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优秀范文】浅谈银行产业基金业务发展路径

时间:2023-05-04 20:25:06 来源:网友投稿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韩录【摘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产业投资基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分析产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供大家参考。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韩录

  【摘

  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产业投资基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分析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状况,总结目前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并尝试提出解决对策.

  【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

  【年(卷),期】2010(030)01【总页数】4页(P48-51)

  【关键词】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障碍性因素

  【作

  者】韩录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26【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830.591产业投资基金,简称产业基金,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规范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形式,通过发行基金受益券募集资金,交由专家组成的投资管理机构运作,基金资产分散投资于不同的未上市企业股权并提供增值服务,按投资约定分享投资收益的金融工具。产业基金设立的基本出发点是利用集中的资金发展国家急需发展的产业和解决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条件下,产业投资基金以其方便灵活、投资领域独特的优势,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与多层次资

  本市场对接,极大提高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风险分散能力。

  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了对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但发展缓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极其旺盛,迫切需要迅速发展创新的金融工具,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投资基金的重要品种,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理论研究现状和实践发展状况,总结我国当前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所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并尝试提出解决对策。

  1产业投资基金概述

  国外资本市场并没有“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只有“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又称风险投资基金)。经济学家曹远征就曾提出“产业投资基金是中国的特殊产物,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需要,比如是由于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技术设施建设、资本来源不足等原因而来。”国家发改委在制定《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将产业投资基金定义为“在境内以产业投资基金名义,通过私募形式主要向特定机构投资者筹集资金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在境内主要从事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活动”。国家开发银行对产业基金的定义是,一般是指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或准股权投资,并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本研究将产业投资基金定义为:一种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规范的投资基金运作形式,通过向特定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募集资金,交由专家组成的投资管理机构运作,在境内从事未上市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

  产业投资基金是直接投资,主要投资于某个产业或某地区的多家企业,为产业发展融通资金,同时还参与一些重要的管理决策,提供专业化管理,具有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基金与管理相分离、运作规范、在境内投资于未上市企业等特点,主要是

  对产业的诞生、发展和壮大起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投资时间长,基金不易撤出,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风险也较大。产业投资基金的功能一方面体现在实业投资与金融资本的集合功能上,对储蓄和投资的沟通更为直接,资金到位迅速,对相关产业的支持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专家管理型资本,为企业提供战略管理、资本经营等增值服务,实现了投资与管理功能的集合。因此,产业投资基金具有较强的资金聚合优势、资源整合优势、专家管理优势和分散风险的优势。因此,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应尽快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制度,加强相关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具体实践。

  2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理论研究现状

  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的研究最初主要是无选择地介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投资基金理论和发展。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成熟和经济发展对融资的需求,理论研究有了一定进展,尝试从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投资基金的经验中总结规律,细微研究产业投资基金的募集方式、投资方向、产业基金管理、风险控制、产业基金退出等问题,对产业投资基金运作的宏观环境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和分析。

  2.1产业投资基金的分类研究

  西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根据投资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投资于种子期和成长期项目的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于企业扩展期的直接投资基金、用于管理层收购在内的并购投资基金和投资过渡期企业的过桥或上市前的企业基金。借鉴西方的分类方法,我国学者(鲁宗育,2008)按照产业发展阶段或所投资产业进行划分,分为投资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投资基金或风险投资基金、支柱产业投资基金、基础产业投资基金和重组/并购基金。刘昕(2005)所作的分类中,除以上四种外,还划定支持特定产业或寻找特定投资机会的特殊概念基金。

  2.2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政策性研究

  我国近几年投入大量资源对建立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

  果,在已完成的课题中达成一些共识。首先,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实际经济的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政策研究,出台优先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制度和法规;第二,政府在产业投资基金发展中应担当重大职责,包括直接出资设立某些基金,如高新企业种子基金、国有企业重组基金等,提供相应的政府信贷支持,实施税收优惠,同时还要避免政府过度干预而导致有悖于市场规律的行政管理;第三,必须对宏观经济、市场环境进行研究,汲取已有的创业投资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经济特征,实事求是地探索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产业投资基金运行模式。

  2.3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在产业投资基金治理结构问题上,我国学者多主张全盘推广有限合伙制度。田宇(2004)运用制度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对有限合伙、公司制和信托基金制三种组织形式的制度优势和缺陷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然而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下,有限合伙制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以及相关税收制度的完善。

