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扶贫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4篇

时间:2022-09-14 11:45:04 来源:网友投稿

就业扶贫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4篇就业扶贫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党中央治疆方略专题研究新疆南疆四地州就业扶贫问题及对策建议潘 浩摘 要 就业扶贫是精准扶贫措施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业扶贫有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就业扶贫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4篇,供大家参考。

就业扶贫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4篇

篇一:就业扶贫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中央治疆方略专题研究新疆南疆四地州就业扶贫问题及对策建议潘 浩摘 要 就业扶贫是精准扶贫措施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业扶贫有助于激发贫困劳动力的内生发展动力;就业扶贫有助于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目前,南疆依托“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深度贫困村扶贫“第一书记”,精准确定就业扶贫对象;利用“卫星工厂”、“扶贫车间”等模式实现就地就近就业;通过大企业带动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疆内跨区域就业和疆外跨省区就业同步进行,取得重大成效。为进一步做好南疆四地州就业扶贫工作,需加强对南疆四地州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为就业奠定基础;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产业带动就业;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转变贫困劳动力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服务指导,开展定制职业技能培训;多措并举创新就业方式,拓宽就业岗位;提供创业扶贫补贴,营造良好创业环境;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巩固精准脱贫成效。关键词 南疆 脱贫攻坚 就业扶贫 成效 问题 对策中国图书分类号 F323.8;F2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741(2019)02-0030-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想,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精准扶贫措施,实现了全国 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不断降低,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确保二○二○年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① 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帮扶,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新疆脱贫工作难度随之加大,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这样的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规模大,致贫因素复杂交织,脱贫成本高,农户贫困与区域贫困共生,要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仍需要持续加大各方面投入力度,并不断实践探索出适合深度贫困地区特点的扶贫方式。一、就业扶贫对新疆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发展就业扶贫是精准扶贫措施中最有效方式针对精准扶贫,习近平主席在 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扶贫措施,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就业扶贫是“五个一批”脱贫措施中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无论产业扶贫、异地搬迁还是教育扶贫,最终都要落实到就业上。贫困户有了长期、稳定的就业收入,才能最终摆脱贫困,进而实现脱贫目标。因此,就业扶贫作用明显,意义重大,值得推广。(二)就业扶贫有助于激发贫困劳动力的内生发展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业扶贫不是单纯的输血式扶贫,而是造血式扶贫,有助于拔掉穷0 3新疆社科论坛                                 2019年第 2期TribuneofSocialSciencesinXinjiang                         NO.2,2019 [作者简介]潘浩,新疆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根,激发贫困劳动力的内生发展动力。通过就业扶贫开展的一系列科学知识、技能培训,能够帮助贫困人口提高生存技能,为贫困劳动力就业创造条件,为其今后能创业奠定发展基础。随着就业扶贫的不断推进,贫困劳动力的思想政治素质、劳动技能、文化水平等素质会逐步提升,就业观念也会随之转变,最终实现贫困劳动力向非农就业领域转移,有助于巩固精准脱贫成效,是可持续的扶贫方式。(三)就业扶贫有助于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当前,新疆仍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有了稳定,才可持续发展。就业扶贫不仅解决了南疆贫困地区各族群众的生计来源问题,使其能够平等地享有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共享新疆经济发展的成果,而且能增强贫困地区各族群众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助于消除基层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二、南疆四地州就业扶贫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一)依托“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精准确定就业扶贫对象精准确定就业扶贫对象是就业扶贫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精准脱贫目标最重要的环节。为确保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组织村干部深入贫困家庭,一家一户摸清就业底数,包括贫困户家庭情况、劳动力数量、就业能力、就业意愿等。通过摸底,精准确定转移就业对象,对不适宜异地转移就业的,鼓励其就地就近就业。对具备劳动能力又有转移意愿的,帮助其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落实就业岗位,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能够实现转移就业,最终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二)利用“卫星工厂”、“扶贫车间”等模式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为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问题,南疆四地州积极探索“卫星工厂”“扶贫车间”“乡镇工厂”等扶贫模式。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疆内外一批服装企业在南疆四地州贫困村投资办厂,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运作、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的“企业 +卫星工厂 +贫困户”的经营模式。2018年以来,喀什地区持续加大卫星工厂建设,目前,已建成和完成改造卫星工厂 1218座,吸纳就业逾 3万人。③ 开办“卫星工厂”的企业主要以服装服饰、电子产品组装、农副产品加工、特色手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通过开办“卫星工厂”“扶贫车间”,南疆四地州贫困劳动力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不仅部分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而且稳定的工资收入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脱贫,同时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增强了贫困地区就业创业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模式使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进入南疆深度贫困村,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贫困劳动力落后的就业观念,其懒散拖沓的习惯有所改观,遵纪守时的人越来越多。这种就地就近就业的方式实现了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满足了贫困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心愿。(三)通过大企业带动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国有企业、中央企业等大型企业是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这些企业在“访惠聚”驻村工作期间,对开发农村劳动力有了新的探索和尝试。例如:国投罗钾、中泰化学等大型企业“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挑选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中有发展潜力的劳动力进行长期培训,包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职业技能等,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可成为正式职工进入企业工作。这种方式,使贫困劳动力脱离了土地的束缚,由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这种身份的变化不仅仅是收入的提高,更大程度上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南疆贫困地区各族群众走向现代化,分享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收益。2017年,16家新疆国有企业和 26家中央驻疆企业累计吸纳接收 10680名喀什、和田地区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18年,在疆国有企业计划接纳贫困劳动力3000人。④(四)疆内跨区域就业和疆外跨省区就业同步进行为与精准脱贫深度挂钩,新疆进一步扩大了转1 3新疆社科论坛                                 2019年第 2期TribuneofSocialSciencesinXinjiang                         NO.2,2019

