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9篇

时间:2022-09-07 13:35:04 来源:网友投稿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9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 阜宁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年-2030年)征求意见稿阜宁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05月 目录前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9篇,供大家参考。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9篇

篇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

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 年-2030 年)征求意见稿阜宁县农业农村局2022 年 05 月

 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发展现状………………………………………………3一、发展基础………………………………………………3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6三、有利条件………………………………………………7四、重要意义………………………………………………9第二章 总体要求……………………………………………11一、指导思想………………………………………………11二、工作原则………………………………………………11三、建设目标………………………………………………13第三章 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16一、建设标准………………………………………………16二、建设内容………………………………………………17第四章 区域分布……………………………………………22一、分区建设重点…………………………………………22二、任务安排………………………………………………22二、资金筹措………………………………………………23第六章 效益分析……………………………………………24一、经济效益……………………………………………24二、社会效益……………………………………………24三、生态效益……………………………………………24

 - 0 -第七章 建设监管和建后管护………………………………26一、强化质量管理………………………………………26二、统一上图入库………………………………………26三、规范竣工验收………………………………………27四、加强长效管护………………………………………28五、严格保护利用………………………………………29第八章 保障措施……………………………………………30一、加强组织领导………………………………………30二、强化规划引领………………………………………31三、加大资金投入………………………………………32四、强化技术支撑………………………………………33五、严格监督考核………………………………………34附表 1:阜宁县 2021 年--2030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任务表附 表 2 :

 阜 宁 县 分 年 度 高 标 准 农 田 建 设 计 划 表(2021--2030)附 图 1 :

 阜 宁 县 分 年 度 高 标 准 农 田 建 设 规 划 图(2021--2030)

 - 1 -前 言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先。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保障粮食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多年来,阜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系列决策部署,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列为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组织保障,集聚资源要素,突出规划引领,加大资金投入,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 2020 年底,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 84.92 万亩,为全县粮食连续多年稳产增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现代农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变化。随着人口增长、食品消费升级,粮食需求仍呈刚性增长,加上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粮食安全风险依然很大。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此乃“国之大者”。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有利于集聚现代生产要素,推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有利于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和粮食产能,实现土地

 - 2 -和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扩大农业农村投资,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盐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对接《阜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0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阜宁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相关县级专项规划,编制本规划。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建设分区和建设任务、建设监管和建后管护、效益分析、保障措施等,是指导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 2021-2030 年,展望到 2035 年。

 - 3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一、发展基础阜宁地处江淮平原中部,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14.73℃,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均降雨量 979 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均,全年 50%以上的降水量集中在汛期 5-9 月。县域地势总体平坦,土壤肥力中上。阜宁人多地少,全县现有耕地面积 135.52 万亩,其中水田 122.2 万亩、旱田 13.32 万亩,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扩大耕地面积空间受限。农业连年丰产丰收,粮食种植以稻麦两季为主,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190 万亩左右,是全国产粮大县;蔬菜品种丰富,产量居全省前列。阜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放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全局中谋划推动,从规划布局到资金筹措,从建设实施到规范管理,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圆满完成国家规划建设任务。截至 2020 年底,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 84.92 万亩,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强富美高"新阜宁建设。(一)建设成效1. 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成了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增强了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巩固和提升了粮食综合

 - 4 -生产能力。“十三五”以来,全县建设高标准农田 43.7 万亩,项目区累计新建(维修)泵站 445 座,桥、涵、闸等渠系建筑物 5436 座,衬砌渠道 123.97 公里,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 22.5万亩、除涝面积 12.8 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4.49 万亩,粮食产能亩均提高 50 公斤以上。2. 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通过集中连片开展基础设施配套、土壤改良、宜机化改造等措施,解决了设施不配套、耕地质量下降、农机作业不便捷等问题,有效推进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规模经营比例超 50%,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 96%。3. 实现了富民与强村双赢。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降低了农业灌溉成本、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成本和农产品运输成本,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实现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全面提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据调查,我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土地租金普遍比未实施地区亩均增加100-200 元,作业成本亩均降低 150 元左右,农作物亩产增收50 公斤以上,农民亩均综合增收 300 元以上。部分项目区实施条田整治,填平废沟呆塘,有效增加耕地面积,能够为村集体带来长期稳定的经营性收入。(二)主要做法

 - 5 -1. 高定位规划布局。为统筹协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县及时编制《阜宁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2010-2020 年)和《阜宁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 年)》,分类指导各地科学布局、加快建设。各地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助力推进脱贫攻坚,项目安排向黄河故道片区和其他经济薄弱地区倾斜,投资增长率高于省、市其它地区平均水平,“十三五”期间羊寨、芦蒲两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总面积年均超过 0.5万亩。2. 高标准资金投入。农田建设职能集中归并后,我县按照上级要求整合了农田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并统一提高了财政补助标准,2019 年、2020 年全县高标准农田亩均财政投资标准达 1750 元、高效节水灌溉达 2500 元。进一步强化资金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农田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报账拨付要求,加强资金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 系统化协同推进。注重农田建设绩效,积极探索“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模式,努力达到“建一片、成一片”效果。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配套农田基础设施,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整村整镇推进,建成了一批高产稳产粮田和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4. 全过程科学管理。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加快构建职能优化、运行高效、科学有序的农田建设管理集中统一管理新机

 - 6 -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落实《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工作的意见》等管理制度,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资金、质量、安全等方面连续多年不出问题。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连片土地资源紧张。由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占用了一些优质耕地资源及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而可用于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耕地后备资源逐步减少;近年来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大多集中在基础条件较好的田块,剩余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耕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弱、碎片化严重,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万亩连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难以选址。(二)改造提升需求迫切。过去一段时期,高标准农田分属不同部门建设管理,在投入标准、建设内容、组织实施等方面要求不统一,加之投入标准普遍偏低,部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存在建设标准不高、工程设施配套不齐等问题,同时,受自然灾害损毁、建后管护不力等因素影响,一些工程设施年久失修,这些已建设的农田迫切需要改造提升。(三)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压力大。随着国家项目建设任务增加和投资标准提高,县级财政配套比例比往年大幅提高,我县面临较大的资金配套压力。另外,随着建材和人工成本上涨,

 - 7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也随之上升,也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四)生态建设理念还需强化。尽管高标准农田项目重视林网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和农田环境整治,但生态建设理念还未完全形成,排灌系统硬质化工程较多,全面提升绿色农田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五)建后管护工作有待加强。部分镇村未能有效落实管护经费、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日常管护不到位,设施设备损毁后得不到及时维修,影响高标准农田效益的持续发挥。极个别地方还存在改变高标准农田用途情况,占用高标准农田补建工作需要加强。三、有利条件(一)宏观政策支撑有力。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在保护好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批示,强调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建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连续多年的中央 1 号文件都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作出系统部署。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高起点谋划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

 - 8 -年 8 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2021年 3 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均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坚强政策保障。(二)管理体制规范高效。2018 年以来,根据中央机构改革统一部署,我县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职责整合到农业农村部门,农田建设实行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建设资金进行了有效整合,切实改变了过去农田建设五牛下田、分散管理的局面。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的管理新体制,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动,层层推动落实,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三)社会各界广泛认同。

 多年实践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是一项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一项事关农村产业兴旺、农民脱贫致富的民心工程,是一项事关乡村田园风貌、农村生态文明的战略性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全民的德政工程,社会各界高度认同,农民群众普遍欢迎。(四)探索实践经验丰富。县镇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组织形式、工作机制、资金筹措和实施模

 - 9 -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推进有力、财政资金持续投入、整村推进、新增耕地增加村集体收入等诸多好做法、好经验,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路径借鉴。四、重要意义(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农业生产要素供给趋紧、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以及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粮食生产面临的刚性约束越发突出,国家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阜宁作为全国产粮大县,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持续稳产增产,既是必须坚决完成的政治任务,也是阜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加快补...

