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六大育人途径4篇

时间:2022-09-12 16:45:05 来源:网友投稿

简述六大育人途径4篇简述六大育人途径 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简述六大育人途径4篇,供大家参考。

简述六大育人途径4篇

篇一:简述六大育人途径

17年8月17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提供了基本遵循。《指南》在六大实施途径之一的“协同育人”中指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以重庆市2017至2018学年度校历为例,中学生在校时间193天,占53%,校外时间172天,占47%。学生每周周末回家后,从教育效果来看,有的学生呈现出5+2<7的效果,有的学生呈现出5+2=0的效果。因此,家、校、社会协同育人,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氛围,显得尤为重要。一、观念认同,重教支教有氛围教育的基础和优先地位在国家层面非常受重视,但在基层,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学校、教师、家长、社会,要充分认识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展示、媒体宣传等方式,引导大家引起重视,形成共识。可以借鉴重庆人民学习和牢记“两点”“两地两高”“四个扎实”的先进经验,借鉴法律知识考试的先进经验,把教育方针,十九大关于教育的论述,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纳入全员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公需科目考试,纳入领导干部理论知识考试,把协同育人纳入干部述职内容,必定会促进大家对教育的认知,必定会对落实教育基础、优先地位产生积极推动。万州区基础教育在重庆一直位居前茅,就是因为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教委的科学指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学校的良性竞争,形成了鲜明的重教氛围。万州区“十三五”规划对建设科教文卫高地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二、明晰责任,“无限责任”应松绑在处理学校与家长、学生矛盾纠纷的诸多案例中,存在着学校责任扩大化的倾向。甚至不少人认为,学校应承担“无限责任”。以学生活动为例,目前,各学校涉及学生较大规模的活动,特别是校外活动,已经很少见了,原因就在于安全责任风险太大,从教委、学校和教师层面,均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从而束缚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因此,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应进一步划清责任边界,让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家庭、社会相关责任主体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既激发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又保障协同育人的规范性。要加强执法的严密和科学,要加强对社会的宣传,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培训,让每一个责任主体都自觉遵循法律法规规关于协同育人的几点思考向

 东(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

 定的责任和义务,既充分又理性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三、学校主导,家教水平有提高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地区、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家庭教育环境和水平差异很大。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在教育内容、方法、师资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引领、帮助、督促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家校互动机制。我校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举办家长学校,邀请全国、全市、全区以及本校的教育专家、心理专家、优秀班主任,以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形式,对初一新生家长进行为期1个月的培训,至今已举办了29届。我校被评为全国“家长学校示范校”。学校每年印发《家校公约》,定期通过校园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短信向全体家长推送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内容,有效拓宽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渠道。四、家长配合,家校教育显合力协同育人,就是必须最大限度发挥家长在家校共育中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我校建立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设立了家长接待日,每年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每年开展家长评教、家长评师活动,充分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我们也利用这些平台,对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具体的指导意见。为了加强家校协同,提高家校合力,我校建立了评价表彰机制,宣传推广家庭教育先进典型。在“感动校园十大人物”年度评选中,学生家长也作为其中一个评选项目参加评选。五、社会支持,全员育人树风尚学校是小社会,社会是大学校。在教育工作中,学校和社会是不能分割的。就像开放学校体育场地一样,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积极发挥作用,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榜样的力量是无形的,是巨大的。对于未成年学生而言,老师、家长,任何一名社会公民,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应建立和完善公民诚信认证体系、文明认证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诚信、文明程度等指标纳入认证体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同时,应大力加强先进典型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一是每年开展“四走进”(走进乡村牵手留守儿童,走进社区感受民生百态,走进高校接受文化熏陶,走进综合基地体验生命精彩)。二是学校与中级人民法院等友好单位联合成立了“十大社会实践基地”,每年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庭审,参观法治文化,参观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等。万方数据

篇二:简述六大育人途径

39 卷第 6 期2020 年 6 月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anyang

 Teachers"

 CollegeVol.39

 No.6Jun.

