。加强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强化通识教育。现在社会需要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工科院校特色专业需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现代工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比如,黑龙江财经学院建设一批类别齐全、内容丰富、规模适中的通识课程,特别是加强传统文化类、中国特色和世界比较类、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程建设,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粹,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现在高校工科在发展的进程中,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融合企业文化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5. 构建“工程范式”专业结构根据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构建“工程范式”专业结构,符合现代工科专业发展的要求。现在工科专业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深化校企合作是现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这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拓宽专业知识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复杂工程问题”内涵而言,“复杂”并不意味着技术上难度高,而是涉及多个范畴、多个因素掺杂的冲突局面,需要培养学生从诸多约束问题中找出均衡的解决方案能力。现在企业在人才需要的过程中,不仅要求专业技术过硬,要需要具有综合素养强,具有一定外语水平、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工程”意味着有组织的活动,而不是一个孤立的技术问题,实用性、可靠性的优先级往往高于技术先进性。由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旨在保证最低的教育质量标准,其中规定的学习成果被视为工程类学生学习成果体系的基础性要素,故需要拓展传统工科专业内涵和构建“工程范式”专业结构,探索符合工程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新培养模式,构建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与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与人才培养结构,集中建好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现在高校在建设的过程中,基本形成了特色的专业群,尤其在工科一类专业形成一个专业群。高校都非常重视专业群的建设,专业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专业群中的专业课程很多是一样的,专业群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符合现代工科专业发展需要,同时也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完善高校工科特色专业建设与完善起到重要作用,能为现代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总之,研究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理念十分必要,不仅是新工科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在工科专业教育中有效性运用的需要,也是新工科特色专业教育教学革新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就业、创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中,应以新工科内涵、特征为导向,推进新工科特色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打造优质的新工科特色专业教育教学环境,进而达到良好的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效能。【参考文献】[1] 蒲阳,赏刚,郑光辉,王艳...

篇四:新工科六大理念

书第 38卷 第 6期2019年 12月兰 州 交 通 大 学 学 报Journalof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Vol.38No.6Dec.2019收稿日期:2019?09?10         学报网址:http://xb.lzjtu.edu.cn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经验分析”(教高厅函〔2018〕17号)、兰州交通大学 2019年战略规划及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FZGH2019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杨宗仁(1969-),男,甘肃通渭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理论.E?mail:136257165@qq.com.文章编号:1001?4373(2019)06?0132?05 DOI:10.3969/j.issn.1001?4373.2019.06.021“新工科”建设的理念内涵及模式综述杨宗仁(兰州交通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兰州 730070)摘要:综合不同学者观点,系统阐述“新工科”之新。开放、包容、创新、全过程、综合化及人的全面发展是“新工科”之新理念。“新工科”要构建以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为核心的工科新结构,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新体系。“新工科”人才应该具备新素养。关键词:新工科;新理念;新结构;新素养;新体系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TheConnotationandPatternReviewofthe"NewEngineering"YANGZong?ren(InstituteofHigherEducation,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Abstract:Thispapersystematicallyreviewedthenewcharacteristicsofthesocalled"NewEngineering".Openness,inclusiveness,innovation,whole?process,integrationandall?roundhumandevelopmentarethenewconceptof"NewEngineering"."NewEngineering"shouldbuildanewstructurecenteredinspecialtystructureandcurriculumstructure,exploreandimplementanewmodeofengineeringeducationpersonneltraining.Sothattheengineeringeducationwith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fnewqualityandanewcomprehensiveengineeringeducationsystem 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areestablished.Atthesametime,"NewEngineering"talentsshouldhavenewqualities.Keywords:"NewEngineering";newconcept;newstructure;newquality;newsystem  自 2017年初教育部推出“新工科”计划以来,各级政府、高校和相关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建设“新工科”。“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等系列文件的推出,对于指导广大教师正确理解“新工科”的内涵及特征,明确“新工科”的建设目标及路径选择发挥了引领作用。但是,有些纲领性文件过于宏观笼统,对于具体指导“新工科”建设缺乏可操作性。“新工科”建设的关键是对“新工科”之新的正解理解。虽然诸多学者已从不同视角对“新工科”尝试解读,有的解读不乏真知灼见,但有些解读存在内涵模糊、外延错位、不准确、不清晰现象。综合不同学者观点,系统解读“新工科”之新是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一、“新工科”是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