篇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

dash; 4 — 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2021-2030年)

 二 〇 二 二 年 五 月

  — 5 —

 目

 录

 前 言.................................................................................................... 7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10 一、建设成效 .................................................................................... 10 二、存在问题 .................................................................................... 11 三、有利条件 .................................................................................... 13 第二章

 总体要求 ............................................................................ 16 一、指导思想 .................................................................................... 16 二、基本原则 .................................................................................... 16 三、总体目标 .................................................................................... 18 第三章

 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 ........................................................ 20 一、建设内容 .................................................................................... 20 二、建设标准 .................................................................................... 21 第四章

 分区建设重点和任务安排 ................................................ 34 一、分区建设重点 ............................................................................ 34 二、任务安排 .................................................................................... 47 第五章

 建设监管和建后管护 ........................................................ 50 一、强化质量管理 ............................................................................ 50 二、规范竣工验收 ............................................................................ 50

  — 7 —

 前

 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坚定不移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李克强总理对发展粮食生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坚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力支撑了全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提升。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粮食输出大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坚守粮食安全安徽“责任田”,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实施意见》,围绕大局谋思路,提升站位增投入,完善机制强管理,改革创新提绩效,推动农田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495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8320万亩的

  — 9 — 规划编制,细化政策措施,将建设任务分解到市、县,落实到地块。据此,编制《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按照《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建设要求,以《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关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6-2020年)的意见》和“十二五”以来各地建设实践为基础,对接《安徽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2021-2025年)》《安徽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深入调研,认真分析当前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分区建设重点和任务安排、建设监管和建后管护、效益分析、保障措施等。本《规划》是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徽省安排农田建设项目和资金、农田建设激励评价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重要指引。

 规划期为2021-2030年,展望到2035年。

  — 11 — 块整治、土壤改良、配套设施建设等措施,解决了耕地碎片化、质量下降、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加速了土地有序高效流转,提升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推广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等转变,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三)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通过田块整治、林网栽植、灌排工程建设、土壤改良与酸化防治等措施,调整优化了农田生态格局,增强了农田生态防护能力,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开展生态农田建设试点示范,统筹推进生态田园与美丽村庄建设,推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提高了农业农村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推动土地流转,亩均土地流转费提高约300元。项目建设和建后管护,为项目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地就业机会,増加了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和务工收入。

 二、存在问题 (一)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截至2020年底,全省仍有近3400万亩耕地需要治理。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部署,到2030年,安徽省要建成675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易开发

  — 13 — 准农田建设内涵和外延需进一步拓展提升。

 三、有利条件 (一)中央地方更加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在保护好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建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省委一号文件都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部署。《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实施意见》对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了系统部署。

 (二)发展形势更加有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这个决心一定要下,该拿的钱一定要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中办发〔2020〕32号)提出,逐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乡村振兴的比例,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点支持领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明确,要严格落实粮食

  — 15 — 监管上构建了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乡镇政府、施工单位、专业监理、第三方检测和农民监督员“六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建设路径上开展了“四个结合”探索、农田宜机化试点、“双百示范工程”建设、示范区创建等。这些探索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社会各界高度认同,农民群众普遍欢迎,为持续推动新发展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路径借鉴。

  — 17 — (一)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持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保障力度,落实省级财政承担地方财政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支出责任,强化市县政府投入责任。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

 (二)坚持规划引领,突出重点。衔接乡村振兴、国土空间、水利发展等相关规划,科学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皖粮农田和重要农产品保障阵地。优先将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打造成高标准农田。

 (三)坚持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根据全省农田分布和自然条件,综合考虑耕作要求、区划范围和农产品基地建设需要等,科学确定平原、丘陵、山区不同区域连片规模,实行统一规划设计,集中连片建设,整体协调推进,提高建设水平。

 (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全省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特征、农田基础条件和障碍因素,因地制宜确定建设重点与内容,统筹推进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使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

 (五)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以绿色发展引领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加强水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防止土壤污染,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19 — 成675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718万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68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将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规划期内完成22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到2035年,通过持续改造提升,全省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绿色农田、数字农田建设模式进一步普及,支撑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更高层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二)具体目标。

 表1

 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任务表 序号 指标 目标值 属性 1 高标准农田建设 到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5960万亩 约束性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6250万亩 到2025年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30万亩 到203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6750万亩 到2030年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718万亩 2 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建设 2021到2025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2万亩 预期性2026到2030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2万亩 3 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新增高标准农田亩均产能提高100公斤左右 预期性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产能高于于当地高标准农田产能的平均水平 4 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均节水率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均节水率 10% 以上 预期性5 建成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覆盖率建成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覆盖率 100% 预期性6 耕地质量提升 0.5个等级以上 预期性

  — 21 — 足农田设施用电需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七)技。通过工程措施与农艺技术相结合,推广数字农业、良种良法、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节肥减药等技术,提高农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八)管。通过上图入库和全程管理,落实建后管护主体和责任、管护资金,完善管护机制,确保建成的工程设施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运行、高标准农田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二、建设标准 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结合全省农田建设现状,统筹考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业、水利、土地、林业、电力、气象等因素,重点围绕农田土地生产能力、灌排能力、田间道路通行运输能力、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能力、机械化水平、科技应用水平、建后管护能力等建设要求,紧扣高标准农田建设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个方面内容,建立健全科学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统一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编制规范,工程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和建后管护等要求。合理划分区域、类型,制定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及定额。在确保完成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对已建项目区进行改造提升。

  — 23 — 过±3cm;水浇地畦田内田面高差应不超过±5cm。

 3. 平整土地形成的田坎宜结合配套工程措施进行保护;梯田修筑应与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工程相结合,提高防御暴雨冲刷能力;梯田土坎高度不宜超过2m,石坎高度不宜超过3m。在易造成冲刷的土石山区,应结合石块、砾石的清理,就地取材修筑石坎;在土质黏性较好的区域,宜采用土坎;在土质稳定较差、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区,宜采用石坎、土石混合坎或植物坎。

 4. 田面平整以田面平整度指标控制,包含地表平整度、横向地表坡降和纵向地表坡降3个指标。水稻种植田块以格田为平整单元,减少横向、纵向地表坡降;地面灌溉田块应减小横向地表坡降,喷灌微灌田块可适当放大坡降,纵向坡降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和灌溉排水要求确定。

 5. 地面坡度为5°~25°的坡耕地,应改造成水平梯田,丘陵山区梯田化率应不低于90%;土层较薄时,宜先修筑成坡式梯田,再经逐年向下方翻土耕作,减缓田面坡度,逐步建成水平梯田。

 专栏1

 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工程 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发展有潜力、具备整县建设条件的地区,通过全域规划、要素聚合、机制创新、拉升标杆,加快补齐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将县域...

篇三: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

国土培字[2011]26 号

 关于举办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程施工及 质量评定验收培训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国土资源部已经部署抓好“土地整治”示范工程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土地整治规划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性规划是落实上级规划要求指导下级规划编制的衔接性规划也是指导地方科学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推进与指导土地整治工作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 【2010】162 号 通知要求同步开展全国和省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及市县试点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并在总结市县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于 2011 年下半年开展市、县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为贯彻落实通知要求协助相关从业单位有序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以及理解并掌握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 》的主要内容我会决定举办“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程施工及质量评定验收”培训班请各单位积极组织和安排相关人员参加。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各国土资源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分管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有关领导、耕地保护科长股长和业务骨干土地整理机构(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 土地整理服务中心)领导、 业务技术骨干及监理单位、施工企业、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划设计单位主管领导和有关人员等。

 二、培训内容 1、 《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解读 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 》主要内容解读 3、当前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程施工和质量评定验收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4、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坡地耕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施工案例 5、土地整治工作现状分析、潜力的调查评价、测算及汇总 6、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和《土地整治项目田间道路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试点工作经验和成果转化应用 7、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与拆旧复垦及规范的实施 8、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林网等单项工程 9、政治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 投资估算、筹措渠道分析及效益分析等  10、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相关报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规划设计及质量评估报告编制  11、土地整治功能分区和重点区域的划定及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布局的确定 12、土地整治规划方案的评审内容及要求。