  在投资机制研究上,我国学者提出了关于投资项目评价的体系和方法。张丽云等(1997)提出分阶段评估决策的过程模型和多目标评价体系;吉林大学周乃敏(1999)提出包括环境评价、风险评价、经济效益评价等50项因素的综合评价体系;温素斌(2000)将期权估价模型运用于项目决策;周万隆、侯成琪(2001)研究了基于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和ARCH模型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价。

  我国学者对投资基金的激励机制研究多是基于美国的有限合伙制进行的。唐翰铀、李湛(2001)定量分析了当前美国创业投资企业的激励机制,给出了企业家的最优努力水平,同时提出了全新的激励机制;张帷、姜彦福、陈耀刚(2002)等人认为,恰当的制度安排能够降低代理成本和风险。

  投资基金的退出决策主要涉及退出方式和时机、退出程度的选择以及退出控制权的安排,我国学者大都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影响退出决策的基本因素,探讨退出决策的实施。佟国顺(2001)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提出建

  立适合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三种投资退出方式,首次公开上市IPO、股份转让与企业出售、公司清理,并进行适用性分析。

  2.4我国目前产业投资基金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趋势

  综上所述,我国近年来对产业投资基金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理论界首先已经能够正确认识产业投资基金所隐含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并在从理论高度探讨了产业基金制度的建立,同时建立了由理论研究、经营运作和政策实践三个层次组成的较为系统的产业投资理论体系。然而,我国学术界对产业投资基金的研究还十分薄弱。首先,大多研究与中国国情结合得不够深入,多停留在对产业投资实践的表层介绍,实用性不强。其次,由于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尚处于试运行阶段,实证研究材料欠缺,因此现有研究多是规范性的,实证研究不足。再者,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的分类界限不清、内涵重叠、划分标准值得商榷。

  基于以上考虑,对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研究应把握以下趋势:第一,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产业基金理论,并结合中国实际,促进中国各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二,要分别按照不同的标准,重新对产业投资基金进行分类,并研究具体的运作机理、管理体制、业绩评价、投资策略、经营风险等实际问题;第三,提高研究质量,注重实证分析,进行理论创新。

  3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实践状况

  3.1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建设的起步阶段

  我国对产业投资基金实践的探索始于1985年,时年9月我国第一家创业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获准成立,标志着产业基金在中国的问世。此后,不少海外机构在内地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被称作产业基金,一些中外合作的产业投资基金相继产生。例如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山东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和上海市科委合资的“太平洋技术创业投资(中国)基金(PTV)”于1993年6月正式成立,基金规模2000万元,主要出资方为IDG;国家开发银行与瑞士联邦对外经济部根据中瑞两国政府于1996年10月11日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共同出资设立了中瑞合作基金;中国财政部、比利时电信联合海通证券和比利时富通银行等多方发起筹备了中比产业投资基金。这些先行的所谓“产业基金”规模都并不大,投资状况一般。

  3.2中国的创业投资发展阶段

  1998年3月,民建中央在第五届政协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建立我国风险投资体系的一号提案,为创业投资体系营造了良好的建设氛围。我国创业投资机构和创业资本数额大幅增加,国外创投机构大量进驻中国,对中国的产业和企业进行投资,1999年和2000年新增创业投资机构总数达142家。

  虽然国内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一直未能出台,而《设立境外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却使得外资产业投资基金能够抢先占据中国市场。目前,外资仍是我国国内市场上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角,从盛大网络、百度、无锡尚德的“上市神话”,到徐工、哈药、深发展的并购重组,海外产业投资基金无处不在。据北京清科公司的统计数据,中外创投机构2004年共对253家中国大陆企业进行投资,投资总额达到12.69亿美元。截止2006年12月31日,IDGVC已经在中国累计投资了190多家公司,投资总额超过4亿美元,其中成功的案例包括1998年向从事财务软件的金蝶注资2000万元人民币,1999年IDG和盈科共同投资腾讯220万美元,1999年和2000年先后向携程网投资总额达450万美元,2002年向如家投资180万美元;日本的软银集团在全球投资过的公司已超过600家,软银亚洲投资基金(SBCVC)投资的中国公司包括2000年投资阿里巴巴2000万美元、2003年投资盛大网络4000万美元、2006年投资阳光导航2000万美元等。国外大量风险投资一方面带来了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另一方面也是在中国进行创业投资基金建设的尝试,带动了国内投资基金业的快速升温和发展,并为我国发展本土产业投资基金提供了经验。