 2020D01 :

 10.16276/j.cnki.cn51-1670/g.2020.06.00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六大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 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王海滨(绵阳师范学院 , 四川绵阳 621000)摘要 :

 激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动力 , 需要构建系统化的长效育人机制 , 形成全员 、 全过程 、 全方位育

 人格局 。

 为此 , 绵阳师范学院通过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党建引领 , 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课程创新 , 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平

 台建设 , 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宣讲模式 , 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改革,务实推进课程思政关爱工程 , 充分发挥党建育

 人功能 、 课程育人功能 、 科研育人功能 、 文化育人功能 、 实践育人功能和心理育人功能 , 深入挖掘 “ 思政育人 ” 要素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关键词 :

 高校 ; 思想政治工作 ; 六大育人体系 ; 育人功能中图分类号 :

 G64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612X(2020)06-0006-05“ 育人之本 , 在于立德铸魂 。

 ” 习近平同志在

 2016 年 12 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

 明确提出 ,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

 样的人 、 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

 题 ” ⑷ 。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高屋建领 、 蕴意深刻 , 科

 学回答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 具

 有很强的政治性 、 思想性 , 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

 治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思想 。

 中共中央 、 国务院于

 2017 年 2 月颁布了 《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 , 特别强调 , 要加强和改进思

 想政治工作 ,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

 可靠接班人⑵ 。

 如何才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的实效性呢 ? 毋庸置疑 , 需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

 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 形成全员 、 全过程 、 全方

 位育人格局 。

 为此 , 绵阳师范学院通过构建思想政

 治工作六大育人体系;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党建引领,

 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课程创新 , 统筹推进 “ 课程思政 ”

 平台建设 , 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宣讲模式 , 扎实推进课

 程思政实践改革 , 务实推进课程思政关爱工程 , 不断

 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 、 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党建引领 , 充分发挥党建育人功能近年来 , 学校坚持 “ 抓好党建促发展 ” 工作思

 路,借力 “ 双带头人 ” 培育工程 , 深化 “ 党建 + 课程思

 政 ” 模式 , 课程思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

 学校党委

 高度重视,将 “ 课程思政 ” 建设确立为 “ 书记工程 ” , 建

 立定期分析研判 、 协调推进制度 。

 党支部培本固基,

 积极实施 “ 双带头人 ” 培育工程 , 推行 “ 党建 + 课程思

 政 ” “ 党建 + 师德建设 ” 等 “ 党建 + ” 模式,助力 “ 课程思

 政 ” 建设 。

 健全 、 完善各项制度,在教师职务晋升和职

 称评审中充分考虑 “ 课程思政 ” 全方位育人落实情

 况 , 纳入听课环节 , 构建测评机制 , 在精品课程 、 重点

 课程的遴选立项等过程中融入 “ 育德功能 ” 指标 , 在

 学生评教 、 督导评课 、 同行听课等评价标准中融入

 “ 育德效果 ” 观测点 。积极探索实践 “ 专业思政 ” 建设 , 发挥教师党支

 部在 “ 专业思政 ” 建设中的引领 、 推动和保障作用 。

 “ 双带头人 ” 培育工程推进及时 ,2018 年底前 “ 双带

 头人 ” 支部书记选拔方式和岗位实现全覆盖 。

 “ 双

 带头人 ” 工作室建设扎实有效 , 音乐与表演艺术学

 院教工一支部被确定为全国党建工作 “ 样板支部 ”

 培育创建单位 , 成功入围 “ 首届新时代四川高校十收稿日期 :

 :

 2020-04-28作者简介:王海滨 (1962- ), 男 , 山东诸城人 , 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 •

  6 6

  •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大基层党组织 ” 和绵阳市基层党建 “ 3+2 ” 书记项目

 AA 级示范党组织 。

 目前 , “ 双带头人 ” 带领教职工

 充分融入 “ 课程思政 ” 建设 , 支部在政治引领方面的

 主体作用进一步彰显 。

 学校逐渐涌现出一批品牌课

 程和特色学院 , 实现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师 “ 双

 提高 ” 。

 同时,课程思政也在催生一支政治素质过

 硬 、 业务能力精湛 、 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

 伍 , 确保学校把党的建设贯穿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

 全过程 。二 、 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课程创新,充分发

 挥课程育人功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绵阳师范学院紧紧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思政课程主渠道 , 全力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三进 ”

 工作 , 大力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 , 实现专业课程与

 思政元素有机融合 , 多措并举培育课程思政,推动思

 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 不断探索既符合新时

 代国家对思政课程和思政课程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

 新使命 、 新标准 , 又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的思政

 育人新路径 , 形成以 “ 载体丰富 、 圈层育人 ” 为特色

 的思政课程 、 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 推动 “ 三全育人 ”

