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中教育改革的影响8篇

时间:2022-09-11 19:40:07 来源:网友投稿

新政中教育改革的影响8篇新政中教育改革的影响 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及其影响姓名:张雷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历史文献学指导教师:武菁2009-10 摘要清末新政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政中教育改革的影响8篇,供大家参考。

新政中教育改革的影响8篇

篇一:新政中教育改革的影响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及其影响姓名:张雷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历史文献学指导教师:武菁2009-10

 摘要清末新政是当时的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社会变革和自我更新,推动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巨大转变。对清末新政的研究很长时间是不被人们重视的,一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这场曾经关系重大的改革开始得到重视,对其研究也逐渐热起来,特别是对其中的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取得许多重要研究成果。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大震荡促使人们深刻反思,在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维新思维风起云涌,救国图存成为时代呼声。改革受时势所迫,势在必行,但改革也使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困难重重,面临崩溃边缘,这是一种两难抉择,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清朝统治者别无选择,不得不实行改革。在教育改革方面清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停废科举考试,标志着制约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最大的障碍被扫除,成为近代教育政策调整的里程碑;建立了一系列新型教育制度,颁发了正式在全国实行的第一个完整的近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形成了中国近代教育较为完备的法规体系,确立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本模式和框架,奠定了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基石;新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与原来的士子截然不同,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和能力,并积极投入到社会进步的滚滚洪流当中。清未新政中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仍然是洋务派长期以来所倡导的“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学堂教习的仍是“ 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 的教学内容,但是毕竟增加了许多新兴学科和内容,迫切向世界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的中国人很快就发现改革步新就要彻底进行。清政府通过政权的力量,将资产阶级改良派改革旧教育的主张逐渐付诸实践,使中国社会摆脱封建传统的束缚,瓦解了封建士绅阶层,造就了新的知识群体,促进了近代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短短十年,清未的教育改革实际上造就了一大批不同与原来封建士大夫阶级的新兴知识阶层,他们更加关注中国的历史命运。

 清末新政实行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它带来的社会变革的广度、深度是以往的变革无法比拟的。各个领域的改革不仅留下了许多被继起的民国所接受的有形成果,而且还加速了社会的分化,使近代文化和思想在逐渐扩大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对现代教育体制与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影响深远。这次变革不仅废除了沿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而且彻底打破旧式书院的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突破四书五经的樊笼,系统传播了先进的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思想,通过这次改革,将世界先进教育理念、进步思想文化、发达科学技术引入我国,为知识阶层接受和传播,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向着现代化的目标进发!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影响U

 AbstractTheN ewD eal i n the l ateQ i ngD ynastyi s a soci al reformand sel f-renew al of theQ i ng D ynastyexecutedbythe rul ers at that ti m e.Itprom otesthe fm al transform ati onof theQ i ng Dynasty’ Stradi ti onalsoci etytOthe m odem one.The research O i l the N ewD eal has beennegl ectedti l l 1990s.Then w i th the m odemreformgoi ng deeper, m uchi m portancehas been attached toi t, am ongw hi ch the educati onal reformhas beenstudi edsystem ati cal l yandthoroughl yw i thm anysi gni fi cantaccom pl i shm entsachi eved.After theO pi umW ar, Chi naw as reduced tO the sem i · · col oni al and sem i · · feudalsoci ety.Sucha soci al upheaval m ade the Chi nesepeopl econsi dercareful l y.Andi nthi si ncreasi ngl y gravenati onalsavi ngthe nati on fromexti ncti on becam e the voi ce of the ti m es.Reformbecam ecri si s,the thoughtof reformspreadl i ke a stO rmandnecessary al thoughit m ade the rul ers confronted w i th di ffi cul ti es and be on thevergeofcol l apse.H ow ever, undersuch hi stori cal ci rcum stances,these rul ers w ho W CI" e theni n a di l em m a hadno choi ce but tOi m pl em entthe N ewDeal .As faras the educati onal reform i s concem ed,the Q m g D ynasty adopteda seri es of si gni fi cantn麟u∞s.The fi rst W as the abol i ti on ofsuccessi vel ythei m peri alexam i nati onsystem ,w hi chm arked the rem oval of thegreatestobstacl erestri cti ngthe m oderni zati on of educati on i n Chi na and becam e the m i l estone of theadj ustm entestablishm ent of a seri es of neweducati onalregul ati onsand theprom ul gati onof theoftheChi nese m odem educati onalpol i cy.Thentherew asthefLrStcom pl etem odem educati onalregul ati onPresented School Regul ati on,w hi chW asenforcedform al l y throughoutthecountry.Thusthecom pl ete systemof the Chi nesem odemeducati onalregul ati onsW as form ed,the basi c m ode and fram e of the Chi nesem odem educati onw ereshapedandthe.cornerstoneof the m oderni zati on of educati oni n Chi na W as l ai d dow n.The trai nees ofthe new educati onali nsti tuti ons w eredi fferent fromthose of the ol dones,w ho notonl yhad theprel i m i nary thoughtsandabi l i ti es to m eet therequi rem entsof thedevel opm entof the ti m es andthesoci ety, butal sothl ℃w them sel vesacti vel yi nto the ti de of soci alprogress.m

 田地gui del i neof the educati onal reformam ongthe N ewD eal w as sti l l thetheoryof‘ " taki ngthe Chi nesecul ture.and i deol ogyas the m ai nbodyand thew esternones asan assi stance” advocatedbythe w esterni zati ongroup.Al thoughthe vi ewof‘ "taki ngthe Four Books and Fi ve Cl assi cs and the Chi nese tradi ti onal ethi cs鹤thepri nci pal ,theH i storyBooks andpol i ti csandarts both hom e and abroad as thesecondary" ’ W assti l l fol l ow ed i nteachi ng,som enewsubj ects and new content w ere added.TheChi nesepeopl e w ho w ereeagerto l eam from theforei gnadvanced sci enti fi ctechnol ogy and advanced cul ture found thatthe reform shoul d becarri ed outabsol utel yand theQ m g Dynasty put through thepow er of thegovernm entthebourgeoi sreform i sts’ i deas about reformi n the ol d educati onal systemi nto effectThus the feudalbondageW as el i m i nated fromthe Chi nesesoci etyand w i th the cl assofthefeudalgentry di si ntegratedand thenewi ntel l i gentsi aappeari ng,thetransform ati on anddevel opm entof the Chi nese m odemeducti on w erei m proved.Actual l y, duri ngthese tenyears,theeducati onal reformproducedal arge groupofnewi ntel l ectual s,w ho,di fferentfromtheprevi ousfeudal schol ar-bureaucrats,w erem ore concem edabout the hi stori caldesti nyof Chi na.Al though the N ewD eali n the l ateQ i ng Dynastyw asn’ t carri ed out forl ong,the extensi veness anddepthof the soci al reform s causedbyi t w erei ncom parabl e.These reform s executed i n di fferent fi el ds on the one hand created som etangi bl eachi evem ents w hi ch w ereaccepted bythesucceedi ng Republ i cof Chi na and on theothersped upthedi si ntegrati onof thesoci ety, m adethem odem cul ture andi deol ogym ove on w hi l epropagated i ncreasi ngl y w i despreadand exertedgreati nfl uenceuponthe m odemeducati onalsystemand the m odemm ode of personneltrai ni ng.Thi seducati onalreformabol i shed thei m peri al exam i nati onsystemw hi ch w as fol l ow edfor thi rteen hundred years,sm ashed the educati onal m ode ofthe ol d-fashi onedacadem i es and brokethroughthe confi nem ent of the Four Books and Fi ve Cl assi cs i nteachi ng.Besi des,i t propagated system ati cal l ythe w estern advanced natural sci enceand hum ani sti ci deol ogy.Throughthi s reformthe advanced educati onal vi ew s,theprogressi ve i deol ogyand cul turetogetherw i th thedevel opedsci enti fi ctechnol ogyi nthe w orl d notonl yentered Chi na, but al so w ereacceptedandpropagated bytheIV

 i ntel l ectual s,w hi ch i nfl uencedprofoundl ythe hi stori caldevel opm entof Chi na andurgedi t togotow ardthe ai mof m odem i zati on.Key W ords:the N ew D eali n the LateQ i ng Dynasty;theeducati onalreform ;i nfl uenceV