 三、举办方式与主讲专家

 1、届时将邀请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做专题报告和授课 并组织讨论交流和参观考察。

 2、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四、时间及地点 2011 年 11 月 25 日-11 月 29 日

 重庆 五、有关费用与报名办法 1、培训费 980 元/人会务资料费实收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2、请各单位提前将填写好的报名回执表传真至

 报名电话 01062712324 传

 真 01062712324 联 系 人宋 辉

 手

 机13718601585 报名邮箱214706956@qq.com 附件报名回执表

  二○一一年十月十九日

  主题词土地整治规划

 规划编制

  质量评定

 培训

 通知 抄

 送领导 3 份存档 5 份共印发 300 份。

 附件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程施工及质量评定验收 培训班报名回执表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传

 真

  参 加 人 员 名 单 姓

 名 性别 职 务 部

 门 电话 手机

  学习讨论内容征求意见调查 您对学习讨论内容有何意见与建议 您所希望增加的学习讨论内容与专题

  注此表不够可自行复制。

 联系人宋 辉

 手机13718601585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二○一一年

 月

 日

篇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

县茅竹镇肖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第四标段)施 工 资料承包单位:湖南萍州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湖南萍州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祁阳县茅竹镇肖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部

 目录一开工前准备资料

 进场通知馨履羹馨子卜阳县茅竹梢肖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四标段OY盯托B-2O15代刀刁致三(承包人)根据施工合同约定现签发 下积项日进场通知你方在接到该通知后应及时调遣人员和施工设备材料进场完成吝项施工准各工作之后尽快提交《合同项目开工申请表》该工程的开工日期为_年_月_日视施工合同双方的施工准备惰况监理机构另行签发工程开工令。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日 期 年月日今已收到 (监理机构全称)签发的进场通知.承包草位咒 年月日说明本表一守3价由监理机构填写承包人签收后监理机构发包人各上份

 开工申请报告戛湖南金样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祁阳县茅竹镇肖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日监我公司己与业主单位签订《祁阳县茅竹镇肖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合同》后于2016年6月20号在工地现场组建了湖南萍州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祁阳县茅竹镇肖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部,鉴于我方施工组织机构已组建完成施工及管理人员己经全部进场施工设备已经调集到位施工组织设计及各项施工措施已经完成依据合同通用、专用条款及各项规程的要求己具备开工条件现中请本工程开工请贵方审查湖南萍州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年月日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祁阳县茅竹镇肖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四标段 编号:致湘亩今祥琐日筱理右阳公司祁阳且芋竹植当家高标准农田建汾环日阵理邵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祁阳县茅1份镇肖家高标准农田捧设业扫四标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井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施工组织设计(方突)承包单位(章)J负目经理日期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审查意见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日期

 施工单位资质和管理人员资格报审表工职奖称 编号致湖南金祥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祁阳县茅竹镇肖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部我单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合同要求现上报我公司企业资质与派驻木项目的管理人员资质资料话拾予宙杳加份准附件1企业营业执照2企业资质等级3本项目组织机构4项目经理管理人员资质资料清单5获奖证书等业缅证明文件6其它项目多胃承包单位(音〕日 期专业监理工权师甲核愈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 期总监理工程师甲招愈见总监理工胆师项目监理饥构(音〕日 期注本表一式四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单位理设单位各】份

 祁阳县茅竹镇肖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第四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湖南萍州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祁阳县茅竹镇肖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部

 第一章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是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是依据招标文件、工程设计、工程要求和特点、现场条件施工企业自身的能力和经验有关规范和标准而制成的。它包括施工过程中组织管理、人力、物力、财力的安排以及大的技术原则、重要部位和项目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主要资源和施工工序在时间、空问中的逻辑关系。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本身也因条件而变化但这种变化和修改要有超前性符合工程的实施第二章工程承包范围和内容电灌站、灌排渠、田间渠衬砌防渗、小型水闸、骨干山塘衬砌防渗及机耕道填筑与护砌铺砂等第三章施工平面布置3 . 1布置依据、原则3 11布置依据招标文件的规定:本工程的建筑物布置情况、地形地质条件及施工特点事有关施工规范、规程;3 12布置原则在满足本工程施工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施工占地少占良田耕她巴

 有利于现场管理做到经济、实用、合理;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以利环境保护:根据地形条件、建筑物布置布局、料场分布特点分散布置集中布点口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以环境保护为原则口32施工供水供水系统主要用于料场石料冲洗、砂石料生产系统用水及各辅助作业用水〔现场办公室、实验室、消防、施工道路酒水及生活用水)。33施工通讯我公司配备有传真机、电话、联网计算机等通讯设施齐全;同时配对讲机供施工区联络3 . 4临建设施3毛1生活设施根据现场情况并结合当地实际隋况搭建生活住房、办公室、试验室、厕所等第四章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措施41土方开挖4 11士方机械选择本工程拟采用1台1们挖掘机开挖5T自卸汽车运土感12蓬坑开挖

 A、施工前详细了解工程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隋况对可能引起的滑坡和崩塌体采取预防性的保护措施对陡坡下的孤石或崩塌体等应事土方明挖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不使用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做成坡势以利排水开挖时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内积水。建筑物基而以上需留0203米厚保护层该层用人工开挖〔铺填料时随挖随填随夯实)不使用机械挖以保证地基原状土不受扰动也使基地平整B、岸坡的风化岩块、坡积物、残积物和滑坡体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开挖清理清除出来的废料全部运出堆放在指定的地点。4 1 . 3弃士的堆里先做好妥善的清理和支护并仔细检查边坡的稳定性。根据测量控制网和测设资料结合土方施工技术条款施工图纸和监理的指示,测放出土方开挖工程的开挖线并报请监理组复核。开挖范围的上侧不得堆土边坡顶部堆土时确保边坡的稳定并经监理人批准4 14边坡面泊水排除如开挖边坡时遇到渗水时则在渗水位置挖集水坑并抽排至集水沟由水泵一并排除。4 1 . 5达坡安全的应急指施

 土方明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现象则立即暂停施工口并打桩加固或采取相应的措施井通知监理人必要时按监理人指示设立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4 16施工期临时排水①提前做好排水措施在开挖前在边坡上部开挖截水沟。②雨水、渗水的排除地表水采用明沟集水在低洼处设排水坑水泵抽排口③在平凹地区开挖时在该地区四周开挖集水沟以使外水不得进入排水沟应布置在底板四周工作面外四周连通沟坡稳定沟底比底板齿坎底面超深0305米施工期间机泵排水有专人清理水沟确保排水畅通达到底板无水4 17开抢士料的利用和弃士处理①对本工程开挖获得可利用土料进行统一规划土料专用于本工程永久和临时工程的填筑及场地平鸭等。②可利用土料和弃置土分别运至指定地点分类堆存严格技照监理人批准的施工措施计划所规定的堆土地点、范围和堆土方式进行存堆土时土料堆体团一定的坡体并能够自由排水口③对监理人己确认的可用料争取做到挖用结合以减少中间环节的污染和侵蚀对必须暂时堆存的应对堆放场地清基并在堆放场四周设置排水沟以保证土体不被外来水侵蚀

 4 18士力开挖的质且植查、脸收士方杆挖工程完下后,会同监理人进行以下各款的质月检查和毅收.按施工图纸要求检查基础开挖的平面尺寸、标高、设计边坡坡度和场地平整度;取样检测基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基坑开挖后作为水久边坡的坡度和平整度的复测检查。基础面应己进行清理并无积水,基础面土壤未受扰动。基础面如有松软土层技监理人批准的施工方法进行压实受积水侵蚀软化的土壤应予清除,超挖部分应采用索混凝土回填。生2土方坡筑(l)本工程土方填筑要结合土方开挖中可利用土料统一规划工程土料场对开采和填筑的土料进行合理的平街保证填筑工程的连续和均街确保土方填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前先作碾压试验根填筑的土料先做击实试验各三组井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分析调敷压实干密度和含水量,确定干密度和含水量进行控制(2)土方填筑前先进行清基倒毛排除积水所有坑洼、洞穴技堤身填筑要求分层压实填平清基范围应超出设计边线其余最为30一50c爪清基的土方弃入监理指定场地清基压实合格后及时填筑口(3)待土料到工后如填筑土料中含有杂质如杂草、树根、垃圾等则再派人清除干净口(4)采用符合要求的开挖土方作为回填土土料其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若天然含水率大于或小于具体办法是采用翻松、