 第 6期 杨宗仁:“新工科”建设的理念内涵及模式综述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和理想的观念体系。”[1] 教育理念是任何教育行为和活动的内在动力,人才培养活动必须以教育理念为先导。没有教育理念的指导,教育目标必定是盲目的,教育活动的结果也必定是不理想的。“新工科”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应“新经济”之呼唤应运而生,建设发展“新工科”首先要树立工程教育新理念。1.树立开放、包容的工程教育理念开放是指“新工科”必须摆脱“工科”的羁绊,向其它学科伸出橄榄枝,向“科学 +人文 +工程 +其它”方向发展,依托大类通识教育,培养综合化、复合型人才。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University)从 1939年起开展实施的“卡耐基计划”,要求理工科学生至少选修 1/4的人文社科课程。学校同时设立了包含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和土木工程等领域的“工程设计研究中心”。这种开放的工程教育理念值得我国借鉴 [2] 。包容是指“新工科”不能因为“新”就舍弃传统工科,而要包容传统工科,通过“传统工科 +”的形式实现整体工科形态的转变。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我国必须拥有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工业体系,这就必然要求匹配完整的“新工科”体系。因此,必须从国家层面做好总体设计,规范“新工科”的内涵和外延,以包容的理念引领“新工科”和传统工科整体发展,严防新一轮“新工科”专业的盲目申报和资源争夺 [2]2.树立创新型工程教育理念为实现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应对国家重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需求,“新工科”必须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深入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引导综合性高校、工科优势高校和地方工科院校合理定位。既要培养大国工匠,也要培养普通工程人才,但他们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树立综合化工程教育理念一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新工科”培养的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工程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更要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二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新工科”人才既要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计算机等),也有具备扎实全面的人文科学知识(政治、经济、法律、文学、伦理、道德等)。三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综合。开展“新工科”教育,必须加强专业教育,培养既掌握扎实工程专业知识,又具备专业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工程人才。同时,必须加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更多地强调“育”而不仅仅是“教”,和“文理教育”、“博雅教育”异曲同工,超越功利性,强调对“人”的塑造。只有通过通识教育,才能保证培养的工程人才不仅是单纯的“工科男”或“工科女”,而是既懂人文、又懂工程的综合化人才,而不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学校教育的“产品”[3] 。4.树立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新工科”按照 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等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4]5.树立全面发展的工程教育理念“新工科”必须以学生为本,围绕培育能够适应和驾驭未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育人功能,重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提供体现通识教育、文理并重以及数字化特征的课程,使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解决工程复杂问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还具有全球视野、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新工科”要构建工科新结构新结构主要包括工科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1.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主要围绕以下 3条途径构建专业新结构:一是围绕新经济发展需求,大力发展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核技术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产业相关的新兴工科专业和特色专业群,按“天大行动”计划,到 2020年直接面向新经济的新兴工科专业比例达到 50%以上。二是更新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服务地矿、钢铁、石化、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三是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孕育形成新兴交叉学科专业。3 3 1