 落地落实 , 使思政课程真正 “ 活 ” 起来 、 “ 动 ” 起来 、

 “ 鲜 ” 起来 、 “ 红 ” 起来 、 “ 实 ” 起来 。

 二级学院开展课

 程思政教学改革活动 ,108 门专业课程被纳入 “ 课程

 思政改革示范课程 ” ; 组建由 “ 双带头人 ” 重点参与

 的 “ 课程思政 ” 宣讲团 , 遴选 30 名思政课程教师与

 16 个学院 108 名专业课程教师 “ 结对子 ” , 开展 “ 课

 程共建 + 任务共谋 + 难题共解 + 成果共育 ” 的协同活

 动 , 共同研讨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 。从 “ 专业课教师只教好专业 , 育人是思政课教

 师的事 ” 到充分认识既要 “ 教书 ” 又要 “ 育人 ” 这一核

 心理念 , 正是得益于以名师专家团队为引领,大力推

 进课程思政建设 。

 校级 “ 教学名师 ” 孙玉希教授领

 衔的 “ 物理化学 ” 将 “ 格物 、 致知 、 明德 ” 作为教学理

 念 , 经过两年的不断充实完善 ,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 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等诸多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

 贴切地结合在一起 , 引导大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德行 ,

 将德行转化为信仰 , 深受学生喜爱 。

 四川省学术和

 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 绵州育才计划专家王正惠教

 授领衔的 “ 教育心理学 ” 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 “ 四有

 好老师 ” “ 四个引路人 ” 和 “ 四个相统一 ” 为指导思

 想 , 融合 “ 课程思政 ” 基本理念 , 促进教师教育专业

 学生未来成为具有 “ 品格 、 品行 、 品味 ” 的 “ 大先生 ”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 、 校级 “ 教学名

 师 ” 韩晓娟老师领衔的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课程从

 教学内容 、 教学形式到教学方法上逐步建立起由

 “ 三典融入 ”

 “ 三段渐进 ”

 “ 三法强化 ” 三种教学模式

 构成的新式教学体系 , 即 “ 三三三式 ” 教学体系 , 在

 全校树立了思政课程建设标杆⑷ O三 、 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平台建设 , 充分发

 挥科研育人功能学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工程 , 在构建全员 、

 全过程 、 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过程中 , 统筹推进各二级

 学院 、 相关职能部门作好整体设计 , 根据不同专业人

 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依托 “ 一学院 、 三

 中心 、 一基地 ” 平台 ( 简称 “ 131 ” 平台 。

 一学院指马

 克思主义学院 , 三中心指四川新时代党建创新研究

 中心和纪念场馆教育 、 抗震救灾文化研究中心以及

 课程思政研究中心 , 一基地指绵阳市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 )

 , 发挥科研育人功能 , 优化科

 研环节和程序 , 完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 , 改进学术成

 果评价标准 ,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应

 用 , 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 价值取向 、 学术

 导向 , 培养全校师生 “ 至诚报国 ” 的理想追求 、 “ 敢为

 人先 ” 的科学精神 、 “ 开拓创新 ” 的进取意识和 “ 严谨

 求实 ” 的科研作风 。学校加强课程思政课程群建设 , 积极培育 “ 双

 带头人 ” 为团队带头人 , 撰写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40

 余篇 。

 吸纳思政课程建设新元素 , 及时把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有机融入课程教

 学 , 结合绵阳地域特点 , 开设抗震救灾精神 、 “ 两弹

 一星 ” 精神等专题讲座,开发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等系列校本课程 , 有计划地编印一批有绵阳师范学

 院特色的校本教材 。

 立足区域 , 打造以地震纪念馆

 为主体的 “ 红色文化 、 传统文化 ” 两类场馆教育实践

 体系 ; 以 “ 四个一 ” 为总体要求 , 全面落实思想政治

 课教师全员社会实践制度 , 即专任教师每年必须参

 加为期不少于 1 周的集中社会实践 , 提交 1 篇调研

 报告,编制 ] 个教学案例 , 每年举办 ] 次展览评比表

 彰活动 。

 通过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和课程思政研究中

 心示范课展示 、 学术沙龙等方式 , 搭建多学科背景相

 • •

  7 7

  • •

 王海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六大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探索互支撑 、 良性互动的课程研讨和培训平台 。

 由 “ 双

 带头人 ” 、 教研室主任和教育教学管理系列教师组

 成科研团队,提炼工作经验 , 形成系列研究成果 , 达

 到研教互哺的效果 。目前,全校共撰写调研报告 400 多篇 , 形成案例

 400 多个 , 汇编文集 7 本 , 编有 《 用红色精神引领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 抗震救灾精神理论与实践研