  3.3中国本土产业投资基金建设现状

  随着国际范围内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日益成为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型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人民币,存续期15年,2007年初完成首期募资60.8亿并开始运作。渤海基金从一开始就担负了为中国发展同类产业基金探索经验的任务。2007年,国家发改委又批复了广东核电新能源、上海金融、陕西能源、四川绵阳高科、中新高科等五家产业投资基金。批复的六家产业投资基金总额接近800亿元人民币。随着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开始直接参股产业投资基金,国内产业投资基金又将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当前,多数地方政府将产业基金视为发展本地经济的融资工具,各地纷纷以政府名义加快了产业基金项目的上报。可见,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建设实践还有许多问题亟待探讨,例如政府作用如何发挥,本土产业投资基金是否必须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资金的募集和投向等类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索。

  4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我国市场机制、法制及各项配套措施尚不健全,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全面开展仍存在一定的障碍。

  首先,产业投资基金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尽管学术界已经能够把握其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但是投资者对风险的过分关注仍然是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一个障碍性因素。

  第二,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缺乏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我国市场信用和法律体系还不完备,发展这样高风险的投资基金品种可能遇到很多非经营性风险,完善的法律支撑和严格的行业监管是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前提,产业投资基金不能只靠部委特批,若要大规模推进必然要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第三,双重征税问题突出,税收体制亟待完善。产业投资基金是一个投资管道,不应该成为纳税主体,然而我国投资基金税收在实际执行中存在明显的重复课税现象,例如国家对高科技企业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者却没有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总体税负过重严重影响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积极性而不利于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

  第四,资本市场不健全限制了风险资本的来源和退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单一,虽然有巨额储蓄,却缺少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同时,由于受融资渠道的限制,即使所投资的企业获得成功,也很难通过公开上市撤出,缺乏资金的退出通道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有效的退出机制缺失将制约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

  第五,产业投资基金是“专家集合管理”,需要既懂金融投资策划,又有实业投资经验的基金管理人。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运作的专业化程度偏低,优秀的专业投资人才和基金管理人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产业投资基金规模的扩大。

  最后,政府的绝对主导地位限制市场力量的发育。产业投资基金应是高度市场化的产品,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独立的商业行为,虽然政府的参与可以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对政府如何发挥作用、政府干预程度的把握都需要进行明确的论证,政府过度的行政干预会使产业基金的投资行为发生扭曲。

  5发展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思考

  综上所述,中国目前在法律、政策、金融、市场、人才发展状况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很多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障碍性因素,因此发展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因地制宜。

  首先,应加大产业投资基金的宣传教育力度,培育大众对产业投资基金的正确认识,正确理解其风险与收益的关系;第二,尊重市场规律,政府通过营造创业投资氛围,完善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法律体系建设,选择高效的投资中介进行资本运作,积极推动和扶持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第三,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投资基金选择恰当的运作模式,合理解决征税问题,在产业投资的税收问题上适当采取措施予以支持;第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为产业基金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来源;第五,必须完善

  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产权交易市场,为资金撤出开辟多种渠道,国外政府的做法包括健全破产机制和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在正规股票市场中设立上市标准较低的“第二板块”,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和快速扩张创造平台;第六,要尽快制定措施,引进和培养一支不仅了解金融体系运作,而且对产业发展有清醒认识的投资人才队伍,这些专家对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具有极强的透视力,能够对投资的前景作出深刻判断。

  总之,借鉴国外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经验,总结我国近年来产业投资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快产业投资基金制度建设,政府要起到推动和扶持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参与但不干预,营造良好的产业投资基金建设的市场环境,创造宽松但不失规范的法律环境,推动产业投资基金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鲁育宗.产业投资基金导论—国际经验与中国发展战略选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刘昕.基金之翼:产业投资基金运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3]姜亚楠.从金融业“十一五”规划看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前景[J].经济研究导刊,2008(9):63—64.[4]王恺,冯卫华,宋岗新,王新,孙樑.滨海新区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研究——以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为例[J].天津大学学报,2007(5):203—207.[5]谭明华.产业投资基金:民营经济产融结合的契机[J].经济问题探索,2008(2):143—147.

推荐访问:浅谈银行产业基金业务发展路径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投资基金 发展现状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