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9篇

时间:2022-09-12 17:30:03 来源:网友投稿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9篇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 高的示范幼儿园,从而带动全国学 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在许多地方,财政资金只管公立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工资,连办公经费都不给拨付,民办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9篇,供大家参考。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9篇

篇一: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

示范幼儿园, 从而带动全国学

 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在许多地方, 财政资金只管公 立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工资, 连办公 经费都不给拨付, 民办幼儿园更是 没有或只有极少量财政补贴, 主要 靠收取学杂费维持。中西部地区学

 前教育主要是民办, 据了解, 贵州一

 个人 口22万的县仅有 1所公立幼儿 园、 28所 注册 民办幼儿 园, 湖 南一 个拥用 52 万人 I z/ 的县也仅有 一所 公 立 幼儿 园、 36 所 注册 民办 幼儿 园, 外加 70 多所未备案的幼儿园。

 由于数量有限, 导致公立幼儿园“入 园难” 问题 , 不仅 出现在 小县城里 ,即使在北京、 广州等大城市也一直

 存 在着公立 幼儿园入 园难 、 民办幼 儿园或差或贵 的问题 。

  二 、 我国学前教 育经 费投入存 在的问题 当前, 我国学前教育以民办为

 主, 备案的幼儿园中将近七成属民

 办, 还有大量不具备办园资格、 末备 案的幼儿 园。从办学质量来看 , 除 了极少量 特色贵 族式 民办幼儿 园

 外, 普通民办幼儿园从基础设施、 师 资、 管理等方面, 都与公办幼儿园存 大较大差距, 因此, 学前教育经费投 入 问题矛盾 日益凸显。

 ( 一) 经费总量少,财政投入 不足。从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的经费

 投入情况看,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

 入总量不够, 由此导致学前教育, 特 是民办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着以下三 方面 的问题 :

 第一, 办学条件简陋。农村、 小

 城镇 的民办幼儿园, 一般都是居 民 用 自己住房改建成的, 通常规模和 园舍面积都比较小, 有些幼儿园除

 课桌外连基本的活动场地和设施都 没有 , 基础设施差 , 有些幼儿园就建 在村民家院内, 院内画上一些图案,买来几个滑梯、 积木等玩具便办起 了幼儿园。

 第二, 师资素质不高。由于民

 办幼儿园间存在着价格竞争, 而园

 长自己掌握着教师聘任的权力, 为

 了降低成本, 某些地区民办幼儿园

 聘请的幼儿教师只有一成不到的

 人具有相关资格 证 , 幼儿 园更像是 幼儿集中看护中心, 保姆看护式地 圈养, 或者出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

 倾 向, 对幼儿的早期 智力开发极 为

 不利。

 第三, 管理水平较低。相当一

  表二 2002— 2009 年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表 全国学前教育经 全国财政性学前 费总投入 占全国

 投入绝 教育经 对数 费总投 (亿元) 入比例 全国财政性 学前教育经 全国非民办 全国非民 全国非民 费占全国学 学前教育生 办学前教 办学前教 前教育经费 均经费总支 育生均事 育生均公 教育经费总投入 矩

 份 占全国财 投入绝 对数 (亿元) 经费总投 入比例(%) (%) 政性教育 业性经费 用经费支 支出(元) 出(元) 总投入比例 出(元) 200 2 67 . 5 8 1. 23 4 1. 64

 1. 19 6 1. 62 17 0 1. 83 1665. 84 5 15 . 65 200 3 74. 26 1. 20 46. 24 1. 20 62. 27 19 78. 19 19 44. 5 3 586 . 80 2Oo4 87 -52

 1. 2 1

 54 . 50

 1 . 22 62. 27 23 12. 58 2 268 . 27 672 . 9 9 200 5 104 . 55 1. 24 65 . 7 2 1. 2 7 62. 86 26 16. 22 2558 . 1 1

 78 1. 4 9 200 6 l 24 . 53 1. 27 79. 5 l

 1. 2 5 63. 85 2 857. 11

 2 802 -39 880 . 15 200 7 157 . 14 1. 29 102 . 83 1. 24 65. 44 3 12 1. 17 30 8 1. 44 945 . 4 2 200 8 198 . 84 1 -37 132 . 94 1. 27 66. 86 37 18. 29 3647 . 30 1 186. 4 1

 200 9 244 . 79 1. 48 166 . 27 13 6 67. 92 39 0 1. 22 3807. 18 129 3. 34 资料来源:

 2003- 2010年《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预 算 管 理 与 会 计 日

 2 0 1 1 -1 1

 工 作 研 究 部分幼儿园教师或保育员从未受过 任何专业训练, 有些甚至纯粹是当

 地农民, 消防安全、 从业人员健康与

 食品卫生等都存在问题, 安全隐患

 处处存在, 时常有幼儿园因管理不 善出现儿童伤亡的恶性案例发生。

 由于 学前教 育经 费 的投入 不 足, 校舍等基础设施便无从完善、 基 于成本最小化的教师聘任理念便无 法引来高素质教师、 管理培训经费

 更是无从谈起, 这必然导致学前教 育的低质量。

 ( 二 ) 分 配不 合理 ,经 费效 益 低下。倾向性学前教育分配体制,的确将部分幼儿园建成了符合甚至

 大 大超过 国家标准 的幼儿园 , 为一 般幼儿园提供 了示范和努力方 向,定程度上能调动办园者的积极 性。但是, 倾斜性分配制度让普通 幼儿园丧失了竞争的动力。倾向性 分配使重点幼儿园凭借高质量园舍 和高水平师资制定较高收费标准,在普通幼儿园还在为筹措园舍危房 改造、 厨房卫生改进、 新增普通教学 设备等资金发愁时, 重点幼儿园却

