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方面存在的问题4篇

时间:2022-10-01 19:00:05 来源:网友投稿

招商方面存在的问题4篇招商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是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国际投资能力下降,外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招商方面存在的问题4篇,供大家参考。

招商方面存在的问题4篇

篇一:招商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是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国际投资能力下降,外需持续低迷,利用外资情况不容乐观。二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内需力度不够,企业投资扩张意愿不强,区域间招商竞争更加激烈。2013 年、2014 年,我市连续两年没有完成工业大项目招引任务。三是我市招商工作还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性不够强,部分同志存在畏难、厌战情绪;研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够深透,招商专业能力水平亟待提高;依法合规开展招商工作思路不够明晰,创新作为空间不大;部分人员对工业化发展仍然存在认识误区,缺乏持之以恒抓工业的决心;个别园区产业发展不快、产业集聚度不高,县域工业发展不平衡等。

 二、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我市国际化水平。要进一步增强招商工作的责任意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克服畏难情绪,积极主动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努力适应新形势下招商工作的需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招商工作思路,在招商项目上要有前瞻性,严格执行投资强度标准,提高进

 入门槛。在项目选择上把好关,注重项目质量,严禁将高污染、高耗能型的项目招进来;要进一步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和理解,总结招商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借鉴发达地区和同类地区的先进经验;要主动研究新常态下的招商工作,在破解压力、完成目标任务、创新方式方法、完善绩效考核办法、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创新思维以寻求新突破。

 二是进一步优化环境,提高服务企业的水平。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抓好政策落实,主动为企业做好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要加大对合肥的宣传,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大力宣传合肥及特色优势资源,并根据实际情况,聘请知名创意公司,对合肥及特色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策划,制作符合合肥特色的广告宣传片广泛宣传;招商部门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不仅做好招商前期工作,也要做好招进后的项目跟踪服务。主动与在肥企业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搭建多元集聚平台,多层次开展政银企对接,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搭建优质聚才平台,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全力助推企业招工。在院校开设相关技术专业,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要加快新型业态平台和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强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提高产业的集聚度。围绕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发展规模和质量,坚持完善配套体系;针对来肥的重大项目,由市里统一政策、统一调度、统

 一选址,县区做好具体服务,县区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防止出现自家竞争。

 三是进一步完善政策,坚持招大引强。要完善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和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和人员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要充分调动在肥投资企业的积极性,对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予以表彰并给予相应的奖扶政策;要围绕“环境好、服务优、效率高、成本低”做文章,增强企业来肥投资的意愿,留住已落户合肥企业和扩大客商继续投资的信心;要坚持招大引强,结合我市发展实际,及时调整招商工作思路,创新理念、改进方式,把工作重点放在工业大项目的招商上,鼓励工业大项目的引进,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工业大项目,严格按照《招商引资工业大项目“一事一议”政策》执行。

篇二:招商方面存在的问题

市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XX 年“招商突破年”以来,市政府及其有关工作部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和深化创新名城建设为抓手,创新实干、锐意进取,全力推动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提速度、成规模、见实效。为全面了解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情况,更好地发挥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从 2 月下旬开始,在市人大常委会分管主任的带领下,市人大财经委和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深入板块、园区看项目、访一线、抓问题、找差距,开展了 2 个月的专题调研。现将调研中收集到的情况汇总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特色做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严格奖惩,强化激励,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体制机制逐步理顺,由市投资促进局统筹全市招商工作,成立了市区两级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上下协同发力、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二是招商氛围日益浓厚,出台了《XX 市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开展了“百千万”“531”“招商擂台赛”专项行动,举办了“跑步到XX来投资”等活动,全方位激发招商活力。三是招商总量实现突破,XX年全年签约项目投资总额 X 亿元,超年度目标 X%;亿元以上签约项目 X 个,超年度目标 X%。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风险加剧的形势下,这样成绩的取得,与我市在招商引资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优化投资环境、调整工作方式密不可分。具体来讲,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鲜明特色和趋势:

 (一)从“ 见商就招” 向“ 理性选资” 转变。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我市克服过去“见商就招”的粗放式做法,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目标和方向,通过项目引进不断优化供给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一是瞄准重大项目和产业龙头项目,建立“531”项目推进机制,由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联系挂钩推进重大项目,力促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二是

 聚焦“4+4+1”主导产业方向,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地标,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速,强化科创类项目招引力度。三是紧盯重点国家和地区,聚焦欧美、日韩、港台等重要外资来源地,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圳大湾区产业转移项目资源,围绕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开展招商活动。

 (二)从“ 拼优惠” 向“ 比环境” 转变。经济新常态下,土地成本优势难以为继,人口红利日渐消失,企业开始更加关注投资环境。我市积极适应形势变化,一方面,着力构建诚信高效的投资软环境。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创新,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开展“信用承诺制”改革试点,实现“拿地即开工”。对招商引资签约承诺事项要求 100%跟踪落实,对重大产业项目提供 100%专班服务,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优质充裕的投资硬环境。抢抓政策机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低效用地盘活利用,更新活化老旧楼宇,打造创新“硅巷”,落实重大项目要素保障,进一步增强 XX 投资环境的吸引力。

 (三)从“ 传统型” 向“ 现代化” 转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市不断探索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大数据化招商、资本化招商、市场化招商“三化”招商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商业银行、行业组织拓展有效项目信息来源,

 成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投资促进会开展专业招商,各板块积极把握政策机遇、发挥产业集聚优势,以商引商着力补链成群。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全市各板块还创新思路推动项目“云签约”,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项目签约落地的影响。

 二、存在不足 一年多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我市经济稳定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为保障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对照国内先进地区,梳理各方反馈意见,也有一些不足亟需改进。

 (一)区域同质化竞争亟待规 避。缺乏市级层面产业导向约束机制,招商政策与产业发展规划未充分结合,有些板块、园区在招商过程中还存在未充分考虑项目与本地资源的匹配度,盲目争抢优质项目的现象,导致议价空间上升、招商实际效益下降,产业规模集聚优势难以发挥。市委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意见中提出要建立项目跨区流转和利益分享机制,但调研中发现,项目信息首报及避让制度、市级重大招商项目统筹推进机制没有真正落实,全市招商项目信息对接、流转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项目质量有待提升。项目总量虽然实现突破,但质量不高,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财税贡献优的好项目、

 大项目还比较缺乏。世界 500 强和中国 500 强投资项目数,仅占 XX 年亿元以上项目总数的 X%和 X%。XX 年招商项目中,制造业项目偏少,亿元以上签约项目中制造业项目只有X 个,占比为 X%,低于年初市委确定的 X%目标数。

 (三)项目落地有待强化。签约项目落地率不高,部分签约项目未实际落地或者项目仅注册但实际投资额未到位,项目实在度有待提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XX 年签约的 X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或实际运营项目只有 X 个,其中涉土类项目 X 个、楼宇类项目 X 个,开工运营率只有 X%。调研中发现,项目成熟度不高、土地及环境要素约束是部分用地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的瓶颈,某板块 XX 年以来签约项目中涉及供地项目 X 个,但只完成了 X 项供地,占比仅为X%。今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市场整体投资疲软,项目落地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四)招商考核机制尚需优化。目前招商引资的考核指标要求偏重数量,与要素供给匹配不够,一定程度造成签约落地率偏低问题。系统对于现有政务数据的融合和信息共享不够,系统内部模块间信息整合不够,消耗了一线招商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考核细则不够明确,XX 年考核要点多次更改,甚至出现一个月更改两次考核要点的情况,常态化的督查考核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 双专” 队伍水平有待提升。当前全市招商人员近X 人,除个别板块和区采用市场化运作对招商人员有激励性措施外,大部分为体制内兼职人员,缺少 null 考核机制;现有招商人员岗位流动性较高,难以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及资源,在捕捉和开拓项目线索、深入开展项目分析方面专业基础欠缺,很难适应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需要。