 移就业对象及范围。2017年,转移就业主要针对喀什、和田地区 18~45岁、具备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城乡富余劳动力;2018年起转移就业的范围扩展到南疆四地州 22个深度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具备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一是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实现贫困劳动力在疆内跨区域就业。农村公益性岗位是解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就业和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新疆将公益性岗位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在北疆、东疆、巴州等地区大力开发公共环境绿化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等公益性岗位,为南疆四地州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政策福利”,逐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作为一种特殊帮扶手段,使南疆四地州贫困户变为有稳定收入的“工薪族”,为贫困家庭脱贫带来希望和信心。二是通过与对口援疆省市合作,实现贫困劳动力跨省区转移就业。自治区和南疆四地州各深度贫困县积极与对口援疆省市对接,通过与对口援疆省市签订劳动协议,严格按规定有序向内地输送南疆四地州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口援疆省市在助力南疆贫困人口就业扶贫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年,新疆实施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城乡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计划,共有 4.7万人实现疆内跨区域转移就业,稳定就业率达到 90%以上。根据自治区人社厅数据显示,截至 2018年 6月 30日,南疆四地州 22个深度贫困县通过“六个一批”转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 6203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155.1%。其中,男性 32438人,女性29595人;疆内跨地区转移就业 7205人,转移对口援疆省市企业就业 5644人,转移兵团就业 3173人,转移县域内城镇、企业、园区就业 32012人,转移乡(镇)、村、社区“卫星工厂”“乡镇工厂”就业 5718人,小微创业带动就业 8281人。三、南疆四地州就业扶贫存在的问题(一)贫困劳动力供给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南疆四地州农村人口占南疆总人口的比重较大,特别是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州等三地州,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均超过 70%以上,因此大量富余劳动力沉淀在农村。与内地省区纵向比较,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城镇人口在不断增加,农村人口在不断减少,但在南疆四地州情况则截然相反,农村人口增长明显快于城镇人口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供给充足,但劳动力总体素质低。随着南疆四地州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一些高污染、高耗能落后产能企业被关闭,发展能力不足的小企业逐渐被淘汰,随之兴起的是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市场需求对劳动力的技能、经验、知识、年龄等有更高的要求,换言之,市场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而南疆四地州贫困劳动力大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等第一产业,其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达不到就业市场的要求,甚至相差甚远,这直接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因此,南疆地区贫困劳动力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并存。图 1  2017年南疆四地州城镇人口与农村      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比重 ⑤    (单位:%)(二)产业基础薄弱,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吸纳力有限2017年,南疆四地州地区生产总值 2149.69亿元,仅占全疆地区生产总值的 19.69%,经济总量偏小,发展质量不高。南疆四地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800元,占全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 46.12%。南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由 2000年的 54.1∶13.3∶32.6调整到 2017年的 28.2∶30.4∶42.3,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与全疆三次产业结构 15.5∶39.3∶45.2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高且特色优势农业规模小。第二产业发展滞后,2 3新疆社科论坛                                 2019年第 2期TribuneofSocialSciencesinXinjiang                         NO.2,2019

 工业化基础薄弱,工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依赖资源发展的产业,产品主要为初级产品,加工转化率低。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明显滞后,缺乏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大型工业项目。第三产业虽然有所提升,但存在虚高现象,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⑥ 农村人口增长过快,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区域就业岗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三)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不足,就业观念落后南疆四地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特别是克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重均超过90%以上,其中和田地区更是高达 96.41%(见图2)。换言之,南疆四地州贫困劳动力主要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由于深度贫困村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长期以来,这些少数民族贫困劳动力主要使用本民族语言,不能熟练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受教育程度低,语言障碍是影响少数民族贫困劳动力走出去就业的首要因素。其次,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文化水平低的限制,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贫困劳动力就业观念落后,自我发展意识薄弱,缺乏基本就业技能,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虽然各级政府每年都采取各种措施帮扶,但思想观念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仍有贫困户不同程度存在“倚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还有部分贫困户怕脱贫后不能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仍有不愿脱贫的想法。图 2 新疆及南疆四地州少数民族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比重 ⑦  (四)贫困劳动力就业层次低,质量不高受语言不通、文化素质不高和就业技能的匮乏限制,南疆四地州贫困劳动力除长期从事传统种植业、养殖业以外,其他主要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如,参与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富民安居等项目工程建设、在就近建筑工地打工,在周边棉花主产区摘棉花等劳务工作。整体来看,就业层次低、质量不高,短期临时性就业岗位多,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少。这种短期打零工的方式,没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不利于巩固脱贫成效,返贫的可能性较大。(五)贫困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难度大由于信息闭塞,生活空间相对封闭,南疆四地州贫困地区贫困劳动力传统保守思想根深蒂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对新生事物接受程度慢;与此同时,受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不愿离开故土,特别是很多妇女还承担着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担,异地转移就业难度大。四、南疆四地州就业扶贫对策建议(一)加大对南疆四地州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为就业扶贫奠定基础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途径。针对南疆四地州贫困劳动力素质不高的问题,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政府主导,不断加大对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一是夯实基础教育。继续落实好南疆四地州 15年义务教育,确保所有适龄儿...