 有 充裕资金修 建豪华 园区、 引进高 级奢侈教学设备, 这种苦乐不均的

 经费分配方式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 的使用效率。

 重点幼儿园收费高, 收入一般 的家长只能把子女送进收费较低的

 普通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公平是一

 种起 点公平 , 政府 的投入应该首先 要 向社会处境不利 的儿童倾斜 , 而 重点幼儿园中相当一部分经费来 自

 于财政拨款, 现在是富裕阶层孩子

 占用了更多的社会公共资源, 造成 了财政资金的误配置。

 ( 三 ) 制度不 完善 ,政 策支持 缺失。当前学前教育主要以民办为

 主, 在对学前教育管理方面, 我国目

 前还没有规范和完善的法律法规,在财政经费投入学前教育方面, 也

  一

 工 作 硼 奔 没有规范的制度 。一方面 , 财政如 何支持学前教育发展, 没有明确的

 政策规定, 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 自

 行确定, 部分地区甚至没有将学前

 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即使安排

 了部分专项资金, 也难以保障学前

 教 育发展所需 , 导致我国学前教育 总体投入 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 , 如 何保障学前教 育, 特 别是如何扶持 民办幼教事业的发展缺乏相应政策 规定和制度安排。财政仅对公立幼

 儿园的教师拨付工资, 民办幼儿园

 教师工资由园长确定, 民办幼儿园

 教师工资无保障, 教师有后顾之忧,幼教专业学生毕业到社会, 赚的工 资不如一般保姆 , 责任却比他们更 重大, 要求也更高 , 许多幼师毕业生 宁愿 改行甚至 当保姆 、 月嫂也不愿 当幼师。以广东为例, 公办在编教 师平均年 收入 为 6万元左右 , 而公 办临聘教 师的平均年收入在3万一 3. 5万元之 间, 民办幼儿教师的平

 均年 收入 不到 2. 5万元 , 同工不 同

 酬 问题突 出。

 待遇与权益缺乏保障, 让幼师

 难以安心工作。据了解, 占我国幼

 儿教 师总数 80% 的广大农村幼儿教 师生, 长期以来 因没有 明确 的教 师 身份, 不能享受教师待遇, 工资、 医

 疗与养老保险等问题长期得不到妥 善解决 、 幼教专业学生毕业 因待遇 问题不愿 当幼师 , 幼儿 园只能聘请 无证或 无资格人 员 当教 师与保育 员. 既影响幼儿 园的教学质量 , 也浪 费国家花大力培养出的幼师资源。

 嘶 有这些 问题 , 都是 由于制度不完 善, 缺乏对学前教育的政策扶持等 因素造成 的。

  三、 促进我 国学前教育投入合 理、 均衡的对策建议 相关研究表明, 入的智力发展 速率是:

 1岁时达到20% , 4岁时达到

 50%, 8 岁时达到 80% , 也就是说 , 人 智力 的3/ 4是在入 小学之前形成 ,相对于学前教育的重大意义 , 其经

 费投入则严重不匹配。另外, 经费

 分配管理体制也不合理 。从 区域对 比来看, 2009 年我国学前教育投入 生均最多 的上海 已过万元 , 而生均 不足 千元的还有 4 个省份 , 影响发 展均衡。针对上述 的各种 问题 , 应 当从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均衡教育

 资金配置、 改革经费分配制度等几

 个方面入手, 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财 政资金 的效益 , 促进我 国学前教育 发展。

 (一 ) 全民合 力增加学前教育 经费投 入 ,解 决幼 儿入 园难入 园贵 的问题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 园。继 续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 目, 重点支

 持 中西部地 区乡村 幼儿 园建设 , 对 新建小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配套修 建适度规模幼儿园, 在幼儿园建成 后 , 由当地政府接管, 纳入公立幼儿 园管理。支持街道、 农村集体、 企业

 和有条件行政事业单位举办公立幼

 儿园, 并合理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

 标准。同时, 可通过将农村 已经合、

 并、 拆、 转的小 学、 中学暂 时弃置不 用的校舍改建为公办幼儿园, 努力

 充实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在农村逐 步完善县 、 乡、 村三级 学前教 育 网

 络 。

 鼓励社 会 力量办 园 。继 续 引

 导、 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

 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 政府对社 会力量办园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扶持 政策 , 可给予一定 比例教师工资 的

 补助, 还可由县教育局统一招收幼

 师安排到各类幼儿园。政府有关部 门在协助办理民办幼儿园的同时,还要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 , 坚 决查处乱收费, 解决我国相 当一部

 分地区甚至包括大、 中城市在内都

 普遍存在多时的广大幼儿想进公办

 预 算 管 理 与 会 计 q 2 0 1 1 . 1

 园难、 想入好 民办幼儿园贵的难题 。

 ( 二 ) 合 理分 配 学前教 育财政 资金 ,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教 育行政部 门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 势 , 联合财政、 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科 学合理的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确定 适度办学规模, 努力形成规模经济,降低投入成本 , 提高资产和经费投 入的使用效率。为保障学前教育经 费投入总量增长和合理 比例 , 新增 教育经费分配应向学前教育适当倾 斜。同时, 为实现经费投入的收入 分配调节功能, 建立学前教育资助 制度, 可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 孤儿 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 予资助, 并推进残疾儿童学前康复 教育。政府应改革现有的倾向性学

 前教育资金分配模式, 减少示范幼

 儿园后续资金投入量, 增加主导性 的、 普惠性幼儿园的资金投入量 , 避 免一味做大做 强少部分公立幼儿园

 而放任绝大部分普通幼儿园的倾 向, 防止进一步扩大各类幼儿园间

 的差距 , 让“择校热”逐渐 降温 。此 外, 政府应设立 学前教育发展专项 资金 , 用于扶持具有办 学资质条件 的民办幼儿园,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

 量 投入 学前教育事 业发展 。在政 府扶持民办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方 面 , 应根据社会 经济形 势 , 制定相 应 的政策措施。政府可以用专项 资金 向被 认可 的民办幼儿机 构购 买服务 ; 也可补贴非盈利性民办 园 , 降低其成本和 收费 ; 对鼓励提 供或支持幼教服务的企业, 实行相

 应 的税费减免。优化教育资源配 置, 提高教育资金学前教育投入的

 效 率。

 ( 三) 改革现有学前教育财政 投 入体 制 ,加 强幼 儿 园的基 础设 施 建设。为加快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发 展, 需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 政府财政预算, 改革中、 西部地区现

 有县、 乡、 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的财 政资金投入方式, 建立以省为主的

 教育财政分担机制。由于我国中、

 西部地区许多县财政基本上是“ 吃

 饭财政” , 当前“ 以县为主”农村义务 教育财政体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农 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就更不 用说保障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目 前,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应从合理布局、 设 立专职部门管理等措施入手, 适度提 高公用经费标准, 加强幼儿园的基础