 究 》 等系列著作 。

 其中 , 纪念场馆教育与抗震救灾

 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 关于加强抗震救灾先进典

 型宣传的建议 — — 以四川省长宁县抗震救灾为例 》

 受到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领导批示 。

 批示中 , 省委

 宣传部领导对调研报告给予了高度认可 , 对建议中

 加强先进典型宣传等诸条建议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 、 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宣讲模式 , 充分发

 挥文化育人功能学校积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浓厚氛围,形成了

 党委统筹 , 上下联动 , 全校协同 , 全体参与的工作机

 制 , 统筹抓好课程 、 课堂 、 教材和课程思政工作 , 营造

 “ 课程有示范 、 教师有榜样 、 成果有固化 ” 的浓烈课

 程思政氛围 , 发挥 “ 春风化雨 、 润物无声 ” 的环境和

 全员育人作用 , 注重队伍建设,打造 “ 教学共同体 ” ,

 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

 一是加强团队建设 , 形

 成了课程思政管理 、 教学 、 科研三大团队 , 搭建多学

 科背景平台 , 聘请优秀专家学者 、 地方党政领导 、 时

 代楷模和代表人物担任特聘教师 , 定期开展课程思

 政报告会 , 打造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讲座品牌 “ 右

 木讲坛 ” 和文化传承弘扬平台 “ 国学讲堂 ” 。

 二是开

 展思想政治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 “ 结对子 ” 活动 , 一

 方面 , 使思想政治课教师深入了解专业课程,促进思

 想政治课具有思想性 、 理论性的同时 , 更具亲和力 、

 针对性;另一方面 , 使专业课教师从 “ 不想讲 、 不敢

 讲 ” 到 “ 主动讲 、 放开讲 ” , 努力形成 “ 课程门门有思

 政 , 教师人人讲育人 ” 的思想政治教学新风尚 。

 三

 是强化示范引领 , 通过评选表彰师德标兵 、 教学名

 师 、 教学良师 、 教学新秀等先进个人,选树课程思政

 优秀示范课堂和优秀教师,举办师德建设座谈会 、 课

 堂教学集中展示 、 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 , 开辟优秀教

 师 “ 两周一星 ” 专栏等方式 , 形成示范效应,大力宣

 传敬业奉献的新时代优秀教师形象 。课程思政的深入改革 , 让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

 们热情高涨 , 忙碌而又充实 。

 他们励志讲好中国故

 事 , 发出时代强音,将思想政治课堂搬到了校外 , 自

 觉接受社会民众的检验 。

 学校借助学科优势 , 打造

 特色品牌,组建教师专业宣讲团 , 教师政策宣讲团 、

 结合每年的时政热点 , 在校外掀起一轮轮宣讲热潮 ,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 弘扬正能量 , 凝聚师生人

 心 。

 积极探索 “ 宣讲 + ” 模式推动宣讲入脑人 L 、 , 提

 升宣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在宣讲中穿插知识

 竞赛 、 有奖问答 、 微视频展示 、 微党课等 , 吸引大学生

 和基层群众自觉参与 ,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 引导

 大学生和群众感恩党的关怀 、 凝聚团结力量 。

 选派

 课程建设负责人和 “ 双带头人 ” 赴上海 、 广州等地培

 训调研 , 学习先进经验,回校采用专题汇报方式进行

 宣讲 。

 近年来 , 学校共组织开展各类宣讲 400 场

 ( 次 )

 、 受教育人数达 2 万人 ( 次 )

 o五 、 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改革 , 充分发

 挥实践育人功能学校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改革 , 从学校顶层

 设计到二级学院 、 职能部门协同 , 再到教师层面分类

 制定实施方案 , 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 路径

 与方法 、 手段等研究工作 ,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 , 以人

 才培养为契机 , 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 , 不断探索课

 程思政融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 , 坚持理论教

 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 , 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一方面 , 秉持 “ 立足绵阳 、 面向四川 、 辐射西部,

 服务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 理念整合实践

 资源 , 拓展师生实践平台 , 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

 践 、 创业实习基地 , 为课...