 绪论绪论一、选题缘起中国的近代化一般都认为是从洋务运动开始,并由1919年规模巨大的由知识分子参与和领导的“ 五四” 运动推动的,“ 五四"运动确实改变了中国,那么这数以百万计的充满理想、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是从何而来的呢?究其根源是与清末十年新政的教育改革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探寻中国近代化发展时,不能仅仅回溯至“ 五四” 运动,晚清还有一段只存在短短十年却又气象万千的新政时期。清末新政实施后,各方面均发生了极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1906年重新更定官制,除内阁、军机处仍称旧名外,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新设学部、商部、法部、练兵处、巡警部、民政部、度支部、农工商部、邮传部、陆军部、海军部、军咨府、资政院、审计院等,是清朝政权机构迈入近代化的开始。通过清末新政,在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变化十分突出:结束了科举制度,兴办了新式学校,出现了留学的热潮,思想界文化界也随之发生极大变化,在中国僵化腐朽的封建专制思想体系中透进了一缕民主的霞光。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又是在中国外受屈辱、内陷混乱的乱世,是如何不可思议的取得这么多成就呢?这些都充满了许多急需了解的“ 迷题” ,给我们留下了尚待研究的空间。在做我的硕士论文选题时,因为我一直对清末历史非常感兴趣,再加上我的父亲曾经主持编写过我们临泉县的教育志,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又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所以就想从清末的教育入手进行研究。在导师武菁教授的指导下,对论文的选题反复思考、数次论证,最终确定下《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及其影响》这个题目。二、学术梳理清末新政内容丰富,是当时的统治者运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社会变革和自我更新,并最终完成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巨大转变。对清米新政的研究很长时间是不被人们重视的,因为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次改革被认为是受时局所逼,不得不为之的仓促之举,因此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历史书几乎都把这个波澜壮阔的改革掩盖不提,即使提到这次变革,也只把它放在其他章节

 清束新攻教育改革及其影响里面,只论失败,不谈功绩。再加上当时的改革又是刚刚进入高潮清政府就被推翻了,当局还来不急对改革进行系统的梳理,很多资料在其后的动荡中散失,给后人的研究工作带来不便,对清末新政的研究一直比较缓慢。最早的研究有据可查的是中国教育界很有名望的“ 东南大学之父” 郭秉文校长,1914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的论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中,专门论述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一个章节。①民国时期对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研究开始有所增多,主要是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其中舒新城1928年编辑出版的<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丁致聘1934年编辑出版的《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对当时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汇编;陈宝泉1928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学制变迁史》、陈翊林1930年出版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舒新城1933年编著的《近代中国留学史》、周予同1934年编辑的《中国现代教育史》、姜书阁1934年编著的《中国近代教育制度》、陈青之1936年出版的《中国教育史》等分别就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普通教育、学制改革、留学教育、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比较详实的历史资料。建国后到80年代中期,关于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研究几近停顿,只是●对一些历史史料进行了重新的编辑整理,1961年重新编辑出版舒新城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1986年朱有谳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学制史料》、1986年陈学恂主编出版《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等。同一时期,台湾学者开始关注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研究,其中较为重要的有1969年陈启天主编的《近代中国教育史》、1980年王焕琛编辑出版的《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等,对清末新政教育改革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并对这次改革给予肯定。随着学术界对清末新政的重视,清术新政教育改革研究在20世纪九十年代逐渐热起来。1991年琚鑫炎...

篇二:新政中教育改革的影响

新政下的教育改革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1901 年 1 月 29 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在西安颁布了“预约变法”的上谕揭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教育改革是新政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清末学制的建立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制定

  1901 年拟行新政后各地官绅纷纷响应清廷的兴学诏书设立了不少新式学堂这些学堂或自立章程或转抄酌改他校章程程度、课程、年限参差不齐。同时纳科举于学校也被提起公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制定全国统一的学制系统来确立标准加强规范消除分歧已成为清廷和办学者的共同愿望。清末颁布学制始于《钦定学堂章程》而成于《奏定学堂章程》。

  1902 年 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学制系统文件共六件 8 月 15 日奏呈颁布统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学堂 4 年、寻常小学堂 3年、高等小堂 3 年。规定儿童从 6 岁起入蒙学堂毕业后方可升入小学堂学习小学堂宗旨“在授以道德知识及一切有益身体之事。”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共 7 年规划为义务教育性质“无论何色人等皆应受此七年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 4 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 3 年设政、艺两科大学堂 3 年设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共七科各科下又分若干专业大学堂之上设大学院年限不定以研究为主不立课程不主讲授。不算大学院整个学制年限长 20 年。

  由于主持制定“壬寅学制”的张百熙以偏护新学遭批评 同时由于该学制制定仓促 存在一些不足公布后即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壬寅学制”公布后未能得到实行。

  1904 年 1 月 13 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重新拟订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奏定学堂章程》。因公布时在阴历癸卯年 又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详备。

  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 4 年、初等小学堂 5年和高等小学堂 4 年。蒙养院是幼儿教育机构招收 3-7 岁幼儿将其纳入学制系统标志我国学前幼儿教育已进入到国家规划发展的新阶段。初等小学堂规划为强迫教育阶段儿童 7岁进入学龄期后理应一律进入“使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童”“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高等小堂则“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旨” 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 5 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 3 年分第一、二、三类大学堂 3-4 年分为经学、政法、文学、商、格致、工、农、医共八科京师大学堂八科全备设于各省至少备其中三科通儒院 5 年属研究院性质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新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宗旨。从小学堂到大学堂学制总年限长达 20-21 年之久。在主系列之外的各类学堂中主要有还有实业类和师范类学堂等。

  二清末学制的半资本主义半封建性

  清末学制的制订是近代以来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 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在制订过程中直接参考日本间接吸纳欧美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诸多

 特点。学制整体结构仿照西方流行的三级学制系统模式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学制规划了义务教育强迫教育的目标反映了对教育的普及性和平等性要求在学制的各阶段特别是初等教育阶段教育目标上确立了德、智、体三方面素质协调发展的“三育”模式设置了众多的实业学堂以适应和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重视师范教育加强教师职业训练将分年课程规划、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等等。

  但是清末新政毕竟是封建王朝的自救性改革严重受到封建思想的支配因此又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性。以癸卯学制为例学制的指导思想仍是洋务教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延续没有本质上的突破“读经讲经”课的比重过大各级各类学堂尽管无明确的等级限制但进入大学堂附加稻种担保条件无形中维护了教育的封建等级性广大妇女被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 章程中明确指出 “惟中国男女之辨甚谨 少年女子断不能令其结队入学游行街市”。

  清末学制包含了资本主义和封建性因素 是传统性和近代性的综合产物。

 学制的制订特别是癸卯学制的颁布解决了各地兴学无章可依的矛盾为新式学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施中的问题 癸卯学制颁布后又作过一些补充和修正 影响最大的一点是在学制中开放了“女禁”。

 《奏定学堂章程》对女学的限制不得人心振兴女学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慈禧太后也不得不正视这一事实1906 年 2 月面谕学部振兴女学。1907年学部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虽离全面开放女子学校教育相差甚远但这是我国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取得合法地位的开始。

  二、废科举、兴学堂

  科举制度一直是清末影响新式学堂发展的重大障碍 所以在制定学制的同时 就开始了如何处置科举考试的讨论。

  1898 年百日维新中已出台了设立经济特科、取消八股考试的措施但戊戌政变后均一笔勾销。1901 年拟行新政后又重新确认了这两项改革措施。与此同时一些官僚和封疆大吏则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请求 如同年 7 月由刘坤一、 张之洞联衔发出的“江楚会奏三疏”第一疏中就明确提出“俟学堂人才渐多即按科递减科举取士之额为学堂取士之额”寓示科举将最终废除。1903 年 3 月张之洞、袁世凯上书疾呼废科举要求确定废科举的最后期限、具体步骤和时间表并提出按科递减“学政岁科试分两科减尽乡会试分三科减尽。

 ”并最终通过了十年后停止科举的方案。

 但时代对新学人才的热望已使部分官僚感到时不我待时隔不到两年袁世凯、张之洞等各省督抚会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迫于形势光绪帝于 1905 年 9 月 2 日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四日上谕“著即自丙午科1906 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宣告了自隋代起实行了 1300 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

  科举的废除 配合了学制颁布后兴学政策的落实 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难得的兴办新学的热潮。至 1909 年各级各类新式学堂的数量已达五千多所在校学生超过 160 万人。科举废除后学校与科举之争仍在继续清末民初不断有人提出改造、恢复科举的建议。