 设施建设, 改善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和 环境, 实现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我们

 要借鉴义务教育的经验教训, 在全国

 大部分省市区 已实施“省直管县”财 政体制的情况下, 努力在中、 西部地 区建立“ 以省为主” 学前教育财政投 入保障机制。具体来讲, 就是根据当

 前中、 西部地区不同性质幼儿园办园

 正常运转实际需求, 对现行学前教育

 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进行相应调整, 其

 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由中央、 省、

 县三级政府共同 分担但“以省为主” ,中央政府的主要责任是通过规范财 政 转移支付制度、 提高省级政府均 衡发展学前教育的财政能力, 而省 级政府则需有效利用中央转移支付 资金、 统筹全省资源合理分配经费,

 县( 区)级政府则组织同级教育局具 体负责各类幼儿园的日常管理、 监 督等事项。

 ( 四 ) 结合 实 际对 各 类幼 儿 园

 给 予补 贴 ,狠抓 幼 儿园的软 件设施 建设 。第一 , 完善法律法规 , 规范学 前教育管理。未经审批许可和未办

 理登记注册手续, 任何单位和个人 不得开办幼儿园。严格执行幼儿园

 准入和年检制度, 对各类幼儿园实

 行动态、 分类监管。尽快对各地民

 办幼儿园通过合、 并、 关等措施进行 资源整合, 将每所幼儿园都办成符 合 国家规定的幼儿园。第二, 加强 师资培养, 提升幼儿教师素质。一

 定时期内加大中等职业教育中幼教 专业的财政经费投入, 培养出一大 批身心健康, 德、 智、 体、 美、 劳全面 发展 的高素质幼儿教 师。同时, 应 加 强对 幼儿教师的聘用管理 , 建立 相应 的规范审批制度 , 甚至可以通 过县 ( 区) 教育局统一招聘教师 , 按 定比例分派到各类幼儿园。财政 对聘用合格教师给予相应的补助,提高包括民办幼儿园在内所有幼儿 园教师的素质。定期对各幼儿园教 师进行后续教 育和考核 , 对 于考核 不合格的教师予以淘汰, 对于优秀 教师应该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 励 , 使幼师有提升 自身素质 的动

 力。第三, 规范幼师身份, 保障各类

 幼师待遇。可将幼师基本工资纳入 当地财政保障范围, 中央财政给予

 适应补助, 同时实行绩效工资制度 ,对于地广人稀、 交通不便地区中央

 财政给予专项补助; 省级财政负担

 教师福利和校舍建设维修费; 县级 财政负担公用经费。对仍有困难的

 地区, 由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同时,鼓励合格幼师在各类幼儿园间自由

 流动, 特别是向基层和农村偏远地 区流动, 促进学前教育资源的合理 流动和均衡发展。幼师也可与其他 教师一般享受职称评定、 五险...

篇二: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

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 公平性 研究评述

 摘

 要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归纳可以发现,针对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以下四个问题的讨论:政府是否需要财政投入学前教育;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存在哪些现实问题;我国学前教育受益归宿是否公平;如何改革财政投入体制以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公平。一方面,大部分研究表明政府责任缺失、财政投入机制不合理是造成我国学前教育受益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明确政府投入责任、改革财政投入体制来实现我国学前教育机会公平,已成为广大学者的基本共识。另一方面,对于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应该承担多大的支付责任、财政体制改革应侧重哪些方面等问题,学术界还存在一些争论和分歧。这些研究对我国采取公平取向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具有重要启示。本文在对已有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还指出了国内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以供探讨。

 关键词:学前教育

 财政投入机制

 公平

  A Survey of the Equity Study on Preschool Education Financing in China By reviewing the existing literatures,this paper classifies and analyzes four crucial problems on the equ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financing: Should the government be responsible for financing the pre-education? What actual problems do the pre-education financial investments to face? Whether preschool education beneficial Incidence is equal or not? How to reform the public financial system so that aim to the equal chanc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On one hand, most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unequa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re the lack of public finan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disproportional distribution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system. Therefore, explicat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public financial investment, reforming the public financial system to achieve the equa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have reached a consensus among researchers. On the other hand, how much financing responsibilities should the government undertake on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How does the government adjust the financial system? Whether the pre-education should be brought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into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ystem? As to these problems, researchers have much disagreement and controvers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character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in line with commentary. Key words:preschool education

 financial complementary mechanism

  equity

  1.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进入了一个关注社会公平的时期,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受到重视,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的基本政策已经确立。而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其公平问题却长期游离于决策者和研究者的视域之外。“入园难、入园贵”已成为近十年来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最严峻的社会问题,其反映的实质正是幼儿教育机会不均等或教育起点上的不公平,势必影响幼儿在后续各教育阶段的发展以及整体教育公平的实现。为此,2010 年 11 月 21 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要求将学前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相关研究者也开始大力呼吁重视学前教育公平,视之为教育公平的起点。本领域的研究,经过了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的酝酿期,20 世纪 90年代末至 21 世纪初的起步期,2004 年以来进入了发展期。[1] 本文从财政投入视角出发,试图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归类及分析,较为系统的探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方面的四个关键问题:政府是否需要财政投入学前教育?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存在哪些现实问题?我国学前教育受益归宿是否公平?如何改革财政投入体制以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公平?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指出当前研究的特点及不足,以供探讨。

 2.