篇二:就业扶贫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抓紧抓牢抓实就业扶贫

  助力贫困 人口就业收 增收 —— 新 干 县 就 业 扶 贫 工 作 解 读

 content 弄清就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承担着什么责任? 弄懂就业扶贫政策有哪些? 如何保障就业扶贫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1 2 3 目录 2 - 4 我局在就业扶贫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弄清就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承担着什么责任? 1 3 -

 就业创业脱贫一批 产业扶持脱贫一批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医疗救助脱贫一批 危房改造脱贫一批 教育支持脱贫一批 兜底保障脱贫一批 ① 就业扶贫是脱贫攻坚 “ 八个一批 ” 的重要 内容 ,是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 措施。

 。

 4 -

 就业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推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阻断贫穷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是最直接、最现实、最重要的脱贫手段。

 ① 就业扶贫是脱贫攻坚 “ 八个一批 ” 的重要 内容 ,是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 措施。

 。

 5 -

 今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强调,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这其中就包含了就业扶贫工作。

  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再次强调,各级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又明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外出务工受阻,如不采取措施,短时间内收入就会减少,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

 ① 就业扶贫是脱贫攻坚 “ 八个一批 ” 的重要 内容 ,是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 措施。

 。

 6 -

 ② 就业 扶贫是促进贫困家庭稳定增收 、 实现长效 “ 造血 ” 脱贫的有效 办法 , 是 “ 扶智 ” 与 “ 扶志 ” 的具体体现 , 是贫困群众树立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信心的重要 途径。

 。

 就业扶贫是要让劳动者能够获得自食其力的能力和机会,这样的扶贫才能让整个家庭焕发生命力,让扶贫具备造血功能。

 7 -

 ③ 就业 扶贫是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的重要环节 一人就业,一人一技,全家稳定脱贫 8 -

 弄懂就业扶贫政策有哪些? 2 9 -

 熟悉各项就业扶贫政策

 此处添加您的标题 Biscuit oat cake carrot cake muffin jelly 1 就业扶贫服务对象

  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城乡贫困劳动力。城乡贫困劳动力是指农村特困家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农村困难残疾人家庭、城镇特困家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城镇支出型贫困家庭等7类家庭中的劳动力。

 就业技能培训补贴 补贴条件:

 在政府批准、具有资质的公共实训机构、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达到培训规定学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包括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下同)的城乡贫困劳劢力, 可获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创业培训补贴。

 补贴标准:

 创业培训:GYB300元/人、SYB1000元/人 、IYB1200元/人、创业模拟实训1000元/人、网络创业培训1500元/人、电子商务培训800元/人 。

 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初级(五级)1200元/人、中级(四级)1500元/人、高级(三级)2000元/人、技师(二级)4000元/人、高级技师(一级)5000元/人、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1000元/人 。

 - 培 培

  训

 培训生活费补贴

 培 培

  训 补贴条件:

 城乡贫困劳劢力在参加就业创业培训的,培训期间享受生活费补贴 。

 补贴标准:

 自然年度内每人可享受一次,30元/人/天,最长丌超过6个月。

 13 -

 一次性求职补贴

 培 培

  训 补贴条件:

 (1)在毕业学年有就业创业愿望,并积极求职的低保家庭的高校毕业生 ; (2)参加就业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的城乡贫困劳劢力 ,可获一次性求职补贴。

 补贴标准:

 高校毕业生的一次性求职补贴标准为1000元; 参加培训并取得资格证的城乡贫困劳劢力,补贴标准为500元。

 14 -

 一次性交通补贴

 15 交补贴

 补贴条件:法定劳动年龄以内,即16岁以上,男60岁以内,女50以内的贫困劳动力。在户籍所在地以外实现转移就业的,可申请转移就业交通费补贴(一年转移就业不得少于6个月)。

 补贴标准:每人每年可享受一次,到省外务工的给予每人500元交通补贴,到省内跨县(市、县)务工的给予每人300元交通补贴。

 -

  公益性岗位补贴 公益 岗位 精准扶贫

 16 - 补贴条件:对在公益性岗位招用办理了失业登记的城乡贫困劳劢力的单位,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

 补贴标准:丌超过所在县最低工资标准的70%,补贴期限最长丌超过3年。。

  补贴条件:工业园区企业吸纳城乡贫困劳劢力就业的,可向人社部门申请补贴。

  补贴标准:每人每年补贴1000元。

 吸纳城乡贫困劳动力就业补贴 17 -

 对象和条件 :