  三、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

  为保证学制颁布后兴学政策的落实1904 年《学务纲要》规定专设总理学务大臣。1905年 12 月清廷批准成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学部内分为五司即总务司、专门司、普通司、实业司、会计司设视学官专任巡视京外学务。学部附设有编译图书局、京师督学局、学制调查局、高等教育会议所、教育研究所等机构整体上注意到教育行政与教育学术的联系注重实业教育的地位。1909 年又颁布了《视学官章程》规定不再设专门的视学官 而以部中人员和直辖学堂管理人员充任 并将全国划为十二个视学区每区二至三省每三年为一视学周期。

 地方教育行政也相应作了改革。清朝官制在

 各省设立提督学政管理教育1904 年后部分省份根据《学务纲要》规定设立学务处。1906年 4 月上谕各省设提学使司作为各省专管教育的行政机构长官为提学使。各省提督学政和新设学务处撤销。提学使司下设有省视学 6 人巡视各府厅州县学务。同时在府、厅、州、县设立劝学年为各级教育行政机关 县设视学一人并兼任学务总董。

 至此形成了一套新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系统。

  维新运动开始后涉及教育宗旨的议论逐渐多起来张之洞等在 1904 年奏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时也声明“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此项宗旨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1906 年 3 月学部针对民权思想的流行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拟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五项教育宗旨经奏请朝廷认定宣示天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

  在学部宣示教育宗旨的同年 王国维从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素出发 提出以体育培养人的身体之能力智、德、美三育培养人的精神之能力相应发展真善美之理想以期培养“完全之人物”。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宗旨对以后教育目标模式的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留学教育的勃兴

  在清末新政的激励下 近代留学教育在进入 20 世纪后骤然勃兴 首先是在 1906 年前后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留日高潮其次是在 1908 年美国实行“退款兴学”政策后留美潮流逐渐兴起。

  ● 留日高潮的兴起

  甲午战争后 中国的士大夫们认识到日本早期派遣的大量留学生对日本的富强起了重要作用认为中国必须仿效。并以日本路近费省文字接近西书已由日本择要翻译、刊有定本等原由将日本作为中国派遣留学生的首选国。到 1901 年 1 月清廷议行新政前通过各种途径到日本留学的学生已不下二百人。

  1901 年议行新政后清政府多次倡导留学留日学生逐年增多。1905 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士人为寻求新的出路纷纷涌向日本酿成留日高峰。综合各种文献的记载估计 1901年底在日留学生约 280 名1904 年约 3000 名1906 年达 8000 名以上之后人数逐渐减少。

 清末留日学生程度参差不齐 普遍较缺乏日语基础和普通西学知识 到日本后一时很难选定专业以进入初、中等学校为主。在选修的专业中以法政、武备科占大多数。他们在输入近代西方科技方面整体层次不高 但他们充实了新式学堂的师资 壮大了实业技术人才的队伍翻译了大量日文西学书籍较广泛地传播了资本主义思想观念。特别是以日本学生为骨干形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群体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暴发 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 “退款兴学”与留学潮流的转向

  1901 年《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付各国战争赔款共计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史称“庚子赔款”。1906 年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提醒美国政府应当采用一种“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发展。

  1908 年 美国国会通过议案 决定从 1909年起 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 并建议中国政府以所退庚款发展留美教育。

 美国的这一举动后来被部分相关国家仿效 这就是所谓的“庚款兴学”或称“退款兴学”。

  为了实施庚款留美计划中国政府专门拟定了《遣派留美学生办法大纲》在华盛顿设立“游美学生监督处”作为管理中国留美学生的机构 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 负责留美学生的考选派遣事宜并从 1909 年起实施。原计划每年派遣 100 名后因考试成绩不佳

 实际为 1909 年 47 名1910 年 70 名1911 年 63 名。游美学务处在直接选派留美生的同时又着手筹建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 于 1911 年 4 月 29 日正式开学 正常情况下招收十三岁左右的儿童入学 隔年招收十名女生 其西学教师基本来自美国 课程设置、 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学生生活习惯都仿效美国。

  通过“退款兴学”美国达到了“把中国的留学潮流引向美国”的目的 中国留学生的流向结构从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篇三:新政中教育改革的影响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及其影响姓名:张雷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历史文献学指导教师:武菁2009-10

 摘要清末新政是当时的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社会变革和自我更新,推动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巨大转变。对清末新政的研究很长时间是不被人们重视的,一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这场曾经关系重大的改革开始得到重视,对其研究也逐渐热起来,特别是对其中的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取得许多重要研究成果。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大震荡促使人们深刻反思,在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维新思维风起云涌,救国图存成为时代呼声。改革受时势所迫,势在必行,但改革也使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困难重重,面临崩溃边缘,这是一种两难抉择,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清朝统治者别无选择,不得不实行改革。在教育改革方面清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停废科举考试,标志着制约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最大的障碍被扫除,成为近代教育政策调整的里程碑;建立了一系列新型教育制度,颁发了正式在全国实行的第一个完整的近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形成了中国近代教育较为完备的法规体系,确立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本模式和框架,奠定了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基石;新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与原来的士子截然不同,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和能力,并积极投入到社会进步的滚滚洪流当中。清未新政中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仍然是洋务派长期以来所倡导的“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学堂教习的仍是“ 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 的教学内容,但是毕竟增加了许多新兴学科和内容,迫切向世界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的中国人很快就发现改革步新就要彻底进行。清政府通过政权的力量,将资产阶级改良派改革旧教育的主张逐渐付诸实践,使中国社会摆脱封建传统的束缚,瓦解了封建士绅阶层,造就了新的知识群体,促进了近代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短短十年,清未的教育改革实际上造就了一大批不同与原来封建士大夫阶级的新兴知识阶层,他们更加关注中国的历史命运。

 清末新政实行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它带来的社会变革的广度、深度是以往的变革无法比拟的。各个领域的改革不仅留下了许多被继起的民国所接受的有形成果,而且还加速了社会的分化,使近代文化和思想在逐渐扩大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对现代教育体制与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影响深远。这次变革不仅废除了沿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而且彻底打破旧式书院的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突破四书五经的樊笼,系统传播了先进的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思想,通过这次改革,将世界先进教育理念、进步思想文化、发达科学技术引入我国,为知识阶层接受和传播,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向着现代化的目标进发!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影响U

 AbstractTheN ewD eal i n the l ateQ i ngD ynastyi s a soci al reformand sel f-renew al of theQ i ng D ynastyexecutedbythe rul ers at that ti m e.Itprom otesthe fm al transform ati onof theQ i ng Dynasty’ Stradi ti onalsoci etytOthe m odem one.The research O i l the N ewD eal has beennegl ectedti l l 1990s.Then w i th the m odemreformgoi ng deeper, m uchi m portancehas been attached toi t, am ongw hi ch the educati onal reformhas beenstudi edsystem ati cal l yandthoroughl yw i thm anysi gni fi cantaccom pl i shm entsachi eved.After theO pi umW ar, Chi naw as reduced tO the sem i · · col oni al and sem i · · feudalsoci ety.Sucha soci al upheaval m ade the Chi nesepeopl econsi dercareful l y.Andi nthi si ncreasi ngl y gravenati onalsavi ngthe nati on fromexti ncti on becam e the voi ce of the ti m es.Reformbecam ecri si s,the thoughtof reformspreadl i ke a stO rmandnecessary al thoughit m ade the rul ers confronted w i th di ffi cul ti es and be on thevergeofcol l apse.H ow ever, undersuch hi stori cal ci rcum stances,these rul ers w ho W CI" e theni n a di l em m a hadno choi ce but tOi m pl em entthe N ewDeal .As faras the educati onal reform i s concem ed,the Q m g D ynasty adopteda seri es of si gni fi cantn麟u∞s.The fi rst W as the abol i ti on ofsuccessi vel ythei m peri alexam i nati onsystem ,w hi chm arked the rem oval of thegreatestobstacl erestri cti ngthe m oderni zati on of educati on i n Chi na and becam e the m i l estone of theadj ustm entestablishm ent of a seri es of neweducati onalregul ati onsand theprom ul gati onof theoftheChi nese m odem educati onalpol i cy.Thentherew asthefLrStcom pl etem odem educati onalregul ati onPresented School Regul ati on,w hi chW asenforcedform al l y throughoutthecountry.Thusthecom pl ete systemof the Chi nesem odemeducati onalregul ati onsW as form ed,the basi c m ode and fram e of the Chi nesem odem educati onw ereshapedandthe.cornerstoneof the m oderni zati on of educati oni n Chi na W as l ai d dow n.The trai nees ofthe new educati onali nsti tuti ons w eredi fferent fromthose of the ol dones,w ho notonl yhad theprel i m i nary thoughtsandabi l i ti es to m eet therequi rem entsof thedevel opm entof the ti m es andthesoci ety, butal sothl ℃w them sel vesacti vel yi nto the ti de of soci alprogress.m