 政府是否需要财政投入学前教育

 对于政府在教育中的职责,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米尔顿·费里德曼在《资本主义与自由》和《自由选择:个人声明》中主张政府对学校的教育应进行有限干预,为一些贫困家庭或不负责任家一长的孩子提供教育的资助;[2,3] 美国学者哈耶克认为政府不应举办教育,也反对政府资助个人接受教育,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应由投资的社会收益率决定,由投资收益决定政府在教育中的职责.但对于学前教育阶段,国内外大部分学者都持有较为统一的观点,认为国家或政府有责任对学前教育进行投入和资助。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委员会自 1998 年起了多项关于早期教育政策的专题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世界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是:由私人行为发展成公共责任。[4]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下,政府该不该对学前教育进行财政投入?对此,已有文献主要从学前教育产品属性、成本分担理论、学前教育市场缺陷三

  方面进行了论证。

 2.1 学前教育产品属性 崔世泉等人指出,学前教育既有私人收益,又有社会收益,具有典型的准公共产品特性。[5] 庞丽娟认为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学前教育,与公共产品同样具有受众的普遍性和受益的公共性特点,同时具有公益性质,并且指出学前教育以公益性为根本性质。[6] 张春霞则通过对苏州市幼教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之后认为:幼儿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幼儿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7] 杜燕红也认为公益性应该是也必须是学前教育事业追求的价值。[8]

 另外,大量研究从成本——收益角度发现学前教育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表明幼儿教育的受益者除了儿童个人、家庭之外, 国家是主要的受益者。其中,David Weikart 及其同事的工作最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他们自上世纪 60 年代起对 123 名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幼儿进行了近 40 年的佩里早期教育方案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教育投资是一种最省钱、回报率最大的公共投资,在儿童到 27 岁时, 投资回报率为 1: 7.16;而这些儿童 40 岁时,投资的总体回报率已高达 1:17.07。其中,对幼儿个人的回报率为 1:4.17,而对社会的回报率则为 1: 12.9。[9,10] 其他围绕佩里学前教育计划进行的研究也都得到了类似结论。[11,12] 因此, OECD 在 1999 年的教育政策分析指出,“幼儿教育是向终身学习的第一笔投资,是为满足每个家庭更加广泛的经济及社会需要的一项意义远大的政策援助”。该年的幼儿教育总结报告的标题就是“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从投资中获益最多的教育阶段”。[13]

  2.2 成本分担理论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 D.约翰斯通提出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确认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包括政府、学生家长、捐赠个体和团体、企业,并提出了成本分担的两个基本原则:利益获得原则与能力支付原则。[14] 这一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对明确政府作为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以及确定以政府为主导的分担原则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徐雨虹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政府、私人部门、家庭投资学前教育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在学前教育阶段,政府应承担部分日常费用和基建费用,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分担学前教育成本;[15] 刘焱指出,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低于教育总经费的 3%-5%,并应建立幼儿园成本测算制度,明确政府在幼儿园生均成本中的分担比例。[16]

 2.3 弥补幼儿教育市场的缺陷

  曾晓东认为,仅仅依据社会收益和其正外部性就要求政府承担财政责任,是简单化的政策研究,必须通过早期教育与服务社会收益的规范和实证研究以及对早期教育与服务供给中市场缺陷的研究,确定政府早期教育与服务财政支出规模的依据。[17]

 如前所述,幼儿教育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但这种正外部性却很难反映到私人市场上,使供需双方及其市场交换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决定了市场机制对幼儿教育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许多国家的调查表明,幼儿教育所能吸纳的私人资本一般远小于其他教育阶段;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投资热情普遍小于对孩子人生其他阶段的投资;他们对幼儿教育价格的敏感性高于其他教育阶段的家长,幼儿教育价格需求弹性更高。美国有调查表明,家长更关心幼儿教育机构的时间安排、机构的大小、提供者的种族等特征,而不是幼儿教育质量,[18] 蔡迎旗认为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为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各国政府都不得不财政支持幼儿教育。虞永平也指出,政府应把学前教育作为社会公共事业,避免盲目的将之推向市场,以使学前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得到发展,并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19] 张宪冰认为在学前教育社会化过程中,政府未能提供适时的政策供给、规范社会化的方向和提供政策保障,是导致学前教育市场化倾向严重的重要原因。[20]

 综上所述,国内外大部分研究都从不同角度肯定了政府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尽管有些研究者强调,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幼儿家庭也理应承担学前教育支付责任,但其主要目的是为建议确定合理规范的教育成本分担方式,而并不是对政府财政投入责任的否定。

 3.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存在哪些问题

 “入园难、入园贵”在我国已成为一种社会焦虑,引发了人们对政府现行财政投入机制合理性的质疑。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政投入总量少且分配不均。

 3.1 财政投入总量少 近十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投入平均仅占 GDP 的 0.06%,尤其是学前教育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非常小,多年来一直处于 1.2%-1.4%左右。而 OECD 在 2003 年对各国学前教育投入占 GDP 比例的调查显示,欧洲 19 国平均为 0.5%,美国为 0.4%,日本和韩国为 0.2%,墨西哥为 0.8%,[21] 表明我国与国际水平相差非常明显。柏檀等利用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公办幼教资源占比、学前教育经费中政府分担比例、学前教育财政

  经费占总教育财政经费比例、预算内人员经费拨款占人员经费支出比例等五个指标综合反映出我国前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22]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导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缓慢。直到 2011 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只有 62.3%。

 究其原因,一方面,总的教育经费投入本身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1993 年提出到上世纪 90 年代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 GDP 的 4%,这一目标直到 2012 年才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投入量和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证,在政府财政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在与其他公共物品的竞争中,学前教育更易处于劣势地位。王化敏、周亚君等人的研究发现,生均预算内幼儿教育事业费大大低于其他非义务教育的水平,幼儿教育在经费投入上一直受到不公正待遇。[23]对此,庞丽娟教授在 2010 年 6 月 22 日《人民日报》文章《学前教育算基础教育吗》中表达了发展学前教育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观点,认为政府应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和督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公平等。

 3.2 分配不均衡 多数学者认为,在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中,比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财政投入资金的分配或投向的不均衡。并指出其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2.1 区域差别大 当前,承担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责任的主要是地方政府,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的不同,导致了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差距明显。柏檀等通过对 2009 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省际数据处理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生均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远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即使在同一省内,不同的区域发展也不均衡。周奇杰利用 2010 年江苏省的调查数据表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生均预算内财政投入是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的近 2.5 倍;从财政投入相对比重来看,苏南地区政府生均投入达到 3213.45 元,占当地学前教育生均培养成本的 49.52%,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苏北地区,政府生均投入只有 1285.12 元,仅占当地学前教育生均培养成本的 19.8%,体现出不仅是金额上的差距,更是比例上的差距。[24]

 3.2.2 城乡差别悬殊 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形态,在经济、文化和社

  会发展方面都形成了明显的城乡差异,这种差异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据中央教科所1999年对全国六省、市、自治区的调查显示,政府对幼儿园的财政拨款主要集中在县级幼儿园,其占总投入的60.3%,乡镇所在地幼儿园为17.7%,村办幼儿园(班)为15.7。[25] 万国威采取均值分析、因子分析技术,对我国目前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状况进行了深入探索。结果发现,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着明显地区差异,且城乡差异大于区域差异。[26] 刘启艳和刘锰则以贵州省为例对西部城乡学前教育现存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指出贵州省绝大部分乡镇至今没有公办幼儿园,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幼儿教师培训机会不均等,幼儿园园长素质差距明显。[27]

 3.2.3 园...