 除此之外,调研中基层一线招商人员和企业经营者还反映,目前因对实际利用内资的认定范围限定为“市域外投资者”“市外资金”,对存量企业再投资和回宁投资的 XX 籍投资主体激励度不够;在签约金额的认定和投资项目的审核中,需要企业提供的信息材料包括投资结构、投资计划、融资合同等,部分涉及商业秘密,企业无法提供;今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际国内需求和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明显,招商难度进一步加大,迫切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三、调研建议 (一)强化统筹协调,有力有序有效推动项目招引工作。一要坚持前瞻性,高度关注新冠疫情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影响,调整思路抢抓机遇,细化产业发展规划,完善生产布局、提升产业层级;完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做好重点招商项目前期调研和策划论证,提高招商精准度;继续加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招商力度,夯实产业基础。二要注重整体性,建

 立市级产业导向约束机制,紧扣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强化“补链招商”“延链招商”,因地制宜培育和突出各区主业,完善项目信息首报及避让制度,健全利益分享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推动项目有序落地,避免区域间同质化招商竞争。三要突出实效性,真招商、招实商,推动项目切实落地、开工、投产见效,将账面数字落地为税源项目、落实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四要强化统筹性,坚持“搭台唱戏”和“借台唱戏”并举,推动各类专题活动与项目招商活动融合开展,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利用园区平台资源,强化区域协作,形成招商合力。五要保证规范性,项目签约协议应当合法合规,明确双方核心权利义务和对赌条款,避免出现放松合同审核、随意附加承诺和条件等现象,确保项目依法依规顺利落地落实。

 (二)改善投资环境,形成吸引项目落地的强大吸引力。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和政务环境,集成全市招商优惠政策,让企业充分知晓并享受政策红利,严格兑现签约承诺事项,对承诺的各项政策和服务,做到 100%跟踪落实,形成常态化机制;充分发挥科教创新资源优势,吸引和利用全球高端人才,建立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向高端专业人才倾斜的制度,形成人才聚集的“生态圈”;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尽量减少各级政府部门涉企检查、考核等对企业正常投资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为企业创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投资环境;加强对

 外宣传力度,借鉴苏州投资热力图做法,形成更加清晰直观的平台载体、产业园区、投资合作导引图,为海内外客商提供实时高效的投资指引。要进一步完善各板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基建”等重大项目实施和“新都市”城建基础投资为契机,完善新一代数字经济、新医药与新健康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新型都市工业等“新产业”功能配套,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为项目签约落地提供优质的生产经营环境。要进一步统筹整合要素资源,创新用地模式,挖潜用地空间,全面实行“前期介入、联动办理”,破解用地难题;强化金融信贷支持,推动金融信贷更多地向实体经济倾斜、向项目建设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产业基金等各类基金作用,破解资金难题。

 (三)优化考评激励,全方位激发招商动能和市场活力。要加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招商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惩戒机制,注重导向性原则,建立市级重大招商项目论证机制,在考核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等量化指标的基础上,加强对项目的资本集聚度、与区域产业结构规划指标的匹配度、税收前景、本地就业拉动、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的评估,引导优质项目落户,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鼓励本地企业扩大再投资行为,避免资金外流,充分激发投资主体热情和资金运转活力,营造尊重和激励市内外企业家投资创业的社会环境;加大对招商过程中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和弄虚作假

 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招商引资各环节抓细抓实。要坚持可操作性原则,紧贴招商工作现实需要,完善工作机制,细化统一信息采集和录入标准,整合系统模块结构,为优化项目评估和决策工作提供便利。要加快招商引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政务数据融合和信息共享减轻重复性信息填报负担,减少企业报送材料压力,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四)健全体制机制,打造招商引资工作精干队伍。一是要积极推广完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招商引资新机制,打破身份限制,建立“以实绩论英雄”的薪酬制度,充分调动基层招商人员的招商引资积极性。二是要进一步落实用人计划,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充实一批“精于产业研究、精于政策把控、精于项目甄别、精于谈判技巧”的专业人才到招商引资一线工作。三是要完善容错免责机制。建议市级层面研究制定规范招商引资的指导性办法,区别对待在探索创新招商方式中出现的失误与违纪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为企业办事时的无意过失与谋取私利行为,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给予容错免责。