 城乡贫困劳动力在本县行政区域内创办企业且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以营业执照办证时间为准)。

 补贴标准:一次性创业补贴标准为5000元。

 一次性创业补贴 18 -

 创业担保贷款利息补贴 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 一次性创业补贴 19 - 申请条件:城乡贫困劳动力(男18-60周岁以内、女18-50周岁以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创业项目,有一定自筹资金和稳定经营场所,在创业期间,因自筹资金不足,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

 扶持类型:创业担保贷款扶持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另一类是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

 贷款额度:(1)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自主创业人员可申请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创业人员,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2)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600万元,其中300万元以内贷款按国家、省里现行政策贴息。

 如何保障就业扶贫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3 20 -

 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督查考核 1 领导责任 包抓责任 重点工作责任 督查责任 01 03 02 月督查 月通报 月排名

 此处添加您的标题 Biscuit oat cake carrot cake muffin jelly 1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3 广泛借助媒体载体宣传 打造就业扶贫示范样板 开展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

 我县就业扶贫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4 24 -

 - 25 转移就业:全县农村贫困劳动力人数2927人,实现就业2531人,其中省外563人,县外省内151人,县内1817人,就业率为86.47%。落实贫困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贴656人,补贴金额300200元。

 就业扶贫专岗:共开发农村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513个,安置513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已拨付补贴513300元。

 技能培训:开设各类培训班17期,培训贫困劳动力207人。

 就业创业贷款:为2名自主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万元。

 就业扶贫基地:认定5家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36人,拨付补贴33000元。

 脱贫摘帽丌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局坚持丌懈抓好就业扶持工作,引导、帮扶、带劢有就业意愿的脱贫享受政策户以多形式、多渠道实现就业,在扶贫的路上坚决丌松劲,全力以赴劣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谢

 谢!

 

篇三:就业扶贫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扶贫要着力解决四个问题

 进入新世纪,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通过接续多轮有计划、大力度的扶贫帮困和民生建设,我市在消除贫困上取得了历史性进步:2015 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87 万元和 1.92 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收窄为 2:1,“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分别为 10.7 和 12.1,农民收入增长高于城市居民;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城乡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98%以上。这一历史性进步,标志着我市扶贫帮困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到达了新的目标起点。

 2016 年,按照中央、省精准扶贫工作统一部署和全面小康建设“一个不能少、一户不能落”的要求,我市实施了“百村万户达新标”工程(村集体年收入80 万元以上、贫困人口年收入 8000 元以上)。如何在新的目标起点上更好推进我市精准扶贫工作,近期,我室对全市城乡贫困现象和扶贫帮困工作进行了调查,通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要下功夫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一、解决部分扶贫项目效益不高、农民获得感不强的问题,努力使扶贫帮困工作更加精准有效一、解决部分扶贫项目效益不高、农民获得感不强的问题,努力使扶贫帮困工作更加精准有效

 项目化推进是保证扶贫工作落实的基本思路,十多年来,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投入建设,包括物业经济、种养殖业、农业观光体验、民宿旅游在内的一大批扶贫项目建成运营。应该肯定,一些项目的建设,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集体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部分项目效益不高、农民获得感不强的问题还明显存在。少数项目投入数十万元,而年收入区区几万元,抵不上银行利息,如果计算项目折旧,收入更是少得可怜;一些扶贫资金投在少数种养殖大户的项目上,大部分农民特别是低收入贫困户得不到项目的收益;一些项目建设确实改善了农民生产经营条件,提高了土

 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但生产的农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没有解决,甚至出现生产越多亏得越多的现象,如茅山老区的葡萄、草莓只能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沿路边叫卖,水蜜桃大量上市时,由于销路不畅,被无锡人低价收购,贴上无锡的品牌高价销往大中超市;由于近年来电商销售异军突起,很多实体店生存艰难,导致门面房出租价格下降,许多村集体物业租金收不回;一些项目不但一次性建设的投入较大,工程建成后的运营维护仍要投入,由于接续投入来源无着落,导致项目在经营前几年尚有效益,几年后则难以维持,如种植业的大棚使用三年后,必须更换塑料农膜和少数破损支架等,这些生产资料的成本农民根本承担不起。

 造成以上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症结有二:一是帮扶部门存在单纯的任务观念一是帮扶部门存在单纯的任务观念。扶贫帮困不只是一时的给钱给物,更在于为贫困人口建立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一些机关单位和部门企业认为,只要按市里文件规定的资金拨付到位,把项目建起来就算任务指标完成,至于项目能不能产生效益、大多数农民能不能得利、项目运营维持还要多少投入则是农民自己的事。二是对项目前景缺乏市场预测二是对项目前景缺乏市场预测。项目必须与市场连接,否则,势必浪费资源或“产能过剩”。短时间、大规模、急就章式的扶贫项目建设,其盲目性、风险性不言而喻。农产品销售难、物业用房租不出去就突出地反映了这个“必须”。