篇三: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

与分析么塑丝塑丝丝巡厂————————————————————_。财政扶持民办学前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浙江调查◇ 陈俊瑾[ 摘要] 本文基于浙江省统计数据及28个县( 市) 的调查,认为公共财政扶持民办学校教育具有以县( 市) 政府为投入主体、专项补助为主要形式、规模快速增加的特征,同时在公办民办的认识、投入体制机制以及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正确看待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建立包含民办学前教育在内的财政扶持民办教育制度以及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是规范民办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 学前教育公共财政财政扶持我国民办学前教育规模,在所有教育层次中是最高的。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的数据,201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 教育机构) 13.08万所,各类教育在校生达3713.90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115404所,在园儿童1694.21万人。民办普通小学5186所,在校生567.83万人;民办普通初中4282所,在校生442.56万人;民办普通高中2394所,在校生234.98万人;民办高校698所( 含独立学院309所) ,在校生505.07万人。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 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学前教育将是公办和民办并存的局面。扶持如此庞大的民办学前教育,将成为当下政府面临的一个新命题。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省的民办学前教育也相对发达,浙江省学前教育机构2009年80.32%为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在乡村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2.75%。随着公办幼儿园的快速发展,2011年这一比例分别下降到78.46%和78.77%。民、办学前教育在民办学前教育发展中,资金是一个重要问题。根据201 1年《浙江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统计,2010年,教育及其他部门所办幼儿园的经费财政性投入占52.38%,事业收入占42.06%,而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中事业收入占教育经费比例高达90.31%,举办者个人投入只占3.56%的教育投入份额。因此,财政对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将是扶持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将基于浙江省民办学前教育财政扶持现状的调查、分析,对财政扶持民办学前教育的相关问题做一回答。本次调查在查阅现有统计资料基础上,主要针对各县( 市) 财政部门进行,主要原因在于,民办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县财政恰恰是这一重点和难点的主要举办者和管理者;调查采用问卷方式进行,涉及民办学前教育的财政扶持对象、扶持规模、各级政府扶持责任以及扶持方面存在问题等内容。在不含宁波市所属县( 市) 的53个县( 市) 中,共收到了28个县( 市) 的数据反馈,它们是淳安县、富阳县、桐庐县、临安市、泰顺县、文成县、嘉善县、桐乡市、海宁市、磐安县、浦江县、武义县、东阳市、义乌市、嵊州市、常山县、开化县、龙游县、三门县、玉环县、缙云县、景宁县、龙泉县、庆元县、青田县、松阳县、德清市和嵊泗县。在这些县( 市)中,绝大部分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属于财政扶持的重点。因此,虽然我们只有28个县( 市) 资料,但这些数据能够大致反映浙江省扶持民办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一、财政扶持特征财政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扶持,可以说以2009年为分水岭,在此之前,财政对民办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在所有教育层次中,还处于较低水平。如:针对民办教师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与公办教师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所造成的退休养万方数据