 兰 州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第 38卷应产业需求建专业需要注意二个问题:第一,一流大学不能被动适应产业需求,而要引领产业需求;若要考虑产业需求,则应考虑企业长远的、潜在的需求,而非眼前的、当下的需求。第二,建立新专业应是基于自由探索氛围下的学校自主行为,而不应是政府部门的行政推进 [5] 。2.构建工科课程新结构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要培养多样化、创新型工程人才,必须重建课程结构。课程新结构主要包括课程体系的构成和课程内容的设置。一要根据新兴产业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对毕业生在毕业 5年后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或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二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细化毕业要求,明确学生毕业时应掌握的知识、获得的能力和具备的素养,毕业要求应能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三要按照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重点是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每门课程的内容设置,舍弃与毕业要求无关或内容陈旧的课程,删除不同课程之间相互重复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能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当然,新结构还应包括学生新的知识结构。学生新的知识结构中,应包括多学科交叉的新内容 [6] 。三、“新工科”要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界有关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界定有多种论说。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为教育思想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为了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其实质是为受教育者构建的相对稳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范型性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构造形态、培养途径、培养制度和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质是在“新工科”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新工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构造形态、培养途径、培养制度和教学组织形式,构建“新工科”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新模式是当务之急。四、“新工科”人才应该具备新素养“新工科”是我国为应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回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强烈呼唤,助力国家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迎接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新挑战而开展的高等工程教育重大改革,其实质是培养能够适应、甚至引领未来工程需求的工科人才。“新工科”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的工程素养之外,还应该具备新素养。其一,应该具备“形而上”的观念。西方哲学家、思想家对技术本质和作用的思考表明,技术或工程依然是非常“形而上”的。“新工科”人才应该具备“形而上”的观念,思考一些工程与技术的“形而上”问题。“形而上”有利于增强“新工科”人才的价值感与使命感,有利于他们兴趣的形成,有利于他们将来能够在更高的层次和境界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5] 。其二,应该具备关注“超世界存在”的使命感和价值感。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新多属于“增量创新”,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引领未来某个新的技术领域的创新还是太少。为改变这种现状,“新工科”培养的学生在关注工程中的现实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具有引领、想象、创造未来社会需求的欲求和能力,能有一种创新的闲适,能够陶醉在想象“超自然存在”、“超世界存在”的乐趣中,能在时间轴的未来点上自由驰骋,从而孕育伟大的创新 [7] 。其三,应该具备大工程观和空间感。传统的工程教育过分拘泥于专业的细节,学生的思维容易蜷缩在狭小的专业空间。事实上,一个小小产品(如LED)也完全可能涉及多学科问题。因此,“新工科”人才需要大工程观和空间感,应该能在大的学科空间去观察、思考问题。空间感不仅要体现在“问题空间”的构建上,还要体现在“社会空间”中 [5] 。其四,应该具备关联力和想象力。“新工科”应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节点或信息源的关联,使其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关联力具体表现在问题空间中感知关联的能力、物理或现实空间中感知关联的4 3 1

 第 6期 杨宗仁:“新工科”建设的理念内涵及模式综述能力、虚拟空间中感知关联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空间中感知关联的能力等方面。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与工程和技术有关的想象表现在想象的需求、想象的技术、想象的模式、想象的职业等很多方面 [5] 。其五,应该具备宏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宏思维指对超越于自身专业之外的社会、科技、工程、文化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的观察、思考及领悟能力,从系统的角度,从时间、空间的大尺度去观察、思考问题。批判性思维是对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的艺术,批判性思维需要自由空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批判性思维也很难创新。“新工科”需要培养学生自由自在、独立思辨的宏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五、“新工科”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新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其基本要求是“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1.加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打造“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质量”的首要工作是加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结合国际标准和我国工程教育实际,建立国家、行业和学校三级质量标准体系。一要对照欧洲工程师能力标准、英国工程专业能力标准、美国 ABET认证标准、德国ASIIN认证标准等国际标准以及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分析我国未来工程师应具备的新素养(如上文所述),明确他们在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文化、伦理等重点领域应具备的能力体系,制定公布工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目前已公布)。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推动不同行业部门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制定行业标准(简称“行标”)。三是高校要根据“国标”和“行标”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定位,修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从而形成国家、行业和学校三级质量标准体系 [7] 。2.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一要完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机制。由教育部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等单位共同参与领导,不断完善第三方专业认证机构并发挥其权威作用。二要完善认证结果的发布和使用制度。要通过各类媒体向社会介绍专业认证的意义并公布每年的专业认证结果,让学生和家长知晓不同专业的认证情况,扩大专业认证的影响力。要引导高校将专业认证结果在招生简章和毕业证书上正确显现,提高认证结果的认可度。要将专业认证纳入学科和专业评估体系,把专业认证作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引导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用国际实质等效的标准开展专业建设,切实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三要统筹规划专业认证规模和进度。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高校和专业有序开展专业认证 [8] 。六、“新工科”要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新体系体系是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