 解决扶贫项目建设经济效益不高和农民获得感偏低的问题,我们建议,应把握好三条原则:

 一要高度体现精准扶贫。扶贫资金不是工商资本,重在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任何扶贫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谋划建设,都要牢牢把握这个原则。检验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改善生活是基本标准。

 二要广泛联接农民利益。就是要以扶贫项目建设和经营为纽带、以带动全体农户,尤其是贫困人口收入增加为目标,通过生产合作互助,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利益联盟。伏牛山煤矿是丹徒区重点扶贫区域,他们通过政府扶贫投入引导工商资本进入,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运作,组织覆盖全体

 农户的小香猪合作养殖项目,促进了低收入农民的收入增长,是扶贫项目建设的成功范例。

 三要防止风险隐患。今后新建扶贫项目,在谋划阶段就要充分进行可行性论证,防止盲目建设和急躁冒进,避免造成资金浪费和农民财产损失。调研中,许多地方反映的农产品销售难、项目经营维护资金没着落、物业出租房收不到租金等问题,很大程度是扶贫项目建设初期就埋下的风险和隐患。

 二、解决少数基层干部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偏重的问题,努力实现扶贫帮困与扶志扶智的双效提升二、解决少数基层干部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偏重的问题,努力实现扶贫帮困与扶志扶智的双效提升

 新一轮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以精准扶贫为导向,以“百村万户达新标行动”为抓手,强化组织领导,致力补齐“短板”,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有效向深处推进。但是,调研中也发现,少数经济薄弱地区镇村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依靠自身脱贫的内动力不足,甘于落后,甚至在等待别人送小康。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少数基层干部对扶贫工作内涵缺乏准确把握。少数基层干部认为相对贫困永远有,没必要小题大做,没必要花大力气;有的认为扶贫就是政府兜底救济,简单应付一下就行;有的把工作重点放在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上,部分乡镇甚至用财政资金去消化乡镇不良资产,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二是少数基层干部对攻坚克难缺乏信心和能力。基层反映,少数特困户好逸恶劳,没有进取心,对介绍的工作挑三拣四,保安不愿做,保洁也不愿做,抱怨拿他们没办法;个别特困家庭连续几代痴呆。有的反映,由于经济下行,集体经济增收空间很小、压力很大。物业项目虽然能增加村集体收入,使村里形成一定的固定资产,但投资的额度也是相当大的,一部分村由于物业项目实际收益远低于预期,导致不能及时化解因新建物业项目而新增的债务,出现村级债务过重的问题。据反映,个别市辖区没有租出去的村属门面房达到 25%,总体效益较差。

 他们认为,对这些难啃的 “硬骨头”,基层组织拥有的资源、权力有限,难有大作为。

 三是少数基层干部对扶贫工作缺乏主体意识。调研发现,少数基层党组织比较薄弱,缺乏凝聚力战斗力,对自身的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上缺少自觉能动性。有的自认为小日子过得挺好,不觉得落后;有的需要推一推,才动一动;有的对挂钩帮扶单位嫌贫爱富,不求自我发展壮大,就指望着有关部门、单位送钱送物。

 实现脱贫致富,催生内生动力至关重要。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激励基层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加快改变面貌。

 一要形成鲜明的激励干事导向。选优配强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发展有本事的干部选进村“两委”班子。市、辖市区两级联动,不唯年龄,精准选派综合能力素质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到经济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要想办法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待遇,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焕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对激情干事的同志,对组织发动群众发展产业、兴办实事,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主心骨的同志,要及时提拔使用。

 二要形成浓厚的社会发展氛围。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积极向上的时代新风尚,铲除懒惰颓废的社会不良陋习 。加强扶贫政策宣讲,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特 别是各类扶贫项目和扶贫活动,要同群众商量着办,引导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自觉钻研知识,主动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及时总结推广扶贫开发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

 大力宣传亚夫精神,全面展示各地扶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基层干部和勤劳致富典型,启迪思路、提振信心,把社会各方面参与扶贫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三要形成链条紧扣式责任机制。既要正面激励,又要环环相扣建立责任制。虽然中央《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适用范围不包括江苏,但“关键招数”是必须借鉴的。如《办法》规定: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做到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辖市区是责任主体,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带头安排部署、带头驻点联系、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检查督办。镇村两级也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各挂钩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真正沉到基层,与驻地村加强协调与配合,相互通气、相互支持,合力攻坚,不能蜻蜓点水,不能强调帮扶对象的主体地位而把自己的责任高高挂起。

 三、解决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的问题,努力做到扶贫帮困工作的整体推进三、解决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的问题,努力做到扶贫帮困工作的整体推进

 随着调查深入,城市贫困现象越来越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一些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状况令人揪心。润州某居民小区有一户贫困家庭,全家 4 口人,中年夫妇和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妻子有慢性病,小男孩便血查不出病因,过去仅依靠丈夫在工地打零工维持生计,今年 5 月,又因丈夫工伤,彻底断了生活来源,现在生活得很是艰难。京口某小区,一幢楼中有两户家庭由于子女智障和重病导致生活贫困,尽管每月有 5000 元左右的退休金,而每月治病的自费开支就要超过这个数字,如果离开救助,日子就过不下去。调研还发现,有的城市贫困家庭,大热天、大冷天用不起空调,有的老年人买不起蔬菜,到菜场捡烂菜叶糊口。