 o———————————————————]丝丝塑丝丝丝∑调查与分析老金差异问题,2005年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出台了民办学校教师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办法,但这一办法并不适用民办幼儿园,而是除此之外的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①。再比如,宁波市出台的《宁波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第3l 条规定:“ 实施学历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民办学校,符合规定条件的,其聘用的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可按规定参加事业养老保险。” 但是,在学前教育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中学高级、小学高级和小学一级职称) 的教师比例,2011年只有26.9%( 分别为0.5%、7.8%和18.6%),73%的幼儿教师没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其中,未评级教师2011年73434人,占66.9%) 。相比其他教育层次而言,比例是非常低的。2008年12月23日,浙江省召开自1979年浙江省幼托工作会议后的第一次关于学前教育专题会议。针对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园与园之间存在的不平衡发展等突出问题决定,省级财政决定从2009年起省财政将每年投入5000万元作为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欠发达地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以奖代补、民办或农村幼儿园升等奖励、低收费规范幼儿园( 班) 经费补助、幼儿园教师培训等,这标志着财政对民办学前教育扶持的春天终于来到了。从2009年到2011年财政扶持浙江民办学前教育的调查情况看,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无论从财政扶持民办学前教育规模的增长速度,还是从财政扶持资金占民办学前教育经费收入比例来看,扶持力度均在快速增加。根据调查,28个县( 市) 2009年共获得财政扶持民办学前教育资金6010.37万元,2010年和2012年分别获得10144.96万元和17253.65万元,增长幅度分别达到68.8%和70.1%,财政对民办学前教育扶持力度在快速增加。快速增长的财政扶持资金也带动了民办学前教育经费收入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表1是近两年民办学前教育经费收入表。从表中可以看到:201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民办学前教育投入的比例为3.25%,略低于举办单位、个人投入3.56%的数值。2011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上升到7.05%,较2010年上升了近3个百分点,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上升了3.22个百分点。由此带动学杂费投入比例下降了5.24个百分点,有效地缓解了入园贵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财政性教育表1浙江省民办学前教育投入来源单位:千元2010比制20l l比剞21) 11年表村比制总计3l 2601 338022261833335l ,财政挂教育蛀●l O l 6243.25I268034705l1639208.94I预算内821162 63I222319585I1 52 3588.31I教育税t19508O 62I‘ 571 51.2“11562O .‘ 摊2、举办单位.个人投入1114213.56I1349753.55I507652.7“3、事业收八282354791) .32I326702l85 9“l 561 53135.I“擘栾夤26436768● .5A301636l79 3靠14I)392576.58I注:2009年民办学前教育投入来源数据缺失。资料来源:历年《浙江省教育经费统计资料》。经费对农村民办学前教育投入的比例高于浙江省平均值,2011年这一比例达到8.94%,这说明财政资金的重点投向了农村地区,公共财政资金的加入显著降低了幼儿家庭的经济负担。第二,从财政扶持资金的支出机构看,各种专项补贴,如:奖励性补贴、食堂补助是财政扶持投入的重点,从扶持资金的增长幅度看,对教师基本工资、社会保障等的教师补助类资金增幅最快,年均达到108.62%。从财政扶持资金去向看,专项政策补贴几乎占据了扶持资金的一半,这些专项政策主要通过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评估( 如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优秀民办学校的奖励,不同在校生规模的奖励),发放与评定等级相应的奖金。这种以奖代补的财政投入,是民办学前教育扶持的主要形式。从各类财政扶持资金的增长速度看,用于教师补助类资金( 如民办教师社会保障的补助、最低工资制度等) 增速最快,从2009年的785.21万元,猛增到2011年3417.57亿元。这说明,财政扶持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不仅仅关注量的增长,更关心民办学前教育质的提升,关注民办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表228个县市财政扶持民办学前教育资金结构单位:万元蟪时簟支出结构年均坩幅讣■ 站构200920l O2011200920102011非限定拄量讣瑚577.05875.842l 74.249.6“8.63I12.6“94.1l I生补助赛423.85" 183.071021.827.O “7.7“5.92I55.2“董芹井舛龚705.211191.‘7¨ l 7.5713.舶Il i .7“19.0“l 坩.1t:t16专曩t置2184.265147.583020.0236.3“50.7“46.● “91.6“其它拉入羹2040.002146.CIO2620 0033.9“21.1“1 5.1瞩13 3捕合计6010.371014496” 25土舒100O “l O O .O “100.O “69.● 鞲资料来源:根据调查数据整理。第三,从财政扶持资金的政府间分工看,本级财政,即县财政承担绝大部分责任,且县级财政责任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即县财政承担了绝大部分责任,2009年67.24%扶持资金来自县财政,中央、省和地级市财政承担约33%丰1, 贴责任,2011年83.77%的扶持资金来自县财政,地级市以上财政承担的补贴责任不足17%。其中县财政承担了几乎全部的教师补助类及其他投入类( 主要是对国有民办、名校办名校和合作办学的补贴) 的补贴责任,县财政承担非限定经费补助( 如:生均拨款补贴) 的责任,由2009年不足34%上升到2011表328个县( 市) 财政扶持资金的政府间分工奉■ 褂瑚(万元)非奉置朴抽( 万元)奉■ 朴精所占比饲名称200"20l O101120091010201l20伸2010201l非限定蛀量196013l 2.90¨ 96.69381.¨56294377 5533.9傩35.7“82.64_朴■摹生补脚嘉196.85259.94● "“227 00523.9360,.9‘46.“ ‘33.16I408“t坪朴一羹703.211191.673399 442.00O .0011.1399.7强l O 假99● " I专顷t董125152878.“6219 4913S9.1l2268921S00.533" .7牲55.’ 2l77 55I算它投八寞2“ n O O2146O 口2620∞m O OOO O0.口OIO “l O 假IO “夸计4041.22‘7191 714451● S19691S3355.,92000."67 2“66 9“03.7件资料来源:根据调查数据整理。万方数据

 调查与分析么丝丝翌丝丝塑厂————————————————————一年的82.6%,承担专项政策补贴的责任也从2009年不足38%上升到2011年的77.6%。与此同时,地市级以上财政对学生补助类的责任呈现了一定的上升,从2009年的54.6%上升到2011年的59%。二、存在问题1.对民办学前教育是否应该扶持的认识存在误区民办教育规模,在学前教育层次明显高于其他教育层次。规模扩大的主要背景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政府财政资源不足,因此包括民办教育机构在内的社会力量办园规模扩大,主要因过度教育需求引起,差异化教育需求导致的民办学前教育规模较小。在“ 因为政府穷才发展民办教育” 的环境下,公共财政阳光很难照到民办学前教育之上,有限的学前教育公共资金投向了公办幼儿园。公共资金即是“ 公办化” ,这种认识是导致政府长期对民办学前教育很少财政扶持的重要原因。从经济学理论讲,公办与民办的差异仅是生产方式的差异,而政府是否需要应该买单是消费方式的选择问题。从效率角度讲,公共生产主要适用于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生产、规模经济的生产。财政买单,即采用公共提供方式,主要适用于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②,即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产品,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越强,财政应该承担的出资责任越大。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分属于产品的消费和生产两个领域,由此可以产生四种组合方式:“ 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 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 私人提供+公共生产” 和“ 私人提供+私人生产” 。“ 公共提供” 意味政府买单,私人不用付费,“ 公共生产” 意味教育服务的生产由公共部门组织和完成。教育服务如果采用“ 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民办) ” 的组合方式,意味着财政买单,教育服务由私人组织完成。这两种方式组合在一起,就是通常所说的政府向私人部门购买服务。因此,政府是否在学前教育出资,不是因为它是民办还是公办,公共财政不应“ 公办化” ,关键看教育服务是否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那么,学前教育是否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呢?这取决于对学前教育外部性的定量研究。定量评价外部性的程度,一直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国外学者做了很多长期的追踪研究,他们的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不仅对于幼儿自身发展有利,而且对于幼儿的家庭整个社会都是有促进作用的。正因为此,加大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加大财政扶持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才被各国广泛运用到学前教育改革实践之中,可以说财政扶持民办学前教育,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加大财政对民办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是对学前教育产品的理性回归。认识上的偏差,是造成财政扶持民办学前教育长期被忽视的重要原因。2.缺乏财政扶持民办学前教育的财政体制与保障机制调查中我们发现,财政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力度尽管近几年明显加大,主要原因在于上级政府对民办学前教育在整个学前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特别是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 ,重视程度提高。对此,地方政府的态度更加积极。我们看到,县( 市) 财政补贴力度无论从绝对额,还是增长速度看,都远远高于上级政府。一些县( 市) 政府还针对本地区实际情况,单独出台了民办教育扶持政策,如海宁、桐庐、桐乡、武义、义乌等,其中义乌对各阶段教育机构与人员补助政策非常详细。如:规定民办幼儿园在原有基础上升等或新办直接评级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创建成为省一级、省二级和省三级的,每班分别奖励2万元、1.5万元和1万元;民办幼儿园的保教费在150元/月及以下的,按照上学年末在园幼儿数每生每年200元标准补助;民办学校聘用持有从业资格证书教师,并为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用的,财政根据学校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70%进行补助;对村集体、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新建或改扩建后,达到省等级硬件标准幼儿园的,按基本建设投资额10%~40%比例给予补助,补助总额每园不超过200万元等等。这种“ 四两拨千斤” 的扶持政策确实激发了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办学积极性,但是,由于对财政在民办学前教育中的责任认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对于学前教育中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是什么、财政应该在哪些投入...