 田地gui del i neof the educati onal reformam ongthe N ewD eal w as sti l l thetheoryof‘ " taki ngthe Chi nesecul ture.and i deol ogyas the m ai nbodyand thew esternones asan assi stance” advocatedbythe w esterni zati ongroup.Al thoughthe vi ewof‘ "taki ngthe Four Books and Fi ve Cl assi cs and the Chi nese tradi ti onal ethi cs鹤thepri nci pal ,theH i storyBooks andpol i ti csandarts both hom e and abroad as thesecondary" ’ W assti l l fol l ow ed i nteachi ng,som enewsubj ects and new content w ere added.TheChi nesepeopl e w ho w ereeagerto l eam from theforei gnadvanced sci enti fi ctechnol ogy and advanced cul ture found thatthe reform shoul d becarri ed outabsol utel yand theQ m g Dynasty put through thepow er of thegovernm entthebourgeoi sreform i sts’ i deas about reformi n the ol d educati onal systemi nto effectThus the feudalbondageW as el i m i nated fromthe Chi nesesoci etyand w i th the cl assofthefeudalgentry di si ntegratedand thenewi ntel l i gentsi aappeari ng,thetransform ati on anddevel opm entof the Chi nese m odemeducti on w erei m proved.Actual l y, duri ngthese tenyears,theeducati onal reformproducedal arge groupofnewi ntel l ectual s,w ho,di fferentfromtheprevi ousfeudal schol ar-bureaucrats,w erem ore concem edabout the hi stori caldesti nyof Chi na.Al though the N ewD eali n the l ateQ i ng Dynastyw asn’ t carri ed out forl ong,the extensi veness anddepthof the soci al reform s causedbyi t w erei ncom parabl e.These reform s executed i n di fferent fi el ds on the one hand created som etangi bl eachi evem ents w hi ch w ereaccepted bythesucceedi ng Republ i cof Chi na and on theothersped upthedi si ntegrati onof thesoci ety, m adethem odem cul ture andi deol ogym ove on w hi l epropagated i ncreasi ngl y w i despreadand exertedgreati nfl uenceuponthe m odemeducati onalsystemand the m odemm ode of personneltrai ni ng.Thi seducati onalreformabol i shed thei m peri al exam i nati onsystemw hi ch w as fol l ow edfor thi rteen hundred years,sm ashed the educati onal m ode ofthe ol d-fashi onedacadem i es and brokethroughthe confi nem ent of the Four Books and Fi ve Cl assi cs i nteachi ng.Besi des,i t propagated system ati cal l ythe w estern advanced natural sci enceand hum ani sti ci deol ogy.Throughthi s reformthe advanced educati onal vi ew s,theprogressi ve i deol ogyand cul turetogetherw i th thedevel opedsci enti fi ctechnol ogyi nthe w orl d notonl yentered Chi na, but al so w ereacceptedandpropagated bytheIV

 i ntel l ectual s,w hi ch i nfl uencedprofoundl ythe hi stori caldevel opm entof Chi na andurgedi t togotow ardthe ai mof m odem i zati on.Key W ords:the N ew D eali n the LateQ i ng Dynasty;theeducati onalreform ;i nfl uenceV

 绪论绪论一、选题缘起中国的近代化一般都认为是从洋务运动开始,并由1919年规模巨大的由知识分子参与和领导的“ 五四” 运动推动的,“ 五四"运动确实改变了中国,那么这数以百万计的充满理想、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是从何而来的呢?究其根源是与清末十年新政的教育改革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探寻中国近代化发展时,不能仅仅回溯至“ 五四” 运动,晚清还有一段只存在短短十年却又气象万千的新政时期。清末新政实施后,各方面均发生了极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1906年重新更定官制,除内阁、军机处仍称旧名外,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新设学部、商部、法部、练兵处、巡警部、民政部、度支部、农工商部、邮传部、陆军部、海军部、军咨府、资政院、审计院等,是清朝政权机构迈入近代化的开始。通过清末新政,在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变化十分突出:结束了科举制度,兴办了新式学校,出现了留学的热潮,思想界文化界也随之发生极大变化,在中国僵化腐朽的封建专制思想体系中透进了一缕民主的霞光。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又是在中国外受屈辱、内陷混乱的乱世,是如何不可思议的取得这么多成就呢?这些都充满了许多急需了解的“ 迷题” ,给我们留下了尚待研究的空间。在做我的硕士论文选题时,因为我一直对清末历史非常感兴趣,再加上我的父亲曾经主持编写过我们临泉县的教育志,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又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所以就想从清末的教育入手进行研究。在导师武菁教授的指导下,对论文的选题反复思考、数次论证,最终确定下《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及其影响》这个题目。二、学术梳理清末新政内容丰富,是当时的统治者运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社会变革和自我更新,并最终完成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巨大转变。对清米新政的研究很长时间是不被人们重视的,因为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次改革被认为是受时局所逼,不得不为之的仓促之举,因此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历史书几乎都把这个波澜壮阔的改革掩盖不提,即使提到这次变革,也只把它放在其他章节

 清束新攻教育改革及其影响里面,只论失败,不谈功绩。再加上当时的改革又是刚刚进入高潮清政府就被推翻了,当局还来不急对改革进行系统的梳理,很多资料在其后的动荡中散失,给后人的研究工作带来不便,对清末新政的研究一直比较缓慢。最早的研究有据可查的是中国教育界很有名望的“ 东南大学之父” 郭秉文校长,1914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的论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中,专门论述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一个章节。①民国时期对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研究开始有所增多,主要是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其中舒新城1928年编辑出版的<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丁致聘1934年编辑出版的《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对当时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汇编;陈宝泉1928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学制变迁史》、陈翊林1930年出版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舒新城1933年编著的《近代中国留学史》、周予同1934年编辑的《中国现代教育史》、姜书阁1934年编著的《中国近代教育制度》、陈青之1936年出版的《中国教育史》等分别就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普通教育、学制改革、留学教育、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比较详实的历史资料。建国后到80年代中期,关于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研究几近停顿,只是●对一些历史史料进行了重新的编辑整理,1961年重新编辑出版舒新城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1986年朱有谳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学制史料》、1986年陈学恂主编出版《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等。同一时期,台湾学者开始关注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研究,其中较为重要的有1969年陈启天主编的《近代中国教育史》、1980年王焕琛编辑出版的《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等,对清末新政教育改革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并对这次改革给予肯定。随着学术界对清末新政的重视,清术新政教育改革研究在20世纪九十年代逐渐热起来。1991年琚鑫炎...

篇四:新政中教育改革的影响

新政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哲学史学研究 张 舫

 约 2863 字

  摘 要

 1901 年清政府推行新政教育改革是清政府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在全国自上而下地推行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至此中国教育在形式与内容上的近代形态得以确立。

  关键词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 癸卯学制 近代教育

  晚清中国社会转型就中国变化发展的实际来看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外来因素的催化。在社会变异和转型过程中最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变动应数国际政治地位的改变新社会阶层的出现经济领域新质的产生以及社会风俗、思想观念的变化等。所有这些都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程度地向教育提出了种种新的时代要求中国教育必须相应同步地进行一种全方位的改革。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形势为更好地推行新政1901 年清政府下诏实行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向近代化迈进了一大步。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涉及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如废除科举制度建立近代学制普及全民教育改革教育行政机构等勾画出了近代教育的轮廓满足了社会各方面各层次对教育的需求。这次教育改革最终导致中国传统教育的解体近代教育在形态上确立。

  一、改造各级官学废除科举制度改革书院扫除了中国在教育近代化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加快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步伐。

  官学、书院、科举取士是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核心对它们的改造就意味着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解体。科举取士制度渊源于隋唐作为封建教育体制最重要的部分千余年来广泛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学术以及民风、士风、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我国封建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产生了巨大作用。这样一种对中国各个方面都造成深远影响的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身临其境的严复曾高瞻远瞩地指出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 言其重要直无异古之废封建开阡陌。