篇三:简述六大育人途径

15.01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以来,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

 课程育人,活动育人。

 为了实现课程育人,我们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为了实现活动育人,我们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德育课、实践活动课等课程形式—— — 我们试图通过课程、 通过活动完成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 — 这些理念成为近年来新乡市第一中学的办学思想。一、课程育人思想的重要意义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与此相应,学校的育人职能,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任何时候,都无法在脱离课程教学的状态下获得完美实现。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汲取现代教育史上的智慧资源,立足新的实践,对课程和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间的关系做出了系统性的阐述和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二、课程育人功能发挥的相关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自觉强化课程教学的教育意识,切实加强课程教学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教书育人,授业传道,积极探索各学科实现育人功能的途径和艺术,把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牢牢建立在校长、教师对各学段育人目标了解尤其是自己所处学段育人目标的深度理解之上, 牢牢建立在教师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课程各自特点的深刻把握之上,牢牢建立在学科间配合以及一线教师对课程育人专题的研究之上,要积极借助于德育课、活动实践课等课程形式,并及时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课程的教师都认真践行育人职责的制度和机制。1 、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应该牢牢建立在校长、教师对各学段育人目标了解尤其是自己所处学段育人目标的深度理解之上课程功能的发挥,需要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开展校长专项培训与研修,提高校长统筹学校各项育人活动的能力。

 学校和教师应该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要避免有的学科客观存在的一些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的现象,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2 、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应该牢牢建立在教师对专业知识和学科各自特点的深刻把握之上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 是在以真理的力量征服人的过程中、基础上对人的价值引导,离开真理的力量,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就失去了可依托的载体, 这是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特点所在。

 在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方面,不存在统一的模式和方法,要因课程而异,结合各学科自身的特点予以精心设计。

 我们应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

 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3 、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应牢牢的加强各学科间的配合学科交叉处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也最容易产生创新型人才。交叉学科又是综合性、跨学科的产物,因而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问题。

 我们应该认真处理各学科交汇知识,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其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不竭动力。4 、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应牢牢加强一线教师对课程育人课题的研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就学习内容遴选、学习程度要求等问题开展基础研究; 就推进学科课程实施及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开展应用研究;跟踪国外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就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中外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方式方法、有效途径、实施成效等,开展专题研究;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课程育人:

 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 吕庆生 许豪杰研究前沿8

 2015.015 、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更要及时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课程的教师都认真践行育人职责的制度和机制各级教师培训与研修要在以本学科为主的基础上, 应该注重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制度和机制。此外, 还应注重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教师践履育人职责的考评制度,将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形式多样的思想熏陶、言行一致的教态教风、切实可感的教学效果等作为教材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教师评价的重要方面,融入教育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全过程,从而将教书育人确立在科学、可靠的制度安排之上。三、课程育人思想在我校的实践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了基础教育的最真实现状。

 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很难通过传统的课程结构、教学过程和评价体系来实现。1 、课堂改革,课程育人的突破方式如果不改变课堂的课程改革,恐怕只能是镜花水月,教育的问题集中暴露在课堂上,基于“教中心”、“师中心”的课堂根本不可能实现新课改理念。

 教育首先发生在课堂上,没有课堂的革命就不可能有教育的革命。

 在很多人看来,当下教育诸多的问题都是源于课堂,唯有坚决摒弃“教中心”、“师中心”,转而在新课改框架下建构“学中心”、“生中心”的课堂,才能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

 因而,当下传统教育从根源性上看,患的是“课堂并发症”。唯有找到课堂这个“支点”,才能撬动全局。解决了课堂问题,其他问题自会迎刃而解。自 2011 年 11 月份以来,新乡市一中初中部(南区)借鉴山东省昌乐二中“ 271 高效课堂”模式开始了课堂改革试验,通过临模、入模,最终出模,进而形成特色鲜明的适合新乡市一中情况的的高效课堂模式—— — 两年来 , 我们所得出的最大经验就是“参与”理论—— — “参与”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参与”也是“正确使用滤镜来寻找真理”的哲学中心;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也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理念的贯彻需要学生的参与,课堂模式的采用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好的教学评价体系无疑能使师生乐于参与—— — 这也是 “参与” 理论的的核心理念—— — 也是我校“ I ’ min ( 参与 ) ”课堂模式的基本理论支撑。“ I ’ m in ( 参与 ) ”课堂模式有 3 个抓手:组织抓手是小组、流程抓手是模式、教学目标抓手是导学案。

 高效课堂的小组有别于传统的小组,高效课堂的小组理念是“同质结对、异质同组、组内分对”,小组是作为“独立学习组织”而存在,我们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小班化”。

 高效课堂的模式基于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广泛意义上也就是“ ① 预习自学,完成学案;② 分组讨论,展示点评; ③ 总结升华,当堂达标; ④ 训练应用,拓展提升”,这套模式较之于一般的“教学模式”不同,它不是从学科教学的知识规律本身出来的,而是基于学习者对学习、生活的认识和成长规律总结出来的, 因而适用于所有学科和所有学段。