篇三:招商方面存在的问题

县关于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XX 县委统战系统围绕县委、县政府“332”主导产业,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开展以情招商、以商引商、增资扩产等方式,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每年均超额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一、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从 XX 年以来,推介重点招商项目 X 余个,招商洽谈项目 X 余个。完成签约项目 X 余个,总投资额达 X 亿元以上。其中投资 X 亿元的 XX 县医药智能物流配送中心和投资 1 的亿元“XX 无害再生处理项目”列入市级项目;通过“以商引商”,引进微医等医疗器械项目近 X 个;完成 XX 生产线、XX 生态纺织品纱等一批增资项目;引进 XXX 一批新开工投产项目;引进 XX 等台资企业 X 家。

 我部的招商引资工作之所以能取得一定成绩,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发挥领导作用,助力招商引资。县委主要领导和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亲自带头“招大商、大招商”,利用到香港走访看望 XX 同乡会乡的有利时机,多次召开招商引资推介会;平时常带领统战干部、工商联相关人员深入非公企业及基层商会和异地商会,引导民营企业家在发展实体经济及项目落地攻坚战役中展作为,大力实施“XX 回归工程”和增资扩产项目,比如:在市委统战部主要领导、县委主要领导和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亲力亲为下,与 XX 多次沟通交流,成功引回微医医疗器械项目,短期内回乡投资办厂并带动其它医疗器械公司来 XX 办厂,推动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发挥智力支乡会优势,助力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各地支乡会年会、《智协通讯》及微信平台、节假日返乡探亲等机会,推介我县重点招商项目,投资指南、优惠政策等,同时广泛挖掘各地分会人才资源、招商投资等信息,积极引进对接项目。

 三是发挥台港澳侨职能,助力产业合作。以“海峡客家风情节”“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等活动为平台,邀请海内外客家乡亲和优秀企业家代表来 XX 参观考察,召开客家文化生

 态保护研讨会、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旅游开发文创研讨会、医疗器械机电产业投资贸易说明会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台港澳、海外乡亲回 XX 投资兴业。XX 年仅与台湾重要工商团体、财团和企业就签订意向书 X 家。

 二、当前招商引资中存在问题

 一是招商引资人才缺乏。我县统战系统虽然单位多、但实际人员少,且来自乡镇及长期从事党务的工作人员占大多数,日常工作以“做人”的工作为主,缺乏具体“做事”的工作能力,尤其从事招商引资工作,对项目生成运转不了解,对优惠政策一知半解、对县情况掌握也不足,平时与客商交谈时主要凭关系凭热情凭真诚,较难找准双方合作的对接点、共鸣点,虽然平时与民营企业、非公经济人士代表、外出乡贤接触多,但是引进项目成功率较低。

 。

 二是重商亲商意识不够浓厚。

 虽然系统人员均已认识到招商引资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全方位招商引资的氛围和共识并没有真正形成,招商引资主要还是以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任务为原则,单位和个人对招商引资投入的精力不大,任务一完成就万事大吉,行动迟缓。甚至还有意无意把来 XX 投资兴业客商作为推荐市、县“两会”人选的筹码。

 三是招商引资的方式滞后。当前我们还是以打老乡牌、侨情牌为主,工作着力点以印发招商项目册、召开

 信息发布会和参加经贸洽谈会等传统方式招商,与在外乡亲联谊交友。即使真正外出参加商会等活动,也受制于“八项规定”等约束,不敢较长时间留下来走访当地外在乡贤、企业和企业家,无法真正把我县的招商政策、产业规划、项目实施等内容推介宣传到位。

  四是企业入驻后的配套服务不尽人意。项目引进落地后,虽然安排了干部一站式跟踪服务,但统战部只是个协调单位,真正的拿地、办证、收费、供水供电等项目都在政府职能部门。同时,对相关部门的具体政策、操作流程不了解,容易被相关部门人员蒙蔽,甚至有意隐瞒政策,没有一次性告之;有些职能办事部门招商引资手续繁杂,收费过多过滥、办事效率低下,造成客商对投资环境有怨言,对后续的招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三、提升招商引资成效的对策