篇五:新工科六大理念

书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顾 佩 华【摘   要】

   自2016年提出新工科建设后,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到“北京指南”,教育部发布新工科项目,相继成立了工科优势高校组、综合性高校组、地方高校组,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工作。在总结过去多年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参考新工科建设的研究和工程教育范式转变的探索,本文试图回答什么是新工科、为什么叫新工科等基本问题,探讨新工科教育以及新工科教育范式;并根据以往工程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以汕头大学为例,提出新工科建设的技术路径、组织实施方法,并讨论了需要关注的问题。【关 键 词】

   新工科   新范式   技术路径   组织实施【收稿日期】

  2017年9月【作者简介】

   顾佩华,汕头大学执行校长,教授。   一、新工科提出的背景和重要性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新科技和新商业模式快速改变着现代工业、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 ”、“一带一路”、“互联网+ ”等重大战略,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从科学发现到转化成技术或产品的时间不断缩短,知识更新和新知识产生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些发展和变化对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职业素质和视野都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支撑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培养新型工程创新人才,高等工程教育必须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和创新。新工科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因此需要新思维、新体制机制、全面创新工程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支撑和引领新经济。2016年新工科概念提出后,教育部高教司经过反复的研讨、调研和论证,于2017年正式推出“新工科”计划,并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指导性文件。[ 1 ][ 2 ][ 3 ]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工科优势高校组、综合性高校组和地方高校组都积极响应和启动新工科建设战略,新工科教育改革发展迅速,发表了多篇新工科教育改革的文章,为实施新工科教育创造了良好开端。吴爱华等 [4 ] 从新经济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新要求,分析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情况,在总结前期新工科教育改革和探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教育的新理念、构建新型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新结构、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育的新模式、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质量标准、建立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新体系,对新工科建设做了系统概括和提出了整体发展思路。钟登华 [5 ] 在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一文中,阐述了什么是新工科、为什么要建设新工科和如何建设新工科这三个基本问题,从而揭示了新工科建设的内涵,给出如何面向国家需求,聚焦工程教育的挑战,实施新 工 科 建 设 的 战 略。李 培根 [6 ] 讨论新工科的“新”的内涵,提出工程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新素养、空间感、关联力、想象力、宏思维和批评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从专业、课程和知识体系方面讨论新结构,提出新工科的教学和学习等方面需要新方法。赵继等 [7 ] 从经济与科技发展以及大学自身创新发展的需要出发,讨论了新工科和工程教育创新,以及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必要性。提出了新工科的通宽性、前瞻性、交叉性、开放性、实践性,并阐述了工程教育创新需要解决的问题。林健 [8 ] 提出新工科的广义概念,新工科的边界范畴,重视理科、管理、法律等学科影响,不但要关注当前的需要,更要面向未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工程人才。陆国栋 [9 ]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对新工科建设的需要的视角,讨论了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主要瓶颈,进而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路径、思考与探索。—1—