 高效课堂的导学案不同于教案、“讲学稿”,它是“引导学习的设计”,是学生自学的“路线图”,是课堂教学的“施工图”。我们以“全面铺开,突出重点”为原则,将模式采用、小组建设、导学案编审、班级文化建设和快乐阅读按前后顺序列为各个学期的重点,始终抓住模式采用、导学案编审、小组建设不放手,事实证明我们的设想是在正确的。2 、活动育人,课程育人的有效形式,课堂育人的有效补充教育部规定: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开设情况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确保实践活动占有一定课时或学分;学校应最大程度的在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方式运用和教学评价实施等方面的行使自主权。

 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基于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以及自己的实践, 以 “和而不同”为道,新乡一中初中部(南区)构建课程特色课程,树立文化育人思想,实施 " 四类一体 " 课程体系—— — ① 基础学科类(国家课程)必修课程上足呈优,打实学生发展基石; ② 活动技能类选修课程,异彩纷呈,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 ③ 人文修养类必修课程,初一年级进行“道德、礼仪、规范、习惯”教育,重在养成;初二年级进行“学习方式教育”、“励志教育”,意在砥砺品质、锻炼能力;初三年级进行“目标激励,放松心情”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养德促智,成人成事; ④ 社会实践类必训课程, 拓展教育空间, 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研究前沿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

 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9

篇四:简述六大育人途径

高 教理 论 与实践1 9 9 7年 第3期教 书 育 人 工 作 的 途 径 和 措 施武 汉 工业 大 学余 风 满 赵 路 程 新 治摘要本 文 结 合 高 等 学 校 教 书 育人 的 现状,讨论 了 教 书 育人 工 作 的 一 个 中 心、三 个 途 径、五 项 措 施,旨在提 高 教 书 育人 的 质 量.高等 学校培 养 出 来 的 学 生,不 仅 要 适 应 社 会 主 义方式也有 所 不 同。但是,有一 个 基 本 的 共 同 点,就是 教事 业发 展 所 需 要 的 数 量,而 且 要 有 较 高 的 全 面素 质。师 在授 课 过 程 中,向 学 生 进 行 热 爱专 业的 思想 教育 和一 个 学校办得 好 不 好,关 键看 它 培养的学 生全面 素质 掌 握 专业知 识 为 社 会 经 济建 设 服 务的 目 的 是共 同的。如 何。如 何 培 养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的 合 格人才,笔 者 认 为 同 时,要 注 意 针 对 性 和 渗透性,要根据 不 同 层 次,不 同应 着重抓好 以 下 几方 面 工作:年 级,不 同时期学 生 中的实 际问 题,有 的 放 矢 地 进 行一、围 绕 一个 中 心 教育。为 此,教师要致 力于 提 高 教 书育 人 的 质量。