 ”无独有偶时任天津北洋大学堂总教习的美国传教士丁家立亦把此举称为“一项革命性的法令” 。科举制度的废除具体有如下重要意义

  1.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从 19 世纪 60 年代新式学堂产生以来科举制度的存在始终是新式学堂发展的障碍。1904 年清廷停科举之诏发布前一年全国学堂总数为 4222 所1906 年停科举之诏发布后一年学堂总数猛增至 19830 所。当然导致学堂数增加的原因有很多但科举制度的废除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促进了留学潮流的高涨。科举制度的废除一方面驱使大批士子涌入学堂另一方面成为一部分士子走出国门的动力。1901 年以后以日本为指向的留学潮逐次兴起出现了 19世纪 70 年代以来规模最为壮观的留学热潮。1901 年留日学生人数是 280 人左右1902 年增至 500 人1903 年是 1300 人至 1905、1906 年间人数猛增至 8000 人。

  3.加速了传统教育观念、人才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国家以代圣贤立言者为人才标准士子以夺取仕官为择业趋向。科举取士制度恰恰是将读书教育与做官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桥梁。现在桥断路绝士子们在涌入学堂、负笈海外的同时旧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留日学生曾在一封公开信中写道 “吾国两千年来无普通之教育冠儒冠者唯以考取功名为心所治者科举之业主讲习者或为辞章或为考据能言不能行知古不知今于立国自强之道修身自治之法忽焉不讲名为老师宿儒其学问程度曾外国童稚之不若。

 ”字里行间体现了价值观的转变。

  二、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中央颁布首次得到实行的全国法定学制系统它的制定使新式学堂有了统一的教育体系标志着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清末学制的订立构成了纵向初等、中等、高等三级相衔接横向普通、师范、实业三足

 鼎立的整体格局和框架。从此我国近代学校教育步入了制度化和系统化时期。学制对各级各类人才都提出了质量规格的总要求这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人才的培养既受制于社会发展状况又受制于教育者身心发展状况这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学制在人才的培养上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并根据不同的级别分门别类地提出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规律。比如对从小学堂到儒学院培养普通人才和研究人才的不同程度的要求对各类实业学堂、师范学堂培养农工商实用人才和学校教员不同方面的要求。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不正是在这种学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吗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每个人都培养成高等研究人才而是要让各种人才各得其所适合社会各个层次、各个行业的需要。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这样的教育体制才是中国所需要的现代化教育体制。

  另外学制在各个阶段特别是初等教育阶段教育目标上确立了德智体三方面协调发展的“三育”模式规划了义务教育强迫教育的目标反映了教育普遍性和平等性的要求设立了众多事业学堂以适应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将分科课堂规划、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模式等这些都体现了近代教育的特征。

  三、奖游学培养了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思想人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近代化。

  留学生的派遣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留学生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这场有重大意义的大变革中站在时代的前列积极引进西方的教育制度、教育理论、教育学说为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初步确立、近代教育理论的初步构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如罗振玉、严修等他们热情投身各级各类学校的创办为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特别是初等教育体系、中等教育体系、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军事教育、法治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奠定了基础。通过上述实践活动的锻炼广大留学生中产生了中国第一代近代教育家群体如长期主持浙江省教育会的金亨顿中国公学的创办者、爱国志士姚宏业江苏教育界的骨干人物杨月如、侯鸿鉴、贾丰臻著名教育家、明德学堂的创办者胡元锬对近代师范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陈宝泉等等。总之留学生的派遣加速了正在走向衰亡的封建教育体制的解体以空前的规模和深度引进了近代西方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使近代教育理论、教育学说、教育观念第二次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培养和造就了中国最早一批具有近代意识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

  总之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国教育近代化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而且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我们在充分肯定清末新政教育改革重要历史功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传统教育在形式上虽已崩溃但封建教育的精神仍然寄生于新的教育形式中。这说明教育近代化是一项长期、艰巨、流动发展的社会系统工程绝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就可以达成的。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实藤惠.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3.

篇五:新政中教育改革的影响

5卷第l期2 0 0 2 年2 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J0眦nal缸Jiar‘g五N 唧al urlh. e珥i婶( ‰msd erIce3)V 0 1. 35 H o 1F e b2f )0 2论清末“新政” 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黄加文I曾绍东2( I旺西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 2江西师范大掌文旅学院扛西南昌330唧)摘蒌:

 清柬“新政” 时期的教育改革, 固其虚旧( 科举)而终止丁一个施行了10 0 0 多年的教育制度. 叉因其描新( 学)而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的新篇章. 所以在中国教育史上地位特殊。

 从介绍近代以来至“嘶政” 前的教育概’ 砘入手. 通过对清末“新政” 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客、 特征、 局限性厦其原因的分析. 着重从烈下四个方面论述了清末“新政” 教育改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的废除, 为近代教育和人才培养新体系的班展扫清了最严重的一道障碍;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与实施, 促进了近代新式学堂的发展, 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官派出国留学和鼓励自费留学, 培养了一大拙学贯中西的人才:

 新式学堂开设了大量的自然科学、 社喜科学课程, 推动了“新学”的传播, 促进了人才综合素养的提高。关键词:

 清末“新政” ; 教育改革; 近代化中圈分类号:

 K 257 9 ; G 529 = 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 57 9( 2002)01—0019—05o n T h eE 蛔tion Ik f o r milld u d e diIl th eN e wP O H c yo f L a teQ iIlg啪够andIts砷ueno鸭删A N GJia —w en lz E N GS ha o_ d on孑( 1T h eH u㈨R ∞叫*】

 恼e呲hIr|stjm Ie, 2. sch一甜}Ii咖珂删d1抽n自m , ■Bn日N 呻讨u㈣nyH a d 岫g33∞凹. cK Ila )A bs恤t:

 ne e d u cR tio nr e f o n n in clu d ed inth e N e wP o b c yo f1a teQ 1119D ” a s可h a s a 印贼im p o 由n ce锄dsp ec汹p la ceiIl c h in e seh isto ryo fed u c“o nb e c a u se , d u eto 吐ler出Ⅱ n, 山eh n p e h 8 lE )r删inationsyst锄l曲d llghr n o r e山肌0 n e血o u s明dy e a 玮h a db e e nabolished “a n e wsch 0 0 lin gsy ste r nw a sa d v o c“ced , w h icho畔d“Pa n g wa g eo f C h in e se e山Ica tio n . B a sed o n IIlca n 矗ly eiBo f 血e id ea s o fth e ed u c8 tio n a l r e 缸min la teQ iIlgD y n 帖tya n d 池ch a ra cteristics, sh o 血a m i“铲a n dits ca u s器, “sp 8 p e rsh ssesi怛p ro f o L llldim p a c to n吐le esta b h6llm B n t o f r n o d e ma 乩n 路e ed L 咄拓o n a l sy蜘. T hein f lu en ces a t le盐tin c lu 山m ef 础神i璐:

 th ea bo bsm en to f t}lek 叩d a lE x 枷na d o nsys咖cle且巧∞忸yth e 0 b sta cle8 in c11ep r D c e ss0 f 出e d ev elo p rrlen to fan e wed u c“o n a l sy8t咖. B esid e§ , m eⅡ 瑚sures p I州d edby“打ze‰2№g以疵幻瑚nⅧ删船d衄肘打如卯坩m 以删m , 面耐钾西np盯酊” contributeto 山ed e v e ld p m e n t0fC h h le se rrl如n e d u c “o n 锄d Illu s h p m v eth eC h in e see d u c撕锄n o t0n 峥int}Ie q u 卸tityb u t a ls0 in th eq u a li耳0 f 出e咖en ted p 。

 0p lew h a £’ s rn o re, l}la Ilk stod le90忸11H lenc_ 胁d ed stud y吨ah【0ad p m ject0 renco u H lg 哪enttoself—sup州cdstu d yingabr训, “-en tedp eo plec锄e f 0Ith inla I伊n I肌ber. F in a u y , co lleg esa Ild sch 0 0 ls 0f n e wsty l8 p r o v id edv a rio u s k illd s0fc o u r se s 0f scie n ce a n d a r ts, w h ichh elp s砸p 。

 叩8 9 a tet}Ie W e s岫med u ca ti曲a lco n ccp tsa Ild id ea s a n d t0p m —r n o te m eq u 日1i哆o fed uca “叽.K ey啪rd s:

 T h。

 p0H Ⅱ cal耐brIllin 山e la teQ in g D 印a sIy ; E d u ca tio n a l jnnovad on; M 0d ㈣izaIi帆收稿日期:

 2001- 10_ 25作者简介:

 黄加文( 19醴一), 男, 江西九江人, 江西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砷f 究所副教授, 主要从事人力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万方数据

 2 0江西师范太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 0 口年清末“新政” 是晚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自救运动。

 以往研究中, 论者多集中于探讨“新政” 未能挽救消政府的原因, 而在菇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研究上相对较弱, 特别是对最为成功的教育改革及其深远影响的研究更显不够。

 乖文力图从这一方面人手. 与大家共同探讨。20 世纪开初, 扯在内( 义和团运动)外( 八国联军人侵)交困中的晚消政府, 为了继续维护其统治, 以19 0 1年4 月 成立督办政并处为标志. 开始逐步推行以改革官制、 兵制、 学制、奖励工商为主要内容的“新政” , 史称清末“新政” 。

 由于诸多原因, “新政” 中自上而下所推行的各项改革, 太多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教育改革方面的成绩则相对比较显著, 刘我国近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新体系的创立和人才培养制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 “新政” 前的教育概况1洋务运动打破了旧式教育的坚冰18 柏年. 英帝国主义用炮舰轰开了中国大门, 随后西方列强长驱直人, 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于中国。

 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对此却束手无策. 一方面割地赔款; 另一方面自视甚商. 仍把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并正向世界各地扩张的西方各国视为蛮吏之邦。

 直到18 6 4 年在西方列强的帮助下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后, 奕忻、 李鸿章等清朝太吏方才意识到, 拥有坚甲利兵的西方列强的人侵造成了“中国史无前例的变局” . 开始提倡中国必须向西方学习近代国防、 经济、 技术制造的知识。

 但是, 当时教育体制上旧学依盛、 教学内容上科举如旧, 所以兴办新学, 培养洋务人才就成了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举措。

 洋务运动30 杂年间, 共创办培养陆军、 工程、通讯、 轮船、 外语等人才的新式学堂24 所。

 当然由于旧式教育制度根探蒂固以及经费和师资的缺乏, 培养的学生数皿很少, 但上述举措总算是打破了科举的一统天下, 起到了开通风气的作用, 对清丰“新政” 敦育改革既是引导更是试验. 是非常必要的铺垫与助动。2. 窖闳与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客阎“8 28 —19 12), 清代著名的教育活动家, 我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驱。

 窖闺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 办教育, 培养人才。

 早在耶鲁大学读书时, 他就萌发了选派本国学生出洋的念头. 试图引进“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 、 “使此老大帝国. 一变而为少年中国” 。

 18 7 0 年他向曾国藩提出选派学生到外国去留学15年, 以供国家日后之用。

 这些建议经过曾国藩、 刘坤一、 T 日昌领衔出奏. 请旨批准施行。

 18 7 2年, 清政府派遣30 名12—15岁的少年赴美留学. 开创了我国近代官费留学的先河,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太事。

 以后每年30 名, 茔18 7 5年井有120 名小留学生被送到美国学习…( P 16 2)。

 清政府原指望这批幼壹能在完成中学课程后进人大学学习军事、 航海和造船方而的知识, 但困种种原因。这批留学生在18 8 1年被召回国, 当时仅有二人完成大学学业, 其余均属修业。

 此后清政府分别于18 7 7 、 18 8 l、 18 8 6年据出三批船政出洋学生共6 8 人, 同时也开始以进修和专科学习等方式向法、 德、 英和比利时等欧洲国家派遣学生和工艺徒…( P 163)。

 与留美学生一样, 留欧学生的专业也多集中于采矿、 冶金、 造船、 航海等实用科目。

 显然, 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目的是培养一批工业和军事方而的人才, 尤其希望这些学生能在学成之后担负起建设中国拇军的任务。

 18 8 1年, 在美国教会的赞助下, 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金雅妹( 18俨19 34 )赴美攻读医学, 开创了中国女于留学的历史( 2]( p 6s)。虽然留学事宜多受传统守旧势力阻挠, 如“幼霞留洋” 未脂全部完成学业即被总理衙门“一律调回” 等, 但当时消朝统治集团中洋务派和一些有识之士的太力实践, 特别是留学人才取得的寒出成绩( 如詹天佑、 严复等)对于进一步促成清束“新政” 时期留学人才的培养和西学的倡导, 起到了必不可少的先验和示范作用。3. 维新派美于教育改革的主张对清末“新政” 学制改革的促进无沦是洋务运动还是近代早期的留学教育, 更火程度上都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但是甲午战争的惨败. 宣布了洋务运动不可能拯救中国。

 虽然清政府在当时空前的危机下也试图做一些改革. 比如在留学教育方面于18 9 6 年3月 派遣了第一批赴日留学生13名, 此后留日学生渐多. 造就了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 但进些改革井投有给危在旦夕的国家和民族提供转机, 倒是一批觉悟了的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群体看到了这~点, 从而提出丁他们的维新变法主张, 其中教育改革是变法的一个重要领域。

 他们认为旧的教育制度和科举制艇是封建统治者“牢笼天下” 的愚民政策.“为中国锢蔽文明之一太根源” . 因此“变}去之本, 在育人才,人才之文.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 P 257 )。

 康有为在“百日维新” 期间向光绪系统提出了他的教育改革主张: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 倡议设立学校, 开办京师大学堂, 同时派人出国留学, 吸取西方文明成果等。

 他还消求“遍夸省府县乡兴学” , “乡立小学” 、 “县立中学” . “其省府能立专门高等大学” 【33( P 150 )。

 结果, 除了京师大学堂作为惟一一项成果被保留下来外, 这些主张皆因变法失败而未能得到实现, 但即使如此, 仍然对消末“新政” 的学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蓝图。二、 清末“新政” 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征“新政” 措施中关于教育方面的改革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地位特殊, 对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影响甚大, 其主要内容有血¨ 下几个方而:1. 重订学堂章程, 创设近代学堂. 培养新学人才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和《辛丑条约》 签订之际, 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巾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有识之士痛感时局之危急, 急起救亡图存。

 许多爱国志士认为. 救国之本在于开办新学、 培养人才。

 19 0 1年, 朝廷谕令将各省、 府、州县的书院改设犬、 中、 小学堂, 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  万方数据

 第1期黄加文等论清末“新政” 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光绪二十八年( 19 0 2年), 清政府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太臣, 8月 颁布了由张百熙、 荣庆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 。

 次年11月 叉颁布了张百熙、 张之洞、 荣庆订立的《奏定学堂章程》 , 制定丁一套以日本教育为模式的学堂行政管理规章. 规定学堂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 中学堂、 高等学堂三级, 高等学堂毕业后还可以升人分科大学或通儒院豫造, 通儒院或分科大学毕业生授予进士功名, 高等学堂毕业生授予举人功名, 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毕业生授予生员功名。著名学府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 作为“百日维新” 惟一保留的成果, 历经“戊戌政变” 、 义和团运动、八圆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屡遭摧残, 一度停办。

 19 0 1年张百熙主持并重建了京师大学堂, 当时园考虑“国家需材孔面” .先设速成科, 下分“仕学馆” 和“师范馆” 。

 师范馆首先招生,于次年12月 17 日开学。

 过一天后被定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建校纪念日。

 当时师范馆录取7 9 人, 校址设在景山东马种庙。19 0 4 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

 当时招生有两种方式:

 自愿投考录取和由各省保送复试后录取。

 学制四年, 第一年为普通课, 第二年后分科, 所习课程有中学的伦理、 经学、 习字、 作文等, 还开设西学的算学、 博物、 物理、 化学及外国文等课程。张百熙悉心办学, 延揽国内外名流学者充任大学堂教务、 行政各职, 如桐城艰古文家吴汝鲍、 阳湖派古文家张鹤龄分别担任总教习、 副总教习等, 还聘用了多名外籍教员等。

 锄全国学堂的发展也颇为迅猛。

 据学部统计, 19 0 4 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 222所, 学生数9 216 9 人, 副19 0 9 年学堂已达5234 6所, 学生猛增到156 0 27 万人…( P 316)。2从改革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入手. 废除科举制度《儒林外史》 中的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癫, 正是对一千多年来科举制度无情摧残封建知识分子的真实揭霹。

 科举误国、八股害学, 传统的科举制度必须改革, 成为当时朝野众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

 清政府要求“改革” 的谕旨发布后. 两江总督荆坤一、 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江楚会奏变法三摺》 中便强调丁这一点。