 这些城市贫困现象,有的是早就存在的,有的则是近十多年的快速城市化留下的“后遗症”。京口象山街道某拆迁农民安置小区,被民政部门登记在册、

 需要救助的家庭比例明显高于城市的其它小区,丹阳、句容等辖市区也有类似的现象和问题。

 少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有三:

 一是生活成本上升。失地农民进城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用于维持家庭基本生活的刚性支出增加。过去,房屋前后种点蔬菜、养几只鸡鸭,生活没有大问题,而现在开门七件事,事事都要钱。有的“进城”农民每月仅靠社区申请几百元的低保收入维持生计,而我市目前市区最低生活保障金为每人每月 600多元,只能解决城市居民基本的食品需要。

 二是缺技能、就业难。贫困市民(包括失地农民)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职业技能不符合社会需要,再就业难度大,只能干一些卖体力的粗笨活,收入微薄,还经常“失业”。三是因病因残致贫现象突出三是因病因残致贫现象突出。因病因残是城市贫困人口最主要的致贫或返贫原因。这部分贫困户中有的本人丧失劳动能力,靠低保生活,有的靠年迈父母的退休金接济,有的借钱治疗造成债台高筑。时下有人说,“城市中产者到贫困户,只隔着一场病”。

 建成全面小康,“一户不能落、一个不能少”,不只是农村,更应包括城市居民。

 一要校正认识偏差。城市居民的生活好于农民,是计划经济形成的固有思维。在工作中,一提到扶贫帮困,往往会把目光投向农村、农民,而忽视了城市贫困现象。确实,城市贫困较之于农村,情形更为复杂,不象农村贫困现象识别起来那样直观。之所以识别困难,就是因为存在所谓的“夹心层”,即少数城市家庭有一定收入来源,但比低保水准稍高,不能被列入低保范围,而这些家庭又因重病、残障、“突发事件”等问题,家庭开支急剧上升,其收入远远低于开支而导致的生活贫困。调研中,各辖市区均反映,现在城市的贫困救助对象,重点

 已从过去的低保户转变为“夹心层”,且“夹心层”中农民变市民的人员比例要高于原来的城市居民。京口象山街道是拆迁农民集中安置比较多的区域,原来救助对象只有 163 户,而现在已近千户。

 二要建立属地化管理制度。城市化进程中,由于许多农民房屋拆迁后,没有再回到原来的居住区域,有的由政府异地安置,有的在异地购买了商品房。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规模不大的小区,甚至某个小区一幢楼上的几十户居民,由若干个社区管理保障的情况,这都不利于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也不利于注册登记和救济补助工作,甚至出现行政主体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为此,我们建议建立属地化管理制度,即贫困人口无论过去隶属于哪个行政主体,只要现在居住在某个行政主体区域内,就由该行政主体负责保障。

 四、解决社会力量参与意愿上升、但参与途径相对较少的问题,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扶贫的良好局面

  四、解决社会力量参与意愿上升、但参与途径相对较少的问题,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扶贫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的引领下,我市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为我市扶贫开发做出了应有贡献。从调研情况看,我市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意愿比较强烈且持续上升,但也存在着参与渠道少、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我们感到,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意义深远,潜力巨大,亟需高度重视。

 一是构建精准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当前,我市扶贫帮困呈现出体制内热、体制外冷的不均衡情况。一方面,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部门大张旗鼓进行扶贫帮困,慈善总会、老促会、志愿者协会、希望工程办公室等体制内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取得了丰硕成果,另一方面,不少社会组织如医疗、法律行业公会、商会、运动爱好者协会等都有扶贫意愿,但是因为缺少信息和渠道,许多组织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我们认为,社会生活中并不缺乏善意,而是缺乏引

 导这些善意流向弱势群体的信息和中间人(即公益慈善机构)。为此建议,各辖市区都要建立精准扶贫信息平台,让需要帮助的人和提供帮助的人能点对点进行对接,使贫困群众及时得到有效...

篇四:就业扶贫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社会科学 2020 年 4 月 04

 209 我国就业扶贫政策执行问题及对策分析 —— 以吴忠市红寺堡区为例

 郭 玲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着国计民生。就业扶贫是第一民生工程,是国家三大扶贫战略之一,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各级政府对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制定了一系列就业扶贫政策,帮助他们通过就业增加收入,然而贫困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现实因素的制约,会出现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组织程度低、贫困劳动力就业内生动力不足、劳动技能培训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通过分析吴忠市红寺堡区就业扶贫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就业扶贫政策的完善提供浅显的思路。

 关键 词:就业扶贫;贫困劳动力;政策;执行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之一。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就业扶贫不仅可以让贫困群众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也可以带动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这是解决群众生活贫困问题的“根源”。就业扶贫作为国家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不仅是就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做好就业扶贫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民生工作更上一个台阶的重要举措,是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途径,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到精准扶贫的“五个一批”,其中就提到了“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我国的就业扶贫政策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各地根据地方特色出台符合本区域发展情况的就业扶贫政策,本文是以吴忠市红寺堡区的就业扶贫政策为例,进而分析我国就业扶贫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提出解决措施对策建议。