一 方围绕 一 个 中 心 就 是 围绕 党 的 基 本路 线提 出 的 以 面 要 不断 提 高 自身 的学 术 水 平,大 力 进行 教学 研 究,经 济 建 设为 中 心 来 开展教书 育 人工作。教书 育 人工 作 追 求 最 佳教 学效果; 另一方 面要不断 提 高自 身 的 思 想应 服 从 于、服务 于 这个 中 心,把 它 作 为教 书 育人 工作 政 治 素质,严 于 律 己,树立教师 形象,增 强教师 的 责任的 出 发 点 和归 宿。邓 小平 同 志指出: “科 学技 术 是 第 一 感,视 培 养社会 主 义 建设 的 合格人 才 为 己 任,这是做生 产 力”。从根 本 上说,科 技 的 发 展,经 济 的振 兴,乃 至好 教 书 育人 的 基 本 条件,也是 做好 学 生思 想 政 治 工 作整 个 社 会 的 进 步,都 取 决 于 劳 动者 素质 的提 高,而 劳 的 基 础。只 有 这 样,才 能 做好课 堂 教 书 育 人 工作。动 者 素质的提高离 不开 教育。可 见,教 书 育 人工 作在2.课 外 指 导 是 教 书 育人 的 重 要 途 径。教 书 既 包 括整 个 社 会 进 步中 占 有 极 其 重要 的地 位,广 大教 育 工 作教师 的全 部教 学 活 动 和 教 学过 程。因而,教师 教 书 育者应从 这 个 高度来 认识 问 题。人,不 仅 要 在 第 一 课 堂,通 过 系 统 知 识 传 授 进行 教书二、教 书 育 人 的 途径 育人,而且应 通 过 第 二 课 堂,采 取 各 种 形式,进行 育人1.课 堂 教学 是 教书育人 的 主要 途 径。课 堂 教学 是活 动。在 这 方 面,由 于教 师 的年 龄、特 长不 同,课 外指最 基本的教学形式,也是教书 育 人 的重 要 阵 地。因 此,导 的形式亦应 有所 不 同。因此,课 外指 导 应采取多种作 为一名 教 师,要在 课 堂 中处 理 好教 书 和 育人 的 关 形式,大 力组 织 工作 经验 丰富、责 任 心强 的 教师 轮 流系,也就是要 处理好传授 科 学知 识与 向学 生进行 思 想 担 任班 主 任工 作,同时 要 充分发 挥 党 支部 联系学 生 班政 治 教 育 的 关 系,做 到 业务 知 识 与 思 想 政 治的 统 一。级 的 作 用,让 更 多 的 教师 去 关 心 学 生 成 长,让学 生 有应当 看 到, “教 好 书”是 育 人 的 前 提,是育人的 基础。只更 多 的机 会从课 外教学 活 动 中 受 到 健 康 向上精 神 陶有 上 好 课,提高 课 堂 教学 质 量,用 科 学 知 识 武 装 学 生 冶 和 学 习 科 技 文化知 识。有的教师 可 以 通过指 导 科研的 头 脑,教师在 学 生 中才有 威 信,才 能 受 到 学 生 的 尊 小 组、教学质量分析 小组、外语 沙龙、法律 知 识 学 习 小重 和 欢 迎,才 能取 得 育 人 的 资 格。同 时也 要 看 到,我们组、时 事小 组、党 章学 习 小 组、文 艺小 组进 行 育 人 活教 好 书 的 目 的,不 是 为 教书 而 教 书,而 是 为 培 养人 才 动;有 的 教师 可 以 通 过指 导 学 生 开 展 社 会调 查、科 研而 教 书。因 此,要 坚 持 正确 的 政 治方 向,把德育教育 寓实 习、科 研 实 验等形 式, 对学 生 进 行 教 育; 还 可 请 一些于 智育 之 中,潜 移默化 地 通过课 堂 教学 对 学 生 进行 思 学 术 造诣 深在 国 内外 有 学 术 影 响 的知 名专家、教 授定想 政 治 教育。在 这_方 面,由 于 各 门 课 程 的 性质 不 同,内期 向学 生 作 学 术 报 告,使 学 生 知 道 科 学 技 术 发 展 动容 不 同,通 过 传 授、渗 透 思 想 政 治教育 的具 体 内 容 和态,以 此 来鼓 励学 生发 愤 学 习,使 学 生早 日 成 为 四 化5 1