 洒水、凉晒等措施。铺土厚度与土块粒径不大于规范和试验要求分段填筑时各段土层之问设定标志以防漏压、欠压。上下层分段位置搭接应错开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行于坝轴线相邻作业面的碾边必须搭接。搭接碾压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O洲垂直坝轴线方向不小于1翎。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人工或小型机械夯实夯击应连环套压夯迹搭压宽度不应小于1/3夯径〔5)要求层厚25、3Ocm土块直径控制在10c爪内压实度不小于095。、填筑前做好填筑区内排应保持无水分层填筑层厚均匀分层压实每层填土压实时要不停地进行整平操作以确保均匀的密实度并保持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并对压实层表面残留的、被翻松的半压实土层进行处理以免形成土层间结合不良的现象。为确保填土外侧边缘的压实质最每层填土的外侧应宽填至设计边坡面之外至少0Zm,压实采用堆土机来回碾压碾压遍数根据试验确定直到填土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建筑物墙后Zm米范围内的回填土采用振动打夯机和人工夯实。每一填土层施工完毕做好记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铺上一层。待该段填筑工程岁成后将宽填部分土方由上而下分层削铲至设计坡面(6)填筑时预留3%填筑厚度的沉降量(7)雨季填筑和维护

 A、每天收听天气预报及时掌握雨情在降雨前将已经铺上的土方平整、碾压结束并把填土做成中央凸起形状当降小雨时即停止土料的填筑。B、填筑面在下雨时行人不宜践踏严禁车辆通行。雨后恢复施工用时排除填筑面积水待填筑面晾晒干后进行复压处理必要时对表层再次进行清理并待质检合格后及时复工C、做好合同有效期内的工程维护处理出现的雨淋沟和裂缝口(S)对各部位的回填质最技有关规定的表格式样作好详细施工记录于当日交监理审核如有不合格监理人可责令返工或停止填筑直至符合要求生3砌体工程砌石体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应为3。印训口浆砌体一律采用座浆砌筑的方法。砌筑前先在基础面上铺一层3 ? 5厚的稠砂浆然后再安放石块。砌筑时石块宽面向下小面朝上以便让砂浆挤满石块底部及四周的全部缝隙。根据空隙的大小先用合适的整块小石挤入石缝里的砂浆中不宜同时用几块碎片填缝因为这样既增加灰缝又浪费砂浆以防产生干缝或空隙。挤入石缝中的石块不得高出罄层石面以免妨碍上一层的砌筑最后将凹陷不平的地方用少量砂浆填补捣实再开始第二层砌筑口浆砌石严禁采用灌浆法砌筑〔即先将石块铺满后再用稀浆灌缝)

 。在砌筑过程中如发现有个别松动现象则拆下并将石块上沾有的砂浆刮净再用新拌砂浆重砌。砌缝须交错紧密毛砌体缝宽不应大于3厘米。根据一般的浆砌石施工经验在砌筑中要求做到“平、稳、紧、满四个字。平就是每一层要求水平上升等高进行不允许砌筑面因进度不同造成高差过大同一层砌筑面的高差不应大于1米:稳就是石块要砌得稳石块安放得踏实稳当不易动摇:紧就是石块靠得严实没有大缝隙空隙中的砂浆与小石块都填塞紧密;满就是砂浆要灌满石缝防止产生干缝和虚缝口根据砌石工程规范要求砌体对设计尺寸的允许误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砌层的边缘与设计位置的误差不得超过scm。并根据设计图纸设置伸缩缝和排水孔浆砌石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砌体每层厚度视石块大小而定不超过03米。由于石块的大小并不一致所以每砌三层就大致找平一次。为了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当砌筑工作需要中断时在问断处宜留成平缓的台阶。对于每天最后一层石块间的缝隙应用砂浆及小石填满当再次继续施工时则应清除表层的泥污并洒水湿润,然后继续座浆砌筑事(助砌体施工应把大块石料放在底部囚为大块石强度高石缝少沉陷也较小

 〔3)凡带有尖角的石块必须敲掉尖角后再行使用因为尖端部分受压时首先破碎。井增大石缝多用砂浆乡(4)石块在放妥和铺浆找平以后就不宜在其上敲打修理其它石块以防震动脱缝。如需在新砌体上移动石块时应将石块抬起再行安装禁止石块直接在砌体上滚动:〔5)浆砌石砌体的上下直缝应交错排列避免通缝以加张砌体横向联结生4现浇混凝土工程4屯1侧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控制点用全站仪进行测最定位值放出施工构件的平面待置乃轴线控制点便于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校核用水准仪对基础标高和硷顶面标高进行复测井把测量方案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复核签字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 tZ坑集水的排放及降水由于底板等一些构件标高较低为确保施工现场的干燥和生产的l须利进行严格控制地下水位井在生产区域四周挖一排水坑把地下渗水和地表水汇集于集水坑用水泵排除。对于土质特别差及渗水较严重的建筑物基坑必要时采取井点设备降水4峨3模板模板及脚手架施工先进行施工图放样设计。本工程使用组合钢模板和木模以组合钢模为主。支撑架采用钢管脚手架承重脚手架需进行受力计算施放脚手架施工图现场实施。

 ①模板加工模板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应保证模板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硅浇筑和振揭的侧向压力和振动力防止产生移位确俘砰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符合图纸规定并有足够的密封性以避免漏浆口模板采用定型钢模和组合钢模相结合钢模面应尽可能光滑不允许有凹坑皱折或其它表面缺陷并严格控制模板拼缝钢模板在每次使用前应清洗干净涂刷合格的硷脱模剂不得采用污染脸的油剂不得影响硅的质最。在安装前要清除模板内所有杂物并根据放样位置安装。重要结构应设置必要的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用中12朋对...

篇五: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

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2030 年)二〇二二年四月

 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开启高标准农田建设新篇章................................................................................................2第一节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大意义............................................................................................2第二节 “十二五”以来取得的成效................................................................................................2第三节 新时期下面临的挑战........................................................................................................4第四节 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要求................................................................................................5第二章 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格局................................................................................................9第一节 科学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四大分区................................................................................9第二节 织密农田建设数据资源管理“一张网”.......................................................................... 14第三节 全面开展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15第三章 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标准..............................................................................................19第一节 田块整治..........................................................................................................................20第二节 地力提升..........................................................................................................................20第三节 灌溉与排水......................................................................................................................22第四节 田间道路..........................................................................................................................22第五节 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23第六节 农田输配电......................................................................................................................24第七节 科技服务..........................................................................................................................24第八节 管护利用..........................................................................................................................25第四章 贯彻生态环境保护新要求..................................................................................................27第一节 实现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27第二节 着力提升耕地质量..........................................................................................................28第三节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28第五章 健全建设管理新机制..........................................................................................................30第一节 强化制度建设与管理......................................................................................................30第二节 加强后续管护与利用......................................................................................................31第六章 展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效益..............................................................................................33第一节 经济效益实现“两增一节支”..........................................................................................33第二节 社会效益进一步彰显......................................................................................................33第三节 生态效益全面提升..........................................................................................................34第七章 实施建设保障新措施..........................................................................................................35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规划引领......................................................................................35第二节 加大科技支撑,落实资金投入......................................................................................35第三节 加强队伍建设,严格督查考核......................................................................................36附表 1 湖北省 2022~2030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分县(市、区)表...................................37附表 2 湖北省各市州农业灌溉需水预测表.................................................................................44附表 3 湖北省规划水平年各市州水资源供需平衡表(多年平均).........................................45附图 1 湖北省“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情况..................................................... 46附图 2 湖北省 2022~2030 年高标准农田新建任务分布图.......................................................47附图 3 湖北省 2023~2030 年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任务分布...................................................48