 1 就业扶贫政策

 就业扶贫是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或自主创业,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促进贫困家庭尽快脱贫,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的一种扶贫方式。就业扶贫在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目前的就业扶贫政策规定和执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专项社会救助中的就业救助,二是人社部正式发布的文件。[]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 649 号),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办法给予就业救助。自 2016 年以来,《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 着力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的通知》、《关于深入推进扶贫劳务协作提升劳务组织化程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形成了一套专门针对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精准帮扶政策。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中共中央及人社部发布的相关就业扶贫政策文件。就业扶贫的任务目标是,“十三五”期间,通过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解决1000 万人脱贫;到 2020 年,促进 100 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带动 300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就业扶贫目的是转移就业。

 1.1 就业扶贫政策的对象

 就业扶贫政策的对象主要是 16 周岁以上并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该政策的鼓励支持对象还包括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企业等市场主体及向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

 1.2 就业扶贫政策的内容

 对企业等市场主体重点是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各类主体吸纳更多地贫困劳动力就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并开展以工代训的,给予一定期限的职业培训补贴。对当地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参照就业困难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数量多、成效好的就业扶贫基地,可通过就业补助资金等给予一次性资金奖补。

 对贫困劳动力个人重点是通过提供各项保障,鼓励贫困劳动力参与到就业创业或者培训活动中。对创业的贫困劳动力,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税费减免等;对参加职业培训的,给予生活费补贴。鼓励各地通过项目制方式,为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培训。对就读技工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按规定免除学费、发放助学金;对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并给予补贴。

 对中介服务机构,重点是通过给予补助等形式,鼓励他们优先向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针对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指导、专场招聘等就业服务活动的,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等市场主体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的,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

 2 我国就业扶 贫政策执行问题

 2.1 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组织程度低

 我国设计就业扶贫政策时没有将家庭照料负担沉重导致的就业困难考虑在内,而是将防止“福利依赖”作为政策设计的理念。[]劳务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扶贫方式,没有考虑到贫困人员往往有需要照顾家庭的需求,进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阻力。政府对于贫困人员的转移就业缺乏有效组织和组织程度低,贫困劳动力对于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低,极大地影响了就业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

 2.2 贫困劳动力就业内生动力不足

 尚未就业的贫困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弱,自身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不强。未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力结构显现出典型的“721”结构,即 70%基本属于难以实现就业的病残或智力障碍对象,20%属于等靠要、不愿主动就业、更多是将脱贫完全寄托在依靠政府帮扶和补贴的对象,10%因家庭小孩幼小、老人病人需要照护等原因难以实现转移就业。[]也有一些贫困劳动力存在依靠政府福利生活的想法,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通过就业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

 2.3 劳动力技能培训效果有待提升

 我国的劳动技能培训内容多由政府安排,政府对于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和企业用工的需求没有进行前期的调研,这就导致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的脱节。在现有的行政体制考核标准下,人社部门往往流于形式,只为完成考核目标,只重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并没有深入宣传政府补贴免费技能培训项目,导致真正有需求的人并不了解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而参与技能培训的人又缺乏积极性,导致劳动力技能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3 红寺堡区就业扶贫政策的分析

 3.1 红寺堡区就业扶贫政策梳理

 红寺堡区于 1998 年开发建设,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是全国最大的异地单体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政府结合区域实际,先后制定了《关于红寺堡区 2018 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红寺堡区 2019 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红寺堡区关于进一步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全区就业扶贫工作。

 社会研究 210

 2020 年 4 月 04 目前,红寺堡区已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正式脱贫“摘帽”。作为人民聚集的生态移民区,这里有很多搬迁而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确保搬迁贫困劳动力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红寺堡在短短 20 多年通过各项扶贫政策顺利实现脱贫,分析就业扶贫政策对于其他地区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 红寺堡区就业扶贫政策措施

 红寺堡区就业扶贫政策主要有以下 5 项内容:一是推进闽宁劳务协作转移就业。引导红寺堡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福建就业,并给予交通生活补助、稳定就业补助和跨省就业奖。二是发挥劳务中介组织的作用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根据吸纳人数、签订劳动合同时间、人均务工收入等指标给予劳务经纪人(劳务中介机构)一次性奖励和就业创业服务补贴。三是支持企业吸纳就地就近稳定就业。对区内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生产经营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补贴和一次性用工补贴。四是鼓励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对通过外出转移就业、就近就地就业等形式实现就业的生产经营企业,依据稳定创收情况给予一次性奖励。五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助推就业。开展上岗培训、转岗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对取得培训合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贫困劳动力给予培训鉴定补贴。对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且有培训意愿的学生给予培训补贴和扶贫助学补助,培训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含卧具)和实习材料全免。