 建设 的 有 用 人才。应 当 指 出,教师指 导学 生 课外 活 动的形式 很 多,只 要 有 利 于学 生 成 才 的 活 动,教师 应尽最 大努 力 去 组 织 和 指导,这 是 人 民 教师 的神圣职 责,也是 时 代对 教 师的 要 求。3.教师 的 表率作 用 是 教 书 育人 的必要 途径。教 书育人,除 了 第 一 课 堂 的 授课,第 二 课 堂的 指 导,还有 一个途 径,那 就 是教师 所 特 有的 表率 作 用。事实 证 明, 学生 求教 于 教师,不 仅听其言,而 且观其行。作为 一 名教师,只 有 把 言教 与 身教统 一 起 来,做 到 言 行 一 致,才 能起 到 良 好 的 教 书 育人 效 果。教育 者 应先受教育,教师严 于 律 己,言 传 身 教,为 人师 表,以 自 身 的 楷 模 行 为,为学 生 树 立榜 样,这是 教 师 必 须 具备 的 素 质,人 们 尊重地 把 教师 比 作“人 类灵魂 的工 程 师”,其 意义 就 在 这里。三、教书育 人 的 措施1.定期 研 究 教书育 人工作,是 深 化 教 书育人工作的有 效措 施。随 着 社 会 的 发 展,教 书 育人 工 作 要 转变观 念,拓宽 思 路,形成 特 色。因 此,对教 书育 人的 研 究要 经 常化、制度化、规 范 化。高 校 已 有 不 少教 书 育人研究 协 会,这 是 一 件新 生事物,对 高 校 教 书 育 人工作 起了一 定的推动 作 用,但力 度 还 不 够。我 们认 为各 高 校应 成立 相 应 的 教 书育人 研 究 室,做 到 有 组 织、有 目 的,定 期 研 究 教 书育人工 作 中 出 现 的 新 问 题,使 教 书 育 人工 作 规 范化地深 入 发 展。当 前,要进 一 步 认 识邓小平同志关 于“科学 技 术 是 第 一 生 产 力”的重要 意义,使 经济 建 设 转 移 到 依靠 科 技进步 和 提高 劳动 者 素 质 上 来,大 力推 进教 书 育 人 的 研 究 工作。2.加 强组 织 领 导,是 落 实 教 书育 人工 作 的 保 证 措施。当 前,教 书育人 工作 还 存 在 一 手 软,一手硬 的现象,只 注 重 教 书、不 注 重 育 人 的 问 题 仍 然 存 在,因 此,要 大 力 加 强组 织领 导 措施,采 取 一 手 抓教 书,一 手抓育人,利用 两 手 的 合 力 来 完成 好教书 育 人工作。教书育 人工 作 是学校 的 根 本 任务,各部 门都 要 围 绕这项根本 任务开 展 工 作。因 此,要采 取 全 校 上 下 齐 抓 共 管 的办 法,并 结合 各 职 能部 门 进行 任务分 解,做 到层 层 落实,事事督 办,使教 书育 人工 作落 到 实处,体 现在成才的 综 合 质量 上。3.制 订 《 教 书 育 人 条例 》, 是完善考 核 制度 的 具体措施。为 了 正 确 衡 量教 书 育 人 的 质量,必 须制 订 《 教书育人 条 例 》,建立 考 核 准 则,以 此 来 规范教 书 育 人工 作者 的 行 为。定 期 考核 《 条例 》 执行情 况,并 把 教 书育 人的考核成 绩与 教 学、科 研 成 绩 同 等 看 待,记 入 档案,当作奖惩,聘 任、晋升职 称、晋级 的依据.促进 教 书育 人管 理工作制 度 化、规 范 化。4.建 立表 彰 制度一,是促 进 教 书 育人 工作深 入 开展的 必要 措 施。交 流 经 验,表 彰 先 进 是教书育人 的 激 励机 制。为 了 做好这方 面的 工 作,一 方 面 各 单位 每 年 在考 核 《 条例 》 执行 情 况 的基 础 上,评 选 出 教书育 人先进工作 者 和 先 进单 位,并推 荐 到学校 评审。学校每 年 教师节 召 开教 书 育 人经 验交 流 大 会,表 彰先进;另一 方面 应 建 立 教书育人 奖励基金,对在教书 育 人工 作中做出 突 出贡 献 的教师 予 以 重奖,以 此 来 推 动教书 育 人 工作的发 展。5.青年 教师 岗 前 培训,是做 好 教 书 育人工作 的基本措施。青年教师从 学 生 走 向 讲 台,是 人 生 进 入社 会的 第 一步,也是 最艰 难 的一 步。也就是 说,作 一 名合 格教 师 必须 具 备 较全 面 的素 质,仅 靠 课 堂 所学 的 知识 还不 够,特别是缺 乏 教 书 育 人 的经验。因 书本知 识 具有局 限 性,需 要经 过 大量 实践,才能把 自 己 锻炼 成 为 合格的 教师。因 此,教师 进 行 岗 前培 训 是 很有 必 要 的。岗前 培 训必 须 有 组 织领 导、有措 施、有 内 容、有考 核 准则。怎 样进 行 岗 前 培训,我 们认 为 要 着重抓 好 五方 面的 工 作:一 是 组 织 领 导。因 岗前 培训 是师 资 队 伍建设的基 本措 施。学 校 校长、书记 对 此 应 高度重 视 并 由有关 部 门 组织 落 实培训 计 划,青 年 教师 必须 取 得 岗前培训 证 书后 方 可 上 讲 台,以 此 来保 证 教 书 育 人 的入 口关,二是 组织经验 丰 富的 优 秀 教师 作 为 岗 前 培训 的任课教 师,用他 们 的 师 表 形 象、渊 博 的知 识 对青 年 教师进行潜移 默 化地 教育`三要 有充实 的 培 训 内容 ( 思 想政 治 工 作 基 本理 论、思 想 政 治 工 作修 养、党 的 基 本知识、师 德 教 育、师 表 形 象教 育、高等 教 育管 理 学、教育心 理 学、怎 样当好班 主 任、怎 样上好 一 堂 课、怎 样作 一名 合 格 的 教师 等 )。四 是 从严 治教,严 格 考核,把岗前培 训工 作落 到 实处。

推荐访问:简述六大育人途径 育人 简述 途径