 — 1 —前 言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基础,是全面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按照湖北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目标定位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省委 2021 年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四字之问” [1] ,努力实现我省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对标对表《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有效衔接《“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湖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湖北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 年)》和《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等相关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要求,特编制《湖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2030 年)》(简称《规划》)。《规划》是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工作指南,是指导全省各市(州)、县(市、区)科学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规划期限为 2022―2030 年,展望到 2035 年。[1]四字之问:重中之重有多“重”、优先发展如何“先”、全面推进怎么“进”、新型关系新在“哪”。

 — 2 —第一章 开启高标准农田建设新篇章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及 2020 年—2022 年的三年中央 1 号文件,多次强调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1 年 9 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 ,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间表” “路线图”。第一节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大意义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是支撑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根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田建设取得较大进步,但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未根本改变,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 。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碎片化的零散耕地,有利于推进全省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灾减灾能力、提升农田生态功能,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实现农业高质高效。第二节 “十二五”以来取得的成效“十二五”以来,我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决策部署,成效明显,为建设农业强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年来,通过采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 、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建设、土壤培肥改良等措施,全省

 — 3 —农田建设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的建设目标。截至 2020 年底,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 3570 万亩(附图 1),2021 年又安排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10 万亩。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平均提高 1 个等级 ,粮食生产能力每亩提高 100 公斤左右,稳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为我省粮食连续多年丰收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十二五”以来,我省全面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解决了耕地碎片化、质量下降、设施不配套等问题,推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经营规模化,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2020 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 60%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71.3%。三、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面广,受益人多。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平均每亩节本增效约500 元,有效增加了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四、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践行“两山”理念,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全省开展绿色农田建设示范工作。到 2021 年,全省 44 个县(市、区)绿色农田核心示范区总面积达到 19.17万亩,辐射带动区达到 53.35 万亩,实现了农业绿色供给、休闲体验、生态服务等多项功能,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 4 —第三节 新时期下面临的挑战一、建设条件受限,建设任务艰巨“十二五”以来,我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 3570 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 50%,剩余耕地存在田块细碎化、基础设施薄弱 、耕地质量不高等问题。对标《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到2025年,我省需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689万亩,改造提升 474 万亩;到 2030 年累计建成 5309 万亩,改造提升 1264 万亩,建设任务繁重。二、物料成本上升,资金压力增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物料、人工等成本逐年上升,现有高标准农田亩均投入难以满足建设要求。据测算,平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需投入 2000~3500 元,丘陵区达 3500~5000 元,山区达到5000 元以上,大部分地方的财政投入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三、建设标准不高,工程亟待完善部分已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偏低,受自然灾害破坏等因素影响,不同程度存在工程设施损毁的现象,渠系水利用率偏低。大部分山区丘陵已建高标准农田难以满足农业宜机化需要,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改造提升任务艰巨。四、专业力量不足,技术支撑薄弱机构改革前,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由相关部门分头实施,在资金使用、投入标准、建设内容、组织实施等方面形成了独自的管理模式,相关业务整合的难度大。机构改革后,农业农村部门

 — 5 —从事农田建设管理的人员不足,农田建设系统技术支撑亟待加强。五、管护机制不全,数字监管滞后农田建设“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建后管护责任和措施不到位、管护资金未落实、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较为明显,亟需健全高标准农田建后长效管护机制。第四节 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区域,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与建后管护并重 ,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相协调,面上推进和示范引领相结合,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切实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湖北样板”。二、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多元参与。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加强资金和资源整合。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 6...

篇六: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

徽省 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工程

 试点工作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省委省政府《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 年)》(以下称“两强一增”行动计划)、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20〕8 号)有关要求,进一步强化机制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现就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工程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发展有潜力、具备整县建设条件的地区,通过全域规划、要素聚合、机制创新、拉升标杆,加快补齐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将县域内适宜治理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现基础设施配套、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管理等要素集聚,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工程探索试点和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 坚持政府主导、 农民主体。强化县级政府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工程的主导作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田建设,发挥群众和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

 —— 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坚持规划先行,对接相关规划,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经过 2—3 年,基本实现县域内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 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采取治理模式。引进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用工程和装备技术,实现农田建设与农机农艺技术、数字信息技术的集成与示范。

 —— 坚持整合资源、多元投入。统筹使用各类涉农资金,用好土地出让收益、政府债券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多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 坚持建改并举、绿色生态。在完成新建任务基础上,合理安排对已建未达标项目区进行改造提升。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水土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目标任务 2022 年开始,在全省选择 10 个县(市、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工程试点,到“十四五”末,全省累计完成 10个县(市、区)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建设任务。其中:到 2023年底,2 个县(市、区)完成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建设任务,到2024 年底,累计 5 个县(市、区)完成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建设任务,到 2025 年底,10 个县(市、区)全部高完成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建设任务。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在完成省级下达建设任

 务的基础上,开展整县推进建设工作。在全省打造一批功能配套化、生产规模化、作业宜机化、管理数字化、生态优质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示范工程。

 四、重点内容 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工程项目要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规定的建设内容,围绕“两强一增”行动计划,重点突出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一)

 夯实 基础设施。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实现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坚持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建设农户急需的通田到地末级灌溉渠道、生产道路等设施。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补齐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切实提高粮食生产和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

 (二)

 实施 改造提升。从 2023 年起,在确保完成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优先选择已建高标准农田中建成年份较早、投入较低等建设内容全面不达标的建设区域,对于建设内容部分达标的项目区允许各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有针对性的改造提升,切实解决部分已建高标准农田设施不配套、工程老化等问题。

 )

 (三)

 加强。

 耕地保护。以治理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为重点,加快推广应用功能性有机肥、水肥一体化配套设备,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因地制宜、综合采取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生物措施,推广应用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复综合技术提升基础地力。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耕地质量提升 0.1 等级。

 (四)

 推进 宜机化改造。结合“一户一块田”和“标准地”改革,加快推进零散地块整合,实施农田弯变直、坡改梯、小并大改造,提升农田宜机化水平。深化田间机耕路提升行动,实现农田宜机化提档升级,田间道路工程充分考虑宜机作业,设置必要的下田设施、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田间道路通达度平原地区应达到 100%,丘陵、山区不低于 90%。

  )

 (五)

 打造 智慧农业。积极完善智慧农业设施,大力推进 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新兴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监控、耕地土壤水分检测、病虫害智能监测、气象信息预报等领域集成应用,提升农田数字化管理水平。积极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配套实用易行的用水计量设施,推动实现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符合计量要求。

 (六)

 建设 绿色农田。加强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村庄环境规划相衔接,完善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护体系,积极推广农田排灌与田间道路系统生态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措施。鼓励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清洁生产技术,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示范综合种养以及生态种植等模式。

 (七)

 注重 探索创新。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现代农业、耕地占补平衡、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四个结合”探索实践,创新“高标准农田+”模式。围绕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建设高标

 准农田示范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八)

 强化 管护利用。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建管护一体化新路径,完善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建成的工程设施正常运行。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强化高标准农田用途管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试点县(市、区)要将整县推进工程试点工作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县政府要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农业农村部门要履行好牵头责任,财政、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要按照“规划先行、加强衔接、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以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工程为平台,加强部门配合,明确责任分工,统筹整合各类支农涉农项目和资金,形成工作合力。

 (二)抓好方案编制。试点县(市、区)要结合实际,认真编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布局、建设内容、建设标准、投资概算、资金构成、进度计划、保障措施等,将建设任务、建设布局、建设内容落地上图。实施方案由市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后批复,于 9 月底前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

 (三)规范建设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省农田建设政策制度,加强规范管理。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要求,严把项目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验收、评估等关口。将整县推