 。

 一是优化企业营商环境。营造亲商、爱商、护商的环境,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形成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完善鼓励民间投资政策,特别在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尽快细化完善更具操作性、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及

 时向社会公开发布产业政策、发展规划、行业动态信息,常态化征集企业对政策落实情况及政策内容的意见、建议,并逐级集中反映。各级职能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绝不能生搬硬套上级文件政策,为了部门小利益,人为设立门槛,要站在全县,甚至更高的层面看待招商工作,为招商工作站台、呐喊,努力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要集中精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经济法制等,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对投资者来访,要精心安排、耐心解释,

 对投资者表态,绝不能言而无信。要切实解决来 XX 办企业客商的子女教育、信贷融资等后顾之忧。今后,只要是统战系统出面引进的项目,统战部要全面实行部领导挂钩帮扶制,实行领办、代办相关证照;要搭建政企交流交心平台,遇到问题及时组织召开协调落实会,为非公企业排忧解难。对部门吃拿卡要、人为设置障碍的,绝不留情,直接报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直到企业落地、开工。只有这样,才能把客商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二是培育新经济新业态。一是聚焦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关键领域,依托高新产业园区、医疗器械产业园区、稀土工业产业园区这三个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促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引导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等共建、加强科研创新、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提升研发能力、创造市场需求。三是根据我县的实际引导和鼓

 励个人和小微企业。在河田鸡、豆腐干、米酒等传统农产品加工,在木雕、油纸伞、竹编等传统手工艺,在山歌、讲古的传统文创项目上下功夫,精雕细琢,真正打造一批有 XX特色,又有较大知名度的品牌。四是加快清理我县几个开发区内的“僵尸”企业,盘活利用土地和厂房资源,多营造几个像客家红青年创业基地一样的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园区。

 三是培养锻炼招商人才。招商工作人员首先要加强地方文化、政策等方面的学习,做到对当地的优势和特色了如指掌,一清二楚,不管在什么时候,接触什么客商,甚至客商提出的问题,都能对答如流,讲解到位。能依据优势特色和对方投资需求,每年及早谋划、包装、推介好市县项目,使我们提供的项目正是对方的投资方向和目标,最大可能寻求到双方的对接点,达到双赢的目的。当前,对统战系统而言,除了调入有招商工作履历的人员外,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星期二的集中学习日,列出招商工作培训计划,邀请城建、土地、发改、商务、开发区、供水供电等与招商工作息息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的业务人员进行政策讲解、业务授课,逐步让广大干部职工从门外汉变成招商引资专业人才。

 四是领导率先模范带头。要坚持以党政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活动为载体,开展系列招商引资活动。县委、县政府领导,单位“一把手”要把招商引资列入到单位重要议事日程,

 带头招商引资。县领导和部门领导外出招商时,与海外乡亲、在外 XX 商、非公企业、乡镇商会和异地商会接触时,尽量带上统战、工商联相关人员,特别是与台港澳、海外优秀企业家代表对接时,能充分发挥统战部门“大联合大团结”的优势,便于沟通交流,加大招商的成功率,也可以让客商深切体会到我县的招商诚意,减少招商中的繁琐程序,也易于招商细节具体落实和及时跟进,真正做到事半功倍,推进引进项目的及时落地、开工。

 五是主动出击全力招商。要坚持发展新理念,牢固树立只有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才是最大的民生的意识。要周密制定外出招商方案,敢于担责冒风险,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加强与外地乡贤、在外 XX 商、外地客商联系,开展项目深度洽谈,及时与客商签订投资意向,争取工作主动,实现引进好项目、大项目。要树立现有企业增资扩产是最好的招商引资意识,全面落实干部下企业帮扶制、月谈制,加大在XX 民营企业、基层商会和异地商会的交流沟通,鼓励他们在现有的基础增资扩产,实现企业扩大再生产。