 徐雷等 [10 ] 从理科特别是应用理科的角度讨论了综合性大学建设新工科和新工程教育内涵,应包括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打破本科和研究生培养界限,实行多元化培养,改革教师评价机制,推进产业和 学 校 的 协 同 创 新。陈 慧等 [11 ] 分析了综合性大学在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优势,讨论了中山大学的新工科专业建设和立足珠三角的战略布局、以新工科建设助推21世纪海上丝路的战略;在分析面临的问题后,提出如何推动综合性大学新工科建设的思路。夏建国等 [12 ] 分析了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进行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总结了地方高校的工程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经验,提出了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径并提供了参考实例。施晓秋等 [13 ] 从新工业对工程人才的新需求出发,建议依托产教和科教融合,创新和创业融合,提出了地方高校建设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和原型系统。叶民等 [14 ] 认为新业态是实施新工科的基础,新工科建设是面对新业态的挑战,阐述了工程教育的理念、课程体系和教育体制、设计工程范式和教育体制创新等,对未来新工科建设提出了建议。王巨宏等 [15 ] 从工业界的角度分析新工科建设,特别讨论了建设政产学研融合的工程教育新生态,并且分析这样的新生态在新经济下工程教育的挑战;以腾讯为例介绍新经济下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在新经济下构建工程教育新生态体系,在体制机制、生态建设、发挥社会力量支持工程教育,并提出了新生态建设路径。在总结过去多年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参考新工科建设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回答什么是新工科、为什么叫新工科等基本问题,探讨新工科教育以及工程教育的新范式。并根据以往工程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与教训,提出汕头大学新工科建设的初步技术路径、组织实施策略与方法,并讨论了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二、新工科基本概念新工科 中 的 “新”是 Emergent或 者 Emer -ging ,新工科指的是 Emergent or Emerging  En -gineering 。为了解析新工科的内涵,有必要对工程、科学、应用科学、技术的定义、内容和本质区别进行梳理和界定。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工程和应用科学的边界尚需更清晰的界定。新工科可以理解为科学、应用科学、工程科学和工程实践的创新与进步、不同学科交叉与交融,所形成的新兴工程学科或领域、新范式和新工科教育等综合概念。新工科涉及现代工科领域的新定义、新认识、新工程范式、新工科教育、新工程研究与创新、新工程实践等多方面。为什么叫新工科? Emerging Engineering 或者 Emergent Engineering 可以翻译成“新工科”或者“新工程”。在教育界讨论 Emerging  or E -mergent Engineering ,“新工科”比“新工程”更加合适。对应“新工科”不应该是“旧工科”,而是“现有工科”或者“传统工科”,对于现有的传统工科的理解,大家已经形成了共同的认识。新工科的学科或领域可以理解为刚出现,正在形成或将要形成的新兴工程学科、领域或方向,可以是一级、二级或交叉学科,也可以是学科方向。新兴学科或领域的特点是新颖,代表工程和科技的新发展,与快速发展的产业和新经济联系紧密。由于新( Emerging ),就有某些不确定性或模糊性。在工程教育领域,从跟随和并行向引领的过渡过程,需要逐渐适应引领的过程中面对的某些不清晰、不确定性、甚至暂时不完全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这是引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如果什么都完全清楚和确定了,那就不新了,也就无需引领了。新工科的学科或领域伴随着所服务的产业和经济发展,经历形成、发展、成熟等阶段后,成为常规学科或领域。而后续新的工科领域又继续涌现,经历同样过程。应以发展的思维,理解从新到传统学科的发展过程,推动新工科建设与发展。以工程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内容、新质量等作为学校新工科建设和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构建新工科专业或改造现有专业,培养新经济和满足学校所服务的产业所需要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新工科人才培养应该使学生掌握更先进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数学、工程科学、人文社科、专业和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具备综合能力包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工程设计、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团队、沟通交流和领导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专业所涉及的核心技能和职业态度等。三、新工科教育范式(一)新工科教育范式的基本框架。新工科教育范式或者称为工程教育新范式是新工科建设和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为了定义新—2—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年第6期

 工科教育范 式,首 先 分 析 范 式 ( Paradigm )的 定义。根据 Wikipedia的定义,范式可以理解为例子、模式、框架等。涉及范式讨论和研究,常常会提到科学范式的形成和发展。牛顿物理学时代,物理学界曾经普遍认为根据牛顿力学原理,很多力学研究被认为是可预见的进步;这种物理学范式的理解,被后来出现的爱因斯坦相对论而改变,现代科学发展还在不断挑战已有的科学范式。由于人类有了认识世界的新设备、新仪器、新工具,人类对科学的探索将不断深入,新的科学范式还会出现。

 Thomas Kuhn在《The Structure of Sci -entific Revolution 》一书定义科学范式,用于指导科学研究和回答科学问题。在这个科学范式框架下,根据需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确定实验观察和分析的内容。按照科学的方法设计具有代表性且可重复实验,获取实验数据,确定解释实验结果的方法,从而回答科学的问题。当这样的科学范式研究问题的框架用于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定义需要扩展。