 进工程试点工作作为农田建设调度通报的重点事项,采取线上调度与现场指导相结合、联系服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等方式,统筹调度推进。

 (四)强化要素保障。省农业农村厅在确保规划任务落实的前提下,优先安排整县推进工程试点县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需求。试点县要积极拓宽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渠道,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主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财政资金支持整县推进工程建设,优先将土地出让收入、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等用于保障整县推进工程试点工作。试点县(市、区)所在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指导,做好服务工作。

 (五)注重工作实效。各地整县推进工程试点工作要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力戒形式主义,严禁形象工程,既不能不求质量,只建简单的基础设施,也不能贪大求全,盲目提高标准。要充分尊重项目区农民群众意愿,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要加强典型案例、创新模式、技术集成样板的示范与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附件: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工程试点县名单

 安徽省 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工程试点县名单

 序号 试点县 完成时限 1 利辛县

 2023 年 2 广德市 2023 年 3 五河县 2024 年 4 阜南县 2024 年 5 南谯区 2024 年 6 萧

 县 2025 年 7 无为市 2025 年 8 东至县 2025 年 9 怀宁县 2025 年 10 舒城县

 2025 年

  安徽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

 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 年)》确定的目标任务,依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指引(试行)》,以及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修订稿)有关标准,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丘陵山区实施小田变大田、弯变直、坡改梯改造工程,对现有土地因地制宜进行互联互通、大小并整、调整布局、理顺沟渠、耕地质量提升,改善农田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扩展农机作业空间,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薄弱短板,提升农田宜机化水平。“十四五”期间丘陵山区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面积 350 万亩,其中 2022 年完成 95 万亩。

 二、建设内容 (一)田块整治。改造前田块所处山体坡度不大于 25 度,优先改造坡度小于 15 度的田块。通过挖凸填凹、截弯取直、土壤回填等土地平整措施,对尖角田、巴掌田、鸡窝田等异形田块进行改造,消除地面和耕作层内影响农机作业的障碍因素。地形有波状起伏的,田块应顺应地势呈扇形,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田埂走向适应地势略有弧度,不要求一律直线。可以根据地形,修成水平梯田和坡式梯田。优先改造田间道路通达基础条件较好、

 土层深厚、集中连片、灌排基础好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的耕地。通过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坡改梯、陡变缓改造,消除机具作业死角,实现耕地以条带状分布为主,延长农机作业线路,减少农机作业折返频次。

 (二)田间道路。完善田间生产道路,实现生产道路循环通达。修建机具进出田块的坡道,实现田块之间、田块与道路之间机具通行顺畅,满足农业机械进出田块需要。

 (三)灌排工程。建设后的田块坡向与其他相邻田块雨水排泄流向一致,灌排沟渠布局合理,可选用灌排兼用或灌排分离的形式。沟渠修建应兼顾农机作业需要,深开主沟、背沟和围沟,少开或浅开厢沟和支沟。

 (四)耕地质量。田块改造前后,应分别对土壤表土层进行剥离和回填。通过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粪肥施用等生态培肥方式,推广绿肥种植,开展土壤酸化改良,提升耕地质量。

 三、建设标准 (一)田块整治标准。田块方向应配合地形、日照、风向及土地承包权属进行设计。田块短边最短宜在 5 米以上,25 至 30米左右为最佳。水田区长边宜为短边的 3 至 5 倍,旱田区长边宜为短边的 3 倍以上。有条件的地方,田块标准面积宜为 1 亩以上。

 改造后的单块旱地纵向坡降不大于10%,横向坡降不大于3%;其中单块水田田面高差控制在 3cm 范围内。农田土体厚度不低于

 50cm,耕作层厚度水田不低于 20cm,旱地不低于 25cm。砾石埋置深度应不小于 50cm。最大挖填高度不超过 2m。

 (二 )田间道路标准。田间生产路路宽一般不超过 3 米,路间最小间隔为 160 米,路面宜采用砂石或素土路面,设置必要的下田坡道,进出田块坡道坡度≤20%,宽度:2—3m。整治后的田块生产路中大型农业机械或智能机械能直接作业。

 (三)灌排工程标准。排水沟布置应与田间渠、路相协调。排水沟类型以明沟为主,尺寸适宜,在农机跨越处适当设置桥、涵、暗沟(渗滤管)。主沟、背沟、围沟深度≥0.5m,主沟厢沟间距:10—20m。

 (四)耕地 质量标准。提升耕地质量措施覆盖面积达到 9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当地中值以上水平。土壤养分平衡,各项养分含量指标应达到并保持在当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的中值以上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田宜机化改造工程是贯彻省“两强一增”行动的重要举措,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重要内容。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履行好牵头责任,财政、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采取“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

 (二)抓好方案编制。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宜机化改

 造任务明确到项目,落实到田块。在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时应细化宜机化改造工作实施举措,明确建设目标、田块布局、建设内容、建设标准、进度计划、保障措施等,确保农田宜机化改造任务落实到位,高质量完成。

 (三)加强建后管护。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认真落实管护经费、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引导农户通过互换并地实现连片耕种。鼓励各地在宜机化改造前后,开展确权不确地,集中土地流转;推进零散土地归并,实现一户一块田等有益探索创新,促进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益。

 附件:安徽省“十四五”及 2022 年度农田宜机化改造任务分解表

 安徽省 “十四五”及 2022 年度农田宜机化改造任务分解表

 区域

 农田宜机化改造工程(万亩)

 “十四五”期间

 其中:2 2022 年度

 全省

 350

 95

 合肥市

 40

 9.90

  肥东县 13.28

 4.5 肥西县 4.17

 0.6 长丰县 12.30

 2 庐江县 10.25

 2.8 淮南市

 23

 7.00

  寿县 23 7 滁州市

 137

 39.10

  琅琊区 2.5

 0.9 南谯区 6.6

 1.8 来安县 15.9

 4.2 全椒县 18.4

 5.1 定远县 37.8

 ...

篇七: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

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第一章 发展形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强调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坚定不移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经过 10年努力,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 2020年底,全市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480 个,建成面积 345.3 万亩。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农业生产条件,夯实了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为全市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

 2一、建设成效(一)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增强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田间道路、灌排设施及输配电系统等工程建设,我市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田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为农作物种植持续多年稳产高产奠定坚实基础。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 200 万吨以上,蔬菜自给率在大城市中保持较高水平。(二)耕地质量得到保护与提升通过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绿肥种植还田、土壤改良、深耕深松等措施,我市耕地质量得到保护与提升,单个措施覆盖率均超过基准数 60%以上。全市耕地平均等级由“十二五”末的 5.27 提高到“十三五”末的 4.37,提高 0.9 个等级。按照每 10万亩设立 1 个监测点的要求,累计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 57个。(三)支撑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通过与产业化经营项目相结合,在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构建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020年,全市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90%。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3(四)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集成推广绿色农业技术等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投入品利用率,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下降,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 0.72,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五)多元投融资模式初步建立在确保财政资金投入不降低的前提下,拓展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11年至 2020 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投资 63.4 亿元,其中:中央资金 14.5 亿元,占 22.9%;市级资金 16.6 亿元,占26.2%;区级资金 11.7 亿元,占 18.4%;其他资金 20.6 亿元,占 32.5%。各级财政资金投入达到 67.5%。二、主要问题(一)建设投资标准偏低多年来,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为亩均 1500 元。随着物料、人工成本大幅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持续攀升,资金需求持续加大,投入缺口愈加明显,制约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导致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不完善、工程措施不配套。(二)建设难度不断加大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4因机构改革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全市未建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较为分散,且耕地中存在植树造林或纳入规划林地情况,部分耕地重度盐碱化、无灌溉水源或位于生态保护区。因此,全市未建高标准农田的耕地多为难啃的“硬骨头”,基础条件较差,建设成本较高,建设难度较大。(三)改造提升需求迫切全市近 2/3 的高标准农田建成于“十二五”期间,距今已近十年,部分已建项目受建设时间久远、建设标准偏低、自然灾害破坏、建后管护不力等因素影响,道路、泵站、涵闸、变电器等工程设施老化损坏等情况时有发生,有些更是常年带病运行,迫切需要改造提升。(四)建后管护亟待完善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仍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管护经费、管护责任未能有效落实。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相关工程设施多移交村集体进行日常管护,但由于多数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且各区政府尚未建立稳定的补助机制,管护经费不足问题较为突出。部分设施设备损毁后得不到及时有效修复,导致工程使用年限明显缩短。三、有利条件(一)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保障粮食安全,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5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在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专门批示,强调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落实粮食省长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建设。连续多年的中央 1 号文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相继出台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的相关文件。2021 年 9 月,《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经国务院批复后正式发布,成为指导各地科学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2020 年 2 月,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市农业农村委印发《天津市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提高粮食自给能力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新一轮机构改革为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奠定基础2018 年《天津市机构改革方案》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其中将市发展改革委的农业投资项目、市财政局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市水务局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职责整合至市农业农村委。由市农业农村委统筹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履行农田建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