 19 0 1年, 清廷谕令从次年起对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作重大改革, 各省科举要考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电、 政治及西学政治、 艺学的“策论” , 废除八且I}文章。19 0 4 年重订的学堂章程中又宣布科举录取名额自丙午( 19 0 6年)科起递减. 但次年9 月 , 清廷就下々 从19 0 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 随后命令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 井在12月 设立学部。

 从隋文帝开皇18 年( 59 8 年)设科取士以来, 延续T130 8 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3. 奖励留学, 培养高缎专门人才19 0 1年的清廷谕令中还规定, 要选派学生出国留学. 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 , 同时对自费留学的学生也“一体考验奖励” 。

 正因为政府“奖励” 留学, 无论官派还是自费, 经过考棱都可赏给功名. 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留学教育的21发展, 留学地区扩大, 留学生^数大幅增长。

 l盼5年. 中国在日学生不到30 0 人, 但到19 0 5年, 中国留日学生近1万人, 留学的主要地医从以前的欧美扩展至日本@ 。

 在提倡各省兴办官费留学的同时. 清政府也开放了自费留学。

 至19 0 7 年,中国在欧美留学生也达1万多人( 其中官费留学生有几千人左右)。

 虽然大部分人的学习科目仍以军事和工业为主, 但也有教育、 商业、 农科等. 这种学科多元化的趋势在19 0 9 年度于赔款留学生到达美国后更加叫显。

 留学尤其是自费留学的开放.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寸, 也为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留学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喜考和借鉴。从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清束“新政” 教育改革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开始时政府考虑平稳过渡, 以期通过渐进的方式来消解改革的阵痛, 即渐进的变通。

 “新政” 初期, 张之洞与刘坤一在《征楚会奏变法三:

 摺》 的改革建议中, 就主张通过“变通” 的方式来改革科举制度。

 他们主张在科举考试中增加“各国政治地理武备农工算法” 的内容. 并建议留学学成归国者经清政府复试可以取得进士贡生的资格。

 “新政” 初期接受了这种改革思路, 例如除立即废除武科外. 下令从次年开始, 文科乡试、 会试均试策论, 不准用八股程式。

 与此同时,命选派人员出旺I游学, 重开京师大学堂, 将原有的书院分别改设为太、 中学堂, 并多设蒙养学堂, 以期逐步变更旧式教育系统等等。

 19 【)2年清政府开始还步废止科举制度, 方法是每科取士名额遣碱, 分三科减尽, 计划十年之后. 一律从学堂取士。

 19 0 2年制定了新的学制, 翌年叉加以修订。

 新的学制尽管有种种不足, 仍不失为建立新教育体系的蓝图。

 二是在改革推行过程中乘势而动, 先破后立。

 在寻求逐步替代的许多措施中, 新式掌啦发展了, 实际已将年轻一代的教育逐步转移到新的轨道上. 改革势在必行。

 19 0 5年9 月 , 寰世凯、 端方等人上奏认为:

 现在情形危迫, 实同一刻千金. “科举一日不停, 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 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 民问更相率观望。

 ” L 4 J( P 舛5—64 6)同时认为. 学堂最为新政大端, 学堂对开通民智、 普及教育、 培养合格国民有根本的作用。

 因此.科举不停, 学校不广, 士心不能坚定, 民智不能大开, 故欲推广学校. 必自先停科举始。

 理...

篇六:新政中教育改革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风云一世的袁世凯是一位颇具影响的人物。由于他所特有的北洋军阀鼻祖与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的社会身份与政治地位他曾对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这也注定了他成为后人进行多方位研究的对象之一。过去史学界对袁世凯的研究多以批评为主近年来随着那些影响人们进行客观历史判断的政治因素和思想因素的逐渐淡去以及第一手史料的广泛发掘和刊布人们发现 他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法律等方面还有着在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一面。尤其是在新旧交替的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抓住机遇在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加快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进程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军事教育方面积极兴办军事学堂、进行军制改革、开展军事留学教育有力的推动了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在普通教育方面力主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广设师范学堂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在教育管理方面・设立学校司和劝学所、制定系列的教育法规、组织编写统一的教科书建立起完整的地方教育管理体制在社会教育方面创办普通科学馆、图书馆利用阅报处、犯罪习艺所等社会教育机构与设施进行社会教育活动促进了民众传统观念的转变。袁世凯在直隶所进行的具有开创性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也构成了他个人政治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因受时代的限制袁世凯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具有不可摆脱的局限性但他对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所起的积极作用还是应该肯定的。关键词袁世凯教育改革清末新政教育近代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莎缸            、Ⅳ      、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伽                    也  嬲               耐 ”        ”           】玛     够       眦          廿           够    叮    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Ⅱ   瑚【             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瑚             吐                       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埘      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虹  ・  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曲           也                     铭       诅            砸                  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论袁世凯在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 签名 沙 年 其 日纡 乡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论文作者 签名 刁 予沙彦年彳月日指导教师 签名 汐。降多月伊 砂吃●●●■化彩、釉日签”认月确师年教矿副∥指

 己言口袁世凯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是一位颇具影响的历史性人物。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激变与冲突中与西、新与旧、强与弱、保守与进步、封建与民主……他的是非与功过留给方家乡野诸多话题这也注定了他成为后人进行全方位研究的对象之一。过去社会公众对袁世凯的认识更多地是关注其在历史上的政治作用与影响。“出卖维新”、“签订二十一条”、“晚年称帝”等已经成为其挥之不去的历史污点。然而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历史人物往往是一个复杂的实体尤其是那些风云性的政治官员们的‘所作所为及其所造成的各种影响会更多地对社会与他人产生更为广泛的作用。所以了解、认识、研究与评价袁世凯也就必然地成为史学者们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也更便于为后人认识这个历史人物提供基本的事实与依据。由于其所特有的北洋军阀鼻祖与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的社会身份与政治地位所以也决定了对其研究的范围与内容的广阔性与全面性这其中也不乏有着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容。袁世凯在清末的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清政府宣布“新政”之后到    年 月被开缺回籍这段时间。本文拟从近代化的视角进一步认识袁世凯在清末新政时期所进行的各项教育改革探讨袁世凯在清末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以期对袁世凯形成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对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有进一步的认识。一、选题的意义正是袁世凯逐渐所拥有的政治地位及利用其政治的影响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也使得他在客观上会涉及到一些中国近代教育方面的问题。因此研究袁世凯的教育问题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可能性。而作好对袁世凯的教育活动的研究既有长远的历史意义也有现实的实践意义。从历史意义看通过对袁世凯清末时期的教育活动研究试图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一是了解和认识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在教育方面的具体性的教育活动二是透过袁世凯的具体教育活动挖掘其进行教育活动所拥有的教育思想以丰富教育的历史与史料三是通过对袁世凯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的研究以期对非教育出身的重要历史人・物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从现实意义看通过对袁世凯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活动研究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

 有所进展一是认识并了解清末时期的教育状况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有进一步的认识二是通过对袁世凯所推行的教育活动的历史局限性分析对中国当今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三是将袁世凯清末时期的教育作为放到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并尝试一种个人动机与客观社会影响相分离的评价方法对袁世凯做一次重新评价。二、研究现状近年来学术界有两个新动向一是中国近代化问题成为热点二是为历史人物和事件翻案渐成风气。而对袁世凯的研究上述两个动向兼而有之自然会引起人们较多的关注。就研究工作的总体看过去史学界多以批评为主。近年来随着对袁世凯的深入研究...