 Thomas Kuhn 也认识到严格的科学范式定义并不完全适合非自然科学领域。对范式在不同领域的定义有了新的理解,如可以理解为基础思考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利益相关者具有相似的认识和理解。李茂国等 [16 ] 对工程教育范式进行了详细讨论,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范式,至今已经有2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通过研究中美两国的工程教育的发展和范式转变,从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视角,以及三种新工业模型,提出工程教育从回归工程向“融合创新”范式转变。根据科学范式定义的逻辑和思考框架,可以定义工程和工程教育的范式。在尝试定义工程教育范式时,应该考虑工程教育专家及工程教育利益相关者,所共同遵守和接受的理念和原则、标准、教育教学方法、内容、评价体系等,而这些就构成了工程教育的范式基础框架。为了定义工程教育的新范式,需要认识范式的形成过程。根据 Kuhn的科学范式和范式转变的论述,可以理解为某科学领域进步证明,现有范式不能解释和指导该领域的科学工作,范式开始转变并形成更加合理的范式。因此工程教育范式转变可以理解为,在传统的工程教育范式下,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服务于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当科技和社会进步改变了产业和工业发展,导致已有工程教育范式不能满足产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工程教育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转变工程教育范式。目前的工程教育范式转变,源于多年前就开始的各种工程教育改革尝试。新工科教育改革的讨论和实践,使中国工程教育界形成共识,建立新的工程教育范式。新工程教育范式形成一段时间后,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又会出现更新的发展、新的知识、新认识和对于工程教育的新理解,将会开始更新一轮的工程教育范式的转变,因此工程教育范式的转变、形成、稳定和再转变是一个动态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适应当前发展的工程教育范式内容被保留和传承,不适应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消失。因此,工程教育范式转变是传承和渐变,很少是颠覆性的推翻重来。确定新工科教育范式的基本框架,应该考虑学校层面的工程教育所涉及范围、内容和内涵。参考吴爱华等 [4 ] 提出的新工科的核心内容即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引用李茂国等 [16 ] 提出的“融合创新”范式作为新工科教育范式。“融合创新”体现了现代工程教育的协同创新、理工和多学科融合、产学融合、校企融合、在线—新媒体—移动学习与校园内培养的融合、教研学融合等多方面创新的相互融合和促进,使只限于学校内部、学院内部甚至系和专业内部的教育改革与创新,成为开放式、全方位、所有利益相关方参与和协同互动、可持续、全面的融合创新。如图1所示,是作者对新工科教育范式框架基本内容的初步认识,涉及新工科教育的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质量标准等方面。虽然现在还无法证明这些方面是否能构成工程教育新范式的基本元素,但这都是直接关系到建设新工科专业和改造现有专业(包括跨学科专业)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将各种创新工程教育的理念、质量标准、模式、培养体系、教育教学方法,以及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与理工和多学科融合、产学融合、校企融合、教研学融合等相结合,形成新工科教育范式的基本框架。随着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深入,新工科教育范式的框架和涉及的内容会更加清晰、合理和全面。下面是对融合创新范式涉及的主要元素的简单描述。新理念 [4 ] :工程教育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创新工程教育观。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综合人文素养和卓越工程能力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一是树立创新工—3—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

 程教育理念,深化工科教育改革,注重学生的工程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学科和跨界领导力的培养;二是树立全面综合的工程教育理念,改变工科专业过窄过细的弊端,加强跨学科、多学科知识和能力、人文和管理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世界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三是要树立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树立对产品、系统和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工程观;四是要以更加开放和广阔的视野,立足当前需求、面向未来、面向国际,以学生为中心,建设贴近业界、聚焦需求、结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图 1  融合创新范式的基本框架新模式 [4 ] :建立工程教育新模式至少应该包括:一是总结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经验,借鉴符合国情的国际上成功的工程教育模式,创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二是综合国际工程专业认证要求的知识、能力和...