篇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

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精选范文)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农田建设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实现项目预期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田水利条例》《政府投资条例》《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福建省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 《福建省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田建设,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为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安排资金对农田进行综合治理和保护的活动。本办法所称农田建设项目,是指为开展农田建设而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类型。

  第三条 农田建设实行“五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评价、统一上图入库。

  第四条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全市农田建设工作,牵头制定全市农田建设政策和规划,建立市级农田建设项目库及农田建设评审专家库,提出全市农田建设年度任务,组织完成上级下达的建设任务,对全市农田建设项目进行监督检查。

  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本区农田建设工作,建立区级农田建设项目库,组织项目建设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申报项目,组织开展项目实施和验收,落实监管责任,开展日常监管等。

  第五条农田建设项目遵循规划编制、前期准备、申报审批、计划管理、组织实施、竣工验收、监督评价等管理程序。

  第六条 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与节水灌溉设施、田间机耕道、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损毁工程修复以及与农田建设相关的其他工程内容。在坚持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实行多项措施综合治理的前提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确定具体建设内容。

  第七条 组织开展农田建设应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发挥民主作用,在项目申报、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征求当地农民的意见,调动农民主动参与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管护等积极性。

  第二章规划与项目库管理

 第八条 农田建设项目坚持规划先行。规划应遵循突出重点、相对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分期建设的原则,明确农田建设区域布局,优先布局重点农业生产区域、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

  第九条 市农业农村局根据全国、全省农田建设规划,组织开展全市农田建设规划,规划按流域或连片区域,项目落实到地块,形成规划项目布局图和项目清单。

  第十条 规划项目选址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单个项目建设规模,原则上不低于 500 亩,达不到 500 亩的,可选择几个相对集中的地块做为一个项目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涉农实体单位直接申报的,原则上不低于 200 亩。

  第十一条 区农业农村局根据规划的项目清单和建设单位的积极性,分轻重缓急,每年筛选一批项目组织开展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文件应委托具有水利工程设计专业丙级及以上资质的单位进行编制,并达到规定的深度。初步设计文件包括初步设计报告、设计图、概算书等材料。

  第十二条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过程中,应征求项目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意见,并对项目区进行实地测绘和勘察,明确项目区范围(拐点坐标)、面积以及主要工程措施坐落位置等。

  第十三条 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初步设计文件审批并报市农业农村局备案。市农业农村局可以根据上级要求审批涉及中央、省级补助资金的项目。

  第十四条 市、区农业农村局根据初步设计文件审批权限,组织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初步设计文件评审工作。

  初步设计文件评审专家应从评审专家库中抽取。评审可行的项目要向社会公示(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除外),公示期一般不少于 5 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项目要适时批复。

  第十五条 区农业农村局将完成初步设计审批的项目纳入区农田建设项目库。市农业农村局汇总各区报备的项目,择优筛选后形成市农田建设项目库。

  第十六条 农田建设项目库常年开放,滚动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定期清理。未纳入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安排建设。

  第三章建设计划申报与任务下达

  第十七条 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辖区内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和资金需求申报。

 申报时应参考本区上年度农田建设投资规模,根据项目实施条件与实施后社会经济效益,从项目库中择优筛选项目,并按要求做好绩效评估工作。

  区农业农村局向市农业农村局申报年度实施计划与资金需求原则上必须在预算编制年度的上一年 7 月 31 日前完成。

  第十八条 市农业农村局根据实施计划与资金需求,综合考虑各区上年度项目完成情况及财政资金预算额度,下达各区年度补助资金。

  第十九条 对安排到各区的补助资金,在预算执行年度前一年 11 月底提前下达,提前下达比例不低于 70%。任务清单和绩效目标表随资金一起下达。

  第四章资金补助标准及支出范围

  第二十条 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市、区两级财政按 6:4 的比例分担财政补助资金。以镇政府为建设主体申报的项目,市、区财政给予 100%补助;新型经营主体等涉农实体单位申报的项目,市、区财政补助不高于 80%,其余自筹。

  第二十一条 补助资金的支出范围包括:项目所需材料费、设备购置费及施工支出,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费、工程招标费、工程监理费以及项目管理费等。

  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兴建楼堂馆所、弥补预算支出缺口等与农田建设无关的支出。

  第五章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按照批复的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及年度实施计划组织实施,按期完工,并达到项目设计目标。项目建设期一般 1-2 年,年度实施计划应确保当年完成。

  第二十三条 项目应当推行项目法人制,按照国家、地方有关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合同管理、工程监理、资金和项目公示等规定执行。

  新型经营主体等涉农实体单位自主组织实施的项目,可简化操作程序,以先建后补等方式实施,区农业农村局应选定工程监理单位监督实施,具体管理办法另行规定。

  第二十四条 参与项目建设的工程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其中工程监理单位应具备水利工程施工监理丙级及以上资质。

  第二十五条 项目施工现场进出口位置应设置公示标牌,公示标牌应包括工程

 概况、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项目平面布置图等内容。

  第二十六条 项目实施应当严格按照初步设计批复执行,不得擅自调整。确需进行调整的,按照“谁审批、谁调整”的原则,涉及的投资额增加占建安投资概算 5%(含)以下的,可由区农业农村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现场签证确认;5%-15%(含)的,由原审批部门负责审批;15%以上的,需要重新设计并报原审批部门审批。

  第六章竣工验收

  第二十七条 农田建设项目按照“谁审批、谁验收”的原则,由项目初步设计审批单位组织竣工验收。市农业农村局每年应对当年竣工验收项目进行抽查,抽查比率不低于 10%。

  第二十八条 申请竣工验收的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完成批复的初步设计文件中各项建设内容;

  (二)技术文件材料分类立卷,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齐全、完善;

  (三)主要设备及配套设施运行正常,达到项目设计目标;

  (四)建设单位已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开展完工验收,并对完工验收查出的问题整改到位;

  (五)已完成经区财政审核所(或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审核(或审计)的竣工决算。

  由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竣工验收的项目,还须由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初验,初验合格后,方可申请竣工验收。

  第二十九条 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应依照竣工验收条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类总结,并附完工验收意见、初验意见(市级验收的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等。

  第三十条 竣工验收合格的,由组织验收的单位核发统一格式的竣工验收合格证书,并报上一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 农田建设项目全部竣工验收后,项目建设单位要在项目区设立统一规范的公示标牌和标志,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年度、建设区域、投资规模以及管护主体等信息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第三十二条 竣工验收合格后一个月内,建设单位应向竣工验收单位提交完整

 工程档案资料以存档。

  第三十三条 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办理资产交付手续,做好登记造册,并在一个月内落实管护责任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保证工程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正常运行。