 2019 年红寺堡区坚持培训与就业挂钩,组织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订单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完成精准脱贫能力培训 3720 人。坚持发展数量与提升质量同步推进,鼓励区内外企业到贫困村建设扶贫车间、产业扶贫基地等,新建扶贫车间 3 个,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0 人以上,帮助贫困群众就近就业。购买不少于 420 个扶贫公益性岗位,用于安排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特别是脱贫能力弱、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众就业,组织推荐建档立卡劳动力就业 1040 人。

 3.3 政策执行中合理的部分

 首先是充分考虑了地区特点,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红寺堡区作为“中国葡萄酒第一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葡萄种植条件,通过葡萄酒产业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建设葡萄酒产业园区,进行电商扶持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了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渠道。

 其次是广泛宣传使就业扶贫政策的覆盖面更为广泛。红寺堡区通过形式多样的平台、载体广泛宣传扶贫就业政策,利用“春风行动”、“闽宁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送政策入户等方式将就业扶贫政策送到基层,吸引有就业意愿的广大贫困劳动力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或就地就近等方式实现就业脱贫。

 最后是明确责任主体和扶贫资金安排。通过政策文件明确了就业扶贫责任主体,完善了就业扶贫资金的安排,对扶贫车间、产业扶贫基地、闽宁劳务协作和就业创业等资金来源做了明确规定,有效防止滥用就业扶贫资金的现象,确保了就业扶贫的质量和有效性,提高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业脱贫的热情。

 3.4 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贫困人员就业服务不够精细。在制定政策时要做好前期调查,了解贫困群众的就业意愿、需求和就业偏好。红寺堡区聚集着来自各个地方的移民,主要以汉族和回族为主,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也会对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选择产生影响。在就业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结合移民地区特色,因地制宜开发工作岗位。在采取公益性招聘和下乡入村发布需求信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贫困人口的本身文化水平、认知能力和民族风俗习惯。

 其次是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导向性不强。职业技能培训没有与与市场相结合、与群众的需求相结合,短期培训结束后贫困群众往往难以找到与培训内容相结合的工作,导致职业技能培训脱离产业链,就业导向性不强。通过转变培训思路,将政企联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以致用的培训运作模式落实起来,实现培训“市场化”运行,破解好培训市场化运行难的难题。

 最后是就业扶贫配套服务不完善。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是知识水平较低,对相关政策了解较少,从劳动力市场获取收入也非常有限的群体。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由于人力资本匮乏和家庭照料负担较重的影响,他们主要从事于非正规部门或是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非正规部门存在着严重的工资歧视问题。[]此外,就业扶贫政策帮助他们通过就业逐渐摆脱贫困,但是对于他们后续发展和防止返贫方面缺乏跟踪反馈,对于他们就业权益的保障考虑的不够全面。

 4 完善我国就业扶贫政策的对策

 4.1 完善制度机制,精准识别贫困服务对象

 结合我国各地实际情况,建立全国贫困劳动力信息管理平台,动态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摸清每个贫困劳动力的个人情况以及就业创业意愿,逐渐完善动态化分段帮扶机制。并定期更新贫困劳动力就业状态信息和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全面落实帮扶政策,精准识别贫困服务对象,对于二次失业的贫困劳动力采取引导本地企业吸纳的方式。

 4.2 发展区域经济,扩宽就地就近就业空间

 针对贫困劳动力集中的片区,了解贫困人群外出就业困难的原因,积极与用工企业对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建立扶贫车间、扶贫产业基地等产业扶持项目,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也要考虑各地区的承受能力,统筹开发公益性岗位,严格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按需设岗,吸纳贫困劳动力有序进入劳动力市场。

 4.3 加大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员就业能力

 实施贫困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按照市场需求和贫困劳动力意愿,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培训模式和机制,打造广大农村贫困劳动力喜闻乐见的职业技能培训品牌,不断提高技能培训的精准度,引导贫困劳动力形成正确的求职观、就业观,激发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

 4.4 加强分类帮扶,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

 针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年龄特点和就业培训意愿,主动上门为农村贫困劳动力提供岗位信息、开展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鼓励贫困地区开展创业孵化园区(基地)建设,通过资金奖补进一步提升创业孵化功能。加大农村电商培训力度,支持建档立卡贫困大中专毕业生开展网络创业;加大对建档立卡户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降低贷款门槛。

 5 结束语

 2020 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目前我国已经脱贫的 9300 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将近 200 万人存在着返贫风险,还有 300 万边缘人群存在着致贫风险。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赢脱贫攻坚战,就业扶贫成为有效防止返贫风险的有力措施。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了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而扶贫工作就是减少地域差异,实现平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先前“以送代帮”的扶贫方式已经无法真正满足贫困群众的需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业扶贫政策的出台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技能、知识、工作,可以帮助他们在劳动中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

 参考文献

 [1]李鹏.精准扶贫视阈下就业扶贫_政策分析、问题诠释与治理路径[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7,30(6):5-12. [2]张丽宾.我国就业扶贫政策及实施情况[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9(10):14. [3]元林君.我国就业扶贫的实践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8(05):109-111. [4]张丽宾.完善就业扶贫政策思路[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9(02):34-36.

推荐访问:就业扶贫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扶贫 就业 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