篇六:新工科六大理念

21 年

 第 22 期

  广

 东

 化

 工

  第 48 卷 总第 456 期

 www.gdchem.com

 · 253

 ·

  “新工科”背景下思政元素与《物理化学》 课程相融合的思考

 董晨初 (滨州学院 化工与安全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摘

 要]课程思政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物理化学》课程作为化工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如何与思政元素相融合是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该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特点,从思政元素提炼与教学设计、思政元素的融入点与融入方式、建立评价体系形成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以期为《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推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政元素;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新工科;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1)22-0253-01

 Reflections on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Physical Chemi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Dong Chenchu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afety,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256603, China)

 Abstract: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re put forward by “new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model. A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ow to integrat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s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by the course of Physical Chemistry.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extraction and teaching design, integration points and way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 system and formation of long-term mechanism, in order to offer some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Physical Chemistry;teaching reform;new engineering;teaching design

 2017 年教育部在高等工程教育研讨会上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理念,并列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拓展内容。自此“新工科”建设在全国高校中蓬勃发展 [1-3] 。习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2020 年教育部印发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等教育中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要充分挖掘各类理工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资源,使思想政治理论元素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强化理工学科中的道德伦理教育,在“润物无声”中加强思政元素在理工类专业教育中的融合和贯通,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勇当使命的合格“新工科”人才 [4-7] 。

 “新工科”与“课程思政”两大教育理念的提出很好地启发了高等教育工作者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方式的思考,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但是,如何将“新工科”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效的、深层次的融合,而不显突兀、刻板,则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地认识、实践、总结、提高,再认识、再实践、再总结、再提高。《物理化学》作为“四大化学”之一,涵盖的知识面较广,被看作是化工类各专业课的基础,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思政元素与《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仅可以兼顾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思想觉悟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以《物理化学》为基础的其它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结合提供良好的参考范本。那么如何做好二者的融合,作者根据自身多年该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 《物理化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提炼与教学设计《物理化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提炼与教学设计 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要求为依据,结合我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对接《物理化学》课程中的知识体系与内容,合理提炼思政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社会责任感,该方面思政元素可与《物理化学》课程中所涉及到的老一辈物理化学家、教育家,如付鹰、黄子卿、孙承谔先生等自身经历相结合,在相应知识点处进行穿插讲授,使学生感悟老先生们的爱国热情与使命担当;(2)培养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该部分内容与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如我国南海发现储量世界第一的“可燃冰”、屠呦呦萃取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等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正确运用理工科思维探索科技问题,可结合《物理化学》课程中一些著名的发现,如热力学三大定律、卡诺循环、麦克斯韦方程等发现过程为例,穿插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了解到科研工作是细致的、长期的、艰难的过程,而不是急功近利的行为;(4)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工业生产中的环保意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结合相关知识点讲述,如电化学中,锂离子电池的兴起给人类社会的通信设备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废旧电池的处理一直是各国环保的症结,如何使科技“为我所用”的同时又做到扬长避短,引发学生思考,提高环保素养。

 2 思政元素与《物理化学》课程的融入点与融入方式思政元素与《物理化学》课程的融入点与融入方式 2.1 课堂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物理化学》课程因为涉及的内容抽象、公式繁杂、知识点晦涩等特点,长期以来被学生看作是枯燥乏味、“难啃”的科目,因此课程本身存在一定的教学难度。然而根据笔者多年课堂教学观察发现,在“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述中,适当穿插一些“非知识点”反而能够重新抓回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融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可行的,但是“何时何地”进行穿插则需要考验任课教师把握课堂“火候”的能力,思政教育在课堂中的传授不应该是刻意的、生硬的,而是需要教师提前对教案内容进行悉心的设计与备课。这是对任课教师思政素质的一种考验。例如在讲解物理化学原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时,适当融入一些引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事例,为内容的导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有益的帮助。如讲解克拉佩龙方程时,可以从我国在冬季奥运会冰上速滑项目的成就导入,提出问题“为什么冰刀可以在冰上顺利地滑动”,结合知识点进行解释,这样既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深刻,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下转第252页)

 [收稿日期]

 2021-09-29 [基金项目]

 滨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BYJYYB201832) [作者简介]

 董晨初(1980-),女,山东淄博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材料模拟与应用。

 广

 东

 化

 工

 2021 年 第 22 期 · 252 ·

  www.gdchem.com

  第 48 卷 总第 456 期

 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有为学生在大学期间打下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使学生具有较高知识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才能扩大就业范围,较快地适应相关行业的工作 [7] 。