 六是用活社会评价机制。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后,统战部门要加强服务、及时跟进,尤其在投资额度、开工进度、缴纳税费、提供就业岗位等产业发展上予以核实;同时鼓励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济困助学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统战部

 要根据企业实际,用活用好“两会”人选推荐机会,推荐优秀企业家代表作为市、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人选,或者市、县工商联(商会)常执委班子人选,适当的给予他们一定的政治荣誉,引导他们参政议政;用好用活新阶联、诚信促进会等社会团体,对我县经济产业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有较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相适应的社会荣誉,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在全县上下达到以商引商、亲商扶商的浓厚氛围。

篇四:招商方面存在的问题

项目招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二)

  二、目前项目招商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由于受旧体制、旧思维的影响,许多地方政府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中存在职能错位的问题,要么“缺位”,要么“越位”。“缺位”是指政府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中应该做的事却没去做,或没做好。党的十四大指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党的十六大《决定》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从事宏观调控,组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监督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对于各级地方政府而言,政府的缺位主要表现在产业规划不科学、产业培育措施不明确、信息渠道不畅通、组织协调不到位、发展环境不治理、基础设施不健全等等。“越位”是指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中,政府过分夸大自己的权威,将本应企业做的事情,越疱代俎,纠缠在具体事务当中。个别官员也十分自信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见多识广、握有重权,认为群众人微言轻,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整天辛苦奔忙,代替企业搞项目洽谈,给予投资商各种承诺,出席大大小小的剪彩仪式、落成典礼等等,忙忙碌碌没有精力考虑应做的事情。

  政府的职能错位在项目招商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项目建设、项目招商只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在许多地方项目招商只有部分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少数人在忙碌,广大的干部、群众、企业、市民,由于对政府产业政策、相关的优惠政策、项目建设情况、招商引资现状知之甚少,或由于他们对项目招商工作的热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导致项目招商工作成为少数人的事;

  二是没有形成项目招商的长效机制。项目招商多局限在几次经贸洽谈会、项目招商会、商品交易会上,除了这些大聚会、大场面,平时应做的大量耐心细致、基础性的工作,诸如畅通信息、组织协调、发动群众、政策研究、市场分析、整治环境等工作却没做,或做的不多不够,把项目招商当成“三招二式”就能出成效的短期任务来突击,没有形成一整套抓项目招商的长效机制;

  三是定位不准,工作重心有偏差。有的地方由于着急,只把目标盯着大项目、外资项目,对内资和本地投资项目重视不够。

 四是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在“软环境”方面,在项目管理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中“吃、拿、卡、要”现象依然严重,有的部门和个人一已利益当先,把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商品化,除领导抓的项目外,“雁过拔毛”一个都不放过,各级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在他们手里大打折扣,基本不能得到贯彻,投资者非得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在物质上小恩小惠,在感情上亲亲我我“哥们义气”,否则项目建设就不能顺利开展。善于应酬的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花在应酬上,(项目建设的成效自然受到影响)不善于应酬的人心中犯怵,坏影响成指数级扩散,恶劣的投资环境成为影响项目招商工作的一大顽疾。在“硬环境”方面,项目建设必须的基础设施,诸如土地、交通、能源、通讯等条件不便利,或使用成本高,降低了项目的利益期望。

  三、对策和建议

  项目招商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决定了这项工作不是少数人在短时间内就能抓出成效的。要求政府更新观念,改变作风,脚踏实地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做好方方面面的服务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项目招商工作才能取得可观成效。概括起来就是要树立五种意识,打造四个平台。

  1、五种意识

  第一是环境就是生产力意识。下决心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坚持“软、硬”环境一起抓。要从小事情抓起,凡是有关经济发展环境的,从各个环节的办事效率到一个职员的语言、眼神、手势都要有管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地区间竞争集中表现为发展环境的竞争,发展环境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对外开放的水平,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了发展的快慢,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比许多优惠条件更对投资者有吸引力。第二是摆正位置,树立“政府搭台,引导企业唱戏”的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为企业“搭台”和制定“比赛”规则,舞台上“唱戏、当主角”的是企业、是投资者,政府只须按照规则要求当好“评委”或“裁判”即可,切不可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政府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第三种意识是群众意识。政府要放下架子,走近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在革命时期需要群众的支持,搞经济同样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因为说到底,群众的需求是项目发起的动