篇四: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

教育 2018 年 4 月18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把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居于战略任务的首位,为继续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湖南省人民政府在2015年6月2日发布的《湖南省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中明确提出:到2017年,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本研究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文本资料分析等方式,对湖南省5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等、欠发达的样本县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进行现状调查,并在公共产品视野下展开对湖南省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思考。一、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16年9月-2017年5月本课题组抽样调查了湖南省5个样本县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情况。调研发现,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学前教育,在国家实施第一期和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在财政投入上总体稳中有升,但仍存在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财政预算机制缺乏、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1.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调研发现,2015年ZZ县、TJ县、SZ县全县学前教育投入(含中央、省级、县级资金)占财政教育投入的平均比例为3.90%,平均学前教育生均财政投入为1100元,但其中新建和改建幼儿园各类用房和设施的费用比例高达85%以上,实际用于幼儿园运转的生均财政投入只有不到165元。各地均反映由于“资源缺乏”导致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尤其是幼儿园运转经费严重不足。绝大部分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运转完全把家长缴费作为唯一的经费来源。经费不足造成农村幼儿园办园过程中的利润挤压,带来一系列办园质量、师资水平、幼儿发展等方面问题。2.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均衡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个方面:一是公办园与民办园的投入结构不均衡,二是学前教育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投入结构不均衡。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中,来自中央和省级的资金均以专项资金的形式拨付,近3年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均向公办园倾斜、且绝大部分用于园所硬件建设,幼儿园日常运转经费投入很少。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中,投入到民办幼儿园的经费只占全县学前教育总投入的9%左右,每个民办幼儿园每年平均公共财政投入5000元左右,大量的民办幼儿园每年公共财政投入为0,少数偏远乡镇学前教育连续几年公共财政投入均为0。3. 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预算机制缺乏教育预算是国家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年度收支计划,是国家及地方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承担的教育责任,决定了教育财政经费的充足、均衡和效益水平。

 [1] 调研发现,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预算机制缺乏,中央和省级财政

 投入是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资金来源的主体,多以专项资金的方式进行拨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投入的稳定性,无法充分保障投入水平。《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但仍然缺乏对于预算制度的具体规定。比如,农村学前教育投入依据之一是“一个乡新建或改建一个公办幼儿园”,在哪个乡镇新建或改建、资金需要多少、分批次投入多少等,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二、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原因分析在当前国家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湖南省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仍然面临诸多发展中的问题,其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政府政策设计层面操作性不够第一期和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对于近三年来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给予了一定支持。但是,总体而言,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在政策设计层面明显存在问题,领导责任模糊,经费投入含糊,考核责任不明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只是由政府发文,具体部门不明确,笼统表述为“有关部门”;执行主体是模糊的“有关部门参与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没有明确第一责任人;经费投入通篇都是含糊的“适当倾斜”、“一定比例”、“合理比例”、“明显提高”,缺乏操作性和执行力;对于工作实绩,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没有明确的责任人,考核结果不可能作为主要责任人的干部选拔、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更没办法对未完成任务的主要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2.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标准不明确目前,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还处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水平,没有根据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来确定预算,也没有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有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在财政分权过程中面临“垂直失衡”问题,即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与其相应的收入来源不一致,各级政府的收入来源普遍不足 [2] 。在有限的收入来源中,受到政府官员的“官本位”价值取向的影响,各级政府更可能把有限的财政收入投入到更有形、短期内更见成效的领域 [3] 。学前教育作为一种迟效的准公共产品,自然不会成为官员的首选。即使是在政策指导下,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投入,也只是会投入到一些见效快、一次性投入的硬件设施中。这就导致了中央和省级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公办幼儿园一次性的硬件投入,缺乏后劲;占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主体地位的民办幼儿园的发

 展最终转嫁到人民群众头上,完全依靠保教费来维持幼儿园的发展。3.农村学前教育督导工作不到位调研发现,农村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在很多乡镇处于“缺位”当前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分析*李 慧* 皮军功(长沙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100)摘 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调查发现,近年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总体稳中有升,但仍存在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投入不均衡、预算机制缺乏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政策设计层面操作性不够、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标准不明确、督导工作不到位等。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 财政投入 结构 *本文系2016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城乡流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审思及教育策略研究”(编号:XSPYBZCO69)、2015年教育科学重大委托课题“湖南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N:XJK015ZDWT002)的部分研究成果.(下转第138页)万方数据

 中学教育 2018 年 4 月138之间的互动、知识和技能,弥补了无法教给每个学生的老师的不足。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通过相互提问和讨论、合作和交流,解决学生的共同问题。老师没有必要作全面的解释。它也避免了课堂上过于枯燥的教学气氛,同时也让老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2.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中,实验现象往往是形成兴趣的思考基础,重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知识点在实验探索的基础上显示物理现象,找出物理规律,学习物理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素养和学科素养。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方法,培养探究精神,提高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因为初中生刚刚接触到物理学,在科学探究中要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长期的训练和锻炼,从不确定到熟练。这就要求老师选择适当的课程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如在教学《平面镜成像》,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可以安排课外作业:回家看着镜子,看看和真实的你有什么共同点,什么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探索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生有了第一手材料,就降低了探究的难度,必将得到很好的效果。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应尽量大胆猜测,不设限制,不约束学生根据老师心中的少数答案猜测,不利用老师的思维来控制学生的想象力。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然后有选择地进行测试。这个探索性实验学生可以自己做。学生们不会的,老师要找一个做示范实验的方法,老师不要负责到底,让学生真正体验探索的喜悦,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探索的兴趣,开发探索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之形成科学的实验素养 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包括仪器调整、观测操作和仪器布置。老师要自觉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他们形成科学的实验素养。首先,在实验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预先调节。根据需要,有些仪器位置应该水平安装,有些应该垂直安装。仪器之间的联系也应符合某些要求。例如,在电气实验中,电路连接必须是正确的,并且还必须考虑到观察、操作和检查的方便性。所述支架上的仪器应保持同轴。测量仪器必须先作零调整。当某些条件改变到零点时,零点必须重新调整。例如平衡位置的变化、弹簧刻度的张力方向的变化、万用表的电阻范围的变化,零点必须重新调整。各种仪器的使用必须按照一定的操作规范进行。禁止任何违反操作规则的行为。