 2.2.1 开设校内创新训练活动 仅仅凭借理论知识是无法在材料领域立足的,所以我们要明确认识到对学生专业性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让学生跟随导师进入实验室学习。进入实验室前要加强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的学习意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独立的设计实验,例如学生做荧光粉的创新实验,可以根据实验室老师所教的相关知识设计步骤,利用高温固相法进行制备荧光粉。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能够亲历亲为清楚的了解到实验操作的每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专业所学知识从而加深对专业课程中知识点的理解。这一举措也可以使得学生成为更加符合当今社会所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2.3 考核方式的改革 材料科学基础的考核方式的改革是必要的,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使得学生有更大的空间进行全方面的发展。成绩是学生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最直接的体现。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考核,不能因循守旧一味采用期末考试试卷成绩来评定,而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 [8] 。成绩的组成要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期中、期末成绩固然重要但仅仅依据这两个成绩来评定学生成绩是片面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成绩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成绩的评定一定要全面兼顾。最终成绩考核评判的组成应当包括:(1)平时成绩占 35 %,(2)期中成绩占 10 %,(3)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成绩占25 %,(4)期末成绩占 30 %。这样安排成绩就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注重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避免了学生在考试发挥失常从而得分低和仅仅因为考试考的好得分就高的情况,成绩的评定更加公平。

 2.4 插入英文教学模式 在材料专业学习过程中,查阅文献是我们学习的最常见的学习方式,通常学生更偏向于查阅一些中文文献,但通常专业性更强影响力更广的是一些英文文献,学生对于专业的英文文章难以理解产生畏惧情感。在教学上适当穿插一些专业性的英文单词甚至文章段落从而让学生逐渐接触专业上的英文,这样就可以为以后阅读英文文献奠定一定基础。

 3 结束语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材料类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以来最先接触到的专业课程,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且这门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打好基础有利于在材料领域进一步深造。结合材料科学基础教学现状与时代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洪雷.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风,2021(09):30+86. [2]周永生,郭雨,郭腾.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学研究[J].山东化工,2020,49(12):152-154. [3]张红霞,刘昌伟,杨笑春,等.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高分子通报,2020(06):78-80. [4]徐恒钧.材料科学基础[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 [5]金鑫.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J].化工管理,2019,(27):29-30. [6]马丽莉,高莉,雷富军,等.《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58):38-39. [7]黄俊俊,丁明,张全争,等.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17,45(03):122-123. [8]任璐.本科生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51):204-205.

 (本文文献格式:刘泉,韦波,程亚飞,等.材料科学基础教学现状和探索性改革[J].广东化工,2021,48(22):251-252)

 (上接第 253 页) 2.2 课后学习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此外,课外期间也不应忽略课程思政教育。教师在课后作业中适当引发学生关于课程和学业的思考,以思政教育中涉及到的元素为启发,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助其更好、更快地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适当预留出一定比例的与知识点相关的思政内容,比如在章节内容结束时,穿插一个思政小课题,引发学生讨论。比如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神州十二号飞行员出舱时进行吸氧排氮的物化原理,并设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学生在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还能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多部门协同努力,建立考核评价方案,形成长效机制多部门协同努力,建立考核评价方案,形成长效机制 专业理论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需要高校各部门、二级学院、任课教师以及学生管理工作者多方面的努力与协作,“自上而下”形成分工合理、各司其职、协调统一的运行平台,以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形成长效机制,而不是成为“面子工程”。学校高层各部门按照教育部、教育厅对课程思政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汇聚、整合各种思政教育资源,建立思政教育评价体系,指导并鼓励课程思政相关课题立项,组织课程思政类政策解读与开展学术报告,保障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各二级学院按照学校工作部署,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融入思政元素制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并形成行之有效的考评制度。任课教师是具体的执行者,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大胆融入思政元素,要敢于尝试、创新教学方法,经常自我反思,进而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学生管理工作者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要多注意引导,多组织学生开展课程思政学习和讨论,建立相应考评机制,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真正成为祖国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 结论 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思政的融入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标志着新一轮充满生机的教学改革的开始。《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目...

推荐访问:新工科六大理念 工科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