 因;群众的支持可聚集旺盛的人气,从而是形成良好项目招商环境和项目建设环境的前提;群众中蕴藏的智慧、信息、更广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应该充分挖掘的宝贵的非物质资源,撬动这一资源,领导的力量就可以“四两拨千斤”。

 大连市出租车司机热情地接待外地客商,并免费将他们送到市政府的故事,反映了大连招商引资的群众参与度之高和大连项目建设的环境之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意义。第四是树立本地投资者也是“上帝”的意识。许多地方项目招商往往只重视外地投资项目和大项目,而忽略了本地投资项目和小项目,对他们的投资热情重视不够,对他们的发展环境关注不多,致使他们没有和外地投资项目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际上,对于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级政府而言,大多数的项目是内资项目、本地项目和小项目,他们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要拿出大量精力支持和鼓励本地人做项目法人,研究如何让本地投资项目做大做强的问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总之,抱“西瓜”千万不能放弃“捡芝麻”。第五是持久作战意识。搞项目招商不能急躁,一个好的环境的建设,一个好的形象的被认可,一系列正确政策的制定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因此要摈弃急功近利思想,拿出恒心和毅力来把工作做“到位”,不断扩大宣传范围,营造和扩大自己的关系网和影响面。

 2、四个平台

 (1)筑巢引凤,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在科学制定当地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主导产业并将主导产业发展与推进城市化、城镇化相结合,高标准、高起点做好产业空间布局的大规划。要合理定位,突出特色,加大投入,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形成能集聚产业和企业、发挥资源最大效益、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有利于产生产业规模效应、可以满足长期发展的产业园区,并制定相关的产业扶持优惠政策。

 (2)畅通信息渠道,搭建社会信息平台。首先要畅通信息输出渠道:各级政府一方面要将基于本地经济发展现状的项目谋划情况、企业发展情况、项目招商情况、项目建设情况以简报、通报、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定期向企业、事业、干部、群众、广大市民通报,让他们知道情况从而便于他们参与这项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将政府的产业政策、优惠政策、招商措施等进行广泛宣传,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其次要畅通信息输入渠道:正确的决策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大量的

 信息,为了避免决策的失误,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要利用互联网、热线电话、干部群众(包括市民)接待日等方式经常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以提高公众参与度,变少数人招商为多数人招商。这里要特别注意对网络的利用问题,网络是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它无限地拓宽了人类的眼界和能力,使“千里眼”和“顺风耳”成为现实,利用它可在瞬间将信息传遍全球。因此招商引资必须要充分利用网络,利用网络宣传自己、利用网络通报情况、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利用网络联系朋友、甚至可以利用网络直接洽谈项目。如此便捷而廉价的工具在一些地方(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地方)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有的根本没有建立自己的招商网站,有的建立了但不及时更新内容,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现成的网络不用,就等于闲着“飞机”坐“牛车”。

  (3)建立长效机制,搭建项目招商制度平台。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变偶尔招商为长期招商。首先要建立充分利用各种招商会、贸易洽谈会、商品展销会的机制,这些会议大多是政府主办的,政府利用自己的权威组织了非常密集的物流、人流、信息流,各地政府应当积极参与这样的会议。要持之以恒地将自己的优势、政策、产品等等宣传出去;将外地的经验学回来;通过观察发现新的市场发展动向和新的商机;积极与各地各界人士接触广交朋友。这里要注意这样一些错误认识:一是认为举行这样的会议必须要有项目签约,如果没有会议就不成功;二是认为这种大规模的场面是政府在做样子、走过场,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三是连续参加几次会议后产生厌烦情绪,实际上,每年参加会议的人员不同,参展的商品不同,会议的主题和理念不同,这些不同反映了不同的市场走向,蕴含着新的商机。