 操作必须是合理的。例如,在检查电路后,应连接另一个电源连接列,并关闭开关。观察仪器时,视线应垂直于标度面。设备必须按一定的顺序分类。进行电气实验时,应先切断电源,然后拆除连接电源的接线柱。仪器整理应有利于仪器的维护。例如,托盘平衡码是零的,在橡胶环垫上,学生电秤螺旋按钮旋转到最小,通用表盘旋钮被拉离电阻文件,滑动可变电阻滑动臂滑到同一侧,并有传动装置。仪器会松开传动带等。通过教学实践,对结构体系进行了以下调整:(1)22个学生群体实验中的10个改为边学边实验;(2)145个示范实验中的41个改为边学边实验;(3)22个小实验中的8个和18个实验中的13个被改为边学边做实验;(4)增加了4个新的边学边做实验。调整后,初中物理实验的结构体系趋于合理,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验能力。我们看到以下三个优点:①学生实践的机会增加了。使用天平、刻度尺、滑动变阻器、安培表、伏特表、弹簧秤等基本实验仪器的学生数量普遍增加,增加了学生操作的机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②改变了以往的“老师示范、学生听课”教学格局,推动了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增加了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索知识的机会。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所提高,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实验能力不断提高。③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实验数量的增加,使初中物理教学更加符合当代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用手、脑、口来积极学习物理。在物理科学和理解方面,它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这充分反映了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所提倡的。参考文献[1]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陶洪.物理实验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3]高凌飚,张军明.物理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0).[4]于海波.科学素养理念发展的历程[J].物理老师,2005,(4).[5]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7).状态,少数学前教育发展基础较好的乡镇督导评估工作相对较好,但其督导理念定位存在偏差,重鉴定轻促进。一是将督导评估狭隘地定位于通过“贴标签式”地“评比评优”,将考核结果与“园所等级、职称评定、职务升迁、奖惩分配”等关乎直接利益的问题挂钩,这一现象在各级各类园所评审时期尤为凸显。二是在督导评估手段上倾向于通过制订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以量化测评的形式得出不同等级。在量化结果运用上,行政部门通常进行简单的横向比较而忽视各地实际情况、各类园所办园背景、资源投入等,反而造成了人为的“马太效应”,导致有限的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集中往几所幼儿园或几个乡镇投入,加剧了不公平;同时,也导致了有限的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更多投入到了见效快、容易出政绩的园所硬件资源建设方面,对于见效慢的保教质量、师资、培训等软件资源建设投入甚少。结语综上,由于政府政策设计层面操作性不够、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标准不明确、督导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即使在第一期、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社会背景下,湖南省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仍然面临诸多发展中的问题,离三年行动计划的预期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实现“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目标依然任重道远。参考文献[1]夏靖,庞丽娟,张霞.推进我国学前教育投入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4,(4).[2]袁爱玲,何秀英.农村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徐伟萍,黄冲.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5,(6).通讯作者:李慧,157036889@qq.com(上接第185页)万方数据

篇五: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

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中南大学下载使用关于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现状、 挑战和政策建议初步研究报告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学前教育课题组∗(2018 年 1 月)    在教育部和财政部委托下,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学前教育课题组承担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研究任务。

 课题组通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此项研究工作。

 定性方法包括参访、 召开座谈会、 焦点小组等; 定量分析使用国家、 省层面的汇总数据和幼儿园层面的调查数据进行初步简单描述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

 学前教育成本是指为了提供一定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而耗费的人力、 财力和物力的货币化价值; 而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是指政府、 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在学前教育成本中所分担的比例和结构。由于目前没有从教育部获得幼儿园层面学前教育经费和成本的管理数据, 本报告仅是基于财政所已有的研究基础做出的初步判断。一  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现状我国政府在学前教育办学成本中分担的比例到底为多少? 理论上人们可以从全国、省、 市、 县、 幼儿园五个层面计算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情况。

 这五个层面就是五个不同的分析单位。

 不同分析单位展示的成本分担不同。

 分析单位越宏观, 比如以全国、 省、 市为分析单位, 分析结果越会掩盖一些细小单位 (比如县域之间和院所之间)

 的重要差别。在成本分担研究中理想的分析单位是幼儿园, 因为真正的成本分担发生在具体的幼儿园机构中。

 学前教育成本构成主要要素包括:

 园舍房租 (摊销)、 人员经费 (编制教师和非编制教师工资和津贴)、 公用经费、 大型固定资产 (折旧)。

 公办园和民办园在成本构成上有一定差异。

 由于至今没有从教育部获得全国幼儿园层面学前教育成本构成情况及分担方面的基本管理数据, 本报告只能以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汇总的学前教育经费收入数据为依据, 以某年度学前教育总经费为办学成本, 其中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为政府负担部分, 学费收入为家庭负担部分, 其余为社会负担部分。

 这种方法非常粗糙, 一∗ 课题组负责人是宋映泉, 课题组成员包括博士后王默、 博士后康乐、 研究助理张眉、 梁净、 张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中南大学下载使用方面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包括幼儿园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和福利方面的费用, 另一方面财政性教育经费里面也包括基建经费和某些大型设备的投入, 这些费用没有经过折旧或摊销,因此这样的成本分担情况的估计还非常初步。(一)

 政府、 家庭和社会在幼儿园办园成本中的分担基本情况分析1

推荐访问: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 学前教育 现状 财政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