  管护责任主体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项目业主是建后管护监管主体;已规模流转的土地,取得土地经营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企业等为管护实施主体;未流转的土地,所在村委会为管护实施主体。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 市、区农业农村局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规定,公开农田建设项目建设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五条 市、区农业农村局应加强对农田项目管理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三十六条 市、区农业农村局应当加强农田建设项目的监督评价。市农业农村局结合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采取直接组织或委托第三方的方式,对各区农田建设项目开展监督评价和检查。

  第三十七条 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严重违法违规问题的,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及时终止项目,协助有关部门追回项目财政资金,并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三十八条 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应当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审计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三十九条 区农业农村局应当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对项目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并与规划图衔接。

  第八章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 2020 年 2 月 24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在本实施办法施行之前,原由相关部门已经批复的农田建设项目,仍按原规定执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要求,落实 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集中力量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完成省市下

 达农田建设任务,根据《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浙江省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建设方案》等规章及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下称“区农业农村局”)归口管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第三条 按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总体要求,切实履行好农田建设管理职责,加快构建农田建设集中统一管理新格局,加强资金整合,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发挥重大项目示范引领作用。

  第四条 加强组织领导。在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成立富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杭州市富阳区发展和改革局(下称“区发改局”)、杭州市富阳区财政局(下称“区财政局”)、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富阳分局(下称“规划和自然资源富阳分局”)、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富阳分局等相关部门协作,合力推进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区农业农村局会同规划和自然资源富阳分局指导和督促项目建设单位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和工作责任。各乡镇(街道)负责本辖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具体工作。

  第五条 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优先在农业“两区”(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支持“口粮田”建设。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重点建设小农户急需的通田到地末级灌溉渠道、机耕生产道路等设施,对有条件的村组,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引导促进土地小块并大块;积极支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

  第六条 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各乡镇(街道)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在保证排灌水功能的前提下做到高效节水。

  第二章 建设内容及标准

  第七条 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应当用于以下建设内容:

  (一) 土地平整;

  (二) 土壤改良;

 (三) 灌溉排水与节水设施;

  (四) 田间机耕道;

  (五)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

  (六) 农田输配电;

  (七) 损毁工程修复和农田建设相关的其他工程内容。

  第八条 高标准农田建设预算资金支出范围包括:项目所需材料费、设备购置费及施工支出,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费、工程招投标费、工程监理费以及必要的项目管理费等。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兴建楼堂馆所、弥补预算支出缺口等与农田建设无关的支出。

  项目管理费主要用于农田建设项目评审、实地考察、检查验收、工程实施监管、工程审计、绩效评价、资金和项目公示等管理方面的支出。支出标准按照上级相关标准执行。

  第九条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类型。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通过“认定、提升、建设”三种途径开展。

  (一)认定类。将符合建设标准要求的土地整治、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市级农田提升工程示范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依据其立项和验收文件直接作为认定类区块。

  (二)提升类。对已建成的标准农田中集中连片但不完全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提升,作为提升类项目区块。

  (三)建设类。在已建成...

篇九: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情况 的汇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农业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等 12 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由市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科学制定方案。编制完成《全市“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2017—2020 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 2017—2020 年度建设高标准农田 32.65 万亩的目标任务,其中新建 9.46 万亩、补建 23.19 万亩。分年度落实了建设地点、建设规模,统筹了相关项目建设资金,并按要求上报省委农工部。

 (三)加快项目建设。好 一是完成好 6 2016 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16 年度,全市须建设高标准农田 6.63 万亩(其中新建 4.05 万亩、补建 2.58 万亩),计划总投资 17271万元(其中新建 14175 万元、补建 3096 万元)。通过整合国土、水利、农综等部门项目资金 14000.61 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 6.41 万亩(其中新建 3.55 万亩、补建 2.86 万亩)。其中整合国土部门土地整治项目 4 个,资金 10556.17 万元;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1 个,资金 1000 万元;水利部门项目 1 个,资金 2444.44 万元。

 二是加快推进 7 2017 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17 年,全市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7.25 万亩,其中新建 3.38 万亩、补建 3.87 万亩;根据省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山区新建3500元/亩、补建1200元/亩),需总投资 1.65 亿元,其中新建投资 1.18 亿元、补建投资 0.47 亿元。统筹整合国土、农综、农业等部门项目资金 1.32 亿元,市场主体投入资金 0.1 亿元,全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8 个,建设规模 7.34 万亩(其中新建 4万亩、补建 3.34 万亩)。截至目前,已竣工验收项目 1 个(板桥、新塘等乡镇土壤酸化治理项目),建设规模 1 万亩;已竣工未验收项目 1 个,建设规模 0.47 万亩;已开工项目 6个,建设规模5.87万亩(其中工程量完成50%以上项目5个,建设规模 4.87 万亩)。

 (四)加强项目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项目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进一步明确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项目组织、管理、实施及后期管护等工作。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并及时拨付资金。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运行安全,使每一分钱都用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监管机制,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着力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成示范工程、阳光工程、

 廉洁工程、民心工程。

 (五)加强资金整合。2017 年,全市共整合财政、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资金 1.32 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支持新型市场主体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恩施州裕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自筹资金 4000 余万元,在白杨坪镇鲁竹坝村打造“裕登生态农业园”。公司投资近 1000 万元进行土地治理,新建高标准梯田 120 亩;投资 500 余万元,引进玫瑰香、玫瑰露等优质葡萄新品种,建成高标准葡萄园示范基地300 多亩;修建完成了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3公里园区道路及 5000 米的游步道;打造了以茶花、茶梅和月季等多种花卉为主的园林景观。农业部门通过申报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为该公司争取财政补助资金 300 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建设标准不统一。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要是依托国土部门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和财政部门的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土地治理项目,套用的设计规程和定额不一致,建设标准不统一,难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

 (二)上图入库工作难度大。主要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相关信息不明确、不统一、不完善,部门之间存在协调、配合不到位的情况,导致部分项目没有统一录入到国土资源监管信息系统,实现上图入库。

 (三)建设资金缺口大。市财政支付能力有限,再加上精准扶贫的压力,市财政无力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缺口资金。山区地形复杂,耕地分散,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加之市内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规模普遍偏小,实力有限,大部分无力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缺口资金筹措渠道窄,资金缺口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四)项目设计深度不够。高标准农田建设专业性强,在规划设计时套用相关的规程和定额,导致部分项目存在设计缺陷,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单体过程的变更。

 (五)项目验收不及时。项目实施完工后,需要经过竣工测量、工程复核、决算编制与审计、资料整理后才能向相关部门申报验收,这期间涉及各个中介服务机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资料整理单位配合工作。由于环节多、需要各个单位之间协调配合,致使项目工程现场建设任务完成后还要较长时间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推迟了项目申报验收的时间。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恩施市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田间道路、灌溉排涝设施、施肥管理水平等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耕地以三、四、五等的中低产田居多,耕地质量不高,土壤酸化严重。建设旱涝保收、稳

 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对推进我市精准扶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好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有利政策,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紧紧围绕总体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持续发力,深入推进,确保如期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二)进一步加强资金整合。按照集中连片的要求,切实将国土、农业、财政、水利等部门的项目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实行“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管理、使用模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国土、发改、财政、水利等部门及时跟省、州进行对接,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专项项目资金支持。用好省级转贷资金,迅速将省里下达的转贷资金 3603 万元进行分解落实项目,用于 2018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弥补建设资金不足。

 (三)统一建设标准。根据山区特点,重点围绕田间道路、排灌设施、储肥设施、配电设施、科技监测设备、土壤改良、田块整治、林网配套等 8 个方面,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先易后难、分类实施。

 (四)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用足用活各种激励政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重点是在贷款贴息、县域经济调度资金安排、涉农项目安排、以奖代补等方面予以倾斜。

 (五)强化项目联动。坚持因地制宜,注重高标准农田

 建设与精准扶贫、特色产业发展、农旅一体化、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乡村振兴等紧密结合,确保项目建成后有产业支撑,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六)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 。加强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大意义、整合途径、建设模式、先进典型的宣传与培训,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和掌握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关政策,激发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市委农办

  年

 月

 日

推荐访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 农田 高标准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