 其次是建立社会关系长期联络机制,营造与维持广泛而长期的社会关系网。与所有已建立联系的各类投资商、外地朋友通过网络、电话、书信、贺卡等形式保持长期联系,重点关系要定期登门拜访,人多的情况下可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联谊会(如首都同乡联谊会、驻津同乡联谊会等),通过这些联系持续不断地将本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宣传出去,将本地的招商项目推荐出去,从而也将外面的资金、技术、人才吸引回来。

 第三,制定政策激励机制,鼓励其他形式招商,如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群众招商等,凡能带来投资的,都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里特别说一下作为招商中介的一些投资公司,这些机构是应社会需要产生的专门以营利为目的充当联接投资者和招商单位媒介的中介组织,可以利用他们手中掌握信息多的优势委托其招商,这样可以降低招商成本,提高招商效率。

  (4)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建立真正亲商惠商的服务平台。开展企业审批“一站式”服务,把对企业的支持化为实实在在的政府行为,减少经济主体在投资创业、资本扩张、经营转型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开展为企业服务的督查,畅通企业投诉渠道,建立定期回访企业和投资者制度,征求他们对环境建设中的意见建议;加大对卡商、坑商行为的惩治力度,凡是干扰经济秩序,损害政府形象的坚决给予打击;要严格按照法律办事,让经济主体相信政府、大胆创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加快企业发展、拓展国内外市场上;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引导建立各类市场性中介组织(如审计师、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农民技术协会、行业组织、民间信托等)为企业和公众提供咨询及公共信息服务,通过培育要素物流市场解决企业面临的生产要素紧缺的难题,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等等。

  三严三实开展以来,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研读了中央、区、市、县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文件和资料。我对个人“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查摆和剖析,找出了自身存在的诸多差距和不足,理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整改措施。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学习深度广度不够。学习上存在形式主义,学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强,在抽时间和挤时间学习上还不够自觉,致使自己的学习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些欠缺。学习制度坚持的不好,客观上强调工作忙、压力大和事务多,有时不耐心、不耐烦、不耐久,实则是缺乏学习的钻劲和恒心。学用结合的关系处理的不够好,写文章、搞材料有时上网拼凑,求全求美求好看,结合本单位和实际工作的实质内容少,实用性不强。比如,每天对各级各类报纸很少及时去阅读。因而,使自己的知识水平跟不上新形势的需要,工作标准不高,唱功好,做功差,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二是服务不深入不主动。工作上有时习惯于按部就班,习惯于常规思维,习惯于凭老观念想新问题,在统筹全局、分工协作、围绕中心、协调方方面面上还不够好。存在着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不够到位的问题,参谋和助手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

 比如,到乡镇、部门、企业了解情况,有时浮皮潦草,不够全面系统。与基层群众谈心交流少,没有真正深入到群众当中了解一线情况,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不全不深,“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是工作执行力不强。日常工作中与办公室同志谈心谈话少,对干部思想状态了解不深,疏于管理。办公室虽然制定出台了公文办理、工作守则等规章制度,但执行的意识不强,有时流于形式。比如,办公场所禁止吸烟,这一点我没有严格执行,有时还在办公室吸烟。

 四是工作创新力不高。有时工作上习惯于照猫画虎,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存在着求稳怕乱的思想和患得患失心理,导致工作上不能完全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去干,缺少一种敢于负责的担当和气魄。比如,做协调工作,有时真成了“传话筒”和“二传手”,只传达领导交办的事项,缺乏与有关领导和同志共同商讨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工作中,有时忙于具体事务,到基层一线调研不多,针对性不强,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而调研,多了一些“官气”、少了一些“士气”。往往是听汇报的多,直接倾听群众意见的少;了解面上情况多,发现深层次问题少。比如,对县委提出的用三分之一时间下基层搞调研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做到。即使下基层,有时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让看什么看什么,让听什么听什么。在基层帮扶工作上,有时只注重出谋划策,抓落实、抓具体的少,对群众身边的一些小事情、小问题关心少、关注不够。

 六是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自认为在办公室工作多年...

推荐访问:招商方面存在的问题 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