篇七:新政中教育改革的影响

/ 6

 2 / 6

 3 / 6

 4 / 6

 5 / 6

  Powered by TCPDF (www.tcpdf.org)

  6 / 6

篇八:新政中教育改革的影响

科学 百家论坛 2017 年 3 月

 第 2 卷·293·

 试论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进程及其影响 宗

 政

 李

 媛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摘要:清朝末期的教育制度改革尤其是科举制度的改革对近代教育影响显著。“建学堂、废科举、停止武科、改学制、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新的教育模式应运而出,这对我国近代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近代化,为中国的近代化培养了必要的人才。

 关键词:清末教育制度改革;教育近代化;进程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86(2017)2-0293-02

 1 清末教育制度改革的进程 1.1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840 年鸦片战争,打开了沉睡已久的大清帝国。之后列强在中国长驱直入,割地、赔款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大清帝国逐步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直到 19 世纪 60-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奕䜣、李鸿章等人逐渐认识到清朝变革的必要性,因此洋务派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当时,清朝还是传统的科举选士,以“八股文”和“试帖诗”为主要考试内容,不能培养出专门的人才。因此,洋务派主张改变教育制度,首开西学,培养适合洋务的专门型人才。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陆军学堂、翻译学堂,以及各种新式学堂,1862 年设立京师同文馆,打破了旧有的学校制度,迎来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变革的曙光。同时还首次派遣留学生赴西方求学,他们学成回国,其中就包括著名的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清华第一任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副总理唐绍仪。但是洋务派的其他的改革措施只停留在器物上,而没有认识到中西方根本的差距。因此,洋务运动不能彻底解决清王朝的问题。但是其在教育系统进行的改革却尤为重要。

 1.2 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 戊戌变法是清政府摆脱危机寻求发展的又一变革,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推动清政府制度的变革,虽然戊戌维新只有 103 天,但是它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制度变革的方向,尤其是在教育制度方面,维新派颁布了一系列适应近代化发展的法令:

 废八股改试策论 2.设立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3.各省设立新式学堂,致力于中学和西学的研究。各省会书院改为学院,府州县设中学堂,乡学改为小学堂 4.设立编译学堂 5.举行经济特科考试等一系列措施。

 虽然光绪皇帝和康有为全力推行改革计划,但却受到了大多数中央和省级高级官员的抵制。废除八股文遭到了负责科举考试的礼部的强烈反对,只有京师大学堂最后得以保存下来。戊戌变法对于教育制度的改革虽然没有完全施行,但这对后来的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改革方向。

 1.3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从义和团运动到八国联军进北京即“庚子之变”,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内忧外患的巨大震动,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被迫逃往西安。1901 年 1 月 29 日,逃出北京的西太后在西安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变法,由此开始了晚清最后十年的“新政”时期。这一时期,清政府先后推行了一系列适应近代化发展的措施,其中对于教育制度变革的措施甚是重要。“新政”时期的教育变革打下了近代以来教育改革的基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巨大进步。其具体举措为:

 1.3.1 创立近代新式学堂,修订学堂章程。

 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订立的《奏定学堂章程》出版,该章程依据日本的教育模式,将清王朝的学堂设立为小学堂、中学堂、高学堂三个等级,高学堂以上还设置分科大学和通儒院以便继续深造。戊戌变法时期留下来的京师大学堂在 1901 年得以重建,次年又设立仕学馆、师范馆(分别为现在的西北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1912 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大学。新式学堂的建立在社会上大开“兴学”之风,为新学制的修订打下了基础。到 1905 年,除去教会学堂,全国已有各级各类学堂 8277 所,学生达 25 万余人,学堂形式多样,官办、公私合办、完全私立等形式的学堂纷纷建立。大中小学、师范、专门学校相互配套的新式学校教育体系初具规模,而且发展势头强劲。

 1.3.2 废科举,培养新式人才 冯桂芬指责科举制“竞在败坏天下之人才,非欲造就天才之才 ”。科举制兴于隋朝,在封建社会有助于统治者监控士人的思想,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到了清朝末年科举制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的教育环境,就冯桂芬之言,科举制阻碍社会选拔人才。因此,科举制的废除势在必行。科举制的废除在形式上为近代教育和培养新式人才开辟了道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制度,是中国教育史上革命性的变革。身历其事的严复曾深刻指出:“不佞尝谓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严复把科举制度的废除比作是如同废封建、开阡陌一样的千百年仅有的大事,足见其对当时中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之大。

 1.3.3 大量派遣留学生,鼓励留学 1901 年,清朝廷下令,要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回国后会赏赐进士举人的身份,同时鼓励自费留学生,清王朝会给予一定的补偿。这些政策的施行增长了留学生的人数,据当时统计,1895 年中国赴日留学生不足 300 人,到了 1905年,赴日留学生达到了 1 万人有余,并且还有部分留学生远赴欧洲、美国留学。留学的开放,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现代化人才,这些人才回国后大力的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同时也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1.3.4 建立近代教育行政体系 随着新式学堂和师资力量的改变,教育行政体系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1903 年,清政府设总理学务大臣,1905年,设立学部,撤并礼部、国子监.学部下设五司,分别对专门教育、普通教育、实业教育等方面加以管理.还设立视学官.1909 年,全国划分为 125 个视学区.地方教育机构相应成立.各省设提学使一人,设学务公所,厅州县设劝学所,乡镇设劝学员。教学行政体系的变革对今后教育行政体系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清末新政对于教育的改革,极大的促进了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对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清末新政虽然失败了,但是其教育改革的意义却十分重大,影响深远。

 2 清末教育制度改革的影响 清朝末期教育制度的改革,对当时社会和近代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清朝“新政”的教育改革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科举制的废除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方向。学堂替代了原有的私塾和书院,入学条件的放宽使得更多的普通学子可以接受教育。清末的学堂已经不单单是讲授知识的场地,逐渐成为清朝末期新式教育机构的统称。到1909 年,各类新式学堂达 59117 所,学生数逾 160 万,在当时的中国,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新式学堂的成立根本上改变了近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路径,推进了现代教育模式迅速发展。

 其次,从受教育对象来看,由特权阶层逐步转为普通大众。受教育对象的大众化则是教育制度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909 年在校学生数超过 160 万,这在以前的清王朝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民众接受的教育不再限制于古板老旧的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部分学堂开设政治经济特科,讲授数学、物理等专业性知识,教授的重点更加重视实业教育,各 (下转第 326 页)

 ·326·2017 年 3 月

 第 2 卷 理论与实践 社会科学

 不变的追求。作为全球化发展和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一种发展新形式和新阶段,如何摆脱“资本”和“物”的剥削和压榨,如何让人类真正的实现个性的自由,习近平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正是“解锁之钥”。网络产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都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正是可以充分利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加强网络的综合治理,实质上是构建一种合理的没有压迫和剥削的新型市场关系,使人民是成为网络的主人,使人民在网络的空间里可以当家做主。习近平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世界观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世界梦为己任,以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和网络命运共同体为前提,以真正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和最高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贺词全文[C].浙江:2014-11-19.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0. [3]习近平.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C].北京:2016-04-26.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5.

 (上接第 293 页)

 级学堂纷纷开设实业类、师范类的专业,学校的建设更加趋向专业化和现代化。

 再次,教育制度化不断完善,这也是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从教育的发展过程而言,教育要经历从非制度化的过程走向制度化的过程。尽管清朝也有一定的教育制度,但那只是教育的一个类别而非真正的制度性发展。新政时期的教育制度化标志着近代学校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保证了教育制度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启动了中国近代学制建设的步伐,这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另外一个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女子教育。1904 年1 月清廷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

 “家庭教育包括女学”。第一次把女子教育列为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以后女子师范学校不断建立,女子师范生无需缴纳学费即可入学,正是这一举措,在 20 世纪初女子教育得到迅猛发展。1906 年 2 月慈禧太后“面谕学部,振兴女学”。女学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学的兴起,也为妇女人才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为妇女自身的解放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郑观应曾说过:“教育为立国之本,国运之盛衰系之,国步之消长视之”。清末教育改革虽然不能改变王朝灭亡的结局,但其中的教育改革是一项具有长久影响的工程。他打开了近代教育发展的大门,近代以来的教育改革毕竟不是对传统教育的重复与修补,而是继往开来努力寻找中国教育新方向、新模式的影响深远的一次改革,其历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对我国跨世纪的教育改革亦有很大的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徐中约.《中国近现代史》第十五章“1898 年的维新运动” [2]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 37 页。

 [3]王栻主编.严复集:第 1 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5]孙希磊《清末教育改革初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第10 卷第 2 期 [6]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48,346 [7]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48,346 [8]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第 811 页,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年版 [9]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第 56 页,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1 年版. [10]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卷二

 (上接第 276 页)

 决好自身问题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正如一个具有写作能力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因此,那种以为只要能力提高了,一切问题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的想法是不可取的。相反地,那种轻视能力的培养提高的想法也是要不得的。因为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根本谈不上如何去解决问题。

 2)能力的培养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才能见到成效。因此,培养提高独立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既要有紧迫感,又要克服急躁情绪,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抓住重点,先易后难,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3)要切实增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自觉性。也就是要做到边解决边提高,在解决中提高,在提高中解决。人的能力可以在其获取一定数量、一定层次的知识和掌握必要技能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提高,而能力的提高又为其解决新的更困难、更复杂的问题提供前提条件。这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及时了解、掌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独立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学.探讨如何加强企业领导力建设[J].企业建设,2014(3):205.

推荐访问:新政中教育改革的影响 教育改革 新政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